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退热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改善患儿因发热所导致的不适,即改善患儿的舒适度。特殊情况下为保护脏器功能应积极降温。查找并治疗引起热的原因! 今天来谈谈临床中关于儿童发热及常见的发热十个问题! 一,体温多少度算发热? 一般腋温超过37.5℃考虑存在发热。肛温要达到38℃以上才够发热标准! 二,发热超过多少度吃退热药? 发热是否需要吃退热药? 判断标准是孩子有无存在不适的感觉! 有些孩子体温超过38℃,精神状态良好,吃喝玩都可以,没有明显不适就不需要立即应用退热药物治疗。 然而有些孩子体温超过38.2℃伴随明显感觉到不适,就可以应用退热药了。 不是必须要等达到38.5℃就需要应用退热药了。 退热药应用的本质就是减少或缓解因为发热给孩子带来的疼痛感或是不适感!其他任何作用都没有,当然更不会缩短感染的病程。 三,发热能烧坏脑子么? 当体温持续超过41℃这种极端体温情况下,可以烧坏脑子,这个温度以下一般是不会烧坏脑子!烧坏脑子的不是发热,是感染! 四,退热药怎么选择? 儿童退热药就两种,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混悬液都可以,商品名如美林,泰诺林,百服宁,安瑞克等。 其他比如尼美舒利,阿司匹林,赖氨匹林,安痛定,甚至地塞米松都不推荐应用,甚至是禁用。 而布洛芬及对乙酰氨基酚应用的方式首选口服,也有栓剂,除非频繁呕吐或者昏迷等不能口服的孩子应用栓剂治疗,其他均选择口服给药! 四,多大孩子能吃退热药,怎么选择? 2个月以下患儿一旦出现发热要去医院就诊,评估发热原因,禁止应用应用解热镇痛药! 2~6个月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 6个月以上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都可以。 不推荐含有上述两个退热成分的复方感冒药(氨酚黄那敏颗粒或者氨酚烷胺颗粒)等与之联合应用! 六,退热药到底需要服用多大的剂量? 退热药是按体重算的,不是按年龄算的,国内退热药说明书的用量偏保守,如果用量不够,有时会达不到退热的效果! 推荐剂量: 布洛芬10㎎/kg每次,最大量不超过400㎎,至少间隔6小时,一天不能超过四次! 举例图1 图上美林说明书最大剂量是偏低的,比如十公斤孩子,这种规格的退热药可以单次最大量口服5毫升,那么15公斤的孩子最大量可以口服7.5毫升。 举例图2 八,可以选择物理降温么? 各国指南均不推荐物理降温,研究表明会加重孩子不适(寒战,起鸡皮疙瘩,哭闹等),所以首选口服药物治疗。 九,吃退热药能预防热性惊厥的发生么? 提前口服退热药不能预防热性惊厥的发生!,所以发生过热性惊厥的孩子,提前服用退热药是不能预防再次惊厥的风险的。 十,发热吃退热药不爱退怎么办? 一般口服退热药30-60分钟体温会开始下降,如果迟迟不退需要找原因: 一,口服退热药的剂量不够。 二,孩子摄入水分不够,需要摄入足够的水分。 三,一些重症感染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持续不降需要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 不要盲目的再次应用退热药或激素来退热! 如果口服退热药后,孩子睡着了,体温仍不能退下去,如没有不适,不建议立刻叫醒孩子再次口服退热药,那样会更加增加孩子的不适感,保证孩子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是关键。 美林最快速的算法 1.公斤体重除以2就是孩子口服的毫升数,这种算法是带量杯剂型的美林算法! 2.公斤体重除以4就是孩子口服的毫升数,这种算法是带滴管剂型的美林算法!
