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疾病术后多久恢复正常? 一般顺利的情况下,内痔和混合痔、肛裂手术,通常术后需要15-20天才能基本恢复正常,而行RPH手术、直肠前突修补术如无并发症的话,10天左右即可恢复正常生活。 · 外痔术后一般可以很快恢复正常,较小的血栓性外痔只要3-5天就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 经结肠镜下结肠息肉摘除术一般需要2-7天即可基本恢复正常。 · 而更加微创的痔注射疗法甚至在术后当天即可回归正常的工作生活。 · 对肛周脓肿和肛瘘则需依据病情而定,低位者一般需要15-20天基本恢复正常,对高位者则需要时间会长些,1个月左右或更长。 肛肠疾病术后伤口大概多久愈合? 肛肠术后创口平均愈合时间为19-21天,痔疮术后的7-12天为脱痔期,创口愈合前要注意按时回医院复查。 术后多久能进行户外运动? 肛肠术后卧床休息6小时后可下床活动,3-5天后多做提肛运动加速伤口愈合,半个月后可适当户外运动,期间注意不要太剧烈以免拉破伤口,待30-40天后伤口大概愈合可恢复正常运动。 术后哪些症状是不正常的? 前期创口疼痛、排便困难、尿潴留等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但是术后大量出血需要及时联系医生,伤口感染也需去医院就诊。 肛肠疾病术后可以洗澡吗? 可以洗澡,但是最好选用站立式淋浴,如果是肛瘘术后最好10天后再洗澡,期间可以用局部清洗、坐浴。注意洗澡不要用沐浴露之类有刺激性的洗液,容易刺激伤口。 肛肠疾病什么时候可以拆线? 一般来说系的线会在3-15天自行脱落,如果20天还没有完全脱落,需要及早找医生拆线。 肛肠疾病术后多久可以开车? 一般而言,肛肠术后恢复正常的情况下,4-5周就可以开车,但是最好一天就开1-2小时,不宜长时间开车。如果是职业司机,还是多休息一段时间再上班吧。开车避免过于颠簸,以免刺激伤口,延长愈合时间。 肛部为什么阵发性疼痛? 肛肠术后可能导致肛部阵发性疼痛的原因一般是创口瘢痕挛缩、肌肉收缩、提肛运动等。随着创面修复,瘢痕软化症状会逐渐消失。
科学减重+护肛指南,让“心腹之患”与“难言之隐”双向奔赴!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引发热议,数据显示我国超重肥胖率持续攀升,而这份指南不仅是健康减重的风向标,更与肛肠健康息息相关!作为肛肠健康守护者,肛泰今天就来揭秘:为什么减肥能让痔疮“低头”? 肥胖与痔疮 :被忽视的“难兄难弟”1.腹压激增:每多10斤体重,腹部就像多了个“压力泵”,直接压迫直肠静脉丛,加速痔疮形成。2.肠道拥堵:高脂饮食+久坐不动,便秘风险飙升,排便时的“菊花受难记”可想而知。3.循环受阻:脂肪堆积影响盆腔血液循环,肛门部位瘀血加重,外痔肿胀、内痔出血分分钟找上门。 国家减重指南中的“护肛密码”🌟 饮食篇膳食纤维:指南强调“全谷物+蔬果”黄金组合,燕麦、芹菜、火龙果……这些天然“肠道清道夫”能软化便便,减少如厕时的摩擦伤害。控糖限酒:高糖零食、奶茶、深夜烧烤……这些“快乐杀手”不仅让你发胖,还会刺激肠道引发炎症,悄悄埋下痔疮隐患。🏃运动篇规律有氧:每天30分钟快走/游泳,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包括肛门周围的“小血管”,减少静脉扩张风险。抗阻训练:深蹲、平板支撑增强核心肌群,间接减轻腹部压力,让“菊花”少受压迫。🕒生活习惯篇拒绝久坐:每小时起身活动3分钟,告别“办公臀”,给肛门减压。科学作息:熬夜会打乱肠道生物钟,7小时优质睡眠才是肠道健康的“天然屏障”。肛泰健康小贴士:减重护肛“组合拳”1.温水坐浴:每天15分钟40℃温水坐浴,缓解肛门肌肉紧张,促进炎症吸收(有条件可加少量高锰酸钾)。2.应急神器:肛泰贴+肛泰栓 或者 肛泰贴+肛泰软膏 黄金组合,肚脐+肛门 双效给药,快速缓解便血、肿痛,止血止痛又方便,悄悄守护你的“菊花防线”。3.健康监测:定期计算BMI(体重kg/身高m²),将指数控制在18.5-24之间,让健康看得见!▼所以,肛泰君要郑重提醒小伙伴们:减肥不护肛,亲人两行泪!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结束啦祝各位肛丝护肛愉快!
