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经典的动画片《狮子王》被翻拍成真兽版上映,给我们带来了满满的一波回忆杀。了解外国经典文学作品的观众们大概能发现,《狮子王》的故事情节与莎士比亚作品《哈姆雷特》有所相似,但细看作品又会发现,其重心并非“复仇”,而是“责任”与“成长”。对于辛巴的成长历程,影片给出了简单清晰的心理解读:刀疤设计害死了木法沙,狡猾地使辛巴背负了弑父弑君之罪。年幼的辛巴由于强烈的恐惧感和愧疚感而退缩、自我放逐,在逃避责任中长大成人。如果我们尝试着从心理学角度去看这部电影,就会发现,这是一部关于寻找自我同一性的作品。那么何谓自我同一性呢?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这个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发展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提出,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由此他把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且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那么对于青少年时期,自我同一性是这个阶段的核心问题,即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自我意识的确认指的是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中都知道我是谁,自我角色的形成需要个体从自我扮演的各种角色中逐渐认清自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经典的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来?到哪儿去?青少年只有充分认识自己身上不同的特质,将这种碎片式的特质连接成整体,对自己有个完整清晰的认识(对自己定位),发展出良好的适应能力,对社会和环境认知有正确价值判断,并且能够对自己的未来生活、人生做出规划,才能发展出成熟的同一性。那么我们回到影片中,看看辛巴的同一性是如何发展的。当辛巴背负着害死父亲的内疚选择逃避和自我放逐时,受创伤影响的自我同一性处于混乱状态。沙漠中的绿洲生活虽然无忧无虑,但无论是辛巴自己,还是周围的其他动物都觉得辛巴应该和它们不是同一类生物。当长大的辛巴从草丛里跳出来抓蝴蝶,吓坏了一旁正在吃草的羚羊。羚羊当时对辛巴说,以为是狮子来吃它了呢,然后觉得不对劲,又自顾自地解释到:“哦,我说的不是你这种狮子,而是真正的狮子”时,辛巴开始反思自己并困惑自己的身份。好朋友丁满认为它们所生活的世界只是一条毫无意义的直线,与木法沙告诉它的所有生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因果循环的道理截然相反,这让辛巴更加困惑。表面上这是两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但背后反映出的是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生活状态的矛盾冲突,这也为后面辛巴的回归埋下伏笔。后来,娜娜外出寻求帮助时遇到辛巴,想要拉它回去拯救母亲和荣耀大地时,辛巴的反应出乎娜娜的意料。争吵过程中辛巴很突兀地说了一句“哈库纳玛塔塔”,就好像小孩子明知自己坚持的事情不大对头却仍要固执己见一样。它内在的矛盾冲突和无所适从感愈发强烈。到底是继续逃避躲在安逸舒适的生活圈里,还是承担责任拯救自己国家的艰难重任,成了辛巴必须要面对的难题。争吵过后,在丛林里遇到了爸爸的老朋友山魈拉菲奇时,彻底将它推到了这个问题面前。拉菲奇与辛巴的精彩对话是全片的重要情节和转折点,也是整个故事的核心。辛巴冲拉菲奇撒气,反问它who are you(你是谁)?拉菲奇说,I know exactly who I am(我非常清楚自己是谁). The question is, who are you(问题是你是谁)? 辛巴愣了一下,烦躁沮丧地说I am nobody(我什么都不是)。拉菲奇接着说Everyone is somebody, even a nobody(每个人都是重要的人,即使是无名之辈). ……You do not even know who you are(你甚至不知道你是谁).这就是自我同一性的意义所在。你是谁?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不仅是拯救母亲和国家的问题了。忠心睿智的拉菲奇的原型符合毕生发展观里关于“智慧老人”的人物形象。它是辛巴亦师亦友的长辈,与辛巴的关系就像亲人,它机智巧妙的引导,使辛巴重拾勇气和信心,找回自己,回归荣耀大地。当然,使辛巴最终回归的巨大动力还是得归功于木法沙给它的爱。父亲就是孩子的榜样,他对孩子的影响力可以持续一生。木法沙对辛巴的教育方式是我们可以参考借鉴的——用充满爱的方式在孩子的面前建立作为父母的威信。还有辛巴的好朋友彭彭丁满,拉菲奇,这些人物都是青少年发展自我同一性时期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所以,一个拥有成熟自我同一性的青少年与其自身、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教育的本质是使人们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愿我们最终都能达到自己心中的美好状态。
