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又称大脑性瘫痪、脑瘫。脑瘫是指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的一个月内,由于大脑尚未发育成熟,而受到损害或损伤所引起的以运动障碍和姿势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还常常并发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等表现。基本与小儿脑瘫同义。病变常损伤锥体束和锥体外系。该病与脑缺氧、感染、外伤和出血有直接关系,如妊娠早期患风疹、带状疱疹或弓形虫病,妊娠中、晚期的严重感染、严重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理性难产等可致新生儿脑性瘫痪。 【脑瘫病因】 致病的原因包括胎盘异常、胎位不正、宫内窘迫、早产、多胎、出生时窒息,以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核黄疸、感染、外伤、脑出血、脑部畸形等。 1)缺氧窒息:包括 胎儿在母亲子宫内缺氧窒息、分娩时新生儿缺氧窒息、呼吸窘迫综合症、周身循环衰竭、红细胞增多症。 2)脑部受伤: 如分娩过程中婴儿脑部受伤, 新生儿颅脑受伤或脑部感染、脑血管意外 。 3)早产和胎儿发育不良:胎儿宫内感染,宫内生长缓慢,先天畸形。新生儿体重少于2500克,脑瘫可能性大大增加(脑瘫儿童中约有40%的体重低于2500克) 4)某些遗传病和新生儿核黄疸。 5)孕妇的原因:包括孕妇腹部外伤,孕妇先兆流产、产前出血,妊娠毒血症以及胎盘原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坏死或胎盘功能不良),还有孕妇的某些慢性疾病(高血压、肝炎、糖尿病、吸毒、药物过量等)。 【脑瘫的临床分型】 由于脑瘫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各异,并随年龄增长而不同,因此.至今仍无统一的分类。2002年2月第一版全国七年制《神经病学》规划教材依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和体征,临床分为五种类型。 1、痉挛型脑性瘫痪是最典型和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以双下肢为主的痉挛性截瘫获四肢瘫痪。患儿行走、站立困难,走路足尖着地呈剪刀步态。肌张力明显增高,腱反射亢进,可有病理反射。常伴有语言及智能障碍。 2、肌张力不全型脑性瘫痪多见于幼儿,主要表现为肌张力明显降低。不能站立行走,头颈不能抬起,运动障碍明显,关节活动幅度过大,但腱反射活跃,可出现病理反射。常伴有失语及智能低下。 3、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多由核黄疸、新生儿窒息引起的基底核损害而发病。患儿表现为面、舌、唇及躯干肢体的舞蹈样或徐动样动作。伴有运动障碍和肌张力增高。 4、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较为少见,是由于小脑发育不良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共济运动障碍、意向性震颤、构音障碍及运动发育迟缓。 5、混合型兼具上述各型某些特点。 【脑瘫临床表现】 脑瘫的表现可以分为多个类型。 1.痉挛型(Spatic): 脑瘫患者学童中却以徐动型者居多,其次才为痉挛型.痉挛意指肌肉僵硬不灵活。为何导致这种现象主要是脑受伤部位在传达控制讯息到肌肉的过程中出现不正确的传递或讯息。正常现象是当我们在动作时,会有二群肌肉在互相拮抗着,一群肌肉收缩,另一群肌肉则放松,如此才能产生完美动作,若二群,平顺的动肌肉同时收缩,则会使肌肉变得导演紧张,导致动作困难,僵硬。 2.徐动型: 此型的最大特征在于动作控制不良,常出现夸大的动作.尤其在作一个动作时,会伴随全身动作及脸部表情扭曲的现象,在徐动型脑瘫患者早期,肌肉张力无力或低张现象,随着年龄渐长,若没有适当的复健治疗,常转变为为混合型,多呈现如高张徐动型。 3.共济失调型以四肢肌肉无力、不能保持身体平衡、步态不稳、不能完成用手指指鼻等精细动作为特征。单纯性共济失调较少见。共济失调也可与手足徐动联系在一起。患儿常常无法保持一个固定姿势,当站立时,为了维持站立姿势不得不进行频繁调整。学走路时间晚于正常儿童。当行走时为了获得较稳定的平衡,双脚左右距离较宽,步态蹒跚,方向性差。 下列症状有助于脑瘫的早期诊断: (1)小儿出生不久常少哭、少动、哭声低弱,过分安静。或多哭、易激惹、易惊吓或反复出现肉跳。 (2)生后喂哺困难,如吸吮无力、吞咽困难、口腔闭合不佳。 (3)动作不协调、不对称、随意运动很少。 (4)经常出现肌张力异常、姿势和动作模式异常。 (5)运动发育迟滞。例如,3~4个月小儿俯卧位不能竖头;4个月后仍不能用前臂支撑负重;双手常握拳,不能将手伸入口中吸吮;6~7个月仍不能翻身和独坐片刻;扶站时以足尖着地或双腿屈曲不能负重,或两下肢过于挺直、交叉等。 【脑瘫诊断】 1、询问有无上运动神经元发育不良或受损病史,如早产、难产、高热、脑缺血、脑缺氧、颅脑损伤、脑感染等。 2、检查有无痉挛性瘫痪、肌肉运动失调、肌张力增强、反射亢进、肌肉萎缩、关节畸形、共济失调及智力障碍。 