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A4lkjfgXbKIqAzbt0L7tdw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09-0710:34发表于浙江 海鲜、啤酒、小龙虾是大多数人最爱的宵夜 然而,一时的快乐接踵而来的却是关节剧痛这是因为体内的嘌呤代谢出现了问题导致尿酸值升高进而引发痛风 审稿专家: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孙莉 嘌呤与尿酸的秘密关系 人体每天都会有无数细胞进行新老更替,每个细胞的诞生与分解,都需要能量,每天不断地消耗能量时,嘌呤就会被释放。嘌呤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在体内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是核酸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嘌呤存在于细胞核里,所以只要有细胞核就会有嘌呤。 嘌呤的来源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之分。健康人体内超过2/3的嘌呤是内源性的,是由细胞代谢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分解而来;外源性的嘌呤主要由食物提供,就像饮食中其他化合物一样,这些嘌呤会被身体消化。嘌呤经过一系列代谢变化,在肝脏、肠道和肾脏转化为尿酸。尿酸在体内不起什么作用,在正常情况下,体内产生的尿酸,约2/3经由肾脏排出,余下1/3从肠道排出。 尿酸盐结晶在不断作祟 尿酸盐结晶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存在,并且在尺寸和形状上有极大差异。尿酸盐结晶的形状有很多种:菱形、桶形、磨刀石形、玫瑰花形等。它们呈黄色或红棕色,也可以是无色的。人体的尿酸通常情况下是不会形成结晶的,只有当尿酸浓度持续偏高(男性>420微摩/升,女性>360微摩/升)的情况下,微溶性的尿酸在血液中的浓度偏高,超过饱和浓度,才可能会形成尿酸盐的结晶。 然而,不是尿酸偏高就一定会形成结晶,个体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有少数人尿酸值明明不超标,却仍然可能痛风发作,进行检查仍然可以发现明确的尿酸盐结晶存在,因此,尿酸盐超标并不一定会形成结晶,不超标也可能会形成结晶。虽然尿酸偏高不一定形成结晶,也不一定会诱发痛风,但是过高的尿酸值,使尿酸值达到饱和,析出尿酸结晶的风险概率会大大升高。 尿酸盐结晶可以沉积在关节周围及软组织中,比如手指、脚趾的关节上,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甚至有痛风石形成。研究发现,痛风石就是一层层尿酸盐结晶混合一层层防御细胞的“尸体”,最终形成的肉芽肿样物质。 吃进去的嘌呤之所以会尿酸高,主要是因为身体对嘌呤和尿酸的代谢出了问题,而不是单纯因为20%来自食物的嘌呤。那么在有80%不可控的代谢情况下,大家是不是可以从剩下的20%入手呢? 事实上,嘌呤在身体里也存在一个“动态平衡”,如果我们严格限制自己的饮食,虽然吃进去的嘌呤少了,但是内源性代谢而来的嘌呤会适当“补缺”,最终还是会导致整体依旧处于差不多的水平。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过度追求低嘌呤饮食,反而可能有害。 尽管如此,由于食物的摄入相对可控,患者仍应控制饮食,但不须过度。 乙醇是饮食中引发痛风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无论是何种乙醇饮品,过量摄入均对痛风不利,痛风患者应禁止饮酒。特别是夏天,尽量避免“啤酒+夜宵”的生活方式,这可是妥妥的痛风套餐。另外,对于白酒、黄酒、米酒等酒类,只要含有酒精,都可能影响到尿酸水平,同样不建议大家饮用。 除了一些常见的嘌呤含量高的蔬菜(芦笋、豆苗、黄豆芽、绿豆芽、香菇、紫菜等),绝大多数的蔬菜嘌呤含量很低,适宜多吃,建议每天至少吃300~500克新鲜蔬菜。选择一些嘌呤含量低又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低脂牛奶、鸡蛋等,适当摄入有利于营养均衡、体力充沛。来源:《祝您健康》杂志、风湿免疫科编辑:王坚连审核:孙莉、黄丽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同样接触病毒细菌,有的人会感冒发烧,有的人却安然无恙。我们常常称赞后者体格好,不给疾病可乘之机。这个“体格”指的就是免疫力。人生不同阶段,免疫力水平存在差异,防病重点也要随之改变。全文请复制链接阅读https://app.lifetimes.cn/share/article/4DTY5kLrXK0
