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今天接着和大家讲骨质疏松症。为了防止和预防骨质疏松症,医生经常让大家去吃钙片和维生素D,这对骨头有什么影响呢?钙剂和维生素D对骨质很重要骨头的主要成分是钙,但人类吸收钙质是十分困难的,需要一个“中介”,维生素D恰恰充当了这个中介,帮助钙质的吸收。所以钙剂和维生素D可以让骨质强壮,还可以让骨骼不易“破坏”,另外牙齿也是一种骨骼,所以钙剂和维生素D还能强壮牙齿。吃啥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首先补钙有很多误区:1、老年人才需要补钙?并非只有老年人需要补钙,人体30岁后骨质骨量都已经开始下降,预防往往比治疗更重要,所以很多年轻的特定人群同样需要补钙。2、补钙会得肾结石?肾结石大部分为草酸盐结石,人体产生过的草酸盐在某种条件下特殊场合中与钙剂结合才会导致结石。所以得结石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必要需要摄入过量的富含草酸的食物如菠菜、韭菜等,再如某些疾病使肾小管酸化才是结石的更重要原因。事实是适度摄入高钙食物反倒可以降低肾结石的风险。3、多喝骨头汤能补钙?其实骨头汤、虾皮里的钙含量并不高,反而嘌呤的含量很好,所以动物骨头非但不能补钙还可能引起痛风发作。富含钙的食物我们最常见的有:1、奶制品、鲜奶最高,如果不能耐受可以选择酸奶、奶酪或其他奶制品。2、某些坚果,榛子、核桃里都含有较高的钙剂。3、谷类和豆制品含钙量也较高。但远远比不上奶制品。另外我们需要知道,往往单纯的补钙并不能被人体多吸收,人体吸收钙剂还需要另一个助手,就是转化了的维生素D了,所以目前的钙片都会是钙剂和维生素D的复合制剂。正产的人体是可以利用照射到皮肤上的阳光来生成维生素D的,但是现代人往往得不到足够的日照,另外医生也不建议通过长时间日晒来获取维生素D,因为这可引起皮肤癌等其他严重的问题。所以补充维生素D与补充钙剂同等重要。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1、一些鱼肉,比如鲑鱼或鲭鱼、金枪鱼等等,如果吃不到新鲜的鱼肉,鱼肉罐头也是不错的选择。2、奶制品、瘦肉、蛋黄及一些谷物。我们需要吃药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吗?原则上如果从食物中并不能获得足够钙剂或维生素D的人都需要使用补充剂。患者某些疾病的患者或者正在服用某些药物的患者也是需要应用补充剂的。但是我们是否确实需要钙剂和维生素D的补充剂,以及补充剂的类型、剂量和使用时间,这些问题还是需要咨询专业医生的。另外这些药物也并非没有副作用,其常见副作用包括:便秘、胃部不适等等。这次的钙剂、维生素D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基石,下次我们再说说治疗骨质疏松症还有那些药物吧。当然如果需要,齐大夫可能可以帮到你。(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删)
疫情期间,每天宅在家中生活作息紊乱,缺乏运动。还时不时得知自己周围的亲朋好友被确诊,时刻被各种焦虑、恐惧的情绪笼罩。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家蜗居时间长了自己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好像也降下来了呢?那么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呢?年龄、遗传因素、缺血或出血性脑卒中、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代谢综合征、肥胖与体质指数、吸烟、血管疾病)、生活方式与活动(低教育水平、身体活动不足、社会隔离)等这些都可能导致认知功能障碍。 记忆力衰退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确切原因至今尚无科学定论。除了年龄增长使身体机能下降,大脑细胞萎缩导致的记忆衰退之外,还有很多危险因素也会损害人们的记忆力。比如一些慢性疾病相关的记忆障碍以及过度饮酒、熬夜、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和生活习惯导致的。 高血压人群高血压可能通过多种机制来增加痴呆风险,例如其增加了脑卒中和脑梗塞的风险;慢性高血压诱发的局部脑血流量改变、血管增厚和僵硬以及血管柔软度改变也可能有一定影响。有研究显示,收缩压每增加10毫米汞柱,认知功能损害的风险就增加7%[1]。高血压不仅是我国脑卒中发生的首要原因,也是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等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约有11%的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认知障碍。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尤其对高龄、有记忆障碍主诉者,应积极进行记忆与认知功能的筛查,及时诊断并综合干预[2]。 糖尿病人群我们的大脑对血糖的要求很高,血糖过低或过高都会对大脑造成很大伤害。所以,血糖稳定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一项研究结果显示:6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多达20%的人群可能会发展为痴呆[3]。