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看化验单时经常会看到“某某-抗体阳性”或“抗**-IgG阳性”的检验结果,那么这个抗体阳性的结果能不能判断是得了“某某”病呢?且慢!医生做出某项疾病诊断时一定要慎之又慎!“抗-Ab或抗**-IgG”指的是抗体,抗体是由人体自身产的一种免疫球蛋白,主要存在于人体血浆、组织、体液、分泌物中,血浆内的γ免疫球蛋白可分为五类,即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D(IgD)和免疫球蛋白E(IgE),IgG,IgA和IgM还有亚类。免疫球蛋白是人体体液免疫反应的主要物质,当外界微生物如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外来异物入侵或自身封闭物质进入机体时,机体认为是异物入侵,立即被人体的免疫细胞发现,识别入侵者并有针对性的产生一种 “抵抗物质”,即抗体。人体感染后首先产生的是IgM抗体,IgM抗体可以理解为是体液免疫反应的先头部队,所以检查出IgM抗体阳性,说明近期1-2周前感染了病原体,但IgM抗体是一过性的产生,两周后浓度逐渐下降至消失,随后机体产生IgG抗体并逐渐升高,它是体液免疫反应的主力军和大部队,它能够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对异物的吞噬作用,中和细菌毒素的毒性并和病毒抗原结合使病毒失去感染宿主细胞的能力。IgG抗体阳性说明机体1月前可能感染过病原体,因此检测IgG,不能很好地区分既往感染和急性感染。特别是对于新生儿的IgG抗体是通过脐血来自于母体,所以新生儿IgG抗体阳性不能作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依据。新生儿IgG 在机体的合成在出生后第3 个月开始,3-5 岁接近成年人水平。它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在自然被动免疫中起重要作用。IgE抗体主要与过敏反应有关,IgE抗体能启动速发型过敏反应,也可诱发迟发相过敏反应,是参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和湿疹等发病机制调节的主要抗体,它的临床价值主要是用于过敏性疾病原因的诊断,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者如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中可以检测出针对花粉、尘螨、霉菌和动物皮毛的特异性IgE。免疫球蛋白A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血清型IgA为单体,占血清总免疫球蛋白的10%-20%,免疫作用比较弱。分泌型IgA是机体粘膜防御系统的主要成分,广泛分布于乳汁、唾液以及胃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黏膜分泌液中。是防止病原体入侵机体的第一道防线。检测血清gA的总量可了解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状态,帮助诊断免疫增生、免疫缺陷、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等多种疾病。临床上抗体检测的作用主要是对机体感染病原体的辅助筛查,由于它的含量大,对于某些病原体感染的筛查或者抗原检测比较困难的传染病检查很有价值,比如临床常用的艾滋病抗体筛查,丙型肝炎病毒筛查,梅毒抗体筛查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某些疾病中也可以作为观察疗效及预测预后的一个指标,在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具有特殊的、重要的意义。另外抗体也用于预防接种效果观察的直接指标,比如我们接种乙肝病毒疫苗后可以检测乙肝HBV-IgG抗体,如果HBV-Ab IgG阳性,说明机体已经产生了保护性抗体,预防接种有效。当然抗体产生抗体的个体差异也较大,对于免疫系统有缺陷的患者,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检测效果很差,而这类人群又极易被病毒感染。在卫生部颁布的《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版)》中也明确指出:“病毒的抗原和核酸检测可以用于早期诊断;抗体检测可以用于回顾性调查,但对病例的早期诊断意义不大。” 病原体感染最重要的的直接证据是病原体本身的培养鉴定以及病原体抗原或核酸基因的检测,但是各有优缺点,如各种培养鉴定技术最直接、最权威,但需要的时间长,技术条件高,有的病原体培养难度很大,临床应用价值低。实用性较高的是抗原检测,抗原检测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能作为多种病原体感染的初期诊断。近年来快速发展分子生物学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主要与PCR技术相关的一类检测方法,常用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而且能进行快速诊断。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基因芯片技术的开发,其应用范围会不断扩大,一大批简便、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技术一定会给人类健康带来福音。
