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新膀胱术后自我管理要点(科普版) 曾晓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 原位新膀胱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全膀胱切除术后膀胱的替代重建方案,这个手术的方法是用一段患者自体的肠管(一般用回肠,偶用结肠)通过去管化处理,重新构建一个类似球形、容量适当、和原来膀胱功能近似的暂存尿液的储尿囊,患者不用另外腹部造口改道,经原来尿道和括约肌系统自行控制排尿。这个手术目前虽然在美国、欧洲等国家广泛采用,但在国内由于手术复杂、关键技术要求甚高,对于国内大多数基层医院外科医生们往往望而却步,在国内仅仅在数家大型医院优势泌尿外科少量开展。然而,这种手术取得成功将为患者重新获得新的可以自控的膀胱,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克服了皮肤造口患者诸多心理、社交和日常维护的困扰!作者的团队目前70%以上的全膀胱患者采用这种术式,并且用腔镜微创技术将手术创伤降至最小,给许多不希望改道造口的高危膀胱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更优化的选择。不过这种重新构建的膀胱不完全等同于患者以前的原始膀胱,其术后管理、术后新膀胱的训练、新的排尿习惯的养成对于保护这个新膀胱和患者的肾功能至为重要,本文将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自我管理的要点梳理了一下,希望对原位新膀胱的患者有所帮助!一、冲管防止堵管:患者术后2周到达出院标准出院后一般仍然会保留尿管和新膀胱造瘘管(输尿管支架管已拔出),这时候由肠道构建的新膀胱产生的肠道粘液仍比较多,容易堵塞尿管,患者应该每日多饮水,保持每天尿液量在2000-3000ml,防止尿液堵管,如果堵管可用50ml注射器抽取无菌生理盐水缓慢冲洗,冲出堵塞引流管的肠粘液,保持两个管子引流通畅;二、拔尿管后的排尿和尿失禁:一般在术后4周拔除尿管,患者开始自行排尿,此时仍保留肚皮上的新膀胱造瘘管;患者拔除尿管后即夹闭新膀胱造瘘管尝试自行排尿。患者刚开始排尿绝大多数都有一定程度的尿失禁,这一般在一周后就快速恢复,不用太担心,可以临时用一些成人尿不湿应对。三、新的排尿方式——定时腹压排尿:回肠新膀胱和原来有平滑肌组成的原始膀胱不一样,对尿量的感知远远不如原始膀胱,因而不能准确感知尿液储存的多少,所有患者前期必须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一般刚开始时候1-2小时排尿一次,每次尿量100-300ml,不要超过300ml!循序渐进,慢慢拉长排尿间隔和增加单次尿量(单次最大尿量不超过300ml),夜间排尿1-3次,可以定个闹钟保证夜间排尿。每天24小时8-15次排尿都是正常的。尽可能坐位或蹲位排尿,运用类似解大便时的腹压排尿。后期养成新的排尿习惯后可以站立排尿。刚开始排尿后可以放开肚子上的新膀胱造瘘管观察残余尿量,残余尿量小于稳定100ml为拔除新膀胱造瘘管的标准。四、其他注意事项:前期如果残余尿偏多可以尝试用双拳按压下腹部辅助排尿,尽可能每次排尽尿液;一般在半年后新膀胱的粘液会大大减少,更像原始膀胱。然而前期拔除尿管和新膀胱造瘘管后仍有可能出现粘液堵管,尿液完全排不出来的紧急情况,这时候就要去医院上尿管,冲洗粘液。所以保持足够的饮水量防止粘液堵管是很重要的策略。少数患者肠道粘液腺丰富,有较多的粘液分泌,一不小心就堵塞尿道,影响排尿,这时候患者最好学会清洁自行导尿技术,这个技术很简单,尤其对全膀胱切除后的患者,由于没有前列腺的阻挡,男性患者均可以通过简单的学习,掌握这项膀胱管理终极技术。最后定期去医院复查也很重要,一般术后前半年每个月均需要去找手术医生随诊,和医生一起制定和调整新膀胱的术后管理方案,以期获得最佳的新膀胱储尿、排尿效果! 手术团队:曾晓勇、陈瑞宝、詹鹰、尹懿胜、占学军、车悦、梅江、梁昌等科研团队:曾晓勇、王桎仙、汪静、任翔、李星、尹懿胜、田逸群等
