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息心率是心血管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有研究表明,较低的静息心率意味着更好的心脏功能;而较高的静息心率(>80次/分钟),则意味着心脏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增加密切相关。在健康人群中,动态比较个人静息心率的变化,可反应最近一段时间的健康状况。1.什么是静息心率?静息心率即是你在清醒且安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心跳次数。正常静息心率范围是在:60次/分钟到100次/分钟之间。①健康成人的静息心率范围在60-100次/分钟,但最佳范围在50-80次/分钟。②训练有素的运动员或经常运动的人,静息心率会到40-60次/分钟。③饮食、压力、酒精和疾病的发作,都可能让静息心率上升,并且上升趋势会持续24小时以上。④静息心率在感冒,发热,腹泻,咳嗽等患病时会明显升高,疾病痊愈后逐步恢复到病前水平,动态观察个人静息心率,可帮助自己调整健康状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心率持续低于40或高于120,可能就需要及时就医了。2.如何准确测量静息心率?最方便的监测静息心率,就是佩戴能测心率的手表、手环或指环等可穿戴设备。每天早晨睡醒后不起床时测得心率,是较为准确的静息心率。如果不使用任何设备,你也可以这样测量:早上醒来后不做其他事,计时1分钟,摸手腕上的脉搏。测量你在1分钟内的脉搏次数,结果即是你在这一天晨起时的心率。3.影响静息心率的相关因素静息心率和你的饮食、压力、睡眠和身体状况息息相关。当你做“错”了一些事情,你的静息心率可能会突然地升高,并且上升趋势可能持续24小时以上。引起心率上升的因素包括:①饮食。包括高糖(高脂)食物、能量饮料、酒精、不耐受的食物。②压力。皮质醇、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会升高心率;“战斗或逃跑”的神经状态时,也会促使心率上升。③在熬夜造成睡眠不足时,静息心率会上升。④当身体状况发生变化时,如在生病时,静息心率会更高。全身炎症反应需要心脏泵送更多的血液到全身。引起静息心率下降的因素①长期中到高强度运动训练,静息心率会逐渐下降,表明运动训练有较好效果②服用减慢心率的药物,如倍他乐克,比索洛尔等降压药物,静息心率会下降③当出现隐匿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窦房结变时功能不良,各种原因房室传导阻滞等疾病时,静息心率会下降。4.降低静息心率的方法有哪些?到目前为止,降低静息心率的第一件事是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例如跑步或骑自行车(可以以最大心率的70-80%长时间维持的活动)将帮助您增强心血管强度。此外,以下每种行为都可以帮助您降低静息心率:获得所需的所有睡眠并改善睡眠质量持续适当的营养均衡的饮食避免饮酒,限制咖啡因和尼古丁等兴奋剂进行温暖,安静的淋浴或沐浴自然漫步,放松心情和减压练习引导呼吸,冥想,伸展运动或瑜伽通常,您可以采取的任何减轻压力和控制焦虑都会使您的静息心率受益。
脑卒中造成肢体功能障碍十分常见,对脑卒中病人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防止或减轻废用性肌萎缩等废用综合症,提高日常生活自立度,缩短住院时间,对上肢的恢复起决定性作用,而且手功能强化训练治疗愈早,手功能的恢复效果越好。当脑卒中诊断成立时,就应尽可能早开始进行康复治疗,康复治疗的时间应该是越早越好。一般来说,脑梗死患者所致功能障碍病情平稳48小时以后,只要病情不再恶化,病人就可进行康复治疗。康复的最佳时期是脑卒中发生后的前3个月内,效果最显著,利用这个自然恢复的最佳时间,为病人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是最佳的。专家对脑血栓形成患者提出“卒中发病之时就是康复之日,而不是到康复科就诊之日”。康复治疗步骤包括:一、康复评定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Brunnstrom将脑卒中偏瘫运动功能恢复分为6期,根据患者上肢和手的肌张力与运动模式的变化来评定其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二、脑卒中早期康复的治疗方法康复介入越早,并发症越少,最后功能恢复的效果越好。据不完全统计,80%的脑卒中患者经过早期康复可以恢复行走能力或者使用手杖辅助即可实现步行功能;将近50%的患者通过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恢复手的功能,及早而全面的康复极大的减少脑血管病的再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1.