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朋友圈里充满各种祝福——大家互相倾诉着一年的不易,期盼着来年的幸福;一如百年前鲁迅先生笔下的鲁镇,只是由于气候反常与禁放的缘故,今年北京的春节,少了雪花,也没有了爆竹。提到《祝福》这篇作品,可能不少朋友一时想不起了;但提到其中的主角,祥林嫂,大多数人还是有印象的。一个没有做错过什么,却抗不过命运摆弄,最后在凄惶中死去的女人。小说中,她40来岁的一生,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守寡后从婆家逃出来,在鲁四老爷家做工。话不多,体力好,能干。得到四婶赏识,尽管劳累,也没有更多关爱,“脸上还是有些胖了”。这一阶段,以她被婆家劫走告终。第二阶段,起伏跌宕,从被卖进深山、寻死未成,到因祸得福,与老实的贺老六过上了平安幸福的生活,生了儿子;再到贺老六病死,儿子阿毛被狼吃掉,再次被贺家大伯赶出家门。第三阶段,孑然一身再次到鲁四老爷家做工。经历了创伤之后,精神不济,丢三落四,两次守寡,也更遭人鄙视。这一段的小高潮,也是祥林嫂最后的挣扎,是在万般无奈之下,振作起来捐门槛。她本以为这样就可以被认可,结果是在祝福的时候,希望彻底破灭。最后一个阶段,是沦落为乞丐,到死也还在凄惶地询问“人死后,到底有没有魂灵?”。对于祥林嫂的不幸,经典教学主要从社会学角度,即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等外部宗法制度予以分析,却没有沿着她的心路历程进行探讨。按照当今流行的生-心-群模式不难看出,头三个阶段中,祥林嫂的身体还好,性格朴实、倔强,没有神经质,而是抗冲击能力相当强。第一阶段,在提心吊胆、怕被抓回去的压力下,仍旧能功能良好,成为鲁家历史上最能干的女佣。即使被掳、被卖,拼死反抗不成,只要生活中有实质性支持(贺老六不是恶霸,是个踏实过日子的山里人),没有逼迫人的制度(没有公婆),就能过得开心,甚至让鲁镇上听说的人都羡慕。她生命的再一次重大转折,是丈夫的病故,特别是遭遇孩子惨死。按小说描写,她看到了孩子惨死的状态(内脏都被吃空了,手里还紧握着装豆子的小篮子),后来的表现,反复回忆,再无欢乐,精神退缩等,足以诊断创伤后心理障碍了。只是不是美国越战老兵式的恐惧发作,而是深深的痛悔与思念。不人道的制度,第一次卖了她,反而成就了她;但在她这次遭难后,不仅得到的真正支持更少(第一次还有卫老婆子帮忙找事情做,有主家四婶的赏识),而且在鄙视冷漠的基础上,还多了一个虚妄的“捐门槛”。正是在捐门槛的努力遭到彻底否定后,她再也翻不了身,直至凄惶地死去。一百年过去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人们,无论男人、女人,可能觉得祥林嫂的故事离我们太遥远了,已经成为历史了。其实不然。今天,在我的诊室中,不时有中考失利、高考失利、事业挫折……而陷入低迷的人来求助。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奋斗”,不知为什么,总让我想起祥林嫂的“捐门槛”——期冀的是虚妄的认可,而不是奋斗过程中得到内在满足。祥林嫂是无奈的,她被“封建迷信”骗了。而眼前这些有知识、有文化的21世纪精英们,又是被什么迷住眼了呢?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只有感受到的支持,才是直接起作用的支持。生活在什么样的群体中,是否在奋斗的过程中感到内在的满足,才是能否持久前进的关键。嫁给陌生的“山里人”听上去可怕,而实际的生活未必是可怕的,反而可能是幸福的;庙宇庄严,本来是给人心灵慰藉的,但如果不是真诚的接受,一旦虚妄被戳破,坠入地狱的未必是祥林嫂,而更可能是鲁四老爷、是柳妈、甚至可能是小说中那个怕说错话担责任的“说不清”的我。想要幸福,得学会拨开迷雾,找到你生活中的“贺老六”。不要误解,绝对不是过节逼婚的意思。这个“贺老六”,可以是一段学业、一份工作、一段特别的生活,当然也可以是长久的伴侣。总之,是踏踏实实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足以抚慰我们那容易惶惑的魂灵。胜利,2018年(戊戌)正月初六于北京
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患者有失眠症状。其中不少患者提到,有朋友分享经验,失眠可以睡前喝点红酒助眠,似乎成了一种时尚的养生方法。这样做真的好吗?答案是否定的。1.医学发展历史上,已经有大量事实证明,饮酒治疗失眠,弊大于利。无论是哪种酒精饮料,主要的精神活性物质,都是酒精(乙醇)。在现代制药工业出现以前,西方的古老医学也普遍采用酒来处理各种临床问题。就失眠而言,在专利法诞生之后,欧洲曾经注册的各种“安神”药,不下百种,大多数是威士忌酒加各种西方的草药成分。大量临床实践发现,按照对药物的要求,酒精是不合格的。1)起作用的剂量,个体差异太大;作用效果不肯定也难以把握。我们都知道,人对酒精的反应差异很大,有的人喝一点儿就头晕脑胀,有的人“千杯不醉”。在反应类型上,有的人喝酒后“豪言壮语”(兴奋明显),非得很大剂量才会进入“不言不语”。这样势必达到中毒剂量才能有“睡眠”作用,而这其实不是睡眠,是中毒后的嗜睡或浅昏迷(即叫都不容易叫醒)。2)副作用多且严重。比如,不少人可能已经出现走路不稳(共济失调),还没体会到镇静作用。有的人可能诱发心慌、恶心、面部充血、甚至情绪爆发……。即使入睡还可以,第二天醒来后,有的人会有明显的宿醉反应,头昏、发蒙、甚至心情莫名压抑。今天如果医生开具的安眠药有这其中一种表现,估计患者的怨气都小不了。但自己决定喝的,只能自己忍了。有些开始觉得非常好用的患者,长期使用,会产生剂量耐受(依赖),大量使用时间长了,则导致酒精性肝硬化、酒精依赖……。所以,酒精作为安眠药物使用,无法找到安全的有效剂量,已经明确被历史淘汰,几百个“安神露”“安神液”,今天一个也看不到了。2.既然喝酒助眠这么不靠谱,为什么还得到不少推荐呢?1)方便易得,使用的人多了,总有少数受益者有些人失眠问题轻、使用酒精后放松,饮酒帮助他们度过了难关。这就好比“牙疼不是病”,有些轻微的牙周炎等,可以自发缓解。所以留下了“哏凉水”、甚至“用鞋底子抽”等民间“偏方”。2)喝酒助眠借由养生的外衣,避免了病耻感。失眠,往往与生活中的压力、事件的冲击等精神因素有关。因此,难免伴有病耻感,如被看作不坚强,心量不宽,遇事放不下……。为此就医和治疗,需要面对这些心理困扰。3.规范的治疗应该是?正是因为失眠与工作生活因素,心理反应息息相关,世界睡眠协会对失眠的治疗指南,首先是综合评估患者的情况(身体疾病方面的干扰因素、工作生活中的影响因素、心理应对上的误区……),然后是有针对性地控制影响因素,改变某些不利于睡眠的行为,而不只是单纯药物治疗。当然更不会推荐饮酒的方法。4.让我们回归健全的常识失眠,是常见症状。药物治疗只是综合处理中的一个有效部分。医生评估后,在调整健康行为同时,适当采用药物治疗,安全性、有效性远好于喝酒。现实生活中,患者往往不惧怕喝一杯、甚至小半瓶红酒,而怕在医生指导下吃一片正规的治疗药物。这种反差,既有无知无畏的成分,更有逃避心理的影响。这种做法,等于是停留在“哏凉水”的保健水平。“哏凉水”虽然有时也能把牙疼对付过去,但长此以往,口腔保健水平肯定不行,这也是旧时代老人大都牙齿掉光的真正原因。而世界卫生组织现今的健康目标,是80岁仍有三分之二有功能的牙齿。口腔保健直观,好理解。心理保健似乎看不清、摸不到,但更关乎整个人、整个家庭的健康,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5.结语1)心情稳定情况下,喝点红酒养生是可以的。