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 张瑛 主治医师 南医三院 肾内科
饮食指导——慢性病饮食注意事项慢性肾脏病注意事项1、控制高血压、治疗原发病、定期专科医生随访。2、饮食注意事项:优质低蛋白饮食:<0.8g/kg/天;低钠饮食<5g/天:少吃食盐、酱油、味精、番茄酱、沙茶酱、食醋;限钾饮食:少吃香菇、桔子、香蕉、芥菜、花菜、菠菜、竹笋、葡萄、番石榴、枇杷、硬柿子、咖啡、浓茶、鸡精;限磷饮食:少吃内脏、鱼干、汽水、可乐、酵母、蛋类。糖尿病注意事项1、饮食疗法: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肥肉和荤油,清淡少盐,避免甜食,戒烟限酒。2)烹调得法:亦选鸡肉、瘦肉及鱼,煮肉前先切去肥脂或鸡皮,避免用大量调味料,避免用大量糖调味,烹调方法以蒸、煮、灼、焖为主。3)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可以避免餐后高血糖。4)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均衡,保持适量体重。2、运动疗法:1)益处:更好的利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改善血脂成分,减轻体重,调整心肺神经及内分 泌功能,防止骨质疏松预防并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2)适宜选择非竞争性运动项目,用到腿部肌肉的运动比较好,散步、游侠、慢跑、骑自行车等最佳。打太极拳、溜冰、有氧舞蹈、爬山等也是不错的选择。高血压注意事项1、限制食盐;每天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g以下。2、戒烟:吸烟可促使血管收缩,促使脂肪和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加快血栓形成。3、尽量避免食用:动物内脏、鸡蛋黄、猪油、肥肉、全脂牛奶、酸奶、油炸食物。高血脂注意事项1、运动:运动可以减肥、降糖、降压、降血脂。2、减肥:如果你太胖,应该控制饮食增加运动使体重降至标准体重。3、建议多食用:花生油、菜籽油、豆油等职务油,鱼类,瘦肉,去皮家禽肉,豆制品,脱脂牛奶,各种绿叶菜。4、尽量避免食用:动物内脏,鸡蛋黄、猪油、肥肉、全脂牛奶、酸奶、油炸食物。高尿酸血症注意事项1、运动:运动是降低尿酸的重要措施。2、少食用:内脏、虾、蟹、竹笋、芦笋、花菜、空心菜、青豆、菠菜、韭菜、扁豆,汽水、可乐等人工饮料,火腿、香肠等人工食品。健康饮食推荐:南瓜、淮山、莲藕、芋头、萝卜、番薯(糖尿病除外)。美国国民饮食标准(参考):一天:半个鸡蛋、一份牛奶、每餐一两肉(或鱼),每餐一两米(或)面。
七不原则1.不穿过紧衣服,注意穿脱顺序2.不可在睡觉时卧向瘘侧肢体或将瘘侧肢体放置于脑后3.不可戴手表及过紧饰物4.不提重物5.不长时间上举6.不在瘘侧肢体测血压,抽血、静注、输血、输液等7.不做“精细活”,如钟表威胁、织毛衣等l 患者定期自我检查内瘘通畅情况。能扪及造瘘口震颤及听到血管杂音表示通畅。一旦发生瘘口杂音消失或震颤消失立即报告医生。l 保持内瘘手臂的皮肤清洁。l 透析结束当日穿刺部位避免接触水,无菌敷料覆盖4h以上。l 适当活动造瘘侧手臂,手握橡皮圈进行锻炼l 有假性动脉瘤时应使用弹性绷带加以保护,避免继续扩张及意外破裂
痛风吃水果,需要注意这五点 1. 选择含糖量少的水果 痛风人群宜选择果糖和蔗糖含量均较低的水果,或者说选择吃起来不太甜的水果,比如西柚、柚子、草莓、柠檬等。 2. 控制摄入的水果量 要注意控制每次进食水果的数量,每天摄入水果以 200~400 克为宜。如果实在喜欢吃含糖量高的水果,一定要适度控制,切勿一次食用过多。 3. 喝鲜榨果汁并不好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榨汁机来处理新鲜水果,因为能省时省力地得到一杯「浓缩的水果精华」。但是在压榨过程中,水果中的维生素 C 被氧化,还没有来得及进入人体发挥作用,就已经在压榨过程中损失掉了。 另外,人们通常将榨汁后的水果残渣扔掉,这就损失了水果最重要的营养成分——膳食纤维。 这杯「浓缩的精华」留下来的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果糖和蔗糖,这对于痛风病人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4.「熟吃」水果不适合痛风的朋友 也有人提倡「熟吃」水果,就是将水果加热烹调,甚至辅以蜂蜜和冰糖增加味道。 