道德规范是理想境界,社会现象才是真实状况,社会现象是遵循一定的社会法则进行的,与道德规范并不完全一致。如果你用道德规范去衡量社会法则,就会越想越气,越想越不公平。只有从情感上接纳社会法则,你才不会生气
在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常出现过度疲劳,一些服用精神药物的病人,在保证精神疾病不发作的前提下,可酌情减少一些镇静性较强的精神药物,例如氯硝西泮、奥氮平、喹硫平或米氮平;如果过度疲劳能用基础抑郁解释(例如新冠病毒感染前就如此疲劳),则可服用增加动力的氟西汀、安非他酮、鲁拉西酮、阿立哌唑或拉莫三嗪;如果过度疲劳是失眠的结果,可服用唑吡坦5mg/晚治疗;如果过度疲劳不能用基础抑郁解释,应视作感染后的修复过程,顺势而为,疲劳就休息,不要服用增加动力的药提神,不要饮咖啡或茶提神,不要强行锻炼,以免削弱机体免疫力,破坏修复过程。
问:我女儿大腿内仍有紫痕,摸有凸感,是不是紫癜啊答:这是拉伸纹。当人处于站立姿态时,拉伸纹是水平的话(横向拉伸纹),则是大腿生长变长的速度超过皮肤的生长速度,所以表皮层横向拉裂,看见了红色的真皮层;拉伸纹是垂直的话(纵向拉伸纹),则是大腿变粗的速度超过皮肤的生长速度,所以表皮层纵向拉裂,看见了红色的真皮层;精神科女病人常主诉大腿内侧的紫痕,通常是肥胖所致,不是紫癜。肥胖的原因包括:(1)不典型抑郁导致的贪食、贪睡;(2)服用了易感肥胖的精神药物,其中氯氮平≈奥氮平≈米氮平>丙戊酸钠>喹硫平≈利培酮≥碳酸锂。
抑郁常伴发无动力和烦躁。无动力指的是生活懒动(懒于梳洗)、不肯上学、读不进书;烦躁包括不耐烦、发脾气、划手自残。这是警醒的两头,无动力是警醒不足,烦躁是警醒过头。⒈无动力的治疗:无动力就选用提高警醒的
病例21岁女性,每年秋天发躁狂,躁郁转换在十秒-十几分钟之间。躁狂时说了很多废话,持续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最后大家不理她,像被浇了一盆冷水,沮丧,随后感觉自己不见了,不存在了,好像世界上没人知晓自己,持续十几分钟。然后病人挨个找她亲友,让他们告诉自己,自己并没有消失。“废话多”与“自己不见了”的时间比是4比1,每一两天就发作一次。分析⒈“我不见了”是什么症状?正常人能感受到自己的精神、躯体和客观世界的存在。当病人感受不到自己的精神存在时(精神人格解体),只感受到自己的躯体在说话,办事,就感到自己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当病人感受不到自己的躯体存在时(躯体人格解体),感到自己的躯体消失了,精神只活在空气中,当病人的精神和躯体都感受不到时(精神人格解体+躯体人格解体),就感到自己不见了,不存在了。可是还感到客观世界存在,所以挨个问亲友,让他们告诉自己,自己没有消失。当病人的精神、躯体、客观世界都感受不到时(精神人格解体+躯体人格解体+现实人格解体),只剩下一个意识,什么都感受不到,这时病人说:“我死了”,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好几个月,病人就说,“我已经死了好几个月了”。⒉怎么会出现“我不见了”:该病人是躁狂的“废话多”后,没人理她,感到沮丧(抑郁),继之我不见了。其顺序是躁狂→抑郁→(精神人格解体+躯体人格解体),躁狂迅速转抑郁,一两天一个周期,是超快速循环性双相障碍(每年情感发作在5~364次之间),严重的抑郁发作会伴发人格解体,导致“我就不见了”,人格解体是有自知力的,知道这是主观感受,不是真实结果,所以向周围人取证:我并没有消失。⒊“我不见了”怎么治疗:这里的“我不见了”是源于抑郁,抑郁是源于超快速循环性双相障碍,故碳酸锂和丙戊酸钠肯定是要用的。50%的超快速循环性双相障碍病人有亚临床性或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而甲状腺功能减退促进抑郁和循环发作。故要主动查甲状腺功能3项,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证据,应及时补充优甲乐治疗,以遏制抑郁和循环的发作。
