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来面诊眼袋的求美者有很多不同的疑问“医生我这个情况需要做眶隔释放吗?我这个是泪沟还是眼袋?切完会不会再复发?”今天就来说说眼袋的原理和针对不同眼袋的改善方式。你为什么会出现眼袋?首先来聊聊眼袋形成的原因!第一是容量的流失首先看看我们眼周的一个骨骼组织架构——眼眶骨。年轻的时候,我们眼眶骨的形状是矩形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的流失,它会慢慢变成椭圆形。图片显示的是年轻女性(左图)和年老女性(右图)的面部骨骼差异其次再来看下软组织,以浅、深脂肪室为主的软组织在眼眶下区域,特别是中面部上1/3,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年都会有一定容积的丢失,这两种深部组织的改变,带来最直接的外观即眼眶下区域凹陷,从而导致眶下缘上方的眼袋区块膨出明显。再加上下眼睑皮肤变薄,皮下脂肪的进一步减少,皮下的毛细血管或黑色素显影明显,黑眼圈就此形成。第二是筋膜韧带的松弛韧带松弛指的是韧带失去弹性(就像一个弹簧,用的时间越久,拉伸出去的时间太久,就不容易收缩回来,或者说收缩回来后就变了样);韧带失去弹性后,我们的肌肉就会开始下垂,接着就是软组织下垂,加重眼袋下挂、泪沟加深等一系列问题。眼睛周围有相当多的韧带结构,对眼袋形成影响最大的主要是眼轮匝肌支持韧带和颧韧带。颧韧带松弛就会让其下方的中面部的肌肉及软组织失去强韧的支撑,而呈现挂衣绳一样的下挂。而眼轮匝肌韧带的松弛,使眼轮匝肌与骨膜的固定不足,使其深面的眶隔脂肪膨出、下挂。当然在年轻人的眼袋中,这个韧带反而是泪沟形成的原因之一,我们反而需要把它打断,通过眶隔的释放或脂肪填充,把泪沟问题解决。第三是肌肉松弛我们眼球周围有一圈范围较大而菲薄的眼轮匝肌,主要是闭眼的作用,也是眼周皱纹形成的原因。随着年龄增长加上面部长期做表情运动的一个影响,肌肉及眶隔前的纤维组织变薄、松弛、力量变弱,这样原来就如一堵墙一样挡在眶隔脂肪前现在就变成了几张薄纸了。年纪越大,眼袋就会越大。第四是遗传性眼袋这个其实很好辨别,看看你小时候的照片,是不是从小就开始显现眼袋处脂肪膨出,如果有就是遗传性眼袋。一般遗传性眼袋卧蚕都比较扁平,遗传性眼袋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愈加明显!非手术治疗VS手术治疗①非手术治疗通过激光、射频、超声刀等来消除眼袋,治疗效果慢,需要多次治疗才有部分效果。②手术治疗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可以切除多余脂肪,收紧眼部皮肤肌肉。传统的眼袋切除术分为内切法(经结膜入路法)和外切法(经皮肤入路法)两种方式:内切法:适用于无下睑皮肤和肌肉松弛的年轻人。该术式的优点为皮肤无切口,无显露性瘢痕,损伤小、出血少。外切法:适用于中、老年人,有脂肪松垂、疝出的年轻人,以及单纯皮肤松弛或单纯眼轮匝肌肥厚型者。如何改善不同类型的眼袋?①大眼袋+浅泪沟一般是中、内、外三团脂肪膨出,有轻度泪沟凹陷的情况,眼睑皮肤或者是肌肉松弛。手术方式:内切/外切眼袋+眶隔释放为什么需要做眶隔释放?以往的眼袋治疗传统方法,是把治疗的重点放在“组织多了,就要去掉多余的组织”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但正如上面所说的,本身大部分眼袋患者都伴随有容量的缺失,去掉了脂肪后,虽然即可看起来眼袋脂肪的膨出确实不见了,但可能过不了多久就会发现眼下凹陷加重,泪沟加重,反而没有年轻化的改观。眶隔释放它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去凸填凹,眼袋中一般有三个脂肪团,会根据情况释放出多余的脂肪团,然后变废为宝,把这些脂肪释放下拉缝合到泪沟凹陷处。下图是一位23岁女孩【内切眼袋+眶隔释放17天效果反馈】她有轻度的泪沟凹陷,眼下和眼外侧没有容量缺失,采取脂肪胶填充泪沟的方式容易造成脂肪显形。恢复期很短,做完后效果和预期基本一致,眼袋和泪沟已经抚平,下眼睑的分层感被弱化掉,整个人也变得更加自信,有相同困扰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方案和效果。②眼袋+重度泪沟凹陷这种眼袋主要是中侧眶隔脂肪及内侧眶隔脂肪膨出,眼袋部位皮肤出现皱纹;或泪沟及苹果肌脂肪萎缩,面中部下垂,眼袋与苹果肌出现断层患者。手术方式:内切/外切眼袋+脂肪胶泪沟对于泪沟凹陷十分明显的患者,除了去除眼袋脂肪和松弛皮肤外,还应该以脂肪胶填充,对下睑、中面部、泪沟进行容量填充,起到支撑作用,才能有更好的年轻化效果,也可以防止眼袋复发。为什么选择用脂肪胶来改善,而不是脂肪?人体眼周结构复杂,而且是整个面部皮肤薄弱的部位,脂肪移植如果容量把握不好时,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很多并发症。