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心理科李荣在陪伴孩子情感成长的历程中,父母如何可以做得更好?是每一位家长非常关切的话题。与父母辈的孩提时代相比较,今天的孩子受到更多的关注,面临更多的挑战,更复杂的成长环境,承载着更多的期望;而今天的家长需要更卖力工作,工作时间更长,压力更大,陪伴孩子的时间少的可怜,孩子们花大量时间对着电视和电脑…..这些因素在不知不觉中削弱了孩子学习同伴关系、沟通技巧、情绪处理、自主自理的生活能力上的进步。学习不到有效的,适应儿童年龄的人际沟通与情绪控制的能力,对孩子的情绪能力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使得遇到不顺心时更容易情绪化,发脾气,冲动、任性、不服从。家长如何提升自己处理孩子情绪问题的能力,对儿童的行为管理更得心应手?在家庭环境如何应答儿童行为父母是孩子情绪成长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孩子第一任情感教练,童年期亲子互动的方式决定着孩子与外部世界互动的方式。树立这样的信念,警示为人父母者要高度重视亲子互动的关系质量和情感交流。首先需要学习识别家庭常见的消极互动,把消极互动降低到最低的限度。家庭常见的消极互动过多关注负性行为:很多家长认为:小时候形成的行为习惯非常重要,3岁看大,7岁看老,如果不及时纠正孩子的“坏习惯”后患无穷,所以在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纠错上,进行不停地批评纠正式互动,家长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高调”纠错无意中破坏了你对孩子的信任,信任孩子具有自我学习,自我纠错的自然能力,与父母的不信任相匹配,孩子往往不能信任自己,缺乏自我判断的的能力,事事需要父母的肯首。内心缺乏自我肯定,遇到不顺心的事往往缺乏耐受与缓冲的能力,容易自责、懊恼、发脾气。每一个孩子都是在被接纳,被肯定的环境下,发展出安全感、自信和自尊。当孩子犯错时,要学习透视事情的表象,去理解孩子内心的愿望与情绪体验,比如鞋子穿不上了就打鞋子;画画坏了就撕纸头,打自己头;下棋输了,大发脾气…..从这些外在行为表现里我们都看到孩子希望把画画好、去赢得这盘棋是好的动机与愿望,孩子缺乏的是面对失败的承受能力,不能耐受不如意而情感爆发。提示我们在受挫时孩子启动的是一贯的自我否认机制,缺乏自我肯定的能力去缓冲受挫的打击。家长在开始批评教育孩子前,一定要学习保护孩子的发脾气背后的正面行为动机,告诉孩子在爸妈看来,你希望赢是好的愿望,此刻,孩子需要的不是家长的责怪和对他情绪的否认,而是迫切需要从父母那学习如何去耐受不如意,如何在不顺心时保持平和的态度,如果此时家长一味指责批评,反映的是面对孩子的发作,家长的耐受力已经不够用了,已经不能很好地驾驭自己的情绪了,意味着孩子没有好的行为模板。有时互动的方式所传递的信息比沟通的内容,讲的话更具有影响力。在良好行为示范的前提下,等待孩子情绪平息下来后,再与孩子交流,肯定孩子已经有的的良好行为,一起讨论比发脾气更高明的方法,辅助孩子练习新方法,学会在自己感到愤怒、委屈、懊恼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让孩子体验到发脾气正慢慢地被淘汰的。有时面对孩子的破坏性行为,我们家长所具备的耐受能力远远不够用,情绪失控由着自己的性子应对,无意中讲了许多破坏感情的语,做了一些破坏感情的事,让我们离帮助孩子的目标越来越远,如对这孩子喊叫、责骂、发脾气、冷落、唠叨、挖苦、旧事重提…常见的带有责怪、不信任的问话:为什么…..?让孩子泄气的话:妈妈真倒霉,你怎么就…...命令、威胁口吻:你再不….,我就不….,等等。亲子关系的是基础性的工程,无意中对亲子关系的受损与破坏,会让我们帮助孩子的努力大打折扣,甚至形成负性循环,酿成恶性的结果。负性行为一旦被觉察就会触发我们去改变。重视亲子情感交流亲子沟通是亲子间分享感受的过程,让孩子进入你的内心世界,是情感的交流,不能理解成讲道理或是盘问的过程。陪伴孩子是情感交流中非常重要的元素,每天在一起度过一段轻松的时光,孩子享受的游戏活动,以孩子为主导,用温暖的微笑,关心的眼神传达你的爱意,共同分享生活中的乐趣。学习欣赏孩子的优点,选择增进感情的话鼓励孩子如:当你…..时,爸妈很高兴。当你….时候,你真的长大了。你靠自己的努力做到了,…继续努力!当孩子面临情感困惑时,家长需要专心地、耐心地听,表达理解和尊重。以此为基础取得信任,启发和鼓励孩子表达情绪与感受,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家长。不要过早用道理去评价孩子的感受是应该有的,还是不应该有的,只要这种感受对孩子而言是真实的,我们就必须抱以理解的态度。在孩子充分的情绪宣泄的基础上,利用正性关注获得合作,先要肯定孩子做得好的部分,对于不足的部分家长可以通过新的角度去和孩子讨论细节,通过交流家长尽量把孩子有的消极想法与不合理的行为做进一步的积极转化,给出你的建议,帮助孩子在类似的情况下有新的积极的行为反应模式,循序渐进,及时积极反馈,使得良好行为得到固定维持。最后与家长分享一句话:要想改变孩子行为,家长必须从改变自己开始,改变自己的态度、想法和做法。只有我们改变了,才能推动孩子的行为改变。要把启动良性循环的责任放在自己身上。