以下文章来源于风湿免疫病医患交流平台,作者上海仁济医院 杨邵英吕良敬已获得吕良敬主任转载同意疫情三年,大家对于新冠已不陌生、不再单纯的畏惧,而是想做好充分的准备与之对抗或共处。风湿免疫病患者大多需要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面对疫情还是不免有些“心慌”,我们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在此提供一些科学的解答,方便风湿免疫病患者更好的应对新冠、保护自己和家人。我们的内容涉及感染风险、疫苗接种、感染后的应对、防疫准备、孕妇小贴士等方面,一起来看看是否有你关心的话题吧。防治新冠小问答1.风湿免疫病患者新冠感染率会更高、病情会更严重吗?答:相同暴露条件下感染几率小幅度上升,病程可能会轻微延长,病情可能会稍严重,但额外的风险可能很小。不良预后主要与健康行为、年龄、合并症、药物、风湿免疫病活动性、共患病有关。由于免疫功能紊乱,很多风湿免疫病患者担心自己感染的几率是否更高。研究表明,由于新冠病毒通过气溶胶和飞沫途径传播,其易感性更主要受病毒株自身特点、年龄、环境的影响。目前席卷全国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是传播力强、传播速度快,无论是普通人群还是风湿免疫病人群,感染几率都会很高。保持社交距离、手卫生和使用面屏仍是避免感染的有效措施。风湿免疫病患者感染新冠风险可能会有小幅上升,与普通人群相比风险为1.52倍。一项研究显示风湿免疫病患者感染风险为普通人的2.68倍;另一项研究显示西班牙人群风湿免疫病患者的感染风险比普通人群高30%;在韩国和意大利人群,没有观察到风湿免疫病患者新冠感染风险明显增加。总的来说,考虑风湿免疫病需使用免疫抑制剂,且常累及内脏,在相同暴露条件下新冠感染几率可能会更高、病毒清除更慢、病情严重可能会稍严重,但还是受健康行为、年龄、合并症、药物、风湿性疾病活动等多个因素的复杂影响,不能同一而论。年轻、健康习惯好、合并症少、使用免疫药物剂量低、病情稳定的患者感染几率和预后都会更好。严重的新冠并发症有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肾功能衰竭、血栓、细胞因子风暴、多器官衰竭和死亡。风湿免疫病患者感染死亡率在0.5%至2.7%之间,约为正常人群的1-1.69倍。2.风湿免疫病患者能打疫苗吗?副作用大吗?效果怎么样?答:能打。有轻微副作用风险,极少数患者有病情加重风险。综合考虑,利大于弊时可以选择。需要注意①咨询医生建议;②病情较稳定时;③接种灭活疫苗;④使用特殊药物者需调整注射周期;⑤能接受疫苗风险。接种效果可能低于正常人群。风湿免疫病患者接种疫苗后是否有效?研究表明风湿免疫病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后会产生保护性的中和抗体。尽管产生率低于普通人群(接种2针后的第69天阳性率为56%vs.79%)、抗体滴度也比普通人低24%,但仍旧能够减少风湿免疫病患者的新冠住院率和重症率;因此至少在短期内,这些抗体具有保护性。一些风湿免疫病药物例如利妥昔单抗、糖皮质激素、甲氨蝶呤、霉酚酸酯和JAK抑制剂等会降低疫苗的效果。风湿免疫病患者接种疫苗副作用大吗?任何疫苗都有过敏和特殊反应的风险,也有诱发风湿免疫病活动的风险;但整体来说发生率比较低。来自全世界30个国家的5121名风湿免疫病患者的研究表明,37%的患者会经历疫苗相关不良事件,最常见的为注射部位疼痛、疲劳、肌痛和发烧,只有0.5%的患者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大约4%的炎症性风湿骨骼肌病患者会经历一次疾病发作,平均出现在接种后6天左右,最常见的发作症状是关节炎、多关节疼痛和疲劳;多为轻度或中度,只有1.5%的患者需要加用新的药物或增加原有药物剂量。基于疫苗的有效性及可接受的风险,美国风湿免疫病学会与我国特殊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的指南,均建议风湿免疫病患者接种新冠疫苗,但风湿免疫病患者接种疫苗的效果可能低于正常人群。接种前建议咨询风湿科专科医师、选择灭活疫苗、选择疾病稳定期、且使用以下特殊药物者需要调整注射周期以获得更好的接种效果,包括环磷酰胺、CD20单抗、阿巴西普、JAK抑制剂(托法替布、巴瑞替尼)、甲氨蝶呤。3. 风湿免疫病患者感染了该怎么办?