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声明,如果,那个地方你看到了和这个文章类似,那就是剽窃我的。坚决打击不劳而获的王八蛋网站。有很多病人问我,康医生你怎么老是关心那些稀奇古怪的毛病啊?是的,我的网站里的文章其实针对的都是少部分人,但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即使是少数人,但绝对数值也相当的庞大惊人。而大多数医生的兴趣主要集中在常见的病种上,所以,这些得了所谓罕少见病的人群每当求医,总是郁郁不得志,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得到答复多半是:不用治、治不了、截掉吧等等,让患者难以接受,甚或本来郁闷的心情更加心灰意冷。 我是一个骨科医生,最常见的病种当属骨折,可是对新鲜骨折的治疗,我的网站里几乎没有论述,因为,这些都是常见病,多数医生都能熟练处理,不论所在地区和医院。我的文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治疗失败的骨折,如骨不连、骨髓炎、畸形愈合、缺皮少肉、马蹄足畸形、化脓发臭等等,第二,四肢先天或后天畸形,比如O型腿(罗圈腿)、X型腿(膝外翻)、脚趾短小、侏儒症、双下肢不等长、成人先天髋脱位、先天胫骨假关节、马蹄内翻足等等。人的认识总是逐步深入的,近来,我的主攻方向,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病种,先天性手指短小症(短指症)。 短指症并非我的最新发现,这个问题早有论述,但是,没有系统的文章讲述如何治疗,短指症到底是什么呢?通俗的说,一个手指的长度,有四个骨头构成(拇指是三个),即掌骨和三节指骨,其中任何一根明显短于正常的平均值,就会形成短指症。掌骨短是最明显的,因为握拳时,手背的前方会形成凹陷;近节指骨(和掌骨链接的那根指骨,以下称呼类推)短,比较少见;中节指骨短小常见,应该说是典型的短指症,贺林研究的就是这一类型,当用手指做“9”的动作时,能发现这一节特别短。末节指骨短也不罕见,但被忽略,一般人不认为这是病,其特征是,手指的指甲短而宽,而正常人的指甲应该是长方形的,当然基地是椭圆的。 以上我描述了如何确认短指症,需要一提的是,短指症和先天性脚趾短小(跖骨短小症)有密切的相关性,就是,凡有上述一种短指特征的人,也容易合并有脚趾的短小。我在临床上还发现,在侏儒、成骨不全等遗传病人中,很多人也同时合并此类毛病。所以,我认为,短指基因搞清楚并没有什么神奇,人体长骨的任何基因出问题,都会导致长骨在长长(zhangchang)过程中,骨骺早闭,形成各种短小的症状,如果发生在在四肢的大骨头,那就是侏儒,在手指、脚趾就是短指(趾)症。革命远未成功,院士继续努力。简述这个问题之后,我想大家关心的还是治疗,如何治疗呢?文献中少有提及,看来要么是太难,要么是病症太小,不值得关注。但是,病人毕竟有治疗的需求。我在这方面花了一番功夫,已经成功治疗了数例短指症。如果是掌骨短,应用类似延长跖骨短小的方法即可获得治愈,我就不论述了,参见:http://orthokang.haodf.com/wenzhang/95003.htm。我要说的是指骨短小的矫正,正常的手指指骨近节最长,中节次之,末节最短。一般近节指骨长度为2~3cm,中节为1.5~2cm,末节为1~1.5cm,而常用的指骨单边延长支架本身的长度都在3cm以上,所以,无论如何,用常规的延长支架来矫正短小的指骨都是不可能的。在俄罗斯学习后我茅塞顿开,伟大的Ilizarov不愧为当代矫形外科天才,应用他发明的支架对此类问题迎刃而解。手指短小的患者们有一次听到了福音。 坚决打击不劳而获剽窃我文章的混蛋和网站。
在生活中,其实我们只要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人的手指长度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就是短指症。 在所有的哺乳动物中,只有人类的前肢末端被称为“手”,动物只能称为前爪或前蹄。当然,在北方卤肉行当,为了区分猪的前后蹄,也称前爪为“猪手”。 手由手掌和五个手指构成,错落有致、长短不一,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长度和结构,能完成各种抓、握、捏、搓、摁、扣、勾、捅等动作。所以,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手。 