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什么是骨关节炎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老年退行性疾病。通俗的说,关节内有一层软骨、就是俗称骨头表面那层又白又亮的脆骨,它很有弹性和韧性、很光滑,各种活动和运动靠这层软骨承重、抗冲击和磨损等。骨关节炎又称老寒腿、增生性关节病等,标志着人体的老化,软骨发生磨损;随着逐渐老化会越来越严重,是不可逆的,活动量越大越加重。骨关节炎包括软骨、半月板、韧带和滑膜的损伤。中医称骨关节炎是痹病,属于风湿病的一种,是人老体衰的局部表现,强调整体的诊治。二.骨关节炎的诊断骨关节炎靠专业医生的望触动量检查和查体很容易确诊,完全不需要花费很多去检查。中医运用望闻问切、尤其是舌象和脉象,同时也能全面的掌握患者整体情况。理化检查主要是放射学检查,标准的X线片完全足够。不少医生和患者依赖磁共振检查,磁共振第一只是X线片的重复、第二不代表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第三其对老化的严重表现会导致很多不必要的关节镜和关节置换手术,第四其作用主要是鉴别某些特殊类型的滑膜炎,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滑膜炎等。三.骨关节炎的病变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软骨、半月板、韧带滑膜也老化,没年轻时那么结实了、不耐磨、缺乏润滑。这时站立活动多、体重大、剧烈运动等的压力作用在已经脆弱的关节组织上,很容易磨损,早期会有咯吱的声音,再磨损严重使之破损、脱落,症状是逐渐加重的疼痛,关节活动到磨损严重的角度回出现卡住、不能动和疼痛,用力时加重压力就更疼;久之可能把软骨和半月板等全部或部分磨没了,只剩骨头,骨与骨之间相互挤压摩擦产生破损、坏死后的囊变、硬化。伴随的改变是关节间隙狭窄、韧带松弛、滑膜受刺激产生无菌性的滑膜炎。医生经常对患者解释关节磨坏了,可能有些人理解为膜坏了,就认为是滑膜炎,滑膜炎只是骨关节炎伴随的症状,半月板损伤、磨损也是骨关节炎的一种表现,韧带磨损和退行性变表现为松弛和失去作用、关节随之产生不稳。所以骨关节炎有各式各样的表现,其实是统一的一个病。四.中医对骨关节炎的理解中医认为骨关节炎主要因为人老脾肾不足、痰湿内生、血虚等则易瘀滞,关节内痰血和湿热等郁结阻滞致使关节内各个关键组织失去正常功能产生和西医阐述的同样症状,中医从辩证施治的角度能更好的解释骨关节炎的宏观微观影响。五.骨关节炎的西医治疗:明白上述道理就知道应该保护关节,减少磨损,关节的活动要适度、没到劳累的程度就不容易加重关节的损伤。毕竟老年人很多、疼的是少数,就是大多数老年人没有过度的活动。已经得病的话,因病情不同、人的个体差异,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不能一概而论。任何治疗的目标都是尽量延缓发展、争取保持终生。六.总体治疗方案人体是在不断的活跃的新陈代谢的、尽管老化也有一定的修复和再生能力,治疗手段都是在帮助自我修复,从早期到晚期治疗方法各异,最主要的治疗是指导患者加强自我管理,保护关节。指导功能锻炼、加强肌肉以稳定关节、口服药物、理疗、外用药、关节注射药物。七.主要治疗目的疼痛和不稳是骨关节炎主要表现。虽然各种方法都不能改变衰老的进程,但可以减慢速度甚至达到保持终身.微创关节镜手术等是目前工人对骨关节炎有效地缓解方法.比如半月板或软骨的磨损如果达到了绞锁的程度、就是机械性的卡壳的感觉,关节镜下修整光滑就可以大大减缓磨损;如果韧带松弛引起关节不稳定加重关节磨损,此时关节镜重建韧带恢复稳定同样可以减轻磨损。八.中医治疗中医药方法针灸和按摩是国际公认可靠的局部改善循环、促进修复的方法,中药针对性的全身改善人体衰老的瘀血、痰湿、血虚等特征性改变,从而全身性调节,不仅对骨关节炎有确定的效果,对人体的衰老表现更有明确的改善作用、调整全身、整体改变,效果非常显著.九.人工关节置换多种方法结合,都是为了更快更好地促使自身修复。.当多种方法都无效、严重疼痛到步行不到100米、而且这样的情况持续超过一个月,这时只有最后一种手段:人工关节置换,就是因为现在的关节实在不能恢复一定的功能、只能换一个替代品,这是治疗失败后的手段:自身的关节无法维持,只能重建一个关节,注意:这个替代品没有活性,日久更会很快磨损、更需要省着用,一旦再出现问题再置换效果就更不理想。十.骨关节炎的预防十一.骨关节炎的自我管理十二.骨关节炎的康复训练十三.骨关节炎的心理教育十四.骨关节炎的总之骨关节炎虽然无法逆转,但是通过详尽的指导、自我保护和系统的治疗完全可以维持和改善,获得满意的生活质量,希望人们从年轻时就开始注意:体重、工作量、活动量,即便是有遗传因素也不是不可改变的,游泳、骑车、水中行走、关节非负重的活动都是非常保护关节的运动,运动保护生命,不伤害关节的情况下尽情让生命活跃。
膝关节置换康复手册大连市骨科医院微创关节科注意:术后复诊时间:自手术后第6周,第3个月,第6个月,第1年,第3年,第5年。病人姓名/住院号手 术 时 间手术医生姓名 阮文礼医生门诊时间(随诊时间)周一:08:30-11:30周四:08:30-11:3013:30-15:30医生电话网 址0411-83631360-1203/个人网站:http://ruanwenli.haodf.com/一、术前准备您在住院后你的主管医生将会仔细询问您的全身健康情况和患病关节的情况,并对您进行全身体检和患病关节的检查。此外,还要做相关的血液和尿液的检查,心脏、肺脏、腹部、肝、肾等脏器功能的检查。B超检查有无下肢静脉血栓,备好一定数量的血液以确保您的手术能顺利完成和术后顺利康复出院。只有在全身检查均正常的情况下手术才能进行,如有不正常的指标就需要做进一步相应的检查和治疗。术前您需要做的准备:1.手术前一天护士会为您备皮,您要洗澡以彻底清洁全身皮肤;2.手术前一天晚上灌肠;排干净大便。3.术前晚10点以后禁食禁水;4.如果您在手术前心情比较紧张,在术前晚可以服用镇静催眠药;5.一般术前7天内不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手术日早晨:二、手术日早晨:1.护士会为您测量血压,体温,脉搏,呼吸;2.刷牙漱口,但注意不要把水咽下;三、去手术室以前:1.排净尿液;2.去除所有饰品,义齿(可取出的假牙),隐性眼镜等;3.无法取下的戒指应用纱布缠裹;4.护士为您注射术前针;5.您的家人和朋友被告知在哪里等候。康复锻炼原则 1、个性化原则:每位患备所患疾病不同。身体情况不同,手术方式也有差异。因此应该因人而异地制定一套最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2.循序渐进原则:一定不要认为从手术中醒来就马上从新拥有了正常的关节活动能力。康复训练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康复训练需要时间.急于求成只会事倍功半.任何过度的活动对关节米说都是一种损伤。会影响康复训练的效果。3.全身锻炼原则:患病关节的功能锻炼固然重要。而全身训练也不可或缺。人体事一台复杂的机器只有各部分都保持状态良好,康复要素1.信心:康复锻炼是艰苦的。尤其是开始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充满信心.2、恒心:康复锻炼对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病人来说不是一项临时性活动,而是需要长期坚挎下去的,要有恒心.3.小心: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摔倒有时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使之前的努力前功尽弃.