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会导致自我管理能力下降,患者晚期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完全需要他人照料,严重影响老人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同时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护理负担。对于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尤其是≥65岁的糖尿病患者应及时进行记忆与认知障碍的早期筛查[4]。 不良生活习惯与情绪影响持续的工作生活压力、不良的生活习惯(过度吸烟、酗酒)以及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也会引起记忆减退。1. 睡眠是支持学习和记忆功能的重要过程,正常睡眠周期可以促进学习、巩固记忆。美国密歇根大学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熬夜导致睡眠不足时,使海马体中正常的神经元活动无法聚集,从而破坏记忆巩固,造成记忆力下降[5]。同时,在对7000名志愿者进行了长达10年的跟踪研究显示,饮酒量≥36g/d的男性在认知领域经历了更快的10年衰退,其影响大小相当于1.5至5.7年的额外认知衰退[6]。此外,“坏情绪”也是记忆力的“小偷”。因为焦虑、抑郁等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我们的思维,干扰我们的认知能力,长期的不良情绪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反应变慢、思维活跃度降低。 当您发现自己或家人出现了记忆与认知方面的下降,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长期处于不良生活习惯和情绪的人群,建议进行记忆与认知功能的自测,必要时到正规医院相关科室就诊咨询,及时关注自身与家人的记忆与认知健康。 参考文献[1]LaunerLJ,MasakiK,PetrovitchH,et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midlifeblood pressure level sandlate-life cognitive function[J].TheHonolulu-AsiaAgingStudy.JAMA,1995,274(23):1846-51.[2]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认知障碍分会,等.老年高血压合并认知障碍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J].中国心血管杂志,2021,26(2):101-111.[3]SrikanthV,SinclairAJ,HillBriggsF,etal.Type2diabetesandcognitivedysfunctiontowardseffectivemanagementofbothcomorbidities[J].LancetDiabetesEndocrinol,2020,8(6):535-545.DOI:10.1016/S2213-8587(20)30118-2.[4]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7):678-694.[5]李运,王海云.Homer1a在睡眠剥夺损伤学习和记忆功能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2021,37(8):891-894.[6] SabiaS,ElbazA,BrittonA,etal.Alcoholconsumptionandcognitivedeclineinearlyoldage[J].Neurology,2014,82(4):332-339.
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患者是此病的高发群体。如果节日期间生活作息不规律,暴饮暴食,容易引起血压、血糖升高,引发眼底出血或血管阻塞。专家提醒,如果突然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飘动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特别提醒:眼底检查是眼部检查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五类人群需要定期做眼底检查:一是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二是糖尿病患者;三是肾炎、白血病、贫血、心脏病、急性传染病等疾病患者;四是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五是55岁以上人群。
1-注射后不要用手揉手术眼睛,避免剧烈运动。2、注射后当天眼睛不要沾水;术后3天内洗脸、洗头,不要让脏水进入术眼。3、用于遮盖术眼的敷料不要随意摘除,请按照医生告诉您的方式及时间摘除。4、术后医生会进行一些眼科检查,包括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以及眼压测定。5、接受注射的手术眼睛的结膜(白眼球)可能会充血或出血,这种充血和出血是正常现象,充血一般几天就会消失,结膜下出血一般需要1-2周。6、接受注射的手术眼睛可能会看见一些斑点或“漂浮物”,形状不一定,眼睛转到哪里跟到哪里,暗处不明显,亮处明显,这些斑点、漂浮物是正常现象,过几天就会消失,如果没有消失或出现加重,请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