从解剖学的角度来分析,每个手指的长度尽管是特定的而不同的,但是,都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从近端向远端说,都是由掌骨和指骨构成的,掌骨就是手掌部的的五根骨头,埋藏在手掌里面,而指骨一般都是由三节,从近到远,分别叫做:近节指骨、中节指骨、末节指骨。远近怎么说,这是解剖学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人体的部位以心脏为界面中心,靠近心脏称为近,远离心脏就是远。比如说,肩膀是近,肘是远。这样说完,大家可能就理解了什么是近节指骨和末节指骨了(参见图1)。 既然手指长度是有4根骨头(拇指天生只有两节,所以,只有近节和末节,其长度由三根骨头构成)构成,那么,任何一节长度的变化都会构成短指症,所以,需要对短指症进行分类,以便于理解和判断,到底这个短指是有哪一根骨头畸形导致的。 目前对短指分型分为5个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手足在发生学上同源,短指和短趾常常同时发生。我们的临床观察也发现,此类病例有遗传学上的相关性,故本分型也适用于短趾症。图1 手部骨骼解剖形状和名词,每个手指的长度从根部起,都是有两部分即掌骨和指骨(3块)构成 分型如下和康庆林教授提供的治疗建议如下: 一、A型短指症 主要中指节骨短,又分6个亚型 。此型是最常见和多发的短指症。此类短指治疗难度极大,康庆林教授最近研发了一套新型的迷你环形支架,有望突破该类型的治疗瓶颈。 (1)A1型(112500):5p13.3—p13.2,2q35—q36,又称Farabee型,所有中指节骨融合于末端指骨,拇指(趾)近端指骨短。 (2)A2型(112600):又称Mohr-Wriedt型,示指和第二足趾中趾节骨变短。 (3)A3型(112700):第五指中指节骨变短,并向桡侧弯斜。 (4)A4型(112800):又称Temtamy型,第二、第五指中指节骨短,足趾第四趾可缺中趾骨节。 (5)A5型(112900):中指骨节短,伴指甲发育不全,拇指末端有双指骨。 (6)A6型(112910):又称1)sebold Remondini型,短中指伴肢中部短及腕骨、跗骨骨化障碍。 二、B型(113000) 中指骨节短,伴指骨末端发育不全或缺如,指和趾均受累,拇指(趾)畸形,尚有指(趾)关节粘连,兼有并指(足趾第2、第3并趾常见)。本型是短指型中最严重的一型。临床常见的是Poland综合征,治疗难度较大,但是可以通过加深指蹼和分指来达到满意的效果,康庆林教授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三、C型(113100) 20q11.2,主要是中指第二、第三指骨异常,近端指骨分节过多。 四、D型(113200) 主要拇指(趾)有短而宽的末端指骨。这是门诊常见的短指畸形,现在康庆林教授率先在国内研发了新型的延长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五、E型(113300) 2q37,主要由掌骨和跖骨变短形成。此类分型是所有短指和短趾畸形中治疗方法最成熟的一种,康庆林教授从2007年开始,已经成功治愈了上千例E型短趾和短指畸形,广泛得到患者的赞誉。 (1)El型:第四掌跖骨短。 (2)E2型:各种形式掌骨变短,伴指骨受累。 (3)E3型:各种形式掌骨变短,但五指骨受累。参见:康庆林大夫对短趾症治疗的各种文章和经验分享:https://www.haodf.com/station/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37839.htm
前文说到了有关各型短指症的分型和治疗建议,在后续的文章中,我们将陆续上传典型病例与大家分享。 本案:女,24岁,自8岁起发现双手第五指和左手第四指长度异常,随年龄增长逐渐加重,18岁后畸形定型,手指活动和功能不收任何影响,但在握拳时,对应的掌骨头明显凹陷,对心理形成了负担,要求改善。我们采用特制的MINI支架,对左手的第四/五掌骨进行了延长,取得满意疗效,随访,手部功能完全正常。图1 手术前外观和功能、X片图2 手术后外观和X片,注意手术前后,第4/5掌骨长度的显著变化 分型如下和康庆林教授提供的治疗建议如下: 一、A型短指症 主要中指节骨短,又分6个亚型 。此型是最常见和多发的短指症。此类短指治疗难度极大,康庆林教授最近研发了一套新型的迷你环形支架,有望突破该类型的治疗瓶颈。 (1)A1型(112500):5p13.3—p13.2,2q35—q36,又称Farabee型,所有中指节骨融合于末端指骨,拇指(趾)近端指骨短。 (2)A2型(112600):又称Mohr-Wriedt型,示指和第二足趾中趾节骨变短。 (3)A3型(112700):第五指中指节骨变短,并向桡侧弯斜。 (4)A4型(112800):又称Temtamy型,第二、第五指中指节骨短,足趾第四趾可缺中趾骨节。 (5)A5型(112900):中指骨节短,伴指甲发育不全,拇指末端有双指骨。 (6)A6型(112910):又称1)sebold Remondini型,短中指伴肢中部短及腕骨、跗骨骨化障碍。 二、B型(113000) 中指骨节短,伴指骨末端发育不全或缺如,指和趾均受累,拇指(趾)畸形,尚有指(趾)关节粘连,兼有并指(足趾第2、第3并趾常见)。本型是短指型中最严重的一型。临床常见的是Poland综合征,治疗难度较大,但是可以通过加深指蹼和分指来达到满意的效果,康庆林教授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三、C型(113100) 20q11.2,主要是中指第二、第三指骨异常,近端指骨分节过多。 四、D型(113200) 主要拇指(趾)有短而宽的末端指骨。这是门诊常见的短指畸形,现在康庆林教授率先在国内研发了新型的延长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五、E型(113300) 2q37,主要由掌骨和跖骨变短形成。此类分型是所有短指和短趾畸形中治疗方法最成熟的一种,康庆林教授从2007年开始,已经成功治愈了上千例E型短趾和短指畸形,广泛得到患者的赞誉。 (1)El型:第四掌跖骨短。 (2)E2型:各种形式掌骨变短,伴指骨受累。 (3)E3型:各种形式掌骨变短,但五指骨受累。参见:康庆林大夫对短趾症治疗的各种文章和经验分享:
译者的话— 写在第二版中译本出版之际从2013年夏天正式和人民军医出版社签约至今,前后历经4年功夫,耗费多少闲暇辰光,终于可以将译稿付梓出版了。期间原作者Solomin曾多次当面或来信关注翻译进度,言语间透露出些许不解和不满,而我们总是以“translating”来回复。也许在作者的眼里,4年之长可以再写一版了,而我们翻译竟然如此耗时。Solomin可能有所不知,翻译一本俄罗斯医生编写的英文专业书,其艰难程度只有真正参与才有所体会,译者所面对的困难不仅仅是“俄罗斯英语”,更有对内容的理解和忠实。既然翻译这样的一本书如此费事,为什么还要坚持翻译?有没有取代这本书的更好的英文专业书?甚或有同道撺掇我自己撰写一本肢体延长与重建方面的专业书,岂不比翻译别人的书更好!要回答这些问题,我认为需要先了解三个方面的进展和现状:第一,这本书在Ilizarov技术和肢体延长领域所处的地位;第二,作者Solomin的个人资讯和水平;第三,我本人对外固定和肢体重建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中国大陆泛骨科外固定领域的发展现实。第一,这本专著是继1992年版Ilizarov遗作“TransosseousOsteosynthesis”之后,全球范围内最系统、最全面、最经典的Ilizarov技术专业书,堪称本专业领域的百科全书,能够真实概纳Ilizarov技术的精髓并科学地阐述其机理,这一点甚或超越了前者。通读全书可以发现,该书不仅仅以图示例来凸显技术的魅力所在,还注重原则的表达和总结,使技术升华为普世规律可推而广之,不会落伍,更令人观止的是,每个技术又细化为具体的操作步骤,尽显其亲民本质。Ilizarov技术是发展中的科学,其波及学科已经远超Ilizarov本人原创,本书探讨范围跨越了四肢、脊柱、颅脑颌面外科、缺血性疾病等学科,使读者在惊叹该技术的能力之余,更易投身入镜。第二,Solomin博士是一位坚定和痴迷的Ilizarov主义者,年富力强、精力充沛、才思敏捷,师出名门。尽管他从未在库尔干的Ilizarov中心工作过,然而,就我所知,他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对Ilizarov技术和原理掌握、理解和表达水平最高的医生,并多有所创新和发展,如本书第4、5、17、20、35、36等章节内容均为他在Ilizarov技术领域中的绝对原创,令人钦佩。对现今的骨科医生而言,Ilizarov技术中的某些技巧和器械似乎过时了,甚或在库尔干也不再应用,然而Solomin医生是一个有心人,他不余遗力、精心整理和发掘了G.A.Ilizarov教授的真传,给读者展现了原汁原味的Ilizarov方法,这是其他同类书刊无法企及的。人心思散之时,经典的传承恰似春风沐雨,沁人心脾。第三,尽管我接触骨延长可以追溯到1994年,然而,真正地专业从事肢体矫形工作则是始于2008年春,距今方10年矣。在过去的岁月里,为了学习和实践Ilizarov技术,我不断旅行,足迹涉及美国、意大利、俄罗斯、韩国、日本等,无奈天资驽钝、勤勉有缺,自觉对该技术的理解、吸收和应用尚嫌不足。就我本人多年来学习的经验表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老师侧重和擅长的领域不同,故而初期所学知识都是散在的、多元的和无序的。