因此存进行任何康复锻炼的时候都要小心.术后早期尤其需要注意.必需有人陪同进行。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术后康复锻炼应注意保护伤口,避免污染,如伤口暴露应马上消毒更换敷料。锻炼应从小量开始逐渐递增,根据锻炼后及次日的反应(全身状态、疲劳程度、膝关节局部肿胀和疼痛等)增减运动量。锻炼后以不发生膝关节局部疼痛、肿胀等为宜,如发生也应采取相应措施在几小时内缓解,不应持续到第二天。均匀分布运动量,应有短时间间隔休息。与隔日长时间运动相比,每日短时间多次的运动更有效。根据不同康复阶段的需要和功能恢复情况适时调整运动强度、时间及方式。锻炼前后疼痛严重或对疼痛比较敏感的,可用一些物理疗法,并可小量使用消炎镇痛药或止痛药。老年人锻炼前应排尽大小便,避免睡觉醒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内或起床后立即锻炼。锻炼时应穿宽松衣裤和防滑鞋,最好有人协助保护,并予以适当鼓励,共同配合努力。增加膝关节活动度和增加肌力的锻炼相结合,即使达到正常水平也应继续维持长期的锻炼。1、手术后当天:(1)应抬高患肢,踝关节垫枕。(2)麻醉恢复后可进行踝关节伸屈练习(踝泵)1次5分钟,每一个小时做一次。以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3)对患肢做由足及大腿的按摩,每2小时按摩10分钟2、术后第一天:(4)继续加强以上练习。(5)股头肌收缩练习:做股头肌的静力性收缩,每次保持5秒,放松2秒,100—200次/每日。(6)膝关节屈曲练习。(7)膝关节伸直练习,足跟处垫一软枕,压直膝关节。每次10分钟,每天2次。(8)深呼吸练习。(9)练习上肢的力量。(10)关节热、痛、可冰敷,每次20分钟,每日可数次。推荐每4-6小时一次。3、术后第二天:(11)继续加强以上练习。(12)股四头肌直抬腿练习,抬离床面15厘米左右至力竭,每组5个。(13)拔除引流管后,可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床旁坐、站或拄双拐行走。(14)加强床旁坐位屈膝练习。4、术后第三天:(15)继续加强以上练习,尤其膝关节屈曲练习。(16)膝关节屈曲达到90度。(17)下床行走去卫生间。(18)加强主动屈膝的能力练习。(19)关节活动度练习后,如关节热、痛、可冰敷,每次20分钟,每日可数次。5、术后4—7天:(20)继续加强直抬腿练习,但数可增加到2—3组/日。(21)继续加强膝关节屈曲角度的练习。(22)继续加强上肢的力量练习。6、术后8天一2周:(23)继续以上练习。(24)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进行屈曲练习,对于伤口愈合能力差的患者可适当改变屈曲角度练习。但是膝关节屈曲一定在90度以上。(25)为避免血栓发生,不要放松踝泵的练习。7、术后3—5周:(26)继续加强股四头肌练习:直抬腿练习、半蹲练习。(27)继续加强膝关节屈曲练习。(28)可根据情况爬楼梯,增加膝关节的灵活性。(29)踏车练习:固定自行车练习、三轮车练习。8、术后6周—12周:(30)重点巩固屈膝和伸膝角度的练习成果。(31)增加上下楼梯、踏车的时间及次数。(32)10周复查后可弃拐行走,恢复日常生活活动。(33)有些人会感到膝关节紧,主要由术后瘢痕形成所致,一定要加强股四头肌牵伸练习并用按摩的方法松软手术切口处的瘢痕。(34)如大量进行锻炼后出现关节酸痛为正常反应,可给予扶他林类药物来抑制软组织水肿和疼痛。(35)术后三个月内,患膝常有低热,关节内也可能经常有积液,主要是由于机体对置入假体的反应或由于锻炼中刺激所致,在术后半年内可逐渐消失,恢复正常。如患膝关节发热、肿胀明显或其它不适,及时与手术医生联系复查。9、术后3个月:(36)可进行大部分体育运动及日常活动,但要避免减少关节寿命的活动及剧烈的体育运动。按照以上的顺序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每次20-30分钟。锻炼的目的是保持膝关节O~100度的活动范围和关节的稳定性,活动后如果感到关节持续疼痛和肿胀,表明练习强度过大。正常生活需要的关节活动度是0~100度,90%的病人可以达到0~100度活动,如果锻炼刻苦还可以达到更高的活动角度,建议不要超过140度,过度的屈曲没有实际用处还会加重关节的磨损。你还要学会使用拐上下楼。
问:什么是膝关节置换术?答:“膝关节置换术”严格来说应该叫做“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是以仿生材料来替代已经磨损的关节面软骨,使关节面重新变得光滑。一般只是将原有磨损破坏的关节面去掉(8-9mm厚),用钴铬钼合金和高分聚乙烯替代切掉的那部分关节面。很多人认为膝关节置换就是将整个膝关节“砍掉”,换上金属的关节,这事完全错误的理解。就好比我们的牙齿出现一个小洞,我们首先是用材料修补,装上一个牙齿保护套,使这颗牙齿继续使用,而不是将整个牙齿拔出换一颗新的牙齿。膝关节表面置换就如同这个牙齿保护套一样来保护关节,手术是对重要的韧带等结构是保留的。正常的膝关节面破坏磨损的关节面 膝关节表面置换后问:那些疾病需要行膝关节置换?答:关节面软骨的破坏后目前尚没有办法使其修复,膝关节置换是目前治疗关节面严重磨损疾病最好方法。膝关节置换术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关节面破坏性疾病,主要是各种关节炎,常用于严重的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股骨髁骨坏死等。膝关节置换可以矫正严重的膝关节畸形问:成功的可能有多少?答:成功没法用量化的评分来衡量,而可以用对以下三个问题能否说“是”来回答。1)你对这次手术满意吗?2)是不是达到您的期望值?3)假设您没做过这个手术,你现在愿做这个手术了吗?手术后一年约98%的病人会对所有这三个问题回答“是”。问:康复时间有多长?答:术后每名病人的康复时间不同。但对大多病人来说,术后1个月需扶拐或使用助行器。接下来的几周可以扶着手杖出门,也可以不用任何帮助在室内或小区内走动。一般来说,3个月,也可能稍长一点时间后,就能逐渐恢复正常人一样的功能状态,而不需任何辅助工具。问:出院后我是应该去康复机构还是回家呢?答:该问题因人而异,大多说病人能出院回家。因国内专门的康复机构不健全,患者术后的康复工作大部分还是有主治医生指导。在出院时,主治医师会同你交代有关回家后的注意事项和康复技巧。问:我何时能够开始开车?答:如果您右膝关节做了手术,那么至少术后1个月不能驾车。1个月后只要您觉得舒服,就可以开车。如果您是左膝关节做了手术,而且驾驶的是自动档车,只要您觉得舒服就可以开车。但是,如果您正在服用麻醉性镇痛药,就不能开车。有些医生只有在4-6周看过病人后才允许他们开车。因此,仍需询问您的手术医生而确认。问:我何时能旅行?答:只要您觉得舒服,就可以旅行。一般来说,长时间旅行时,至少每小时站起来伸伸腿或者走动一下。这一点很重要,有助于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问:何时我可以恢复工作?答:这取决于您的职业。如上班主要是坐着的话,那么大概1个月就可以恢复上班。如果工作体力要求较高,则需要3个月才能完全恢复工作。有时病人的恢复时间差别较大,更长或者更短都可能。问:术后可以做哪些活动?答:只要可以承受,您可以恢复大部分的活动,包括行走、园艺和打高尔夫球。最好的一些活动,比如游泳、骑固定自行车,有助于活动关节并锻炼肌肉力量。应该避免关节受到高冲击应力的运动,如跑步、跳跃、单人或双人网球等体力运动。问:人工关节能使用多久?答:根据病人的情况而有所不同。关节置换术后的每一年,您都增加1% 的可能性需要进行第二次手术。