保留男性性功能的前列腺癌根治术 和全膀胱根治术 武汉同济医院泌尿外科 曾晓勇 前列腺癌根治术(RP)和全膀胱根治术(RC)是临床上的最常用的治疗前列腺癌和高危浸润性膀胱癌的根治性手术。一个成功的RP或RC可以基本彻底消除患者体内局限性前列腺癌和高危浸润性膀胱癌,然而这两个手术虽然在治疗癌症、肿瘤控制方面效果优越,但在传统的手术方法都难免损毁前列腺毗邻的阴茎勃起相关的血管和神经,造成术后男性患者性功能的永久性丧失。这个不大不小的问题最开始是美国的泌尿外科医生注意到的。上世界70年代,世界著名的美国泌尿外科医生Walsh最先注意到如果术中完整地保留了前列腺固有包膜侧方的细小脆弱的神经血管束结构(NVB)就可较好地保留患者的阴茎勃起功能,使得患者在彻底根治肿瘤的同时,保留了其性功能,患者即可术后进行正常的性生活,大大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团队多年潜心研究前列腺癌和膀胱癌术中的性功能保护问题,遵循Walsh教授的原则,利用微创超清腹腔镜技术完成高难度的保留性功能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和全膀胱根治术,使得这类患者在彻底根除体内癌细胞的跟同时,保留了阴茎勃起功能,术后拔除尿管,体能恢复后,即可进行正常的性生活,为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维持和提高增添了家庭“性”福的保障!
各种肠代膀胱术,例如回肠输出道(Brick膀胱)、正位膀胱术(Stude膀胱)等广泛应用于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术后的膀胱替代,这种技术自发明伊始至今已有100年余,目前仍是解决全膀胱切除术后患者尿流改道的可行方法。然而,其术后均有一定比例(比较高的比例20-40%)的单侧或双侧输尿管与新膀胱连接处狭窄,并经常呈进行性加重,引起患侧肾积水。为了挽救肾脏功能,远离肾功能衰竭对生命的威胁,常常需要行肾造瘘,以维持肾脏功能。肾造瘘后,虽然暂时解决了尿液排出问题,不会直接带来即刻的器官和生命威胁,但由于肾造瘘管日程护理比较繁琐,且容易招致肾盂肾炎等严重的并发症,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对于双侧肾积水、双侧肾造瘘的患者,患者往往苦不堪言!这类患者由于已经做了根治性膀胱全切,肿瘤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甚至治愈,生存期很长。对于已经临床治愈的患者,理论上有和普通人一样的预期寿命(总体生存OS)。因而留置肾造瘘管在很多医疗单位都是对这类患者来说就是永久的但痛苦的解决方案。这种永久性肾造瘘无疑会对患者心理和生理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这类患者由于已经做过全膀胱根治术(包括腹腔淋巴结清扫),腹腔内瘢痕密布,再次手术行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修复输尿管狭窄困难极大,创伤也极大,术后也存在狭窄复发的可能。就其他微创技术来说,如普通输尿管镜等,由于人造新膀胱多由肠道替代而成,因而也不可能像正常膀胱容易地找到新造的输尿管口和输尿管狭窄的部位,即便找到人工重建的新输尿管口,也由于难以预测的新膀胱复杂的肠道结构,无法完成镜下的引导和扩张。所以对这类患者目前的常规技术修复这类输尿管狭窄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近年来,作者手术团队根据各种腔镜技术的优点设计了“双镜联合修复全膀胱根治术新膀胱-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效果良好,是狭窄输尿管再通,使这类患者成功拔除肾造瘘管。该手术简单介绍如下:患者采用仰斜体位,由两组手术人员分别从肾造瘘和新膀胱置入输尿管(软镜)镜,两组手术者分别从上、从下寻找新膀胱输尿管开口和狭窄部位,上下配合联动,找到狭窄部位后,尝试置入纤细的引导丝,成功后进行狭窄部位扩张,然后沿着导丝再置入单J管,使上下联通,修复输尿管狭窄。整个手术均在腔镜监视下进行,全程微创。术后经拍片证实导管位置正确后,拔除原来肾造瘘管,患者即可出院。该手术的技术难度是必须由两组腔镜技术熟练的外科医生同时进行,两组医生都必须非常熟悉输尿管镜和输尿管软镜的技术要求,并能随机应对复杂的肠代新膀胱环境和病变输尿管。手术成功,患者往往以后彻底摆脱肾积水和肾造瘘管的困扰,重获较高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感受,目前这种技术已经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十例患者解除了这种很特殊输尿管狭窄!
