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主要是骨质疏松的治疗,大致可分为骨吸收抑制剂和骨形成促进剂。物理和康复治疗:物理治疗包括人工紫外线治疗和日光浴治疗法,通过促进体内活化维生素D3生成,达到促进骨矿化的目的。对已有脊柱骨折的病人进行康复治疗时,必须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坚持日常适度肌力锻炼及全身平衡性与协调性锻炼,通过肌肉活动时产生对骨的压力,刺激骨的形成,防止畸形的加重。慈元教授建议,“要均衡膳食,戒烟限酒,,保持适度体重,适当户外活动,增加日照,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影响人们生活的常见病,多发于20- 50岁的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和体征。(1)腰背部疼痛;疼痛部位较深,难以定位。(2)下肢放射性痛;当咳嗽、打喷嚏及大小便等腹内压增高时下肢放射痛加重。(3)麻木及感觉异常;早期多表现为受压神经支配区的皮肤过敏,渐而出现麻木、刺痛及感觉减退。有些患者可以出现下肢肌肉萎缩及肌力减弱。 (4)马尾神经症状;表现为会阴部麻木、刺痛,排便及排尿障碍。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5)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急性期或神经根受压明显时,患者可出现跛行、一手扶腰或患侧怕负重。少数病例甚至出现保护性的腰椎向一侧弯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体征,病人有上述症状,得到影像学(CT、MRI或椎管内造影)资料的证实,才能诊断。 患有该病的患者中大约80-90%可以通过非手术方法治疗使症状得到缓解。常用的非手术疗法有:卧硬板床休息、配带腰围、牵引、理疗、腰背肌肉功能锻炼,以及使用药物脱水、消炎和营养神经。只有经保守治疗无效或者有病情进行性加重的病人才需要手术治疗,而对于选择切开手术治疗的患者,相当一部分可以采用微创手术。其中,微创脊柱外科最为前沿的手术方式: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和经皮椎间盘等离子消融手术颇具优势。手术为局部麻醉,微创手术不破坏骨质结构,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轻,近期有效率超过90%,术后即时效果满意。有的患者很形象的说:真没想到,用一根针就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大连市骨科医院脊柱外科在1992年省内率先开展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和经皮椎间盘射频消融术,为许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解除了痛苦。 近10 年来,由于医学研究的进展,以及人们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的深入了解,腰椎融合术后融合后邻近节段退变加剧等问题的深入认识,非融合方法已经逐渐开展,它是一种旨在控制腰椎间异常的运动或允许腰椎间生理性的运动的固定,能保障脊柱正常运动和负荷传递,与融合手术相比,非融合技术在切除椎间盘后,植入一种特殊的脊柱弹性固定系统,使之更加接近生理状态,它能避免或延缓融合手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也称动态固定或软固定。该手术创伤面小,出血量少,恢复快,它拓展了治疗脊柱疾病技术新领域,中短期手术成功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和传统手术方法一样的水平。主要适应于年轻患者、单节段、退变程度轻、不稳程度轻,也可以应用于腰椎融合术患者的邻近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也是治疗腰椎间盘病变科学而理性的治疗方法。简单地说就是用人工制造的类似正常椎间盘结构功能的装置,通过手术方法置入椎间盘原部位,来替代病变的椎间盘功能。一般应用于男性60岁以下,女性50岁以下,退变程度轻、不稳程度轻,椎间盘源性腰痛,以及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可考虑采用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手术后早期即可下地活动,恢复快,保留了腰椎的活动,不易复发。 