举例来说,术后20年大约有10%的病人需要翻修问:手术须住院多久?答:一般为两周左右(依病情调整,必要时可延长)。问:手术时间大约多久?答:手术时间约100分钟左右,整个手术过程(包括术前皮肤准备消毒、麻醉及术后恢复)约2~3小时。问:多久可以下床?答:通常术后第3~4天即可下床,但仍会视病患情况决定。问:手术后助行器需要使用多久?答:一般术后4~6周内可使用助行器行走(依病患恢复情况调整),避免跌倒。问:手术后活动有无限制?答:没有限制,住院期间会有被动运动机器(CPM)协助下让膝关节弯曲的角度能达90度以上。一般术后4~6周可使用助行器行走,之后即可不用助行器行走(依病患恢复情况调整),避免跌倒。出院后所有康复运动须继续,并渐渐增加活动量,运动后要充分休息以恢复体力。问:手术后膝关节的红肿多久会退?答:一般手术后3~4个月红肿会慢慢消退,依个人血液循环而情况不同,最主要必须配合康复运动及适当冰敷(每次冰敷时间约10~15分钟)来减轻肿胀。问:手术后开刀伤口的旁边为什么会有麻麻的感觉?答:因为手术伤口使表皮神经(隐神经髌下支)受损,但不影响康复及日常活动,一般约1年后会慢慢改善。问:何时我能够洗澡(冲凉),或者伤口可以湿水?答:如果伤口没有渗出,拆线后3天可以洗澡。洗澡后,用酒精局部消毒。问:何时我能够把膝关节完全浸在浴缸或者游泳池里?答:术后2周只要伤口完全愈合,并且已经拆线以周天后,您就可以将膝关节完全浸入水中。如果是皮内缝合的伤口,术后2周即可入水。问:何时我该带上膝关节支具,何时不需要带?答:膝关节支具一般在术后开始的几天夜里带,或者行走时使用,用到您能自己独立完成直腿抬高动作。多数病人不需要使用。问:持续被动关节锻炼器(CPM)使用多少为好?答:术后不久就可以使用CPM做关节功能锻炼,每天总共可使用8小时,逐渐增加弯曲角度,训练计划因人而异。现在多主张麻醉过后主动功能锻炼,一般不用CPM,多由您的主治医师或专门的康复医师帮助您进行屈伸锻炼。主动锻炼有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问:伤口的绷带需要包扎多久?答:绷带需要包扎1周,而且2-3天更换干的无菌纱布,有时候会使用更长时间,以保护伤口免受衣服或者膝关节支具的刺激。问:何时拆除伤口缝线或缝合钉子?答:一般在术后2周拆除缝线或者钉子,而糖尿病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由于伤口愈合能力差,一般需要延长伤口拆线时间,大约术后3周。采用皮内缝合伤口,无需拆线。问:术后需要服用多长时间止痛药物呢?答:通常需要服用3个月的止痛药物,开始时,可服用一些作用较强的止痛药物,比如麻醉性止痛药。大多数病人1个月后,就可以停止服用这些作用较强的止痛高药物,而改用一些非处方止痛药物,如芬必得等。问:术后需要服用多长时间的抗凝药物呢?答:有各种方法包括片剂和注射液用来抗凝,预防血液粘稠和血栓。手术医生会根据您的病史和出院前的检查结果,为您选择某种治疗方案。问:康复期间能够饮酒吗?答:如果您服用华法林来抗凝,则不应该饮酒,如果您服用非甾体类止痛药,饮酒也是禁忌的。问:术后服用多长时间的铁剂呢?答:术后服用4周铁剂常常足够,服用铁剂后有助于补充体内铁的供应及提高血红蛋白含量。问:康复期间,膝关节摆放在什么位置正确及不正确?答:应每天花一点时间做膝关节屈伸运动。最好每15-30分钟改变一下姿势。不要在膝关节下垫枕头或抱枕。在踝关节下方垫枕头可改善膝关节的伸直功能,防止屈曲挛缩。膝关节能够伸直在站立和行走时非常重要。问:术后是用冰袋还是热敷膝关节?答:最初,用冰袋可减轻关节的肿胀,数周后,可试行热敷或者其他的理疗方法。问:弹力袜应穿多久?答:回家后,您可以试行不穿弹力袜行走,并注意踝关节及足是否肿胀。如果出现肿胀,可在白天穿上弹力袜,直到足踝肿胀消退到同术前一样。术后几个月内,当您坐车或乘飞机旅行时,也应穿上弹力袜。问:我能上下楼梯吗?答:可以。刚开始时,上楼时先迈没有手术那条腿,下楼时先迈手术那条腿。当腿部的肌肉有力量并且关节活动改善后,可以更接近正常的方式上下楼,这个时间通常需要一个月。问:需要理疗吗?答:当然需要。康复理疗对您的康复很重要,术后及整个住院期间,有理疗师指导(国内主要有主治医生和护士指导),帮助您康复。回家后理疗师会教您一些锻炼动作,这样您可以自行锻炼。医生会给您一个书面锻炼计划。另外,游泳和骑固定自行车都是很好的锻炼方法。即使您已经完全康复,仍可以随时做这些训练。问:何时能够恢复性生活呢?答:只要您觉得舒适就可以。问:我觉得沮丧,这正常吗?答:膝关节置换术后感到压抑是很正常的。这有很多因素,例如活动受限、不舒服、术后对他人的依赖增加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当您开始恢复以前的日常活动时,压抑的感觉将会消失。如果您的压抑持续存在,可请内科医生帮助诊治。问:我有失眠症,这正常吗?我该怎么办?答:膝关节置换术后失眠很常见,非处方药物如苯海拉明或美乐托宁很有效,如果问题持续存在,可服用处方药物,如舒乐安定等。问:我便秘,怎么办?答:术后便秘很常见,原因很多,服用麻醉性镇痛药会加剧便秘,可服用杜秘克(乳果糖口服溶液)预防便秘,麻仁软胶囊及番泻叶茶饮可通便,严重便秘可行灌肠处理。问:我的膝关节需要多大的活动范围才能发挥正常的下肢功能?答:大多数人平地行走需要膝关节屈曲70度,上楼需要屈曲90度,下楼需要100度,从低矮凳子站起需要105度,为了方便站立和行走,膝关节应该能够接近完全伸直,受限不能超过10度。问:术后6周我的膝关节活动范围可有多大?1年呢?答:每个人的活动范围不一样,这与个体的许多因素有关,您的膝关节活动范围在手术时基本就明确了,术后1年,病人的平均屈曲度大约为115度,有些病人会少一些,而有的病人会多一些。问:我觉得我的腿变长了,这可能吗?膝内翻畸形置换术后畸形被矫正后肢体会稍延长答:在大多数病人,肢体的长度基本上不会有改变,然而,有些病人下肢可能出现延长了。这主要发生在术前严重膝关节弯曲的病人,术后膝关节伸直导致下肢延长。在开始的时候,延长的下肢可能感觉不适应、笨拙,之后大多数病人能够适应这种变化,而个别病人偶尔可能需要对侧肢体穿增高鞋子校正。问:我能够做负重锻炼吗?答:一般来说,术后2个月不主张负重训练。随着康复训练的进展,可以有限制的作负重锻炼,从1磅到5磅。问:通过机场安检,会引起报警吗?需要医生证明吗?答:通过机场安检时,能引起报警。所以应事先告诉安检人员,您已经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很可能出发警报器。此外,您最好穿很方便暴露手术侧膝关节的服装,在国内可能需要医生证明。问:行口腔操作或侵入性检查时,是否需要提前预防性服用抗生素?答:是的。在膝关节置换术后6周内不要行洗牙、补牙、拔牙及其他非紧急的侵入性操作或检查。在行侵袭性操作时需要提前服用抗生素,以免引起膝关节感染。问:我能跪下来吗?答:手术几个月后,您就可以尝试跪下来。开始时可能会有点疼痛,但不会伤害您的人工关节。跪下时的不适主要是因为新近的手术切口和局部新愈合的软组织。随着时间的推移,跪下来会逐渐变得舒服,记住每次跪前总是在膝关节下放一个软垫子。问:我能够恢复滑雪吗?答:滑雪是非常危险的,尽量不要滑。问:每天起床关节僵硬怎么办?答:每天起床关节僵硬,正常,坚持每天早晨按康复手册锻炼,僵硬就一点点,好起来。问:膝关节晚上肿胀,早晨消失,正常吗?答:一般情况下,这种现象正常。问:何时需要复诊?答:一般术后4-6周来门诊复诊,随后,术后1、2、5、7、10年分别做随访,10年之后每年复诊一次。这些手术后的随访非常必要,可以观察假体固定情况以及塑料垫片可能的磨损情况。平时如有任何膝关节不适可电话随诊或者来医院复诊。阮文礼
