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期间,远程会诊的优势尤为显著。为减少人员流动,避免交叉感染,彰武县中医医院充分利用远程会诊平台,发挥了“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捷、高效的优势,建立了与北部战区总医院“互通”的桥梁。8月24日上午9点,北部战区总医院赵明光主任准时与彰武县中医院连线,为5位患者进行远程会诊。现分享病例如下: 病例分享(一) 患者李女士,53岁,主诉:腰痛15年,加重7个月,行走费力,弯腰费力,行走三四十米腿部开始疼痛,休息片刻后稍有缓解。 辅助检查:腰椎磁共振显示:腰2-3、5-骶1椎间隙窄,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各椎间小关节增大:腰2、3下终板、腰4上终板局限性凹陷,2-3、3-4、4-5、5-骶1椎间盘信号减低并向后隆起,腰椎退行性变,腰2、3下终板、腰4上终板椎间盘压迹,腰2-3、3-4、4-5、5-骶1椎间盘突出。 专家指导意见 1.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建议首选微创椎板切开减压术,其次可选周围神经嵌压松解术。治疗后可选择康复理疗进行巩固。 2..完善辅助检查。 病例分享(二) 患者韩女士,36岁,主诉:头胀痛15年,近一年头痛加重晨起时头痛症状尚可,近2、3个月头痛症状逐渐加重,偶有疼痛严重时伴呕吐症状。 辅助检查:颈椎磁共振显示:颈4、5、6椎体边缘骨质增生,颈3-4、4-5、5-6椎间盘向后隆起,脊膜囊受压变形,颈椎退行性变,颈3-4、4-5、5-6椎间盘突出。脑平扫未见异常。 专家指导意见 1.患者颈椎症状严重,头痛问题应是颈椎病变所导致的,头部涨痛是由于颈椎突出导致血管长时间受压,造成头部供血不足所导致的。 2.对于患者的颈椎问题,可以考虑进行康复理疗,或者进行颈部手术治疗。 3.赵主任叮嘱患者在日常工作中避免长时间低头劳作,注意颈部活动量,避免大幅度活动,以免造成眩晕晕倒。 病例分享(三) 患者王女士,主诉:腰痛一年,腿痛一个月,加重半个月,疼痛的症状十分明显,疼痛时行走困难,晨起运动后稍有缓解。辅助检查:直腿抬高阳性,腰部无压痛。既往史有糖尿病史3年,空腹血糖11左右,并未进行系统治疗。 专家指导意见 1.患者可能存在久坐,或者重体力劳动,建议患者注意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 2.对于患者的血糖情况,赵主任表示患者应进行系统的治疗,来控制血糖情况。 3.由于患者提供的信息不够完善,建议患者进行准确的检查,明确导致目前症状的原因。 病例分享(四) 患者李女士,69岁,主诉:一个月前摔伤,在其他医院检查后,无骨折症状,回家休息静养,逐渐出现腰痛症状,大便控制力差的情况。 到我院就诊,腰椎CT显示:腰1椎体呈楔形变前柱骨质断裂,周围软组织肿胀,腰椎退行性变,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腰2-3、3-4、4-5椎间盘膨出。 专家指导意见 1.根据患者的症状,应该进行进一步的诊断,明确其目前症状的原因。 2.对于患者的大便控制力差的问题,赵主任表示可以考虑进行常规的器官检查,如甲状腺、子宫、卵巢、泌尿系统等,来鉴定是不是炎症所导致的。 3.对于检查方法赵主任表示应首选考虑:PET-CT检查,PET-CT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能对全身各个部位的疾病进行检查诊断,尤其是对全身各个部位的肿瘤,转移瘤,全身骨转移瘤的诊断具有其他任何设备都不可代替的优势。一次检查就能全身显像,是当今最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当今最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病例分享(五) 患者史女士,75岁,主诉:腰部疼痛伴左侧髋关节疼痛,近几日头痛症状明显,戴帽子后症状减轻。辅助检查:腰椎磁共振显示:腰椎退行性变,腰1椎体压缩,腰2-3、3-4、4-5椎间盘膨出。头部磁共振显示:双侧多发腔隙性脑梗塞,脑萎缩。 专家指导意见 1.患者腰椎椎体压缩,考虑老年骨质疏松症所致,因为椎体没有力量造成压迫性骨折,往往这种压缩是多发性的,建议进行颈椎胸椎核磁共振,观察颈椎胸椎是否有压迫性骨折。 2.对于患者的膨出问题,赵主任表示可以考虑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康复理疗,目前状况来看理疗是首选的,如理疗不能缓解症状可以考虑经皮椎体成形术,来增加腰部椎体的力量,但是手术费用较大。 3.对于患者的头痛症状,赵主任表示患者头部疾病属于老年疾病,或是神经类疾病引起的,并不严重,应注意血脂,血糖,血压,暂不需要治疗。 5位患者在会诊中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和完善的治疗计划,对自己的病情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作为北部战区总医院的远程会诊中心,彰武中医院不仅为上下级医院之间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更充分利用了科技的力量,帮助更多的彰武百姓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真正的实现足不出县,与专家面对面。