【脑瘫辅助检查】 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为脑瘫的患儿,还须经以下辅助检查:①智力测试;②脑电图检查;③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定;④影像学等检查确诊。 【脑瘫预防】 1、首先是孩子出生前: (1)孕妇要积极进行早期产前检查,做好围产期保健,防止胎儿发生先天性疾病; (2)应戒除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不能滥用麻醉剂、镇静剂等药物; (3)预防流感、风疹等病毒感染,不接触猫、狗等; (4)避免与放射线等有害、有毒物质接触及频繁的B超检查。 2、胎儿出生时,即分娩过程中。因分娩引起的胎儿窒息和颅内出血是造成小儿脑瘫的一个重要原因。应预防早产、难产。医护人员应认真细致地处理好分娩的各个环节,做好难产胎儿的各项处理。 3、胎儿出生后一个月内要加强护理、合理喂养,预防颅内感染、脑外伤等。 4、有下列情况的孕妇应尽早做产前检查: (1)大龄孕妇(35岁以上)或男方50岁以上; (2)近亲结婚; (3)有不明原因的流产、早产、死胎及新生儿死亡史; (4)孕妇智力低下或双方近亲有癫痫、脑瘫及其它遗传病史。如果怀孕早期发现胎儿异常,应尽早终止妊娠。 【脑瘫的心理护理】 (1)与患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定专人进行护理,只有互相信任和尊重,患儿才能真实而详细地反映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2)护理人员可采用交谈、问答及特定、有效的量表或问卷,对患儿及其亲属进行心理测试,以了解患儿及其亲属的心理、行为问题所在,根据患儿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护士应经常巡视病房,多与患儿交流沟通,鼓励患儿多与他人交往,不要理会社会上对脑瘫患者的误解及歧视,消除恐惧心理,锻炼社交能力,教育患儿通过锻炼照样可以自食其力,长大后要做一个身残志坚的人。 (4)指导家长帮助患儿克服依赖心理,不要什么事都替患儿去做,能自己做的尽量让患儿自己去做,培养其独立意识,使其生活能够自理,减轻家长负担。 (5)与患儿交流要耐心、细心、语调轻柔、语速放慢、使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及耐心、充分地倾听,尽量解答患儿提出的问题。 (6)多安慰和鼓励患儿,少批评,患儿有了某些进步,护士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7)协助家长正确地教育和引导患儿,尽量克服心理障碍,使患儿的身心都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8)指导家长多与患儿交流、沟通,告诉家长脑瘫患儿的康复是一个长期乃至终生的过程,光靠训练人员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家长的帮助在脑瘫患儿的康复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认知功能差的患儿一定要指导家长配合训练人员在业余时间对患儿进行教育和训练,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儿童脑瘫治疗误区】 误区一:有的家长虽然发现孩子在半岁前有不明原因的哭闹、吃奶差、过于安静,以及受惊吓时出现身体打挺等现象,但只是简单地认为孩子年龄小,身体弱,是不是感冒了?是不是消化不好?是不是传染其他疾病了? 误区二:早产儿的家长见到孩子翻身、趴卧、坐、立、走等运动发育落后于其他的正常同龄儿时,往往会简单地认为是早产原因造成的,孩子会随着自然生长发育慢慢地恢复,常常采取“观望、等待”的态度。 误区三:家长发现小儿在运动中出现不正常的姿势时,常常以为是孩子骨骼与肌肉出现了问题,而贻误了就诊时机。 误区四:一旦经过医生确诊孩子为脑性瘫痪时,家长往往最先采取的态度是盲目地四处求医,盼望通过常规的“打针、吃药”来解除患儿的运动功能不良状态。 【脑瘫治疗原则】 1、后遗症脑细胞损伤病灶,目前中西医疗水平尚无显著有效的治疗方法; 2、脑细胞损伤导致中枢运动神经元障碍影响肢体的灵活性,一般都以手术和康复功能训练为主,来加强肢体功能运动量,提升灵活性。 3、肢体如有以下症状如:1、双腿股部内侧(股沟)腱带紧绷,2、膝部向前弯曲不直,3、掂脚尖、后脚跟不着地,4、双脚行走成剪刀步,5、骨体变形错位,6、肢体痉孪等症状。须到正规医疗单位手术治疗,使下肢体挺直、足底平整;增加下肢的支撑力和平衡感,行走活动才能更进一步改善。 【脑瘫外科手术治疗原则】 小儿脑瘫手术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尤其应用各种非手术疗法患儿无效时,手术疗法就成为了重要的选择。但脑瘫患儿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因更是杂糅不一,所以也就增加了手术治疗的难度。针对各种脑瘫类型不同的治疗方案,以严格区分不同类型病患的具体治疗方法。 1.小儿脑瘫:类型与手术关系 痉挛型脑瘫最适宜手术疗法。 2.神经状态及智力情况 患儿应智力良好,智商在70%以上,有治疗欲望,并能在手术后配合康复治疗。 3. 肢体固定畸形影响康复训练情况 术前经过正规康复训练治疗,且有一定疗效,但有手法难以矫正的畸形影响运动功能改善者,宜手术矫正该畸形。 