关节镜下肩袖撕裂修补术后康复训练计划我们主要介绍术后护具的使用、睡眠姿势、关节活动度、冰敷、术后早期肩周肌肉锻炼等常见问题。一. 护具:俗称小沙发,它的主要结构有:前宽后窄的平托、两根长带(一宽一窄)、两根短带(参见图示)。调整适当的高度和位置(使患肩能放松地固定于肩外展15~30度,外旋中立位,患肩放松、不下坠,前臂水平放置于小沙发的平托上,后面与胸背部在同一平面;如有特殊情况,可能需要调整位置)。宽长带将支具悬挂于颈部,窄长带将其固定于腰部;另外两条短带分别将上臂和前臂固定在护具上。调整护具位置时,一定要想办法托住患肘,避免患肩受力而引起疼痛。肩关节护具一般需持续佩戴4-6周,之后根据复查情况,逐渐去除。二.睡眠姿势睡眠时采取仰卧位,并在上臂后方放置大约5 厘米高的枕头或毛巾,使上臂处于肩胛骨平面,避免对肩关节的牵拉。所谓肩胛骨平面,是指与身体冠状面成30-45度的平面(上肢侧平举,然后水平内收30-45度后,此时上肢所在的平面)。在这一平面放置或练习时,肩关节囊、周围韧带以及肩袖所受到的应力最小,而且在运动时肱骨头没有旋转,肩关节的位置最和谐,训练中发生撞击的可能性最小。三.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根据有无外力的参与,将运动分为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被动运动是指完全依靠外力帮助来完成的运动,外力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由他人或本人健康肢体的协助。进行时,需被动运动的肢体肌肉应放松,借助外力固定关节的近端和活动关节的远端,避免动作粗暴。术后早期常采取被动运动,保护组织的同时防治关节粘连。主动运动是指在没有辅助情况下自主完成的一种运动,比如没有辅助情况下,自己独立完成梳头、洗脸等日常活动。术后恢复期可逐渐进行主动运动。四.肩关节活动度:指肩关节的活动范围,术后的常规计划是:为了减少对肩关节的应力,早期采用仰卧位被动活动肩关节。仰卧位进行肩关节活动时如果没有疼痛,再进行坐位或站位训练肩关节活动度。五. 冰敷关节活动度练习、长时间站立、行走、持物、负重等活动后,或者局部明显肿痛时,采取冰敷患处5—10分钟,使局部组织迅速降温、毛细血管收缩,避免进一步的出血和肿胀,缓解疼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请注意:每次冰敷的时间不宜长于20分钟。介绍一种实用的冰敷方法1.用碎冰块装在双层塑料袋里,再加适量水,制成冰水混合物后,放在关节局部。冰敷时避免漏水弄湿伤口!2.可以购买包装完整的大酱,放置在冰箱的冷藏柜中,冷敷时带袋敷在患处。 六.具体康复流程:因此患者术后应在临床医师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随时调整康复方案。七.康复训练程序:阶段训练一(术后0~3周,最大限度保护期)此阶段给予外固定支架固定肩关节。这是因为腱一骨愈合一般需要6~8周 ,术后肩关节一般被置于外展休息位,一般为外展3O°-45°,至少4周,最好6周。外展位可降低缝合部位的张力,使其更好地愈合。但是,如果直到术后2周还不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则可能发生关节粘连。因此,本阶段的主要康复目的是保护手术修复部位,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逐渐增加肩关节活动度。内容主要包括主动活动肘、腕关节,被动活动肩关节,肩胛骨稳定性练习。1.术后患肩制动,日间冷敷,夜间睡觉时,可在上臂后方放置一个枕头来支撑肩部,使肩处于最舒适的位置。术后第1天即主动活动腕、肘关节。A.掌屈背伸:患肢腕关节缓慢背伸至极限,然后缓慢屈曲至极限,一伸一屈为1下,每次运动12~36下,每天2—3次。B.左右摆掌:患肢五指伸直,手掌向尺侧、桡侧来回摆动。一来一回为1下,每次12-36下,每天2~3次。C.前臂旋转:健手扶持患肢上臂以制动患肩,逐渐旋转肘关节,旋前旋后为1下,每次12-36下,每天3-5次。D.肘部屈伸:健手扶持患肢上臂以制动患肩,逐渐伸肘屈肘活动,一伸一屈为1下,每次12-36下,每天3-5次。2.根据个人情况,术后第3天到2周开始,训练时卸下支具,被动活动肩关节和肩胛骨稳定性练习。A.钟摆运动:患者身体前屈(弯腰),双手下垂( 或健手扶桌),做前后左右摆动及顺、逆时针划圈,5-10次/组 2组/天。训练时确保这项运动是被动的,由躯干发动并带动肩关节在不同平面做小弧度运动。B.被动前屈练习:仰卧位,患侧上肢处于外展30°-45°,健侧手抓住患侧前臂,在健侧上肢的辅助下被动抬高患肢,每日5-10次/组 2组/天次活动度锻炼,训练时避免疼痛C.被动外旋练习:仰卧外,患侧上肢处于外展30°-45°,上臂下垫毛巾卷,使肱骨头保持肩胛骨平面,健侧上肢横握治疗棒,辅助患肩进行外旋活动,该练习须在无痛及限制的活动度内进行。5-10次/组 2组/天注意:1.训练之外支具外展休息位悬吊制动2.禁止主动活动术侧肩关节3.避免超出医生规定的活动范围阶段训练二(术后4~6、8周,中度保护期)继续加强上述练习,被动活动时,以到刚刚疼痛无限。阶段训练三(术/6、8~12周,早期功能锻炼和肌力增强期)可以去除支具继续上述练习 循序渐进可以在无痛的情况下 主动活动肩关节。练习爬墙:面墙站立,患侧手扶墙面,手指向上攀爬,循序渐进。每次10~20个往返,每天3~5次。第四阶段(术后12周以后,后期肌力强化期)本阶段的康复目标是解决残余活动度问题,使肌力和柔韧性达到正常水平,尤其是注意后关节囊的牵伸锻炼。关节囊和韧带的柔韧度和稳定性恢复后才可尝试过头运动。术后12周就可以进行抗重力练习,逐渐抗阻力练习和牵伸练习一直要持续至术后1年,使肌力达到最大,获得最佳的疗效。联合动作练习肩关节的活动。说明:根据患者的职业(运动员或非运动员)、伤情、手术情况等不同,康复计划具有个体化的特点,因此本文仅供参考,具体康复进程需要在手术医师或理疗师指导下进行。
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对50岁以上的人而言更是贴切。停经时,运动对维护骨密度和骨强度更显得特别重要。运动的主要目标除了维持骨强度外,也可增加肌肉量,改善肌肉功能,维持良好平衡和体力。肌肉无力和平衡变差会造成跌倒和骨折。运动对骨骼的益处与运动类型和强度都有关系,举例而言,对年老者而言,阻抗运动(或肌力增强运动)更显得重要。虽然在成年之后很难再增加骨密度,但研究证实,运动可使骨密度出现中度增高,约1-2%范围。运动项目应该依个人的需求和能耐来调整,尤其是遭受骨质疏松症,很容易跌倒,或身体衰弱的病患。—————————————————————关注骨与关节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了解更多知识欢迎关注骨科医生王立恒微信:wliheng或公众平台:wanglihengyisheng新浪微博:骨科康复-王立恒个人网站http://wliheng.haodf.com/迅速关注可点击题目下蓝色字体骨科康复医生王立恒注:图片及内容来源www.iofbonehealth.org举报