2)烦恼重,失眠明显,基础状态不同,就不属于养生范围了。3)喝酒治疗失眠是被历史淘汰的方法,有效性差,安全性更差,远比正规用药毒副作用大。4)让我们与时俱进,告别“哏凉水”的时代,勇于面对问题,选择医学上证明有效、稳妥的方法,这才是真正的善待自己。本文系胜利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10月10日,是世界卫生组织推广“精神卫生”的纪念日。估计不仅知道的读者不多,而且“精神卫生”这个名词,听起来似乎也怪怪的。按常识,卫生就是打扫干净;精神卫生,就是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难道这也是医疗系统的任务?那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老师们,又是负责什么呢?世界卫生组织,难道要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抢功?精神卫生(mental health),也可以翻译为“精神健康”或“心理健康”。其中教育、教化所能起的作用不容忽视。任何一个社会的“模范人物”,无不是从家庭教养、学校教育、公民教育、人才培养与选拔等系统中脱颖而出的。这是优秀的那个极端。那么底线呢?从幼童起,就有交流困难的自闭症儿童;学童期,有多动注意不集中的学生;到了青春期,又会凸显一些过分叛逆、情绪不稳定、沾染各种不良习气的青少年;优秀学生中,也有“分儿迷”,乃至“分儿奴”,过分紧张焦虑反而影响了学业进展的“好学生”……这些,都是传统教育中遇到的难题,单靠教育系统是难以解决的。而且,即使是曾经辉煌的模范,如英国的撒切尔夫人,美国最受欢迎的总统里根,到了老年,罹患了阿尔茨海默病,连基本的心理功能都逐渐丧失,自然也需要更多医疗照顾。因此,卫生系统,负责的是把守精神健康的“底线”。卫生系统奉行的医疗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为主,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对精神不健康现象的理解,从单纯去寻找“脑子到底有什么病”,到结合患者的生物学特点,澄清心理成长的轨迹以及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从而在更深广的基础上,理解精神不健康现象,治疗疾病,促进健康。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需要医学领域各学科的通力合作,生物学基础的研究和检查,由神经科学家与神经科医生负责,心理紊乱伴有的身体症状或疾病现象,需要内科医生协助搞清楚,严重的精神症状与精神病理分析,是精神科医师的专长,从心理学角度进行测评与帮助,是临床心理师的强项……。“异常是认识常态的一把钥匙”(Karl Jaspers)。正是通过对一些极端或特殊精神问题的研究,启示了人们重新看待我们常态模式。比如,对极端受虐儿童的研究,揭示了心理创伤的形成,提示了打骂教育的危害,并促进教育系统进行了改善(体罚正式被现代教育禁止)。同样,对敏感个体的研究,让我们发现我们的社会制度并不那么人性化,需要改进的地方更多(如《人民日报》不久前还载文批评过分加班的危害)。今年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精神健康,和谐社会”。眼光何其远大。作为一位普通的精神科医生,我愿意和求助者一起,守好精神健康的底线,促进心理功能的完善。为我们,更为年轻一代,更加健康。
一、交往是成长的需要提到青少年交往,在家长心目中的排位肯定低于学习。不仅中国如此,西方国家估计也有类似问题。为了写好这一章,我在英特网上查阅“peer relationship”,手边也放着从图书馆借来的参考书,其中大多数内容都是从出现问题出发来谈论青少年交往的。如我手边这本台湾作者翻译的《青少年九大问题》就列出了诸如“孩子说谎”、“没有朋友”、“和坏孩子鬼混”等等行为问题,完全是从亡羊补牢的角度阐述问题。然而,我们很少看到辅导学习的书籍从为什么不及格开始。其实,从心理健康角度讲,只要能够适应所处的社会,一个文盲完全可以是一个相对健康的人;而一个人际交往很差的人,却注定无法健康地融入社会。从儿童的发展角度看,交往是成长所必须的。极端的例子是“狼孩儿”,在婴幼儿时期被母狼收养,虽然在先天素质上本来没有缺陷,曾是一个正常的幼儿,但由于与人类社会隔绝,完全养成了狼的习性。最近在美国电视上看到一个专题片,讲述几个幼儿由于母亲酗酒、或其他原因失去成人照顾,和家里的狗一起生活,长到7-8岁才被发现,已经很难纠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其他同龄孩子交流也存在巨大困难。尽管有专职特殊教育家全天候负责教育和研究,已经能够进行普通对话和识字,但他们与正常孩子的差距,特别是非言语交流方面的不同,还是难以弥合的,恐怕终生都只能带着这种精神残障生活。以上例子说明,一个先天正常的儿童,如果没有必要的人际交往,完全可能造成严重的残疾状态。而没有接受现代教育,尽管确实在现代生活中处于不利地位,但并不构成残疾的必要条件。二、胎儿期其实,与孩子的交流从胎儿期就开始了。孕妇对胎动的感受,并不限于数动多少下,一个细腻的准妈妈往往可以感知孩子对自己活动的反应,并相应改变自己的行为。比如,在一个嘈杂局促的商场,孕妇腹内的胎儿就可能出现频率不同于平时的胎动,准妈妈这时可能自己还没有感到其他的不适,但从胎儿烦躁的反应,就会决定离开这个环境。当然,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际交往,而是生物学本性基础上的母婴联结。尽管现在对所谓胎教还存在争议,比如,曾流行的通过体外的方法让胎儿听音乐,有专家指出胎儿听力还没有充分发育,这样做是不可能有效果的。但关注胎儿的反应,调整自己的生活显然是得到普遍支持的,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交流,是一种直接通过身体反应的交流。至于是听音乐还是朗诵唐诗,完全看孕妇的喜好,只要母亲舒适健康,胎儿就会受益。三、婴幼儿期孩子出生后,母亲在与婴儿的交流中占有先天优势,这就是医学上说的母婴联结。这是建立在母婴曾经同体的生物学基础上的,出生前就有交流,但还不是人际交往,因为还没有人际界限。婴儿出生后父母与他/她的交流,从一个角度看就是将母婴联结转化为日益复杂的人际交往。在与一个正常婴儿建立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父母是具有决定性力量的一方。但不幸的是,我国实行的双职工、短产假制度,非常不利于循序渐进地将母婴联结转化为人际交往。婴儿不得不在出生几个月后就更换主要看护人,上班的节奏和作为婴儿母亲的节奏冲突非常明显。白天要按成人世界的要求,以干练的节奏工作;晚上回家又必须转换为依婴儿生理节奏不时起夜。孩子从小就不得不反复体验分离焦虑。在发达国家,特别是高学历的职业女性中,类似的问题同样存在。这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至今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西方健康辅导读物上的办法是:回家尽量在心理上放下工作的影子,与孩子在一起时就是一个妈妈。说说可以,谈何容易。无奈,在大家庭传统依稀尚存的中国,出现了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隔代抚养。就是由父母一方或双方的老人来抚养孩子,甚至轮流上阵。