曾晓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湖北武汉)前列腺癌作为一种中老年男性高发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群整体预期寿命的延长,其在我国的发病率有逐年快速升高的趋势。前列腺癌目前已成为泌尿外科最为常见的,也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中老年男性的健康。前列腺癌的治疗有多种方法,如根治手术、去除雄激素的内分泌治疗、放疗、化疗等等,然而和其他器官发生的实体恶性肿瘤一样,手术切除(主要指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是唯一的能够彻底治愈这种疾病的最有效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曾晓勇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是指应用外科手术(开放或腹腔镜手术)的方法切除前列腺的全部器官,包括附属的精囊和部分输精管。对于高危的患者有时候还需要做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以彻底清除体内的癌细胞,达到根治、彻底治愈这种恶性疾病的目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在泌尿外科是一种比较复杂、难度较高的手术。前列腺根治术诞生于1904年的美国,由旧金山的YOUNG医师首创。由于初期人们对盆底、前列腺的解剖结构不清楚,所以这种手术出血量巨大、耗时超长,是风险极高的手术。20世纪70-80年代,美国泌尿外科医师Walsh和Donker教授前列腺和周边组织器官的解剖细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创建了解剖性前列腺癌根治术,大大精细化了手术,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对这一手术的发展和普及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全世界的泌尿外科医师无论是开放手术还是腹腔镜手术(包括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基本上都是遵循这一原理进行手术。关于手术适应症,近二十年来也出现了较大的进展。二十年前,前列腺癌根治手术临床上仅仅推荐用于早期局限性的前列腺癌,仅适用于低危、中危的患者(PSA<20,无局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近5年来,大量的研究证实,对于某些高危的患者,甚至出现一定的骨转移的患者,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结合术前和术后的内分泌治疗、化疗等,患者也可获得更优的生存质量和更长的寿命延长。国际上权威的泌尿外科指南如美国AUA指南和欧洲的EAU指南也都推荐前列腺癌根治手术为基础,加上雄激素剥夺治疗(ADT)、新型内分泌治疗、化疗或立体定向放疗(SBRT)等应该应用于大多数高危前列腺癌的治疗。关于手术方式,现在多以腹腔镜(包括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的微创方式进行,以作者医疗团队的经验,手术历时1-3个小时,腹部打3-4个洞,一般来讲术后1天即可进食、下地活动,术后1周内可出院,术后2-3周拔除尿管。术后继续监测血PSA水平,如果稳定地降低到0.2以下就认为已经达到了治愈的标准,以后无需继续其他治疗。如果PSA经术后多次监测虽然有所下降但未降至0.2以下,此种情况多见于高危类型的患者,说明体内可能还需要一定辅助治疗,如ADT、抗雄激素治疗等。关于尿失禁:大约70%的患者会在拔除尿管的第一周内出现轻微的尿失禁、尿急、尿频等排尿异常,但这种情况多在一个月内明显缓解,三个月内完全消失。手术的年龄考虑。由于前列腺癌多发于老年患者,因此在一部分患者术前需要内科治疗调整血糖、高血压等基础疾病,以适应手术刺激。由于现在手术几乎均为微创腹腔镜手术,创伤轻微,年龄已经没有绝对的上限,只要患者的体能允许(为无新发的急性心脑血管病变,生活可以自理,无需白天长时间卧床,可以无协助步行1公里),均可进行手术。作者曾为多位85岁以上的超高龄前列腺癌患者施行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术后均恢复良好。所以现在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进和成熟,高龄已不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症。主要是患者的体能状态和心肺基本功能能够耐受即可。
