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垂直距骨,又称畸形性距舟关节脱位;先天性凸形外翻足;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足,是先天性扁平足的一种类型,一侧或双侧同时发病,通常出生后即可诊断。距骨是跗骨的近侧骨之一,在踝部与小腿骨(腓骨、胫骨)相关节的骨。位于足根骨之上。距骨上没有附着任何肌肉,是全身骨骼中的唯一特例。由于距舟关节原发性脱位,跗舟骨与距骨背形成关节,使距骨处于垂直位。一.病因与机制:距舟关节脱位可能自妊娠3个月内就在子宫内形成,而邻近的距骨下关节、跗骨间关节和踝关节半脱位都是继发性。本病可单发,也可是全身多发性畸形的一个部分。确切病因尚未明确,一般认为是多发性先天性畸形的一部分。有一些学者发现某些家庭和孪生者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认为与遗传因素可能有关。二.病理改变病理改变可分为骨性畸形和软组织病变。1.骨性畸形:主要为跗舟骨与距骨颈背侧形成关节,使距骨呈垂直状。距骨头变形,距骨颈缩短,距骨向后外侧变位,呈下垂状态。距骨在足底呈凸形。其他跗骨间关节也有相应变化。2.软组织改变:胫舟韧带、距舟背侧韧带挛缩,是影响复位的主要因素。三角韧带的前束、背侧距舟韧带、跟骰韧带、距跟韧带和跟腓韧带均有不同程度的挛缩,同时踝关节和距骨下关节的后侧关节囊均缩短,跟舟韧带被拉伸松弛。小腿部肌肉(胫前肌、长伸肌、趾长伸肌、小腿三头肌等)均有挛缩;胫骨后肌、腓骨长肌均向前移位,变成背屈肌。三.临床表现:足弓消失或足底凸起,足内侧及跖侧由于距骨头在此处突出显得非常明显。足前部有背伸和外展畸形,足背侧肌肉、胫舟韧带和距舟韧带常发生紧张、挛缩而影响足前部的跖屈和内翻;跟骨外翻畸形致足后部肌肉、肌腱、韧带短缩。因踝关节僵硬、活动受限,足部畸形较重,患者站立或行走时足跟不能着地,步态不稳,行走迟缓,患足易出现疲劳及疼痛。四.诊断先天性垂直距骨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即可诊断。有学者提出三点X线征象作为临床诊断参考依据:①跟距轴角偏大,与正常组对照差异有显著性;②距跖轴不延续;③跟距轴交点位移。五.治疗1.治疗原则:治疗的目的是将垂直变形的距骨复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应在出生后尽早开始治疗。在患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可根据患儿的年龄、畸形程度选择治疗方法。开始可采用手法整位、石膏及克氏针固定术,若手法整复失败,可在3岁时行切开复位。也有学者主张3个月时即可采用手术治疗。对4~6岁患儿,易先行软组织手术,再试行手法整复固定。对6岁以上的患儿,一般不再做任何手术,因为距骨头易发生缺血性坏死,切开复位常失败,需待10~12岁以后做三关节融合术,切除挛缩组织,进行相应的楔形骨切除术,包括距骨头和舟骨的切除术。2.我院方法:采用“Dobbs反Ponseti连续石膏矫正、微创切开复位技术”,避免了足部因广泛松解手术造成的足部僵硬和距骨坏死等问题,在治疗低龄先天性垂直距骨取得良好疗效。附:典型病例
年轻的父母看到孩子走路时足尖向内旋转,甚至有绊倒的现象时,因此,非常担心孩子以后是否可以正常走路。当家长发现孩子有“内八字”表现时应该了解些什么呢?所谓“内八字步态” (”intoeing”或”pigeon-toed”)是儿童走路或跑步时足尖内指的状态,正常情况下应是足尖向前。一般父母可在孩子学步时发现,但不同年龄的孩子会有差异,严重者可因足尖碰到对侧足跟绊倒。内八字步态主要发生于8岁以内的儿童,且大多数可自行纠正,而不需要石膏、支具、手术或其它的特殊治疗。内八字不会引起疼痛、肿胀、跛行等情况,如果发生则需要找小儿骨科医生就诊。病因1、跖骨内收畸形(Metatarsus Adductus);2、胫骨扭转(Tibial Torsion);3、股骨前倾或扭转(Femoral Anteversion)。