我们经常听到每天要吃足够的水果蔬菜,但是该如何吃,吃多少? 事实上,研究证实,吃不同量的蔬菜和水果会为身体带来不同的好处,接下来,带大家盘点一下水果和蔬菜究竟该如何吃。吃果蔬,有个“减压量”和“长寿量” 一、推荐量: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国人每天蔬菜摄入量应为300~500克,水果摄入量为每天200~350克,对于蔬菜的选择,深色蔬菜需占二分之一,此外,果汁不能替代新鲜水果。 也就是说,每人每天要保证摄入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摄入足够量的水果和蔬菜可以为人体提供了每日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植物化合物等营养物质,是合理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蔬果摄入不足会增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世界卫生报告中曾提出:水果和蔬菜摄入量过少是全球十大死亡高危因素之一。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中国因水果摄入不足造成期望寿命损失为1.73岁(男性损失1.80岁,女性损失1.58岁)。① 二、减压量:每天一斤水果蔬菜 2021年,一项发表在《临床营养》期刊上的研究称,摄入富含水果和蔬菜的饮食,可减轻压力。② 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的研究人员对8689名25~91岁受试者的水果蔬菜摄入量与压力水平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每天至少吃470克(一斤左右)水果蔬菜的人,比每天吃水果蔬菜少于230克的人的压力水平低10%。 研究人员表示,人体中的炎症和氧化应激是公认的因素,可导致压力增加,焦虑和情绪低落。果蔬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类黄酮等,有助减少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从而改善心理健康。三、延寿量:每天最少三两水果+半斤蔬菜 哈佛大学胡丙长教授团队2021年发表在《循环》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对美国两项大型队列研究10万余名参与者,以及全球24项队列研究近190万人的汇总分析显示,每天吃160克水果(2份,约)及240克蔬菜(3份,约半斤),可能是健康长寿的最佳吃法。③ 研究指出,每天摄入160克水果和240克蔬菜,与全因死亡风险下降13%有关,还与心血管疾病、癌症、呼吸道疾病死亡风险下降有关。 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被认为是水果和蔬菜的食物都有同样的好处。例如:淀粉类蔬菜,如豌豆和玉米,果汁和土豆,与降低因各种原因或特定慢性疾病死亡的风险无关。而绿叶蔬菜,包括菠菜、生菜和甘蓝,以及富含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柑橘类水果、浆果和胡萝卜,都有好处。吃果蔬学会这几点,不然就白吃了! 1、吃果蔬要“挑颜色” 不同颜色的水果和蔬菜由于其所含成分不同,因此产生的功效也不同。 比如紫色/蓝色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大量的花青素,其抗氧化能力堪比维生素C和维生素E,能帮助人体抗氧化,延缓衰老。二绿色的蔬果则富含叶绿素、维生素C等;黄色/橘色的蔬果中富含胡萝卜素、硒、叶黄素等。而红色蔬果则富含花青素和番茄红素,尤其是番茄红素是目前自然界中已知的最强抗氧化剂之一。 所以,在日常饮食中,应该各种颜色的水果和蔬菜都要吃,不仅要保证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还要记得均衡饮食,补充各种营养成分。 2、水果蔬菜不能互相替代 很多人觉得,蔬菜水果营养价值差不多,那是不是可以替换同等量吃? 中国营养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贾梅2019年2月在健康时报刊文强调,它们很不同!蔬菜的种类更多,特别是深色蔬菜的营养价值更高,每餐的蔬菜要占全部膳食的一半,蔬菜的品种要多样,保证有一半是深色蔬菜。此外,部分水果中的营养物质也是蔬菜不能满足的,所以吃水果和蔬菜不能相互代替。④3、顿顿有蔬菜,天天吃水果 此外,想要吃够足量的蔬菜和水果,最好做到顿顿有蔬菜,天天吃水果。蔬菜中至少有一半的蔬菜是深色的,绿色、紫菜等深色蔬菜比浅色的含有更多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
颅脑外伤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保持伤口的干燥和伤口周围的清洁,术后引流管的相关护理,以及预防感染、积极促进伤口愈合;第二点,肺部的相关护理,比如预防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第三点,消化系统的护理,比如保持胃管的通畅、清洁,以及鼻饲护理;第四点,相应功能区域的康复措施;第五点,昏迷患者导尿管的护理,预防逆行性的感染、防止便秘等。