走在路上,有时我们会看到有女孩子看到虫子被吓得花容失色,躲在男朋友怀里寻求安慰。我们或许会想女孩儿其实并没有那么害怕,只是在对男友撒娇,可是我却有这样一位朋友,她在不经意间看到一只小昆虫,立刻满头大汗,脸色也变得潮红,瑟缩着远离那只看上去完全不会对她造成任何伤害的小昆虫,看都不敢看一眼。我们每个人都有害怕的事情或事物,有人怕狗,有人怕打雷,大多数“害怕”都不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但像这个女孩儿这样害怕昆虫,无法克制自己的恐惧,甚至提到昆虫时都因恐惧而不愿说太多,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的恐惧,这种病症我们称之为特定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什么是恐惧症?患者过分地惧怕某种事物或情境,明知自己对于这个事物或情境的恐惧是过分的、不合理的,患者仍然很害怕,无法控制自己。每次面对自己恐惧的事物时,患者都会十分焦虑,并出现出汗、脸红、紧张不安、心慌、无力等症状,为了减少内心的恐惧,患者会极力主动回避让他害怕的事物或情境,当现实无法回避时,患者只能带着强烈的恐惧去忍受,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患者的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恐惧症都有哪些表现?常见的恐惧症有特定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广场恐惧症。1.特定恐惧症上文提到的害怕昆虫的女孩就是特定恐惧症的患者。除了昆虫,生活中很多事物或情境都可以是恐惧的来源,如高处,即人们常说的恐高症;电梯——幽闭恐惧症;血液——晕血等。患者害怕特定的事物或环境,但她害怕的并不是事物或环境本身,而是其带来的后果,女孩儿怕昆虫是害怕被咬到,有人怕坐飞机是害怕飞机会失事,怕蚊子是怕被叮到后感染疾病。其实他们明白自己所惧怕的事几乎不会发生,但还是无法抑制自己的恐惧,一想到自己即将面对恐惧的对象就会焦虑不安,心慌、头晕,这使患者很多日常活动无法顺利进行。2.社交恐惧症我们在各种社交场合,有时会遇到“过分害羞”的人,他们往往十分拘谨,不太与其他人对视,也很少参与交流,很容易出现脸红、手抖、出汗、说话结巴,其实这些人有可能并不是简单的“害羞”,而是正在遭受社交恐惧症的折磨。社交恐惧症患者最核心的症状是“害怕导致负面评价”——在社交场合中怕别人注意自己,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对自己很不自信,总担心被嘲笑、羞辱,害怕出现尴尬的情况,导致自己被拒绝或冒犯他人。他们总是想方设法逃避各种社交场合,推脱不掉时只能忍着强烈的恐惧“熬过去”,在完成必需的社交活动后就匆忙离开。患者的人际关系往往变得十分糟糕,甚至因为无法完成演讲、会谈的任务而放弃工作,患者因此苦恼却又无可奈何,此时该患者可能已经患有社交恐惧症了。3.广场恐惧症广场恐惧症患者核心症状是“害怕在窘迫无助的环境中难以逃离、无法获得帮助”。患者通常无法独自去各种公共场所,比如不敢独自乘坐公交车、地铁,不敢自己逛商场,患者在这些公共场所会害怕被困住,怕没人帮助自己,怕难以逃脱,因而感到十分焦虑,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不适,所以他很少离开家,甚至不敢自己一个人在家,正常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与特定恐惧症不同的是,患者强烈恐惧的出现会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情境(如在空旷的广场及密集的人群中均出现恐惧症状),且恐惧的理由是害怕自己会出现窘迫的症状,而特定恐惧症患者的恐惧是害怕情境中可能带来的危险。然而生活中恐惧无处不在,我们也要注意鉴别正常和“超常”的恐惧。正常的恐惧情绪多为一过性,或者在某一次面对同一情境时因既往新闻报道而出现紧张焦虑,如听闻飞机失事后坐飞机,刚起飞时表现担心紧张、心跳加速,飞机平稳后紧张就消失了。