答:明确感染,对症改善症状。改动风湿病药物要咨询医生,病情加重需就医。病程长一点,耐心久一点。总结了周围朋友感染的表现,尽管五花八门,主要还是“流感样症状”,但个别症状可能表现剧烈一些。例如高热39℃很常见、咽痛头痛肌痛很难忍,一口黏痰在嗓子的也不少,烧退口唇起疱疹的也有一些。尽管如此,好好休息,发热3天左右,小阳人感觉都好了很多又生龙活虎了。并且它导致肺炎等重症并发症的几率并不高,多数患者7-10天恢复。风湿病患者如果感染了需要了解:①风湿免疫病患者痊愈时间可能较正常人群稍延长,因此要更有耐心一点。②高热应高度重视,如果有条件可以测抗原明确诊断以鉴别风湿免疫病本身的发热。基本上很多患者都是前驱症状时抗原检测为阴性,一旦高热基本新冠感染就没跑了。③改善症状:自我感觉尚可的风湿病患者可以多饮水、物理降温、休息观察。如果症状明显难以忍受,例如发热,可以服用退热药或者消炎止痛药缓解症状。使用退热与消炎止痛药物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大部分退热药兼具镇痛功能、部分消炎止痛药兼具退热功能。•一般高于38.5℃根据个人情况可使用退热药。•避免同服1种以上退热止痛药物,避免超剂量超频次使用,肝肾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者避免使用或少用。•服用退热药需多饮水或淡的糖盐水、避免出汗虚脱。•对于风湿免疫病患者,由于发热本身就是风湿免疫病患者的常见症状,因此当发热对症处理和休息3日后如持续未见好转,应及时就医。对于咽痛、咳嗽咳痰、肌肉酸痛、鼻塞流涕、乏力等不适、可以观察或者对症口服药物。也有很多民间小偏方可以用于改善症状:例如淡盐水漱口冲鼻、炖冰糖雪梨、可乐姜汤、花椒水缓解咽部疼痛等,也可以尝试。 ④风湿免疫病药物调整:免疫药物可能延长症状持续时间和延迟病毒清除,理论上建议新冠核酸阳性或有症状和不良结果风险因素的风湿性疾病患者暂停服用免疫调节药物,包括羟氯喹。但实际上对于风湿免疫病新冠感染者的抗风湿药物仍需衡量利弊、采取个体化方法。综合2021美国风湿免疫病学会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的建议,对于风湿免疫病病情较轻、服用免疫抑制剂剂量较低的患者,可暂停大多数抗风湿药物至新冠症状缓解后7-14天或核酸阳性后10-17天。但对于复杂病情的风湿免疫病患者,建议咨询风湿免疫病专科医师,衡量利弊,决策是否进行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的剂量调整及停药。⑤怎么识别高危患者或者病情危重?如果高龄、有严重内脏受累(如间质性肺病、肺动脉高压、心脏病的患者);或者高热不退、胸闷气喘(血氧仪氧饱和度较平时明显下降)、胸痛头痛加重、精神意识改变等患者,应及时就医。防治准备防疫准备包括消毒隔离监测物品、风湿免疫病备药、新冠相关备药、了解周围医疗资源。适当准备,避免浪费。消毒隔离监测物品:N95口罩、消毒药水、手套。体温计、抗原试剂,对于高龄、肺部病变的患者可准备血压计、心率血氧仪。风湿免疫病备药:风湿免疫病最简化可分为结缔组织病和关节炎两大类。风湿病药物最简化可以分为4类: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炎止痛药、生物制剂。对于能做好准备的患者当然备足药物不断药最为理想。但疫情特殊时期,如果万一缺药了,激素和消炎止痛药是相对容易获得的药物,风湿免疫病患者可以对比下图疾病和药物;对于平素口服激素的结缔组织病,至少维持口服激素,防止病情严重活动;对于没有消炎止痛禁忌的关节病患者,至少维持口服止痛药物,可以避免关节严重疼痛。图1:风湿病药物新冠相关备药:新冠感染需要处理的紧急且常见症状,主要为发热、咽痛、咳嗽粘痰、肌痛、头痛等。相关备药根据症状可分为如下图几类。其中退热药是最重要的一种,可以不仅限于网传的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很多感冒药都含有两类成分,并且风湿免疫病患者常用的消炎止痛药也具有部分退热作用。图2:新冠相关备药了解周围医疗资源:风湿免疫病患者了解好周围的医疗资源,例如周围有哪些医院,包括社区医院、二级、三级医院;哪些途径可以与医生建议有效联系,尤其平时了解自己病情的医生,例如互联网医院咨询;哪些途径可以购药,例如互联网医院快递药物,美团、饿了么等电商平台购药;怎样找到病友和可能提供帮助的人,例如加入患者群、楼组群,可以互相安慰、分享经验、必要时互助药物等。由于本次新冠感染范围大、病情轻,大部分患者可尝试居家完成自我监测、配药、咨询病情,既避免自己奔波,又把医院留给了最需要的重症患者。同时也要提醒大家适当备药是需要的,囤药不可取。