目前公认人乳头状瘤病毒(HPV-高危型)的筛查,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检查项目。 宫颈癌是病因明确的恶性肿瘤,部分类型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引发的必要条件。近年来,由于HPV感染率升高,中国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越来越高,而且双双呈年轻化趋势。据统计,全球每年新发宫颈癌病例约为46.6万,其中,中国新发病例占28.8%,达到13.15万。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29万名妇女死于宫颈癌,而我国每年有3万名妇女会因这一恶性肿瘤致死。研究已经表明,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是宫颈癌发病的主要原因,几乎所有(99.7%)的宫颈癌都和HPV病毒相关。据我国最新研究资料,30岁至50岁的中国妇女,高危型HPV总感染率为15%至20.8%,并且存在发病日益年轻化趋势。大约有二分之一的女性在一生当中会感染导致子宫颈癌的HPV病毒,大多数女性可以通过自身的免疫系统清除这一病毒,但是如果自身无法清除这一高危型病毒则长期感染,那就很可能在以后转化为宫颈癌。 HPV引起的癌前病变发展成为浸润性癌历时10至20年。多数可以通过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达到预防宫颈癌的目的。如果筛查中,HPV病毒感染持续呈阳性,就一定要积极定期随访观察,接受治疗;如果HPV筛查两次都呈阳性,那么5年后发展成为癌前病变的几率更高。30岁以上的女性尤其应该重视HPV的筛查。因为30岁前女性处于性活跃期,容易被HPV病毒感染,发病时间一般会在30岁以后。当然,30岁以前的女性同样有患子宫颈癌的风险。HPV有100多种分型,但高危型只有十多种,持续感染HPV高危型的妇女,有较高的比例会发展为中低度癌前病变。WHO中国区2014年发布的中国人宫颈癌癌前病变常见的HPV病毒的类型主要有:HPV16.18,58,52,33型,其他的还有31,35,39,45,51,52,56,58,59,66,68型。对于16,18型阳性患者,直接做阴道镜检测;其他高危型阳性患者做宫颈细胞学检查,颈细胞学检查也是预防宫颈癌的基本检查项目,尤其是简单、快捷。 建议有性行为的妇女,应做一次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检查。必要时应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的女性,进行阴道镜检查以进一步确诊。对于既往细胞涂片异常、有性传播疾病、有免疫功能缺陷及吸烟者等高危人群,应适当增加HPV高危型及其他妇科检查的频率,每年1-2次,对于HPV高危型以及宫颈细胞学检查阴性者,每3-5年复查一次。 目前针对HPV病毒的疫苗已经上市,可以咨询当地疾病控制中心(CDC)接种,有不同类型的疫苗,建议9岁以上人群,男女均可接种,接种时间为第0,2,6个月。注射部位在手上臂肌肉注射,接种疫苗是目前预防HPV感染的最有效途径。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高危型的筛查的标本采集由妇产科医生完成,使用一次性无菌宫颈采样器采集宫颈口上皮细胞,放在专用的细胞保存液中,立即送检验科检验。
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我国听力残疾者的统计数据是2004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24.16%。值得关注的是听力残疾儿童以每年3.5万聋儿的速度增长,很大部分是先天性耳聋,这些患儿的出生给家庭及社会造成很大的不幸,而且由于听力的缺陷,进一步造成语言的障碍,成为聋哑人。对于耳聋患者的统计研究显示:耳聋患者大约60%属于遗传性耳聋,遗传性耳聋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最为常见,大概占遗传性耳聋的70%~80%。研究显示正常人群中,携带耳聋基因的比例高达5~6%,当父母双方都携带耳聋基因时,出生聋儿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耳聋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如何预知这些先天性耳聋患儿的出生,是现代医学的重大进展,目前医学界能够通过检测育龄人群的耳聋基因,提前预知出生耳聋儿的风险,这对于控制耳聋儿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耳聋基因检测技术可以一次检测18种耳聋基因。