4.上肢施术原则 上肢运动功能比较复杂,且多精细动作,对治疗效果的要求较高,希望恢复手的精细运动功能。因此矫正上肢的畸形和恢复手的随意运动功能,难度较大。要求上肢受术者,智力应较好,有强烈的康复欲望,术后能积极进行训练,且手术前应有一定程度的随意运动功能。 5.下肢多关节畸形的处理原则 对于下肢髋、膝、踝等多个关节畸形的患儿,各关节畸形不宜同时矫正。因多关节畸形中,有原发畸形和继发畸形之分,例如髋关节屈曲挛缩或马蹄尖足均可继发膝关节屈曲改变,原发畸形纠正后膝关节屈曲改变往往即可好转。因此,手术前宜慎重判断原发畸形,加以手术矫形,手术后对邻近关节密切观察一段时间,视其变化情况,再慎重决定后续手术是否需要。 6.精确测定痉挛肌和拮抗肌肌力 手术前应测定好造成痉挛畸形的肌肉与其拮抗肌的肌力情况,做出正确地判断并设计出准确的手术方案。 7.预防并发髋关节脱位 患儿有强烈的髋内收,伴有髋关节脱位倾向者,宜早期施行髋内侧软组织松解手术,调整肌力的平衡,以防止髋关节脱位的发生。 8.解决重症患儿的生活护理困难 重症脑瘫儿因肢体畸形或姿势异常无法克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护理上极度困难者,应实施手术矫形,以适应护理和生活的需要。比如双下肢严重交叉,无法护理大小便,虽然手术后并不有站立行走,也应该施行内收肌的切断手 9.手术后配合康复训练 脑性瘫痪与其它骨科疾患有很大不同,手术后的结局也有很大差异。那种认为手术出色完成即大功告成的观点是错误的,许多患儿术后畸形复发即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为防止术后复发,提高治疗效果,手术后必须进行康复训练和配用矫形器。 10.手术目的 手术治疗主要目的在于解除肌肉痉挛、平衡肌力、矫正畸形、调整肢体负重力线、改善运动功能。 目前神经外科经常开展的主要的术式包括: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周围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术、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等。 1.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SPR) 现代 SPR 术(腰骶部)由意大利人 Fasano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创立,他的创新之处在于术中电刺激方法的应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的 Peacok做出进一步改良,将SPR手术平面降至马尾水平。这两位学者为现代 SPR 术的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1990年美国医学会杂志登文肯定了SPR治疗痉挛型脑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年SPR术进入中国。迄今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了该术式在痉挛型脑瘫的治疗与康复中的重要性。目前国内已有多家医疗单位开展腰骶部SPR术,在几个大的医疗中心颈部SPR术治疗上肢痉挛状态也取得成功,疗效满意。 腰骶部SPR手术适用于同时存在下肢髋、膝、距小腿(踝)等关节多处痉挛的患者。手术宜在全麻下进行,术中不用肌松剂。行跳跃式限制性椎板切除,即只切除L3,L5椎板,保留L4椎板和棘突,椎板切除宽度尽可能小,保留两侧小关节突,这种骨切除对脊柱的稳定性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切开硬脊膜后手术即在显微镜下进行,应用神经肌电生理刺激仪严格选择后行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如将神经内窥镜应用于腰骶部SPR术,可以更准确识别脊神经的前后根,发现神经共干、出口异常等变异,减少对神经的牵拉,而且进一步缩小了椎板切除范围,可以使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该项技术在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 颈段SPR术的疗效并不低于腰骶部SPR术,但因在下颈段操作,有损伤颈髓导致截瘫的危险,而且为了充分显露减少牵拉,椎板切除范围较大,导致术后颈椎不稳的可能性增大,故建议更为严格地掌握手术指征,而且只能在医疗条件较好的单位由有丰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经验的高级医师来实施,切忌盲目推广。 2. 周围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术 周围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术(Selective Partial Neurotomy)也可以按日本习惯称为选择性显微缩小术,其前身是周围神经切断术。周围神经完全切断后虽可极大程度上缓解痉挛,但存在肌力低下、感觉障碍、建立对立畸形等严重缺点。显微缩小术的改进之一是术中应用神经肌电生理刺激仪,之二是选择性部分切断而非全部切断周围神经。