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多的孩子,上腭部黄色区域,是炎症?还是肿物?还是……? 答案:异物,坚果壳。
间隙保持器可以防止间隙两侧邻牙向缺隙侧的移动异常,保留恒牙萌出间隙。戴用间隙保持器期间,需注意以下几点:1)在进食时,避免过硬过粘的食品,否则会出现丝圈压迫牙龈及变形脱焊。2)饭后及时刷牙,注意口腔卫生,否则易造成牙龈炎、牙周病、牙齿脱钙及龋齿。3)若发生间隙保齿器松脱、损坏等情况,应及时与医生联系,确定是否需要来院处理。4)每3个月到半年来医院定期复查。
乳牙是儿童咀嚼器官的主要组成部分,乳牙早失不但影响患儿的咀嚼功能,还将影响继承恒牙胚发育及萌出、牙弓的发育等,是造成儿童错合畸形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导致乳牙早失的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残根、残冠;2)慢性根尖炎症:患牙牙根周围牙槽骨吸收破坏过多,无法通过治疗而保留;炎症影响恒牙胚发育或炎症导致乳牙牙根过早吸收;3)恒牙异位萌出:常见于上颌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由于第一恒磨牙向前倾斜萌出压迫第二乳磨牙的牙根,使第二乳磨牙牙根吸收导致其松动脱落;4)由于外伤导致的牙齿脱落;5)先天性牙齿缺失:如“外胚叶发育不全综合症”。应用间隙保持器来合理管理乳牙早失后的缺隙,诱导正常合建立,是临床常见治疗手段。这对于维护儿童口腔颌面部正常发育,防止错合畸形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间隙保持器常见种类有:1)活动式:如可摘式修复义齿、压膜式间隙保持器;2)半固定式:如带环丝圈式保持器、全冠丝圈式保持器、远中导板保持器、充填式保持器;3)固定式:Nance托、舌弓、横腭杆。乳牙早失后,牙齿间隙缩窄最快发生在拔牙后的6个月内,如继承恒牙于近期内不能萌出,间隙就会减小,需及时制做间隙保持器。
儿童到了6周岁,在牙列的最后面,即在第二乳磨牙的后面萌出的牙,就是第一恒磨牙,因其在6岁左右萌出,所以习惯称为“六龄牙”。 恒牙将陪伴您终生,这是人们所熟悉的。“六龄牙”在咀嚼器官中发挥特殊的功用,就功能来讲,“六龄牙”是生理作用力的中心点。它牙冠大、牙尖多、咀嚼面积大、牙冠分叉角度大而特别结实;而且它正好位于整个牙弓的中段位置,成为牙弓的主要支柱,有人将其称为“合关键”,这个牙对于保持上下颌牙齿正常的排列,维持正确的咬合关系以及保证颌面部的正常发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龄牙”是萌出最早的恒牙,刚萌出时,其牙体硬组织很薄、合面窝沟发育不健全,钙化差。并且,它萌出的时间正处在儿童乳、恒牙交替的时期,有些家长还以为“六龄牙”是将来要更换的乳牙忽视了对孩子口腔卫生的要求和牙齿的保护,使得它对龋病易感,因而,保护儿童“六龄牙”的意义尤为重大。“六龄牙”是恒牙,如脱落或拔除可造成永久性缺牙。它的早失,不仅会大大降低儿童的咀嚼功能,而且还会影响颌骨的发育和引起邻近牙齿的倾斜以及对颌牙的伸长,造成咬合关系的紊乱,这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有很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应教育孩子从小讲卫生、爱清洁、造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如发现牙齿发育不正常或是患了龋齿,应做到早期治疗。
1、 口腔卫生:戴用固定矫治器的患者需特别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及进食后、复诊前都必须刷牙,要把牙齿上的软垢及存留的食物仔细刷干净,否则易造成牙龈炎、牙周病、牙齿脱钙及龋齿,影响矫治进程及口腔健康。2、 戴牵引器(面弓)和弹性牵引:这些力作用于牙齿,使牙齿向预定位置移动,戴用时间的长短将影响牙齿的移动,请按医生要求戴用。在取戴口外弓时,应用手稳住口外弓先取下弹力圈,再取出口外弓,以免造成牙齿及面部组织器官的意外伤害。3、 疼痛不适:初戴矫治器及每次复诊加力后,牙齿可能出现轻度反应性疼痛或不适,一般持续3-5天后即可减轻及消失。若疼痛3-5天不减轻反而加重,或出现其它情况,则需及时与医生联系就诊检查。4、 保护矫治装置:在固定矫正器的治疗过程中,不能吃硬、粘食物,大块食物弄小后再吃,以防矫治器损坏。若发生带环松脱,弓丝折断等情况而影响口腔功能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确定是否需要来院处理。矫治器脱落、损坏来我院复诊需交纳相关费用。5、 配合问题:对大多数患者来说,患者合作会获得显著的疗效,矫治过程中必须遵医嘱。一般戴上固定矫治器后每四周左右复诊一次。若不按时就诊者或患者及家长不能遵照医嘱积极配合者,矫治牙将失去治疗控制,可能会出现牙齿移位异常或治疗无进展等情况,后果自负。对于连续三个月不来就诊的患者,将视作自动终止治疗,已交纳的费用不退。若再要治疗需按新患者程序重新登记开始,费用按新患者收取。