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药物治疗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副作用问题,也是孩子家长特别关心事情。治疗多动症的一线药物如专注达,择思达,其副作用并不大,有一定个体差异,一般不重,有些则无,常见副作用如恶心,咽喉痛,腹痛,纳差,头晕,头痛,偶有心动过速,心悸等,长期服用不影响智力和生长发育,定期复查血常规,检测血压和心率,有癫痫患者应停用专注达。如果专注达,择思达家长不愿意接受,也可以考虑进行一些中成药治疗,如小儿智力糖浆,静灵口服液,多动宁胶囊,小儿黄龙颗粒等
指南·标准·共识│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之七——热性惊厥与预防接种原创: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月27日指南·标准·共识│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之七——热性惊厥与预防接种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儿童免疫与健康联盟执 笔:叶 盛制定专家(排名不分先后):叶 盛,季 钗(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丁 华,杜 渐,许二萍,许玉洋(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 钧,栾 琳,朱轶姮(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孙晓冬,郭 翔(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刁连东(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晓川,周水珍,孙金峤(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9 Vol.34(2):81-82关键词预防接种;热性惊厥;疫苗通讯作者:孙晓冬,电子信箱:sunxiaodong@scdc.sh.cn;1 概况目前对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全国尚无统一定义,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在制定《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2016)》时,根据2011年美国儿科学会(AAP)标准, 将FS定义为一次热程中(肛温≥38.5℃, 腋温≥38℃)出现的惊厥发作,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证据及导致惊厥的其他原因,既往也没有无热惊厥史[1]。FS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病率为3%~5%[2],通常发生于发热24 h内,与年龄有关,发病高峰在12~18月龄,男性的发病率略高于女性。绝大多数是良性结局,随着年龄增长不再出现热性惊厥[3]。FS的发病原因至今尚不清楚,目前公认本病与高热、年龄、感染及遗传等因素有密切关系,病毒感染是主要诱因[4]。根据临床特征,FS可分为单纯性FS和复杂性FS两种。其中单纯性FS占70%~80%,表现为全面性发作,持续时间<15 min、1次热性病程中发作1次;复杂性FS占20%~30%,表现为局灶性发作或全面性发作,发作持续时间≥15 min或1次热程中发作≥2次[5]。惊厥持续状态是指1次惊厥发作时间>30 min或反复发作、发作间期意识未恢复达30 min。2 接种疫苗的必要性FS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期惊厥,在接种某些疫苗后,发生热性惊厥的风险增加。Barlow等[6]总结了679 942名儿童使用340 386剂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wP)及137 457剂麻腮风联合疫苗(MMR)后FS及无热惊厥的发生率,发现接种DTwP引起的FS发作风险仅在疫苗接种的当天增加,发生率估计为6/10万~9/10万,接种MMR引起的FS发作风险在疫苗接种后8~14 d增加, 发生率估计为25/10万~34/10万[6-7]。FS是因接种疫苗后发热所致, 并非疫苗对脑的刺激或损伤所致, 不是疫苗诱发的FS, 无论其频率或远期预后, 均与其他发热疾病所致FS无差异[8],不会造成长期的神经系统损害或发育落后[9]。Hirtz等[10]调查2766例在7岁内有>1次惊厥史的儿童, 其中39例(1.4%)在接种疫苗后2周内发生惊厥, 对所有儿童随访4~7年, 未发现有精神发育迟缓者, 也未有其他长期不良后果。对单纯性FS的儿童如不进行接种将可能罹患疫苗可预防的疾病, 因此, 应按照免疫程序接种有关疫苗。复杂性FS常有其他疾病, 应查明病因,对所患疾病治愈后再行接种疫苗。3 接种建议3.1 可以接种 对于单纯性FS, 或非频繁性发作的热性惊厥(半年内发作<3次,且1年内发作<4次)既往没有惊厥持续状态(持续惊厥超过半小时), 本次发热性疾病痊愈后, 可按免疫程序接种各类疫苗,建议每次接种1剂次。3.2 暂缓接种 对于复杂性FS,或短期内频繁惊厥发作(半年内发作≥ 3次,或1年内发作≥ 4次)[5],建议专科门诊就诊。参考文献(略)