该术式在欧美开展的较广泛,长期随访疗效确切,但在国内尚未推广,缺乏大宗病例积累和经验总结。手术针对四肢不同部位的痉挛而分别采用胫神经(针对踝痉挛)、坐骨神经(针对膝痉挛)、肌皮神经(针对肘痉挛)、正中神经(针对腕、指痉挛)、闭孔神经(针对大腿内收肌痉挛)、臂丛神经(针对肩关节内收痉挛)选择性显微缩小,有切口小、出血少、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适用于症状体征比较单一、局限的低龄患儿,符合脑瘫早期治疗的原则。虽然该术式相比SPR 而言较为简单易行,更适于在基层推广,但同时强调手术必须在显微镜下施行,并使用神经肌电刺激仪进行仔细选择以达到最佳效果。 3. 双侧颈总动脉鞘交感神经网剥脱术 双侧颈总动脉鞘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即颈部去交感神经术)对于手足徐动型和部分扭转痉挛型脑瘫可以有一定效果,且可能改善部分患者流涎、斜视、言语不清、共济失调等症状,手术创伤小,危险不大。
高热惊厥是小儿最常见的惊厥原因,年幼小儿的惊厥中有2/3为高热惊厥,5~6%的小儿曾经发生过热性惊厥,而小儿癫痫是小儿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其患病率大约为5~6‰。小儿热性惊厥会转化为癫痫吗?热性惊厥发作对小儿的智力有影响吗?小儿出现惊厥发作时应该如何处理?如何预防小儿高热惊厥的发作?本期讲座将会详细为您解答这些问题。 1、首先谈谈什么是高热惊厥? 热性惊厥由于其临床特点、防治方法和预后的不同,临床上将其分为两型:单纯型和复杂型。 单纯型热性惊厥特点: 1)年龄:首次发作年龄6个月~3岁,最后复发年龄小于6~7岁; 2)发热在38.5℃以上,先发热后抽搐,在发热性疾病开始时常为上呼吸道感染,常在体温上升的第一个高峰时出现抽搐; 3)抽搐多发生在发热的头24小时内,发作类型为强直阵挛或变型的或轻的大发作等全身性发作; 4)发作持续时间:抽搐大多数2~3分钟,少数可能稍长; 5)发作之后很快清醒,无中枢神经感染及其它脑损伤: 6)EEG:抽搐后很快正常,80%~90%发作间期为正常;7)抗惊厥药不需要;预后大部分非常好,尤其是发作间期EEG正常者。 所以典型的热性惊厥临床特点是: 1)有一定的年龄依赖性,即在一定的年龄出现,至一定的年龄即消失,以后不再发作; 2)发作的诱因是发热,不发热就不发作; 3)神经系统检查正常,预后好,不影响智力; 4)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而不符合以上单纯型热惊厥特点的热性惊厥则考虑为复杂型热惊厥。 2、小儿热性惊厥会转化为癫痫吗? 以上谈到如何区分单纯型与复杂型热惊厥,意义在于,区分两者主要是考虑热性惊厥与癫痫的关系:以往倾向于热性惊厥预后较差,但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其预后较好,据国内报道热性惊厥后癫痫的发生率:单纯型为2~3%,而复杂型为15~20%。 热性惊厥后发生癫痫的危险因素包括: 1)热惊厥复发5次以上或24小时内多次发作; 2)抽搐发作持续20分钟以上; 3)发作时体温低于38.5℃,发作前已存在神经精神方面的异常; 4)有围产期异常(产伤、窒息等),惊厥家庭史阳性; 5)热惊厥发作1周后EEG仍有异常。 其中以4)、5)尤为重要。 3、热性惊厥发作对小儿的智力有影响吗? 前面已经提到单纯型热惊厥不影响到智力发育,但如果反复发作或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则可以引起惊厥性脑损伤,从而可能对智力造成影响。热性惊厥后发生脑损伤的临床指征是: 1)严重的、频发的热惊厥发作史; 2)热惊厥停止后出现一过性神经-精神症状,如Todd假性麻痹、感觉障碍、视力障碍、失语等; 3)发作间期EEG异常; 4)热惊厥后出现智力障碍或无热惊厥发作等。 4、小儿出现惊厥发作时应该如何处理? 除了退热及治疗原发病外,惊厥发作时可用安定0.2~0.5mg/kg静脉注射,如来不及静脉注射时也可肌注鲁米那钠5~8mg/kg。 在家里,家长一旦发现小儿出现抽搐发作,应立即就近送往医院并做好防护,避免发生舌头咬伤或舌头后坠引起窒息等。 5、如何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发作? 目前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发作的常用方法,是在发热时及时服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 (美林)、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等小儿常用的退热药。且要求是在发热早期,一旦体温升至38℃,即立即服用之。同时应该及时来医院就诊,并向医生说明既往曾经有过高热惊厥的病史。医生则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给予药物来预防抽搐发作。 绝大多数热性惊厥患儿预后良好,不需药物预防,但对具有癫痫危险因素的患儿包括有多次反复发作者,可考虑发热时短程使用安定等,或长期服用鲁米那或丙戊酸钠。具体地来说,对大多数有复发病史的热惊厥病儿,仅短暂应用安定口服或予鲁米那钠肌注即可,方法是在发热的头24小时内每4小时含服安定1次,效果较好且可靠,但缺点是用药后出现的精神萎靡和嗜睡可能会妨碍对引起发热的原发病的诊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口服鲁米那并不能够很好地预防高热惊厥发作,这是因为鲁米那这样的口服用法至少要数周才能达到有效而稳定的血浓度。 对于复杂型热惊厥且具有下列癫痫危险因素的患儿: 1)热惊厥复发5次以上或24小时内多次发作; 2)惊厥发作持续20分钟以上; 3)热惊厥发作1周后EEG异常者。 则有可能需要长期用药来预防热惊厥的反复发作,2岁以下应首选鲁米那,2岁以上则首选丙戊酸钠,其疗程一般在1年半左右。