易激惹就是一遇不满就生气、发脾气,勃然大怒,可以毁物,伤人,即使遇到外界的压制,也不屈不挠地反抗。既可见于躁狂或混合性躁狂,又可见于混合性抑郁。当躁狂或混合性躁狂的易激惹时,因意志增强,故定要向外攻击而发泄怒气。尽管有时遇到警察时,也会突然冷静下来,束手就擒;当混合性抑郁易激惹时,因意志减退,当反抗势屈(打不过人家)或伦理上理亏(例如不敢打父母或老师)时,向外攻击会突然转为向内攻击-----自杀,例如一位混合性抑郁女生,与另一女生发生冲突而在教学楼的开放走廊上打架,打不过就跑到走廊的另一头,翻过护栏就跳楼自杀了。又如,一位混合性抑郁男生,父母责备他不写功课,引起口角,病人赌气关门并反锁,父母就感到不安,碍于面子,没去敲门,过了20分钟,听到外面轰的一声巨响,父亲冲下楼去,见病人从四楼坠下,幸亏在二楼晾衣架上挡了一下,才没受重伤。所以,对躁狂或混合性躁狂的易激惹,不能与之硬顶,只能垂眉听训,否则就可能挨打,或家用电器更多地被毁;对混合性抑郁的易激惹更是不敢作声,噤若寒蝉,否则病人就可能吞药或跳楼自杀。那家长是不是很窝囊呢?是。凭什么要受这些窝囊气呢?因为他(或她)有病,不能跟他(或她)一般见识,否则就有难以承受的损失,例如他(或她)自杀,想到此,也只有认了。
⒈病例:一位17岁男性说:“听歌高兴,就"微笑″去偷偷吞药自杀”。⒉分析:微笑性自杀让人不好理解,因为自杀通常是不能承受抑郁痛苦的结果,怎么可能在微笑背景下自杀呢?病人继续说,“严重时上午精神好,面色通红,下午就抑郁,”这时超超快速循环性双相障碍(不到一昼夜的快速循环双相障碍),我们以前见过快速循环最快是12分钟达一个躁郁循环。因此,从躁转郁的过程,可能只要一秒钟时间。也就是说,上一秒可能因为听歌而开心,开心导致“微笑”,下一秒的抑郁发作就导致吞药自杀。“微笑”还来不及收敛,自杀行为已经上演,这就引起了“微笑”与“自杀”同时出现的奇观。⒊治疗:微笑性自杀是情感高涨断崖式坠落到情感低落,非立即实施自杀行为,第一次定使人猝不及防。但之后你只要了解它是超超快速循环性双相障碍的转相所至,就可用足丙戊酸钠(例如1500mg/d)减慢这种循环,使进入抑郁到自杀有一个时间差,发现抑郁迹象可采取预防措施,例如不离人的监护,收好可用于自杀的物品(绳索、药物、刀具),装好窗护栏,必要时强制住院治疗;用足碳酸锂(例如900-1200mg/d),延缓自杀的暴发,使之有个犹豫期,监护人有时间去制止其自杀行为。50%的超超快速循环性双相障碍有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故要查甲状腺功能三项,如果发现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可使用相应量的优甲乐治疗。⒋音乐杀人:听歌高兴自杀,让我们想起音乐杀人事件,鲁兰斯·查理斯创作的“黑色星期天”,因曲调充满悲伤,足以引起人的情感共鸣,连作者创作完后都自杀了,之后100多位听众听完该音乐也自杀了。这是因为曲调悲伤,能拨动有抑郁潜质的病人那根易悲伤的琴弦,助推急性抑郁发作而自杀;如果本无抑郁潜质,对音乐向不敏感的人,听后怎么也不可能自杀。所以抑郁病人听悲伤意味很浓的音乐,比常人会引起更强的共鸣,易泪流满面,当时的抑郁情绪得到释放,释放后心里堵得慌暂时得到缓解,但也精疲力尽。⒌微笑性抑郁:微笑性自杀让我们想起微笑性抑郁。一般的抑郁是内心情感低落,相应表情也沉重;而微笑性抑郁是内心情感低落,但面对人群,会装出“微笑”的样子,这种“微笑”只是用嘴唇微笑,口部变宽,而不是用眼睛微笑,眼周皮肤不起皱,眼周肌肉僵硬。微笑性抑郁也会自杀,但不会微笑性自杀,“微笑”是应对场面的,而背人自杀时,绝不可能微笑。