良好肢位的摆放良肢位是早期抗痉挛的重要措施之一,这种良肢位(又称抗痉挛体位)能够使偏瘫后的关节相对稳固,可以有效预防上肢屈肌、下肢伸肌的典型痉挛模式,同时也是预防以后出现病理性运动模式的方法之一。2.关节活动度训练智能关节康复器:主要用来训练关节活动障碍患者的关节活动能力,根据人体不同部位关节的特点,设计了手腕关节、肩肘关节等训练器,具有主动被动两种训练模式,适合不同肌力的患者进行训练,改善患者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强其肌力,恢复患者的关节活动能力。3、适度的主动、被动运动肢体功能训练通过运动想象、镜像治疗、主被动、双手运动、任务导向的训练,能够促进手功能精细动作和力行抓握的康复,同时促进患者认知功能、手眼协调、本体感觉的恢复。4.基本的ADL训练日常生活活动(ADL):指一个人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每天所进行的必要活动。智能反馈康复训练系统通过小型方便的有线传感器感知上肢关节活动角度,将信号传递给计算机,通过互动型模拟游戏进行上肢反馈认知的有效训练;同时结合多个无需充电,并具有阻力和恢复力的弹簧式训练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的上肢多关节康复设备。大量研究表明,早期康复训练可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利于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效调动脑组织残余细胞的功能,进而使脑功能重新组织和再建,减少伤残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欢迎进行康复咨询!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疾病导致一段时间的生体功能障碍,包括心肌梗塞引起的原发病症状,住院和卧床休息导致的全身肌肉减少,体能的下降引发活动减少,绝大多数患者在住院期2周时间中断的性生活,在恢复性生活的过程中,担心和恐惧在性活动中出现急性缺血性事件,这样大多数患者不敢恢复正常的性生活,影响家庭幸福和生活质量,如何才能正确恢复性生活而有不出现心脏意外,需要在心脏康复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康复和恢复性生活的指导。需要关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1.性活动的心血管反应一般的性活动时会引起温和的心血管反应,心率增加达到120~130bpm和血压升高但很少超过170mmHg。大多数性活动约持续5~15分钟,平均消耗约为爬2-3层楼梯多能量,大约为4.5-5.5METs。年轻的、更具活力的可以达到剧烈运动阈值(即心率达到170-年龄的数值)。2.门诊心脏康复训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参加门诊心脏康复训练12次左右,PeakVO2在16ml/kg·min以上,能够完成4.5METs运动强度的有氧运动训练,可以在医生的综合评估运动的风险的指导下恢复性生活。3.医生指导性活动康复2008AHA/ACC急性心肌梗死诊治指南建议:急性心梗无并发症的稳定的患者,通常可在1周内到10天恢复与的伴侣的性活动。(ClassI,LevelofEvidence:B)。按照指南的证据推荐,分为限制性活动,被动性活动,主动性活动三个阶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4周后可以由限制性活动到被动性活动被动,直到患者进行心脏康复训练达到4.5METs运动强度无不适症状,可以恢复主动性活动阶段,此阶段应按照患者个体化原则,将主动性活动分为最大心率在120bpm以下的性活动和最大心率在120bpm以上的性活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4周后逐渐恢复性生活,应依个人疲劳感受循序渐进,增强自信心,并逐渐达到健康水平的性活动能力,即最大心率在120-130bpm的主动性活动,无不适症状。因此,急性心肌梗患者性生活的真正恢复要从4周后开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有效地运动康复,当运动量达到4.5METs或目标心率达到120bpm时,患者没有心绞痛或疲劳等不适,才可以进行规律的性生活。服用beta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其性活动时心率限制需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英国运动医学杂志》2019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适合你的运动量和运动类型与你的期望目标、锻炼安排方案和身体素质水平都密切相关,制定个性化锻炼计划是最好的。