很多宝宝做脑CT检查,被诊断为“外部性脑积水”,家长很有压力,不停的奔波于各大医院,给孩子做很多的治疗,其实很多诊断为外部性脑积水的病例实际是脑外间隙增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在6个月内出现脑外间隙增宽是正常生理发育表现。脑外间隙从出生到6个月呈逐渐增宽的变化趋势,然后逐渐缩小。 6个月内随着中枢神经系统有不断髓鞘化,额叶属于新皮层,发育晚,大脑的水份减少,出现脑外间隙增宽,6个月后会逐渐消失。 很多人把脑外间隙增宽当作脑积水过度治疗,做高压氧、打营养针等造成孩子不必要的痛苦,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并造成浪费钱财。
门诊常常有家长咨询孩子,恶心干呕的事情。在青年女性恶心干呕,可能是好事,怀孕了。 在小朋友可没有那么简单! 恶心:欲吐不吐,欲罢又不止。 干呕:是指欲吐而呕,无物有声,或仅呕出少量涎沫。 消化系统问题 消化不良: 有的小孩胃肠道消化吸收能力不佳,吃的食物不容易消化,容易引起干呕。这种情况主要见于小婴儿。 处理:清淡饮食,必要时给予健脾开胃。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主要见于年龄较大孩子,有口腔异味,舌苔黄腻,有肚子胀,饥饿感不明显,上腹部及肚脐周围疼痛等表现。 处理:消化科就诊,检查幽门螺旋感染,杀菌治疗。 胃食管返流:有的小朋友,有胃食管返流,胃酸返流到食管甚至咽喉,所以常常有恶心干呕表现。不过发病率较少。 处理:消化科就诊。给予胃动力药与抑制胃酸治疗。 呼吸道感染 有的呼吸道感染的小朋友,也容易有恶心干呕。咽喉有痰及粘液,但是有的小朋友不会咳嗽吐痰,所以痰液刺激咽喉神经,也会有恶心干呕情况。 处理:有个过程,呼吸道感染治疗好了,自然不会恶心干呕了。 慢性咽炎 多见于大年龄儿童,常有咽部不适感、异物感、咽部分泌物不易咯出、咽部痒感、烧灼感、干燥感或刺激感。 咽后壁较黏稠分泌物粘附,以及由于鼻、鼻窦、鼻咽部病变造成夜间张口呼吸,常在晨起时出现刺激性咳嗽及恶心。由于咽部异物感可表现为频繁吞咽。咽部分泌物少且不易咳出者常表现为习惯性的干咳及清嗓子咳痰动作,若用力咳嗽或清嗓子可引起咽部黏膜出血,造成分泌物中带血。 处理:五官科就诊,需要慢性咽炎的病因,对症处理。避免感冒,增强体质。 心理因素 有些孩子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造成的精神过度紧张或焦虑引发的。 处理:需要放松心情,必要时心理科就诊。 所以,孩子生病关键要找对医生,看对科室,否则父母花冤枉钱,孩子又受罪。
儿童体重不增与生长发育迟缓在儿科临床和儿童保健门诊病例中都十分常见.其原因涉及遗传、饮食与营养、睡眠、运动、心理、环境以及疾病等各方面。儿童体重不增又与生长发育迟缓密切相关,两者对儿童正常生长发育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家长要从孩子出生后就要重视定期去儿童保健所给孩子进行体检,发现孩子体重增长未达标,要请医生检查分析原因,早期干预十分重要。 小儿生长发育的动力是什么? 小儿生长发育的动力有内外两种: 内动力和外动力。内动力一是靠体内的神经体液调节;二是靠睡眠时生长激素的分泌; 三是靠食物中蛋白质和营养素的特殊动力作用, 例如: 鱼肝油中的维生素A、D。维生素A 的主要功能是维持机体正常生长,缺乏时可引起宝宝骨骼发育迟缓,影响牙齿发育,导致牙齿不健全、上皮组织结构受损、免疫功能低下等。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维生素D缺乏时可引起骨样组织钙化障碍,佝偻病等。具体表现为易惊、多汗、烦躁和骨骼改变等. 然而,给孩子吃“健脑”的营养补品并不能产生“急功近利”的效果,因为所谓“健脑”作用的营养素要发挥作用都决定于人体的内在调节和平衡。 外动力主要是靠新鲜的空气、阳光、水以及运动的促进作用。生活方式对小儿生长发育也有重要影响,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制度,做到有规律、有节奏,保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对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地理气候、季节对儿童生长发育也有一定影响,大气污染影响儿童生长。社会因素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具有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作用,不仅影响儿童少年的体格发育,同时也影响其心理、智力和行为发展。