而恐惧症者在每一次遇到恐惧源时都会表现出持续、显著的恐惧,如患者每次坐飞机时都会出现强烈的焦虑,并持续至下飞机。另外,如果个体因为强迫思维行为导致的恐惧,也不被认为是恐惧症,比如说,患者害怕站在高处,是因为每次处于高处时患者都有往下跳的冲动,这种情况下更倾向于认为患者存在强迫障碍可能,而非恐惧症。恐惧症要怎样治疗?目前恐惧症的治疗主要是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患者应在精神科或心理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心理治疗,暴露治疗(让患者想象或直接进入恐怖情境中,以校正病人对恐怖刺激的错误认识,并消除由这种刺激引发的习惯性恐怖、焦虑反应。)是目前治疗恐惧症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另外还有认知疗法、社交技能训练、团体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临床上常使用苯二氮药物来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另外抗抑郁药对恐惧症也有一定的疗效。只要认真配合医生进行心理治疗,按要求服用药物,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摆脱对“虫子”的恐惧,恢复正常生活。
2016年英国BTV纪录片《英国“囤积狂”》所采访的一名英国女性Sally,她说道“我已经四年未曾看到我家的地板了”。专业清洁人员在她家看到堆积如山的垃圾,甚至有猫的“粪便”和装在桶中的“尿液”…… 用“垃圾场”来形容都不为过。曾经,Sally也是一位非常爱干净,有爱心的女士。并且收养了6只猫。然后在2010年,其中一只猫突然心脏病发去世了,接着另一只猫得了癌症去世了、她与男友之间的关系也一直非常的紧张、她的母亲也突然中风而离世。不幸的、创伤的事件像滚雪球一样接踵而来。她感到焦虑、抑郁,已经无力去应对现状。于是她开始囤积东西。然而这些东西中,绝大部分可称为垃圾。在这5年间,她的房间不仅杂乱不堪。严重到没有空间放下一张床。屋内的气味也困扰到周围邻居的正常生活,邻居们向有关部门反映,而Sally得到的通知是如果不把屋子清理干净。政府将收回公寓居住权,她因此产生了想要自杀的念头。最后,她求救于专业的囤积障碍治疗中心帮她清理房间。看到此处,不禁在想这不可思议的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其实,Sally所患的病症是囤积障碍。“囤积障碍”,病如其名,就是囤积导致的生活障碍,但平时我们也会或多或少的囤积些东西,那怎样才算得上是“囤积障碍”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囤积障碍”有哪些特点?1、囤积者难以丢弃大量实际上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哪怕是一张纸、一双已经穿坏的鞋子,甚至是垃圾、排泄物。可谓”只存不扔,一物永流传”。他们常常犹豫不决,难以决定物品是否需要丢弃,从而产生焦虑感,最终囤积者通过保留物品来缓解内心的焦虑感,而这种不断反复的“犹豫不决-焦虑-保留”反馈,导致囤积行为不断得到强化。2、如果强迫囤积者丢弃,或者没有经过他们同意扔弃了他们积攒的物品,他们会感到异常的痛苦。3、除了囤积无用的物品,患者还可能伴有“过度收集”的习惯,常见的有“购物狂”或获得免费商品。4、由于囤积者在家里积攒了大量无用的物品,而且不同于正常收藏般有秩序、整洁地摆放,囤积者积攒的物品往往胡乱堆积、随意摆放,导致居住环境的杂乱无章,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空间和居住的安全性,并且破坏与家人、邻居的关系。 家有“囤积障碍”患者应该怎么办?首先,从外部环境来着手。帮助患者将房屋中的彻底清理,恢复到可以正常、安全的居住。其次,从心理层面去了解和理解患者。囤积障碍患者,往往社会地位低,有较多的负性事件体验、受到家人、朋友和邻居排斥。于是他们通过囤积物品来缓解由于丧失、创伤性等应激事件引起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如果焦虑和抑郁情绪都比较严重,可考虑使用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帮助改善和缓解情绪。同时,需要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如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心理治疗等。囤积障碍患者以儿童和老人居多,作为他们的家人千万不可草率的将其物品扔弃、不要责怪也不要与其争吵,应给予他们更多的陪伴和心理支持,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给。正如,片中Sally所说,她期待房子收拾干净以后,她的姐姐姐夫会来她家做客,这让她感觉母亲还在身边。另外,她和当初帮助她清理房屋的囤积治疗专家也成为了好朋友,这一切都有助于改善和维持她的治疗效果。她开始变的越来越积极。仔细观察,我们就可以发现每个行为背后都有患者想表达的情感和需求。这些囤积的物品对他们意味着“安全感和归属感”。让我们用爱和温暖去“填满”囤积障碍患者的心。让他们不再孤独、不安、痛苦和无助。并且从恶性循环中摆脱出来,去享受生活和工作的美好。