而脂肪胶因去处油脂,能在一定时间内冻存,可少量多次补充注射,能实现面部年轻化尤其是眼周部位的精准填充。下图是一位21岁女孩【内切眼袋+脂肪胶泪沟填充15天效果反馈】她属于中重度眼袋,卧蚕不显现,泪沟凹陷,泪沟下方红色血管明显。为什么不选择眶隔释放?①针对求美者的情况,眶隔释放对她一些眶下的细节不能很好处理到②面中较扁平,平铺的量需要充足,而眶隔释放的脂肪是不够的利用脂肪胶进行泪沟填充,做完后中面部平整度更高,卧蚕逐渐显现,面部更加年轻化。美学思考:眼袋手术与中面部整体美学的关系 中面部的美学曲线,最重要的就是Ogee线,中面部Ogee线是侧面轮廓的S形双弯曲线,包括两个突出弧度(卧蚕-苹果肌),和一个内凹弧度(下睑眶隔区)。如果出现眶隔脂肪膨出+泪沟凹陷+苹果肌下垂,那么侧面看这个曲线就会发生改变。因此,如果我们从整个中面部美学的角度来分析“眼袋”,那眼袋问题就是中面部年轻曲线------Ogee线发生变形。眼袋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一系列环环相扣的中面部衰老问题当中的一个。把这一系列衰老问题串联在一起理解,就是中面部年轻曲线(Ogee线)的改变。真正有效的眼袋手术,是把眼袋和中面部衰老当成一个整体问题来解决,努力重建这个美学曲线。任何可以重建中面部Ogee线的操作,都可以从外观上改善眼袋。切开眼袋手术不一定是最先考虑的选择,也不是唯一的方案。中面部的容量填充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方面升华了眼袋手术的美学效果,另一方面也从根本上对眼袋进行了“病因治疗”。这些操作,除了去掉眼袋脂肪这一项,还可以是中面部(泪沟-苹果肌)脂肪胶填充,也可以是中面部SMAS提升。对于美容外科医生来说,所有的美容外科手术,提高发展到极致的时候,比拼的都是艺术,都是用医学手段来进行美学创作。
可以说颧骨和下颌骨是面部“承重墙”的主力。面部骨骼是软组织的承重墙,而颧骨和下颌角是主要的作用就是支撑起面部,也就相当于“地基”的作用。具体可以看看下面的9图,我大概总结了一下,还是一样分享我对骨相分析和面部美学的理解。
这位求美者术前几个问题:额中到太阳穴区域凹陷明显、左侧苹果肌到颧下方脸颊处凹陷、右侧则是颧下脸颊凹陷问题。手术方案依旧按照求美者骨相结构进行精细化填充,额头按照骨骼走势,填充额中至颞骨凹陷的位置,以及眉弓上额结节下的过渡区域。术后:无论是从正脸看或是侧脸看,脸部线条都显得更加柔和自然,中上面部变得圆润饱满。
这位求美者#苹果肌#脂肪过多,之前做过一次#苹果肌吸脂#的经历,效果不佳,这次希望能把苹果肌肥大的问题彻底解决掉。此次修复手术的难度在于,之前面吸过的皮下瘢痕过多,增加了再次吸脂的难度。防止中面部的肿胀感,还适当的取了夹脂垫。术后:现在的苹果肌已经处于非常平缓和自然的状态,更加柔的衔接眼底,不影响眼部动态,鼻唇沟,还有颧骨区域。
求美者的问题在于下颌缘的脂肪松弛堆积所形成的“小松鼠”腮帮。那么需要通过#黄金微雕#抽吸多余的脂肪,促使皮肤收缩,让下颌缘更加的紧致有型。再将吸出的脂肪填充至面颊两侧的凹陷位置,且使用线雕固定住苹果肌位置,防止下垂。术后面部轮廓线条更加柔和流畅,皮肤也更加紧致有弹性。
求美者眼球有明显的凸起,在窄小型五官轮廓的衬托下更显突兀感,还有脸颊与鼻基底的略微凹陷,有种疲惫的状态。在额头画线区域进行精细的填充,并填充至脸颊与鼻基底位置。整个额头与眉弓撑起来以后,拉开了眉毛与眼睑的高低差,改善了眼凸的问题,眼睛更有神;同时面颊与鼻基底凹陷也得到很好地改善。
求美者属于额部扁平,从最高点的额结节到眉弓之间的位置有凹陷,还有长期带牙套导致咬肌颞肌萎缩,连带着颧骨突出面颊凹陷。因为求美者追求的是保留一些骨感的面部轮廓,因此保留额角,无需填充至整片额头。为了保持面部的协调性,根据额结节的设计高度,对于额结节到眉弓,以及整个颞部区域进行平铺过渡,打造成妈生款额头。术后两个月:额结节至眉弓的区域保留了一些凹陷感,让额头与眉弓之间形成落差,增加眉眼间的立体度和折叠度。从线条和角度结构,就能看出侧面额头更立体了。同样,太阳穴也饱满许多,显得更加幼态。填充的同时还做了#开扇形#双眼皮埋线,去了少许的上睑脂肪,改善肿泡眼,保留眼部特点,平衡眉眼之间的协调度,使整体面部更加少女感。
治疗前 术前诊断:额头凹陷、太阳穴凹陷,外轮廓不流畅,上面部呈现干瘪状态 治疗后 治疗后3天 设计部位:额头+额颞+太阳穴+发际线内侧+眉弓+眉心 在骨骼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重造上面部的高光点,通过平铺的填充建立起内轮廓(额头区块)的饱满度,在额头做加法时不可过量,需过渡至眉弓及眉心三角,保持整体协调性; 外轮廓则是通过发际线内侧容量补充,增加颞部区域高度,颞面宽度需大于颧面宽度,打造头包脸效果。
治疗前 侧90可以明显看出上面部扁平,且额头内凹、眉弓平坦而眼睛过于前凸。加上下面部体积较大,面部重心整体向下,上窄下宽,美学比例欠缺。 治疗后 治疗后1月 补胶后1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