这两种血肿的血肿部位不同,硬膜外血肿位于颅骨与硬脑膜之间,硬膜下血肿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或硬脑膜与脑表面之间。 出血的来源不同,硬膜外血肿出血来源于硬脑膜中动脉,而硬膜下血肿,出血来源于脑皮层静脉或脑挫伤组织。 这两个血肿的原因也不同。硬膜外血肿有典型的外伤史,急性或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也有典型的外伤史,而慢性硬膜下血肿一般无明确的外伤史。 CT的表现也不一样,硬膜外血肿呈梭形或者是凸透镜形,比较局限,并且可以在血肿周围看见颅骨骨折,而硬膜下血肿一般呈弯月形范围比较广。
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轻者头痛、呕吐,轻度意识障碍,严重者长期昏迷,或者因为严重的脑继发性损害及其并发症而致残或死亡。 绝大部分患者伤后均立即出现意识障碍,昏迷时间少则几分钟,多则数小时,甚至长期昏迷不醒。 清醒后在成年人中常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儿童则常常出现厌食与呕吐等症状;严重颅内压增高常引起脑移位,导致瞳孔变化,可出现瞳孔短时间缩小,很快散大和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等现象;颅内压增高时也可导致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呼吸深大。 患者出现烦躁、抑郁、情感和行为障碍等现象。位于大脑凸面的损伤以及儿童常有不同类型的癫痫发作。 伤后早期可有血压偏高,脉搏变快,呼吸浅而快。如有发热体温多中度升高,持续性高热多因下丘脑或 严重脑挫裂伤可合并蛛网膜下隙出血,可导致患者畏光,并有颈项强直;严重时导致偏身感觉障碍,以及不同程度的语言功能障碍。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常伴有其他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需要进行综合干预。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坚持治疗,并且定期测量血压,尽可能实现降压达标,坚持长期、平稳、有效地控制血压。使用降压药应遵循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和个体化等用药原则。 小剂量开始原则是指初始治疗时通常应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剂量。降压不是越快越好。 优先选择长效制剂原则是指为了有效控制夜间血压和晨峰血压,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尽可能选择每天1次给药且有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 个体化原则是指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耐受性、个人意愿和长期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高血压患者要充分了解血压变化的复杂性以及短时间内降压降得过快、过猛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掌握正确降压理念和用药规范,合理降压。
胶质瘤从细胞学角度来说均认为是恶性肿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根据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分为1-4级。1、2级胶质瘤为低度恶性肿瘤,其中1级接近良性,常见的有毛细胞胶质瘤、节细胞胶质瘤等,手术切除后可不做放化疗,定期复查即可,但有少数1级胶质瘤会发生恶变,进化为更高级别的胶质瘤。2级胶质瘤虽仍属于低级别肿瘤,但已经出现分化,一部分仍具有低度恶性的生物学特性,例如少突胶质细胞瘤,手术后可定期复查,可不行放化疗等治疗;但另一部已经具备高度恶性的风险,例如星形细胞瘤,需要进一步做放化疗;具体区分标准依据病理结果(包括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进行鉴定。3-4级胶质瘤是高度恶性胶质瘤,手术后均应行放化疗,其中4级胶质瘤恶性程度最高,病人的预后较差,平均生存期仅十几个月,因此一旦发现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目前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这种经典的胶质瘤分级标准的界限已经逐渐模糊,更多的是依据组织病理学中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和分子病理学中相关基因的检测结果,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治疗效果的预测更加精准,因此是目前国内外通用的诊断依据。