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 社会经济状况中的许多因素,如居住条件、饮食和行为习惯、父母的性格、爱好和对子女的期望、态度等,主要通过家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儿童的生长发育。 如何判断孩子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吗? 儿童体检时, 医生要判断孩子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主要是根据身高和体重的测量结果来判断. 身高反映骨骼发育情况。足月婴儿出生时平均身高为50厘米左右,一岁时为75厘米左右,以后每年平均长5-7厘米均属正常范围。真正的矮小症,是指相似的生活环境、同年龄、同种族、同性别的孩子身高低于同龄2个标准差或低于第三百分位数,终身高男性矮于1.45米,女性矮于1.35米则称为矮小症。 体重 体重反映全身器官、肌肉、脂肪发育情况。婴儿出生时体重平均3公斤,一岁内前6个月每月平均增加0.7公斤,后6个月平均每月增加0.4Kg,1一l 2岁平均每年增加2公斤。体重低于正常标准的1 5%为营养不良,高于20%为肥胖。 孩子生长监测应从新生儿期开始。如何判断一岁内的婴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我们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一下几种方法: 1. 监测小儿生长发育进程 为了防止早期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父母要注意监测孩子生长发育的进展情况, 如体重、身长的增长,语言和运动的技能等。在监测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你可以观察小宝宝出生后头几个月不断出现的运动和语言技能,出生一个月左右婴儿开始发音, 3个月平卧时可以抬头,4个月能喃喃做语与你交谈,还能大声地笑。 父母观察婴儿生长发育情况最理想的办法是, 注意早期婴幼儿这些生长发育阶段性标志, 以及最重要的里程碑,如开始走路和讲话时间.只要把你的小宝宝这2个生长发育指标与其他同龄的小宝宝或较大的双胞胎比较一下就可以识别. 但要记住, 每一个小儿发育存在着个体差异, 达标的时间有一定的范围。例如, 婴儿开始走路最早9月就能走,最迟的要到15个月。 2. 生长发育迟缓的识别 你怎么区别小儿发育正常和迟缓呢? 一般说来,宝宝生长发育阶段性指标达标,就可以认为发育正常,而生长发育迟缓是指小儿发育没有达到上述阶段性标志的正常上限。尽管婴儿发育有自身的规律, 但每一个小儿到一定年龄都应达到一定的标准。 这些标准分为以下几类:粗大的运动技能,如爬行或走路;精细运动技能,如堆积木,涂颜料;语言技能,包括说话和理解力;思维能力;社交能力等。 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个时间表,小儿发育可能会偏离这个时间表,其发育仍属于正常范围。 如果你没有把握判断,请与儿科医生讨论你所关心的问题。 小儿发育阶段性标志时间表 2个月 面对发音会笑 3个月 平卧时可以抬头、挺胸,手能握住东西,喜欢模仿人 4个月 发出咿呀声,笑,想模仿人的发音 6个月 会翻身,双手会传递东西 7个月 对呼喊自己的名字有反应,能寻找部分被藏的物体 9个月 能独立坐起,会爬 12个月 搀扶或不搀扶会走,发音至少能讲一个单词,模仿人欢笑 18个月 能独立行走,用杯子喝水,至少会说15个词汇的话 2岁 会跑,会说2句话,听从简单的指令,开始做好玩的游戏 3岁 能适当地攀登,会说多句话,会将物体按形状和颜色分类 4岁 能和家庭以外的人员在一起,能画圈和方块,会骑三轮车 5岁 能讲出自己的姓名和住址,能蹦跳,会穿衣, 能数数(1-10)
最新研究表明,基本建议4~6月龄间尝试添加辅食。 适时添加辅食的重要性? 味觉发育敏感期——4~6月龄婴儿的味觉发育敏感期,唾液分泌量增加,消化道酶分泌日渐成熟,该时期是咀嚼吞咽固体食物功能发展的关键期。延迟添加辅食会因错过味觉发育敏感期,导致BB更不容易接受辅食,辅食添加之路更曲折。 预防生理性贫血——4~6个月龄婴儿,极其容易出现生理性贫血;此阶段如未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比如强化铁米糊),造成体内铁的储存不足,将增加其患缺铁性贫血机率。因此强烈建议考虑添加强化铁米糊。 预防乳牙龋——适时添加辅食对于预防乳牙龋有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4-6月龄添加辅食幼儿龋齿患病率最低;超过8月龄添加辅食,幼儿龋齿率随辅食添加时间显著提高。 预防缺锌—母乳可以保证6个月内锌的供给量,之后辅食是锌的重要来源 。母乳供应不足了,就得考虑辅食补充了。 减少过敏反应——国外研究多表明4-6月龄早期接进行辅食尝试,反而会降低BB对于新食物过敏的风险;从免疫学机制讲早期少量的尝试使机体免疫耐受从而降低宝宝发生食物过敏概率。 促进语言发育——辅食的添加促进咀嚼功能的锻炼,可以促进语言发育 那具体咋加辅食啊? 循序渐进 反复尝试 从少到多 从细到粗 循序渐进如何理解? 最初4~6个月起添加米糊,尤其是强化铁的米糊; 其次引入食物根块茎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 依次逐渐引入蛋黄,河鱼等其他动物性食物; 如果添加顺利,7-8月龄可考虑添加肝脏,动物血等。 从细到粗具体咋操作? 