如何认识儿童多动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心理科李荣主任医师在学龄儿童中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上课时容易分心,一刻不停,小动作、讲话多,作业拖拉、粗心的错误多,做事丢三落四,从一年级到二、三年级很快就表现出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父母亲感到很困惑,孩子挺聪明的,也有愿望在听课时、作业时控制好自己,保持学习上的进步,可总是说到做不到,“不守信”,有时家长严厉的惩罚(打骂)后能好上几天…..年复一年在家长、老师“严厉”管教下,孩子的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不能听批评的话、爱顶嘴,对抗,不在乎,学习动力消失殆尽。面对这些情况家长、老师对儿童的行为症状有一个真正的了解,针对的帮助,对于这些孩子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什么是多动,注意力不足症候群?多动,注意力不足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心理行为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与儿童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度、冲动任性,简称多动症。国内学者的研究报告提示儿童多动症的发生率4.3~5.8%,男女比例为3-4:1,男孩明显多于女孩。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多动症儿童的脑电功能、神经递质水平、执行功能等与正常对照存在显著差异。到目前为止,多动症的病因尚不清楚,是多重因素引起。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导致多动症发生的重要原因,家族成员中有注意力不足过动者,小孩发生同样情况的概率比一般儿童要高,分子遗传学研究提示多动症为一种与神经发育密切相关的多基因遗传病。社会心理因素:不良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会触发或加重注意缺陷多动行为。母孕期不利因素如:感染、中毒、饮酒、吸烟、营养不良,产时窒息缺氧、低出生体重儿,都会导致发生多动症的风险。DSM-V诊断标准里关于注意缺陷症状有以下条目粗心大意难以在活动过程中保持注意力不留心听讲做事不能坚持到底做事缺乏组织性遗漏重要物件容易分心日常生活中比较健忘逃避或讨厌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完成的任务必须至少具有6项注意缺陷症状,后者已经造成适应不良,而且其程度与患者的发育水平不相称DSM-V诊断标准里关于多动-冲动症状有以下条目多动在座位上扭来扭去或手脚动个不停不能安坐过于活跃地奔跑或攀爬不能安静地游戏或做事忙忙碌碌,就像装了马达言语过多冲动回答问题时,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不能按序排队插嘴、打扰他人必须至少具有6项注意缺陷症状,后者已经造成适应不良,而且其程度与患者的发育水平不相称对于儿童表现出的注意力不足、多动行为,家长常有理解上的误区,认为孩子是“怀习惯”、“懒”、“不要”、“磨蹭”因父母“教育不好”引起等等.,家长常问:为什么我的孩子在看电视、玩电脑时,或是其他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可以坚持半小时甚至一小时注意力集中,而作业时没过几分钟就开始分心、小动作不停了?这样是不是注意缺陷?其实注意力缺陷指的是高级主动注意的损害:在需要认知参与、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活动(如学校作业)中注意的持久性、稳定性减弱,使注意力聚焦于认知目标的能力不足。有别于活泼好动,多动是指组织不好的、调节不良的、过度的活动。不分场合(家中,学校,集会,客人面前),毫无目的的显著多动,常带有破坏性,较冲动不顾危险。多动、注意力不足对儿童的影响多动症的儿童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会逐步影响孩子的学业发展,2-3年级后表现成绩渐渐跟不上,因为总是不能及时完成作业,课堂上行为自控困难,被老师家长批评多,和老师、父母关系紧张,常常小伙伴不爱和他们玩。久而久之,孩子的内心频繁受挫,缺乏自我肯定,自我信任,无助,自卑,放弃,学习动机消失殆尽,出现认知损害,总觉得是老师、父母跟自己过不去,情绪波动大,发脾气、对抗,问题演变的越来越复杂和困难。多动、注意力不足有哪些治疗方法?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改善多动症儿童注意力缺陷、降低活动水平和冲动行为、提高学习成绩、改善人际关系方面有肯定的疗效,是多动症治疗的主要方法。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与监测下,合理应用。药物治疗的好处在于控制症状,启动进步,为心理治疗和教育训练收到明显效果创造条件。心理行为治疗:包括儿童的行为矫治和父母亲情绪管理。儿童的行为矫治重在辅导儿童自我觉察、自我指导的能力达到行为自我调控能力的逐步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培养;移情训练:认识情绪,调节情绪,从他人角度去思考,降低紧张度,减少敌对,转化不良情绪;沟通技巧,学会倾听;替代行为培养;应对挫折和恢复自信的技巧训练。父母亲情绪管理重在观察自己,发现自己容易在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上失控,对责骂孩子的行为做一个记录,意识到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治疗的基础。预防陷入与孩子的负向互动中。示范给孩子你希望他效仿的行为。父母培训:通过循序渐进的步骤教给父母管理儿童行为的技巧,在家庭环境如何应答儿童问题行为,无效的方法要学会及早被识别,避免持续停留在批评、指责、惩罚的方法里,启动新的循环,从相对容易的目标开始,帮助达成的目标,让儿童体验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循序渐进地增强儿童有效完成学业任务的能力。促成积极互动的亲子关系。学校的支持:与学校建立联系卡,以得到学校的合作,可让孩子坐在课室的前排,靠近教师的位置,使教师能够经常注意到儿童减少分心。