高血压是指人在安静状态动脉血压水平持续超过正常值上限90mmHG(舒张压)/140mmHg(收缩压)。长期持久的高血压状态对人体是极为有害的,可使血管长期承载过高的压力,而变得硬化和脆弱,大大升高了血管破裂出血(脑出血)的风险,还会造成大血管的内膜的严重损失,高血压是大动脉夹层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所以对于任何高血压患者均需要服用药物或应用其他办法使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临床上大部分高血压属于原发性高血压,其具体原因不明,主要因素是因为人体自然衰老进程中血管弹性变差(就像人的皮肤),不断硬化。原发性高血压多发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通过调整饮食、控制体重和终身服用药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减少高血压相关严重并发症。除了原发性高血压外,还有一部分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发病因素,如肾上腺肿瘤、肾上腺皮质增生、肾血管病变、肾炎、中枢病变等等,这类高血压叫做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均有具体的、一定的致病因素,有的可通过一定的方法去除致病因素,使高血压获得彻底的治愈。肾上腺疾病来源的高血压(肾上腺原高血压)就是一类可以通过手术治愈的高血压!肾上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的功能多种多样,对机体至关重要。具体来说包括血压的维持、糖代谢、电解质平衡的维持、应激状态的激发和维持、性激素的调控和维持等等。肾上腺发生肿瘤和病变可造成机体内分泌系统的严重紊乱,常见的表现之一就是高血压。可引起高血压的肾上腺病变有以下几种:1.库兴综合征:肾上腺发生增生或腺瘤引起糖皮质激素分泌旺盛,其主要表现为肥胖和高血压,女性还有月经紊乱、皮肤紫纹、糖尿病及骨质疏松等;2.原发性醛固酮增生(原醛):肾上腺发生腺瘤,分泌大量的醛固酮,引起高血压和低血钾(低于3.5),患者常表现为血压顽固性升高合并心慌、四肢软弱无力麻木、胃肠蠕动不足便秘等等;3.嗜铬细胞瘤:肾上腺发生较大腺瘤,患者常有血压顽固急剧上升、心悸、面色潮红等,普通降压药物无效等。严重者可多次发生晕厥,甚至发生脑出血、主动脉夹层猝死等;4.肾上腺皮质癌:少见,恶性程度极高;5.肾上腺转移癌:由其他器官的癌转移而来,较为少见。肾上腺原高血压多见于45岁以下的年轻患者,男女比例为1:2,女性多发。如果年轻人出血高血压,均应进行肾上腺CT扫描,看看是不是有肾上腺增生或腺瘤。肾上腺高血压虽然药物难以治疗,但大部分均可通过手术治疗获得治愈,彻底根治。手术应注意要彻底切除增生部分和腺瘤,以免复发。同时应尽可能保留正常肾上腺组织,以避免残留正常肾上腺组织过少,肾上腺激素分泌过低引起的其它机体紊乱。目前大部分肾上腺增生和肿瘤患者可通过腹腔镜以微创的方式进行,术后恢复迅速。40%患者血压在术后即刻获得治愈,另外40%在术后3-6个月恢复正常,其它患者往往合并有原发性高血压,或者长期高血压已经引起血管严重硬化,血压不能完全恢复正常,但可大大降低血压水平,减少降压药的用量。所以对于发现肾上腺增生和腺瘤的患者,如果存在较严重的高血压,如果能够耐受腹腔镜手术,均应该行手术切除病变部分肾上腺,给高血压以治愈的机会,避免终身服药药物及严重的高血压并发症。更多的有关 肾上腺疾病的科普信息请参阅笔者出版的科普读物:肾上腺疾病100问https://item.jd.com/12998862.html
前列腺癌一直是欧美国家发病率最高的男性恶性肿瘤。随着中国逐渐步入老龄社会,前列腺癌已成为发生于中老年男性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初步筛查前列腺癌有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定、经直肠前列腺B超、核磁共振等。初步筛查可检出绝大部分可疑患者,但是要最终确诊患者是否真的得了前列腺癌,还是要靠多点系统前列腺穿刺活检,取得可疑的前列腺组织,做病理切片,让病理医师做出判断,才能最终确诊是否是前列腺癌。实际上,目前随着CT、磁共振、PET-CT等现代影像技术的高速发展,很多癌肿在早期均可通过这些无创的检查得到基本确诊,例如早期肾癌,多层薄层高速CT已经可以检出0.5cm以下的微小肾癌,多参数MRI也可检出2毫米的膀胱早期原位癌,为什么早期前列腺癌非要行有一定创伤的穿刺活检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5个原因:1.目前的医学影像技术还不够足够发达,这个很好理解,科学发展无止境呗!也许未来某位大咖发明个比CT、磁共振、pet-CT还牛的东西能够扫描以下就可检出早期的前列腺癌,前两个东东可都是获得过诺贝尔奖的重大医学进展呀!2.