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做了骨科医生尤其是脊柱科医生,脑子里形成了固有的观念:软床对腰椎不好!早期也经常向患者推荐睡硬板床,那时也没有深究原因。其实这两种我自己都试过,办公室里有一张沙发床,以前值班睡过两次,起来是真的腰
[酒后外伤,导致双上肢瘫痪]55岁的陈叔叔是我们本院急诊科陈医生的叔叔,一周前喝了两瓶啤酒,然后给家里装摄像头,从椅子上摔下来,导致了双上肢完全不能动了。马上送去了当地的急诊医院,才发现患者本身有严重
之前疫情期间,我曾经写了一篇应景的科普文章【新冠防疫期间,在家隔着窗户晒太阳能不能补钙?】,有些网友表示很有帮助,明白了晒太阳对补钙的作用以及其通过增加皮肤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的原理。有不少网友私信
此方法名为沉腰斜板组合法,能有效地防止久坐造成的腰部损伤,对轻中度的腰椎间突出症有很好的疗效。此法优点是:病人治疗时痛感低,见效快,方法简便,宜于推广。1、俯卧沉腰法:练习者俯卧在胸前三个枕头与大腿部三个枕头上,腰部不加任何压力自然下沉十至十五分钟,这种姿势可以使腰椎后缘间隙变小,对于轻度突出的髓核有还纳的作用。2、仰卧沉腰法:练习者仰卧在高枕上,臀部垫一个枕头,双腿屈在胸前,双手抱住,腰部自然下沉十五分钟以上。这种姿势有点牵引作用的原理,可以使腰椎后缘间隙增大,利用后纵韧带的张力,给轻度突出的骸核一个推入椎间隙内的作用力。3、俯卧鱼跃法:病人俯卧在平板床上,腰部挺在板床上,头、足两头向上翘起十次以上,此法用于腰背肌的锻炼。4、站立搁腿法:站立势(手可扶杆),患腿伸直搁起五分钟以上,此法可以锻炼坐骨神经的滑动度。5、斜板法:此法需要别人帮助,可以使椎体旋转,也是利用椎体旋转给予后纵韧带的张力作用于轻度突出间盘,给予突出的髓核回纳到椎间盘内的作用力。6、自然下沉法:对于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老年人或体弱病人,无力做俯卧沉腰法和仰卧沉腰法者,可采用病人仰卧在高枕上,臀尾骨部垫一个枕头,使腰部自然下沉的方法进行治疗,也能收效。注意事项:1、锻炼前请在正规医院就诊,明确自己腰椎间盘突出的程度。2、此法只适用于腰肌劳损和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对于重度的腰椎间盘突出(比如脱出型,游离型)不适用,盲目练习会有加重风险。
什么是冲击波冲击波是一种通过振动、高速运动等导致介质快速或极速压缩而聚集产生能量的具有力学特性的声波,可引起介质的压强、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发生跳跃式改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孙浩林冲击波物理特性机械效应,即当冲击波进入人体后,在不同组织的界面处所产生的加压和撤压后牵张效应。空化效应,即存在于组织间液体中的微气核空化泡在冲击波作用下发生振动,当冲击波强度超过一定值时,发生的生长和崩溃所产生的效应。热效应,即冲击波在生物体内传播过程中,其振动能量不断被组织吸收所产生的效应。冲击波生物学效应冲击波治疗具有多重生物学功效:1、组织损伤修复重建作用;2、组织粘连松解作用;3、扩张血管和血管再生作用;4、镇痛及神经末梢封闭作用;5、高密度组织裂解作用;6、炎症及感染控制作用。冲击波治疗优势冲击波的治疗原理和过程不同于传统的理疗和局封,治疗方法也不是传统的热、磁原理,它的组织渗透性佳是其疗效的保证。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是无创的,没有皮肤创伤,不用担心出血及感染,也无需担心激素类药物的副反应。什么骨科疾病适合冲击波治疗软组织慢性损伤性疾病:1、肩部疾病:包括肩周炎、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钙化性冈上肌腱炎;2、肘部疾病:网球肘、肱骨内上髁炎;3、髋关节疾病:髋部慢性损伤性疾病,如弹响髋、髋关节损伤;4、膝关节疾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足部疾病:足跟痛及足底筋膜炎等;6、腰椎疾病:腰肌劳损、急慢性腰软组织损伤;7、颈部疾病:颈椎病引起的颈肩部筋膜炎。