首先,加热可以破坏水果的细胞壁,使细胞中的糖分更容易为人体所吸收,加重了糖的负荷。 其次,加热也可以破坏具有抗炎作用的多酚类物质,这会使有利于痛风病人营养成分流失。如果再加入果糖含量高的蜂蜜或者冰糖,这就使人体额外多摄入了糖类,不利于健康。 5. 适量生吃「性价比」最高 生吃水果,虽然要经过削皮切块等处理,但是却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营养物质的吸收。 在生吃过程中,因为膳食纤维所带来的饱腹感,可以减少食量和糖分的摄取,有利于体重的保持。 所以对于牙口好、没有肠胃不适的人来说,生吃水果是最健康最有利的吃水果方式。 这些水果的果糖含量高,要注意 在常见的水果中,梨、李子、葡萄、苹果的果糖含量较高。其中尤以梨和苹果的含量最高,一个中等大小的梨和苹果(约 175 克)含有 11 克的果糖。 此外,许多水果中还富含蔗糖,一份蔗糖在体内能分解成一份葡萄糖和一份果糖。因此,蔗糖含量丰富的水果如蜜橘、脐橙、甘蔗等也会对痛风病人的尿酸代谢产生影响。 水果的甜是由蔗糖和果糖两种糖类物质决定的,而果糖的甜度是蔗糖的 1.7 倍。某种水果如果在低温下格外甜的话,一般果糖含量较高,比如西瓜、荔枝的果糖含量就很高。 痛风吃水果好处多,仍然要吃 水果中富含矿物质、膳食纤维和维生素 C、多酚类物质等,有以下好处: 矿物质钾有利于尿酸的排泄; 维生素 C 可以促进尿酸盐的溶解,同样促进了尿酸的排出,降低血尿酸水平; 膳食纤维可以营养肠道上皮细胞,吸附肠道内重金属和油脂,并且增加进食时的饱腹感,促进排便,有利于维持体重; 多酚类物质有利于降低炎症反应水平。 所以,对于痛风的朋友,水果可以吃,而且最好是生吃,好处多多。一些含果糖和蔗糖量高的水果一次性不要吃得太多。
《羊城晚报》2016年3月4日A20版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 ?杨岫岩 ? ??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映平 这几年身边患痛风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年纪轻轻也痛风了。在数次痛得死去活来的发作后,病人学聪明了,日常生活中注意少吃嘌呤高的食物。但有许多人不解地问专家“我已经很忌口了,为什么还得痛风?”在此,羊城晚报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资深的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杨岫岩教授为你解答。 为什么痛风病人越来越多?都是贪吃惹的祸 杨岫岩介绍,此病虽然叫“痛风”,但实际上与“风”并没有关系。倒是与吃有关系,为什么目前痛风病人这么多?“饮食结构的突然改变是国人痛风由以前‘罕见’变成如今‘多发’甚至‘高发’的祸首,也是当今东方民族痛风的发病率高于西方民族的主要原因。”杨岫岩说。 众所周知,痛风是因高尿酸所致,而血尿酸增高又源于高嘌呤饮食,肉类蛋白多含有高嘌呤。所以肉类食物为主者容易血尿酸增高,谷类食物为主者血尿酸比较低。一直以来,我们以谷类食物为主。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富裕,我们的食物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大。过去吃大米为主,如今鸡鸭鱼肉等肉食占食物比重越来越大。而祖先遗传给我们的是谷类食物为主的代谢“习惯”,突然变成以肉类食物为主,导致人的代谢系统不能适应。 于是,大量肉类食物中的嘌呤,就会转化为尿酸,大大超出了生理代谢和排泄能力,导致高尿酸血症,所以痛风的发病率迅速升高。当然,由于经济水平影响,高尿酸血症更加普遍存在于城市白领以上社会阶层的成年男性。由于雌性激素有促进尿酸排泄作用,女性痛风主要见于绝经期以后。 为何“忌口”后痛风仍反复发作? 既然痛风是吃出来的病,通过控制饮食是否就可以达到预防痛风的目的呢?不一定。杨岫岩告诉记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痛风的形成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管住嘴,只能控制某一阶段的痛风发作。 杨岫岩介绍,痛风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1)高尿酸血症而无尿酸盐沉积;(2)有尿酸盐沉积但无痛风症状;(3)间歇性痛风;(4)慢性痛风。