这些病因可合并有其它骨畸形,常有家庭遗传倾向(基因或发育问题),通常不可预防。1、跖骨内收畸形:是中足至足趾向内侧弯曲的畸形,其可表现为轻度且富于弹性,或畸形严重且僵硬,类似于马蹄足的部分畸形表现(但不同于马蹄足的严重性和治疗方法)。多数婴幼儿在生后4-6个月自行好转,6-9个月仍畸形严重且僵硬者,需行石膏或矫形鞋治疗,很少需要手术矫正跖骨。2、胫骨扭转:是胫骨向内扭转所致,出生前因宫腔受限而发生胫骨向内侧扭曲,出生后会逐渐自然旋转至正常力线,如果没有自行纠正则为胫骨扭转。胫骨扭转大多数在学龄前不需要治疗而自行恢复至正常,支具、矫形鞋及步态训练等没有明显证据支持有效。如果8-10岁仍有严重的扭转畸形,且明显影响走路时可考虑手术矫形治疗。3、股骨前倾:即股骨内旋,一般5-6岁时最明显。患儿多于2-4岁时出现内八字步态,刚开始走路时没有,且随年龄增大有加重现象,行走时膝和足均向内旋,患儿常呈“W”样坐姿。几乎所有患儿均可随年龄增长而好转,只有在9-10岁时仍有严重畸形且影响行走、常绊倒时才可考虑行股骨截骨去旋转术。内八字步态多数在8岁前能够好转,但如果出现以下症状需找医生就诊:1、8岁后仍无改善;2、跛行或疼痛;3、一只脚明显严重;4、发育延迟,如该说话了仍不说话;5、伴有足跟不能着地者。(注:以上内容参考自美国小儿骨科协会推荐意见)
生长痛 (growing pains)(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henhoupingdr.haodf.com)家长问:孩子不时的有夜里睡觉时痛醒现象,请问怎么会这样?医生:他/她有可能是生长痛,下面一起来了解下这个小儿骨科常见的问题。一、什么是生长痛(growing pains)?生长痛是儿童时期特有的一种生理现象,一般是指儿童期多见于大腿前、膝关节周围、小腿的后侧等部位的疼痛,没有外伤史,活动正常,检查没有异常的体征;经对儿童检查后,排除其他致病原因后,可确定为生长痛。常见于2~ 12岁的健康儿童群体,常表现为多发生于夜间的反复发作的间歇性下肢肌肉疼痛。二、为什么会有生长痛?对于生长痛的病因至今尚无确切的说法,可能与解剖、活动强度、心理因素和生长的速度等有关。一般认为儿童活动量大、长骨生长快与局部肌肉筋腱的生长发育不协调所致;也研究发现扁平足伴膝外翻、致姿势改变等也可能是发病一方面原因,但临床观察对此观点尚有争议。也有观点认为生长痛与儿童的痛阈有关,尚缺乏可靠的证据支撑。三、生长痛有哪些表现?生长痛对于不同的儿童表现各异,大多数的儿童呈间歇发作的疼痛,一般疼痛程度较轻,少数表现严重的孩子可能会从梦中痛醒,持续约数分钟至数小时后自行缓解,发作间歇期无任何不适,亦不影响白天的活动。这种疼痛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一般孩子生长停止后疼痛也随之消失。 疼痛的部位多发生于双侧下肢,以大腿前面、膝或小腿后面最为多见,有研究显示有生长痛的儿童对疼痛的比较敏感,且常有头痛与腹部疼痛的表现。四、怎么诊断就是生长痛?一般小儿骨科医生根据患儿的症状和体检查进行诊断,通常不需要过多的辅助检查。当症状不典型时,医生可能需要排除其他一些有类似症状的疾病,如肿瘤、骨折、关节炎等;必要时可能会做血液、X线或其他诊断性检查,辅助查明患儿的疼痛原因。五、如何治疗? 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疼痛发作时最有效的处理方法是为孩子作局部按摩、热敷,帮助减轻疼痛程度,使孩子的心理得到关怀和安全感。1、转移注意力转移注意力是让患儿忽略疼痛的有效方法。可以用讲故事、做游戏、玩玩具、看卡通片等方法来吸引患儿的注意力。2、局部热敷、按摩家长可用热毛巾或暖水袋对孩子疼痛部位进行按摩或热敷,从而起到缓解疼痛的目的。3、减少白天的剧烈运动疼痛发作比较频繁期间,注意让患儿多休息,适当减少运动,让肌肉放松,不进行剧烈活动。4.合理营养给孩子均衡膳食,保持营养平衡,多摄取如牛奶、核桃、鸡蛋,以及蔬菜水果等。六、什么情况下需要求助于医生?1、 生长痛多发生于双侧下肢,如果疼痛局限于单侧肢体时。2、生长痛是发生于肌肉的疼痛而不是关节,所以不会有跛行和发热等异常表现,具体的有如下表现时,应尽快到医院检查明确。1) 有外伤史,如摔伤、撞伤等2) 发热、纳差、食欲不振、乏力、易疲劳等全身症状3)跛行或不能走路4)皮肤皮疹、皮肤发红、皮温高、压痛、关节肿胀5) 体重减轻6) 以及其它不明确的异常表现时。