添加辅食的食物状态一定要从细到粗:糊状—碎末状—块状; 比如满4个月起要学习用小勺饮食泥状食物如米糊,6~7个月可接受切细的软食,8~10个月可咀嚼各种煮软的蔬菜、切细的肉类,逐渐过渡到块状; 随着月龄增加,喂养辅食的粗糙度需要循序渐进随之增加;一方面训练BB咀嚼能力;另外一方面逐渐训练BB消化能力;反之良好的咀嚼能力也帮助BB增加自信心,促进对食物的兴趣。 从少到多的重要性——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 添加辅食的量也需要循序渐进,从少到多慢慢增量; 推荐每一样新的辅食添加增量周期4~7天,具体因BB体质及个体情况而定; 以蛋黄添加为例,最初添加辅食可以1/8或1/4蛋黄去让宝宝尝试,如随着每天尝试宝宝逐渐接受了蛋黄,即使爱吃,也要控制喂养量(推荐1/8或1/4蛋黄);粑粑麻麻还要观察宝宝吃完辅食后状况,比如第二天大便怎么样,有没有出现湿疹等等;如果状况良好,可在此基础上慢慢添加,4-7天左右添加整个蛋黄量。如果在添加辅食过程中,BB出现大便异常或者湿疹等等异常状况,一般情况需要调整添加辅食的量,在之前基础上减量进行尝试。 添加辅食的进度因BB而异,不可攀比,不可急功心切;对于免疫机制发育不完善的宝宝可以考虑营养或儿保门诊咨询辅食添加的相关信息。 反复尝试——这个过程很重要 接受现实——0~6月龄期间,绝大部分宝宝对奶有着绝对亲和力;冷不丁地尝试接触新食物,抵触、拒绝是正常生理现象(当然也有容易接受辅食的宝宝,那就恭喜麻麻喽),所以首先宝爸宝妈们要接受宝宝的拒绝,不灰心不气馁! 想让宝宝接受新的食物,只有一条秘籍——坚持每天耐心少量尝试,直到宝宝接受的一种新食物为止。 选择尝试时机的重要性——尽量选择宝宝心情愉悦,处于饥饿临界状态进行尝试(比如做了大量被动操或主动操之后) 培养BB对于食物的兴趣——进食行为是靠学习获得的,可以让宝宝去用手先感觉食物, 培养宝宝对于食物的兴趣;增加宝宝对于食物的兴趣会增加辅食添加成功率 这些捷径走不得——切记避免用电视、视频分散BB注意力喂养辅食,边看电视边吃,长时间下去,会降低小儿对食物味觉的敏感性和饥饱能力的自控力,危害很深远。 总结:合理添加辅食为BB在婴儿期提供尝试和接受各种新食物的机会,除了对于BB体格和神经发育有着重要影响,还可以很好地预防儿童期挑食。儿童期挑食很大程度都是粑粑麻麻在BB婴儿期辅食添加不合理造成的;其实“儿童挑食”这口锅更应该粑粑麻麻去背。坚决抵制错误的喂养观诸如未能及时给BB在婴儿期尝试某种食物或者是尝试食物性状一直是糊状等等,因此建立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婴儿辅食添加观很重要!
1.孩子营养不良是怎么回事儿? 通常意义上的营养不良是指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PEM),这种状况往往是由于供给不足或食物不能充分吸收利用,造成能量及蛋白质缺乏,使身体不能维持正常代谢,迫使机体消耗自身组织,从而出现体重不增或减轻,生长发育停滞,脂肪逐渐消失,肌肉萎缩等症状的一种疾病。由于营养的缺乏还与身体的免疫功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营养不良同时可造成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给很多疾病,如肺炎和腹泻创造了发病条件,而这些疾病反过来又可加重营养不良。 严格说来,营养不良还包括其他营养素供给不足,如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微量营养素缺乏导致的贫血、坏血病、口角炎、脚气病等。当微量营养素缺乏尚不致引起临床症状时,没人知道,其实我们的孩子们正处于“隐性饥饿”。 2.如何判断孩子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临床上,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判断通常采用体重这个最易获得的指标。3岁前的小儿营养不良可分为三度,Ⅰ度营养不良患儿体重比正常平均体重减少15%~20%,腹部脂肪变薄,消瘦不明显;Ⅱ度营养不良患儿体重比正常平均体重低25%~40%,身长低于正常,腹、胸、臀、四肢及面部皮下脂肪均减少,明显消瘦,并出现发育迟缓、睡眠不安、食欲低下等症状;Ⅲ度营养不良体重比正常平均体重减少40%以上,身长低于正常,皮下脂肪完全消失,消瘦明显,呈皮包骨头样,发育明显落后,并易引起并发感染。 3岁以上儿童,营养不良分轻、重两度,轻度体重低于平均体重15%~20%(7岁以上20%~30%);重度体重低于平均体重20%以上(7岁以上>30%)。 3.营养不良的孩子为什么矮小? 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能量不足和蛋白质缺乏,这两种问题都与儿童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能量是维持生命和促进生长的基本物质条件,营养不良小儿基础代谢仅为正常小儿的70%或更低。生长所需的能量消耗是儿童发育期所特有的,所需的热量与生长的速度成正比,如果食物供给的热量不够这项需要,生长发育就会停滞或迟缓。所以,营养不良会引起矮小。 蛋白质是构成身体细胞浆和体液的主要成分,它的生理作用是新生和修补身体组织,同时也是能量的重要来源。婴幼儿所需的蛋白质比成人要多,他们不但需要蛋白质以补充丢失,而且还用它来增长和构成新组织。