恶劣心境,亦称为持续性心境障碍,这是怎么样的一种疾病?简单而言,就是持续的心情不好。如果将抑郁症比喻成狂风暴雨,那么恶劣心境则像是黄梅天的阴沉细雨——淅淅沥沥,连绵不绝。这种持续的心情低落通常开始于成年早期,可以持续数年,甚至占据患者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有时患者本人及周围人很难意识到这是一种疾病状态,而认为是性格使然(尽管恶劣心境的确与患者性格有着密切联系)。恶劣心境者虽说尚能应付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社交,但效率和质量均大打折扣,长期的不良情绪会损害身体健康,可以说恶劣心境悄悄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那么我们如何识别这种潜伏在我们生活中的健康隐形杀手呢?首先我们看一下恶劣心境的主要临床表现:1.长期情绪低落:丧失愉快感,高兴不起来,经常哭泣,感觉生活是一种煎熬。2.精力减退,活动减少:总感觉没有力气,什么事情都不想做。3.在性活动或其它乐事中失去兴趣:感到生活了无生趣,索然无味,以前感兴趣的事情现在也不想做了。4.自信心丧失或感到自信心不足: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什么事情都做不好。5.无望感或绝望感:感觉世界一片灰蒙,所有事情都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毫无转机。6.对前途悲观或沉湎于过去:未来失去了希望,前途一片黯淡,整天回想过去发生的事情。7.无用感:自感能力不足,万事皆为负担,感到无能力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事务。8.集中注意力困难:很难集中注意力认真做事情,常常发呆,感觉大脑一片空白或胡思乱想。9.睡眠紊乱:失眠(30分钟内不能入睡/夜间易醒或早醒)或嗜睡。10.社会退缩:回避社交,不愿意与人交往,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回避竞争。11.言语减少:不愿意说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如果在既往至少2年内,大部分时间出现以上至少3个症状,则需要考虑恶劣心境的可能了。恶劣心境患者在病程期间可有一段时间情绪恢复正常,但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少于数周。且患者从未出现过兴奋话多、精力旺盛等轻躁狂症状(若存在,则应为环性心境)。与抑郁障碍不同的是,恶劣心境的抑郁情绪相对较轻,对生活、工作等社会功能的损害相对较小,不足以诊断轻度抑郁障碍。那么患了恶劣心境我们该如何处理呢?首先要明白逃避不是办法,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自我调节:找亲近的人倾诉,适当宣泄自己情绪;调整看待问题的角度,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听音乐、做运动等可以帮助转移注意力,平复心情。2.心理治疗:有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心理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有人际关系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3.药物治疗: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可快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目前推荐用于治疗恶劣心境的抗抑郁药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舍曲林)、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如文拉法辛),配合心理治疗效果更佳。恶劣心境是心身健康的隐形杀手,如阴沉细雨,连绵不绝,但再细的雨亦能淹没心田,若是长时间未能处理,更有可能变为洪水猛兽,冲毁心灵花园。因此,及时识别恶劣心境,勇于寻求精神或心理科医生的帮助。细雨下了这么久,晴天还会远吗?