指南·标准·共识│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之八——癫痫与预防接种原创: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月28日指南·标准·共识│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之八——癫痫与预防接种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儿童免疫与健康联盟执 笔:叶 盛制定专家(排名不分先后):叶 盛,季 钗(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丁 华,杜 渐,许二萍,许玉洋(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 钧,栾 琳,朱轶姮(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孙晓冬,郭 翔(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刁连东(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晓川,周水珍,孙金峤(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9 Vol.34(2):82-84关键词预防接种;癫痫;疫苗通讯作者:孙晓冬,电子信箱:sunxiaodong@scdc.sh.cn;1 概况癫痫(epilepsy)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 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反复痫性发作为特征。癫痫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是一种可有意识、 运动、 感觉、 精神、 行为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脑部疾病[1]。目前全球约有5000万例癫痫患者,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2]。据国内多次大样本调查显示, 我国癫痫的年发病率约为35/10万, 累积患病率为4‰~7‰, 其中60%患者起源于幼儿时期[3]。癫痫也是脑瘫患者常见的共患病之一, 其在脑瘫患儿中的发生率为35%~62%, 平均为43%[4]。大多数癫痫经过合理治疗能够得到良好控制。癫痫病因分为结构性、遗传性、感染性、代谢性、免疫性和未知六大类[5]。2 接种疫苗的必要性癫痫发作可能危害患儿认知和运动发育,直接影响康复疗效及预后,同时对患儿家庭尤其母亲生活质量带来显著负面影响[6]。接种疫苗有助于预防发生感染性疾病,防止进一步加重脑损伤。文献[7-10]认为接种疫苗不会引起无热惊厥和癫痫,癫痫儿童接种疫苗发生的不良反应也未增加,癫痫儿童接种疫苗没有禁忌。目前,英美等很多国家已强调不应将病情稳定的惊厥、癫痫或其他原因脑病等神经疾病列为儿童疫苗接种的禁忌证[11]。曾有文献报道,婴幼儿有癫痫史,或有癫痫家族史,在接种全细胞百日咳疫苗或含麻疹疫苗成分疫苗后发生癫痫的危险性升高[12-14]。目前,国内已使用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导致癫痫发作已大为减少。部分婴儿在癫痫发作时通常伴有神经系统进行性病变,接种百日咳疫苗的时间可能与神经系统进行性病变确诊时间刚好重合,因此,是否由疫苗引起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在病因学上难以判断[15]。所以,对于有癫痫史的婴幼儿,建议推迟百日咳疫苗的接种,直到排除进行性神经疾病或者癫痫的病因已经诊断清楚[16-17]。Lane等[18]综合美、英、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疫苗接种指南,一致强调只有在百白破联合疫苗(DTP)接种7 d内发生非其他病因的急性脑病患者才列为再次接种该疫苗的禁忌对象。接种麻疹疫苗时,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已经相对清晰明了,多能够排除神经系统退行性变,一般不推荐癫痫患者推迟接种麻疹疫苗[12]。虽然部分癫痫患者接种疫苗存在诱发癫痫的风险,但一般不影响患者的远期预后。因此,不应简单地将癫痫列为所有疫苗接种的禁忌证[19]。3 接种建议3.1 可以接种 6个月及以上未发作的癫痫患者(癫痫已控制),无论是否服用抗癫痫药物,可以接种所有疫苗。有癫痫家族史者可以接种疫苗。3.2 暂缓接种 近6个月内有癫痫发作的患者。参考文献(略)
指南·标准·共识│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之九——脑性瘫痪与预防接种原创: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月1日指南·标准·共识│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之九——脑性瘫痪与预防接种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儿童免疫与健康联盟执 笔:叶 盛制定专家(排名不分先后):叶 盛,季 钗(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丁 华,杜 渐,许二萍,许玉洋(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 钧,栾 琳,朱轶姮(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孙晓冬,郭 翔(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刁连东(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晓川,周水珍,孙金峤(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9 Vol.34(2):84-85关键词预防接种;脑性瘫痪;疫苗通讯作者:孙晓冬,电子信箱:sunxiaodong@scdc.sh.cn;刁连东,电子信箱:13851719516@163.com1 概况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以下简称“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的症候群,这种症候群多是由于胎儿或婴幼儿在发育过程中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瘫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1]。