蛋白质还与许多消化酶有关,与身体的内分泌有关,所以,蛋白质不足,新组织的增长受限,生长介素(SMC)水平降低,活性降低,不能有效的刺激软骨生长,势必造成矮小。 4.婴幼儿期营养不良造成的矮小以后能赶上正常身高吗? 婴幼儿期营养不良是矮小的一个重要原因,多数可影响其最终身高。 婴幼儿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一般情况下,生后第1年即0~1岁身高的增长平均为25厘米;第二年即1~2岁平均增长12厘米;第三年即2~3岁平均增长为8厘米;三年之和为45厘米。 短期(急性)营养不良只要及时纠正,身高和体重可很快赶上和恢复正常,如果此时期持续存在营养不良,造成小儿生长迟缓,体格发育与正常同龄儿形成较大差距(一般可差5~10厘米),即使以后改善了营养状况,疾病得到了治疗,生长发育恢复了正常,出现追赶生长现象,仍可能导致矮小的结局。 5.如何防治婴幼儿营养不良? ⑴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是最适合婴儿需要的食品,它所含的热量较高,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的配合比例最适合小儿消化能力的需要,微量元素的含量也较高。另外,母乳中所含的免疫球蛋白及其他免疫物质对增进孩子的免疫力,减少呼吸道、肠道感染发生均有重要作用。但在母乳喂养中也要注意母亲的饮食质量,母乳的含量是否充足,要及时的添加辅食,适时的断乳。因为母乳喂哺太久,又不添加辅食的孩子也可导致食欲的异常和营养缺乏。 ⑵按时添加辅食 不管是母乳还是牛乳喂养,到一定时候都要添加辅食,从果汁、菜汁(富含维生素)到蛋黄(富含铁、蛋白质及微量元素)菜泥、粥、碎肉、碎鱼虾等等。根据孩子的年龄、消化功能和生长需要,要逐渐一种一种的添加,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营养。 ⑶平衡饮食 饮食结构不合理同样会造成营养不良。平衡饮食是当前家长要注意的问题。所谓平衡饮食就是要根据合理的搭配不同种类的食物,既要有蛋白质和脂肪(鱼、肉、蛋等),也要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主食)及各种维生素(蔬菜、水果等)长期偏食哪一种都会造成营养不良。 ⑷加强体格锻炼,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生命在于运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充足的运动能促进机体合成代谢,增强机体抗病力,增进食欲。 6.可以用水果代替孩子们不爱吃的蔬菜吗? 蔬菜和水果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无论是口感还是口味蔬菜都远不及水果,因为水果中含有果糖,所以有好吃的甜味,而且果肉细腻又含有汁水,还易于消化吸收。因此,有些家长在孩子们不爱吃蔬菜时,就经常让他们多吃点水果,认为这样可以弥补不吃蔬菜而对身体造成的损失,甚至比单纯吃蔬菜还要好。然而,这种水果与蔬菜互代的做法并不科学。 首先,如果经常让孩子以水果代替蔬菜,势必水果的进食量就会增大,因而导致身体摄入过量的果糖。而体内果糖太多时,不仅会使宝宝的身体缺乏铜元素,影响骨骼的发育导致身材矮小,而且还会使宝宝经常有饱腹感,结果导致食欲下降。其次,水果中的无机盐,粗纤维的含量要比蔬菜少,与蔬菜相比,促进肠肌蠕动,保证无机盐中钙和铁的摄入的功用要相对弱一些。因此,宝宝不爱吃蔬菜时,妈咪最好不要经常以水果代替。
我们把血清甲状腺激素(T4、T3、FT4、FT3)正常,而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的情况称为亚临床甲减。甲减的定义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和生理效应不足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亚临床甲减由于甲状腺激素在正常范围,所以亚临床甲减不属于甲减。其特点如下: ⑴亚临床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或释放有障碍,甲状腺激素减少必然对促甲状腺激素的反馈抑制,引起促甲状腺素升高,升高的促甲状腺素刺激甲状腺肿大、增生和代偿性甲状腺激素释放增加,使血甲状腺激素恢复正常,但这是在高促甲状腺素水平下的维持的甲状腺激素正常。 ⑵由于甲状腺激素在正常水平。所以临床上除了甲状腺肿大外,没有其他甲减症状和体征,甲状腺肿大与亚临床甲减促甲状腺素水平有关。我们在临床上遇到不少亚临床甲状病人主诉乏力、怕冷、浮肿、便秘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而实际上这些症状不特异,与亚临床甲减无关。所以当亚临床甲减病人服用甲状腺激素制剂后,这些症状不能得以缓解和治疗。 ⑶亚临床甲减一般不需治疗,除非病人要求治疗甲状腺肿大。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对甲状腺肿大治疗是有效的,但停药后甲状腺肿大又会复发。亚临床甲减病人每年有5%发生临床甲减。一旦发生临床甲减,则需要甲状腺激素制剂替代治疗。要未发生临床甲减前用甲状腺激素制剂治疗,并不能预防临床甲减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