多指畸形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可以与并指同时存在,有遗传因素。多指畸形可以是单个手指多指,也可以是多个手指多指,很多的病便例为双侧多指。 多指以桡侧较多见,有多种类型,可以是一个发育比较完整的手指,有完整的指甲、骨关节、肌腱、神经与血管,有时很难分辨哪个是正常的,有多指与并指同时存在,如复拇指畸形;也有多余3-4个手指,而形成镜影手畸形。治疗1、远节型拇指多指矫正术:先天性拇指重复畸形是临床上常见的手部多指畸形的一种,表现为拇指挛生,形态多变。在远节型拇指多指中,主要分拇指远节指骨不完全分裂和完全分裂两种多指畸形。一侧明显发育不良时,则可将其简单切除。如两指发育均等时,治疗可按Bilhaut-Cloqut方法楔形切除,重建一个外形接近正常的拇指。2、近节型拇指多指矫正术:近节型拇指多要分为拇指近节指骨不完全性分裂及近节指骨完全分裂。此外,在近节多生指中,可以有3节指骨与主干近节指骨不完全分裂或完全分裂后共用一个关节。此型中,由于拇短展肌附着在外侧指上,手术除切除多指外,还需要重建拇短展肌的止点。3、掌骨型拇指多指矫正要:掌骨型拇指多指常见为第一掌骨不完全分裂及完全分裂两种。此型常伴有鱼际部肌发育不良。而鱼际部肌常常附着在多指上,需要重建新止点。不完全分裂掌骨常需要作截骨矫形,而在腕掌关节处切除多余的掌骨后,需要修补关节囊,以增强关节的稳定性,以便更好的恢复、保留拇指的外观及功能。4、三节指骨型拇指多指矫正术:三节指骨型拇指多指在桡侧多指中较少见。由于拇指为三节指骨,整个拇指在外形上显得细长。常伴有鱼际肌发育不良,拇指向尺侧偏斜。通常是双侧发病,有家族遗传病史。多需要作指骨楔形载骨矫正。
脑瘫是指从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以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伴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等并发障碍。病因包括:产前胎儿脑组织的先天性畸形、病毒感染、化学物质和放射性损害、酒精中毒、吸毒等;围产期的早产、脐带绕颈、胎盘早剥、宫内缺氧等;产后婴儿感染、创伤等。损伤的51%发生于产前或围产期,只有16%发生于产后。由于医疗技术的提高,很多低体重婴儿得以生存,但脑瘫的发病率有所上升。早产3个月的婴儿若到第15个月时仍不会走路即可诊断为脑瘫。治疗脑瘫的目的是改善功能,包括:语言表达及读写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如进食、更衣等);行走能力(如独立行走、使用助行器等),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治疗方法:包括系统的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药物,如肉毒杆菌毒素、鞘内baclofen注射、苯酚、安定等;各类支具、助行器;外科手术。理疗通常为首选的治疗方法,但目前尚无科学的依据证实其疗效。手术治疗的意义是改善患儿的功能状况,为康复训练创造条件,同时预防畸形的出现和进展。脑瘫下肢手术的策略是尽可能一次将所有的畸形矫正,恢复下肢的持重力线,以利于站立行走和功能恢复,减少手术痛苦及更多的心理创伤。手术年龄最好为患儿可以行走且能够建立一个成熟的步态,此时患儿可以很好地配合康复训练,有利于更好的恢复。痉挛性脑性瘫痪发展至青少年阶段常伴有明显四肢畸形,其中以下肢畸形常见,如髋内收畸形、膝关节屈曲、足下垂内翻等。