老师应理解到这些孩子特别好动的特性,尽量安排其多参加课间活动,使他们过剩的精力能有释放的机会。每一个儿童内心都珍藏着一份美好的愿望,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尤其渴望得到肯定,得到家长、老师和同伴肯定的孩子才有可能发展出安全感、自信心,完善自尊的发展过程。如果孩子长期得不到接纳与肯定,就会变得自卑、胆怯、或者自我放弃。多动症的儿童是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家庭和社会,家长和老师需要对这些孩子有更多的了解,需要知道更多的帮助孩子的方法,把多动、注意力不足给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的程度,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寻找到有效的帮助后而更快乐、更健康地成长!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简称多动症是儿童期最常见的一种心理行为障碍,对儿童、青少年的生活、学习和交往产生严重的影响,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许多问题,已引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在多动症的治疗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误区和不规范的地方,以至于治疗的效果不满意。多动症的儿童是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家庭和社会,家长和老师需要对这些孩子有更多的了解,需要知道更多的帮助孩子的方法,把多动、注意力不足给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的程度,规范的治疗强调一下原则1、综合干预:首先强调家长、老师、医生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相互协调,才能取得最大的疗效。在多动症的治疗中,老师和家长的作用尤为重要,他们的作用也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反之,如果没有老师和家长的参与,治疗效果会受到影响。 《中国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推荐的多动症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行为治疗、药物治疗、父母培训、社会技能训练。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案前,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运用综合干预的方法,以取长补短,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2、重视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改善多动症儿童注意力缺陷、降低活动水平和冲动行为、提高学习成绩、改善人际关系方面有肯定的疗效,是多动症治疗的主要方法,也是首选的一种治疗。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与监测下,合理选择与调整,回避副反应。药物治疗为心理治疗和教育训练收到明显效果创造条件。药物治疗加行为治疗的效果要明显大于单纯的行为治疗。单纯行为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如果孩子的学业问题日趋严重、心理社会功能受损明显受损后才考虑药物治疗,将会明显增加治疗难度,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影响。“指南”推荐的主要治疗药物包括中枢兴奋剂(利他林和专注达)和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择思达)。由于每个患儿对治疗的反应和药物的耐受情况各不相同,需要在治疗时针对具体病情,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目标,以求达到最大的疗效和最小的不良反应。3、心理行为治疗:包括儿童的行为矫治和父母亲情绪管理。儿童的行为矫治重在辅导儿童自我觉察、自我指导的能力达到行为自我调控能力的逐步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培养;移情训练包括:认识情绪,调节情绪,从他人角度去思考,降低紧张度,减少敌对,转化不良情绪;沟通技巧训练包括,学会倾听;替代行为培养;应对挫折和恢复自信的技巧训练。父母亲情绪管理重在观察自己,发现自己容易在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上失控,对责骂孩子的行为做一个记录,意识到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治疗的基础。预防陷入与孩子的负向互动中。示范给孩子你希望他效仿的行为。4、父母培训:通过循序渐进的步骤教给父母管理儿童行为的技巧,在家庭环境如何应答儿童问题行为,无效的方法要学会及早被识别,避免持续停留在批评、指责、惩罚的方法里,启动新的循环,从相对容易的目标开始,帮助达成的目标,让儿童体验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循序渐进地增强儿童有效完成学业任务的能力。促成积极互动的亲子关系。5、学校的支持:与学校建立联系卡,以得到学校的合作,可让孩子坐在课室的前排,靠近教师的位置,使教师能够经常注意到儿童减少分心。老师应理解到这些孩子特别好动的特性,尽量安排其多参加课间活动,使他们过剩的精力能有释放的机会。