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是十分常见的疾病,严重困扰着患者的健康。正确认识疾病的本质,寻找合理的治疗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问题是很多患者甚至医生对本病的认识缺乏足够的了解,解释纷纭,苦苦寻求各种治愈手段,结果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精神、经济负担甚至身体的损害。1.慢性荨麻疹追求断根治疗是很难的很多患者跑到大医院,寻找大专家,多数是想寻找“断根治疗”的方法,希望治疗后再也不复发,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治愈”。但要知道,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复杂而模糊,很多因素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多数情况下很难找到明确的病因或诱因,这样也就缺乏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显然就不能“断根”。很多医院开展过敏原等检查,这些检查结果仅仅为排除过敏因素有一定的意义,但检查出的阳性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阳性结果与发病的关系是否密切,其实,绝大多数是没有关联性的。国外的研究和我个人的临床经验,显然很难用过敏原来解释慢性荨麻疹发病的原因。其他如感染、药物等也缺乏十分可靠的证据,来证明一定与某一个患者的发病有关联。事实上,如果一个慢性荨麻疹患者十分肯定其发病的原因,常常不是荨麻疹。因此,至少目前缺乏明确有效地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因此追求“断根”治疗也就是治愈疗法是很难的。2.慢性荨麻疹病程是有自限性的没有可靠的“断根”治疗,不等于一辈子被疾病困扰。国外和我们的大样本研究证实,慢性荨麻疹可以自行缓解,甚至不再复发,也就是自愈。不同类型的荨麻疹,以及荨麻疹的不同病情,其自行消失的时间(也就是我们医学说的病程)是不一样的。如皮肤划痕症、自体血清试验阳性(一种特殊的用于检测慢性荨麻疹的自身免疫方法,很多医院包括西南医院都在开展)、病情较重等患者,通常病程较长,多数在1-2年,甚至2-10年,大约1%的患者可能发作持续10年以上。因此,很多患者经过1-2年后就会自己好,这种情况并非药物能改变。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治疗方法一定能缩短病程。3.慢性荨麻疹使用抗组胺药是现实的治疗方法慢性荨麻疹病因治疗十分困难,基本上以对症治疗为主。那些所谓的“脱敏”治疗或免疫治疗并非明确有效,治疗以抗组胺药为基本治疗。患者常常会担心药物的副作用,其实第二代抗组胺药(临床医生通常选择的药物)是十分安全的,这些药物的副作用比起抗高血压药、抗糖尿病药等副作用小得多,而且通常只需要服用3-6个月,很少服用更长的时间。抗高血压药或抗糖尿病药通常服用终身,甚至药物越吃越多,而抗组胺药通常起效后就可以减少品种或减量维持,为什么很多患者顾忌抗组胺药的副作用呢?显然是没有必要的。因此,患者应该与医生想到一起,目前治疗的现状就是选择抗组胺药作为慢性荨麻疹现实的治疗方法,遵照医嘱,坚持规则服药。顺便说一句,慢性荨麻疹不要轻易使用激素类药物,副作用大,且停药后更容易复发并更难治。总之,慢性荨麻疹是可以自愈的,但不是可以治愈的。不要盲目到处求医,合理规则的使用抗组胺药是现实的治疗。本文系郝飞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1.果酸就是从水果、甘蔗等中提取的各种酸的总称,根据患者皮肤情况不同配制成不同的浓度用于治疗,所以你自己买的水果肯定不能直接往脸上敷了,成分和浓度不明确会造成皮肤损伤的。