在婴幼儿期,这些畸形多为动力性,肌肉挛缩少见。自然病程至青少年阶段,则可发生固定性肌肉挛缩,导致屈膝、足下垂内翻等畸形出现。一般来讲,3岁以前的畸形不建议手术,以免矫枉过正。软组织手术的最佳时机需待患儿发育到步态稳定,一般需达5岁,且随着发育状况的不同,手术方式亦有改变。小儿痉挛性脑瘫早期多采取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及抗痉挛药物等方法治疗,而发展到青少年阶段出现固定畸形后往往需要矫形外科干预。由于青少年脑性瘫痪接近或完全停止发育后,畸形相对固定,多能够较好的配合术后功能锻炼。脑瘫矫形手术是一个治疗体系,总的基本原则是:改善病理性肌肉痉挛,矫正肢体畸形、均衡肌力、稳定关节、重建下肢静力和动力上的平衡。这是正确制定手术方案的基础。正确手术方案的标准是:改善痉挛、矫正畸形的效果确实;无近期或远期并发症;尽可能一期手术基本解决下肢的多关节畸形,如此可有利于功能的恢复及机体康复;需实施两次手术者,前后期手术效果互不影响。矫形策略与手术方法的选择:整体考虑,个体化设计,不同性质的手术可以组合实施。如此,既可矫正畸形,又可解除引起畸形的肌肉痉挛的原因。如肌腱手术、痉挛肌群的神经肌支切断术及骨性畸形矫形术应该同期实施。一期手术恢复单下肢或双下肢的持重力线,为患者站立创造条件,凡下肢有复合性畸形者,多个关节部位的手术必须一起实施。如解除髋内收畸形、屈膝、马蹄内翻或马蹄外翻足畸形,可以一次手术解决。由于在一条或两条腿上,1次要实施2个以上的关节部位,一般4个以上甚至10余个的手术方式,手术中对手术的步骤应做出合理的安排。术后功能康复训练:功能训练的主要目标是增强非痉挛肌肉的力量,改善平衡功能,避免或减少关节挛缩,改善运动功能。人的神经一骨骼肌及其相连的骨与关节,完全遵循着用进废退的原则以适应需要的变化,对于脑瘫患者,更需强调功能训练的重要性。术后早期正确有效的功能训练,能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出自身的运动和生命潜力。一般要求是膝、踝关节已制动者(长腿石膏),尤其是做了肌腱移位术的患者,术后第三天即应鼓励患者做抬腿运动,肌肉在石膏内做等长收缩运动,即静态肌力训练和肢体末端的关节活动。由于患肢肌肉收缩,既可促进肢体的静脉及淋巴回流,减少肌肉间的粘连,消除肿胀;又可减慢肌肉萎缩,给截骨处以生理压力有利其愈合。随着新型固定材料和矫形器的开发应用,膝、踝、足关节手术后,已经逐渐采用有限制动的方法,即制动期间关节可以间断做有限的运动,即动态肌力训练,且制动的角度也可以调整。一般术后一周即可下床,穿上石膏鞋扶助行器锻炼行走。某些患者拆石膏后,应佩戴一段时间的矫形器。脑瘫矫形器及辅助器具治疗的目的是预防畸形、矫正畸形。
佝偻病是指新形成的骨基质不能正常矿化的一种代谢性骨病。一、病因病因分为以下几类,可以一种或数种合并存在:1.饮食中摄入维生素D不足或Et照缺乏。2.维生素D需要量增加而未及时补充(如妊娠、哺乳)。3.维生素D吸收和代谢障碍4.遗传性、获得性或肿瘤性低磷血症。5.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竭和肾小管性酸中毒。6.其他:钙缺乏、骨基质生成障碍。。。。。。二、临床表现根据病因不同,佝偻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会有差别。主要表现为骨骼疼痛、畸形、骨折、骨骺增大和生长缓慢。佝偻病患儿的早期表现为情绪异常和发育延迟、继发性身材矮小和畸形,伴多汗、腹胀和便秘,严重者不能站立和行走。低磷性佝偻病常会表现为肌无力和肌张力减低等症状;低钙血症明显时常有手足搐搦;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Ⅱ型常有秃发。三、辅助检查(一)x线摄片儿童典型体征为方颅、枕秃、鸡胸、串珠肋、亨利氏沟、腕部增大呈手镯样、“0”形或“x”形腿。身材较矮小,可伴贫血和肝肿大。 