在中国,目前城市中隔代抚养带来的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孩子的交往受限。老人由于精力有限,加之现在城市人口膨胀,环境复杂,不少老人只好采取限制孩子活动范围的办法保证安全。孩子与同伴玩耍的机会大大减少。我们小的时候,特别是夏天,常常是一个大院儿的孩子呼朋引伴地玩到晚上9点以后,往往要家长叫3遍以上才会各自回家。现在这种场景几乎见不到了。缺少了奔跑玩闹和平等的同伴交往,营养比我们那一代更充盛的孩子怎么可能得到体力上的必要消耗和精神上的满足呢?于是乎,在家里就更显得难带。老人满足不了孩子的需求,心里有愧,于是出现溺爱。过度保护加上溺爱,一直把孩子拢在身边,其结果是孩子出现行为问题。默默的故事我的一个邻居,她的小孩默默三岁前由奶奶带养。等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回到父母身边,显得异常乖顺,甚至有些木讷。看到我,在家长提醒下叫“叔叔!”,但语调平平,没有感情色彩,目光也没有交流。让我不禁想到有的汽车上安装的“倒车!倒车!”的警示音。到了幼儿园他也不会和其他小朋友玩儿,只会站在一边哭泣。和他妈妈一交流才明白,他的这位奶奶自幼就禁止他和别的小朋友玩耍,怕吃亏、怕受伤……。奶奶多年生活中沉淀下来的不安全、不信任感都转移到小小孩子身上,对他心理发育的扭曲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好在回到父母身边较早,经过一年多父母带领下改变生活气氛和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锻炼,终于变成一个活泼顽皮的孩子了。我在幼儿园运动会上看到他和排在前面的孩子边说边笑,不时还轻轻推搡嬉闹,与那个倒车雷达似的场景相比,已经是判若两人了。默默是幸运的,但如果类似的情况继续下去,会有什么结果呢?教授的孙子多年前,我在精神科门诊看到这样一个病例。孩子已经上初中了,父母反映他在家里欺负爷爷,摔东西、推搡老人。这个孩子的父母工作需要经常长期出差,他正是爷爷奶奶一手带大的,并不是和爷爷奶奶没有感情,也不是爷爷粗暴对待。他爷爷是某著名大学的教授,有一次陪来门诊,笑容可掬、彬彬有礼,脾气也非常温和。只是在孙子发脾气时斯文扫地,辛苦整理半年多的书稿都被撕得粉碎。这个男孩子比我都高了,和医生谈话也相当有礼貌,性格并不暴烈。父母和爷爷都证实了这一点,而且反映在学校从不违反纪律,在外面特别胆小。一个生动的例子是,一次他坐公共汽车上学,由于比较拥挤,到站时没能及时挤到车门边。他不敢出声让售票员等一下,宁可多坐一站再走回来。这样就迟到了,回家跟爷爷诉苦。他对爷爷是又依赖,又憎恨。有情绪都往爷爷身上发。明知不对,但难以改正。是呀!要改正,他得有自己情绪的合理出口,他得学会与同伴交往,在交往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些从幼儿时期就应该开始的“课程”,他一直“缺席”,怎么可能光靠理性就能处理好呢。以上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如果说到孩子不好好吃饭、追着喂;撒谎、耍赖等等行为问题就更常见,有时是儿童情绪障碍的表现。如果家长不是着急纠正孩子,而是静下心来回顾一下最近和孩子的交往、家庭的气氛,往往不难找到真正的答案。这一阶段,父母/祖父母和孩子的交往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基础,不管是过分保护、溺爱,还是不上心或粗暴对待,都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幼儿时期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虽然相对少见,但更让家长无所适从。病案:一对着急的年轻父母A君与S小姐均为大学毕业,自由恋爱结婚,婚后夫唱妇随,生活和谐美满。结婚第二年预期得子,儿子长的虎头虎脑,大而略显深邃的眼睛似乎透着一股说不出来的机灵劲儿,更是给小家庭平添了无数的欢乐与激动。可是好景不长,他们逐渐发现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相比,好象有许多不可思议的地方。患儿记忆能力特别好,教他的儿歌会在无意之中完整地唱出来,到哪里去走上一趟就记得回来的路。他对一般孩子都会特别喜爱的玩具一点都不感兴趣,却喜欢玩圆圆的瓶盖、化妆品瓶,他好在眼前反复扭动手指或拨动玩具汽车的轮子,对电视广告、天气预报也特别着迷,时不时还反复念叨这些从电视上看到的东西,但只是机械地重复。叫他的名字也不作反应,好象没听见似的。他不象其他小朋友那样会伸出手让父母抱。也不喜欢父母或小孩接近,一个人独处反而自在。他不会结交小朋友,不会与大家一起玩捉迷藏和过家家的游戏,常常一个人躲在墙角玩一块绒布,至今尚要大人喂饭,由大人照料他的大小便和日常生活。进一步观察还发现他玩积木,只是排成一行,不会搭桥、搭汽车,并且他顽固地坚持生活环境和方式原样不变,如作变动就烦躁和尖叫撞头。这种问题在儿童精神病学上称为“儿童孤独症”。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言语交流障碍及异常的行为方式,目前病因还不清楚。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应尽快到专科医院就诊。四、小学期现在大城市中的小学生,父母多是双职工,早上送去,至少7点出门;放学之后,先得托管,傍晚父母很少可能6点以前回家。也就是说,孩子除睡觉之外,绝大多数时间是和老师同学在一起。上寄宿学校的孩子就更是这样了。如果说学龄前儿童还主要是在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带领下与小朋友交往,那么学龄儿童在与同伴交往上就更趋向自主了。在学龄儿童的游戏中,也开始出现类似成人社会的组织。孩子对角色的认同开始显得重要起来。孩子开始学习成人社会的规则,成人社会的不良风气也开始浸染孩子的心灵。小干部成了集体中的佼佼者。他们要么学习成绩好,要么有突出的特长,要么特别热心于公益事业,这些本来都是社会推崇的,按弗洛伊德老先生的说法,都是超我对自我的要求。如果超我的要求占据过分的位置,本我(本能)的东西就会被挤得没有正常的出路,孩子可以在表扬下越来越“模范”,但代价是失去天真。我认识一个小干部,她曾经是老师的宠儿,是父母的骄傲,是同学的榜样(至少老师总是这么说)。她帮助老师收缴作业,她组织同学检查卫生,她鼓动积极分子为六一节准备节目好代表班级登台表演。她似乎一切顺利,成了成人社会对儿童要求的代言人。为了做得更好,她兢兢业业,遇到困难,她开始强求“落后”的同学。渐渐地,她越来越不快乐,同学远离了她,并不因为她有权威而从心底里佩服她。她开始以为这是有人嫉妒,更加努力地投入工作。可有一天,当她被同学们选下来了,她感到莫大的委屈与失落。社会对人的要求是任何一个普通人都不能完全做到的,总比大家能做到的更高,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人群中只有极个别人有幸成为真正的模范,举个例子说,“雷锋就是异常的,只不过是异常的好,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达不到。”做一个模范的人,既有生物学因素(比如,具有反社会人格基础的孩子就不大可能成为模范学生),也要有后天养育环境的保证,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可以留意培养,但不能刻意强求。否则,其对人性的扭曲程度绝不亚于非要把五音不全的人培养成歌唱家。