他说,人们只有在痛风第一阶段,即“高尿酸血症而无尿酸盐沉积”阶段,才可以通过控制饮食,使血尿酸控制在正常值上限420umol/L以下,才可能起到预防痛风发作的作用。 而在后面三个阶段,因为已经有大量尿酸盐沉积在关节腔内,此时试图通过控制饮食来降低血尿酸很困难。因为已经沉积在体内的尿酸盐就像一个“尿酸池”,可以不断地向血液中释放尿酸。此时就需要借助降尿酸药物,才能有效控制血尿酸。这就是痛风病人问“我已经很严格忌口了,为什么痛风还是反复发作?”的原因所在。 严格控制饮食治痛风?性价比并不高! 为了减少痛风,人们懂得要少吃肉而多吃谷类食物。可是在病人已经很忌口的前提下,痛风仍反复发作。这样严格忌口的价值究竟有多大?杨岫岩并不主张通过严格控制饮食来治疗痛风。首先,痛风病人体内的“尿酸池”已经形成,即使严格控制饮食,血尿酸也很难降下来。再说人们的食物结构,由前辈的谷类为主变为现在的以肉类为主。这个所谓的“忌口”,实际上所进食的肉类蛋白仍然远远高于过去的水平。 杨岫岩建议,痛风患者忌口只需要适当控制高嘌呤肉类食物的量:比如动物内脏、沙丁鱼、贝壳类食物、膏蟹、老火汤等。另外就是戒酒,不仅是烈性酒和啤酒,红酒对痛风病人也是有害的。民间流传说“痛风可以喝红酒”指的是保健性质的喝少许红酒。 Tips: 治痛风血尿酸,控制在多少才行? 杨岫岩说,治疗痛风,除了急性期用药迅速控制炎症缓解疼痛外,更重要的是减低血尿酸,防止痛风反复发作。因此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长期使用小剂量药物控制血尿酸水平。他提醒患者,不能满足于血尿酸降到正常值,因为血尿酸在血液中的饱和值是400umol/L,而男性血尿酸的正常值上限是420 umol/L,已经高于饱和值。所以控制痛风,要求血尿酸降到并长期保持在目标值以下,才可以防止痛风的反复发作和使痛风石缩小。 目标值是:早期痛风,指发作过1-2次者,需要将血尿酸水平维持在360umol/L以下;已经反复发作多次,或已经有痛风石的慢性痛风,要求血尿酸降到300umol/L以下。
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是医院重点专科,现设有病房、血液净化中心、腹膜透析中心、肾脏病理诊断中心及肾脏病实验室,由国内外知名肾脏病及血液净化专家邹和群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为学科带头人。科室通过自主培养、国内外引进、海内外交流培训等方式,建立了一支技术力量强劲、学科优势明显的科室医护团队。科室现有医师系列、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共40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人。医生队伍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90%,其中博士4人。 科室具有领先的专科实力,对各种肾脏病、泌尿系统疾病及疑难病例的诊治水平较高。在国际上首先提出难治性肾病发病机理新观点—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环路紊乱学说,首先发现黄芪、刺五加、尿激酶、等药物能治疗频繁复发和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在国际上首先报道反复输入白蛋白与难治性肾病复发和难治有关。 作为华南地区少数几家独立开展肾活检和肾脏病理诊断的专科之一,科室肾脏病理诊断中心还为周边地区多家三级甲等医院提供肾脏病理诊断服务,同时为省外多家大医院提供远程会诊服务,并开展高难度的幼儿肾活检术。 血液净化中心目前是广东省面积最大、设计最标准、环境最优美的血液净化中心,配备有华南地区唯一国际最先进费森尤斯5008血液净化系统及其它品牌进口血液净化设备50台。除开展针对尿毒症患者的血液透析、血液滤过、CRRT、血液灌流等常规技术外,还在广东省内率先广泛开展针对各种风湿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血液净化技术,如血浆置换、双重滤过血浆净化、免疫吸附、持续性血浆滤过吸附术等,技术水平处在国内领先。科室每年举办一次全国血液净化治疗风湿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学术研讨会。 