6、长期连续治疗:按照《中国儿童ADHD防治指南》进行规范治疗。首先要明确恰当的治疗目标,制定一个完善的治疗计划并实施,在治疗过程中要对多动症患儿进行定期随访。 既往多动症的药物治疗,常采用间断治疗的方法,即周末和假日不服药,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多动、注意力不足除了影响孩子的学业学习外,还会影响到生活、社会活动、兴趣爱好的方方面面。目前在新的治疗指南里多主张采用连续服药的方法,不主张周末或假期停药,最大程度缓解各种症状。另外,由于多动症的症状长期存在,其各种负面影响也长期存在。因此多动症的治疗也是长期的,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7、整治疗目标:多动症治疗的目标是什么?既往人们常常将治疗后患儿症状是否改善来评价多动症的疗效,并以此来作为治疗的目标。但目前主流医学越来越强调多动症的治疗目标不仅需要症状的减轻,更需要心理功能的改善(包括情绪、行为、人际关系和社会活动等方面),达到“缓解”状态,最大程度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寻找到有效的帮助后而更快乐、更健康地成长!
可以争取到老师的理解 如果老师常向家长反映孩子的情况,家长最好不要回避交流,否则老师会误认为您不够重视。1 交流时要让老师感觉我们内心的感谢,孩子自控能力不足需要老师格外的关照,也给老师增添了不少麻烦。 孩子在学校的时间甚至多于在家中,换句话说,孩子的不良行为给老师带来的麻烦不少于家长,更何况老师要照顾这么多学生。对老师付出的劳动一定要心怀感激和尊重,千万不能因为老师屡次对孩子的批评而厌烦、愤怒,甚至迁怒于老师。与所有其他人一样,老师也渴望得到承认和感谢。家长不要觉得批评我的孩子其实就是在批评我,而是要秉着积极、解决和承担问题的态度和老师沟通,一起想办法。除非老师要求,否则不要让孩子站在边上听你们的谈话。 表达您对老师反映情况的重视,会配合落实老师的建议,一次谈话最好针对一件事或者解决一个问题,不要让老师感到太复杂,不要想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提过的事情就尽量不要再重复,且每次的时间不要太长,交谈频率不要太频繁,每月1-2次为宜。 注意交谈的重点 我们应该让老师知道孩子优点和缺点,而当我们在谈孩子有问题时,重点也要放在问题的原因以及可以如何解决上。例如家长知道怎么做对安抚孩子或鼓励孩子有用,就可以告诉老师作为参考。总之,初次交谈努力让老师觉得你是一个“坦诚、积极配合、勇于担当”的家长。 与老师交流的重点围绕孩子的现状,进步与退步都与自身对比,适时地透露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孩子在社交技巧方面的表现,应该是经常讨论的话题,由于班级像一个小社会,学校让孩子从和同龄人的日常交流中开始学会掌握社会技能,这点是家庭教育无法做到的,而社交方面的表现也是家长很难直接观察到的,这时老师的评价就显得特别重要。 带着具体的问题和关注点去和老师交谈。家长最普遍问老师的问题就是“我的孩子最近表现如何?”,其实对于这么“泛泛而问”的问题,老师只能“泛泛而答”,可能就是“和以前差不多,稍微有点进步,没有以前认真”,这其实对家长教育孩子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如果把问题具体到“现在上数学课小动作少了点吗?“早上做广播操守纪律点了吗?”这样的问题得到的回答会更有意义。 家长是否要主动将孩子的就诊情况告诉老师?我觉得应该视情况而定,如果孩子主要存在是注意力缺陷,而多动、冲动、守纪律方面并没有很大问题,老师没有发现,那么家长不必要主动和老师讲孩子的就诊细节,如果老师提起孩子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只需要告诉他,已经带孩子就诊,并在医师指导下积极治疗干预,请老师关注孩子这方面的变化。如果孩子存在多动、冲动的表现,那上课很可能会影响其他孩子,破坏课堂纪律,那么家长应该主动告诉老师,并告诉老师自己的预期目标(千万不要太高),同时告诉老师,多动症发病率在百分之六左右,并且自己很积极地在医师指导下治疗干预,希望能获得老师的帮助,座位离老师近一点,多提醒,多邀请孩子回答一些能够达得上来的问题等等有利于调整孩子的分心走神,改善注意力。
家长如何和老师交谈关于孩子的情况 如果老师常向家长反映孩子的情况,家长最好不要回避交流,否则老师会误认为您不够重视。1 交流时要让老师感觉我们内心的感谢,孩子自控能力不足需要老师格外的关照,也给老师增添了不少麻烦。 孩子在学校的时间甚至多于在家中,换句话说,孩子的不良行为给老师带来的麻烦不少于家长,更何况老师要照顾这么多学生。对老师付出的劳动一定要心怀感激和尊重,千万不能因为老师屡次对孩子的批评而厌烦、愤怒,甚至迁怒于老师。与所有其他人一样,老师也渴望得到承认和感谢。家长不要觉得批评我的孩子其实就是在批评我,而是要秉着积极、解决和承担问题的态度和老师沟通,一起想办法。除非老师要求,否则不要让孩子站在边上听你们的谈话。 表达您对老师反映情况的重视,会配合落实老师的建议,一次谈话最好针对一件事或者解决一个问题,不要让老师感到太复杂,不要想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提过的事情就尽量不要再重复,且每次的时间不要太长,交谈频率不要太频繁,每月1-2次为宜。 注意交谈的重点 我们应该让老师知道孩子优点和缺点,而当我们在谈孩子有问题时,重点也要放在问题的原因以及可以如何解决上。例如家长知道怎么做对安抚孩子或鼓励孩子有用,就可以告诉老师作为参考。总之,初次交谈努力让老师觉得你是一个“坦诚、积极配合、勇于担当”的家长。 与老师交流的重点围绕孩子的现状,进步与退步都与自身对比,适时地透露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孩子在社交技巧方面的表现,应该是经常讨论的话题,由于班级像一个小社会,学校让孩子从和同龄人的日常交流中开始学会掌握社会技能,这点是家庭教育无法做到的,而社交方面的表现也是家长很难直接观察到的,这时老师的评价就显得特别重要。 