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Hp感染的患者初次治疗不规范或规范治疗后复查,呼气试验仍显示阳性,甚至数值较前更高,患者很担心自己感染的Hp是否还能杀掉?事实上,如果以前因为其他疾病(如感冒、发热)服用过抗生素,但是并非针对Hp的,就有可能造成Hp的耐药,也可能初次感染时就是耐药的细菌,这就“运气”很差了。不过不要紧,治疗失败后还有很多选择。如初次治疗失败,可在剩余的方案中再选择1种方案进行补救治疗。如果经过四联方案中2种方案治疗后再次失败,则须请经验丰富的医生再次评估根除治疗的风险-获益比,如确实需要第三次治疗,则需在失败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治疗方案或做Hp耐药的检测。 初次治疗失败后,再次根除时需要换一种PPI类药物,如原来用的是奥美拉唑,就可以换用雷贝拉唑、艾司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铋剂必不可少,同时抗生素换用其他种类,尤其推荐使用呋喃唑酮(痢特灵)和四环素这两种药物,临床经验表明,这两种药物的幽门螺杆菌耐药很少,并且价格便宜。但可惜的是,国内很多大医院药房都不配备这两种药了,但可以从网上购买等渠道获得。这好比是一场和幽门螺杆菌之间的战斗,现有的武器不给力,只能换成“价廉物美”的好武器,再次与Hp进行“战斗”。 除了换用“武器”之外,再次治疗时的疗程也需要延长,比如原来采用7天疗法,再次治疗时要延长到10~14天,原来用的10天疗法,再次治疗时就要14天,这就是“以时间换空间”的方法开展“攻坚战”。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序贯疗法”,即把整个10天的疗程分为前后各5天,前5天采用PPI加阿莫西林治疗,后5天采用PPI加克拉霉素和甲硝唑的治疗,通常根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这就好比“战斗”中“留一手”,不把所有的武器一次使用出来,等到敌人麻痹了,再予以“致命一击”。 另一种新颖的疗法也近年来得到临床应用,就是采用“以菌治菌”的方法。近年益生菌(Probiotics)的应用为防治Hp感染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现在强调“以菌治菌”,其实很早就有学者发现,喜欢喝酸奶的人Hp的感染率较低。应用到临床实践中表明,在根治Hp的过程中同时口服肠道益生菌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国外研究发现,加用益生菌的治疗组患者Hp根除率达89.1%,而对照组仅有63.5%。同时,加用肠道益生菌可以降低传统三联疗法的副作用,比如腹泻、便秘、口腔异味等。国内南京大学研究人员在传统的三联或四联疗法中加用培菲康(双歧杆菌),口服14天后发现,单纯采用三联和四联疗法Hp的根除率分别为60%及79%,加用培菲康后Hp的根除率可以达到82.7%。上海长海医院也进行了一项上海地区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但加用的是乳酸杆菌和粪链球菌的联合制剂,且益生菌的加入时间调整为传统三联或四联疗法之前或之后,结果发现,加入益生菌后Hp的根除率可以从65%左右提高到81%-82%,同时也降低了副作用。 总体来说,目前国内外都有许多研究显示,在传统三联或四联疗法基础上加上益生菌能显著提高Hp根除率。但究竟采用何种益生菌的辅助根除效果较好?益生菌的种类繁多,常用的有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粪肠球菌、粪链球菌、枯草杆菌、芽孢杆菌属(蜡状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非常驻菌属(丁酸梭菌、酪酸梭菌)等。目前看来,乳酸杆菌的效果比较好。此外常用的益生菌制剂本身对细菌的数量有一定要求,需要达到一定的数量级才能有效定植于肠道,发挥其调节作用。尽管目前流行的益生菌添加方案是和三联治疗同时服用,但益生菌本身是活菌,还是会担心其可能会和抗Hp三联或四联疗法联合应用时被抗生素杀灭,从而影响其辅助根除Hp的效果。事实上,益生菌量很大,服用后主要是在肠道内定植。而常规抗生素一般是吸收以后先在胃内起作用,二者之间没有直接接触,若分开服用不至于被抗生素杀灭。 因此,在开展根除失败后的补救治疗时,可以采用益生菌作为“铺垫”,先服用两周左右的益生菌,使胃内的益生菌和Hp形成一种“平衡”,使Hp的数量和毒力减弱,在此基础上,再采用针对性的抗生素,会显著提高根除效果。 总之,虽然幽门螺杆菌有时比较“顽固”,但只要治疗方案合理,患者按照方案严格服药,绝大多数的Hp还是可以被有效根除的。当然,一次根除成功并不意味着终身不再感染,还需要注意饮食和定期复查。 (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杜奕奇教授共同撰写本文)