小明今年9岁,是一个温和帅气的男孩,在校学习成绩中等偏上,这次期末考试成绩也不错,可是放假没几天,就被妈妈带到精神卫生中心来,看着别的小朋友有哭闹的,有自言自语自笑的,小明安静的坐在那里,拔着自己的头发一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样子。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原来小明最近老是揪头发,头顶上方一拇指大块的地方被自己揪得头发稀疏,并且多番监督也没能纠正小明拔自己的头发的习惯,在他人建议下前来我们精神科就诊。医生告诉小明妈妈,来精神科就诊是对的。现在就来讲讲拔自己的头发是种什么病。拔毛癖(trichotillomania),是以反复拔除自己或他人的毛发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强迫相关障碍,即百姓常说的“强迫症”。患者常因此导致斑秃或脱发,感到焦虑和痛苦,并干扰了正常的社会功能。拔毛癖多起病于青少年和儿童,但也有少量老年患者的报道。精神压力是拔毛癖的重要成因,如患儿与监护人的沟通不良、学习压力大等。拔毛癖患者可能在无意识(注意力集中于某件事时,如看书或看电视等)或有意识(利用拔毛来缓解内心的紧张、冲动)的情况下出现拔毛的行为。患者拔毛的对象不仅仅是自己,还可以是他人的毛发,甚至是宠物、毛绒玩具、地毯等。而拔毛的位置可能出现在全身的任何一个部位,较多见于头皮、眉毛和眼睑,少部分患者会在腋窝、面部、阴部和肛周等部位拔毛。但拔毛的部位并非固定不变,随着病程的发展,拔毛的部位可能发生改变。长期的拔毛行为可对患者造成不良的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斑秃或脱发。虽然部分患者可通过拔毛缓解内心的紧张与冲突,甚至得到放松和愉悦的感受,但实际上患者会试图停止这种行为,当停止无效时患者会出现失控感、羞耻感,继而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外观的改变以及负面情绪的影响都将导致患者回避社交、工作学习能力下降,社会功能受损。医生循循引诱和小明交谈一番后了解到,小明在7岁时开始出现拔自己的头发的行为,一开始是在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而答不出时出现拔自己头发,此后写作业遇到不会写的也会拔自己的头发,并有考试中拔自己头发而影响考试的现象,后来爷爷奶奶补充到小明在夜间睡着后也会出现拔头发的行为。通过详细的问询后,医生告诉小明妈妈,小明所患疾病正是拔毛癖,不仅有无意识拔毛,也有有意识拔毛,那么怎么治疗呢?目前拔毛癖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心理治疗,包括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上文提到,患儿与监护人的沟通不良是拔毛癖的常见诱因,因此家庭治疗可帮助患儿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协助家庭消除病态情况,进而消除患儿行为问题。另一种有效方法为行为治疗,如习惯逆转训练(habit-reversal training,HRT),该治疗方法的理论依据是认为无意识的拔毛行为与习惯的养成类似,通过转移、控制拔毛习惯治疗拔毛癖。若拔毛癖患者伴有焦虑、抑郁情绪,则可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舍曲林等)改善情绪问题,同时也能控制重复刻板行为。部分抗精神病药(如氟哌啶醇、奥氮平)及心境稳定剂(如锂盐)也有一定疗效。鉴于小明年纪尚小,医生建议行为治疗为主,建议小明妈妈给小明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多关注小明的情绪,多予以理解、宽容、支持。如有加重,再及时到精神科就诊。
2016年上映的惊悚悬疑电影《捉迷藏》讲述了一个精神障碍患者不断侵入他人居所,杀害房屋主人,占有其房子和财产的故事。影片女主角苏红是一个单身母亲,独自带着女儿居住在脏乱破旧的老城区。生活虽然困窘,但一直想要为女儿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在她所居住的大院接连发生了人口失踪案件,每家每户家门口也被做上了奇怪的符号标记。男主家伟一家偶然间结识了苏红,家中便接二连三发生了被做标记、生人侵入等一系列怪事。最终谜底揭开,外表看起来与常人无异又胆小的苏红,实际是一个患有精神障碍的无家可归者。她带着女儿靠侵入他人住所杀害主人鸠占鹊巢为生,并不断想要入侵到更好的房子。她一手炮制了杀害大院数位租客以及侵入家伟的家,企图杀害家伟一家三口将房子据为己有的案件。在人们的印象中,具有攻击行为的精神障碍患者总是行为怪异、语无伦次又情绪不定的,很少会有人把电影中苏红这样行为举止正常者和具有极强攻击性的精神障碍患者联系起来。