2.主要治疗:(1)青春痘、粉刺(2)表浅性青春痘疤痕(3)肤色不均及发炎后色素沉着(4)眼角、口角之细微皱纹,颈部、胸部、手臂的细微皱纹、皮肤老化(5)毛周角化(6)黄褐斑3.治疗部位有疱疹或疣等病毒感染以及伤口未愈合、急性湿疹、光敏感、卟啉病等不适合果酸治疗。4.治疗过程:(1)洗面奶清洁皮肤。(2)按额头、鼻子、脸颊、下巴的顺序涂抹果酸,几分钟后喷上中和液,终止果酸的作用。(3)用面膜或冰块冰敷以减轻疼痛及发红。(4)治疗的过程中,会有些刺痛感觉,治疗后2天内还会轻微发红、疼痛,若有结痂,会在7天内自行脱落,绝对不可以抠,出现这些情况不用紧张,长远看疗效更好。即使治疗后没有脱皮一样有效果。5.疗程:8-10次换肤才能达到较佳的疗效,每次换肤间隔三周。6.治疗后护理:(1)防晒很重要。(2)治疗后1-7天内可使用药物面膜,7天后正常护肤,但不建议化浓妆,可以淡妆。 本文系宗丽娜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护肤科普 | 敷完面膜到底要不要洗? 一说到护肤,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不是敷面膜?面膜可以说是护肤品界的扛把子,但是面膜也是种类繁多,功效复杂,也不是随便买买就能往脸上糊的,毕竟那是自己的门面呀!比如今天咱们就来说一个最常见的问题,敷完面膜到底要不要洗呢? 面膜有哪些类型? 面膜按照功效主要分为清洁、保湿、美白、抗皱、舒缓等种类,按照产品的形态又可以分为面贴膜、膏状面膜、粉装面膜、撕拉式面膜等。 面贴膜是目前最为使用最广泛的面膜类型,由面膜基布和精华液两部分组成。精华液中通常含有保湿、美白、抗皱、舒缓等功效成分;面膜基布是精华液的载体,敷贴于皮肤上,通过局部封包作用,减少水分的蒸发,增加皮肤的渗透性,促进精华液中有效成分的吸收。 面膜的材质是什么? 面贴膜的膜材目前有:天丝、蚕丝、纯棉、超细纤维、竹纤维、竹炭纤维、生物质石墨烯纤维、备长炭纤维、生物纤维以及水凝胶、巴布贴等。新近的干湿分离面膜,也属于面贴膜。 不同的面膜该如何使用? // 面贴膜 // 面贴膜敷贴在面部停留 10-30min,揭离后擦除残留的面膜液即可;若肤感较粘,可以用清水冲洗,再进行皮肤护理。面贴膜的使用频率,可根据个人皮肤状态、护肤习惯和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而定,避免过度使用。一般建议一周2-3次。 // 膏状面膜 // 膏状面膜是指具有膏霜、乳液或啫喱外观特性的面膜产品分为洗去型和免洗型两种。 洗去型面膜:取适量膏体涂抹在面部,停留 10-20 分钟后,用清水洗去。建议油性、混合性皮肤一周不超过 2 次;干性、中性皮肤建议一周不超过 1 次;敏感性皮肤一般不建议使用。洗去型面膜主要起到清洁效果。 免洗型面膜:取适量膏体涂抹在面部,无需特意清洁。干性、中性皮肤,建议 1 周使用不超过 2~3 次;油性皮肤、敏感性皮肤和痤疮患者慎用。免洗型面膜可以理解成涂的比较厚的保湿霜。 // 粉状面膜 // 粉状面膜指以粉体原料为基质,添加其他辅助成分配制而成的产品。又可分为硬膜和软膜。硬膜通常在皮肤科和专业美容机构中使用。软膜粉在使用时需添加水分使其成糊状后立刻涂敷于面部,待成膜后揭下,清水洗除面部残留物。具有一定的清洁和剥脱作用。中性、油性、混合性皮肤建议每周使用不超过 2 次;干性、敏感性皮肤不建议使用。 // 撕拉式面膜 // 撕拉式面膜是指添加了成膜性的物质,涂敷于皮肤表面待其干燥成膜后再揭下,利用成膜物质的粘性将皮肤表层角质和毛囊口较浅处的角质栓剥离的面膜产品。撕拉式面膜需要清水洗除面部残留物。该类产品具有剥脱角质、清除油脂作用,故油性皮肤可每周使用 1 次;中性或混合性皮肤可每两周 1 次;干性皮肤、敏感性皮肤不建议使用。此类面膜不建议频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