Peek博士建议:每周至少进行4次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慢跑、骑自行车,以及2次或更多的力量训练,比如普拉提或杠铃训练。人类从站起来四处走动,即使每次只有5分钟,也比完全不动要有利于身体健康。1.快步走,即每分钟至少走100步。优点:简单、容易上手、有效。建议每天快步走路半小时或更长。缺点:如果不减少食量,不可能帮助你减肥。研究显示,走路也能释放创造力,增强记忆力,振奋情绪,除了舒适的鞋子外,不需要任何训练设备。2.跑步,优点:简单,技术含量低,效果显著。建议每天跑步15分钟甚至5分钟,对心脏和全身健康都有好处,也可能会改善膝关节软骨,使大脑更聪明,令BMI比跑步前更低。研究显示:跑步让心脏更强壮,代谢更健康,骨更结实,心情更好,大脑更聪明,身材更苗条。3.骑自行车,优点:保护膝关节,增强大腿肌肉和臀大肌;增强耐力。建议每天骑行30-60分钟。研究发现,骑行能使肌肉和免疫系统多年保持年轻。4.普拉提或八段锦,普拉提和八段锦包括一个缓慢、精确的动作或姿势编排,配合着呼吸控制。建议每天20分钟。普拉提通常包括在辅助器械上的锻炼。目标是腹部和背部肌肉。增强手臂和肩的力量,舒缓压力,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如果您是心脏病患者或者要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您的心脏康复那您需要一个有资深医学专业背景的私人教练,可咨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张兆国主任医生。每周四上午心脏康复专家门诊,心血管内科诊区
近年来,冠状动脉CTA检查广泛应用于心血管门诊。很多无胸痛症状的患者,体检做冠状动脉CTA发现冠状动脉血管的一个分支或多个分支或多处不同程度狭窄。报告按病变狭窄程度定义“病变”的轻、中、重。狭窄程度小于50%,即划定为轻度,50%-70%为中度,超过70%为重度。1.如果报告冠脉有轻度或中度狭窄怎么应对?如果患者平时无胸痛症状,在平时爬山,跑步,游泳,打球等运动时也没有症状的患者,以预防心脏血管急性事件为主,具体措施包括:一是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在理想体重水平,每周中等强度运动150min以上,戒烟非常重要;二是控制好危险因素:高血压应小于130/80mmHg、糖尿病空腹血糖控制在6.0mmol/L以下,还要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1.8mmol/L以下。2.如果报告冠脉有重度狭窄怎么应对?CTA发现血管重度狭窄的无症状患者,应检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重点建议做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或者心肺运动试验,评估有无运动下心肌缺血,制定缺血阈值下运动处方。中青年可选择跑平板运动试验,老年人可选择固定的踏车试验。运动时心率增快,记录心电图有无心肌缺血的改变,同时注意心肌缺血发生时心率的水平,对指导以后康复运动处方有益。如果运动试验结果阳性,且有胸痛限制性症状者,建议住院做冠脉造影检查,了解冠脉血管病变程度,对于狭窄90%以上的血管进行支架治疗,对于狭窄75%-90%的无症状患者,并非是支架治疗的适应证,应积极改变生活方式和控制危险因素,可在心血管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有益于控制心肌缺血的药物,并在心脏康复中心系统做运动训练。有氧运动有益于侧支循环形成,侧支循环形成有助于减轻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改变生活方式和规律运动治疗,可部分逆转冠脉狭窄病变,改善运动后心绞痛症状,减少心血管急性事件发生。如果冠脉CTA检查发现冠脉狭窄,焦虑无助时,可预约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脏康复门诊,每周四上午。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简称冠脉CTA,是一种非创伤性的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主要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脉CTA报告上常出现的词汇“斑块”,冠脉CTA对斑块成分分析是根据CT值来界定的:脂质斑块,CT值<0HU;纤维斑块,CT值:20至30HU;钙化斑块,CT值:500至1000HU。一般脂质斑块和纤维斑块较难区分,放射科医师常用“纤维脂质斑块”或“软斑块”来泛指非钙化的斑块,同时具有纤维脂质和钙化成分的斑块,为“混合斑块”,又叫做“粥样斑块”。如果冠脉出现斑块,可能会导致血管相应的狭窄,狭窄程度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呢❓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管腔狭窄标准有6个分级(直径测量法)。