老人、儿童、孕妇的用药有讲究,细看说明书咨询专业医生。如果必须备药1种,就选退热药吧,毕竟其他症状还能忍忍。孕哺期女性小贴士一句话结论:胎儿宫内感染风险低,孕妈妊娠并发症增高,对乙酰氨基酚可用。风湿病孕妈妈最关心的莫过于感染会不会影响胎儿,以及是否需要服药,哪些药可以使用。首先:孕妇感染新冠后,新生儿结局通常良好。尚无明确证据表明新冠病毒能够穿过胎盘并感染胎儿。但孕妈妈的妊娠并发症例如早产、先兆子痫几率会增加。此外胎儿出生后,可以进行哺乳,但孕妈妈与新生儿接触时应做好防护,避免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病毒。孕妇首选的退热药物为对乙酰氨基酚。其他消炎退热药如必须使用,尤其避免孕晚期30w以上使用影响胎儿动脉导管发育。此外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COX-2抑制剂类药物禁用于孕妇。哺乳期女性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均可使用。此外风湿病孕妇最常使用的泼尼松、羟氯喹、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在感染期间一般可继续服用,感染严重时可酌情减停,是否需要减量建议咨询专科医师。我们都知道这一波新冠感染率极高,每天朋友圈的朋友一个个晒出高热照和经验分享,对抗新冠的经历有喜有忧,希望广大的风湿免疫病患者参考别人的经验及我们的分享,放松心态、周全应对,避免感染;即使感染了也不至于手忙脚乱、忐忑不安;规律作息、早期安全康复。毕竟感染过了之后,十几二十天后也会获得保护性抗体呢,相当于接种了一轮疫苗,也不算太坏~~~
风湿病并不只是关节疼痛,专家带你全面了解风湿病。7月24日,本报联合温州书城开展《名医大讲坛》公益活动,邀请温医大附一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孙莉教大家全面了解风湿病。本次公益活动,专家将留出足够的时间,接受现场听者的咨询,答疑解惑,帮你解开心结。讲座主题:全面了解风湿病走出诊治误区主讲专家:孙莉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内容提要:在很多人的眼里,风湿病是老年病,不就是受风寒和潮湿的影响,而引起的肌肉和关节痛吗?其实,风湿病不只是关节痛,而老年人的东痛西痛也不一定是风湿病。风湿病是一类严重影响人们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大多为自身免疫系统出现问题。它包括一百多种疾病,各个年龄段都会发生,表现症状五花八门甚至稀奇古怪,包括皮疹久治不愈、眼干眼红反复发作、腰背疼痛一直不见好、口腔溃疡长期发作、反复自然流产、不明原因发热……甚至还会出现心血管、神经、消化、呼吸等多种系统问题。风湿病误诊率高,哪些情况要到风湿免疫科看?风湿病需要长期治疗吗?有没有新的治疗方法?生活注意事项?适合哪些锻炼方式?本期《名医大讲坛》上专家将详解。讲座时间:7月24日(周日)上午8点30分~10点讲座地址:市区公园路158弄8号新华书店温州书城三楼多功能厅报名热线:88837370(场地限人数,参加者请提前报名,入场需要出示温州防疫码、测体温、戴口罩)温馨提醒:本次活动还有口腔公益讲座,讲座主题是《数字化种植牙如何实现半口/全口好牙一日得》;主讲嘉宾是张瑞杰(牙博士口腔温州区域种植总监、国际种植牙医师协会浙江分会副会长)。温都记者张晓审核王金杰监制黄小玲
不同寻常的风湿免疫性发热https://mp.weixin.qq.com/s/cQM-ZcVJR-GLP9u9oV10Hg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可以治愈吗?会致残,甚至影响脏器功能吗?会死吗? 医生是怎么诊断这个疾病的?有哪些治疗方法? 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什么东西不能吃? 请看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的孙莉副主任为您录制的科普视频,祝愿所有类风关的病友早日康复!
孙莉医生说科普
风湿病是一种什么疾病?跟老百姓说的“风湿”一样吗?得了风湿要注意什么?饮食有禁忌吗?请听美女主播建芳和嘉宾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孙莉副主任为您娓娓道来。https://mp.weixin.qq.com/s/7WCju25QQt1Xi8Dejb3v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