前列腺在体内的解剖位置较深,在骨盆深处,又不直接和外界相通,不可能像胃镜、膀胱镜一样较方便的取得活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只有在B超等仪器的检测下行穿刺活检才能取得组织;3.前列腺癌组织的异质性,前列腺癌细胞是多灶起源的,每个起源细胞的恶性程度不同,单一位点的活检均不可能获得整个前列腺的癌变情况,因此需要系统的12针以上的穿刺活检;4.B超、CT、磁共振发现的前列腺结节、低回声区等异常现象,很大比例是良性病变,如腺瘤样增生、钙化、肉芽肿等,因此单凭影像学的异常发现很难确诊前列腺癌,误诊率较高,因此对可疑的病灶进行穿刺活检;5.对于最初筛查已经高度怀疑的前列腺癌,例如PSA持续高于10,也是需要穿刺活检的,因为活检可以获得前列腺癌的病理信息,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做出初步的分期和分级,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坚实的基础,是否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式?是否需要淋巴结清扫?等等;最后说一句,关于穿刺引起的疼痛和并发症,其实都很轻微,不管是中老年患者还是80以上的高龄高危患者,只要凝血功能正常,前列腺穿刺活检都是安全的,对于因体内植入导管或支架,需要长期抗凝的患者,只要术前经过针对性抗凝方案调整,穿刺也是很安全的。我们同济医院自从90年代末期在国内率先开展B超引导的前列腺多点系统穿刺以来,经验丰富,开展国内培训班多期,从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患者穿刺时可能会有轻度不适,术后会有1-2天的轻微血尿和血便,大多在3-5天后完全恢复正常。因此,对这项重要的诊断技术,大可不必过度恐惧和担忧!
1.术后一月来门诊第一次复查,需要检测项目:1.PSA;2.尿常规;3.B超:肾脏和膀胱,此外向医生报告排尿情况,排尿是否通畅?有无尿失禁?;行保留性神经根治术者报告勃起情况,等等;2.术后半年内所有患者均需每月定期检查PSA水平;如果PSA水平稳定降低至<0.2ng/mL,以后可每三个月查一次PSA,直至PSA再度升高超过0.2ng/mL,或稳定低水平直到术后二年,然后每半年一次PSA;3.如果术后一个月后PSA检测超过0.2ng/mL,预测有部分肿瘤残留,需要增加辅助内分泌治疗。根据最新国外文献报道,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肿瘤残留发生率(切缘阳性)高达50%,这类患者均需要术后辅助药物治疗(如内分泌治疗、化疗、或分子靶向治疗、分子免疫治疗)或辅助放疗;4.如果术后PSA一度下降至0.2ng/mL,又上升至0.2以上,尤其0.5以上,则提示生化复发,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认是否病理复发,如骨扫描、PET-CT(PSMA-PETCT)等,了解是局部复发还是远处转移,一般需要追加辅助治疗;5.其他检查: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需要查血清睾酮的水平,睾酮水平去势后应低于50ng/mL(1.7mmol/L);如果接受阿比特龙或多西他赛等治疗,还应该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定期复查胸片、肝肾B超,胸腹部CT等,了解有无肿瘤转移。最后说一句:前列腺癌虽然是恶性肿瘤,但如果治疗得当,都可以获得很长时间的生存和较好的生活质量,甚至不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应坚持以根治手术为中心的综合治疗,坚持复查和监控,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及时地调整治疗方案,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1. 问: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情况如何? 答: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不断增加,1993年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为每年每10万人中1.71个病人,因前列腺癌死亡的人数每年每10万人中1.2个人。1997年发病率升至每年每10万人中2.0个病人,至2000年则上升到了4.55人。 2. 问:为什么我国发现的前列腺癌大多是晚期病例? 答:主要与对前列腺癌的认识和重视不够有关。我国现有医疗技术和水平完全可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前列腺癌。但早期前列腺癌没有任何症状,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不去看泌尿外科专科医师的话很难被发现。