正是对本书第一版的翻译,使我将散发的点滴肢体延长知识结合为一个整体,对Ilizarov技术的认知和感悟得以升华。我国地大物博、医生众多,但专业从事骨延长与重建的医生却很有限,由于器械供应、医保政策、培训和教育、文化习惯等因素所限,今后在手术标准化、认知统一化和教育规范化等方面尚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我本人目前尚无能力和水平独自撰写同类专业巨著。本书共有36章,分为三部分,即总论、各论和附录。第一部分总论为第1~9章,内容覆含外固定历史、生物力学、命名原则、断面解剖与穿针关系、支架构筑、术前准备和作者单位介绍等。第二部分为专业各论,包含第10~33章。其中第10~13章为四肢新鲜骨折固定,第14、15、19、23、24章为骨折并发症处理,第16和18章为畸形矫正,第17、20、26章介绍了外固定的新器械和新技术,第21、22、28、29、30章为外固定用于特殊部位,第25、27、31章为外固定用于特殊人群和疾病治疗,第32和33章介绍了外固定术后管理。第三部分为附录,包含第34~36章,主要介绍外固定支架性能测试方法。鉴于本书体量过于繁杂和庞大,横跨多个学科,对读者的阅读能力和心理承受都形成了挑战。我们的建议是,如果想掌握本书的内容,最好的方法是首先要熟读和理解第一部分总论,然后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爱好,在第二部分中选择性阅读所需内容即可。对初学者而言,不建议直接阅读第二部分的内容,因为直入难题会使初学者望而却步,从而丧失信心。需要提醒的是,第一部分的内容阐述的不仅仅是环形支架的基础,也是所有外固定应用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另外,很多专业名词和术语也是在第一部分中形成和固定的,贸然闯入第二部分则很难看懂书中的专业词汇和术语。翻译一本书要求做到“信”、“达”、“雅”,我的理解是,信就是忠于原著,不可随意曲解和更改,达就是要遣词到位,不能疏漏和丢失,雅就是行文流畅、朗朗上口。本书为专业书刊,编著者甚多,又跨越多个学科,原著者的英语写作水平真的不敢恭维。针对如此状况,翻译难度可想而知,为了尽量做到信、达、雅,翻译者殚思竭虑、勤耕不辍,反复校对和商磋,唯恐疏漏和谬误产生,当然,最终的成果尚需读者检阅和指正。在最初的翻译计划中,我原本打算删除那些骨科专业之外或临床很少用到的章节,但在后来的翻译过程中,为了保证译稿忠于原著,并保持全书的完整性,全体翻译人员一致决定照章翻译,因此本书出版还将惠及与牵张成骨密切相关的兄弟学科。与第一版相比,本书增加了 因此翻译、校对工作量巨大,这些工作主要是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修复重建专业的多名青年才俊们协助我一道完成的,他们牺牲业余时间,兢兢业业、刻苦努力、字斟句酌、挑灯夜战,数易其稿,为传播和发展中国Ilizarov技术贡献绵薄之力,可亲可敬。此外,广州南方医院创伤骨科覃承诃团队、武汉同济医院创伤外科易成腊教授以及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刘铭医师承担了部分初稿翻译任务。所有参与本书翻译工作的人员都应得到尊重和感谢,历史不会忘记!翻译本身就是学习,我相信,通过翻译本书,所有的参与者对Ilizarov技术的了解都将更加透彻。 康庆林 2017年12月20日上海
对许多关心孩子腿型的父母而言,Blount病这个词并不罕见,因为你一到医院,可能医生就会给你提到这个词,尤其是儿童骨科医生。那么,Blount病到底是一种什么病?能治好吗?有什么后遗症?,本文就家长们关心问题做一个粗浅的科普。 一切要从100年前说起。 1922年,德国外科医生Erlacker就在德文文献中报到了这个毛病,但此后15年间,这个毛病并未受到关注。一直到1937 年, Walter Blount 才用英文系统性总结了28例此类病例的典型临床特征,此后,该病即以Blount’s disease命名。1953年, Langenskild A Langenskild A [7]分析 了 71 例 Blount 病患,并将该病分为6型。那么,为什么这个毛病要用人名命名,而不是以常见的疾病原因或者外在表型而命名呢?凡是均有因果,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毛病的临床特征,就知道了原因。 Blount病的临床特征是:以胫骨近端后内侧翻、内旋、前凸或者后凸并有短缩等复合畸形为表现,显然这类症状和目前临床已知的矫形疾病都无法合拍,我们也无法用常见的“内翻或外翻”来简单概括这个毛病,它是一组复合的、复杂的、多维的畸形综合症。 