孩子到了小学阶段,已经能够把外在要求逐步内化为对自己的要求。也许老师、家长并没有逼她成为模范,但某些孩子的个性更具有自我强迫的特点,不断给自己加压。孩子不知道,一个模范的人不是在短期内刻意努力就能达到的,这时候,作为老师和家长应该提醒她,遵守纪律、争强好胜都是好的,但也要能够宽容自己和别人的错误和弱点,能争取更多的人相对愉快地合作,才是真正的进步。遗憾的是,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成年人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很好。如果学校中校长为了追求学校的生存而管理水平有限,过分给老师压力而鼓励乏术,老师深感压力而觉得得不到支持,让她怎么能够以好的榜样带动她手下的小干部呢?没有好的身教,只讲道理对培养交往能力是效果不大的。就上面提到的那位小干部而言,早点儿“下台”也没有什么不好。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她又回到了天真活泼的轻松状态,其实,“她的微笑也很美丽”。如果不是及时得到纠正,孩子人格的发展容易走偏。作为精神科医生,我就曾经看到高中阶段的这种“下台干部”,由于性格中扭曲的成分沉淀得比较久,在下台的打击下发展成为神经症。在小学阶段,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对孩子有比较大的影响。比如多动症的儿童就很难遵守纪律。一般大人可能认为孩子好动不一定是坏事。但过分好动,不能安静下来,显然对成长不利。多动症的全称是“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这样的孩子注意不能持久,过分好动,北京人俗称“手欠”,其实不只是手,整个人很少有消停的时候。可以想见,这样的孩子在课堂上容易被当作“坏”典型。一旦落入落后分子的队伍,对孩子的成长就会有负面影响。当他的缺点是生物学因素决定的,不能在短期内通过主观努力改正的时候尤其是这样。这样的孩子需要特殊教育,但我国目前的教育环境还做不到,只有靠老师和家长之间的配合与谅解,在医生指导下给问题儿童尽量创造相对公正的环境。比多动障碍更隐秘的是各种学习障碍。我们都知道有的孩子更擅长数学,有的孩子更擅长语文。有擅长的,就有有缺陷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通过研究发现,有的孩子在学习某种技能方面有特殊困难,比如有的阅读时不自觉间会跳行,以致他读到的内容是不连贯的;有的分辨不清对镜像关系的一对客体(如人和入,6和9)。这样无疑会对他们的学习造成巨大困难,而不了解这些的普通教师可能以为他要么是没有用心,要么是在故意捣乱。其实可能都不是,只是他在某些方面有困难。在某方面有困难、有缺陷的孩子更容易产生自卑感,在同伴交往中于是更需要家长、老师乃至全社会更多的宽容与帮助,但现在大多数情况,我们做得相反。五、青春期提到“青春”,首先让人想到的是活力与诗意,这反映的是旁观者的心情。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的家长可能没有这么轻松,毕竟,这是一个反叛的年龄。家长最担心的莫过于性有关的问题了。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世界最美好的事物,另一面往往也是最丑恶与不堪的。孔子说:“食、色,性也。”但歌颂美食的诗歌远没有歌颂爱情的多,可与食欲有关的负面问题也远没有与性有关的负面问题多。无论怎么贪吃或吃相不好,也算不上道德问题,抢别人的吃食一般也只是个轻微的财产问题;但性问题就不同了,弄不好就与灵魂丑恶沾边,还有违法和犯罪的相关惩罚。民法中有专门的婚姻法,界定两性关系的社会属性,重婚是犯罪行为。刑法中更有各种有关性犯罪的具体规定。看来性问题承受的压力,是人的所有基本欲求中最大的。同时,用了这么多的手段,还是让大家这么担心。显然,性问题也是人类处理的最不好的问题之一。正是成人世界这个问题处理得不好,在我们的孩子开始面对这个问题时,我们才会格外紧张。家长在面临这样的问题时,首先应当明确的是,问题更多地出在我们成年人身上,而不是孩子特别不好。您家里夫妻关系和谐么?您和您的配偶之间能就性问题轻松地交流么?比如能一起分享对各自初恋的回忆么?能帮助对方与异性的交往么?能将与性有关的欲望和冲动升华为美的享受而不只是停留在“黄段子”水平么?您能回忆起自己在性成长过程中得到过哪些有益的帮助么?您能和孩子一起讨论性有关的问题么?如果您对以上一连串问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在应对青春期子女上我猜您不会感到太为难。如果不幸您自己在这方面没有信心,也不必过分着急。最基本的要点是不要苛责孩子,不要在法律和公认的道德规范之外规定不许如何如何。然后放下身段,和孩子一起学习,对您来说是补上这一课,同时也能帮助您的孩子少走弯路。毕竟您的生活经验中会有能够帮助他/她的东西。在处理与青春期子女的关系时,作为父母,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是角色的转换。即逐渐由抚养者、领导者,向平等的照顾者、提醒者转换。如果这样说还太抽象,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是亲戚或朋友的孩子到你家借住一段时间,您的态度会有哪些不同?俗话说:“儿大三分客。”就是这个道理。孩子一般也是在亲戚朋友家更觉自在,自主性得到了满足,也往往显得更懂事和负责任。这是一个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希望您是主动发起者,在孩子少年期就开始注意征求他/她的意见,让他/她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决定自己的事情,您作为参谋和榜样,协助而不是规划他/她的成长。不要等到孩子基于生物学本能开始反抗,再被动地卷入。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您不是自己活得太难受,您的孩子在您的生活风格下成长,怎么会不学您呢?大多数孩子还是能够“见贤思齐”的。怕就怕有时习以为常,自己已经不觉得难受了,还要求孩子照自己的样儿活下去,结果被人家否定了。如果您的孩子更善于学习,不仅学得了您的长处,还引进了别人家的“先进经验”,不妨允许融入一些新鲜的风格吧,难道您不希望您的孩子生活更丰富多彩吗?真正的问题在于,孩子除了学了您的长处之外,有时也不自觉的学了您的缺点。他/她想改变又不知道如何做起,于是转而攻击你这个“老师”。这时候,最怕家长不能看到自己的局限性,内心无法容忍自己的局限性。这样,就难免转而反击,“你还不如老子呢!”反抗与压制不能不说也是一种交流,但却不能教会孩子宽容与理解。什么才算不良的交往?有多大危害呢?光讲道理还是过于抽象,下面举一个例子。七十年代,有一位母亲,本人是医生,有三个孩子。由于工作忙,有时照顾不到孩子的情感需求,这在当时很常见。不止一位老师跟我讲过她们孩子的故事。比如,一个老师告诉我,她在那里写文章,孩子爬在桌子下面玩,桌子下面还放着蜂窝煤,结果等文章写得差不多了,发现孩子简直成了黑人。另一位下乡的老师,正在乡卫生院急诊室值班,有人跑来告状:“你快去看看吧,你儿子把我们的猪都给放了。”原来,由于没有时间管儿子,孩子就和干校的猪玩儿,骑在猪上当司令。这回不知道怎么搞的,把猪给放了出来……。但这位母亲的孩子个性特别倔强,而这位母亲也是强悍的性格。