在发达国家,有关前列腺癌的检查已是中老年男性健康检查必查项目之一,我国还做不到这一点。如果对50岁以上男性和有过前列腺癌家族史的40岁以上的男性每年进行两次有关前列腺癌方面的检查的话,大部分病人是可以早期发现的。 3. 问:为什么会发生前列腺癌? 答:前列腺癌真正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现在还不很清楚。但前列腺癌发生于老年人,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青年人几乎不发病,中年发病少见,睾丸不发育或没有睾丸的人(比如中国古代皇宫里的太监)不发生前列腺肥大,也不发生前列腺癌,说明前列腺癌与男性睾丸和男性激素(雄激素)密切有关。此外前列腺癌发病率在不同人种差别很大,在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人中发病率高,说明与遗传也有一定关系。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前列腺癌还与生活水平和生活习惯有关,生活水平越高,饮食中脂肪、蛋白质及胆固醇成分越多,则前列腺癌发病率就越高。 4. 问:前列腺炎会不会转变为前列腺癌? 答:前列腺炎主要发生在年轻人,大部分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仅少部分为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前列腺癌的发病机理虽然不清楚,但许多事实说明与雄性激素密切有关。到目前为此,没有任何证据说明前列腺炎可以转化为前列腺癌。 5.问:前列腺结石与前列腺癌有关吗? 答:在健康检查时,经常有B超检查报告前列腺结石或钙化。目前很难看到有关前列腺结石这方面的书籍,许多细心的人经常为前列腺结石或钙化忧心忡忡。尤其是老人,前列腺肥大还有结石,这不是雪上加霜吗?其实前列腺结石并不对人体造成危害,它们位于前列腺的腺管中,长不成大结石的,既不影响排尿,也不会导致前列腺癌。 6. 问:前列腺肥大会转变为前列腺癌吗? 答:前列腺肥大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可引起排尿困难症状,但是属于良性疾病。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说明前列腺肥大可转化为前列腺癌,但是前列腺肥大可以与前列腺癌共存。 7. 问:前列腺肥大手术后为什么还会发生前列腺癌? 答:前列腺肥大主要发生在尿道周围,而外周区的正常前列腺组织被挤压,变成膜状的东西,医学上称之为前列腺外科包膜。前列腺肥大的手术是在外科包膜之内将肥大的前列腺切除,外科包膜被保留下来,也就是说保留了前列腺的外周区。因此前列腺肥大手术并没有将前列腺全部切除,而是保留了一部分。而保留部分恰恰是前列腺癌的好发部位。人们常常会问,那么为什么不将前列腺全部切除而免除发生前列腺癌的后患呢?如将前列腺全部切除的话,手术后出现阳痿这样的并发症的机会非常大,有些人还可能会出现尿失禁,这些并发症都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前列腺肥大发病率非常高,相比之下前列腺癌要少见得多,因此不管三七二十一将前列腺全部切除,对肥大的病人来说是得不偿失的。正因为前列腺肥大手术保留了外科包膜,术后几乎不发生阳痿和尿失禁。所以前列腺肥大在做了手术后,不仅可能出现前列腺肥大复发的情况,发生前列腺癌的风险依然存在,需要定期复查,不能麻痹大意。 8. 问:前列腺癌可以预防吗? 答:肿瘤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发现了大量与肿瘤有关的基因,还弄清楚了这些基因的分子排列顺序和在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置。还发现不少具有促进或抑制肿瘤发展的因子(肿瘤生长因子、血管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等),开发出了一些针对分子靶点的特异药物。也明确了一些与肿瘤发生有关的因素,如黄曲霉素与肝癌有关,吸烟与肺癌和膀胱癌有关,男性激素与前列腺癌有关。但是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极为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内在遗传、外在影响因素以及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等许多环节,对于肿瘤发生的确切原因、过程和机制还远远没有弄清楚,所以对于肿瘤的预防,目前尚无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减少男性激素可能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前列腺癌,但有引起阳痿的副作用,不切合实际。控制饮食中蛋白、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增加豆类食品和蔬菜,尤其是西红柿,可以降低发生前列腺癌的风险,但这必须是早期实施和长期坚持的饮食习惯,而非一朝一夕的短期问题。因此对前列腺癌目前还没有确实可靠和简单可行的预防办法。