早几年前,幽门螺杆菌的知晓率并不高。这几年,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再加上,不少单位在体检时增加了幽门螺杆菌检测项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这一病菌,并知晓这一病菌与胃癌发生的关系。于是,检测阳性者中的不少人患上了“Hp恐慌症”,担心日后会发生胃癌,不惜一切代价将其“斩尽杀绝”;检测阴性者则放“宽心”,认为自己不会患上胃癌。那么,体检幽门螺杆菌阳性者会进展成胃癌吗?引起胃癌发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阳性者应该怎样对待幽门螺杆菌感染,一定要“杀干净”吗? 张先生今年40岁,因为上腹部不适去医院检查,做了胃镜提示糜烂性胃炎,且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他常在电视等媒体上见到关于幽门螺杆菌和胃癌有关的宣传,因此非常担心,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随后复查幽门螺杆菌阴性,这下张先生终于放了心,但没过多久又担心起来,因为听邻居说即使幽门螺杆菌阴性,也有患胃癌的可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事实上,幽门螺杆菌的确是导致胃癌的“元凶”之一,为何认为是“之一”而不是全部呢,这里面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一部分胃癌是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也就是说,曾经做过世界范围内的调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群,如果持续跟踪20年,这部分人群的胃癌发生率要显著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的人群。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群患胃癌的危险性几乎是未感染人群的4倍。反过来也是,如果对一个Hp感染的人群开展Hp根除,那这部分人群的胃癌发生率就会低于Hp不根除的人群。更重要的是,在动物模型(比如沙土鼠)中,Hp感染1年左右就会观察到胃癌的发生。上述现象符合某一种病原与某种疾病相关的“科赫法则”,因此认为Hp是胃癌的病因。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已将Hp定为胃癌的一类致癌原,认定胃癌和Hp有直接关系。另一层含义是指胃癌还有其他病因,甚至是我们还不了解的病因,因此Hp不能代表胃癌病因的全部。 尽管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但并不是所有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最终都导致胃癌。Hp导致胃癌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常要经历Hp相关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或上皮内瘤变)→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等多个阶段,也称为胃癌发生的“Correa”模型(图1),因此只要在早期胃癌发生之前,根除Hp就是有益的。但也有研究表明,根除Hp在肠化生阶段之后,不能逆转已经存在的肠化和内瘤变,但是对于萎缩程度的减轻有一定作用,从这点意义上来说,根除Hp越早,对于预防胃癌就更有意义。 传统观念认为,大部幽门螺杆菌阳性不需要治疗。因为只有一小部分人会患胃癌或消化性溃疡,只需要中年后定期进行内镜检查,或在有上消化道不适时进行内镜检查即可。据推测,我国至少有7亿人群是幽门螺杆菌阳性,若都服用抗生素根治幽门螺杆菌,那引起的抗生素耐药问题将是非常严峻的。但是,现在认为,上述观点需要修正。目前建议,Hp阳性者均应根除,除非患者有其他不可抗拒的理由,比如经济原因、药物过敏或个人意愿。在欧美发达国家,治疗Hp的策略是“检测即治疗”,也就是,查出Hp阳性就要予以根除,而不管患者是否有症状或内镜检查是否发现其他问题。此外,目前已有方法区分Hp的毒力,例如长海医院可开展血清Hp毒力的检测,针对有毒菌株进行选择性根除,使Hp的根除更有针对性。 最新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关系的京都共识2015》已经将幽门螺杆菌感染定义为一种感染性疾病,一方面,只要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尽管患者年纪尚轻,也没有症状,但其胃黏膜已经存在炎症改变;另一方面,一个患者的Hp可能传染给其他人,造成Hp感染率居高不下。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降低我国整体人群Hp感染率,那胃癌的发生率还会居高不下。