但在精神疾病中,确实有这样一种迷惑性较强的精神障碍,我们称之为偏执性精神障碍。这类患者往往逻辑清晰,交流顺畅。但是,这样看似正常的表象下,隐藏的是他们持久而不可动摇的系统妄想。偏执性精神障碍是一组病因未明,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的精神障碍。妄想指是一些病理性的歪曲信念,这些信念往往与现实不符,但患者却坚持信以为真。偏执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妄想内容往往接近生活,与患者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具有逻辑性、系统性特点,不经仔细辨别难以判断究竟是妄想还是事实。妄想内容包括被害妄想、嫉妒妄想、疑病妄想和夸大妄想等。被害妄想即认为自己人身安全受到危害,患者常常主动联系专业人士(如律师、信访部门等)寻求救援或解决问题,反复多次上访、举报或诉讼等;嫉妒妄想患者以男性居多,主要怀疑配偶对其不忠,因此患者可能跟踪、监视配偶,不定期检查配偶的衣物(如手提包及手机等),甚至出现暴力和攻击行为;疑病妄想患者坚信自己患有某种疾病,如体内长有寄生虫,因此烦恼不已,反复就诊、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及医生解释往往不能消除患者的顾虑和担心。由于妄想内容较为固定,妄想的思维逻辑连贯,不荒诞,且较少伴有其它精神病性症状(少数可伴有短暂的幻觉),一般不出现智能减退,还能保持一定的社会功能(工作、社交能力),所以许多患者的病情往往难以被发现,加之患者坚信自身信念是正确的,缺乏自知力,不会主动求医,故偏执性精神障碍的就诊率较低,往往只被人们当做“性格固执”看待。造成了患者本人长期得不到治疗,病程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最终影响其正常生活。严重的情况如上述电影中的苏红这一角色,会出现攻击性行为甚至造成危及他人安全的严重后果。这样的事件并不只存在于影视作品中,电影《捉迷藏》也是根据发生在美国和韩国的真实事件综合改编而来。但是,即使如此偏执性精神障碍也不是完全不能被识别的,仍然有一些“线索”可寻。例如偏执性精神障碍患者往往在发病前就有其一定的人格特征,例如,主观、固执、敏感多疑、对他人怀有戒心、嫉妒、好争论、不接受他人批评、好强、自我中心、自命不凡、对人吹毛求疵、强词夺理、爱空想、不坦率、不能冷静面对现实等。电影中的苏红就具有以上特质中的数个,例如家伟一家第一次在路边遇到苏红,家伟老婆只是向她女儿问了一句话,就被苏红撞开把孩子护在怀里,可见苏红的敏感多疑、对他人怀有戒心。此外,提起妄想,我们熟知的还有精神分裂症,与偏执性精神障碍有一些相似之处,需要认真鉴别:1.精神分裂症的妄想内容往往比较荒诞,涉及人物事件范围大,缺乏逻辑性,容易识别出其内容的非真实性。而偏执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妄想内容有其内部结构和逻辑联系,不熟悉的人很难判断其真实与否。2.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有妄想症状的同时,一般还伴有幻觉、思维逻辑障碍等特征性症状症状,情感表现和社会功能也严重受损。而偏执性精神障碍患者除了妄想症状外,往往较少有幻觉和社会功能受损等症状出现。当发现自己或朋友亲人中有以上性格特质者出现了系统妄想的症状时,一定要引起充分重视,及时寻求精神心理科医生帮助,提高生活质量,避免不良后果!
近几年,心理问题包括焦虑和抑郁在媒体报道中频频出现,大家都很担心,但又分不清两者间的区别,特别是当医生说你有焦虑或抑郁时,马上感到问题很严重。其实,了解焦虑和抑郁并能够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的很重要。下面骆艳丽主任医师将传授你“三字高招”,教你如何用三个字既快速又简单地区分焦虑和抑郁。焦虑:高—生—前抑郁:低—死—后不懂?不着急,且听我细细道来。“高-生-前”,即是焦虑的核心表现。高焦虑的人能量高于常人,主要表现在“脑袋”和“身体”上。所谓“脑袋”,就是想法太多,脑子高速运转。担心身体健康,害怕别人笑话,恐惧某些场合,顾虑意外发生。所谓“身体”,就是功能亢奋,比如心跳快,血压高,手抖多汗,坐立不安。生焦虑的人求生欲望很强,其核心是“怕死”,比如关注身体不适,反复去医院检查,担心染病而反复洗手,担心意外而检查门窗。前所谓“前”,其实是一句玩笑,每个人都经历过考试,考试前是焦虑,考试后是抑郁,至于为什么,请看下文分解。明白了焦虑的“高-生-前”,与之相反,抑郁的核心表现就是 “低-死-后”。低抑郁的人能量低于常人,同样也是表现在“脑袋”和“身体”上。“脑袋”能量低,是指脑子转得慢了,想法少了,不想说话了,没有兴趣了。而“身体”能量低,就是功能减退,活动减少,比如没有力气,不想外出,吃不下,睡不着。死抑郁的人有可能自杀,这是大家都知晓的,也是我们临床医生高度警觉的,如果觉得活着没意思,不如死了算了,甚至考虑到自杀方式了,就必须要尽快到医院看医生。