有一个例子,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孩子早晨要妈妈送,妈妈上班没时间,让她自己走着去(就在一个大院里,五分钟就到,而且当时的治安没有问题,孩子也认识,平时也自己走过)。小姑娘坚决不干,死缠住妈妈不放,在走到一半时,赖着不肯走。结果妈妈丢下她,自己先奔卫生院。不一会儿,后来的同事报告:“你快去看看你女儿吧,她跪在路上,一下一下往前挪哪!”这一对母女后来的交往也是针尖儿对麦芒儿的时候多,互相沟通少。女儿由于总觉得得不到关爱,在家庭之外过分追求情感的满足。到了青春期,不断卷入不稳定的性关系。往往是开始觉得对方关心她,让她感到满意,不久发现原来是个骗子,特别是年岁与她差距很大的男性,更容易让她在开始阶段感到“温暖”。这时候,母亲再讲道理也无济于事了,也不是陪陪她就能让她满意了。由于不断经历剧烈的情感挫折,她几次堕胎、割腕、服毒,感情生活就象一个饥不择食的人,不断吃坏肚子,好一点又再去乱吃……。看到这里,您可能以为这是一个很不负责任的母亲。其实完全不是。从旁观者角度看,她是一位相当干练的母亲,从偏僻的小城镇奋斗到北京,把几个孩子供到大学毕业。每逢这个孩子出事,她都感到揪心。每次孩子受伤,她都让她回来,希望能给她安慰。但好象这个女儿是她的克星,她们就是谈不到一起。她的教育在女儿看来就是压制,女儿的做法也被她简单看作不懂事。终于,感情的饥渴不能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得到满足,在又一次经历了与男友的分手后,她的女儿再也看不到生活的意义,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在26岁。这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有的孩子玩电子游戏成瘾;有的到歌舞厅玩个通宵,并开始吸毒;有的离家出走,被卷入了犯罪组织……。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没有一个温暖而宽松的家庭气氛,没有良好的亲子交流,在同伴交往中也被排斥。您可能觉得这些例子比较极端,觉自己家孩子跟这些不沾边。那么,我再举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例子。有这样一个女孩儿,她在家里既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性格蛮乖巧,从小就让大人省心,上学后听老师的话,功课也好,还是班上的小干部。一切再顺利也没有了,她似乎不应该有什么不满足的。但就是她,其实在不言不语背后有着跟其他孩子一样多与父母交流的渴望。上中学住校的时候,有一个暑假她特意没有回家,想让家长着急,这样能证明他们在乎她。当父母打电话问情况时,她却支吾着说是想多复习复习功课,家里盖房比较乱。父母觉得她懂事,说得有理,真的就没来接她。他们觉得自己的女儿一贯自制,不回家还可以省下路费,家里正筹钱盖房呢。但她可伤心了,哭了好一阵。最后决定以后再不干这样的傻事了。的确,以后她再没有向父母表示过她对爱的渴求。遗憾的是,也没有学会通过别的交往满足自己深层的感情需求,只是一味地乖巧。她渐渐长成乖巧的女郎。在选择男友时,她偏偏选择了自己并不十分喜欢,但对方却穷追不舍的那种。不真心喜欢对方,就不会真的受伤;对方穷追不舍,表面上满足了她对关心的需求。他们结婚了,他们有了孩子。但生活告诉她,不真心喜欢也会受伤。因为你让对方受伤,这一切总归会转回到你身上。并不一定都是对方变了心,据我所知,她的丈夫依然一往情深,但也依然搞不明白她的心思。她把感情都投入到孩子身上,恰巧孩子脾气非常象她,这一下,好象只有她能懂得孩子的心思。家里其他人在照顾孩子感情上觉得插不上手。终于,家庭的情感天平过分倾斜,无助的丈夫精神状况越来越差,从一个活泼的小伙子,变成了唉声叹气,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活着的中年男人。她则担心着孩子一旦长大,离她而去,自己怎么受得了。孩子呢?由于家里气氛对立,而自己只能认同家长之一,变得少言寡语。只有在妈妈陪着玩的时候才比较开心。但这种开心能维持多久?这并不是一个天方夜谭的故事,这样的情况或多或少在很多家庭中都存在,大部分并没有找到医生那里咨询,但却同样影响着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六、结束语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交往。从母婴联结,到真正意义上的人际交往。从完全替孩子考虑,到逐渐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限于本书的内容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这个话题就不再延伸了。但显然,交往问题不是到青春期就可以划上句号了。我们一生都在不断学习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由于本丛书是由卫生部组织编写的,撰稿人大都是医生,所以病态的问题讲得比较多。用意在防止发生我们每天都看到的一些悲剧。“异常是认识常态的一把钥匙。”我们临床中发现的一些异常情况提出来供大家参考,就是希望能给大家提个醒儿。别再往那条不健康的道儿上奔了。这本书,谈的是儿童青少年问题,其实是给家长看的,给成年人看的。所以,说成年人的问题比较多。如果我们每个成年人都能负起责任,孩子的问题就会好解决得多。这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也是孩子的家长,这句话就算我和大家一起共勉吧!最后,祝您的孩子健康成长,愿您和家人交流愉快。
这里的主题“工作压力”来自英文的“job stress”,stress在物理学上被翻译为“应力”,指材料受到压力后的反作用力。其实,所谓工作压力与这个物理意义很接近,是一种应力。你不反应,也就不会把压力传递到自己身上。 遗憾的是,有作用力就会有反作用力,全然不反应的人恐怕到哪里也混不下去。看来,我们不得不面对压力了。 缓解压力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放松。中国老话说“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西方谚语讲“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其实都是一个道理,一个人只要有两三种确实可以使自己身心得到放松的爱好,一般工作带来的紧张也就没那么可怕了。可悲的是,我们的学校从小只教如何努力,不教如何放松和休闲,“如囊萤,如映雪”已经够努力了,还有更残忍的“头悬梁,锥刺股”……。这样训练出来的人,不会照顾自己与生俱来的兴趣和爱好,连基本的生理需要都极力压抑、甚至破坏,怎么能不弄出毛病?即便万幸此公比较强健,一旦超额的努力回报为当上领导,属下员工的境况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说,学会休息,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特别重要的。积极的休息不是简单地躺着睡大觉,也不是为放松精神而继续透支体力(所谓“折腾”是也),而是在活动中使身心都得到放松。 除了积极休息,得到放松,在工作中还要学会如何“不反应”。即不让压力压到自己身上。说的俗一点儿就是“不接招儿”。记得一本讲前清官场的书里说过,人大致分两种:一种人善做事,办事认真,但相对不善于应付变化或模棱两可的情况;另一种人善于联络人(事),专门擅长随机而变。