骨组织疾病:股骨头坏死、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小于0.5cm的骨缺损。关节僵硬:外科术后或软组织粘连挛缩导致的关节僵硬。冲击波治疗注意事项治疗周期:一般每周1次治疗,一个疗程一般5次。建议您在治疗周期内调整好作息时间,能够坚持地按时进行。治疗后疼痛:治疗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疼痛耐受量不同,部分患者会出现疼痛,我们的医生会为您及时调整冲击能量。您在治疗过程中请正确告知您的疼痛感受。治疗后红肿:治疗后的几天内,您可能会感到冲击部位的红热肿胀不适。这是因为局部组织正进行创伤修复,属于正常现像。建议您在治疗后1-2天内,局部使用冰敷治疗。症状基本几天内即可消失。不影响日常活动:治疗后当天即可活动,投入工作,没有影响。但是在治疗周期内,请您尽量减少治疗处的肌肉发力和活动。疗程结束后:一个疗程的治疗结束后初期,请您尽量减少运动或者局部损伤处的发力,一般需要休息2-3周,使用治疗部位充分愈合。建议您局部配带护具或者进行肌内贴贴扎保护下进行适当的活动。同时可以配合治疗做一些相关功能训练。治疗效果评估:治疗完成后,建议您门诊复查,评估治疗效果。如有相关冲击波治疗事宜,可咨询孙浩林医生的治疗团队。
国外学习对医生的重要性根据我自己的经历我觉得对医生而言,拥有一段国外学习交流尤其是中长期的经历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出国学习和参会是医生个人不断突破自我,脱离固有的“舒适地带”的重要经历,是培养自己接受不同知识体系和健全人格的一种有效途径,会对医生的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也让医生拥有更广阔职业发展空间。国外学习对医生的帮助第一,同名医学习、交流,能够获得医学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为职业学习、职业规划加分。第二,拓展思路和眼界,对不同的医疗体系、医疗制度、医疗技术和医疗文化深入了解,博彩众家之长,提升自身的医疗技术和职业素养。第三,提升求知欲、进取心。当你飞往另一个国家时起,就需要去面对并且接受一个全新的环境,处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里,必然会逐渐养成对各种事物的旺盛的求知欲,这份求知欲,不管是对于职场、还是科教单位都是非常可贵,并且一直倡导的。第四,增加文化接受能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对医疗行业的深远影响,养成你能够快速吸收和接纳新文化的能力,提升自身的职场竞争力。第五、提升社交技巧。医生需要很好的沟通和社交能力,包括和患者、同事、导师、学生,出国访学就意味着你得适应一个新的社交圈,你必须在一个全新的没有任何光环的背景下掌握合适的社交举止,重新建立自己的社交定位,是一个难得的社交能力和技巧提升的过程。第六、增加适应能力。等你能够在访学时限内完全适应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学习计划、全新的语言,那么你就无形中提升了自身的适应能力。第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外学习和生活会遇到各种各样无法预见的问题,成功的度过这段孤独、无助的海外时期,会大幅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果敢程度。丹麦奥胡斯大学医院骨科访问学习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我只身奔赴丹麦奥胡斯大学医院骨科,师从国际骨科学会(SICOT)前任主席 Cody Bunger教授,研习骨科临床和骨科基础。在此期间,我作为第一助手参与完成的手术共计116台,其中一半是脊柱侧弯畸形矫形手术,加深了对脊柱侧弯疾病和治疗体系的理解和临床经验。