主要表现为骨干和骨骺的普通性骨质疏松、皮质变薄、伴病理性骨折、骨骺骨化中心小、边缘模糊、骨骺生长板增厚,干骺边缘模糊呈毛刷状,可出现杯口状凹陷。长骨呈弯曲畸形、常伴膝内翻或外翻。(二)骨密度测量:可发现普遍性骨密度降低,以皮质骨更为明显。 几乎所有的佝偻病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会显著升高。四、预防和治疗(一)维生素D:摄人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增加日照,补充适量维生素D制剂等。维生素D缺乏的预防剂量依年龄而定,一般为400~800 U/d。妊娠及哺乳期可酌情增加,一般的预防处理时间为3—6个月。治疗佝偻病:每日口服维生素D 2 000—4 000 U,待病情明显好转后可减为预防量。 不能口服者或严重患者可肌内注射20万~30万U 1次,3个月后改预防量。必须注意在口服或肌内注射大剂量维生素D前和治疗中,补充钙剂800~1 000 megd,并定期监测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注意随时调整钙剂和维生素D用量。如病情不见恢复,应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相鉴别。 选用的制剂可为维生素D:胶丸、维生素D:片剂、维生素AD胶丸、维生素AD滴剂、维生素D:胶性钙注射液、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等。(二)钙剂:婴儿0—1岁,母乳喂养可摄入钙225 mg/d,适宜摄入量(AI)为400 mg/d,人工喂养往往食物含钙更低,更应补钙使AI达400 mg/d。儿童1~3岁、4—6岁、≥7岁的A1分别为600 mg/d、800 megd、800 mWd。如能早、晚各喝牛奶250 ml(含钙300 mg×2),加上其他食物含钙,可达AI。青少年11—14岁,AI为1 000 mg/d。(三)其他营养素:骨软化症(或佝偻病)患者往往同时伴有营养不良症及各种维生素缺乏症,可视需要,补充足够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等。(四)其他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肿瘤所致者,尽早摘除肿瘤;高氟摄入者应隔离氟源并行驱氟治疗;药物引起者应停用相应药物;低磷抗维生素D软骨病或佝偻病,除补充活性维生素D和钙剂外,还应口服中性磷酸盐制剂。肾小管酸中毒者,需要给机体提供足够的HCO3对抗过多的H+,纠正酸中毒。可予以NaHCO3,或者Shohl合剂,有严重骨骼畸形者在病情控制的前提下可考虑行矫形手术治疗。
W坐姿,也称鸭子坐,即孩子坐在地上时,将两腿放在身体两侧呈W形状的姿势,虽然看起来可爱,但长期采用这种坐姿会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1.影响骨盆发育:孩子的骨盆在大约12岁左右才能基本发育完全。持续采取W坐姿可能会对正在发育的骨盆外形产生影响,导致不同程度的外扩。这种外扩的骨盆可能会在孩子后期移动过程中产生疼痛。2.不利于下肢及足部的正常受力:W坐姿会导致大腿骨内转,并进而引发膝关节内转,最终导致双脚内旋,走起路来容易形成内八字。同时,W坐姿还可能导致双足外翻,增加扁平足的风险,影响行走稳定性,容易跌倒。3.影响身体形态和脊椎的挺直:W坐姿过多依赖下肢的支撑,不需要过多的核心肌肉力量就能保持身体直立,因此孩子在玩耍时不需要转移身体重心,这可能会削弱背肌功能。长期使用W坐姿可能导致脊椎大幅度向内弯曲,无法自然挺直,长期这样会削弱背肌功能,可能造成脊椎前突,即驼背现象。4.对学习产生影响:那些因肌肉张力低或肌力不足而偏好W坐姿的孩子,在进入小学阶段后可能会出现“书写困难”,甚至拒绝书写。因为肌张力低和肌力不足,他们写一会儿就会感到疲劳、情绪烦躁,不愿进行书写。5.