前者往往是很好的技术人员,但提拔为领导,要协调组织不同人和事时,原来的劲儿就使不出来了,弄不好还越使劲儿越坏事,费力不讨好。后者是团队里较好的润滑剂,但是要是没有了主心骨儿和原则纪律,好的成了混事的油条,坏的就成了害群之马。所以,要缓解压力,就要学会依据自己的个性扬长避短。善调和者别选攻坚,拙于人际协调的,不要被表面的职位升迁迷了眼。同样的任务,挑能发挥自己长处的道儿走;对本来不擅长的,可以“不反应”。一个良好的团队的相互支持这时就体现出来了,互补的作用可以让1+1>2。即便没有良好的团队支持,该不反应时也只能不反应。发现自己的局限性,接纳自己的局限性,总比一味强求来得好(这里是指长远效果)。 其实,最累人的还不是工作本身。人还是要生活的,大部分人是结婚生子的。照顾孩子的节奏最好是适应儿童特点的节奏,又积极又闲散;这与成人世界紧张的工作节奏从本质上是不能合拍的。我国实行双职工制度,这就意味着至少在人生的一个时期,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年幼的子女。如果两种角色不能适当转换,就会形成角色混乱和角色污染。女同志在这方面感触大多比较深。干家务的就可以评“模范丈夫”,把孩子照顾好才算是“优秀母亲”,同是评优,但采用的是双重标准。扯得远了,已经超出了单纯工作压力的范围。可谁让生活本身就是这么纷繁纠缠的呢。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马克思给人下过两个定义,一个是大家熟知的“会制造工具、使用工具的动物”,另一个说:“人是其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从社会意义上讲,你是谁不取决于你那一百多斤,而取决于你认识谁和谁认识你。我认识胡锦涛和布什,可惜他俩不认识我。不然的话,我的社会身份肯定不同了。可见,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 人际关系可以有深有浅,“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这是表浅的关系;“拼将一死酬知己”,这要有深厚的交情。介于这两者中间的,即所谓中层人际关系。 对于表浅的关系,一般角色定位比较明确,只要能够礼貌待人,就可以应付得过去。在公序良俗中,服务人员有服务人员的行为规范,顾客举止得体与否也自有公论。现代社会生活教养出来的大多数人,如果没有更深层次的烦恼(即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做到礼貌待人并不难。在公共场合失态,往往是更复杂、更深刻的问题没有处理好,给不安的心理、不良的情绪找了个破坏性相对小的出口。更重要的问题没有处理好,心绪烦乱而仍旧能保持不在公共场合失态,这叫做修养。但这本身不是在浅层次建立良好关系的问题。 总之,有轻松平和的心态,就能自然而然地在浅层次上建立良好的关系,这并不是一个需要特别努力的问题。如果没有了轻松平和的心态,也就拿不出愉快的资源与人共享,而愉快是衡量浅层人际关系好坏的“金标准”。 同事及上下级关系或一般的朋友关系是中层人际关系的代表。这一层次也是感情与利益交织的层次,交情交情,既有交往、交易,也有感情。如果没有了感情,交易恐怕也就没有了。从这一点看,这个层次的人际关系不像夫妻、亲子这样的深层关系。夫妻可以感情很不好,只要还没有打算散伙,共同利益就是必然的。 人们普遍提到的人际关系,大多是指中层的关系。建立中层关系,最大的障碍也就是利益原则与感情原则的冲突。有人主要按照个人喜好交往,作性情中人;有人主要按“有用”的原则结交,重视的是利益关系。明白人知道,性情中人也不讨厌利益,只是不要过于违拗他的性情;重利益的人也不是不知道什么叫高兴,只是别想让他为了一时高兴牺牲利益。不同价值观念优先的人,只要不是以自己的价值观念强求对方,完全可以相处融洽。怕就怕首先自己跟自己别扭,既不愿放弃利益,违拗了性情又放不下。总觉得自己在曲意逢迎,逢迎了,自己心里又别扭,被逢迎的也未必打心里高兴,逢迎的也没有安全感。没有安全感,更不敢得罪人,想讨好所有人,难免身心疲惫。心理冲突过于强烈,是心理障碍的伏笔。 最后,特别要提醒注意的是,没有人能和所有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你所有的人际关系中,大部分可以,有些特别好,还有的和个别人处不来,甚至关系恶劣,这是正常的。不敢得罪人和交不到好朋友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芯里夹的是不健康、不自信。和谐的家庭 和,据说是上古的一种乐器,用以分辨音阶,音声相和(读若鹤),是源自音乐的协调。谐,言部,也是声音相协调的意思。用物理学语言,就是声波的谐振。 如果把一个人比作一串音符,与之相和谐的音调不是没有,但也不会很多。要不,还会有作曲家这个职业吗。 最近看一篇报道,北方某地区离婚率超过40%。离婚的,绝大多数是不和谐的,今天像唐婉和陆游那样的情形恐怕不多见了;没有离的,未必是和谐的,凑合着过的大有人在。不然,三角关系的感情剧为什么总是层出不穷、不厌其俗呢? 看来,和谐家庭确实难能可贵。 中国自古是讲究“家和万事兴”的,家庭不和,遭人耻笑。 据说宋代有个很多世代都不分家的大家族,得到朝廷的旌表。皇帝问家长,如何做到家庭和睦的?家长没有答话,用笔在纸上写了一百个“忍”字——百忍成金。 看来,矛盾不是没有。要想维持和睦,至少是表面的和睦,牺牲个性是必须的。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一群高矮不等的人,走起路来本来节奏不同,想安排的和谐优美,谈何容易。但只要经过军事训练,从高到矮依次排列,再来个齐步走。看着自然是整齐多了。现在饭店招的服务员都要列队训练,可见是一种有效的改变参差不齐的办法。 但只可惜,这不是和谐。要想和谐,得由舞蹈教练挑选乐感、运动协调性都好的,加以训练,再加上出色的编舞……,最后你才能看到和谐,那是艺术。 人类从群婚制、对偶婚制,到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固定下来,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照顾感情的和谐,而是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鱼与熊掌兼得当然好,如果不能,大多数人会选熊掌,即优先考虑实际的需要而不是感受上的和谐。 社会在进步,进步就体现在我们可以容忍不和谐公开暴露出来。前面说过,婚姻家庭制度,很大程度上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不是感情的需要。可人偏偏是被上帝宠坏了的孩子,并不满足于做万物的灵长,劳动之余要追求艺术,生存之后要追求和谐。 编辑的命题是“和谐家庭”,希望我开出治家的良方,然后加以推广改进,和谐社会就相去不远了。 意图非常好。可惜我做不到。 我宁愿提醒大家多想想在某个具体事情上,如何做到“有积极功能”的家庭。这样至少能减少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进而也真的能使社会的运转更顺畅。 至于和谐,是我们更高层次的追求,就像诗词佳句,总有妙手偶得的时候。