前列腺癌是一种男性老年病,一种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男性患者的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越来越高。虽然前列腺癌是一种实体恶性肿瘤,但与身体常见的其他一些肿瘤相比,如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相比,其预后明显较好,也就是说前列腺癌是一种不是那么“恶性“”的癌。更重要的是随着近十年来,PSA筛查的普及、手术技术的成熟、精准放疗的广泛应用,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好,相当一部分前列腺癌患者经过正规的治疗可以获得治愈的效果。新近关于前列腺癌的治疗进展有如下几种:前列腺癌根治手术 包括开放手术、标准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的腹腔镜手术。手术方式和路径现在已经标准化,需要完整切除包括前列腺包膜在内的整个前列腺组织和附属精囊腺,对于高危患者还需要做淋巴结清扫。现在随着对前列腺解剖的了解和手术技巧和改进,手术越来越成熟,出血、尿失禁等手术并发症越来越少,在国内大型医疗中心均已成为一种常规的手术;目前外科医生的前列腺癌的手术经验越来越丰富,效果也越来越好,因而手术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大,甚至在中、晚期有局部转移的患者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于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如果全身转移灶不超过5处,手术切除肿瘤,配合辅助内分泌等治疗,患者可获得更长的生存和更好的生活质量。应用腹腔镜进行前列腺根治术,可更精确、清晰地观察隐藏在骨盆深处的前列腺,可以更方便精准地操作,手术效果更好,并发症更少。对于年轻的早期患者,还可采用保留性神经-血管的手术,保留男性的勃起功能。目前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已成为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的主要方式。内分泌治疗 又叫抗雄激素治疗。通过手术(切除双侧睾丸)或药物去除男性患者体内的雄激素分泌,达到抑制肿瘤的作用。大部分前列腺癌癌细胞的生长依赖雄激素。目前内分泌治疗主要用于晚期不适合做根治手术的患者,或者作为根治性手术不能完全切除的患者,作为一种辅助的治疗手段。新型的深度内分泌治疗药物如阿比特龙等可用于内分泌治疗耐药(雄激素抵抗)的患者。化疗 对于内分泌治疗失败的患者可选用紫杉醇等化疗药物,可以使部分患者取得临床缓解,延长生命。放射治疗 对于早期的前列腺癌患者在国外有点学者主张应用放疗取得根治性效果,但近期长期随访研究发现根治性放疗的术后复发率要高于根治性手术,所以对于早期患者,放疗仅仅用于那些惧怕手术、不愿做手术的患者。此外,放疗还可用于晚期的内分泌治疗失败的患者,以及手术后的补救放疗、有骨转移疼痛的患者。积极检测 对于低危的早期患者,国外有学者建议不做任何治疗干预,仅仅定期复查随访患者,定期通过PSA测定、影像学检查对肿瘤进行监控,这就是所谓的积极监控(AS),但AS给患者造成长期的心理负担,大部分患者不愿接受,因而AS存在争议。国内对这类患者,大部分医疗中心仍建议手术根治,以绝后患。本文系曾晓勇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在目前越来越多的泌尿外科门诊,医生经常会给前列腺疾病的患者开出一张PSA的化验申请单。PSA,这三个英文缩写到底是什么?法国的标志雪铁龙汽车集团?肯定不是@..&。 PSA在这里是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英文缩写。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是一个前列腺癌特异性血清标志物。这是个由200多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PSA正常情况下,在人体内只存在前列腺里面。前列腺如果发生疾病,这个指标会异常升高,如果持续升高大于正常值,经过抗炎治疗等排除方法PSA持续升高,则提示前列腺癌的可能,则需要进一步确诊。正常成年男性的PSA多在4ng/mmol以下,有的甚至在1ng/mmol以下。