减低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五项重要策略您是否会发生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风险,取决于多项因素,其中有些因素可以改变(如运动,营养和吸烟),而其他因素则无法改变(如家族史,发生停经的年纪,和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虽然骨密度峰值主要由遗传所决定,但在65岁以后,遗传对骨流失的角色逐渐减小,而其他因素则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运动。要维护健康的骨骼,接下来几天我们连载介绍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五大策略,对降低您的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风险提供帮助。举报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分析王国华牟传勇傅东明(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辽宁大连 116002)【摘要】目的 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46±1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50±55)mL;平均住院(15.3±3.5)d;平均卧床时间(5.0±0.9)d。本组48例患者经过治疗疗效优16例,占33.33%;良27例,占56.25%;可4例,占8.33%;差1例,占20.08%。优良率89.58%。有2例患者在术后1年出现了不良的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4.17%。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优良率高,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短,是临床上一种有效的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人【中图分类号】R68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0)03(a)-0082-02Elderly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i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efficacy analysis【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otal hip arthroplasty for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Methods 48 cases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were treated with total hip arthroplasty.Results The mean operative time was this group of patients(46±15)minutes;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250±55)mL;average length of stay(15.3±3.5)days;the average bed time(5.0±0.9)days.The group of 48 patients with excellent efficacy in patients treated 16 cases, accounting for 33.33%;good in 27 cases,accounting for 56.25%;in 4 cases, accounting for 8.33%;poor in 1 case, accounting for 20.08%.Excellent rate of 89.58%.2 cases occurred in patients 1 year after surgery had a negative reaction, 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4.17%.Conclusions: Total hip arthroplasty for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high quality,and shorter operative time,less blood loss,hospitalization time,bed time is short, is a clinically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of femur in the elderly method.【Key Words】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Total hip arthroplasty;Old personal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骨折,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近年来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自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采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了4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取得了理想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所观察病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13例;年龄介于65~85岁,平均(71.9±5.5)岁;就诊时间:伤后1h~4d,平均(2.6±0.4)h;分型(按Evans-Jeven法[1]):Ⅱ型19例,Ⅲ型14例,Ⅳ型12例,V11例;致伤原因:摔伤33例,车祸伤15例。合并症:合并高血压者13例,合并糖尿病者9例,合并心脏病者5例。1.2 纳入标准(1)符合《实用骨科学》[1]中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相关诊断标准;(2)经X线片或CT检查确诊为股骨转子间骨折,且为不稳定和粉碎性者;(3)且属Garden分型中Ⅱ、Ⅲ、Ⅳ、V型者;(4)年龄均大于65岁,术前患者生活自可理,全身状况可;(5)术前评分[2]分数大于55分者。1.3 病例排除标准(1)排除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 2)排除伴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 3)排除身体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4)排除虽符合上述纳入标准,但拒绝行人工关节置换术者或资料收集不全者。1.4 治疗方法1.4.1 术前准备 在患者入院后根据其身体状况及骨折端移位情况给予常规伤肢皮肤牵引或胫骨结节牵引,同时积极完善三大常规、心电图、生化、凝血四项等各项实验室理化检查。及时采集病史,了解患者的健康情况,对手术适应症和患者对手术耐受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估。对有合并有糖尿病、冠心病等患者,邀请相关科室医师进行会诊,以控制合并症,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1.4.2 手术方法 麻醉方式:所有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体位:均取平卧位,以充分暴露大粗隆。