春风十里,百花齐放,上天是厚待每一个人的,总有一扇门是敞开的!2021年3月4日,辽宁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特别行动启动仪式及挂牌仪式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举行,省、市级领导、省残联领导及沈城各大医院专家参会,共同为残疾儿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北部战区总医院是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手术医院! 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和平病区在赵明光主任的带领下,全体医护人员持续关注小儿脑瘫,坚持扶贫为民!在省残联的大力支持下,北部战区总医院的专家们走进省内各市区,免费为残疾儿童看诊,服务残疾儿童群体! 赵明光主任团队专家们深入地方义诊时,筛查出家住本溪的小铭,小丞和家住浑南的小忆,家长们选择并信任赵主任的高超技术,都希望通过手术治疗,减轻孩子的痛苦,为下一步康复提供保障!三个孩子均患有痉挛性脑瘫但是他们的病情程度不同,赵明光主任脑瘫专项团队根据每一个孩子的不同病情,制定不同的手术计划,并将整个治疗计划讲解给患儿的家长,解除她们的顾虑和担忧! 护理团队根据孩子的不同性格特点,安排不同的病房、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进行专科护理,获得孩子的信任,家长的认可!还专门准备了儿童活动室,解除孩子的焦虑,减轻家长带孩子的负担。 医疗和护理团队分别制定了详细完整的应急预案和围手术期医疗护理流程,只为保障每一个患儿的安全! 小铭,男,8岁,28周早产患儿,2岁时发现行走姿势异常,右侧肢体活动减少,右侧下肢尖足行走,踝关节僵硬,近两年发现右侧下肢较对侧明显缩短,肌肉萎缩。行右侧下肢高选择性胫神经部分切断术,术后右侧踝关节僵硬明显好转,能自行屈曲踝关节,平足行走。 小丞,男,3岁8个月,双侧下肢肌张力增高2年,早产儿孕30周,出生后黄疸,不能独自坐立及站立,双手精细活动不能,智力及语言差,头部MRI提示脑室周边白质软化,诊断;脑性瘫痪(GMFCS评级:5级,ashworth评分:3级),行选择性腰段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术后双侧下肢踝阵挛消失,膝关节,踝关节被动活动阻力消失,能平行下肢站力,迈步(术前双侧下肢交叉)。 北部战区总医院是残联指定的医疗单位,凡是具有辽宁省户口,7周岁以下小儿,均可享受残联给予的最高1.2万元的手术补助,因此,孩子们得到精湛治疗的同时,也享受了国家给予的经济支持! 春,生命的开始,奋斗的季节,在治疗小儿脑瘫,扶贫为民的路上,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和平病区全体医护人员坚持不懈,砥砺前行!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1/3有高血压。老年人动脉硬化丧失了弹性,血管阻力增高引起高血压。重视对高血压防治,可降低脑卒中、心衰、心肌梗塞发病率。 1、特点 以收缩期高血压为多;血压易受季节、气候变化、情绪变化、体力负荷、体位性变化而波动。 2、临床表现 早期无明显症状或仅出现轻微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乏力、心悸等症状。血压越高,持续时间越久,危害越严重。长期重症高血压可加重动脉硬化,引起冠心病和肾功能损害。而脑出血是老年重症高血压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3、治疗及护理 (1)治疗: ①应首选基础降压药噻嗪类。以双氢氯噻嗪最常用,多数病人应用后效果良好,注意补钾。 ②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吡啶(nifedi-pine,心痛定)治疗高血压有显著疗效。 ③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宜用滋肾平肝方剂。 (2)护理; ①适当休息,去除日常生活中引起血压波动的因素如劳累、紧张、激动等,保持乐观精神,冬季注意防寒保暖。 ②加强生活指导,宣传早期防治高血压的重要。老年人养成规律生活,坚持适量运动如慢跑、散步、气功等,应以运动后每分钟心率不超过170减岁数为宜。 ③对肥胖者应适当控制饮食,减轻体重,提倡四少一多,即少油、糖、盐、热理,多运动,戒酒、浓茶、以喝少量清淡绿茶为宜。 ④老年人用降压药剂量不宜过大,一般为常用量的1/2或1/3,必要时逐渐增加。忌乱用药及用过猛降压药物及不按时按量服药,睡眠前不宜用降压药。注意用药后血压变化的观察,嘱病人起床前动作缓慢,防止位置性低血压。
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但是现在市面上的盐琳琅满目,如低钠盐、无碘盐、玫瑰盐,还有深井盐、海藻盐、雪花盐等等,那这些盐有什么区别?你更适合哪种盐呢? 按成分:食盐主要分三大类,各有禁忌 其实如果按照食盐的主要成分差别来分,可以分为三类:低钠盐、加碘盐、无碘盐。 1、低钠盐——肾病患者不能吃 我们都知道,盐吃多了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但实际上,诱发高血压的真正凶手,不是盐,而是钠。 辽宁省沈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于路阳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中指出,人的血管具有通透性,钠就像海绵,如果钠摄入多了,会把水分吸收进入造成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给血管增加压力,长期如此,血管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导致高血压。 因此低钠盐就成为了许多人的选择。于路阳主任解释,低钠盐属于营养盐,它与普通盐相比,氯化钠的含量降了大约三成。