同时也进行了脊柱侧弯外观和美学研究的科研工作,对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对于外观参数的改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潜心学习英文写作,发表了自己在脊柱外科顶级期刊“Spine"上的第一篇第一作者文章。同时,在遥远而寒冷的北欧,经过了一个完整的春夏秋冬,多年后回想起来,我认为对我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第一次放下身段,褪去所有的头上光环,突破语言上的障碍,文化背景的差异,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去,对个人素质起到了很大的提升作用。(2)第一次离开了学习工作10余年的医院环境,融入到新的医院环境,在新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和成长,对于北医教育体系的温室效应是一种很好的突破和弥补。(3)访学导师Cody教授的职业精神和敬业态度对我影响颇深,在北欧那种每个人都不用为医疗、教育、住房等发愁,很多人每天只工作5-6小时的环境中,Cody教授以60+的高龄奋战在医疗、科研、教育的一线,废寝忘食,让我懂得当医生原来真的可以是一种信仰,而不只是谋生的手段。美国德州脊柱研究所(TBI)访问学习2018年,我通过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CAOS)层层选拔,以最终面试成绩第三名的身份获得NASS-CAOS访问学者留学基金资助,赴美国德州脊柱研究所(Texas Back Institude)访问学习(2018年7月-9月)。师从北美脊柱学会(NASS)前任主席 Richard Guyer教授,研习脊柱外科微创手术和专业理论。TBI虽然是私立医院,却是全美脊柱外科医生标准化培训基地,Guyer教授作为全美知名脊柱外科教授,也非常重视访问学者的培养,每天学习的日程都是满满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美国德州脊柱研究所(TBI)访问学习总结这次访学不同于之前的丹麦访学,我当时已经是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副主任医师,很明白自己临床工作中的困惑和想要提高的部分。不同于北欧的寒冷黑暗,7-9月份的美国德州是夏日炎炎,2018年尤甚,多天超过40度。但是这种极端的天气更加深了这次访学的记忆。在TBI学习的三个月,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是自己作为一名脊柱外科医生,基本理论、手术技能和人文素养同步精进的一段经历。第一、脊柱疾病治疗体系进一步完善。TBI是一个脊柱外科专科医院,具有完备的脊柱疾病治疗流程,从术前检查、术前评估、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术后康复,疼痛管理环环相扣,并且能够在美国激烈的医疗竞争体系中脱颖而出,阶梯化治疗和系统治疗非常完备。通过学习,我自身的脊柱外科治疗体系进一步完备,各阶梯治疗原则与治疗手段变得更加精准和完备。第二、脊柱外科微创手术技术和理念得到拓展,我在这里研修了各种先进的脊柱微创手术方式,包括腰椎微创椎间孔镜手术、OLIF、MIDLF、MIS-TLIF、ALIF等术式,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显微镜技术、术中导航技术,术中机器人技术、术中电生理监测等,拓展了自己的脊柱微创治疗技术和理念。第三、医学人文素养得到提升,Guyer教授是一位犹太裔教授,聪明儒雅,他进到手术室要和每一位工作人员打招呼,有一次没有注意到我,当我问他问题时他第一反应是因为没和我打招呼而向我道歉。在门诊他对每一位患者耐心、负责的问诊、查体、阅片、研判病情,这些细节都对我影响极深。在他身上,我学到的更多的是如何成为一名得体而又负责任的脊柱外科医生,如何从容闲雅的开展日常的繁杂工作。