其他常用的手术方法是经后方切开椎间盘摘除术,目前手术的成功率已经普遍达到95%以上。由于有些患病的时间比较长,或者患者的年龄比较大,腰椎老化严重者,以及不适合做动态固定和人工腰椎间盘置换的患者,需要在体内置入螺钉来将手术的部位固定起来,使手术的节段融合起来。这种固定和融合术也是目前比较成熟的对严重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治疗的优良率通常在90%以上。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要注意劳逸结合,并加强腰背部肌肉的锻炼,增强肌力以平衡脊柱。睡卧时的床垫要软硬适中,使全身的软组织得到休息与放松。尽量避免在一个固定的体位下长时间的工作。需要注意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就像其他任何手术一样,都会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患者应该选择正规的大医院接受治疗,尤其要选择有经验的医师来主刀手术,而且手术前对自己的病情应该由一定的了解,协助医师来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这样能够使你的病痛能够得到完全的缓解。
从医启示录(转帖)●医 生 科学家也许更多地付诸于理智,艺术家也许更多地倾注于感情,而医生则必须集冷静的理智和热烈的感情于一身。 ●同 情 医生对病人的同情不是用眼泪,而是用心血。 ●洁 净 人们说医生的工作是最干净的:洁白的衣帽,严实的口罩、消毒的手套......但他却要和血、脓、病菌、癌瘤......打交道。唯其如此,才需要最干净。 ●慰 藉 医生每天接触的是:病人的痛苦、呻吟、各种各样的难过和诉说。唯一能够使医生激动和慰藉的是:病人痊愈出院时那淡然的一笑。 ●忏 悔 再年轻的医生,在病人眼里也是长者,他肯向你倾吐一切;再无能的医生,在病人眼里也是圣贤,他认为你可以解决一切。 医生之难也就在这里。 ●与其说医生在病人面前是神圣的,毋宁说病人在医生面前是神圣的。 孩子再年少,医生也要像对老人那样尊重他;老人再年长,医生也要像对孩子那样关照他。 ●医生要进入角色:痛苦和欢乐与病人完全合拍。●诚然,医生不可能遭遇一切疾病,医生的经验是病人给予的--病人是医生的老师。 ●手术之前,病人常常要问医生:大夫,您要给我作多大的切口?--他所能关心和想象的,恐怕也只是这道切口。外科医生对这一提问常常不以为然。 手术之后,病人还是要问医生:大夫,您给我缝了几针?--他所能关心和看到的也只是这条疤痕。外科医生会说,我缝得密,就多几针;我缝得稀,就少几针。重要的是里面,里面的针数可数不清…… 里面缝了多少针、缝的怎么样,病人没法知道,他只看到这条疤痕--大夫留给他的签名和永久的纪念! 外科医生,无论如何也不该小视切口。 ●一个从事妇产科学的男医生是不容易的。他必须对妇女特别敏感和关心,而且要十分谨慎细微,因为要判断女病人是很困难的。换言之,他们处理的每个疾病或操作,都不会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当他帮助病人度过分娩阵痛、卵巢癌及乳癌折磨的时候,可能存在一定的距离,因为他知道他是决不会遭遇这些的。 当然,任何经验丰富的医生,都不可能亲身经历所有的疾病。经验是医生关心、体察和医治病人的结晶。医生的老师是病人! ●我很欣赏这条消息,并常以此炫耀与自慰。美国一家报社办过一次(在这世界上谁最快乐)的有奖征文,其最佳答案有三个: 一、历经风险开刀后,终于挽救了危急患者生命的医生。 二、忙碌了一天,为婴儿洗澡的妈妈。 三、作品刚完成,自己吹着口哨欣赏的艺术家。 医生的甘苦能为人所知、所理解,足矣! ●多数外科医生都是有些主观专断的。在外科,你必须依你自己的决定行事。手术台上,你没有很多时间和机会退下来取得旁人的评判。这正像潜艇司令,你总要随时发号施令使每个人活动起来。这不意味着外科医生可以少与他人商量,或者不可有点轻松和幽默,但外科医生比内科医生有更多的冒险性。因为,这种紧张而通常要立即作出决定的生活,使外科医生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显得较难相处。遗憾的是,把这一毛病改造殆尽约外科医生又大半是谨小慎微的君子了。 ●刚毕业的年轻医生,在工作的头几年主要是实践在医学院所学的理论,属于临床训练阶段。而当成为一个有经验的成熟的医生之后,又可能变成了忙忙碌碌的实践家或匠人。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实习大夫什么都知道,可是什么都不会做;外科医生什么都能做,可是什么都不知道;病理学家说起来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会做,只是太晚了。这话当然有失偏颇,也过于绝对,病理结果作为最后诊断也并不都是马后炮。但无论年轻医生或是年老医生都有自己的缺陷,都得坚持实践、更新知识。 ●专家是令人尊敬的,他们对一般医生所不知道的事情,知道的越来越多; 专家有时也令人惋惜,他们对一般医生所知道的事情,却知道的越来越少。