01什么是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是相对于药物降温而言的,也叫体外降温。是通过洗澡、凉/温水擦拭、酒精擦拭、退热贴等方式,将体内的热量散发出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02物理降温能降温吗? 简单总结下是,对于中暑这类过热问题,物理降温绝对可以降温,但是对于感染等原因导致的发热,效果不好。 03可是我感觉物理降温在发热时有效啊 有些家长甚至医生,在临床使用中,就使用物理降温方式,不停地给孩子擦拭,或者就贴个退热贴,都不用退热药,孩子体温也降下来了啊,这是有效的啊。 04为什么不建议发热时使用物理降温了? 因为在发热时,给孩子降温的目的是让孩子舒服,而物理降温,可能会导致孩子不舒服,同时上面讲了降温效果还不好,再然后就是还有副作用,所以不推荐了。 05那我就在孩子高温持续期或者体温下降期给孩子物理降温行吗? 如果孩子愿意,行,比如孩子喜欢洗澡,这时想洗澡,那就洗个澡,如果孩子想让你用温水擦拭身体,那也可以。 06一定不要用的物理降温方式 酒精退热一定不要用;如果之前用过退热贴有过过敏,一定不要用;不要洗冷水澡,不要冷水擦拭退热。 07只要用物理降温就错了吗? 不算错啊,上面第5条讲了,以孩子的舒服和意愿为准,在适当的时期使用,也不算错。 08发热了怎么降温? 说完不对的,得给个正确方式,那就用布洛芬(美林)或者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这两种退热药就行了。 09什么时候,发热时要物理降温? 发热合并中暑时,需要物理降温+退热药治疗。 孩子有潜在的神经系统疾病,这时因为体温调节中枢有问题,可能对退热剂反应不佳,需要控制体温时,可以使用物理降温。 孩子需要快速降温时(医院情况下),可以考虑物理降温+使用退热药。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宝宝“夜间出汗”是被妈妈提问最多的问题之一。有些家长认为出汗是免疫力差或者缺钙,于是就自行补钙,甚至买了各种提高免疫力药物和“补品”给宝宝吃。 其实对于出汗这个问题,对于儿童来说几乎都是生理性的,而于家长而言更多则是一种无穷尽的自寻烦恼罢了。 汗液是如何产生并排出的? 汗液是由汗腺吸取周围的毛细血管网中的水、无机盐、尿素等成分而形成,然后汗腺再通过汗腺管将汗液排出至皮肤表面就形成了我们的出汗现象。 我们的皮肤分为三层,最外面的是表皮层,中间的是真皮层,最下面的是皮下组织,而汗腺属于皮下组织。 当各种原因导致环境温度和(或)体温升高时,位于真皮层的神经末梢就会感受到刺激,然后指导汗腺将汗液排出,进而保持体温稳定。除此之外,汗液还能清理皮肤。 睡觉出汗为啥会被认为是缺钙? 普通人习惯把缺睡觉出汗和缺钙联系起来的理论基础是国内医学生儿科学学教材中,讲到的一句话“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易激惹、烦恼、汗多刺激头皮而摇头等”。 暂不说教材上这么描述是否科学,单从字面上理解,其想表达的意义是: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性佝偻病→神经兴奋性升高→多汗 所以,按照这个理论,多汗的原因并不是钙的缺乏,而是维生素D缺乏,而相比一些其他原因导致出汗而言,维生素D缺乏也并不是最常见的原因,所以我认为教材的这种描述,导致了很多家长甚至医生对于缺钙的理解错误。 其实,关于缺钙的问题,我们根本没必要过分担忧,因为只要生长发育正常的儿童来说,食物来源的钙是充足的。 目前认为,对于儿童来说,最好的钙的来源是牛奶,大约100ml牛奶中含有100mg的钙,所以参照这个指标,只要给儿童补充充足的奶量即可。 不同人群推荐摄入钙量: 所以,出汗这事儿与缺钙并无关系。 儿童出汗多的常见原因? 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特殊的生长发育时期,有很多原因导致睡觉出汗。 宝宝新陈代谢快 儿童期间生长发育快,呼吸心率快较成人快,基础代谢率也自然也高于成人,此外儿童活动量也比成人多,所以体温会较成人高些,而相比这些,中枢神经系统对于体温调节能力又没有那么完善,所以出汗的现象就会多些,特别是夜间神经系统处于相对懈怠的状态,可能这种调节会更弱些,所以会有夜间满头大汗的表现也很常见。 