迄今为止,对于该 疾病的发机制 ,尚未完全 明确 。目 前 普遍认为畸形 是由遗传因素与发育共同导致 。肥胖和拉美裔、黑人更易得。 Blount 病根据发病时间 可分为婴儿型(早发) 和青少年迟发型。早发患儿胫骨近端 畸形更 严重,双侧多同时累及 ;而晚 发患儿股骨远端骺畸形常先于 其他畸形 ,常仅限 于单侧。 然而, 早发和晚是否代表不同年龄的一疾病过程仍然存在争议。 说了这么多,对家长而言,因为非医学人士,听起来挺头痛,再说,大家关心的重点一定是如何预防和治疗,所以,我们重点强调一下该病的治疗进展和我们上海六院矫形外科的经验。 在过去的 50 年里 ,处理 Blount 病的核心原则 始终未改变 ,在此 基础上 发展 出以下 治疗方式 。 第一种: 支具治疗 Shinohara 建议 III 期及以下患儿 4岁前每六 个月复查一次,若 月复查一次,若 畸形持 续或进展 则在 4岁后手术治疗 。目前尚没有应用矫形支具治疗青少年型 Blount 病的报 道。 第二种:半骨骺临时阻滞骨骺阻滞 治疗是通过 去除骺板的外侧部分这项技术 的难度和发病率较低, 仍建议将其作为 首选 治疗方法 ;在其疗效不佳 的情况下, 仍 可随时 辅以 截骨 矫正 术 。8字钢板治疗还有一个并发症是 螺钉 疲劳 断裂 ,这 在肥胖患者中经常发生。 第三种:截骨矫正治疗 干骺端截骨术是 3岁以上 Langenskiold III 期及以上 儿童 型的基本治疗方法 ,同时也是应用最广泛的青少年型治疗 方式 ,尤其适用于 严重畸形和生长潜能不足的情况。根据矫正速度,截骨矫正分为两大类: 即刻 矫正和逐渐矫正 。 第四种 牵张成骨与畸形矫正 利用外固定未完全骨化骺板作为成单元,在没有截的情况下,依靠外提供牵张力分离骨骺与骨干, 纠正成角畸形。 当然,骨骺阻滞与截骨矫正各有优劣,需要个性化的手术决策。典型的儿童布朗氏病图1 儿童布朗氏病的典型X片改变
特别提醒:当你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网站看到了和这些文章相类似,或者雷同,或者完全相同,或者部分内容相同的文章,我郑重宣布,那就是,那些卑鄙的网站或个人抄袭剽窃我的,这里是原文。上海六院康庆林。 我在脚趾短小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并有丰富的经验总结,先后发表在我的网站中,现在有网张和个人未经我同意,私自转载。为了让病友们更多的了解该病的治疗方法,现在,我将这些文章汇总,以飨读者。 特别友情提醒:为了让那些想做手术和已经做过手术完全康复的朋友们交流心得,互通有无,欢迎各位加入 美趾之家一群和二群,群号:96450885,109254182。 任何一位脚趾有毛病的患者,只要读了我的全部14篇文章,估计对这个病就知道要不要治疗,如何治疗了。没有任何的烦恼。 1脚趾短小到底要不要做开刀 http://orthokang.haodf.com/wenzhang/24790.htm 2 脚趾短小有什么危害? http://orthokang.haodf.com/wenzhang/14279.htm 3 第四脚趾短小症的治疗方法http://orthokang.haodf.com/wenzhang/95003.htm 4 关于脚趾短小手术矫正的相关事项http://orthokang.haodf.com/wenzhang/95023.htm 5 打算治疗脚趾短小(跖骨)症的朋友一定要看http://orthokang.haodf.com/wenzhang/60201.htm6 再谈有关先天性脚趾短小症手术矫正的相关问题http://orthokang.haodf.com/wenzhang/123877.htm 7 关于短趾(指)延长手术的问题——一个网友的心声 http://orthokang.haodf.com/wenzhang/154124.htm 8 对跖骨短小(脚趾短小)延长事宜的再补充 http://orthokang.haodf.com/wenzhang/169393.htm 9 脚趾延长有什么风险?: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116964804.htm 10先天性手指短小症(短指症)的治疗方法: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150091.htm 11 先天性第四跖骨短小症(短趾症)截骨延长的效果-典型病例: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688449196.htm 