1、腰椎间盘突出症为啥会有大小便困难?当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刺激了马尾神经,就会出现会阴部和肛门附近麻木。当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巨大,从后正中突向椎管,压迫突出物平面以下的马尾神经,就会出现便秘、排便不能控制、尿潴留、充盈性尿失禁,以及阳痿等性功能障碍,偶有持续性阴茎勃起。这些表现临床上称为马尾神经综合征。2、腰椎间盘突出症咋会出现间歇性跛行?间歇性跛行是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表现。但突出的椎间盘也会突入椎管,使椎管狭窄或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除腰腿痛外还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即走一段路就会出现下肢疼痛麻木加重,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又可再走一段距离。3、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为啥下肢放射痛部位不同?这是椎间盘突出时,压迫坐骨神经或股神经的某一支神经根所致。由于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一侧,所以就形成了单侧股神经或坐骨神经痛。放射痛多起于臀部,逐渐下行放射,但放射到哪一部位,要看突出的部位而定。①腰骶间突出,放射经大腿后、腘窝到小腿后、跖部及小趾;②腰4~5间突出,放射经大腿外后处,经腘窝到小腿外侧止于足背拇趾;③腰3~4间突出,放射经大腿前方,下行小腿内前方,到足背内前方。但腰4~5突出,可以有腰骶突出的放射痛;腰3~4或腰2~3也可有腰4~5及腰骶突出的症状,这要看突出的位置是否很偏外或稍居中。4、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痛的性质如何?神经痛的性质有麻痛、刺痛、胀痛等,一般以麻痛为最多。疼痛可因咳嗽、打喷嚏而加重,是因这些动作,暂时使椎管内静脉扩张、椎管内压增高、蛛网膜内压也增高,而增加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因站立时椎间盘受压大,膨出也大,神经受压就重。因此,行走或站立也可加重疼痛。5、腰痛咋会变成了腿痛?不少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下肢神经痛出现后,腰痛可以即刻减轻。这是因为膨出的纤维环对硬膜或后纵韧带附近压力降低,神经纤维受到的刺激也减少,而突出物的压迫主要集中压在神经根上,所以腰痛换成了腿痛。另外,也可能是神经根受压的腿痛较腰痛更重,因而掩盖了腰痛,这是因为较重的神经痛,通过大脑皮层产生反射性抑制。6、腰、腿痛为啥时轻时重?腰痛与腿痛可以是持续的,也可以是间歇的。但临床上只要出现过腰痛并放射到腿部,即使症状在某一个时候消失,就不能排除椎间盘突出复发的可能性。只要压迫和炎性刺激不解除,疼痛就会持续,但也可能时轻时重。如患者因为劳动量大,或腰部活动较多,突出物膨出增多,增大了对神经根的压迫时,即可加重疼痛;有时休息后局部炎症减轻,因而疼痛也随之减轻或消失;有时活动后偶尔改变了神经根与突出物位置关系,即突出物位移,也可使疼痛减轻。
1、没有腰腿痛就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吗? 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主要表现为腰腿痛。但也有些病人由于椎间盘突出位置关系,突出物仅刺激了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临床上只引起下肢麻木而无腰腿痛症状。还有部分病人椎间盘由椎管中央突出,仅表现为会阴部麻木、排尿排便障碍,甚至有性功能障碍,尽管没有腰腿痛症状,也应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2、CT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吗? 在正常人的一生中迟早都会出现腰椎间盘蜕变。Niesel通过CT检查发现,正常人30%~50%可有腰椎间盘突出。甚至可有大块髓核突出,却无神经根压迫刺激症状,即无症状性腰椎间盘突出(ALDH)。