这点已经得到两项验证:一是我国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已经显著下降,幽门螺杆菌被发现后的这30年里,溃疡病发病的确在减少,而且根除幽门螺杆菌,对于预防溃疡病复发意义重大。有数据显示,溃疡病治疗过程中幽门螺杆菌阳性,3年内复发率高达90%,根除后3年内复发率小于10%。二是我国胃癌发生率也在下降,从1990年的38/10万下降到目前的22/10万左右,下降了几乎一半,这与开展Hp根除有很大关系。日本经过开展Hp根除和内镜普查,胃癌发生率已经从1980年的80/10万下降至今天的50/10万。 按照最新的观念,只要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都应该根除,因为这是一种疾病,即符合“检测即治疗”的策略,因此根除适应证将更加广泛。当然,在我国现阶段实施该策略还有一定困难,包括不同地区的Hp感染率存在差别,不同地区的医疗费用负担也不同,需要制定更切合实际的策略。但无论如何,开展Hp广泛根除的效果可能会在今后的10年或20年间显现。 鉴于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关系,建议您有下列情况时,应接受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有胃癌家族史、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伴萎缩或糜烂、病理发现有不典型增生的患者,计划长期服用包括阿司匹林在内的非甾体抗炎药、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等患者。有消化不良症状、但内镜没有阳性发现的患者,其中一部分患者在根除Hp后,其症状也可得到改善。此外,当你不符合上述表现,但是检测Hp阳性时,建议您找医生咨询,在适当的机会进行Hp根除治疗。 (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常务副主任杜奕奇教授共同撰写本文)
慢性胃炎主要是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所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胃黏膜层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胃镜下将慢性胃炎分为萎缩性胃炎和非萎缩性胃炎(即旧称的慢性浅表性胃炎)两大基本类型,而不再使用浅表性胃炎的概念。因为“浅表”对应于“深层”,是深浅的划分用语,不能反映胃黏膜腺体的数量。 常见病因有:(1)细菌、病毒及毒素: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胃黏膜病变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逐渐演变而成慢性胃炎。(2)Hp感染:可破坏胃黏膜屏障,使H+反向弥散,最终引起胃黏膜的炎症。(3) 药物:如水杨酸制剂、皮质激素、洋地黄、消炎痛、保泰松等,可引起慢性胃黏膜损害。(4)吸烟:烟草中主要有害成分是尼古丁,可使幽门括约肌松弛,十二指肠液反流,以及胃部血管收缩,胃酸分泌量增加,从而破坏胃黏膜屏障。(5)刺激性食物:长期饮用烈酒、浓茶、咖啡、及摄入辛辣及粗糙食物,以及过饥或过饱等无规律的饮食均可破坏胃黏膜屏障。(6)心理因素: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忧虑或抑郁状态,可引起全身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导致胃黏膜血管舒缩功能紊乱,造成胃黏膜血流量减少,破坏胃黏膜屏障作用。 临床上大多数患者无任何症状,少数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如进食后上腹部不适、隐痛,伴嗳气、恶心、反酸,偶有呕吐。最常见的表现是上腹部疼痛,无规律性,与饮食无关。疼痛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常常因为吃了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而症状加重,少数与气候变化有关。 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 Hp检测(呼气试验或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试验)对判断病因有重要价值。 多数患者症状会自行消失。治疗上分为病因治疗和药物治疗:(1)病因治疗:如戒烟酒,减少食盐摄入;纠正不良饮食习惯,避免对胃有刺激的饮食,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过于粗糙、过于浓烈的香料和过热、过冷饮食。少吃盐渍、烟熏、不新鲜食物;禁用某些刺激胃黏膜的药物,特别是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消炎药;有鼻腔和咽部慢性感染灶应予以清除等。(2)药物治疗:包括使用胃黏膜保护剂、胃动力药改善消化不良、Hp感染者给予根除治疗(通常用三联或四联疗法)、抑酸剂抑制胃酸分泌等。 (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李淑德教授共同撰写本文)