据报道截至目前,全国接受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的新生儿数量超过260万,检出总突变率为4.37%,其中药物致聋基因携带者就有6000多人,直接避免了受检者和家庭成员6万多人因使用药物不当而致聋。耳聋基因的检测在不同的时间段的意义和价值不同:1、通过孕前对待孕妇女及丈夫的耳聋基因进行筛查可以预知子代患病的风险,这是预防遗传性耳聋的最早方式。耳聋基因筛查可以在孕前任何时间检查,母亲是必查方,如果母体携带耳聋基因,再查父方。2、如果提前知道父母双方携带有耳聋基因,怀孕后可以检测胎儿是否为耳聋胎,如果是耳聋胎,可以提前干预耳聋儿的出生。3、如果孕前及孕中都没有检查,耳聋患儿已经出生,可以对出生患儿的耳聋基因进行检查,能检出耳聋儿的类型,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对于父母携带耳聋基因,患者出生后还没有发病的患儿,如迟发性耳聋和药物性耳聋,提前发现的价值更大,可以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耳聋的发生,为患者今后的生活提供指导。我院已经开展耳聋基因筛查,抽一管血即可,每周集中检测一次。
【适应症】:所有疑似血压升高的人群。【样本留取】:样本的采集:采集两管血:1、专用抗凝管(EDTA+二巯基丙醇+8-羟基喹啉硫酸盐)采肘静脉血5ml。2、红头管血清2ml。样本需注明立卧位(卧位:6:00AM~8:00AM;立位:起床后3小时采血)和饮食情况(普通饮食、低钠饮食)。与肾素、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的立卧位实验相关的药物本文系郭瑞林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磷脂综合症相关抗体检测(抗心磷脂;抗β2糖蛋白I) 抗心磷脂抗体(ACL),抗β2糖蛋白I抗体(Anti-β2GPI)等自身抗体与机体心脑血管、下肢深静脉、肾静脉、视网膜静脉以及胎盘等部位血栓的发生密切相关,抗β2GPI抗体是和血栓形成相关性最强的抗体并且偏向与静脉血栓相关,而ACL偏向与动脉血栓相关。常见的项目包括 ACL-IgG ACL-IgM ACL-IgA β2GP I-IgG β2GP I-IgM适用于对以下疾病的诊断或监测:1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 表现为反复的动脉、静脉血栓、习惯性流产和血小板减少症等症状,多见于中年女性患者。2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统计表明:SLE患者抗磷脂抗体阳性者更易发生高血压、神经系统症状以及肾炎,此类患者需定期筛查其抗磷脂抗体水平,若发现持续阳性,则建议预防性服用羟化氯喹和低剂量阿司匹林。对于无SLE和血栓病史的,若抗磷脂抗体阳性,可能还存在其他血栓高危因素,建议长期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以预防血栓发生。3 脑梗塞 抗磷脂抗体的存在除了与偏头痛、休克、短暂性脑缺血等症状相关外,ACL等抗体可作为脑梗塞(未来)发作及复发的预测指标。4 心肌梗塞 抗β2GPI抗体是心梗发生的独立风险因子。5原因不明的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6其他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
1. 菌血症:患者出现发热(≥38℃)或低温(≤36℃),或寒战;白细胞计数增多>10.0×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计数减少(计数<3.0×109/L);有皮肤黏膜出血、昏迷、多器官衰竭、休克等全身感染症状体征;只要具备其中之一,又不能排除细菌、真菌血流感染的,就应进行血培养。尤其伴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应立刻进行血培养: (1) 医院获得性肺炎; (2)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等血管导管大于48小时;(3) 有免疫缺陷伴全身感染症状。2. 感染性心内膜炎:凡原因未明的发热,持续在1周以上,伴有心脏杂音或心脏超声发现赘生物,或原有心脏基础疾病、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患者,均应多次进行血培养检测。3.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带有血管内导管超过1天或者拔除导管未超过48小时,出现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全身感染表现,不能除外由血管内导管引起感染可能的,应多次进行血培养检测。