患者:我有个贴吧,我是以为我朋友,男朋友每天都在我贴吧里出现并和我聊天,我以为阳光不嗅就是我的男朋友一直都以为的。但我没说出来,因为他不说他是我男朋友,我也就没说出来猜穿他是我男朋友我以前在里面说话就是以为他在了,朋友也在才进去聊的,我还以为我的吧,是他好朋友帮我开的。我以为忘情也是我男朋友呢,不过匿名的而已,我以为他就是我男朋友,怎么会这样这也是忘想吗?关系妄想也不对啊,怎么回把别人妄想成我男朋友呢,精神分裂里有这种现象吗我前段认识个北京的,叫他把漫画汇过来,他没有汇过来的时候,我还以为他是我男朋友的朋友呢,我就打电话给我男朋友说:“你朋友没有把书汇过来。”你说他听了会不会觉得我很不正常。是关系妄想吗?/可是关系妄想想的内容应该是不好的事情啊,我是妄想我有某种能力很厉害,受到社会关注,我男朋友知道我心里所想知道我的行动会上抑郁吧,找我。所以就。我还有一症状是想到中学的时候老师说过人肉是有营养的,前一个月朋友又说人脑实验,我就综合起来想以为中央联合父母,同学,朋友反正是所有人拿我研究以后枪毙了再拿来煮吃。我生病是在18岁, 18岁的时候也就是在2001年10月7号想事情的时候突然在车上大脑空白想不了事情,感觉大脑空白后想不了事情,是突然空白的,与男友约好见面后,因为大脑空白,行为思维不受本来的自己的控制与支配,很喜欢男朋友不去找他,思维行为不受自己的控制去跟一个陌生的从来没有说过话的男孩子做男女朋友关系,这点我自己就感觉很不正常了.对父母朋友和自己感觉陌生,感觉好象我从前的成长经历不像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一样,对自己的一切感到陌生,自己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感觉生活都不是在生活了,像在做梦的不清醒,头脑疼痛,西里糊涂,都不知道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是怎么回事.2002年的时候全身乏力.一到阴天被什么笼罩的感觉很难受,大脑堵塞的感觉,我还有一个症状是分析判断不了事物,感觉很痛苦的,都分辨不了刚认识的人是怎么样的人都不敢交往,病那么多年只敢跟以前没病前的人在一起玩.感觉时间不走,自己还没有张大成熟的感觉很难受,别的同龄人都在想着事业,可我呢,还像没病前那个18岁的我.吃过个叫安非拉明片的减肥药听说吃多了会变笨,是国家禁药,做事情没有分寸,对人态度不良,是否跟药物有关。感觉没有感情了. 做出很多不是自己行为的行为来. 怀疑中央联合父母,朋友偷了我的创意开了店有了钱就拿我去枪毙,一听朋友的话就联想到自己,因为他说有的人被拿去做人脑实验,本来没觉得有什么过了一个月后就觉得当时他说的是不是我啊,就认为父母他们从小到大养我是为了做实验,并想我肯定不是亲生的,不然他们怎么可能下得了手,还嚷着要跟妈妈去做DNA.跟爸爸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在大厅里看到电视的内容讲的是百色的经济,以为是护士放给我和所有人看的,暗示现在这里经济已经很发达了,都是因为我的关系,反正我是要死的,隔壁小孩游泳死了,我也不相信,我认为是邻居和中央和父母所有人联合好了其实他没死只是在暗示我准备要刑罚了,下楼看到以前的初中同学,他做对我做了个开枪的手势,还说了一句:“砰!”就认为他在说我准备要拿去枪毙了,时候不早了,快了.以为我身边的人都很有钱了,都因为我的缘故, 看到男朋友买的药盒上写的日期正好是我生日,就觉得他还开了个药厂,并暗示是为我开的,见到租房子的楼下挂了个牌上面写中共什么心理研究中心的以为我是重点保护对象见到家里有摇椅以为是为了研究我放上去的,因为这样认为的前一天我在图书管看了心理学的书说有放摇椅的我就认为是拿来给我治疗病的.心里头在思维,但感到有什么东西连同思维,思想同时默念出来,还有只要我想什么,就被别人无论是同事还是朋友男朋友所有我认识的人说了出来,还有最要命的是我这样后用不了脑搞创作,画不了画,写不了文章,不能按自己的意思做事情.还有很多症状也记不得,记性很差.做事情没有主意和逐渐,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决定.我2001年10月7号约好要见男朋友可是就在车上脑子空白了 不去找他,有种怪异的感觉缠着我,感觉没有感觉神经一样,用刀割手也没有痛感,冬天洗冷水澡也感觉不到寒冷,没有感觉冷热的神经一样.以前性格是不喜欢给人看我长相的相片的,但我大脑空白后病后感觉自己的性格行为都变了,变得不像自己,所以我对现在的我很讨厌,我经常发相片给网友看,这不是我可能做出的行为都做出来了.我感觉我对外界没有情感联系. 我还感觉拿什么东西都没有已经拿在手的感觉,没有属于的感觉. 以前2002年的时候由于医生问的不详细,很多症状我都不认为是病,他诊断我为抑郁,并且没开我任何的药物,导致我疾病拖很多年到恶化,直到去年去另外家医院看医生诊断我为抑郁外加精神有点问题,开了文拉法和奋乃静给我,说是要吃一年的药,但不知道为什么吃了半年后就不吃了,直到前个 月怀疑中央要迫害我才央求父母带我再次上医院,这回又诊断为精神分裂,我都被这些医生搞糊涂了,怎么弄得我都病了8年了,连是什么病到现在都不清楚,我现在每天吃12颗的奋乃静,早上一颗安坦,中午一颗安坦,6颗奋乃静,晚上6颗奋乃静. 医生,你能解释我为什么会做出不是自己行为的行为来吗,就是有男朋友不找,打他电话有恐惧感打不下,思维行为不受自己控制却跟一个自己平时话都没说过的人做男女朋友关系. 做过脑电图是正常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胜利: 你说的大量现象带有幻想性质,但如果相当长一段时间信以为真,就构成妄想(因为实际并无其事)。更根本的是,你总有些普通人感觉不到的感受,而这些感受既不是特殊的审美体验,也不是某种学科的思想,而是带有幻想性质,并且与事实冲突。诊断精神分裂症,正是根据上述特点,请积极配合治疗。让想象回到它应该在的地方,与现实维持和大家一样的普通联系。患者:医生,我还有以为默读文章病就能好,丢钱币到地上,餐纸丢地上就能让病好,这也是精神分裂的表现吗??还有读文章以为写的说的是我。患者:跟减肥药有没有关系?患者:医生,我还有以为默读文章要倒过来读病就会好,丢钱币到地上,餐纸丢地上就能让病好,这也是精神分裂的表现吗??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胜利:这是一种巫术思想,如果你本来不生长在巫术文化的氛围里(如少数民族地区),个人突然有这样的“直觉”,多半是病态的。特别是如果这类“直觉”和观念,与实际的观念相冲突,而你按这种“直觉”行事,说明它干扰了正常的感受和交流。患者:谢谢医生的回复。我想知道这种现象是不是精神病的表现。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胜利: 我只能说判断的原则,得具体和你交流后才有把握。即便不是典型的精神病症状,总沉浸在幻想和奇迹体验中,也会耽误事的。其实社会定义“精神病”,更多不是看你的某些体验有多怪,而是看你用正常方式和周围交流的效率是否下降。患者:谢谢医生的答复。