正常:无斑块,无狭窄;轻微:有斑块,狭窄<25%;轻度:有斑块,狭窄25%至49%;中度:有斑块,狭窄50%至69%;重度:有斑块,狭窄70%至99%;闭塞:100%狭窄。冠脉CTA检查的优势在于无创、费用低、操作简便,不仅仅能显示管腔的狭窄,还能显示斑块的大小、形态,敏感性高,但阳性预测值较低,阴性预测值较高。通俗的说,冠脉CTA提示冠脉无狭窄比较可信;提示中度和重度狭窄也比较可信,需要做冠脉造影确认,或者进行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或心肺运动试验评估冠脉血流及储备功能;但提示冠脉轻度狭窄和轻微狭窄,临床上不可信有明确的冠脉狭窄,需要分析危险因素和具体症状。冠脉CTA提示心肌桥,是比较可信的结论。心肌桥是天生存在的,属于正常冠脉的解剖变异,并非后天获得的异常,因此95%以上的心肌桥不会引起心绞痛,无需担心心肌桥的存在影响生命。冠脉CTA提示冠脉钙化,给出钙化积分。冠脉钙化积分标准分为五级。1.第一级:积分为0,表示没有钙化没有斑块。2.第二级:积分为0~10,表示有极少的斑块,但患冠心病的可能极小。3.第三级:积分为11~100,表示有少量斑块,有患冠心病可能。4.第四级:积分为101~400,表示有中等程度的斑块,患冠心病的危险性高。5.第五级:积分大于400,表示血管中有大量斑块存在,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极高。当检查结果积分小于100时,患冠心病的可能较小,改变生活饮食习惯,饮食清淡,适当运动,睡眠充足即可有效预防冠心病;当积分大于100时,说明患冠心病的可能较大,需要积极就医治疗,医生根据积分标准来判断动脉斑块和冠心病程度,指导对应的治疗方案。总之,冠脉CTA检查技术日益成熟,对于冠脉各类疾病的诊断、冠脉搭桥或支架置入术前术后评估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肥胖、心律不齐等因素也可能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医生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以做出准确的诊断。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与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和基于冠脉CTA的冠脉血流储备分数(CT-FFR)结合使用,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很多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心率有的很快,需要长期服用beta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比索洛尔等,也有一部分冠脉支架术后的患者心率很慢,甚至超出了自己的心理承受范围,所以经常有患者问我,“医生,我的心率每分钟只跳58次/分,是不是有点低啊?”实际上,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的心率就应该把静息心率控制在55-60次/分左右!为什么冠心病支架术后要控制患者的心率呢?一、心率快,冠脉供血减少心跳过快和心率过慢,都会引起和诱发心绞痛,特别是心率过快的时候更容易发生。因为心跳过快的时候,患者的舒张期变得很短,在还没有完全舒张且血液充盈的时候,下一次心跳就来临了,这就会导致供血的相对减少,影响心绞痛发病。二、心率快,耗氧增加心率越快,患者的心肌耗氧越高,这更不利于冠心病患者的心肌供血供氧。原来就血管狭窄,供血减少,现在再因为耗氧增加,心率加快的冠心病患者更容易心绞痛发病。三、心率快,预后更差心率增加影响冠心病患者的预后,这已经是很多临床研究所证实的结果,随着患者心率的增快,冠心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都会明显增加。所以在冠心病的诸多指南中,都把冠心病患者的心率控制写进指南,这也意味着控制心率是冠心病患者必须进行的最优化治疗之一。冠心病患者为什么要把静息心率控制静息控制在55-60次/分?有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明,心率增加作为冠心病患者的独立预后预测因素,对于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如果静息心率在60次/分左右,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频率最低。因此,冠脉支架术后患者应做好静息心率管理并加以重视,