不利于整体发展:W坐姿还可能影响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平衡感以及两手配合的精细运动的发展。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和老师应适时提醒和制止孩子长时间采用W坐姿,并鼓励孩子采用更健康的坐姿。如:盘坐:坐在地上,两脚交叉。环坐:坐在地上,两脚脚掌碰脚掌。长坐:坐在地上,两脚直直往前放(或成V型打开)。侧坐:坐在地上,两脚弯向同一边。鼓励孩子尝试并习惯这些健康的坐姿。同时,可以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增强孩子的核心肌肉力量,帮助他们更好地保持身体平衡和姿势。
问:儿子今年3岁,今天早上起床后,说腿疼,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给他检查了下两条腿都没有发红,也不肿。这几天孩子没有过外伤,就是上周有感冒,已经快好了,是咋回事呢?答:根据孩子的表现,诊断考虑为“儿童暂时性髋关节滑膜炎”。这个病是儿童期比较常见的一个疾病。下面我简单聊下这个病的相关情况。 髋关节滑膜炎又叫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是一种可自愈的非特异性炎症。主要发生于18个月 - 12岁儿童,以2-8岁最为常见。其中以男孩较常见,男童发病率为女童的2倍。大多数患儿发病突然,多数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炎史,说明本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另外也可能与儿童髋关节发育未成熟、过度运动、感染、创伤、细菌感染及变态反应有关。 此病典型表现为急性起病,突发髋部、膝部疼痛并伴痛性跛行 。主要的病改变是滑膜充血、消肿、增厚、滑膜小血管扩张,产生大量的积液。临床表现主要为:髋关节疼痛轻微或持续性加重,一部孩子可能仅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伴有行走跛行或不愿行走。体查可能有髋关节压痛、髋关节屈曲、内收、旋转等活动受限,一般化验结果正常,X 线片正常,B 超或磁共振检查可见有关节滑膜增厚、关节积液,关节间隙增宽等表现。治疗:诊断明确后,应卧床免负重或局部理疗,直到髋关节疼痛消失, 一般卧床休息时间为 1~2 周,症状消失后逐渐恢复活动。由于儿童好动,卧床有困难,但也应当想办法尽量做到。如出现患肢屈曲畸形,骨盆倾斜,疼痛症状较重,可在医生指导下卧床加持续皮肤牵引(降低髋关节压力),配合局部理疗(促进髋关节渗液吸收,减轻滑膜水肿)。若合并有上呼吸道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炎药物等综合治疗方法。 好转后2周、1月、3月门诊复查。
肘关节内上髁骨折病例中,约有5-18%的病例发生肱骨内上髁骨折块发生于肘关节内嵌顿。由于肘关节僵硬是内上髁骨折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所以需要稳定的固定,以便早期活动。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内上髁骨折合并关节内骨折块嵌顿具有良好的临床和功能效果。严重损伤时应特别注意在治疗一些潜在的损伤,尽可能减少出现并发症。
小趾背侧内翻畸形(Quintus varus)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是第5趾的畸形,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小趾外旋、内翻和跖趾关节背伸,骑跨于第四趾之上。主要的问题是穿鞋引起足趾不适感,或局部皮肤磨破、疼痛,或美学问题。可通过手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