住院患者首先要做传染病检查,通常指传染四项筛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型抗体(抗-HIV)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四项检测,是对上述四种传染病的筛查手段之一,也可以增加乙肝五项成传染八项检测。 我国是乙型肝炎感染率较高的国家之一,乙肝近年来虽有下降趋势,但人群中乙肝病毒的感染率还在5%左右。丙型肝炎感染率同样很高,文献报道在1%左右。近几年来梅毒、艾滋病流行也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特别是个别省份为梅毒、艾滋病高发区,情况尤为严重。 许多感染上述传染病的患者可能本人并不知情,他们已经成为感染源,对家人和身边的人构成传染风险,临床常见有的患者在住院筛查后才被发现是隐性感染者,如果医护人员在不知情的状况下为患者进行过各种检查、治疗、护理等高危医疗活动,承担了很大的医疗风险。 医务工作者每天可能接触患者及患者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特别在进行外科手术、注射、穿刺、抽血、清洗和处理医疗器械时常有锐器的损伤,被损伤或暴露的皮肤黏膜接触到污物时完全有可能被感染。文献报道,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因针头刺伤所致丙肝感染率为3%~4%,乙肝为4%~5%,乙肝患者在分娩过程中约1/3传染给新生儿或日后的密切接触而造成婴儿的感染。器械消毒不严格可使血液透析、胃镜、支气管镜、手术等患者乙肝和丙肝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同时牙科患者中乙肝传染率也高于正常人群,这可能是由于传染病患者口腔黏膜、血液、唾液污物器械而造成医源性交叉感染等。我国医务人员血清HBsAg阳性率是普通人群的3倍~6倍,这说明医务人员的防范意识还不够,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感染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患者住院时或进行创伤性治疗前首先进行必要的检查,及时发现阳性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并提醒医务人员加强自我保护,在医疗过程中注意操作规范,减少医疗损伤。 对筛查出的阳性患者加强管理,是防范医疗过程中的交叉感染的必然要求,许多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很容易受到新的感染,对阳性患者应在隔离病房管理,预防和避免院内交叉感染。手术器械也是病毒感染的途径之一,对已知阳性患者污染过的器械及各种物品应高度重视,严格消毒灭菌。对一次性材料(如注射器、标本管、敷料等)应在严格消毒后交医疗垃圾回收站集中焚烧,减少和避免病毒在院内外的传染和传播。 我国自成立各地血液中心以来,对血液质量进行了严格把关,统一管理,以保证输血安全,现在通过输血传染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但对患者传染四项检验结果的原始资料进行保存,是作为医疗过程举证倒置的重要依据,以便在今后发生医疗纠纷时查找原因,分清责任,为处理医患纠纷提供合法资料和证据。 综上所述,通过对住院患者首先进行传染四项指标筛查,不仅可以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对阳性患者进行相关的治疗,有利于患者自身的康复,还可提示医护人员的做好自身防护,对医疗过程的证据进行保存,无论对患者、医务人员还是控制院内感染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B族链球菌(GBS)为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阳性链球菌,正常寄居于阴道和直肠,它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一般正常健康人群感染GBS并不致病。据统计,正常妇女带菌率达30%左右,但是在孕妇约10%~30%的人感染GBS,其中40%~70%在分娩过程中可能会传递给新生儿。如果新生儿带了这种菌,大约有1%~3%会出现早期侵入性感染,引起新生儿的败血症、脑膜炎、肺炎等,其中有5%会导致死亡,即便在感染后存活的新生儿,还有可能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包括脑积水、智力障碍、小头畸形、耳聋等。同时,B族链球菌还可引起孕妇感染、引起早产、胎儿发育不良(低体重儿)、胎膜早破及晚期流产。 1996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与其他机构共同制定了《围产期B族链球菌感染筛查及防治指南》,并于2002年和2010年进行了修改,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围产期B族链球菌感染的发生率和危害,发病率从90年代早期1.7/1000个新生儿降低到了近些年的0.34-0.37/1000个新生儿。 国内围产期GBS感染的预防借鉴美国CDC2010年发布的GBS预防指南,对于怀孕35-37周的孕妇进行阴道和直肠的GBS筛检,如果有症状可以提前干预治疗,而且生产后一旦发生新生儿感染,可以首先针对B族链球菌有针对性的治疗,这样能够提高预防效率,节省资源,同时能够大量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当然GBS也可用于新生儿感染的病原学诊断。