带着具体的问题和关注点去和老师交谈。家长最普遍问老师的问题就是“我的孩子最近表现如何?”,其实对于这么“泛泛而问”的问题,老师只能“泛泛而答”,可能就是“和以前差不多,稍微有点进步,没有以前认真”,这其实对家长教育孩子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如果把问题具体到“现在上数学课小动作少了点吗?“早上做广播操守纪律点了吗?”这样的问题得到的回答会更有意义。 家长是否要主动将孩子的就诊情况告诉老师?我觉得应该视情况而定,如果孩子主要存在是注意力缺陷,而多动、冲动、守纪律方面并没有很大问题,老师没有发现,那么家长不必要主动和老师讲孩子的就诊细节,如果老师提起孩子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只需要告诉他,已经带孩子就诊,并在医师指导下积极治疗干预,请老师关注孩子这方面的变化。如果孩子存在多动、冲动的表现,那上课很可能会影响其他孩子,破坏课堂纪律,那么家长应该主动告诉老师,并告诉老师自己的预期目标(千万不要太高),同时告诉老师,多动症发病率在百分之六左右,并且自己很积极地在医师指导下治疗干预,希望能获得老师的帮助,座位离老师近一点,多提醒,多邀请孩子回答一些能够达得上来的问题等等有利于调整孩子的分心走神,改善注意力。
这是一种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在抑郁发作期的患者可以出现抑郁症的种种表现,比如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不足、悲观厌世。而在轻躁狂或躁狂发作期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又会到达另一个极端,症状轻者变成轻躁狂发作,患者感觉轻松愉快,头脑变快,灵感频现,变得言语增多,喜爱社交自信,阳光,兴趣广泛,浑身充满力量,如果没有及时调整和干预,就可能会转变成躁狂发作,这时患者的情感异常高涨,易激惹,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往往自我感觉良好,言辞夸大,认为自己才华出众能力非凡,讲起话来滔滔不绝难以打断,严重者语无伦次,活动异常的增多,不断计划,整天忙碌,只需几个小时甚至完全不睡觉,但因为患者的注意力不集中,虽然不停做事,但基本都是虎头蛇尾。另外患者做事冲动,容易不计后果,比如大笔挥霍钱财,甚至拒自身于危险中。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妄想和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在躁狂发作时人的思考和判断力受损,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等也会受到明显损害。 诊断躁狂发作上述这些症状需要持续一周及以上,跟大多数精神心理疾病一样,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倾向认为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而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突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直系亲属患病风险要比一般人群高很多双相情感障碍,给患者带来莫大的痛苦。 经过规范的治疗,这个疾病是可控的,首先非常重要的是药物治疗精神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相应的处方,与抑郁症不同,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药物,最主要的是心境稳定剂,这些药物可以把情绪波动维持在相对正常的范围,注意坚持服药,对于康复非常关键,减药停药务必要咨询医生的意见,过早停药会使复发风险升高而频繁,多次的发作可能会导致治疗效果越来越不理想给患者带来更加严重的影响,除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也能帮助患者监控,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应对技能。另外,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多学习疾病相关知识了解自己,注意平衡自己的生活,避免过分的压力,规律锻炼,培养良好睡眠习惯,学会倾诉,寻找支持,远离电子游戏、酒精,毒品等成瘾物质。当然来自家人和朋友以及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记住,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疾病,不是个人的错误,规范治疗一起努力,早日找到生命的平衡点