短期出国开会学习工作以后,多次出国参加北大-哈佛脊柱外科高峰论坛、北美脊柱学会(NASS)年会、美国骨科(AAOS)年会、AO-Spine脊柱外科年会、国际骨科学会(SIOCT)年会,并做大会发言。通过开会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同时汇报自己医院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这样的过程,可以不断充电和完善自我的理论体系和实战经验。结语最后,我想用自己在微博上发的一句话作结,回首吃过的苦,走过的路,有时候自己还是挺感动的。而也有粉丝给我留言,吃过的苦,终将照亮你前行的路。
什么是驼背?驼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脊柱变形,是胸椎后突所引起的形态改变。主要是由于背部肌肉薄弱、松弛无力所致。驼背的种类和危害有哪些?大家经常可以看见一些被称之为“驼背”的人,从医学专业角度讲,驼背被命名为“脊柱后凸畸形”。其发生部位可以在脊柱的颈椎、胸椎和腰椎。产生脊柱后凸畸形的原因很多,最多见的是姿势性驼背(良性脊柱后凸),其次是休门氏病(青年圆背)、先天性脊柱畸形(如脊柱半椎体,分节不良、楔形椎等)、骨质疏松、脊柱结核、脊柱肿瘤,较少见的有脊柱椎板切除术后脊柱后凸畸形、软骨发育不良、成骨不全、粘多糖病等。除良性脊柱后凸畸形外,绝大多数脊柱后凸畸形将持续加重,导致椎管狭窄、脊髓神经受压迫等神经症状,使出现病变部位以下感觉、运动功能障碍,严重降低生活质量,更有甚者可能出现瘫痪。因此,对于驼背应当应早诊断、正确诊断、早期干预,避免出现严重的不可逆转的不良后果。驼背和上交叉综合征的关系你一定见过驼背的耄耋老人,他们圆肩、驼背、头前移的姿势一定让人印象深刻,这就是典型的上交叉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这种往往是由于老年骨质疏松导致脊柱压缩骨折形成的脊柱后凸畸形以及相应的一系列变化。但上交叉综合征绝非老年人的专利,在很多长期伏案缺少运动的年轻人中更为多见(尤其是年轻的女性)。但缺少运动绝非上交叉综合征的独有标签,即使有些每周都去健身房锻炼的人身上也不罕见。不管运动或不运动,只要姿势错误,就会出现上交叉综合征。如果因为你对上交叉综合征的无知,盲目进行跑步、游泳等锻炼,不但不能改变相应疾病的症状,反而可能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什么是上交叉综合征?上交叉综合征是指由于长时间低头伏案或过度锻炼胸部肌肉(忽视背部肌肉锻炼)造成的相应部位肌肉不平衡(主要指胸大肌过紧或短缩、菱形肌和斜方肌中下束被拉长或软弱),形成头部前倾(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含胸(圆肩)、驼背(胸椎曲度增加)、肩胛骨耸起等一系列形体的变化,进而导致颈肩部肌肉紧张酸痛、头痛头晕、手臂麻木等症状。上交叉综合征形成的原因有哪些?正确的上半身姿势应该是无论坐位还是站位,都应该是挺拔的,即下颌微收、头在肩膀正上方,肩在躯干正中偏后,即所谓挺胸颔首,双肩打开的姿势。而不良的上半身姿势如果长时间低头伏案,含胸驼背,久而久之因胸部前下方和颈背部后上方肌肉紧张和缩短(如胸大肌、胸小肌、背阔肌、肩胛提肌、斜方肌上束、胸锁乳突肌、斜角肌),背部下后方和颈部前上方肌肉被拉长和变弱(如菱形肌、斜方肌中下束、前锯肌、使肩外旋的肩袖肌群(冈下肌和小圆肌)、深层颈屈肌),强弱肌形成一种典型的交叉、导致头部前倾(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含胸(圆肩)、驼背(胸椎曲度增加)、肩胛骨耸起等一系列形体的变化。上交叉综合症的不良影响?低头,含胸,驼背,耸肩,在形体上就给人一种不是很美观的印象,与之相反的军人的挺拔姿态就会给人一种英姿飒爽的感觉。但这并不是主要的,重点是这会导致人体出现一系列不适,如颈背部肌肉紧张,甚至头痛头晕、心慌胸闷等。有研究发现,女性头痛、偏头痛和颈痛、头晕要远多于男性,可能与上交叉综合征相关,因女性颈部肌肉力量小于男性,但头部重量却与男性几乎相当,在同样的姿势下更容易出现上交叉综合征。1、 因头颈部和胸前部肌肉紧张,可引起颈肩背部酸痛。2、 因颈椎曲度变直甚至反弓,会出现颈痛、头晕,严重时压迫脊髓、神经会出现手麻,无力,走路不稳等症状。3、 因含胸驼背,胸腔容量减少,会引起肺活量下降,运动耐力下降。4、 圆肩姿势时肩外旋肌力减弱,导致肩关节外展过程中无法使上臂及时外旋会早晨肱骨大结节与肩缝撞击,挤压冈上肌腱及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造成肩峰下撞击综合征5、 因胸椎后凸畸形会导致腰椎前凸代偿性增加以及骨盆前倾增加,容易出现腰椎滑脱、椎管狭窄等疾病
