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在医院检查得知。 无 想知道手术有何风险,需要多少钱。手术位置,听医生说做一个这样的手术位置好像在腿上做,不知道怎么回事。能给解释一下不,大概需要30分钟。不懂这样的手术。望解释。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崔炜:动脉导管未闭治疗分为外科手术和介入手术2种办法,目前多主张尽可能采用介入治疗封堵的办法。这种治疗方法比较成熟,风险很小。主要的风险包括:①封堵器脱落,可造成体循环或肺循环栓塞。一旦发生,应采用经导管或外科手术方法将封堵器取出。②残余分流,即没有完全堵死。这种情况以弹簧圈封堵动脉导管未闭时相对常见,必要时可再植入一枚或多枚弹簧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绝大多数患者在1年内均可完全封闭。③动脉导管未闭再通,此指在封堵术后造影示无残余分流,但随访中重新出现动脉导管未闭杂音或超声心动图示重新与动脉导管未闭相关的分流。此种情况多见于采用弹簧栓子封堵的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其原因可能与弹簧栓子移位、弹簧栓子上具有封堵动脉导管未闭作用的血栓溶解等因素有关。④溶血,主要原因为残余分流,以弹簧圈封堵器相对较为常见。轻者可保守治疗;重者可植入新的封堵器以完全封堵动脉导管未闭或外科手术取出封堵器并结扎动脉导管未闭。⑤术后高血压,多为一过性,一般不需特殊处理。⑥穿刺部位血管损伤。以低龄儿相对常见。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需要经大腿上的血管进行,其主要过程如下:患者进入导管室后,首先护士会给您肌肉注射镇静剂。如果是需要全麻的小儿,则先给予基础麻醉。脱去衣物躺到导管床上后,医生开始进行消毒和铺手术巾(单)。消好毒及铺完手术巾(单)后,患者的双手放在头上,双腿伸直;患者的手不能再碰身上的手术巾(单)。对于成人和可以合作的大孩子,手术通常采用局部麻醉,所以整个过程中患者是完全清醒的。做局部麻醉和穿刺血管时,患者可能会感到一定程度的疼痛,但不严重,与平时输液时的疼痛差不多。对于不能合作的小儿,则需进行全麻。通常,医生会首先穿刺股动脉进行主动脉造影,以确定动脉导管的粗细、位置、形状及有无其他畸形。做主动脉造影时,患者会感到一过性全身发热的感觉,这是正常现象,不用紧张。如果适合进行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医生会穿刺股静脉,然后送入一条导管做压力及血液动力学检查。做完这些检查后,医生将导丝从肺动脉一侧通过动脉导管送到主动脉一侧。这一步是手术的关键步骤之一,也是难点之一。导丝通过动脉导管进入主动脉(一侧)后,医生会沿着导丝放入输送装置,然后沿着输送装置将封堵器送到动脉导管处进行封堵。通过造影证实位置合适后,医生才会释放封堵装置。到此手术基本结束,加压止血及包扎伤口后就可以回病房了。介入手术的费用大概在2.5万左右。
众所周知,心脏是将血液运送到全身的重要器官,心室将血液射向动脉,经过静脉流回心脏。心脏有四个腔室,分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血液在人体内沿着一定的方向单向流动,取决于心脏瓣膜的存在:在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有一组叫三尖瓣的阀门(医学上称之为瓣膜),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有一组叫肺动脉瓣的阀门;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有一组叫二尖瓣的阀门,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有一组叫主动脉瓣的阀门。这些阀门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放,即二尖瓣或三尖瓣只能向心室一侧开放,而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只能向动脉一侧开放。正是这些阀门的存在保证了血液在人体中的单向流动。当心脏的这些阀门出现问题时,医学上就称之为心脏瓣膜病。心脏瓣膜病主要有两大类,即瓣膜的狭窄或瓣膜的关闭不全。当然,狭窄和关闭不全可同时存在于一个瓣膜上。从病因上来讲,瓣膜病可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大多数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病变是后天性的,大多数肺动脉病变则是先天性的。三尖瓣病变绝大多数是继发的,即瓣膜本身并无病变。临床上常见的瓣膜病有风湿性二尖瓣狭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风湿性联合瓣膜病。各种原因引起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或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以及肺动脉瓣狭窄等。
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的可能危险来自三个方面:(1)与球囊扩张瓣膜直接有关的危险。包括:①严重的二尖瓣关闭不全,可导致急性左心衰竭,必要时必须进行紧急外科换瓣手术。轻、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在二尖瓣球囊扩张术中常见,不属于并发症,通常也不会给病人造成危害。②脑栓塞或一过性晕厥。③严重心律失常。④球囊破裂。⑤急性左心衰竭。在以上危险中,以二尖瓣关闭不全相对常见。(2)与房间隔穿刺有关的危险。包括:①心脏穿孔,可导致心包填塞,严重者需要紧急外科手术修补。②房间隔缺损,采用聚乙烯球囊(欧美等国家多用,目前已趋于淘汰)较明显;但采用目前常用的日本进口叫做Inoue球囊很少见,即使有,程度也很轻,不会给患者带来危害。(2) 与常规导管检查有关的危险。可有:①穿刺部位出血,包括皮下瘀血及血肿。②穿刺部位假性动脉瘤、动脉夹层等。③穿刺部位动静脉瘘。④血栓形成及栓塞等。尽管我们罗列以上许多危险,但实际上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是一项非常安全的手术,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1%。
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患者女,35岁,以前身体状况良好。今年二月份体检时一切正常,五月份出现头疼等症状,发现血压150/100。五月份去省二院就医。 5月底去省二院心血管内科就医,拿了一个月的药,血压控制的正常,6月底再次去就医拿了安博诺一个月的药量,每天一次一片,服用后血压正常。 1、想问下这个药是不是需要坚持吃一段时间,比如:二三个月或者半年左右。 2、能否在血压正常的情况下适当减量,比如:剂量或服用次数? 3、如果需要复查,是应该停药几天后,还是正常服药时就复查? 4、您能否给一些辅助治疗的建议?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崔炜:高血压多数为原因不清楚,不能根治,因此必须长期乃至终生用药。血压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之后稳定1年,可以考虑减少药物或剂量。但应严密监测血压。非药物疗法有助于血压控制包括:1.减肥;2.做菜少放盐,建议每天食盐的用量不超过6g;3.适量运动;规律生活