只要没有疼痛等症状,就不能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 3、腰椎间盘突出症会出现腿部抽搐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也可发生肌肉痉挛,多见于肌肉收缩之后。这是以小腿抽痛为主要表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系因神经根长期受压,使神经外膜或神经束间纤维化,造成神经根感觉纤维应激阈值增高所致。4、腰椎间盘突出症会引起下腹痛吗? 临床上确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只表现为下腹部或腹股沟区疼痛,主要见于高位椎间盘突出压迫了腰1、2、3神经根,导致这些神经根支配区域的疼痛。若突出的椎间盘刺激了窦神经中的交感纤维亦可引起下腹疼痛。 5、腰椎间盘突出症为啥下肢粗细不同? 系因突出的椎间盘压迫了神经根,而神经根属于下运动神经元,一旦受到压迫损伤,就会引起神经根支配区的下肢肌肉萎缩、肌力减退,表现为两下肢有粗有细。另外,当行走或站立时由于疼痛将负重自然地移向健侧肢体,使患肢活动减少而发生废用性肌肉萎缩。 6、腰椎间盘突出症为啥会有双下肢麻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表现为一侧下肢麻木、疼痛。但少数人亦可表现为双下肢症状。系因:①同节段的中央型椎间盘突出;②不同节段不同侧的椎间盘突出;③椎间盘突出先压迫一侧,移位后再压迫刺激另一侧神经根。
传统的治疗方法为保守及手术治疗。由于老年人自身代谢能力减弱,成骨能力下降,骨折愈合时间长,保守治疗病人需长期卧床及支具固定,疼痛缓解慢,同时,骨折椎体不能得到很好的复位。由于活动量的减少,进一步导致骨量丢失、骨强度下降,使其它椎体发生骨折的概率增加,同时长期卧床容易造成老年人的坠积性肺炎、褥疮、泌尿系结石、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甚至危及病人的健康,增加了死亡率,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因此,保守治疗逐渐被临床医生及患者所拒绝。对于椎体压缩性骨折,压缩程度严重、影响脊柱稳定性的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治疗是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由于病人大多是老年人,身体状况欠佳,且手术创伤大,时间长,失血多,增加了手术的风险,病人多不愿意接受手术。同时由于骨质疏松,螺钉植入握持力不够坚强,影响了骨折椎体的复位及内固定的牢固性。慈元教授介绍说,“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关键应是微创、即刻稳定并迅速止痛,以便使患者能够早期下地活动,为进一步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条件。”目前有一种新型的微创技术,即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避免了原来椎体成形术的一些缺点,如骨水泥的渗漏、椎体复位的不满意,这种方法是经皮通过椎弓根置入注射套管,达到压缩椎体,通过套管置入球囊,扩张球囊使压缩的椎体复位,恢复椎体的高度,然后置入固化剂骨水泥,增加椎体的强度。达到椎体即刻稳定,矫正后凸畸形,恢复脊柱的正常序列和生物力学强度的目的,并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早期下地活动。该方法在国外应用的有效率达到95%。 椎体成型手术前后图片该方法是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不需开刀,结合先进的椎弓根定位导航系统,经皮穿刺椎弓根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仅1小时左右,术后病人疼痛立即缓解,术后24小时下地,生活基本自理,一周即可出院,手术风险小。该方法自开展以来,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也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最佳方法。大连市骨科医院在省内率先开展这项技术,目前此项技术已经开展近10年,手术例数近千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目前我国约有八千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而到2020年我国患骨质疏松症的人数也将会超过2亿。