6、 生长型控制问题 : 患者18岁之前均处于生长发育期,若颌骨生长型异常(这是医生所无法预测的),治疗结果则难以令人满意,异常生长在保持期还可表现为畸形复发, 严重的发育异常可能需要结合外科手术进一步治疗。部分正畸治疗需要利用患者的生长潜力,如果患者不能遵照医嘱积极配合,则会丧失治疗时机。7、 不良习惯:口呼吸、吮指、咬唇、吐舌(异常吞咽)等口腔不良习惯会阻碍牙齿向正确的位置移动或矫治器去除之后复发。8、 疗效问题: 尽管绝大多数都是为美观而来,且大多数正畸治疗能够适当改善患者的外貌,但正畸治疗不是整形手术,只能进行牙齿的移动,软组织的移动和牙移动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医师的设计方案综合考虑了患者要求、健康、美观、功能、稳定等因素,可能不能完全满足您的所有要求或特殊喜好,但我们会尽最大努力为您提供目前医疗水平所能达到的最好治疗结果。
夜磨牙是口腔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影响夜磨牙本人及同居人的睡眠甚至生活质量。对严重的夜磨牙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夜磨牙的病因牙合因素 牙合关系不协调被认为是磨牙症的一个主要因素,包括牙合畸形、缺牙、牙齿缺损、单侧咀嚼等,可引起咬合障碍。大部分儿童由于咬合关系不协调,早接触点致使上下颌牙不能很好地吻合,于是病人常常会出现一种下意识的意念,想使多数的牙齿紧密接触。在熟睡中这种白天的意念就会变成咀嚼肌痉挛和收缩而引发夜间磨牙。 心理因素 近几年来,有关专家认为精神紧张是导致夜磨牙的原因之一。 情绪紧张、过度疲劳、思想有压力或儿童白天玩得过于兴奋或过度紧张等,往往会造成晚上不能平静入睡,即入睡后虽然大脑皮质的大部分处于抑制状态,但仍有一部分处于兴奋状态,致使咀嚼肌收缩而发生磨牙。全身因素 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不平衡、遗传因素、过敏性疾患等都有可能引起夜磨牙。有学者认为,当儿童积食、消化不良,使胃肠道内的细菌所分泌的毒素吸收后刺激到大脑皮层,使其兴奋或抑制过程失调,造成夜磨牙。肠道寄生虫 肠道寄生虫感染以儿童多见,寄生虫的活动及其分泌的毒素、代谢产物进入人体内,刺激熟睡者大脑的相应部位,引起咀嚼肌痉挛或持续收缩,反射性地引起夜磨牙。 磨牙症的治疗目前还没有公认的能完全停止磨牙发生的特异治疗方法。临床治疗夜磨牙主要是以减轻磨牙给口腔颌面系统带来的破坏,减轻肌肉关节的症状为目的。从病因入手,对症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调整精神状态 适当安排和调整病人的生活习惯,注意白天不要玩得过度兴奋或疲劳。睡前让其精神松弛,不看刺激性较大的电视或电影。对于成年人应自觉寻找平衡点,避免过度疲劳,做到有劳有逸,对于一些不顺心或受到刺激的事,不必多虑和过度紧张;要理性对待,正确处理事业与家庭的矛盾,合理安排学习,有条不紊。提倡睡前休息放松,做适当的体操,避免兴奋性食品和吸烟,改善睡眠环境等有利于减轻大脑的兴奋状态。调动病人自我控制的心理作用,减轻夜磨牙的发生。调整牙齿的咬合关系和治疗全身性疾病 对于病人有早接触应分次进行调牙合,消除早接触。为了保护牙齿减少磨损,常让患者在睡觉时戴用单颌全牙列平板稳定合垫或加压成形软性合垫。尽管合垫能否减轻夜磨牙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充分证实,但减轻牙齿磨损和颌面部疼痛的效果是比较明确的。睡眠中的唤醒刺激 这种方法通过生物反馈使病人在夜磨牙发生时被声音等信号惊醒从而暂时停止磨牙。有人对夜磨牙发生时的病人的嘴唇进行暂时性的传入电刺激,结果对控制磨牙症有效。但这种方法干扰了病人和同居人的睡眠,效果不能持久。
牙颌畸形往往被认为是“天生”的而不受重视,尤其是乳牙列表现的错牙合 畸形,更被误认为“换牙后长了恒牙就会好的”,其实不然,牙颌畸形可由于乳牙期及替牙期的局部障碍、口腔不良习惯、发育异常、全身疾病及遗传等多种原因而引起,不仅包括牙齿的错位和排列不齐,也包括了上下颌骨及颅面间关系不调如尖牙唇向错位、牙列拥挤、上下颌骨发育异常等。 牙颌畸形发生以前采取一些预防措施,除去各种可能造成牙颌畸形的因素,可避免畸形的发生。如孩子出生后,最好用母乳喂养。进行人工喂养者,应注意怀抱婴儿的姿势、奶瓶的位置、人工奶头的形状和穿孔的大小。牙萌出后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早期发现问题,如儿童有吮指、咬唇、咬物、吮颊、吐舌、舔牙、口呼吸、偏侧咀嚼等不良习惯,应及时教育儿童不要养成此妨碍牙颌面正常生长发育的动作,随时提醒,及早纠正,如果长期不能纠正就会发展为不良习惯,致使牙齿唇向移位、反牙合 、上颌前突或下颌后缩等畸形。所有错牙合 畸形如能在适当时机做预防处理,约有20%畸形可得到有效的阻断。 早期发现牙颌畸形者,应及时给予临床矫治,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骨质生长活跃,因此矫治效果较好。如唇肌功能不足,上切牙前突,就应加强唇肌训练;下颌位置后缩的患者,可采用功能性矫治器,尽早作翼外肌训练,促进下颌骨向前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