12双足多发性先天性跖骨短小症的截骨延长-典型病例: 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736015159.htm 13 康庆林教授发表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上有关脚趾延长的学术论文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37839.htm14 第二跖骨短小截骨延长--典型病例 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866829177.htm 说实话,目前所有患者能问出来的问题,都有答案包含在我的14篇文章中。自以为还能问出新问题的患者,皆是没有仔细阅读我的文章,或者干脆没有理解文章含义所致。 所以,建议各位在问问题之前,最好把我的14篇文章每篇读10遍以上,烂熟于心,这样对这个毛病的认识就非常的深刻了。 特别说明,目前几乎所有的国内中文网站里有关脚趾短小,短趾症,先天跖骨短小症的诊断治疗介绍等等内容,无论是系统的,还是片面的,都是未经我同意在以上14篇文章中转载粘贴或者剽窃的。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严禁转载鄙视并严厉打击不劳而获全盘照抄的蛀虫!
康庆林教授近年来潜心钻研肢体畸形的矫正与修复,特别是对足踝部畸形的矫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对矫形手术技巧与技术屡有创新与发展,使一个个畸形残缺的足恢复了正常的行走功能,并且获得满意的外形,是中国目前在马蹄足畸形矫正中的最富有经验的矫形专家。康庆林教授在足踝畸形矫正的疾病谱十分广泛,包括各类儿童先天足部畸形的手法矫正(Ponseti疗法)、成人马蹄内翻足、创伤后马蹄足畸形、高弓内翻足、足外翻、足内翻、仰趾畸形等等。 本文汇总了康庆林教授对各类马蹄内翻足矫正的总结论文,以利于患者参考和阅读。1 矫正马蹄内翻足畸形不要盲目滥用Ilizarov技术—附典型病例 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784660845.htm2 南方地区成人马蹄内翻足治疗联盟正式成立 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173893.htm3 成人马蹄内翻足治疗中需要注意的技术问题 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566050460.htm4大龄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矫正—应用肌腱转位并组合式外固定器固定 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76305409.htm5 成人马蹄内翻足的矫正最好采用Ilizarov技术 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170999.htm6 小腿或者脚踝外伤后脚后跟不着地(马蹄足)的治疗方法 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14500.htm7 应用Ilizarov环形支架矫正马蹄足的几个技术问题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56736.htm8 中足楔形截骨并外固定治疗严重的高弓马蹄畸形(CMT病)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1123614897.htm
低血磷性佝偻病作为一种家族遗传特征的罕少见病,越来越多的收到医生和病家的重视。因为,我们兢兢业业、艰苦奋斗的目的,就是一个:让生活更美好。美好的生活基于健康的心理和躯体,所以,只有身体好,才能更好的享受生活。低磷佝偻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双下肢严重畸形,内翻、外翻、顺风腿或者K型腿或者很难命名的奇形怪状,总之,不仅仅是外观难看,最主要的是,畸形的下肢严重影响负重和行走,给生活、工作、婚姻带来无尽的烦恼。因此,医生,特别是矫形外科医生,肩负重要的使命,那就是把畸形矫正。有关低磷佝偻病的医学遗传学、分子发病机理、发病特征和内科治疗,和治疗策略等,在既往的文章中,我都有详尽的描述,因为文章太多,很多病友找起来很困难,今天闲来无事,把这些文章的链接集合在一起,有助于各位品鉴和应用。