骨折往往是骨质疏松症的首发症状或就医原因,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骨折的发生率为20%左右,椎体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并发症。骨质疏松与中老年脊柱病患者的发病、转归息息相关,但很多公众对此未引起足够重视,其防治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加强宣传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诊治策略十分紧迫。老年人的“驼背”、“变矮 ”其实是骨质疏松症的典型症状。随着年龄增大,骨质疏松加重,椎体骨折导致脊柱变短和前倾,背曲加重,从而形成侧弯或驼背,而驼背严重时,膝关节也会显著挛曲,身高可平均缩短 5-10 厘米 。大连市骨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慈元教授指出,“脊柱后凸不仅使行走、伸手取物等日常活动变得很困难,造成慢性背痛、食欲减退和睡眠困难,还可能影响老年人的呼吸功能,因为驼背造成的胸廓畸形,肺活量减少,患者往往会出现胸闷、气短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由此导致肺气肿的发生率增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处脊柱骨折的患者甚至可能出现肺功能障碍,甚至因此导致患者死亡。”在生活中,腿脚不好的老年人听到家人最多的提醒是“走路防跌”,认为只要不摔跤就不会骨折。专家纠正说,“虽然摔跤是老年人骨折最常见的诱因,但是引起骨折的原因五花八门。就坐公交车而言,一个急刹车,甚至车轮在石块上颠簸一下都有可能让老年人的脊柱发生骨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是由于骨密度和骨强度的降低所引起的,支撑人体组织的骨骼系统在轻微外力作用下既可发生脆性骨折,例如,咳嗽、打喷嚏、弯腰捡东西、伸手取物或搬运一些物品等,有些患者甚至没有外伤史,很容易被漏诊或误诊。患者往往认为背痛是老化的正常现象,而忽视骨折的症状,以致延误治疗的时机。专家提醒,“患者骨折后初始时表现为剧烈疼痛,通常疼痛会在几天后有所减轻,这时大多数患者会认为已经没有问题,便开始起床活动。然而,由于骨折未得到足够治疗,这些没有接受系统治疗的患者中,有不少人会出现疼痛加重及脊柱骨折塌陷甚至引起脊柱畸形,使其功能受到更大的影响。”另外,脊柱骨折的症状很容易与其它背部问题混淆,因此很容易被患者忽视。当老年患者出现腰背疼痛、驼背畸形、身高减低、呼吸困难等症状,都可能是脊柱骨折的预警信号,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治。慈元主任介绍说。“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年龄、病史和影像学检查,其中外伤后胸背部疼痛、身高降低、脊柱侧弯或脊柱后凸、X线平片显示骨小梁稀疏、骨皮质变薄、椎体楔形变、双凹变形等是诊断的主要依据。骨密度测定通常采用DXA法,可以确定骨质疏松的程度。CT扫描可以确定骨折类型、椎体破坏程度以及椎管内压迫情况,MRI检查可以确定骨折是否为新鲜骨折以及显示神经压迫的状况。”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据估计,约有八千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的直接后果导致支撑人体组织的骨骼系统,在轻微的暴力和外伤作用下发生骨折,尤其是发生在人的承重骨,如脊椎骨和髋部的骨组织。据报道,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当中,每年约有30%发生脊柱骨折或其它部位的骨折。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并发症,其发生的后果是导致人们的长期腰背痛、一过性的肠梗阻和尿潴留,严重时压迫脊髓造成下肢瘫痪,其后期还会导致脊椎后凸、驼背畸形以及心血管症状,失眠、沮丧、抑郁等精神症状。不仅如此,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还造成病人的生活质量下降,对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正因为如此,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显得极为重要。传统的治疗方法为保守及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是病人口服消炎镇痛药缓解疼痛,同时病人长期卧床休息,骨折椎体不能得到很好的复位。