决定一个人成就高低智商的作用往往只占小部分,情绪智商在其中起到更至关重要的作用。情绪智商同样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与技巧,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了解自己的情绪、识别他人的情绪、有效管理情绪、自我激励、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提升情绪智商的功能在于,成就自己的同时幸福、平和、快乐地生活。儿童带着家庭的心理烙印成长,亲子间积极的情感互动,奠定的是强大心理功能的基石,是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心理健康资源。父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不论怎么高估都不为过。在高度重视学业成就的当今,家长该如何兼顾到更全面的学习目标与能力培养:人生态度价值观、适应与耐受挫折能力、沟通能力、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我把这些能力的综合形容为一个平衡轮,它可以帮助孩子成长的路走得更稳、走得更远。今天的话题是情绪能力的培养,先讨论怎样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懂自己的情绪。孩子与生俱来的基本情绪是喜、怒、哀、惧,在社会化人际互动中,从家长、老师等重要他人的评价反馈中,逐步产生复杂的认知情绪,即与认知相关的社会化情绪如:自豪、羞愧、委屈、伤心、激动、满足、内疚、难堪……一些高级认知情绪是在体验中学习到的如:轻视、失望、厌恶、妒忌、沮丧等等,当这些复杂情绪出现时孩子是不知道的,只是感到不舒服或是紧张、害怕,他们并不能识别,并不能很好地懂自己为什么这么难受。我们会习惯地区别情绪的“好与坏”,如愤怒是‘坏情绪’,会让人变得冲动失控。”恐惧也是“不好的情绪”会让感觉你是胆小的,委屈懊恼时哭哭啼啼更会被界定为“懦弱”难接受。但实际上,情绪是没有“好或坏”、“对或错”的。所有人都有可能感受到暴怒、嫉妒、痛恨、沮丧等等。而这些让人不舒服的情绪,也有它们的价值。有时情绪可能是一种“警告信号”,比如恶心感能促使你尽快回避或是摆脱潜在的危害。如果你抗拒你的情绪,你也就无法从感知情绪中获得提示,及时调整与转化。不论正面或负面都具有独特的功能的,对负面情绪及时正性转化,将成为积极的心理能量,反之,负面、消极的情绪越不被识别、长期压抑无法释放,蓄积越深,一旦爆发危害性越大,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6年级的学生,考试回来很难过地哭泣,妈妈问怎么了?孩子说:语文可能考砸了?!妈妈说我帮你去问问老师看到底怎么样?老师反馈说考得很好,最后结果出来了分数是全区第一名!妈妈说:你看你,有什么好哭的,你考的很好,应该高兴庆祝一下……进入初中后孩子考试前后都会出现明显的紧张,害怕考砸,症状逐渐加重出现入睡困难、头晕、胸闷、乏力、提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滑,成绩的下降有反过来又加重对考试的害怕和全身的紧张症状。从这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家长在处理类似情况时常见的做法:否认感受,有什么好哭的?!也就是说你的感受不必要,用考试结果是好的一笔勾销孩子内心体验到的紧张与恐惧,转移注意力回避痛苦感受,用庆祝一下吃顿大餐做安抚。在第一时刻家长没有给予孩子应有的情感支持。没有能力积极响应孩子的情感需求,而是有意无意地采取回避、否认的态度。孩子发出的SOS信号没有被妈妈接收到,可谓错失良机。久而久之孩子会跟着学会了否认自己的感受,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哭,不明白自己的内心为什么有如此强烈的情绪波动。自我怀疑:“我有这样的感受,是不是我不够…….?”同时对表达情感的需求降低。由于他们很少表露需求,与家长情感交流渐渐减少,家长很难了解到他们想法,甚至可能关闭内心亲子关系渐行渐远。不熟悉自己情绪和情绪间细微的不同,未经处理的情绪长期积压,得不到释放,负面能量积累在身体里,会引起明显的躯体症状:头痛、头晕、腹痛、恶心、胸闷、睡眠困难、专注力下降等等。有部分孩子在压力无助的境遇下不知不觉依赖不健康的方式回避现实痛苦如电子游戏成瘾。在成长过程中,会照料孩子情感需求的家长,在孩子哭泣的时候会首先关心孩子的心情:帮孩子识别并表达自己的莫名的紧张不安与恐惧。家长及时的情绪关怀会促进孩子发展出自我关怀的能力,更多地用积极健康的方式应对负面情绪。在情感忽视中长大的孩子,也容易忽视他人的情感需要。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推测他人的需求,不会注意到他人的情感需求,或是虽然能意识到他人情绪低落,却不知道该怎么让别人好起来。就像这为妈妈,也许从小情绪没有被接纳、被重视,很难有能力接纳和重视孩子的情感需要。只有在学会了解自己的情绪的基础上,才能发展识别他人的情绪的能力,以此为基础才有机会获得有效管理情绪、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情绪的产生并不遵循逻辑,有时会让人觉得情绪来得莫名其妙,为了回避这种不可控、不可预测的情绪变化,人们选择压抑自己的情绪,而实际上,如果你努力地找,总能找到情绪产生的缘由。既然情绪的产生有背后的缘由,那么找出情绪产生的原因,能够提升人们的情绪管理能力。首先,训练识别情绪。帮助孩子说出自己的当下的情感体验到是什么,是快乐、悲伤、还是愧疚、懊恼、沮丧、委屈、自责。试着学习更多的用来表达情绪的词汇,与当前的情绪挂钩。接着是无条件接受。用不评判的态度去观察孩子的情感。不要对情绪标签对错、好坏、应该不应该。不要说:“你现在的情绪不好”而要诱导性的问:“你现在感受怎么样?你身体是什么感觉?如果情绪有颜色,它是什么颜色?”……….家长此刻是帮助者的角色,助人的先提条件就是接纳,营照接纳的环境,鼓励倾述,把打断降到最低,欢迎情绪出来,好好地接待它,学会与孩子的负面情绪相处,带着成长的心态去陪伴,停留在痛苦的情绪里,去感受它,探索到负面情绪背后深层的想法。负性情绪只有在被允许的前提下、宣泄、释放才彻底,帮助孩子表达,点到体验到情绪,如:我能体会到你现在的心情,是沮丧,我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也会有与你一样的感受……孩子懂得自己的情绪是建立在大人共情性的安抚与表达的基础上。敏感地觉察孩子的情感体验,在什么样的境遇会有这样的感受,那个因素会此相关?重视潜抑在情绪下的认知与想法,如果一下子找不到缘由,可以追溯上一次有类似情绪时,是什么情境。不断的探索可以帮助孩子更深入的理解自己,找到问题解决的有效方法,及很好地控制情绪,而非被情绪控制。