去了长海医院,与重庆的病友交流了一下,感觉一下子看到了曙光,似乎病情都减轻了。
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消息: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为有效阻断疫情传播,现就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措施通告如下:市民非必要不离沪,确需离沪的人员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来沪返沪的人员须持有抵沪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终止日期另行通告。
人到老年,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处于退化阶段,胃酸、各种消化酶分泌量减少,胃肠动力逐渐减退。因此,老年人应注意胃肠道保健,在饮食习惯方面适当调整,为安静、祥和的老年生活提供健康的胃肠道保障。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一、老年人进食不宜过饱人体进入老年,胃肠道功能处于逐渐衰退的阶段,已不能提供大量食物的消化功能。这种情况下,如果吃得过饱,就容易导致腹胀、反酸、嗳气等情况的发生。此外,过度饱胀也会导致横膈上抬,影响心肺的正常功能,加之餐后大量血液进入胃肠道,导致心、脑等人体重要脏器的相对供血不足,容易诱发心梗、中风等急症。此外,进食过饱,机体吸收的热量也会超过人体自身需求,从而以脂肪的形式蓄积,容易造成肥胖,在胰岛功能逐步减退的情况下,造成胰岛素分泌的相对不足,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因此,老年人应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则,并对饮食进行节制,避免加重肝脏、胰腺等各器官的负担,影响健康长寿。 二、注意调整饮食结构,补充各种机体必需物质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进食量减少的同时需要注意均衡饮食结构,应适当补充各种必需物质,以满足机体的基本需求。在蛋白摄入方面,老年人可以将适量的肉类制品更换为以植物蛋白为主的豆制品,每餐正餐应至少包含60克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肉、豆类等),以满足机体需求。在蔬菜摄入方面,应选择质地较软的蔬菜,例如西红柿、大白菜、韭菜、扁豆等,烹调成细丝或者小丁块后食用。此外,老年人易缺乏维生素B,从而诱发白内障、心血管病、肾脏病等疾病,可将糙米、胚芽等未精加工谷类煮成稀饭,食用后可有效补充维生素B。香蕉、水蜜桃等质软水果也非常适合老年人食用。 三、适当补充益生菌老年人胃肠功能紊乱,易罹患腹泻、便秘等疾病,西药、偏方用了一大圈往往也不见效。这种情况下,往往是肠道微生态环境变化,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尝试服用肠道益生菌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纠正菌群失调,可抑制肠内腐败物质产生,保证肠道机能正常。此外,益生菌也有利于营养物质在肠内的消化,分解乳糖等不易消化物质,减轻乳糖耐受症状;通过纠正肠道菌群,还可以起到防治高血压、降低血清胆固醇、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效果。部分益生菌甚至可以通过降低pH值来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继而酸化尿液,从而达到预防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效果。 四、防治息肉、肿瘤等胃肠道老年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胃肠息肉、肿瘤等老年病也会逐渐找上门来,人们也习惯于“谈肿瘤色变”。事实上,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及肿瘤研究的进步,胃肠道肿瘤早已变得可防可治了。尤其是在肿瘤的早期阶段,可以在不开刀的情况下,通过内镜治疗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因此,老年人应利用大便隐血筛查、胃肠镜检查等手段,提高息肉及消化道肿瘤的早诊率,以消除隐患,排除上述老年病对人体的影响。 (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孔祥毓副教授共同撰写本文)