手术入路:取髋关节后外侧入路。术中先扩锉髋臼至髋臼凹平,将软骨面完全磨掉,并填入骨水泥,再置入髋臼假体杯。然后将保留的股骨颈残端扩髓和修凿骨髓腔,并冲洗髓腔,安放骨塞或髓腔塞,填入骨水泥,置入股骨头假体柄(保持前倾10~15°),最后于骨水泥干固后,复位、止血、冲洗、安放负压引流管,逐层关闭切口。1.4.3 术后处理 术后以抗生素治疗7d,以预防感染的发生;使用低分子肝素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负压引流管于术后24~48h引流液较少时拔除。患肢穿“丁”字鞋,保持患肢呈外展中立位。于术后第2天帮助患者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于术后第4天协助患者坐起,并开始行被动运动;术后2~3周可扶双腋拐下地行走,一般6个月可弃拐活动。1.5 观察指标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再手术率等。1.6 疗效标准采用Harris评分标准[1]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价,即疼痛44分,功能47分,畸形4分,关节活动5分,总分为100分。90~100分者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为差。2 治疗结果2.1 一般情况本组患者手术于50~65min内完成,平均(46±15)min;术中出血量22 0~29 0mL,平均(2 50 ±5 5)mL;住院时间12~19d,平均( 1 5 . 3 ± 3 .5 ) d;卧床时间3 ~ 9d,平均(5 .0 ±0.9)d。2.2 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本组48例患者经过治疗疗效优16例,占33.33%;良27例,占56.25%;可4例,占8.33%;差1例,占20.08%。优良率89.58%。2.3 术后并发症情况48例患者有3例患者在术后1年出现了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4.1 7%。其中1例患者出现了骨折延迟愈合,1例患者并发了下肢深静脉血栓。3 讨论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骨折,在我国其发病率可占全身骨折的1.4%,且近年来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及我国人口的老龄化日益明显,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2]。对于此类患者往往还伴有严重的骨质疏松和不稳定因素,因此采用保守或常规的手术内固定治疗此类患者难以取得理想的疗效[3]。大多学者认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以下几点优点[4~6]:(1)固定牢靠,避免了内固定松动、脱出,有利于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2)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小,能较快恢复肢体功能;(3)术后卧床时间短,减少因长期卧床所造成的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综上所述,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优良率高,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短,再手术率低,近期疗效显著,但关于转子间骨折全髋置换治疗方法由于应用时间不长远期效果有待观察。参考文献[1] 胥少.实用骨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9.[2] 贾育松.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J].河北医科大学学,2008,29(5):727~ 730.[3] 邓万祥,赵胡瑞,刘刚,等.人工髋关节置换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11):951~952.[4] 王新民,李琼,黄小强,等.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30例[J].陕西医学杂志,2007,36(6):708~709.[5] Chan KC,G ill G s.Cemented hem ia rth rop la sties for elderly patien ts with in tertrchan tericfractu res[J].Clin Orthop Relat R e s , 2 0 0 3 , 3 1 7 : 2 0 6 .[6] Roerdink WH,Aalsma AM,N ijenbanning G,et al.The dynamic lockingblade p late,a new imp lant for intr acap sular hip fractures:biomechanical comparison with the sliding hip crew and Twin Hook[J ].Inju ry,2 009,40(3 ):28 3~ 278.
近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开展和普及,中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轻度至中度退变)行关节镜清理的患者日趋增多,大多数疗效良好。也有少部分患者感觉疗效较差,甚至不如术前,究其原因,主要是手术后没有得到系统治疗和后续康复锻炼措施。由于常年劳作或年轻时反复轻微损伤,膝关节软骨磨损、半月板退变在我国中老年患者中较为普遍。但关节镜清理只能缓解部分症状,不能从根本上使软骨及半月板恢复正常,故术前应向患者解释清楚,患者对手术期望值不能过高(正如牙齿磨损后,到口腔科处理后不能使牙齿恢复年轻一样)。虽然如此,在关节镜清理术后,经系统治疗和康复锻炼后,能够使膝关节不适症状大部分减轻或消失,能够使膝关节维持较“年轻的”状态数年至数十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后主要康复治疗如下:一、口服药物1.1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NSAIDs),如:芬必得、扶他林、泰诺林、戴芬、昔乐保、等,选择一种,按照说明书服用。因该类药物对胃肠道粘膜有一定刺激作用,既往有较严重胃溃疡、胃肠道出血患者应慎用,或改其他药物。1.2中枢性镇痛药物,如:曲马多缓释片、氨芬羟考酮等。部分患者服用后有头晕、恶心等症状,可减量服用,或仅睡前服用。1.3中成药,如:痹通、痹祺、虎力散、风湿祛痛,正清风痛宁,风湿止痛液,……(无数品种,成分不详,疗效因人而异,可根据自己体会选用一种)1.4营养关节软骨药物,主要是:硫酸氨基葡萄糖(国产和进口均可),盐酸氨基葡萄糖次之。可减量服用,持续2-3个月,停药1月,根据个人体会及胃肠道反应,决定是否继续服用。二、外用药物2.1涂抹剂,如:扶他林、酮洛芬、正骨水、红花油等。2.2膏剂,如:伤湿止痛膏、关节止痛膏、狗皮膏、奇正消痛贴,等。皮肤过敏者慎用。个人体会,上述药物的作用占30%--40%。下列康复锻炼措施占60%--70%。