李晓捷等[2]对我国黑龙江、北京等12个省市1~6岁小儿脑瘫进行多中心协作,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入户调查,发现脑瘫发病率为0.92‰(北京)~3.86‰(河南),平均为2.48‰(155/62 591);患病率为1.94‰(山东)~5.40‰(青海),平均为2.46‰(797/323 858); 男童患病率为2.64‰,女童为2.25‰。脑瘫的病因复杂,一般认为引起脑瘫的三大高危因素依次为窒息、早产、重症黄疸。此外,如新生儿惊厥、低体重、妊娠早期用药等,也是引起脑瘫的高危因素。还有一部分原因不明。本病直接的原因是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体格检查。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3]。2 接种疫苗的必要性脑瘫患者中,20%存在吞咽障碍[4-5], 会出现反复误吸, 增加肺部感染机会; 同时呼吸肌协调障碍也是常见的现象。呼吸肌无力和(或)协调性差,从而可能导致无法有效清除肺部分泌物,增加呼吸道感染机会,长期的反复感染所致慢性肺部疾病是严重脑瘫患者的主要死因[6]。此外,脑瘫患者就诊次数较其他儿童为多,交叉感染机会也比健康儿童多。脑瘫是非进行性的,即脑损伤是静态的,不会一直恶化下去。如果患者没有接受适当的康复治疗,则躯体症状可能加重,如关节变僵硬、肌腱发育挛缩等,但这种情况并非由脑部病变的恶化所致。因此,对脑瘫患儿接种疫苗是安全的。吴兆芳等[7]对2007年10月至2009年6月接受治疗的285例脑瘫患儿进行调查,卡介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分别为98.6%、60.0%、61.4%、59.3%。在接种疫苗的患儿中,仅1例在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后出现轻度发热, 合并癫痫的45例脑瘫患儿的癫痫发作与预防接种无直接关系。所以, 接种疫苗带来的免疫保护会使脑瘫患儿获益更多, 可以减少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生, 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延长患儿生存时间。3 接种建议可以接种:脑瘫患儿可以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
指南·标准·共识│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之十二——感染性疾病与预防接种原创: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月26日指南·标准·共识│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之十二——感染性疾病与预防接种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儿童免疫与健康联盟执 笔:叶 盛制定专家(排名不分先后):叶 盛,季 钗(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丁 华,许二萍,许玉洋,杜 渐(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 钧,栾 琳,朱轶姮(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孙晓冬,郭 翔(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刁连东(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晓川,孙金峤(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方 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9 Vol.34(3):176-177关键词预防接种;感染性疾病;疫苗通讯作者:孙晓冬,电子信箱:sunxiaodong@scdc.sh.cn;1 概况感染性疾病是由于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各系统病变。儿童时期常见的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鼻窦炎、肺炎、急性胃肠炎、泌尿道感染、腹腔感染、脑炎脑膜炎等。2 接种疫苗的必要性处于急性疾病期间或最近患过急性疾病者是按计划接种疫苗还是推迟接种,取决于病因和疾病的严重程度[1-2]。除个别研究[3]外,大多数临床研究证实健康儿童和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接种疫苗(例如麻疹疫苗)后抗体阳转率无差异[4-5]。轻症的急性期疾病(例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急性中耳炎和急性鼻窦炎)在儿童时期很常见。世界卫生组织等认为无论是否发热,轻症疾病不是疫苗接种的禁忌证[6-7]。若对有轻症疾病(无论是否发热)的儿童推迟接种疫苗,会使这些儿童错过疫苗保护的机会,会增加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生机率[8-9]。我国目前的传统规定是如伴有发热,即使是轻症感染也暂不接种。中度或严重感染性疾病者通常应该推迟接种疫苗,待恢复后再接种疫苗,可以避免疫苗的不良反应和原有基础疾病的叠加,也可以避免将基础疾病的临床表现错误地归咎于疫苗接种[1-2]。3 接种建议3.1 可以接种 急性感染性疾病痊愈后可接种各类疫苗。轻症急性感染性疾病者热退后可接种疫苗。3.2 暂缓接种3.2.1 急性感染性腹泻 对此类患儿暂缓接种口服减毒活疫苗。3.2.2 中度和重度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包括肺炎、脑炎、脑膜炎、心肌炎、严重腹腔感染、严重泌尿系统感染等,对此类疾病患儿在疾病好转前暂缓接种疫苗。在疾病好转期,如有疫苗接种需求,建议前往免疫接种咨询门诊评估情况,决定是否接种。疾病完全恢复后,可以接种疫苗。