儿童的身体处于快速生长阶段,只有胃肠道健康,才能为机体生长发育提供足够的营养。新妈妈在喂养孩子的时候,就怕孩子吃不饱、穿不暖。事与愿违的是,孩子往往容易生病,显得非常娇气。事实上,造成孩子娇气多病的原因,就是孩子吃的太饱、穿的太暖了。古语云:“要得小儿安,需得三分饥和寒”。从中医健康的角度来看,小儿天生脾胃不足,运化功能不好,在进食过多情况下,容易造成腹胀、消化不良,继而导致食物积滞引起消化道疾病。此外,吃得过饱也会刺激血液大量涌向胃肠道,从而加重心脏的负担,影响生长发育。 儿童在食物的选择上,应遵循多样化、均衡化的原则,通过摄取不同食物来满足机体需要的均衡营养,对于严重的偏食、挑食习惯,要予以纠正。在饮食时间上,要按时用餐,一日三餐总热能应为早晚各占30%,午餐40%。不要在餐间多吃零食,以免影响正常饮食营养的摄入。总之,在儿童进食上,既不能进食过饱,也要注意营养的均衡,以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夏季尤其需预防儿童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儿童的胃肠道尚未发育成熟,胃内酸度较成人低,加之自制力较差,容易根据喜好进食大量饮料,稀释了胃液,导致杀菌能力下降,失去了胃酸对食物中细菌的屏蔽作用,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儿童胃肠道中的消化酶分泌也较成人少,不利于对食物的消化,在盛夏季节,天气炎热,胃酸和消化酶分泌会进一步减少,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儿童的生长发育迅速,需要摄入更多的营养物质,加重胃肠道负担;此外盛夏时节,天气炎热,细菌很容易繁殖,加之凉拌菜多,都会增加胃肠道感染的机会。 肠道不仅是消化器官,更是人体最大的免疫排毒器官,人体绝大部分的免疫功能通过肠道来实现。肠道健康也因此被称为人体健康的“晴雨表”。许多多病的孩子容易出现咳嗽、流涕、发热、过敏等情况,这是由于刚出生的新生儿,免疫系统尚不健全,过早添加配方奶粉、过早使用抗生素,所处环境过于干净甚至近乎无菌的地步,尽管感染性疾病明显减低,但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确明显增多。人体肠道中存在多种菌群,各菌群间只有达到平衡才能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的稳定。在各菌群失调的情况下,便容易出现腹泻或便秘,父母可通过对粪便颜色、性状等的观察,判断儿童的肠道健康状况。因此,在饮食适量,营养均衡的同时,也应让孩子适度接触细菌,为孩子提供少菌而不是无菌的环境,以使少量细菌能进入孩子肠道内,在孩子的肠道中构建绿色的菌群环境,减少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生。 (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孔祥毓副教授共同撰写本文)
之前的科普对结直肠癌的起因、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案进行了详细阐述。直肠癌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具有较大的地区差异,我国南方,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北方,且近年来发病率上升趋势仍十分明显。直肠癌病因虽然尚未明确,但与其相关的高危因素已被逐渐认识,如食用过量动物脂肪及动物蛋白,新鲜蔬菜及纤维素食品摄入不足;缺乏适度体力劳动;遗传易感性;性别等。因此,日常生活中,人们可根据该病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进行相应预防与管理。 一、饮食调整(一)减少脂肪和红肉摄入:直肠癌的发生与食用过量动物脂肪及动物蛋白密切相关,有数据表明高脂摄入者结直肠癌发生风险为低脂者的3.26倍,而摄入富含饱和脂肪的红肉亦为直肠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有利于减少直肠癌的发生风险。 (二)增加水果、蔬菜和膳食纤维摄入:纤维素可以增加粪便量,吸附胆汁酸盐,降低直肠癌的发生率。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最高果蔬摄入者结直肠癌发生风险仅为最低者的一半。因此,应该适量增加蔬菜、水果、纤维素的摄入。 (三)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研究表明,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在抗病防癌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增加膳食中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摄入。 二、生活习惯调整(一)适度运动:肥胖,尤其腹型肥胖、适度体力活动过少为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因此,减肥和锻炼能起到预防结直肠癌的作用。 (二)戒烟、适度饮酒:烟草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成分,为多种肿瘤的危险因素;而过量饮酒常导致急慢性酒精中毒,对身体危害极大。研究表明,过量饮酒者喉癌及消化道肿瘤发病率明显增高。 (三)调节情绪及作息规律:研究表明,长期紧张、抑郁、焦躁等不良情绪状态会造成内分泌失调,影响新陈代谢的功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因此,应积极调节情绪,保持乐观良好的心态。 三、加强自我监控与管理(一)、加强高危人群筛查:对于直肠癌高危人群(>50岁,特别是男性、有结直肠肿瘤或其他癌家族史、吸烟者、超重、或有胆囊手术史、血吸虫病史等),应加强自我筛查,及早发现癌前疾病。肛门指诊、乙状结肠镜等检查非常重要。 (二)注意特殊改变、及时就诊:若病人出现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以及其他异常改变,如无明显原因大便次数增多、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或大便变稀、粘液血便,应及时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正规诊治。 (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朱泱蓓主治医师共同撰写本文)
2008年9月米兰时装周上,一幅以拒绝厌食症标题的广告牌在意大利各地林立。照片的主角伊莎贝尔·卡罗曾是一名喜剧演员,27岁的她身高1.65米,体重只有30公斤,她正是一名厌食症患者。 你一定认为这样不美,但在这个以减肥为“时尚”的时代,盲目追求瘦身而节食的女性已不同程度地患上神经性厌食。过度节食除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闭经、性欲减退、不孕外, 还可造成脑细胞损伤从而引起记忆力衰退,甚至产生焦虑、情绪不稳和强迫行为等症状。而我们将从消化系统疾病的角度告诉大家过度节食的危害,提倡科学的瘦身方法。 胃下垂:盲目节食使身体骤然消瘦而引发胃下垂的患者在临床上非常多见。轻度胃下垂一般不会有不适,但严重者常感到腹部饱胀感和重坠感,并可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及便秘等症。这是因为消瘦时,身体内腹壁松弛、腹肌薄弱,导致悬吊、固定胃位置的肌肉和韧带松弛无力,腹压下降,于是整个胃的生理位置就降低、胃蠕动减弱,从而引发胃下垂。 胆结石: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其中含有胆固醇、胆盐、钙和卵磷脂等物质,这些物质之间保持着一定的比例。由于节食者的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骤减, 胆囊不能向小肠输送足够的胆汁,胆汁的积滞、胆盐过饱和,可促使结石形成。而且胆囊的营养供应不足,胆囊的收缩频率明显减少,使胆汁变得越来越黏稠,从而加速结石的形成。此外,节食者进食时间的不规律,也是结石形成的又一诱因,严重者可引发胆囊炎、肝内外胆管结石、化脓性胆管炎,甚至更严重的并发症危及生命。 便秘:由于进食的减少,刺激胃肠道的蠕动的启动机制减少,导致胃肠道蠕动减弱,肠粘膜的萎缩,长期反复刺激,造成慢性便秘。而反复的便秘又容易诱发IBS等其他肠道疾病。而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控制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和降低发病率有一定的意义。 脂肪肝:有些人认为只有经常吃油腻的食物、饮酒等才会造成脂肪肝。实际上,节食也可能导致脂肪肝。如果人体在较长时间内一直处于饥饿的状态,其体内的脂肪代谢就会发生紊乱,从而引发脂肪肝。 十二指肠瘀滞:十二指肠横段位于腹膜后,是消化道中最固定的部分。过于消瘦的人,其肠系膜和后腹膜脂肪稀少,内脏下垂,无形中缩小了脊椎与肠系膜上动脉近端部分之间的空隙,致使十二指肠遭受压迫。于是吃下去的东西难以消化,表现出腹部饱胀不适,伴有疼痛或饭后呕吐。呕吐物含胆汁和所吃食物,症状呈间歇反复发作。 消化性溃疡:空腹情况下,胃肠道血供不足,胃粘膜屏障受损,胃酸及胃蛋白酶等侵袭性因素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从而可导致胃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甚至诱发穿孔的发生。 因此,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配合适量运动是减重的关键,切记为了急功近利而盲目节食。 (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朱泱蓓主治医师共同撰写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