三、功能锻炼3.1股四头肌肌力锻炼术后即可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收缩股四头肌,绷紧髌骨,持续10-15秒,放松;每天反复100次以上;直腿抬高练习,平卧、站立、坐姿均可,绷直膝关节,抬高约30度,持续10-15秒,放松;每天早中晚练习三组,每组重复50次以上;1周后可加用1-2斤沙袋,固定于足踝部,进行直腿抬高练习。练习中,足趾转向外侧,重点锻炼股内侧肌力量。3.2关节活动度练习术后即可轻柔进行膝关节活动度锻炼:①伸直压腿,可以自己压、亲属压、沙袋压,膝关节伸直,用约4-5斤压力置于髌骨上缘(不要直接压在髌骨上,以免引起剧烈疼痛),持续3-5分钟/次,5-6次/天。根据个人病情、疼痛程度,适当调整。目标是膝关节完全伸直,经3-4周锻炼,腘窝可以轻松贴附于床面。②屈曲膝关节,同样,坐于床边、高凳子边,手术侧膝关节下垂至最大角度,然后轻微用力向后勾。可以自己双手抱着小腿或踝关节附近,进行屈膝功能锻炼。同样,持续3-5分钟/次,5-6次/天。根据个人病情、疼痛程度,适当调整。目标是膝关节完全屈曲,经3-4周锻炼,膝关节可以轻松弯曲,足跟可以达到距臀部一拳距离。为以后顺利下蹲准备。3.3足踝泵锻炼:主动背屈、跖屈踝关节及足趾,力量适中,每次持续10-15秒;每天练习100次以上。促进下肢血液循环。3.4髌骨按摩及推移练习膝关节镜清理术后,髌骨活动练习也非常重要。自己坐于床上、沙发边,膝关节伸直,髌骨放松,用同侧手掌轻微按压髌骨,并向内侧推动,有轻微疼痛和摩擦感是正常现象;动作由缓慢逐渐过渡到较快,最后能够达到轻松推移髌骨、感觉到髌骨在膝部可向内外、上下推动2cm左右。每天按摩3-4次,每次持续5-10分钟。结合髌骨紧绷练习,效果更好。3.5冷敷膝关节镜术后一段时间,3个月至6个月,膝关节功能锻炼后,会出现肿胀;休息后可减轻。如果练习后疼痛肿胀较明显,可采用冷敷措施;方法是用水袋或橡胶手套装多半袋水,在冰箱冷冻成半冰半水,用毛巾包裹2层,锻炼后敷于膝关节内外侧,持续10-15分钟。注意避免直接放在皮肤上,防冻伤。3.5步态练习膝关节镜清理术后一般不需要拄拐,每天下地进行行走练习,努力正常行走,不能瘸腿、打弯腿。两足着地时间尽量一样。练习时间及次数循序渐进,刚手术后可3-4次/天,10-15分钟/次;2周后逐渐增加。3.6散步、游泳、蹬空自行车、半蹲练习手术4周后,可以循序渐进,行散步30分钟、蹬空自行车20分钟、或游泳锻炼。3个月后,如果膝关节肿胀完全消退,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可以进行半蹲练习、慢跑等锻炼。半蹲不是站马步,双膝、双髋轻微屈曲20度左右,两足分开与肩等宽,半蹲站立5-10分钟,每天2-3次,进行膝关节稳定性锻炼。不建议爬山、爬楼梯、站马步、反复蹲起练习。四、关节注射术后4-6周后,或秋末、初春时季节变化时,膝关节疼痛稍有加重;可以到医院行关节注射治疗。绝大多数用玻璃酸钠注射,3-5针一个疗程,每年1-2个疗程。即便如此,仍有少数患者不能坚持上述康复锻炼计划,或在锻炼过程中出现疼痛加重、肿胀明显;休息2-3天后应继续进行。否则,前功尽弃。术后3-4周到医院复查,相当重要,主要是检查出院后膝关节功能锻炼坚持情况,膝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是否能够完成预定锻炼计划。并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进行调整。其它复查时间:3个月、半年、1年后,主要检查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在康复锻炼过程中出现剧烈疼痛、红肿、交锁、全身发热、药物过敏、胃肠道反应等,应及时与手术组大夫联系,或及时复查。提示:“关节病不是养好的,而是练好的”有一定道理,但要锻炼得当。
血气分析是医学上常用于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缺氧和缺氧程度等。血气分析采集检验样本时要注意肝素抗凝动脉血2ml,抽血后要求严加密封,不能接触空气,立即送检,天热可放冰箱中,并记录当时患者体温。1、酸碱度(pH):参考值7.35~7.45。<7.35为酸血症,>7.45属碱血症。但pH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无酸碱失衡。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二氧化碳溶解在血中产生的压力(张力)即 PaCO2。参考值4.65~5.98kPa(35~45mmHg),均 40mmHg(5.32 kPa)。乘0.03即为H2CO3含量。超出或低于参考值称高、低碳酸血症。>50mmHg有抑制呼吸中枢危险。是判断各型酸碱中毒主要指标。临床意义: PaCO2升高:肺通气量减少,呼吸功能减退,二氧化碳在体内集聚,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可造成呼吸性酸中毒。超过50mmHg(6.65kPa),表示呼吸衰竭。高达70-80mmHg (9.31- 10.64kPa)可引起脑水肿,昏迷,危及生命,称为肺性脑病(CO2麻醉)。PaCO2降低:换气过度,较少见,多表示通气过度呼出过多CO2,如哮喘,可产生呼吸性碱中毒,引起头晕、肌肉颤动等。3、动脉血二氧化碳总量(TCO2):是指血浆中所有各种形式存在的CO2的总含量,其中95%为HCO3-结合形式,少量为物理溶解的CO2。它的浓度主要受代谢因素的影响,呼吸因素对TCO2也有影响。参考值: 24-32 mmol/L。临床意义: TCO2反映的仍是AB(血浆实际碳酸氢盐),与AB临床意义相同,比AB对酸碱中毒定性、定量的判断更为精确。代谢性酸中毒时明显下降,碱中毒时明显上升。4、氧分压(PO2):PO2是指血液中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人为从9.97~13.3kPa,可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氧分压与细胞对氧的利用有密切联系。【正常参考值】9.97~13.3 kPa(75~100mmHg) 【异常结果分析】缺氧PO2降低,<10.6kPa(80mmHg)为轻度缺氧;<7.9kPa(60mmHg)为中度缺氧;<5.3kPa(40mmHg)为重度缺氧。<2.67kPa(2OmmHg)以下,脑细胞不能再从血液中摄取氧,有氧代谢停止,生命难以维持。5、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化验介绍: SaO2是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能力的表示,主要取决于动脉氧分压(PaO2)。参考值: 95-98%。临床意义: SaO2间接反映PaO2的大小: 〈90%表示呼吸衰竭;〈80%(相当PaO27为碱性,pH7.45表示机体碱中毒。6、实际碳酸氢根(AB),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标本在实际条件下测得的碳酸氢盐含量。正常人SB和AB两者无差异,但AB受呼吸和代谢性双重因素的影响。参考值21.4~27.3mmHg,标准碳酸氢根(SB)参考值21.3~24.8mmol/L。AB是体内代谢性酸碱失衡重要指标,在特定条件下计算出SB也反映代谢因素。7.标准碳酸氢盐(SB):指体温37℃时,PaCO2为5.33kPa(40mmHg),SaO2100%条件下,所测得血浆碳酸氢盐的含量,正常为22~27mmol/L,平均24mmol/L。