指南·标准·共识│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之十五——自身免疫性疾病与预防接种原创: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4月1日指南·标准·共识│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之十五——自身免疫性疾病与预防接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儿童免疫与健康联盟执笔:孙金峤制定专家(排名不分先后):王晓川,孙金峤(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孙晓冬,郭 翔(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丁 华,许二萍,许玉洋(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 钧,栾 琳,朱轶姮(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刁连东(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晓忠(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9 Vol.34(3):180-181关键词预防接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疫苗通讯作者:王晓川,电子信箱: xchwang@shmu.edu.cn;孙晓冬,电子信箱: sunxiaodong@scdc.sh.cn1 概况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D)是因免疫自身稳定被打破而引起的疾病状态。免疫自身稳定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细胞或分子形成免疫耐受状态而不发生病理性免疫应答[1]。免疫自身稳定打破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区分自身抗原和外源性抗原,使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引起疾病。儿童常见的AD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关节炎、重症肌无力等。目前我国尚无AD发生率的确切资料,在发达国家,AD的发生率约5%[2]。AD发病机制复杂,与遗传和环境有关,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 接种疫苗的必要性感染是导致AD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疾病本身可以导致患者感染风险增加, 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亦增加感染风险[3-4]。有研究表明, AD患者感染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1.7倍[5], 而且感染更严重[6-7]。因此, AD患者更需要通过接种疫苗预防感染。AD患者是否可以接种疫苗, 以及接种哪些疫苗,主要考虑接种效果和安全性两方面因素。2017年丹麦的一项研究表明, 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给予抗风湿药物治疗前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可以明显降低发生肺炎的风险, 并改善疾病的预后[8]。虽然有个别报道AD与接种疫苗相关,但是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并不支持常规接种疫苗会诱发AD的假说[9]。灭活疫苗不增加AD患者感染的风险,亦无诱发AD的证据[10]。Zinman等[11]采用自身对照病例研究,对已确诊重症肌无力(MG)并接种过流感疫苗者进行12周纵向观察, 结果表明MG患者接种流感疫苗并不会造成病情明显加重。但有研究报道,应用白细胞介素(IL)-1和IL-6拮抗剂治疗AD期间,接种麻疹、腮腺炎和风疹联合疫苗(MMR)发生肺炎,接种水痘疫苗引起感染的病例[12]。3 接种建议3.1 可以接种 AD缓解期可接种灭活疫苗。3.2 暂缓接种3.2.1 AD急性期 AD急性期(活动期)暂缓接种各类疫苗。3.2.2 其他情况 在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靶向生物制剂治疗期间,应暂缓接种减毒活疫苗[10,13],具体参照后续即将发表的《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之十九——免疫抑制剂与预防接种》。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