1.什么是非瓣膜性房颤?心房颤动按照病因分为瓣膜性心房颤动和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瓣膜性房颤是指由心脏瓣膜病引起的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主要包括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是最早出现心房颤动的,因为房性早搏的频发而诱发房颤,主动脉瓣狭窄有10%的患者可以出现房颤。而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是指除心脏瓣膜病以外病因引起的心房颤动,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2.非瓣膜性房颤为何需要抗凝治疗?血栓栓塞是心房颤动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预防脑血栓栓塞是房颤治疗的重要内容,由于约有25%的缺血性脑中风由于心房颤动引起,因此,在大量的非瓣膜房颤患者进行抗凝治疗不可或缺。抗凝治疗是预防脑卒中的有效措施。3.如何评估血栓栓塞风险以指导抗凝治疗?房颤抗凝的常用评分方法有CHADS2,CHA2DS2-VASc和ATRIA等风险评估模型3.1CHADS2评分法CHADS2分别由C(Chronicheartfailure,慢性心衰)、H(Hypertension,高血压)、A(Age,年龄)、D(Diabetes,糖尿病)和S(Strokeortransientischemicattack,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成,除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积2分外,其余各积1分。积分为0者认为栓塞风险低,可不进行抗凝治疗。积分≥2分者,栓塞风险高危,必须进行抗凝治疗,推荐应用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积1分者,需结合患者意愿等进行选择。因CHADS2所包含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较少,不能识别真正的栓塞风险地位的患者,虽然其在临床上简便易行,已逐步被其改良版CHA2DS2-VASC积分取代。3.2CHA2DS2-VASC评分法CHA2DS2-VASC评分法是CHADS2评分法的升级版,C、H、A、D、S所代表的意义在两者中相同,而VASC分别代表Vasculardisease(血管病)、Age(年龄)和Sexcategory(性别)。血管病指既往的陈旧性心梗、周围血管病和主动脉斑块。该评分法对年龄作了进一步细分,>75岁者积2分,65~74岁者积1分。性别为女性者积1分。CHA2DS2-VASC包含了更多的房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资料,因而更利于识别真正的栓塞风险低危的患者,且其简便易行,积分方便,被ESC及ACC推荐广泛用于房颤栓塞风险的评估。3.3ATRIA评分法ATRIA(AnticoagulationandRiskFactorsinAtrialFibrillation)是房颤抗凝危险因素的简称。其评分规则如下表。ATRIA评分法相比较CHA2DS2-VASC评分法,对年龄作进一步细化,纳入了前两者均未包含的肾功能,同时根据是否合并既往卒中病史采取了不同的分值系统。根据积分0~5、6及>6将房颤患者分为栓塞低危、中危和高危组。有研究显示,较之CHA2DS2-VASC评分,该法可更好地区分房颤患者的栓塞风险,但因其相对繁琐、复杂的积分方法,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以上各个评分方法产生在房颤研究的不同时代,在房颤的抗凝治疗中均扮演了一定的作用。随着研究的进展,也认识到房颤的类型、房颤的负荷、左房大小、左房形态、左房自显影等超声表现,以及心脏影像学检查和各种新的分子标志物等,均可能会影响房颤栓塞风险。因此,客观深刻地认识当前的评分系统,对指导临床预测血栓栓塞风险和优化评分系统均显得尤为重要。参考文献[1] PhilippartR,Brunet-BernardA,ClementyN,etal.PrognosticvalueofCHA2DS2-VAScscoreinpatientswith『non-valvularatrialfibrillation』andvalvularheartdisease:theLoireValleyAtrialFibrillationProject[J].Europeanheartjournal,2015,36(28):1822-1830.[2]GoAS,HylekEM,PhillipsKA,ChangY,HenaultLE,SelbyJV,SingerDE.Prevalenceofdiagnosedatrialfibrillationinadults:nationalimplicationsforrhythmmanagementandstrokeprevention:theAnTicoagulationandRiskFactorsinAtrialFibrillation(ATRIA)Study.JAMA.2001;285:2370–2375.