严寒的冬天来临了,肛肠疾病患者又开始痛苦了,新发疾病患者也增多了.为什么冬季是肛肠疾病好发的季节呢?因为天冷,不少人开始吃辛辣刺激之品、饮酒吃肉以增加体能,还经常喜欢吃火锅,烧烤等食物,这样以来,人体外寒内热,热结肠燥,阴液耗损,大便干结,此时人们户外活动减少,肠蠕动缓慢,便秘症状多见,还有天气冷了,瓜蔬水果种类减少,价格猛涨,冷冰冰的,吃的人也少了,这些都是引发和加重肛肠疾病的主要原因。于是每年这个时候,都是肛肠科患者最多的时期。那么,冬季如何防治肛肠疾病呢?1.积极预防便秘(1)饮食:可多吃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指不易被消化的食物营养素,在消化系统中有吸收水份的作用。膳食纤维主要是非淀粉多糖的多种植物物质,包括纤维素、木质素、甲壳质、果胶、β葡聚糖、菊糖和低聚糖等,主要分两大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是3种常见的非水溶性纤维,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而果胶和树胶等属于水溶性纤维,存在于自然界的非纤维性物质中。它们是健康饮食不可缺少的物质,主要来自食物中的小麦糠、玉米糠、芹菜、果皮和根茎蔬菜如红薯、芋头等。适量地补充纤维素,可使肠道中的食物增大变软,促进肠道蠕动,从而加快了排便速度,减低消化道中细菌排出的毒素,防止便秘和降低肠癌的风险。国际相关组织推荐的膳食纤维素日摄入量为:美国防癌协会推荐标准为每人每天30~40克,欧洲共同体食品科学委员会推荐标准为每人每天30克。饮食另外一个方面,要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水果,像葡萄、西瓜、猕猴桃、梨,香蕉,这些既能增加维生素,又有营养,还可多吃一些干果有利于肠道润滑。(2)运动:通过自身按摩腹部增加肠蠕动,早晨起床前,顺时针按摩50-100次。餐后勿一直处于坐、卧状态,尤其晚餐后,适当的站立、走动,促进食物消化,防止腹部脂肪堆积。每天早晚可做一次提肛运动,每次坚持3-5分钟,以提高肌张力,减少痔疮或脱肛等肛肠疾病的发生。(3)多饮水:而且是主动饮水。早晨空腹饮一杯温开水,水会直接从消化管道中流通,被身体吸收;吃饱后才饮水,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比不上空腹饮水。有些人喜欢喝冰水,其实冰水对胃脏功能不利,饮暖开水更为有益,因为这有助于身体吸收。由于气候干燥、暖气热风的使用,更加使空气水分减少,勿等到自觉口干舌燥再饮水,那样体内已极度缺水了。人一天应该喝多少水为好呢?一个人。一般来说,一个人每天要从体内排出约2.5公斤的水,绝大部分需要通过喝水和食物来补充,因此每天要喝2000毫升以上的水才能保持水分的平衡。如果一杯水为250毫升的话,每天饮用8杯水为好。其实一个人每天的饮水量,应视气候、温度、身体状况和工作条件而定此外要注意行为,排便要定时,同时对自己排便要有信心,不要有心理负担。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保持乐观情绪。中医认为,情志的变化与肛肠疾病的关系非常密切。若忧思过度,则损伤脾胃,或急躁暴怒导致肝气郁结,从而导致气血壅滞,经络阻隔,络脉交错而发为痔疾。(2)养成每天早上定时排便的习惯。特别是在有便意时不能强忍,排便时不要玩手机、看书看报、久蹲不起,或者过分使劲用力。(3)冬季寒冷,更应养成爱清洁的习惯,保持局部清洁干爽。排便后及睡前要用温水清洁会阴及肛门,经常更换内衣,内裤宜用薄而柔软的棉布制品。(4)由于工作关系,需要久站、久蹲、久坐等影响局部血液循环的工作,应视情况尽量做一定的时间活动,注意劳逸结合,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即使是职业需要,也要不断变换姿势,减少各种肛肠疾病的发生和发展。3.有病早就医。由于发病部位的特殊性,许多患者认为那是“难言之隐”,饱受肛肠病之苦,而羞于言表,于是病愈盛,则乱投医者众。所以一旦发现得了肛肠疾病,要尽早到肛肠专科进行检查,早发现、早治疗。肛肠疾病除了给患者带来直接的病痛折磨,还可导致贫血、皮肤湿疹、妇科炎症、直肠肿瘤等严重后果。肛周脓肿就医晚了引起高烧、脓毒血症等,后期形成复杂性肛瘘,增加治疗难度。很多人面对痔疮等肛肠疾病,害怕传统手术的疼痛,不去医院接受治疗。其实,随着PPH和TST等先进技术的出现,特别对于混合痔、环状痔、直肠脱垂、脱肛、直肠前突等疾病,科学治疗已实现了不开刀、微创、无痛、病程短等特点;尤其中西医结合治疗,康复时间明显缩短。