问:促甲状腺激素(TSH)7.4(正常上界4.9),医生让吃优甲乐25微克/早,我没吃,可先不吃吗?答:你拖着不肯服用,可能是想,这TSH高一点,也不是什么大事,你可能问过内科(或内分泌科)医生,他们会认为,“仅仅TSH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算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代偿期,只有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或四碘甲腺原氨酸(T4)也降低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所以,仅仅TSH高不一定要用优甲乐治疗。”可是,精神科医生认为,仅仅TSH)高叫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脑对甲状腺素的波动很敏感,即使处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代偿期,也能促进抑郁发作,促进双相障碍的循环发作,所以,只要TSH一增高,就要立即使用优甲乐治疗。甚至有观点认为,为了遏制抑郁和双相循环,要将甲状腺功能调至正常高限(即TSH调至正常低限)才好。所以,TSH一旦升高,优甲乐就要毫不犹豫地用上,而不是一种可用可不用的状态。问:你讲的我懂,可现在还有(精神科)医生说不用,搞得我很迷惑。答:我猜他们会这样想,既然TSH升高,内科(或内分泌科)医生都说可处理,可不处理,我们作为内分泌科的外行,又何必逞能去处理?何况优甲乐是“激素”,用多了可能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这等于是跨专业治疗引起新的疾病,病家追究起来怎么办?因此,让病人带着TSH高的报告去看内分泌科,他们怎么说,我们就怎么用。实际山,优甲乐用多了可能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 减停优甲乐即可恢复正常。如前述,TSH高是加重抑郁和躁郁循环的,并非与精神科无关,所以精神科医生不应回避使用优甲乐,应从外行转入内行。
问:我吃了阿普唑仑,非但不困,而且反而抑制我白天困,这是什么道理?答:这不是好现象。阿普唑仑激动中枢γ-氨基丁酸神经元,抑制中枢,引起困倦、催眠,这是正常反应。如果阿普唑仑服用后,非但不困倦,而且抑制你的困倦,使白天更精神,这说明阿普唑仑激动中枢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反而兴奋中枢,是你的中枢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变性,导致本来的中枢抑制的效应变成了兴奋效应。凡是使人更来精神的药物,人们就倾向自动长期服用,过一段时间兴奋效应下降,就倾向自动增量服用,兴奋下降→增量服用→兴奋再下降→再增量服用,如此恶性循环,导致药物超剂量使用,这就是药物滥用。因此,阿普唑仑使你更来精神,这就是使你滥用阿普唑仑的基础,如果你没有持续增量,继续服用问题也不大。如果你有追求兴奋效应,倾向不断增量,就应该停用阿普唑仑。如果停用阿普唑仑又失眠,就应该使用非苯二氮卓类药物(例如米氮平、曲唑酮)来催眠。往往,苯二氮卓类药物引起更精神的有阿普唑仑和安定(地西泮),他们在大部分人口中应该是催眠的,只有在少数人口中才更来精神,这是中枢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变性,这种变性多是可逆的,证据是,你停阿普唑仑1年半载后,再用阿普唑仑,可能又开始催眠了。
问:鲁拉西酮引起烦用苯海索有效吗?答:不一定,如果是鲁拉西酮引起静坐不能造成的烦,加苯海索有效;如果是鲁拉西酮增加警醒引起的烦,加苯海索则无效。问:如何判断是静坐不能引起的烦,还是增加警醒引起的烦?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