由于老年人自身代谢能力减弱,成骨能力下降,骨折愈合时间长,而且长期卧床还能使得骨组织的脱钙能力较活动时加大,加重骨质疏松。同时长期卧床容易造成老年人的坠积性肺炎、褥疮、泌尿系结石、下肢静脉血栓等,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甚至危及病人的健康,增加了死亡率。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因此,保守治疗逐渐被临床医生及患者所拒绝。对于压缩性骨折,压缩程度严重、影响脊柱稳定性的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治疗是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手术创伤大,时间长,失血多,加上病人骨质疏松,螺钉植入握持力不够坚强,需加入骨水泥维持复位固定。同时,由于病人大多是老年人,身体状况欠佳,多不愿意接受手术。因此医学专家正积极寻找新的技术治疗这种骨折。目前有一种新型的微创技术,即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避免了原来椎体成形术的一些缺点,如骨水泥的渗漏、椎体复位的不满意,这种方法是经皮通过椎弓根置入注射套管,达到压缩椎体,通过套管置入球囊,充气扩张压缩的椎体,恢复椎体的高度,然后置入固化剂骨水泥,增加椎体的强度,从而达到复位椎体、增加椎体稳定性、临床止痛、防止后期的后凸畸形的治疗目的。该方法在国外应用的有效率达到95%。 该方法是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结合先进的椎弓根定位导航系统,经皮穿刺椎弓根完成手术,手术切口仅1cm长,手术时间仅1小时,术后病人疼痛立即缓解,术后3天下地,生活基本自理,一周即可出院,手术风险小。该方法自开展以来,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也受临床医生的关注,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最佳方法。我院已成功引进这项技术并应用于临床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早期的脊柱侧弯引起的外观异常并不明显,尤其是穿着衣服时不易被发觉,大多数青少年的脊柱侧弯都是家长在孩子洗澡或是衣服穿着较少时发现的。 如果您发现孩子有如下征象,要警惕他(她)是否患有脊柱侧弯:领口不平,一侧肩膀比另一侧高;女孩双乳发育不对称,左侧的乳房往往较大;一侧后背隆起;腰部一侧有皱褶;一侧髋部比另一侧高;两侧下肢不等长等。此时可以给孩子做一些简单的检查,如用手触摸脊柱的棘突观察是否在一条直线上,或是让孩子立正后向前弯腰观察后背是否对称。如果经过简单的检查,发现孩子有异常,应该立即到医院去检查。脊柱侧弯不仅使人体的优美形态遭受破坏,造成一侧胸廓塌陷、一侧隆起,在背部形成“剃刀”背和双肩倾斜的畸形体态,还可导致骨盆倾斜,造成两侧臀部不对称,下肢不等长而跛行等功能损害。严重的脊柱侧弯还可影响心肺功能,活动量稍大即出现心慌气短,影响劳动和生活的能力,一部分病例因脊柱畸形压迫脊髓致下肢瘫痪。 脊柱侧弯的治疗可以分为两大类:1、非手术疗法。2、手术疗法。具体采用哪一种治疗方法,应该考虑患者的年龄、类型、严重程度。临床通常是根据患者畸形角度的大小来决定治疗方法。畸形角度小于20度应该进行密切观察,加强锻炼如引体向上、游泳等。对于畸形角度在20度-40度之间的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支具疗法,配戴支局的患者应该注意持续性和持久性,一般来说一天24小时应该配戴23小时,另外一个小时用于体育锻炼。如果脊柱侧弯超过了40度就应该进行手术治疗。
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医生您好!我妈妈最近两年一干重活就腰痛,有过3次,休息后就减轻。现3天腰酸沉,右腿有些麻木,今天去医院拍片,说是腰椎退行性变并l4椎体滑脱。开了些药:杜仲壮骨丸,根痛平片和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片三种。就诊医院:郑州市骨科医院 今天刚看的医生 恳请您介绍一下平时注意事项,如何治疗最好?我妈妈今年55岁。谢谢您!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慈元:腰椎退变首先应保守治疗,休息为主,急性期可先行腰围固定,病情好转可行腰背肌锻炼,如果保守治疗无效,仍有腿麻,考虑神经压迫较重,可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