宝宝皮肤含水量高 儿童皮下血管丰富,汗腺可以从皮下毛细血管网摄入充足的水分,同时神经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不足,一旦环境温度升高,汗液就会大量产生。 宝宝汗腺更丰富 人体皮肤大约具有300万-500万个汗腺,从数量上来说儿童和成人的数量差距不大,单儿童的体表面积明显小于成人,所以相对而言,单位体表面积上的汗腺更多,这样也导致儿童出汗现象更明显。 遗传因素 如果宝宝生长发育正常,仅表现出汗多,也要考虑一下有无家族史,比如爸爸妈妈是否也“特别爱出汗”。 总之,出汗是神经系统控制后局部皮肤的表现,相比成人而言,儿童更容易被热、运动和情绪所影响到,所以对于儿童来说,多数出汗都是生理性的,与缺钙甚至免疫力差并无关系,切勿盲目补充钙剂、提高免疫力药物。 过分补充非但无益,反而会给宝宝带来潜在的风险,轻者出现厌食、便秘、消化不良,重则出现脑发育落后、骨骼发育异常,甚至发育停滞。 反倒这些出汗后的护理,大家应该收藏:
1.腹泻剧烈,大便次数多或腹泻量大。 2.不能正常饮食。 3.频繁呕吐,无法口服给药者。 4.发热(<3个月的婴儿体温>38℃,3-36个月幼儿体温>39℃). 5.明显口渴,发现脱水体征,如眼窝凹陷,泪少,黏膜干燥,尿量减少等,神志改变如易激惹,淡漠,嗜睡等。 6.粪便带血。 7.年龄<6个月,早产儿,有慢性病史或合并症。
对于大多数患者,变应性鼻炎是一种需要持续治疗多年的持久性疾病。 治疗方法是避免接触变应原联合药物治疗,并对难治性或严重病例加用变应原免疫疗法。 ●糖皮质激素鼻喷雾目前是变应性鼻炎最有效的单药维持治疗,并且使用推荐剂量时引起的副作用很少。其对缓解鼻充血特别有效。具体药物包括倍氯米松、氟尼缩松、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糠酸莫米松、糠酸氟替卡松和环索奈德。 美国FDA批准了糠酸莫米松、糠酸氟替卡松和曲安奈德用于≥2岁的儿童。美国和一些其他国家还有干粉剂型。 ●第一代有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为患者所熟知,且不要处方即可购买到。但这类药物有一些显著不良反应,包括镇静作用和认知功能损害、在幼儿中引起反常性躁动,以及在老年人中的抗胆碱能副作用。第二代药物,例如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和非索非那定,很少出现这些问题,在需要抗组胺药治疗时首选第二代药物。 ●对于轻度或间断性症状患者,我们建议采用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我们一开始是采用相应年龄的最大推荐剂量,然后在症状控制后逐渐减少至最低有效剂量。 ●由于其他药物可口服给药或患者希望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一些轻度症状患者可能更青睐于使用其他药物。因此,以下也是合适的选择: 抗组胺鼻喷雾剂,如氮卓斯汀或奥洛他定,定期或按需给药。 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定期或按需给药。 色甘酸鼻喷雾剂,定期或按需给药。由于该药安全性极好,幼儿家长常常优选此药物,但其疗效不如其他药物。 ●有持久性或中至重度症状的患者,我们推荐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作为一线治疗。一些药物例如丙酸氟替卡松、糠酸莫米松和糠酸氟替卡松等,具有极低的全身生物利用度,并且给药方便,一日1次或2次。我们一开始是采用相应年龄的最大推荐剂量,然后在症状控制后逐渐减少至最低有效剂量。 ●如果单用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不足以控制症状,我们建议加用一种抗组胺鼻喷雾剂(如氮卓斯汀或奥洛他定),而不是其他药物。美国有同时包含氮卓斯汀和氟替卡松的复方鼻喷雾。其他选择包括口服抗组胺药/减充血剂复方制剂或孟鲁司特。 ●存在糖皮质激素鼻喷雾难治的鼻炎症状合并哮喘或鼻息肉病的患者,加用孟鲁司特可能有帮助。 ●存在糖皮质激素鼻喷雾难治的鼻炎合并过敏性结膜炎的患者,我们建议加用一种抗组胺滴眼液,而不是加用口服抗组胺药(Grade 2B)。然而,严重症状患者可能需要使用这3种药物来获得充分缓解。 ●在药物治疗和适当避免接触变应原后,如果推定诊断为变应性鼻炎的患者未出现显著改善,则应怀疑为慢性鼻-鼻窦炎或混合性鼻炎。