传统盐的氯化钠含量在95%以上,而低钠盐中加入了30%的氯化钾,使氯化钠的含量降到了70%左右。在几乎不影响咸味感觉的同时,减少钠的摄入量,同时有效增加了钾摄入量。 而钾刚好能起到制约钠的作用,当食物中钠含量较多时,钾起不到调节作用,但如果在食物中增加钾的摄入,就可以促进钠的排出,减少水钠潴留的现象。低钠盐刚好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① 因此,在平时的饮食中,可以将普通盐换为低钠盐。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低钠盐就可以想吃多少吃多少,还是要按照标准控制盐的总摄入量。此外,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低钠盐。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秦建国2017年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低钠盐中含有较多的钾,肾脏病人,尤其是排尿功能出现障碍(例如尿毒症)的患者,不可以吃低钠盐,较多的钾不能有效排出体外,堆积在体内会造成高血钾,容易造成心律不齐,心衰竭的危险。② 2、加碘盐——碘缺乏地区建议使用 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盐多为加碘盐,之所以在食盐中添加碘,是因为我国曾是碘缺乏病流行严重的国家,1996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全民食盐加碘。 2012年原卫生部修订《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后,食盐不再允许添加除碘以外的营养强化剂,食用盐碘含量则可选20mg/kg、25mg/kg、和30mg/kg三种加碘水平。 但是关于是否有必要继续食用碘盐,网络上一直存在各种各样的观点,有人认为我国补碘这么多年,不需要再食用碘盐;还有人表示沿海地区吃海鲜多,靠食物补碘即可;也有观点认为,碘缺乏后果严重,应继续补碘。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丁霞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常见食物的碘含量为:鲜海带114μg/100g,干紫菜4323μg/100g,虾皮265μg/100g,淡菜346μg/100g,虾米82μg/100g。所以如要单用含碘量较高的食物来满足一般成人碘需要量120μg/d,每天需吃105g鲜海带或3g干紫菜或45g虾皮。而按照中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如果食盐强化碘量水平为25mg/kg,每天摄入5g食盐,烹调损失按20%计算,每天从加碘食盐中可摄入碘100μg,加上饮水和食物中的碘,则能达到一般人群的需碘量。③ 所以如果你生活在沿海城市,平时海产品摄入比较多,可以无需选择加碘食盐。但如果平时海产品摄入不足,亦或者是碘缺乏地区,则建议使用加碘盐。 3、无碘盐——两类人不建议使用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食用加碘盐。 2017年,浙江省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宋向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有两类人不适合食用碘盐,一类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甲状腺疾病患者,因治疗需要遵医嘱可不食用或少食用碘盐;另一类是生活在高碘地区或非缺碘地区的居民,他们每天从食物和饮用水中已经得到了足够剂量的碘,这部分人群也不宜食用碘盐。④ 按工艺:产地工艺略有差别,控量最重要 除上述三大类外,其他种类的盐都是在这三大类基础上,根据生产工艺与采地不同衍生而来。 比如井盐、湖盐、海盐、岩盐之间最大的区别是盐的来源不同,井盐指通过打井抽取地下卤水(天然形成或盐矿注水后生成)制成的盐;海盐指由海水蒸发结晶生产的盐;湖盐是从盐湖中直接采出来的盐,以及以盐湖卤水为原料在盐田中晒制而成的盐;太阳晒干海水后产生的海盐,经过上亿年地质挤压和地下高温作用形成的“盐化石”叫岩盐;淡粉色的玫瑰盐也是岩盐的一种,因为含有微量的铁而呈现粉红色。⑤ 而“海藻盐”是用海带等提取天然有机碘替代普通碘盐中碘酸钾;“雪花盐”则是通过原料盐溶解二次集结后,形成外形酷似雪花晶体,具有溶点更低的特点;而“竹盐”是将食盐装入竹筒中,两端用黄土封口,再以松枝为燃料,经1000℃~1300℃高温煅烧,最后得到的固体粉末就是竹盐。经过炼制,竹筒和黄土中的矿物质会进入食盐,可以说竹盐是加工而成的“粗盐”。⑤ 最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丁霞建议,这么多种类的盐,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只需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普通加碘盐、低钠盐、无碘盐即可,无需专门区分其他盐进行选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吃什么盐,都要控量,这才是最重要的。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