维生素是人体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微量物质。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两类,脂溶性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水溶性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人体缺乏维生素时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并有可能导致特异性病变。怀孕期间对营养的需求较大,关键维生素的缺乏可能导致母亲营养不良或婴儿生长发育受限,在怀孕期间检查维生素D、维生素B12、血清叶酸、维生素C等项目等项目,有利于各种营养缺乏症的早期诊断,以便及时干预。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是类固醇的衍生物,主要形式是维生素D2与维生素D3。母体的维生素D3是暴露于阳光在紫外线照射后后在皮肤生成的。维生素D的功能主要在于维持血液钙与磷的浓度并可增加小肠对钙、磷的吸收,支持类骨质的矿化,对于人体骨骼的形成非常重要。怀孕期间孕妇晒太阳的机会少,加上胎儿生长对维生素的需求增加,因此维生素D缺乏的可能性很大,一方面导致孕妇骨质软化,甚至造成骨盆畸形。另一方面,维生素D缺乏可能导致胎儿的骨骼发育钙化以及牙齿的萌出受限,严重时成为先天性佝偻病。维生素B12又叫钴胺素,维生素B12是一种需要肠道分泌的内源因子帮助才能被吸收的维生素。有的人由于肠胃异常,缺乏这种内源因子,即使膳食中来源充足也会患贫血,或者长期素食,导致维生素B12来源减少,或者先天性维生素B12的转运和代谢异常都可以导致维生素B12缺乏。维生素B12的缺乏不仅会使母体的机能紊乱,严重贫血,还会使婴儿的发育受到影响。因此检查维生素B12的缺乏对于孕妇及胎儿的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叶酸其实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叶酸对人体的营养作用早就被科学家所证实,人体缺乏叶酸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叶酸缺乏也可引起情感改变。孕妇缺乏叶酸,可使先兆子痫以及胎盘剥离的发生率增高,患有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孕妇很容易出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及新生儿出生时的低体重。怀孕早期缺乏叶酸,还易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如脊柱裂、无脑畸形等)。叶酸缺乏还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从而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性。血清或红细胞叶酸检测值低于正常参考值时,可以考虑为叶酸缺乏,可以进一步检测与叶酸代谢的相关基因,提前补充叶酸。检测血清中叶酸水平,可作为机体叶酸缺乏的早期指标,检查比较方便;红细胞中的叶酸含量比血清中的叶酸含量能更真实地反映机体叶酸的存贮量;因此红细胞中的叶酸含量是反映机体叶酸的存贮量的可信指标。维生素C也是胎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缺的维生素素之一,维生素c可以提高胎儿脑功能的发育,并对胎儿的造血系统健全和机体抵抗力的增强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在怀孕中期胎儿生长发育迅速,需要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妊娠过程中母体血液中的维生素c含量是逐渐下降的,分娩时仅为孕早期的一半,所以检查维生素C的缺乏有利于胎儿的发育和产妇的健康。怀孕期间如果能及时检查维生素B12、血清叶酸、血清铁蛋白、维生素C等这些重要的营养素,可使医生了解到孕妇贫血或者维生素缺乏的原因,尽早采取补充维生素的相关措施,对于保证孕妇及胎儿的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