颈椎病会引起高血压。颈椎病是会引起血压升高或降低的,其中以血压升高为多,故称为“颈性高血压”,属于颈椎病症状的常见一种。颈源性高血压病人可伴有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这是由于颈椎退变刺激交感神经或增生性改变压迫椎动脉所致。而此类患者也常常伴有肩膀酸痛无力等症状。有血压异常的人,假如有颈椎病史、颈部不适、颈部曾受外伤、X光检查发现颈椎有异常并兼有其他颈椎病的症状者,都值得重视检查是否患上了“颈性高血压”。颈源性高血压的确诊比较难,有以下四个现象的可初步怀疑是颈源性高血压:特征1:血压变化与颈椎病发作症状"神同步"出现颈后部疼痛、头痛或头晕等症状时,血压就会升高。症状缓解后,血压也会随着下降。这一特点在发病早期特别明显。特征2:高血压发生前,血压会异常波动在高血压发生之前,相当长时间内会出现血压波动的情况。特征3:降压药效果不大,治疗颈椎病反而有效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对于降压药多不敏感,而对病原进行治疗,效果显著。随着颈椎病情况的改善,血压会逐渐趋于稳定。特征4:治疗颈椎病时血压下降,间歇期又升高在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观察中,在牵引、手法治疗颈椎病时,患者血压可下降20~30mmHg,治疗间歇期血压又会有所升高。确诊颈源性高血压后,需要积极治疗颈椎病,并改正生活上的不良习惯。(1)积极治疗颈椎病多数颈椎病可以采用理疗、药物,牵引等非手术方法对症状进行缓解。对有些颈椎病如脊髓型颈椎病效果不好,这类颈椎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其他的如正确的生活方式及工作姿势也是治疗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症状明显,比如血压突然升高、胸闷胸痛,建议进行心脑血管检查。(2)改正不良生活习惯生活中应该积极纠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势:看电视、打牌、下棋时,注意坐的姿势,不要时间过长,最好能中间多活动几次。不要长期躺在床上看书或看电视(3)适度锻炼可以考虑游泳,颈椎操,也可以尝试我们之前提到的颈椎麦肯基疗法。颈肩痛的康复利器----麦肯基疗法
王老师是北京某中医医院的护士,2016年找我做过腰椎间盘突出的微创手术,今早看到她上了前线,有点感动,当我们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疫情的时候,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克服很多自身的困难,甚至忍着伤病,但斗志昂扬,但甘于奉献,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我们一定能赢。尤其是看到自己的手术患者和同行又上了前线,对自己也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什么是麦肯基疗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孙浩林麦肯基疗法是一种由新西兰物理治疗师罗宾·麦肯基(RobinMcKenzie)先生于1981年创立的一种应用脊柱力学治疗颈腰疾患的康复方法,历经半个多世纪,在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