痔疮的危害 痔疮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也折磨人。长期慢性出血可引起贫血,经常头昏眼花,有气无力,提不起精神,抵抗力下降,百病乘虚而入。不仅如此,痔疮可能经常脱出,让人坐立不安,如脱出不及时托回而并发感染,屁股就遭殃了。 痔疮很难治,这没错。不过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针对其原因而避之,就完全有可能预防或减少痔疮的发作。 防痔高招 预防有几个目的是不发生痔疮、使痔疮不发展、不发作或减少发作。 这需要做好下列几点: 1. 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畅,是预防痔疮最有效的方法。其中饮食是关键的一环,应多吃粗粮、豆类、蔬菜、水果等含有纤维素的食品。纤维素能增加肠道蠕动,通便,排除肠道有害物质和致癌物质,对习惯性便秘者更为适宜。早起床,吃好早餐,能加强起床后的直立反射和胃、结肠反射,促进排便,早上起床后喝一杯凉开水,也有利于防止便秘。 2. 有便意感时,不要忍着不解大便,否则容易引起习惯性便秘。最好养成每天定时大便的习惯。排便时,不要看书、看报、吸烟、久蹲不起,或过分使劲用力,否则,久而久之,会形成痔疮。一般排便的时间以3~5分钟为宜。 3. 不吃或少吃刺激物。吃辣椒、大蒜后第二天大便时如有刺激灼热感,说明已经食用过量,不能多吃了。酒类致血管充血是非常明显的,痔疮可因此充血扩张,故容易引起痔疮发作。避免久坐、久站、久蹲,适当调节和运动,增强体质。 4. 及时治疗胃肠道疾病和肛门周围的炎症,如腹泻、痢疾、肛周皮肤病等,减少炎症对肛管、直肠的刺激,保持肛周清洁。同时还应积极治疗心脏、肺部、肝脏等全身疾病,这样才能减少痔疮的发生。 5. 每日早晚做两次提肛运动,每次做30回左右,特别是老年人、体弱多病者。也可在临睡前用手自我按摩尾骨尖的长强穴,疏通经络,改善肛门血液循环。 6. 有一些中药,如黑芝麻、生地、何首乌、草决明、肉苁蓉、地榆等等,有一定的防痔治痔作用,服后可润肠通便,凉血止血。 综上所述,对痔疮的预防,不能只从单方面着想,而应全身调理,及时治疗和减少某些有可能形成痔疮的疾病及因素,才能有效地预防痔疮的发生。
有极少数女性患者,会从阴道中排气或排出大便,严重的时候大便不能控制,自行从阴道中流出,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主要是直肠和阴道之间形成了一个缺损所导致的,临床上将这种病称之为直肠阴道瘘。女性的直肠前壁和阴道后壁仅仅是一层很薄的肌性壁,如果受到一些外在的原因使这层肌性壁出现一个缺损,就会造成阴道和肠道之间形成异常通道,大便就有可能不经过肛门,反而经过这个异常通道由阴道排出体外。 那么是什么原因会导致这种异常通道的形成呢?①在产科分娩过程中,如果会阴保护不当或者切开会阴位置偏向后正中位,就可能导致直肠阴道瘘的形成。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情况。②如果在做妇科肿瘤手术时,发现肿瘤与直肠粘连甚至侵犯直肠,在进行分离时,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引起直肠阴道瘘的形成。③采用硬化剂行痔疮注射治疗时,如果注射直肠前壁的浓度过高,剂量过大,可引起局部组织感染坏死而形成直肠阴道瘘。④直肠前壁的脓肿如果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可使脓肿穿透直肠阴道隔而形成瘘。⑤外伤损伤了直肠阴道隔,如果未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极易形成直肠阴道瘘。 对于直肠阴道瘘,应当根据不同的病因,瘘口的位置、大小等因素来决定手术方案。部分外伤性的或医源性直肠阴道损伤可以采用抗炎,换药等非手术治疗而自愈。
本文《蹲便和坐便哪个更科学?》来源于《肛肠圈》2021-12-23 14:00,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