今天是国际“房颤日”,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心房颤动,及时诊断心房颤动,及时治疗心房颤动,远离心房颤动造成的伤害,提高心房颤动患者的生活质量一.什么是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房颤)是指不规则、通常极快的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的心率范围可能为每分钟搏动60至175次。快速心房颤动可能导致心脏中形成血栓。房颤会增加发生卒中、心力衰竭和其他心脏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患者发生心房颤动时,心脏的心房跳动混乱且不规则,与心室跳动失去协调,对于很多患者来说,房颤可能无症状,只感到脉搏跳动不规律。但部分房颤可能导致快速、剧烈的心跳,患者会感到心悸、气短或虚弱无力。心房颤动发作可能时有时无,也可能持续存在。尽管大多数心房颤动本身通常不会危及生命,但它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状况,需要接受适当治疗以预防卒中。二.心房颤动的危害 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卒中、心力衰竭和全因死亡率风险增加,特别是女性患者。1.发生缺血性脑卒中风险与窦性心律者相比,房颤患者的死亡率增加一倍。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约为5%-7%/年,是无房颤者的2~7倍。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增加17倍;与非风湿性房颤患者相比,风险增加5倍。房颤患者栓塞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50~59岁患者因房颤所致的脑卒中每年发生率为1.5%,而80~89岁者则升高到23.5%。男性患者栓塞发病率在各年龄段均高于女性。2.发生心力衰竭风险房颤患者发生心力衰竭风险增加,房颤使心功能恶化。心功能Ⅰ级的患者(NYHA分级),房颤的发生率≤5%,随着心功能恶化,房颤的发生率增加,在心功能Ⅳ级的患者中,有近一半患者发生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房颤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高于不合并心力衰竭的房颤患者。3.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在心室率持续性增快的患者中,房颤还可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在心动过速得以控制后,原来扩大的心脏和心功能可部分或完全恢复正常。三.心房颤动的常见症状某些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不会注意到任何症状。确实出现心房颤动症状的患者可能存在如下体征和症状:感觉心跳加快、颤动或剧烈跳动(心悸)胸部疼痛头晕疲劳头重脚轻运动能力下降气短虚弱如果您有心房颤动的任何体征或症状,或出现胸部疼痛,请立即就医。胸部疼痛或心悸可能表示心脏病发作。四.心房颤动分类1.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可能出现时有时无的症状,通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有时症状可能持续一周,并且反复发作。症状可能会自行消退。某些偶发性房颤患者需要接受治疗。2.持续性心房颤动,如患有该类型心房颤动,心律无法自行恢复正常。如果出现房颤症状,可通过心脏复律或药物治疗来恢复和维持正常心律。3.长久性心房颤动,该类型的心房颤动持续发生,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在该类型的心房颤动中,心律失常无法恢复。需使用药物来控制心率和预防血栓。五.心房房颤可能的原因心脏结构问题是心房颤动最常见的原因。心房颤动的可能原因包括:冠状动脉疾病心脏病发作与生俱来的心脏缺陷(先天性心脏缺陷)心脏瓣膜问题高血压肺病由手术、感染性肺炎或其他疾病造成的身体压力既往心脏手术心脏自然起搏点问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过度活跃(甲亢)和其他代谢失衡使用各种刺激剂,包括某些药物、咖啡因、烟草和酒精病毒感染一些房颤患者并没有已知的心脏问题或心脏损伤。可能增加心房颤动(房颤)发病风险的因素包括:年龄。年龄越大,发生房颤的风险越高。心脏病。所有心脏病患者(如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疾病,或者有心脏病发作或心脏手术史)发生房颤的风险均会增加。高血压。