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的化疗方案分两类: 新辅助化疗以5-氟脲嘧啶及其衍生物和顺铂联合的PF方案为主, 晚期肿瘤多西紫杉醇或伊立替康也可治疗; 靶向治疗如尼妥珠单抗联合治疗提高疗效; 免疫治疗如PD-1抑制剂、安罗替尼抗血管生成药物可极大提高晚期食管癌的疗效。
食管癌患者就诊时候多有吞咽阻塞感,因此患者在治疗要求上更为迫切。但是有些患者就诊时偏晚期,有部分肿瘤外侵,有部分纵隔淋巴结肿大黏连。有些患者若直接手术,会导致肿瘤切除不干净或由腔镜手术转为中转开胸。因此,不能盲目尽快手术,而应该根据患者体质、肿瘤分期,选择新辅助放化疗。 有些病友担心术前化疗影响体质,耽误手术时间。而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患者如果新辅助化疗有效,肿瘤负荷会下降,外侵的肿瘤有时会收缩,对于手术切除率都有很大帮助,而且五年生存率也有相应提高。而如果对放化疗不敏感,则手术的效果也是相对较差的。
局部晚期肺癌患者往往由于肿瘤较大侵润范围广,纵隔淋巴结怀疑转移而被胸外医生第一时间宣布无法手术,不得不进行二线治疗。但是目前由于放化疗及靶向和免疫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辅助治疗在初期效果很好。如果患者新辅助治疗后评估,有可能再次获得根治性手术机会。 本例患者为右肺上叶中心型鳞癌,局部晚期,纵隔淋巴结转移。但经过新辅助化疗两个月肿瘤明显变小,再次胸外科评估可以手术。行胸腔镜下右上叶袖状切除,右主支气管切除,右半隆突切除纵隔淋巴结廓清术,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病理提示支气管残端未见癌,淋巴结未见癌。
新辅助治疗是近年来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较单纯手术治疗能明显改善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患者的生存,其中新辅助化疗和新辅助放化疗的重要作用已逐步达成共识。(1)肿瘤血运完整,有利于保持靶病灶局部化疗药物强度和氧浓度;(2)术前患者耐受性较好;(3)可降低肿瘤病期,提高R0切除率;(4)早期消灭亚临床远处转移灶;(5)减少术中肿瘤种植转移;(6)术前放化疗还具有互相增敏的协同作用;(7)可作为肿瘤对化疗药物体内敏感性的评价。
治疗前老年女性,进食哽咽感15年,吞咽困难3个月。CT示食管中下段巨大肿物。胃镜提示食管黏膜光滑食管黏膜下肿物压迫管腔。为非常罕见的巨大食管肌层肿物107cm,术前考虑为良性。拟行食管肿物剥除,如果剥除困难,将行三切口食管次全切除手术。治疗后治疗后25天术后恢复顺利,因为存在食管黏膜破损,术后置入空肠营养管。患者术后九天出院,回家继续维持空肠营养一个月。目前已经拔出空肠营养管,经口进食,顺利,状态良好。治疗后0天采用全胸腔镜微创5cm单操作口,术中见食管巨大黏膜下肿物,予以完整剥除。因肿物存在时间过长,长期挤压,食管黏膜与肿物紧密黏连,因此剥离时有食管黏膜的破损,予以镜下黏膜修补。手术过程顺利。完整切除肿物,在取物袋中切碎肿物取出。
治疗前患者71岁老年男性,三个月前气管镜诊断右肺上叶中心型肺鳞癌。右上叶不张,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为局部晚期肺癌。经新辅助化疗后病灶明显减小,重新获得手术机会。决定行胸腔镜下右上叶袖状切除术。治疗后治疗后10天单操作口全胸腔镜下行右肺上叶袖状切除,右主支气管切除,右半隆突切除,纵隔淋巴结廓清。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术后病理支气管残端未见癌,淋巴结未见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