90%的前列腺癌患者的PSA都会大于4(单位为mmol,略),而如果成年男性的PSA大于10,则其患前列腺癌可能性高达70%。对于早、中期前列腺癌患者,如果做了前列腺根治术(前列腺彻彻底底切除),其PSA会低于0.2,甚至0,测不出。由此可见,PSA是一个特异性和敏感性都非常强的前列腺癌标记物。PSA越高或持续升高,一个成年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就越高,或者说治疗期间的前列腺癌发生进展的可能性越大,如果PSA经治疗后开始下降,说明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在变小,或者说治疗期间的前列腺癌已经慢慢得到控制,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PSA是个人类伟大的发现,这项技术诞生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的美国,并在全世界得到迅速的推广。在90年代的美国,PSA筛查的普及,使成千上万的早期前列腺癌得到发现,进而得到做有效的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现在早期的前列腺癌均可通过手术得到根治-治愈,美国目前的前列腺癌死亡率已不足2%, 早中期前列腺癌已经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PSA筛查的普及。PSA的筛查一方面大大降低了前列腺癌死亡率,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即发现了相当一部分超早期的、危险度很低的前列腺癌,这类前列腺癌危险度很小,即便不治疗,对于一些75岁以上比较虚弱的老年人,也不至于影响他们的自然寿命,因此,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一些泌尿外科专家建议应该适当限制一下PSA的筛查,当然这目前仍是个存在争议的科学问题。 前列腺癌在我们国家近些年发病率猛增,这一方面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文化、医疗卫生水平近几十年来快速发展,人们预期寿命大大延长,老年人越来越多(前列腺癌是一种多发于老年男性的疾病),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健康保健意识增强,PSA筛查的推广,B超、MRI等医学影像技术的普及。其他原因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结构的改变、等等。 我国的前列腺癌发病情况和治疗情况与欧美国家有显著不同。首先我国目前大部分确诊的前列腺癌,至少60%以上已属于晚期前列腺癌,治疗效果较差,而前列腺癌死亡率也高达50%以上,与美国的2%不到截然不同。这一部分是由于我国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手段存在一些差异,更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前列腺癌的早期PSA筛查不足,临床发现的前列腺癌较晚。因此在以后相当一段时间里,我们要补上前列腺癌PSA筛查的课,而不是像目前美国的最新研究潮流,要限制PSA的筛查。换句话说,中国前列腺癌早期的筛查工作目前仍任重道远! PSA筛查目前需注意的问题:1,PSA大于4,或者10,就一定是前列腺癌吗?正确回答是:不一定!PSA小于4一定可以排除前列腺吗?正确回答也是:不一定。就像在夏天里,天边飘来一片乌云,乌云一定预示着后面的大雨吗?不一定,只是提示有下大雨的可能,出门的话需要带上一把伞。即便是天上密布乌云,也只是很强地预示着暴雨的到来,但是也许这时碰巧一阵大风刮来便云消雾散,艳阳晴天了。但出现了乌云(PSA异常升高),出门带上一把伞或雨衣(进一步确诊或排除)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对于出现PSA异常升高的患者,最好是经有经验的泌尿肿瘤医师综合判断,进行必要的进一步检查和评估,以得出正确的结论。2. PSA重点筛查的人群:50岁以上男性或45岁以上的男性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者。对于75岁以上男性,如果身体健康,无其他严重疾病者也建议筛查。3. 对于长期服用非那雄胺类药物(保列治等)的患者,PSA的正常值需要下调,因为这类药物有可能降低PSA的水平。4.对有排尿困难、泌尿系感染的患者需要进行必要的治疗,再重新检查PSA,以排除这些良性前列腺疾病引起的PSA升高。5. 射精后、进行肛门指诊或前列腺按摩后,前列腺穿刺后,一般过一个月后再检查PSA,以免这些良性前列腺损伤造成的PSA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