如果您的孩子有下述情况,应联系医护人员: ●长时间拒绝饮用任何东西 ●年龄不足4个月 ●存在发热且行为反常 ●咳嗽持续超过2周且没有任何改善 ●鼻塞或流鼻涕加重或10日后未见改善 ●眼睛发红或分泌黄色的粘稠物 ●耳部疼痛,拉拽耳朵,或有耳部感染的其他征象
建议至少进行以下初始筛查试验: ●全血细胞计数(complete blood count, CBC)与分类计数 ●生化检查,电解质、葡萄糖、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肌酐和白蛋白 ●尿液分析 ●ESR和/或CRP ●IgG、IgM、IgA和IgE水平 在CBC中,应特别关注总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淋巴细胞减少提示T细胞缺陷;淋巴细胞减少的定义为5岁以上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
反复感染的宝宝存在以下特征要提示原发性免疫缺陷! 免疫缺陷或不明原因性早期死亡(如30岁以前)的家族史 体重不增加或生长不正常(生长迟滞) 需要使用静脉用抗生素和/或住院以清除感染 1年内出现6次或以上耳部或呼吸道感染 1年内出现2次或以上严重鼻窦感染或肺炎 1年内出现4次或以上新发耳部感染 一生中出现2次或以上脓毒症或脑膜炎发作 使用抗生素2个月或更长时间但几乎无效 反复或难治性口腔或皮肤假丝酵母菌病 反复深部皮肤或器官脓肿 感染由少见微生物引起和/或发生于少见部位 接种活疫苗导致并发症,如轮状病毒、水痘和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 BCG)疫苗 慢性腹泻 伤口不愈合 广泛皮损 持续性淋巴细胞减少(5岁以上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
HPV 疫苗是什么? HPV 即人乳头状瘤病毒,常通过性接触传播,可引起外生殖器湿疣、子宫颈癌、阴道癌、阴茎癌、肛门癌等疾病。HPV 有很多种类型,不同类型引起的疾病不同,其中 HPV 16、18 型是两种最主要的可导致宫颈癌的类型。 HPV 疫苗,顾名思义,即预防 HPV 感染的疫苗。疫苗接种后,可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HPV 一旦入侵人体,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 HPV 致病。 由于 HPV 的主要危害是宫颈癌,所以 HPV 疫苗常常被称之为「宫颈癌疫苗」。当然,预防宫颈癌是 HPV 疫苗的最主要作用,但也并非局限于此。 HPV 疫苗有哪几种? 目前上市的 HPV 疫苗有 3 种,2 价、4 价、9 价。「价」代表的是可预防的病毒类型,价数越多,预防的 HPV 种类就越多。 2 价疫苗可以预防 16 和 18 型 HPV 感染,目前统计数据显示可预防 70% 的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1-3)及子宫颈原位腺癌。 4 价疫苗可以预防 6、11、16、18 型 HPV 感染引起的宫颈癌和生殖器尖锐湿疣。HPV 6 和 HPV 11 极少引起宫颈癌,但可以引起尖锐湿疣,所以 4 价疫苗还可以预防尖锐湿疣。 9 价疫苗可预防 6、11、16、18、31、33、45、52、58 九种亚型的 HPV,种类最多。目前有关研究数据表明,9 价疫苗可预防约 97% 的由 HPV 31、33、45、52、58 型引起的宫颈、阴道、外阴、肛门癌前病变,可将宫颈鳞癌的保护作用提高至 90%。 HPV 疫苗的价格如何? 目前国内上市的 HPV 2 价疫苗(希瑞适)3 针共 1809 元;4 价疫苗(佳达修)3 针共 2463 元;9 价疫苗(佳达修-9)3 针共 3987 元。目前,国内首家 hpv 疫苗已获批上市,价格较进口疫苗明显降低,售价低至百元。