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我去年二月份因值夜班,生物种混乱接着三天都未睡,就再也睡不着了。就诊过301医院、协和医院确定为焦虑症,吃过一些抗焦虑的药。现在服用中药,可以睡了,但是牙麻,肌肉跳。不知为什么 我现在服用中药,睡眠有一些改善,但是牙麻,肌肉跳仍然存在. 以前我还服用过戴立新(2天),左匹克隆(3、四天),怡诺思/劳拉西泮、氯硝西泮/阿谱坐伦 一段时间。真是有病乱投医,我觉得2010年看病历程象一场梦,吃了这么多药,想起来很后怕。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是头,是不是要终身服药? 应该怎样治疗?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胜利: 应当到正规的精神专科医疗机构评估病情,同样是焦虑,有的是一过性的反应,有的“根子”较深,生活中积累的不安和不顺多,情况不同,治疗的原则、目标等也会不同。患者:我在北京,到哪个医院评估,我的牙麻跟焦虑有关系吗,也曾就医你的医院,第一次开的药是氯硝西泮和阿普坐伦,上星期开的西酞普兰,担心副作用一直没敢吃,现在吃中药能维持几个小时的睡眠.但我现在治疗何时是个头,请您给些建议?从去年到现在近一年了,能治好吗?可以根治吗?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胜利:你问的情况,每个患者都想知道;每个医生要认真回答这些问题,都需要评估患者起病的由来,包括心理基础,生活中的压力……。即使有了这些信息,现代医学也不是按找“根”和“去根”的思路进行的,而是关注有哪些影响因素,既包括身体素质方面,也包括心理素质、生活压力、心理需求、亲情支持……。这些方面能改善,自然摆脱疾病状态就容易,反之就困难,不是一个实体的“根子”问题。根只是一个比喻。
患者提问:药物名称:阿普唑仑、左洛复服用说明:阿普唑仑早中各半片,晚上一片,服用2周了;左洛复每天早一片,服用1周。不适反应就是有点不爱吃饭。之前出现总需要深呼吸,有时候还吸不到头,感觉很难受,每天如此时好时坏就没在意。月初出现呼吸困难,总要深呼吸大口喘气,很憋闷。到医院按哮喘治疗没有效果,后住院,在呼吸科,抽血心电图肺部CT肺功能等所有检查都是正常的,肺部没有哮鸣音排除哮喘。后心理科会诊说是焦虑。我感觉这几年都有焦虑的情况,经常恐惧心悸头晕担心。我的焦虑是常年积攒的这次爆发了。目前情况比住院期间好转,但仍然有需要深呼吸的现象,总担心出现呼吸困难。胜利大夫,我现在该怎么办?药物需要调整吗?请求您和我多说几句,不知道能不能治好?谢谢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胜利回复:现在的药物原则上是对的,具体效果如何,需要观察随访和评估。用药可以控制症状,但这个病更多靠康复,而不是“治”好的,是积极顺畅的生活,把状态带好的。 患者提问:谢谢您的及时回复。不是说这种病是大脑调节出问题了吗?难道积极顺畅的生活可以治愈大脑的病吗?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胜利回复:大脑的功能,就体现在与外界交互作用上,和外界的交互作用是“拧巴”的,“折磨”自己的,大脑是不能功能顺畅的。这并不难理解,更简单的肌肉功能不也是这样吗?老不用,过分不运动,会肌肉萎缩;用的过分、不得当,容易拉伤。只有按自己情况循序渐进地恰当锻炼,才能既肌肉结实,又不受伤。没听说过怎么造毁,肌肉都能适应的。优秀运动员,虽然本来是这方面的强者,但为追求成绩更好,往往有伤病,那还是在教练帮助下,谨慎科学训练的情况呢。
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胜利大夫,我一个焦虑症患者, 症状就是头昏,头晕,然后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没以前好,乏力,还有些情绪灰暗,开始服用舍曲林两颗无效,然后服用文拉法辛后225mg(慢慢加至),一个月后,好了一个多星期,这段时间又反复了,感觉头痛,烦躁,思维能力不好,我想问下,我还能治疗好吗? 我的焦虑症 六七年了,焦虑症会不会造成脑神经细胞的大量凋亡,而造成大脑不可恢复的损害啊?如果是那样,岂不是服药也没救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胜利:焦虑症不会让脑细胞大量凋亡。至于能否治好,看你的不安是怎么来的,生活中能活得安心、顺心吗?患者:有时候挺安心的,但是对于身体过于敏感,总是担心身体受到伤害。。。比如我这两天又担心一个问题:昨天去理发,洗头的时候按摩头部,然后按摩了会太阳穴,觉得力道有点大了点,后来觉得太阳穴有点涨涨的感觉,第二天还是有些涨 是不是造成太阳穴内伤啥的了?听说太阳穴不能碰,会不会对大脑造成啥危害?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胜利:你对身体的过分担心反映的是不安的心情,至于这种不安是从哪里来的,得看你自己的心理需求是否得到恰当满足。显然不是你表面担心的按太阳穴重点还是轻点的问题。人脑没那么脆弱,要是跟纸糊的似的,一捅就坏,这个物种存活不到今天。患者:胜利大夫,我这段时间一直在服用文拉法辛,效果还挺好的,就是会反复,有时候感觉彻底好了,但是又会无原因的感觉头昏,精力不够,或者疲惫等。。。而且我还发现个问题,我先介绍下我自己,我今年20出头,身高1米8多,体重是71kg,身体状况良好,无疾病,就是有个问题一直困扰我,我睡觉的时候,然后听我室友说,有时候会从喉咙发出哼,哼的呻吟声,但是不是打鼾,一般发生在第二天凌晨快天亮的时候,然后他们说没有呼吸暂停,呼吸时正常的,然后我去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检查,也没发现问题,这个是咋了啊?该怎么办?是不是做梦了?感觉总是会做梦,而且梦境挺强烈的。。。。 另外发生频率很低,偶尔有一次,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当然也坑频率高点,没有规律。 还有就是有时候会头晕和不真实感,这也是焦虑症的表现吗? 会慢慢消失吗?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胜利:你反复总结的,都是在焦虑情绪下,跟着症状找原因,而不是从心理生活里发现自己怎么过得有不如意的地方。如果你是一个生活幸福的人,那么你的身体不适与心理无关,那么就不是精神科的研究范围,而单纯是医学还不够发达,不能解释一些身体不适的生物学基础。然而,带有这种症状和苦恼的人,就我所见,还没有一个是生活幸福的。你的生活呢?
有患者总是不安心,问:如果想找某医生看病,但不清楚医生情况,比如年龄、学历、水平和经验等,介绍比较少,可以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到呢?回答:这些都只是背景,真正了解是否对你有帮助,需要实际接触。你倾向于事先收集资料、思考、评估判断,希望借此有把握感,但前面的只是预备,真正的把握只能来自实践。就好像学游泳,可以事先看书、看光盘、了解教练背景……,前面工作做得细,本身没有什么错,但真正追求的、入水后的把握感,必须亲身实践,而且往往还是在喝了水之后才行(即使做了最充分的前期准备)。你追求什么?做了什么?如果只停留在前期工作,没有逐步深入的实践(比如呛了水就不再继续学了),那么前面的严谨和思辨,以及退回岸上继续严谨考察和思辨,也就成了“症状”——起到逃避真正困难作用的症状。患者:好吧,就算我收集资料吧,抛开水平,那么年龄和学历如何知道呢?很保密的事情吗? 星期一到医院看病的人是不是相对多些?回答:不保密,但一般除了“明星”医生(比如“国之大医”吴阶平的履历、成就,网上及各种媒体,介绍的很详细),一般医生没人给你介绍那么多。就好像进个饭店,并不把每个厨子的资历等都介绍一遍,顶多是最优秀的厨师,作为饭店核心的,可能会“隆重推出”,介绍是特级厨师,得过什么什么烹饪奖,擅长什么拿手菜……。当然,这种情况不代表别的厨师做的饭就不能吃,按照行业管理,也都应当是有厨师证的,合格的厨师。 周一是看上去人多一些(也是我个人的印象),具体只有挂号处等能统计的部门才能提供出数据。 作为就诊者,有这个印象估计也就够了,谁还先读懂交通报告才出门呢?知道哪几个地方,什么时间容易堵车也就够了。 多关心你自己的事,如工作,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