后之前说了,考试前是焦虑,考试后是抑郁,为什么呢?焦虑是指“可怕的事情即将发生”,而抑郁则是源于丧失(loss),比如怕乘电梯(幽闭恐惧症),怕去高处(恐高症)就是焦虑,失恋,失学,丧偶,退休容易导致抑郁,等等。看到这儿您一定明白了焦虑和抑郁的区别,不过不要担心,焦虑和抑郁都是正常人的正常情绪,多数时候还是优点呢,比如有抑郁特质的人情感细腻,成为作家的不在少数,而有焦虑特质的人做事谨慎细心求完美,更容易事业有成,说不定你的领导就是焦虑特质呢。当然如果超过了一定的度,也就是影响到正常生活工作学习时,那就得高度重视了。当然,如果您有以下表现,还是建议您及早到医院就诊:1觉得活着没意思,不如死了算了,甚至有时已经开始考虑具体的自杀方式,并且着手准备(比如积攒安眠药)时,一定要及早求助于医生;2吃不下饭,体重明显减轻,做了相关检查比如胃肠镜、肿瘤指标等却无明显异常;3睡不着觉,躺在床上半小时还不能入睡;或者早上比平时早醒1-2小时;4身上有各种不舒服,比如疼痛,尤其部位不固定,性质不明确,而反复检查却找不到病因;5工作经常出差错,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自觉反应迟钝;6脑子里总是胡思乱想,多思多虑,各种担心,难以控制;7心神不定,坐立不安,多汗,手抖,心慌,却检查不出病因;8血压持续升高,服用各种降压药无效,尤其紧张担心时更高;9在某些特定场合会紧张担心,恐惧害怕,如社交场所,当众发言,或空旷场所,高处,密闭(地铁、飞机、磁共振等)等,并且主动回避去这种地方;10无原因无预兆突然发生心悸,气透不出,觉得自己要死掉了,担心心脏病发作,担心失控,有强烈的恐惧感,检查无明显异常,约半小时自行缓解。当然,如果您还不能确定,可以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上海仁济心理科”,在菜单“心理测试”-点击“阅读全文”后,可看到GAD-7和PHQ-9,可以进一步助您了解自己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最后,必须要说明的是,上面提到的各种焦虑和抑郁,只要到医院心理科正规治疗绝大多数都是可以痊愈的。
仁济医院心理医学科骆艳丽主任应上海都市广播邀请,做客《名医坐堂》节目,与广大听众一起聊聊躯体症状障碍。心理科团队将节目内容进行文字整理,与各位读者分享。文章内容接《这儿疼,那儿疼,这儿那儿都没病!—漫谈躯体症状障碍(上)》哪些人容易得躯体症状障碍呢? 其实原因有很多的。我们就说其中两个最常见的原因,第一个是述情障碍,也就是表述情感障碍,这类人会难以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通过身体上的症状表达。有一个典型案例,有对夫妻感情好,但性格不同,女的内向,但男的脾气比较暴躁容易指责别人,某一天他们发生了剧烈的冲突后,这个女的身体里就弥漫着一股气,这股气就在体内窜来窜去,然后胸口像压了一块石头,整个人像罩着一个罩子一样,这些症状持续了五年多。后来我们在一次深入的交谈中,她说最开始的一次就是那一天,她丈夫很严厉的指责她之后。她说,我气坏了。这就是一种情感的无法表达。还有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就是童年时期有过被虐的经历,包括躯体上的虐待、性虐待等等,这些是在身体里会有记忆的,长大成人后如果碰到一些现实层面的问题时,这些记忆会通过身体上的感受表达出来。他们往往会排斥和否认,曾经有一个女病人,她有类似的成长经历,她跟我说,骆医生,如果你不问我这个事,我一辈子都不会跟别人讲的。所以我们说,说不出来的痛才是真的痛。另外,现实生活中工作上的压力、环境的变化都有可能是一个诱发因素,病人的性格基础和他对身体不舒服的看法也是影响因素。 确诊了躯体症状障碍应该怎么治疗呢? 临床上主要还是以药物治疗为主,主要是抗抑郁药。另外躯体症状障碍的出现往往跟心理因素有关,我们就需要进行心理治疗,在谈的过程中更多地了解他的成长经历,了解他对事情的看法、习惯性的认知模式,以及工作上的压力、人际关系、人和人之间相处的模式、遇事时的应对方式等等。 那可以不用药物治疗,直接进行心理治疗吗? 这个取决于病情状况,对于年纪轻的受教育程度高的,并且对疾病能够有一个相对比较客观认识的,尤其主观上有特别强烈的改变欲望,这种情况心理治疗的效果就会特别好。在躯体症状障碍的治疗过程家属需要做些什么呢?躯体症状障碍的病人经常查来查去查不出病变,有些家属不理解,就觉得你是不是装病,那你是不是“作”,这时候患者会更加痛苦,所以家属最重要的一点首先是信任他,相信他确实有不舒服的,而不是忽略,当然更不应该去指责。第二点是倾听,因为躯体症状障碍是情感表达,那这时候我们可以跟他多沟通,多倾听。