(各地情况有所不同,价格可能略有变动) 注意事项 哪些人不能接种或需谨慎接种 HPV 疫苗? 这种情况绝对不能接种:对 HPV 疫苗中的任何一种成分严重过敏的人不应该接种该疫苗。 这些情况暂时不能接种:患有中度或重度疾病、急性严重发热疾病时,应等待疾病好转后再接种。 这些情况需要请医生评估能不能接种:接种前有发热或近期有发热症状,需要医生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病因,评估后再决定是否需要推迟接种,仅有低热和轻度上呼吸道感染并非接种的绝对禁忌。 存在免疫抑制或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人能不能接种 HPV 疫苗? 存在免疫抑制并不是 HPV 疫苗接种的禁忌证,例如 HIV 感染者或器官移植患者。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免疫应答可能不太有效,也就是说,接种后不一定能起到预防 HPV 感染的效果。 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时接种 HPV 疫苗可能也不会产生最佳预防效果,比如全身性大剂量使用类固醇药物,以及使用抗代谢药物、烷化剂、细胞毒性药物等。 妊娠期和哺乳期可以接种 HPV 疫苗吗? 妊娠期: 虽然目前尚未发现 HPV 疫苗对妊娠期女性有不良影响,但因现有数据有限,不足以判断接种后是否有导致不良妊娠的风险,故建议妊娠期间避免接种。 若接种时正在备孕或发现已经怀孕,建议推迟或中断接种,待生产后再进行接种。 如果在不知道怀孕的情况下无意中接种了 HPV 疫苗,也不必过于惊慌,目前尚未发现 HPV 疫苗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好孕期检查。 哺乳期: 目前尚未观察到接种 HPV 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分泌入母乳的情况,故哺乳期是可以接种 HPV 疫苗的,不影响母乳喂养。 以前有过 HPV 感染,还有必要接种 HPV 疫苗吗? 以前有生殖器疣病史,或 HPV 检测阳性病史,或者宫颈、阴道、外阴、肛门细胞学异常,都提示既往感染过 HPV,但感染的不一定是 HPV 疫苗所覆盖的 HPV 亚型。所以,对于有 HPV 既往感染的人群,只要在推荐接种的年龄范围内,仍然推荐接种疫苗,因为接种疫苗对未感染过的 HPV 亚型仍有防护作用。也因此,接种 HPV 疫苗前一般不需要检查有没有过 HPV 感染(比如行 HPV DNA 检测)。 但接种前要知道,接种疫苗对既有的 HPV 感染或 HPV 相关疾病并无治疗作用,而且接种 HPV 疫苗后的获益不如未感染过 HPV 的人那么大。 HPV 疫苗可以和其他疫苗或药物同时使用吗? HPV 疫苗可以与其他适龄疫苗在不同部位、使用不同注射器、同时接种。 使用镇痛药、抗生素、维生素和激素类避孕药不会影响 HPV 疫苗的接种效果。 用法用量 HPV疫苗应该如何接种? 三种疫苗均分三次接种,全部接种完成共需 6 个月。通常 2 价疫苗分别在 0、1、6 个月各接种一针,4 价和 9 价都是在 0、2、6 个月各接种一针。 接种方式为肌肉注射,首选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 哪些人可以接种 HPV 疫苗? 关于接种人群,目前国内是这样批准的: 2 价 HPV 疫苗:批准接种人群为 9~45 岁女性。其中,15 岁以下女性接种 2 针即可,间隔 6 个月。 4 价 HPV 疫苗:批准接种人群为 20~45 岁女性。其中,15 岁以下女性接种 2 针即可,间隔 6 个月。 9 价 HPV 疫苗:批准接种人群为 16~26 岁女性。 有了性生活,就不能接种 HPV 疫苗了? 虽然在有性生活前接种 HPV 疫苗最好,但有性生活后也可以接种,因为有性生活后不可能接触到疫苗覆盖的所有 HPV 亚型。 总之希望在允许的年龄内,越早接种越好,能在性经历之前接种最好,有了性经历之后接种性价比会降低,但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不同国家批准的 HPV 接种人群略有区别,比如美国还批准男性接种 HPV 疫苗。具体可咨询当地的疫苗注射机构。 