为良好地管理情绪和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本文系李荣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想到离开家或者与亲密依恋的人分开时,过度的情绪悲伤、抱怨(哭闹、脾气爆发、攻击行为、恳求与父母待在一起)持续且不现实地担心可能发生对亲密依恋对象的伤害,或对他们离开后会不再回来的担心。过分黏着依恋对象,以逃避独处的恐惧没有亲密依恋对象陪伴不愿意睡觉或拒绝睡觉。周期性发作与分离相关的噩梦。当预期要离家或分离时出现身体症状:腹痛、呕吐、恶心、头痛等。对可能的伤害或危险需要过渡的保护。自信心不足,导致对孤单与社会活动的恐惧。对陌生的或新的情景表现出过度退缩。分离性焦虑DSM诊断标准个体与其依恋对象离别时,会产生与其发育阶段不相称的、过度的害怕或焦虑,至少符合以下表现中的3项:1. 当预期或经历与家庭或与主要依恋对象离别时,产生反复的、过度的痛苦。2. 持续、过度地担心会失去主要依恋对象,或担心他们可能受到诸如疾病、伤痛、灾难或死亡的伤害。3. 持续、过度地担心会经历导致与主要依恋对象离别的不幸事件(如走失、被绑架、事故、生病)。4. 因害怕离别,持续表现出不愿或拒绝出门、离家、去上学、去工作或去其他地方。5. 持续、过度地害怕或不愿独处或不愿在家或其他场所与主要依恋对象不在一起。6. 持续地不愿或拒绝在家以外的地方睡觉或不愿在家或其主要依恋对象不在身边时睡觉。7. 反复做内容与离别有关的噩梦。8. 当与主要依恋对象离别或预期离别时,反复抱怨躯体症状(如头痛、胃痛、恶心、呕吐)。B. 此种害怕、焦虑或回避是持续性的,儿童和青少年至少持续4周,成人则至少持续6个月。C. 此种障碍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学业、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儿童暴怒发作当达成意愿的努力受到阻碍或行为受到限制时,出现频繁、不恰当的愤怒爆发,如哭闹、喊叫、哭泣、打滚、扔东西或毁坏物品、甚至用头撞墙、拍打脑袋,短时间内无法通过劝说而终止的行为称为暴怒发作,又称发脾气。在幼儿期尤为常见,男女均可发生,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一)原因1.气质因素:从孩子与生俱来的气质上分折,常常存在情绪不稳定的特点,相对小的刺激常唤起较强烈的情绪反应,波动幅度大,常同时伴有多动、自控力不足及适应不良。2.家庭养育方式:在以溺爱、迁就、过度保护为养育模式的家庭中,父辈及祖辈对孩子的生活往往是事事包办、处处代替、关注过多,对孩子的要求常是立刻满足。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缺乏机会在生活中锻炼自己面对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能力,遇事以自我为中心、任性,不能等待、不能延迟满足,缺乏替他人着想的能力。孩子在达到目的受阻时,常常会以暴怒发作来发泄情绪并以此要挟父母。家里的环境及对孩子的要求与幼儿园及学校的环境及要求反差大,又反过来加重了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3.父母行为示范:对孩子而言,他们需要一个榜样来模仿,父母好的行为与不好的行为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如果父母亲性格急躁,控制能力不好,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缺乏耐心,动则朝孩子喊叫,情绪爆发,这样孩子潜移默化会受到影响,当他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也会通过发脾气来发泄自己的懊恼,这样不知不觉中与父母或其他小朋友发生频繁冲突,脾气变得很急躁、控制能力下降。另外,父母经常争吵、发脾气,动不动就打骂孩子,也会使孩子脾气粗暴。(二)行为表现暴怒发作多有受到挫折、个人要求与欲望得不到满足的前提。发作时大哭大闹、口头威胁、坐在地上或躺在地上打滚;伴自我伤害行为,如打自己的头或头撞墙;同时也可有毁坏物品的表现,如摔东西、破坏玩具、撕衣服或剪衣服等。劝阻或关注常常变本加厉。当自己的要求或愿望得到满足,暴怒发作才能自行停止,久而久之,发作频率增加与发作程度加重。儿童愤怒爆发下的潜在感受常是抑郁、焦虑和不安全感,愤怒失控的问题最终会对孩子的心理功能造成很大的影响,情绪调控能力差,亲子关系不和同伴关系紧张,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三)如何发脾气的孩子1.正确的教育爱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天性。以孩子的心理成长为首要需求出发,培养孩子的自理生活能力,学会等待、延迟满足、与人分享和替别人着想、理解他人的能力。在家庭,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大家都是平等的,每个人包括孩子自己都有属于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不能助长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和“养尊处优”感,不能以迁就、宠爱代替教育,对祖辈来说更应如此。2.暂时隔离法在孩子发脾气时,家长切莫用发脾气、打骂的方式对待孩子,记住:这样做是在进行坏的行为示范,邀请孩子向你学习。会让孩子觉得大人也是用发脾气来解决问题的,以后他也只会用发脾气对付别人。如果孩子的暴怒发作无法控制时,可以将孩子放入设置简单而安全,与外界没有联系的空房间内,在暴怒发作消除数分钟后再解除隔离。但要注意观察,防止孩子自伤、撞伤、触电、跳楼等意外情况的发生。当孩子暴怒发作停止后,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只是不喜欢他/她所做的事,而不是对孩子本人。