患有高血压,尤其是改变生活方式或使用药物后控制不佳的情况下,可能增加发生房颤的风险。甲状腺疾病。在某些人中,甲状腺问题可能会引发心律问题(心律失常),包括房颤。其他慢性健康状况。某些慢性疾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慢性肾病、肺病或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发生房颤的风险升高。饮酒。对于一些人来说,饮酒会引起房颤发作。暴饮会进一步增加发生房颤的风险。肥胖症。有肥胖症的人发生房颤的风险升高。家族史。在一些家族中,发生房颤的风险升高。六.心房颤动的并发症血栓是心房颤动的危险并发症,可导致卒中。房颤患者混乱的心律会导致血液在心脏的上腔(心房)蓄积并形成血栓。如果左上腔(左心房)中的血凝块从心脏区域脱落,它可能会进入大脑并导致卒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引起卒中的风险也会增加。其他健康问题也可能会增加因房颤引起卒中的风险,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瓣膜性心脏病血液稀释剂通常用于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出现血栓和卒中。七.诊断与评估心房颤动的诊断依据包括病史和体格检查,需要至少一张单导心电图或Holter记录予以证实。对房颤患者的初次评估包括判断房颤的类型,明确原因,寻找与房颤有关的心脏和心脏以外因素,以及以前诊治的情况。如评价患者是否存在高血压、瓣膜病等基础心脏病和甲状腺疾病。体格检查发现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脉搏短绌常提示存在房颤。八.治疗与预防心房颤动的治疗有手术治疗和药物控制治疗。在临床实践中,房颤的患者是否选择射频消融手术,主要还是结合其具体的房颤病情、患者意愿、家庭情况以及当地医疗技术水平等等多种因素后作出决定。需要指出的是,房颤的导管消融虽然取得很大的进展,但现今仍难以做到像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那样理想的效果。1.射频消融术手术治疗综合当前国内外的共识认为以下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1)对于阵发性房颤,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或不愿长期用药或者难以耐受药物治疗),导管射频消融手术可推荐为一线治疗。2)对于没有明显的器质性心脏病的持续性房颤,如果病史较短,且伴有症状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导管射频消融可作为合理的选择。3.)如果房颤合并心衰,且其症状与房颤有关,导管消融也可作为合理选择之一。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转复房颤,控制维持心室率和预防脑卒中的抗凝治疗。推荐采用合适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减慢心室率、缓解症状和改善血液动力学,包括β阻滞剂、钙拮抗剂、洋地黄类和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β阻滞剂和异博定可用于控制持续性、永久性房颤或需紧急处理的房颤患者的心室率,但应避免心动过缓。洋地黄类药物用于静息时室率较快的患者以及心力衰竭和静息生活方式的患者。无房室旁路的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可考虑静脉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和胺碘酮。其他药物无效或有禁忌证时,静脉应用胺碘酮有利于室率的控制,并口服胺碘酮维持心室率。对于血栓形成风险较高的患者,需要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也可用新型口服抗凝药(NOCD)治疗,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皮肤,黏膜和牙龈出血的情况,及时监测血液的凝血功能。3.电除颤转复治疗对于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频繁,初发心房颤动的患者,在房颤发作36小时内,考虑电除颤转复治疗,超过36小时的心房颤动患者,在转复前应排除心房血栓形成之后再进行电除颤转复治疗。4.心房颤动的预防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并预防心房颤动。以下是一些有助于保持心脏健康的基本提示:饮食营养经常锻炼身体并维持健康的体重不要吸烟避免或限制酒精和咖啡因的摄入管理压力,因为强烈的压力和愤怒会导致心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