仁济医院心理医学科骆艳丽主任应上海都市广播邀请,做客《名医坐堂》节目,与广大听众一起聊聊躯体症状障碍。心理科团队将节目内容进行文字整理,与各位读者分享。主持:最近我们有很多听友经常问一个问题,他说我这儿疼那儿疼,浑身都疼,但是就是查不出什么毛病。据我所知,有一种病叫做,躯体形式障碍,这到底是怎样一种病呢?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个精神疾病诊断名称,这个名称来自于美国的一个诊断系统(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2013年该诊断系统更新至第五版。因此现在称为躯体症状障碍,顾名思义,即以躯体症状为主,这些症状往往是一个或多个部位,性质不典型,部位不固定。关于这个疾病我们有句玩笑话,除了没人疼,身上哪都疼。主持这类病人有什么特点呢? 这类病人往往是根据身体上的不舒服,然后到相应的科室去就诊,比如胃肠道不舒服就到消化内科就诊,头痛头晕就到神经内科就诊。躯体症状障碍尽管是一种精神科的诊断,但是患者首次就诊的往往是其他科室,治疗后有的人疗效不好,比如说疼痛吃止痛药往往效果不理想。 除了身体上的表现,这类病人是不是也会有精神上的表现呢? 对的,就像刚才所说的,到医院就诊的时候他可能会有点回避,很担心,有的人见了医生会更加焦虑。所以大部分躯体症状障碍的病人会有焦虑情绪,会比较关注自己的身体不舒服,比如说肝部有点不舒服,有些人把它忽略了就没事了,但是有些人会特别关注,就反复去医院查,结果没有异常,但是他还是担心,医生的解释也不起作用,进入了恶性循环。 如何诊断躯体症状障碍呢? 诊断躯体症状障碍有一定的诊断标准,首先是以一个或多个躯体症状不舒服为主,并且带来困扰,影响到正常生活。第二条,病人对于这个症状会有过度的担心、过多的想法,花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就诊,就像我刚刚说的,检查一次没问题,但是十次八次的去做检查,这就是有问题了,第三条,病程超过六个月。 那会不会有一种情况,病人确实有躯体方面的疾病,同时也有躯体症状障碍呢? 这是完全有可能并且非常常见的。这时候如何区分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这个人上腹部不适,检查结果提示脂肪肝,当其他患者有同样的诊断时,可能是两分的病只有两分的难过(最严重为十分),但是如果当一个人,他的检查只有两分的病变,但是他的痛苦程度已经达到了八分,他每天到医院不停的做检查,我们有一个词来形容,称为:“doctor-shopping”,像逛商场一样逛医院,还是会不停的担心,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这时候要考虑不仅仅是机体疾病,还有可能有躯体症状障碍。
抑郁症是心理医学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有不少患者因为对抗抑郁药的误解与抗拒,不愿意服用或坚持服用抗抑郁药,导致抑郁症加重或复发。本文总结了患者对抗抑郁药常见的疑惑,并为大家逐一解答。吃抗抑郁药会得老年痴呆吗?不会。老年痴呆(现已提倡改用“阿尔茨海默病”)是指进行性的认知功能广泛减退,包括记忆及智能减退、动作行为异常等。而绝大多数抗抑郁剂并不会影响认知功能,甚至部分药物还能够改善认知,如舍曲林、文拉法辛等。吃抗抑郁药会成瘾戒不掉吗?不会。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对某种物质成瘾是为了得到服用后获得的“特殊快感”而形成的强烈渴求,而抗抑郁药并不会产生这种“特殊快感”,自然无法形成强烈的渴求,所以抗抑郁药并不会成瘾。其次,关于“戒不掉”的说法,医学术语称为“撤药反应”,意指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的患者突然停药,出现症状反复或新增的身体不适,只要及时恢复药量、对症支持治疗即可。若心理科医生全面评估后认为患者可终止治疗时,应缓慢(数周)减量,以便观察有无复发迹象,减少撤药反应。这么多抗抑郁药,哪种最好?抗抑郁药种类很多,每种药都有其优势劣势,同一种药物对不同的患者也许是有效药,也有可能是“白开水”,没有哪一种药物最好,只有哪一种药物最适合,这需要由专业的心理科医师根据抑郁症严重程度、躯体疾病、既往用药史等因素来综合决定。抑郁症患者要服药多长时间?抑郁症的治疗包括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不同的患者所需服用时间并不一致,并且还需根据患者的总体恢复情况随时调整。临床上心理科医生制定抗抑郁药物治疗方案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建议的治疗量服用6个月及以上,再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决定巩固期和维持期的剂量,一般需维持2年,在心理科医师的指导下坚持规律用药有利于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减少抑郁症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