让孩子感到父母是爱着他/她的。让孩子知道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况要如何应对,循序渐进帮助孩子建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延迟满足的心理功能。3.自我控制术训练通过角色游戏和叙述故事的方法,示范愤怒控制、解决冲突的恰当方式。训练渐进放松或引导想象的技术,减少或平息其愤怒情绪的程度与发作冲动。教授孩子有效的交往技能,以可控的、健康的方式表达与发泄愤怒,并用更有建设性的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对孩子已经表现出的适当的自我控制及时、积极地表示赞赏,告诉孩子为他的所作所为而自豪。4. 尊重孩子,提倡民主的家庭作风有的父母认为,孩子还小,什么事应由家长做主,由父母说了算,要孩子怎样孩子就该怎样,没有协商的习惯,孩子往往缺乏表达自己愿望与想法的能力,只会用发脾气表达不满和反抗,久而久之变成习惯的应对模式。如果一发脾气家长才会“重视”或迁就,容易助长孩子的暴怒发作。因此,父母应该预防在前,与孩子说话要用商量、引导和激励的语气,而不要命令或指责。其实,孩子暴怒发作往往是由于欲望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因此,对于孩子的各种要求,父母必须客观分折,如果孩子的要求是合理的,父母应该予以满足,如不合理,则无论如何不可迁就。5.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父母首先自己必须有稳定的乐观的情绪在孩子面前不发或少发脾气。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不要因一点点小事,就当着孩子的面大发雷霆,更不可迁怒于孩子。本文系李荣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为什么孩子会有选择性缄默所谓选择性缄默是指:在与自己认识的人相处时交流能力良好,而在社交场所保持缄默不语现象,在陌生人面前只能用手势、点头、摇头或只说“是”、“不是”、“好”、“不好”等简单的语句与人交流。与人交往中拘谨,回避,目光回避、常表现沉默不语,与家人交流情况与与陌生人面前完全不一样。通常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儿童心理科李荣3-5岁时表现明显。常见的表现:看到陌生人感到害怕,不敢叫老师、不敢当众发言、不与同伴一起玩,唱歌时老师一看就不唱了,如果老师没有笑脸感到不安紧张,老师有笑脸感到高兴。发生选择性缄默的原因1、个性特征:孩子往往与生俱来地个性敏感、谨小慎微、容易回避、害羞、依赖心强、适应缓慢。对没有把握的事情容易有担心与害怕,在人际交往中常感到紧张、焦虑。容易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的身体表现如脸红、出汗、口干、尿频,常采用回避做自我保护,久而久之形成习惯性退缩行为。由于孩子敏感的气质特征决定孩子会特别注意别人的评价,过度重视别人的看法当遇到当众表演或集体活动时,当会被别人评论时,过多地在意自己的表现会不够好,会害怕别人不喜欢自己,或者抱怨其他人想要伤害自己。2.家庭因素:1)机会剥夺:父母生活上“无微不至”过度“保护”,给予孩子的“帮助”过多,未能从日常生活中获得足够机会去锻炼生活自理能力与社交技巧,这样的养育方式使孩子习惯性地依赖大人,社交经验缺乏,体会不到独立完成任务的成效感与自我信任,自主与独立的能力发展未得到充分的发展,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上与同伴有差距,相对缺乏自信与交往技巧。2)焦虑的养育方式:限制过多,如这不能做有危险,那不能碰不卫生,使得孩子感到环境中充满威胁与危险,变得担忧,在行动之前不知所措“前怕虎、后怕狼”,缺乏安全感,容易紧张担心,在遇到困难情况时会采用退缩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回避。3)消极暗示:父母亲在孩子表现的不尽人意时,无意中表现出来的失望的表情,或催促孩子讲话时失望语音语调都会让敏感的孩子觉察到负面的信号,强化孩子的自我不认可。3、以往经历过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影响1)以往经历过的积极的良好经历会让孩子获得成效体验与自信心,同样一系列的负面生活事件也会挫败孩子的成效体验与自信心,久而久之日积月累形成习得无助感,对周围环境的无能为力感。2)坏的社交预期:孩子对社交结果有一个不好的预期,总认为别人会不认可自己的表现,会不喜欢自己。尽管没有任何证据,孩子还是确信同伴们会嘲笑他,平时不与同伴一起玩也许就是认为同伴“会推我或拿我的东西”。3)同时孩子往往对自己的表现又是高预期,在有挑战的任务面前没有绝对把握不肯做,难接受自己表现得不够好。4)害怕失败、害怕被评价。5)缺乏社交技巧、缺乏安全感。4)情景因素:过分关注自我、挫折感强、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过度敏感,怕出错被人笑。如果此时父母对孩子的退缩行为没有足够的耐心,表现出失望、不接受,或采用过多的哄骗、催促、逼迫的手段,要求孩子当众表现会使得他挫折体验越积越重,一连串的消极事件形成孩子的习得无助感,最后逐步形成对自我评价低,自我感觉差,自信心不足,不敢尝试没有把握的事情,在面对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时或社交活动中有一种被抛弃感,很孤独无助。了解选择性缄默的成因,有利于父母学会顺应孩子的气质特征,积极有效的养育、注重创造各种机会,充分的户外活动,丰富生活体验,锻炼生活自理,兼顾到孩子运动能力、语言能力的提升,扬长避短、循序渐进,不断正面反馈,在每一个小目标里帮助孩子体验努力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