科室承担医学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名医—邹和群教授简介 邹和群教授,主任医师,德国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大内科主任,泌尿疾病研究所所长,肾内科及血液净化中心主任,1993年获得国际肾脏病学会研究员职位(fellowship),2003年当选全国血液净化学会秘书长、广东省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2004年当选国际肾脏病学会研究与预防委员会委员、全球肾脏病发展委员会(COMGAN)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理事、广东省医学会理事、广东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2006年当选《Journal of Transplant Medicine》 常务副主编、《国际泌尿系统杂志》副总编。2000年获广东省“优秀回国创业之星”奖、入选“全国高等学校骨干教师”,2003年入选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学科带头人。2010年当选广东省风湿分会常委,2011年担任广东省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中华医学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内外发表医学论文300余篇。多次举办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主编学术专著五部共400余万字。培养博士后及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名。 擅长:小管间质性肾病诊治,难治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的诊治,肾脏病理诊断技术,血液透析并发症的防治及血浆净化技术,移植排斥反应的诊治。
对于单纯血尿是否需肾穿刺活检的意义及时机 临床上经常遇到这一问题:尿常规检查发现尿隐血阳性(有时尿红细胞计数也高),其他正常。病人看到检验单后很担心。此时可能有医生就会建议病人做肾穿。 其实,临床上此类现象较为常见。其实我们所需要做的是:1.首先要排除干扰检查结果的可能因素,如月经期、服用某些药物等;2.搞清楚是不是血尿:因为尿隐血只是说明尿液中存在血红红蛋白或肌红蛋白。要证实是血尿必须证实尿隐血阳性的同时尿红细胞计数也是高的。3.如确定是血尿,那紧接着是了解血的出处:这可以通过进行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观察检查。一般来说,尿液中异常形态的红细胞比例超过75%就认为是血来源于肾脏,就是意味着肾脏有问题。4.如果确定是肾脏有问题,是不是就要做肾穿?这个问题是有两种看法:(1)立即做肾穿;(2)先观察,必要时再做。究竟哪种做法对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较难。一般情况下,我建议病人这样做:1. 首先复查尿红细胞情况,同时排除可能造成误差的因素。2. 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3. 根据上述结果再决定是否立即肾穿或随访观察。
近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与日俱增。不仅如此,发病年龄已日趋年轻化。如果患者血尿酸水平>7mg/dl,但无关节炎、痛风石或尿酸盐结石等表现,临床上称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HUA),然而,一旦无症状性HUA者出现关节炎、痛风石或尿酸盐结石之任一表现时,则标志着无症状性HUA的终止和痛风的开始。因此,无症状性HUA被分类为痛风关节炎的第一期。昔日被称为富贵病或“王者之病”的痛风,现今已严重危害大众健康。 痛风是可治可防之病,但不要误认为一次关节炎缓解就是痛风治愈,应警惕其复发趋势。须接受降尿酸治疗的患者,要防止药物剂量不足、目标不明、疗程不足及随访不严的状况。无论如何,长期坚持低嘌呤饮食,忌酒(尤其啤酒),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及提高治疗依从性,是治疗痛风的需要。 下面表格是常用食物的嘌呤含量,建议低嘌呤饮食(表),以甲类食物为主,中量减少乙类食物,严格控制丙类食物摄入。 摘自中国医学论坛报,201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