因SB是血标本在体外经过标化,PaCO2正常时测得的,一般不受呼吸因素影响,它相当于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为血液碱储备,受肾脏调节。被认为是能准确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的指标。临床意义: SB升高:代谢性碱中毒; SB降低:代谢性酸中毒。AB与SB的差值,反映呼吸因素对血浆碳酸氢盐(HCO3-)影响的程度,呼吸性酸中毒时,受肾脏代偿调节作用影响,HCO3-增加,AB>SB;呼吸性碱中毒时,AB<SB;相反,代谢性酸中毒时,HCO3-减少AB=SB但低于正常参考值;代谢性碱中毒时HCO3-增加,AB=SB但高于正常参考值8、阴离子隙(AG),参考值8~16mmol/L,是早期发现混合性酸碱中毒重要指标。9、缓冲碱缓冲碱是指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碱(阴离子)的总和;包括HCO3-,HPO4-,Hb和血浆蛋白。正常值45~55mmol/L,平均50mmol/L。HCO3-是BB的主要成分,几乎占一半(24/50),BB不受呼吸因素、CO2改变的影响,因CO2在改变BB中HCO3-的同时,伴有相应非HCO3-缓冲的变化,在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稳定的情祝下,其增减主要取决于SB。【正常参考值】45 ~ 55 mmol/L 10、剩余碱与碱不足【正常参考值】-2.3 ~ 2.3 mmol/L BE是指血液在37℃PCO25.33kPa(40mmHg),Sa02100%条件下滴定至pH7.4所需的酸或碱量,反映缓冲碱的增加或减少,需加酸者为正值,说明缓冲碱增加,固定酸减少;需加碱者为负值,说明缓冲碱减少,固定酸增加。正常值为±2.3mmol/L,由于在测定时排除了呼吸因素的干扰,因而BE是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失调的指标之一。11、氧含量【正常参考值】7.6 ~ 10.3 mmol/L 氧含量是指每升动脉血含氧的mmol数,正常参考值为7.6~10.3mmol/L。包括物理溶解的02和Hb结合的02两部分,是判断缺氧程度和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 12、氧饱和度【正常参考值】95 ~ 98 % SaO2是指血液在一定的PO2下氧合血红蛋白(HbO2)占全部血红蛋白的百分比,即Sa02=HbO2/(HbO2+Hb)以百分率表示,其大小取决于PO2。正常人动脉血SaO2为93%~98%,静脉血为60%~70%,SaO2和PO2可绘制氧解离曲线。氧饱和度50%时的氧分压血液SaO2与PO2的关系;呈"S"形曲线。称为氧结合/解离曲线,当SaO2在50%时的P02称为P50,正常参考值约为3.60kPa(27mmHg)血液Sa02受Hb对02的亲和力的影响,有许多因素可使氧解离曲线的位置移位,可用P50表示.【正常参考值】3.19 ~ 3.72 kPa 【异常结果分析】右移,P50>3.99kPa(29mmHg)时,Hb与02的亲和力降低,O2的释放容易,有利于组织摄取氧。曲线左移时P50低,即<2.66kPa(20mmHg),表示Hb与02有高度的亲合力,即02的摄取力加强,但不利于组织摄氧13、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是静脉血标本分离血浆后,与正常人肺泡气(PCO2=5.33kPa,PO2=13.3kPa)平衡后测得血浆中HCO3-所含CO2量,正常为22~31mmol/L(50~70vol/L),它主要是指血浆中呈结合状态的CO2,反映体内的碱储备量,其意义与SB基本相当,在代谢性酸碱平衡失调时,它能较及时地反映体内碱储备量的增减变化。【正常参考值】22 ~ 31 mmol/L 只要简单的分析PH PaO2 PaCO2 HCO3- BE就可以.PH:衡量酸碱平衡,判断酸碱重要指标,PH在正常范围时不能说明无酸碱失衡(只能下——酸碱内稳态)。正常值:7.35-7.45,平均值:7.40异常情况:PH↑——碱血症 PH↓——酸血症PaO2:判断有无呼吸衰竭、缺氧情况。<80mmHg——低氧血症50~60 mmHg——轻度呼衰40~50 mmHg——中度呼衰<40mmHg——重度呼衰PaCO2:判断呼吸性酸碱中毒指标。是一酸性物质。判断两型呼衰指标。 正常值:33-46 mmHg异常情况:PaCO2↑——呼酸PaCO2↓——呼碱HCO3-:判断代谢性酸碱中毒指标。是一碱性物质 正常值:21-27mmol/L异常情况:HCO3-↑——代碱HCO3-↓——代酸 HCO3- > 42 mmol/L——代偿(可以通过PH看是否代偿)代偿范围:28~(PaCO2×0.6)代偿极限:39~42 mmol/LPH:衡量酸碱平衡PH↑——碱血症PH↓——酸血症PaO2:判断有无呼吸衰竭、缺氧情况。<80mmHg——低氧血症50~60 mmHg——轻度呼衰40~50 mmHg——中度呼衰<40mmHg——重度呼衰PaCO2:判断呼吸性酸碱中毒指标。PaCO2↑——呼酸PaCO2↓——呼碱HCO3-:判断代谢性酸碱中毒指标HCO3-↑——代碱HCO3-↓——代酸代偿范围:28~(PaCO2×0.6)代偿极限:39~42 mmol/LBE是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失调的指标BE↑——代碱BE↓——代酸例如:(1)PH:7.40 PaO2:58 PaCO2:37 HCO3-:22.9 BE:-1.9 PH在正常范围内,PaO2在50~60 mmHg之间——轻度呼衰,PaCO2在正常范围内——轻度Ⅰ型呼衰,HCO3-在正常范围内——酸碱内稳态。 诊断为:轻度Ⅰ型呼衰,酸碱内稳态。(2)PH:7.44 PaO2:42 PaCO2:42 HCO3-:28.5 BE:4.3 PH在正常范围内,但HCO3-↑——代碱,PH在正常范围内,且PaCO2:42×0.6=25.2小于HCO3-——代碱代偿,PaO2在40~50 mmHg之间——中度呼衰,PaCO2在正常范围内——中度Ⅰ型呼衰。 诊断为:中度Ⅰ型呼衰,代碱代偿。(3)PH:7.45 PaO2:133 PaCO2:26 HCO3-:18.1 BE:-5.9PH在正常范围内,但PaCO2↓——呼碱,HCO3-↓——代酸。 诊断为:呼碱并代酸。(4)PH:7.36 PaO2:78 PaCO2:29 HCO3-:16.4 BE:-9.0PH在正常范围内,但PaCO2↓——呼碱,HCO3-↓——代酸,PaO2<80mmHg——低氧血症。 诊断为:低氧血症,呼碱并代酸。(5)PH:7.46 PaO2:73 PaCO2:41 HCO3-:29.2 BE:5.4PH大于正常范围,HCO3-↑——代碱,PH大于正常范围,且PaCO2:41×0.6=24.6小于HCO3-——代碱未代偿。PaO2<80mmHg——低氧血症。 诊断为:低氧血症,代碱未代偿。
①有效控制各种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可减少腔隙性卒中可能性,是预防本病的关键;②没有证据表明抗凝治疗会带来任何益处,阿司匹林效果也不确定,但由于这些治疗发生严重并发症风险较低,故也经常应用;③其他可适当应用扩血管药物如脉拴通等增加脑组织血液供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应用钙离子节抗剂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减少血管痉挛,改善脑血液循环,降低腔隙性梗死复发率;④活血化瘀类中药对神经功能恢复可有所裨益;⑤控制吸烟、糖尿病和高血脂症等可干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