不良反应 接种 HPV 疫苗可能出现哪些不良反应? HPV 疫苗注射部位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疼痛、肿胀、红斑、瘙痒,全身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痛、发热、恶心、头晕、眼花、肌痛、关节痛和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实际上,这些全身不良反应和疫苗本身可能并无关系。 上述不良反应程度为轻度至中度,且短期内可自行缓解,无需特殊处理。 青少年接种疫苗后有较高的晕厥风险,应至少在医院等待观察 30 分钟再离开。 HPV 疫苗可以造成「子宫早衰」、「脑损伤」、「死亡」? 围绕着 HPV 疫苗,有很多副作用的谣言,这些谣言大多没有实验证据,或者是被证实存在研究造假。截止到今天为止,所有 HPV 疫苗的安全性都已获得大型临床试验证实。WHO 全球疫苗安全咨询委员会明确表态认为 HPV 疫苗不存在任何值得担心的安全问题。 贮存条件 HPV 疫苗应该怎么贮存? 2~8 ℃ 避光贮存,不可冷冻。 自冷藏中取出后应尽快接种。 已有研究证实,即使未放入冰箱冷藏,2 价疫苗在 8~25 ℃ 贮存 3 天或在 25~37 ℃ 贮存 1 天,成分依然稳定。4 价疫苗可在 8~42 ℃ 稳定贮存 3 天。9 价疫苗可在 8~25 ℃ 稳定贮存 3 天。 更多信息 接种了 HPV 疫苗还需要做宫颈癌筛查吗? 需要。女性接种 HPV 疫苗不能代替宫颈癌筛查,接种后仍然需要定期进行宫颈检查。 有性生活的女性,21~29 岁推荐每 3 年做一次 TCT 检查(即脱落细胞学检查);30~65 岁可以选择每5年做一次 TCT 和 HPV 联合检查,也可以选择继续每 3 年做一次单独 TCT 检查,每 5 年做一次单独 HPV 检查;连续筛查未发现病变者,可考虑在 65 岁左右停止筛查。
新生儿肠绞痛7大特征 1.尖叫 宝宝毫无预兆地大声尖叫是肠绞痛的主要症状 2.哭泣 大哭 有的宝宝在嚎啕大哭的同时还会不停地蹬腿,直到精疲力竭时才会停止 3.身体其他部位 比如长时间高频率地摇头,喘息急促,腹胀,手脚冰凉等现象 4.拉粑粑时脸涨红缓慢用力憋劲 5.发病时间 但最常见的发病时间是黄昏和夜晚 6.肚子咕噜咕噜响 7.肚子胀打嗝严重时吐奶 缓解宝宝肠绞痛方法 1、做排气操:顺时针按摩肚子,可以做蹬自行车动作 2、飞机抱(不知道怎么抱的可以网上搜搜) 3.坚持母乳喂养,母乳不足时需要考虑添加奶粉 4.母乳妈妈不要吃太多辛辣寒凉的食物,饮食要尽量清淡 5.不要过量、频繁喂食,因为这样很容易引起婴儿不适,前后两餐应至少间隔够2-2.5小时 6.安抚奶嘴 7.拍嗝:可以在宝宝清醒的时候,妈妈斜躺45度,宝宝的胸对着妈妈的胸 8.热敷法:给孩子洗个热水澡,或是用小热水袋捂着宝宝的腹部,也能缓解疼痛 9.趴卧法:让宝宝的腿屈起来,垫在屁股下面趴着。让宝宝处于舒适的体位可以对肚子形成一定的压迫,有利于打嗝和排气,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肠绞痛 10.西甲硅油:帮助宝宝放屁,排出肚子里的气体 11.捂擦肚脐 手心搓热,将手掌贴在宝宝的肚脐上 给宝宝的肚脐眼上擦薄荷油等挥发物,促进肠子排气 12.摇晃宝宝:家长可以通过轻轻摇晃宝宝的身体来安抚宝宝 新生儿每月会出现的一些特征 一月黄疸(多吃多排) 二月肠绞痛(上文中有详细介绍) 三月抬头(妈妈可以在宝宝趴着的适合用玩具在其头上摇晃,逗她抬头) 四月翻身(妈妈可以把宝宝喜爱的玩具放在身体一侧逗引他,抬起她的一条腿) 五月出牙(出牙了一定要注意保护) 六月辅食 第一口辅食吃婴儿米粉 米粉的牌子有地球最好,亨氏,嘉宝,喜宝,反正要选择高铁的 一般米粉吃一个星期之后就可以添加别的蔬菜泥了 蔬菜可以吃:南瓜,红薯,土豆,胡萝卜,青菜,包菜,生菜(初期食物一定要打成很细腻的泥,小宝宝喉咙细小,不然会卡着的,我家用的是电动麦嘉搅拌棒,可以将食物打的很细腻) 七月坐坐(骨骼发育时期,宝宝可以开荤啦) 八月爬爬(在宝宝面前放置会移动的发条玩具,诱导宝宝前行) 九月学站立(可用双手支撑宝宝的腋下,让宝宝练习站立) 十月牙牙学语 十一月能站 十一月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