根据世界高血压联盟和中国高血压联盟的最新定义,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的异常升高,即收缩压(高压)等于或超过18.6kPa(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低压)等于或超过12kPa(90毫米汞柱)的状态。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只要其中一项达到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高血压。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血压指的是在安静状态下测量的上肢肱动脉血压。根据病因是否清楚,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是指病因不明的高血压,其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继发性高血压有非常明确的病因,即高血压是某种疾病引起的。临床上所见的高血压90%~95%是原发性高血压。目前,原发性高血压主要通过药物进行控制。继发性高血压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常见的有:①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肾盂肾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肾功能不全。②肾上腺疾患,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兴氏综合症、嗜铬细胞瘤等。③肾血管疾患,如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动脉狭窄。④大血管疾患,如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动脉粥样硬化或多发性大动脉炎引起的主动脉狭窄等。⑤心脏疾患,如严重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① 某些全身性疾患,如甲状腺机能亢进、脑血管意外等。某些继发性高血压目前可通过介入手段进行治疗,这些疾患主要是各种原因的肾动脉狭窄及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彩超说房缺 还没治疗 哪有免费治疗这病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崔炜:免费的没有。但如果是农村儿童且加入了新农合,国家现有政策至少可免除70%的费用。具体病种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肺动脉瓣狭窄等4种先天性心脏病。我省已按国家政策启动了这项工作,卫生厅已确定了部分医院为定点医院。详细情况可去河北省卫生厅网站寻找有关信息。
介入手术与搭桥手术都是解决冠心病病人血管阻塞问题,各有所长。介入治疗手术损伤小,恢复快是其优点,但是对于严重弥漫性病变、多支血管病变、血管的主要干支(主干)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特别是心肌梗死后合并室壁瘤的患者应当首选搭桥治疗。而局限性病变、年龄大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宜选用介入手术。当部分桥血管发生狭窄、闭塞时可行介入治疗对桥病变行介入治疗;同样,支架血管发生再狭窄,病变发展为弥漫性时,也可采用搭桥术。总之,介入手术与外科搭桥手术可以相互交替和相互补充,对同一病人实施多次、多种治疗方法,维持心脏供血和心脏功能,保证高生活质量长期生活。
在现阶段,冠心病还是不可根治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介入治疗只是起到“疏通”的作用。所以,做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不等于万事大吉,必须进行后续治疗。这种后续治疗包括与介入治疗有关的部分和无关的部分。与介入治疗有直接关系的内容主要有:①继续服用氯吡格雷。用量:氯吡格雷75毫克,每日1次;噻氯吡啶术后第1周250毫克,每日2次,1周后改为250毫克,每日1次。一般认为介入治疗术后应继续服用上述药物1年以上。②阿司匹林100~300毫克,每日1次;终身服用。与介入治疗无直接关系的内容主要是“改善水质”和“节约用水”的措施,包括:①降脂治疗。近年许多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他汀类降脂药(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均能有效地降低冠心病患者(不论是否进行介入治疗)发生心脏事件的机率。所以,只要没有不能用这类药物的原因,均应终身服用这类药物。②b受体阻断剂。大量研究证明,b受体阻断剂可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发生率及死亡率,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所以,这类药物也是常规终身服用的药物。如美多心安、氨酰心安、比索洛尔等。③控制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包括治疗糖尿病、高血压,戒烟及改变其他不良生活习惯等。
这是一个最常见的认识误区。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只是使那些濒临死亡的心肌细胞得以挽救,对于已经坏死的心肌细胞没有挽救作用。也就是说,心肌梗死发生后并不能逆转。所以,虽然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做了紧急介入治疗手术,并不能说心肌梗死就治好了。正是因为如此,即使是进行了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也应该按照心肌梗死发生的一般规律进行常规治疗。该卧床就卧床,该吃药就吃药,与一般的心肌梗死并无两样。再强调一遍,介入治疗只是打通了堵塞的血管,挽救了濒临死亡的心肌细胞。已经死亡的心肌细胞及其所引起的一系列后果并不能因为开通了堵塞的血管而逆转。正是这个原因,目前认为应在不稳定心绞痛期间就应进行介入治疗,防止发生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