1儿童低磷性抗维生素D型佝偻病除了吃药,有必要手术吗?(原创):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6851204228.htm2严重O型腿(低磷性佝偻病)的矫正与相关问题(原创):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4788186023.htm3重视儿童低磷性佝偻病的早期治疗—严重O型腿的矫正随访(原创):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877288639.htm4康庆林大夫近年来在低磷佝偻病治疗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原创):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1096408749.htm5成人严重畸形的O型腿、X型腿矫正时要甄别低磷性佝偻病: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571055359.htm更多文章,期待中~~~~~~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显效,中国正在步入老年化社会,好在国家放开了生育控制,现在中国人爱生孩子的本性立即得到了反弹,所以,谁也别嫌空气差,怨谁啊。每个人都为雾霾做贡献,每个人都享受着雾霾的侵扰。闲言少叙,书归正传。 老龄化社会,在骨科医生眼里那就是看病的都是老年人腿痛胳膊疼,每天门诊熙熙攘攘,都是老人求医问药,可怜辛苦一生,辛勤哺育儿女成家立业,如今落得个全身不适,结果看病竟然连个陪得人都找不见,晚景凄凉令人叹啊。 这些抱怨腿痛的病人,一看就知道,都是退变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或者叫关节炎、滑膜炎、骨质增生或者长骨刺,其实都是一回事,因为关节磨损的太厉害,软骨消失骨质外露于关节液中,所以,疼痛难忍,步履蹒跚。得了关节炎,首先就是吃药,不行就往关节里面打润滑油,再不行就要手术了,手术轻的就是用把关节内的骨刺清理掉,再不行就要换人工关节了。所谓的人工关节,就是把你坏掉的关节消掉一层,然后换上一个金属的,听起来很好,不过,第一很贵,一般人换不起,没有医保就更受不了,第二,这种关节置换一旦失败就要融合膝关节了,就是要弄成死的,腿变成直棍,一旦如此,不如不做。 其实,很多老年人不知道,除了关节置换之外,大多数病人还有另外一个选择,那就是胫骨高位截骨(high tibia osteotomy,HTO)。这个名字听起来,既恐怖又难理解。说的这里必须从头讲起,那就是,人站直了,腿一般应该是一个直线,这样,力量传导就均匀分布在膝盖的两侧,这是理想的状态。但是,亚洲人,特备是东亚人,如韩国、日本、中国人,都有膝内翻的特征,这是种族特征,没法改变,这样的话,当人站立时力量传导就偏在了膝盖的内侧,所以,长此以往,膝盖的内侧磨损厉害,这就是关节炎,前面已经谈过了。 针对这样的情况,根本不需要换关节,因为通过做一个小手术,就是骨头的力线改正一下,就可以达到满意的结果,因为骨头掰正了,膝盖受力均匀了,或者有意让外侧多受一点力,膝关节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疼痛的病因,效果非常好,术后一周下地就可以感受到效果。即使这样以后效果减弱,也不影响最终的人工关节置换。 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65岁老太太,双膝蜕变膝内翻,在别处都要换关节,我们做了截骨手术,术后3个月,行走如常,不需任何止痛药物。
年过六旬的惠阿姨徘徊了很久,鼓足勇气走进了我的诊室,向我倾诉了她心中的秘密。原来惠阿姨年轻时容貌姣好,追者甚众,而自己又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始终对自己的罗圈腿耿耿于怀,苦于当时求医无门,而她又忙于和所有同时代的女性一样:工作、结婚、生子等,一生忙忙碌碌,岁月匆匆。转眼就到了退休年龄,惠阿姨刚想享享清福,含饴弄孙,忽然发现,自己一双恼人的罗圈腿不仅难看还经常罢工,膝关节隐隐作痛,时不时还会肿起来,真是让人苦不堪言。到街道医院也配了药,但天天吃药总归不是事啊,再说老吃止痛药对胃也不好,周围的人都说不行就换人工关节吧,惠阿姨是个传统的人,把自己的膝盖换成铁的,一时半会她还真想不通。正在她苦恼之时,有一天她听邻居说现在上海六院开展了胫骨高位截骨术(HTO),不换关节还能把腿弄直,特别是能彻底根治关节痛,从此和止痛药拜拜,这当然是天大的好事。 惠阿姨的毛病是典型的退变性膝关节炎,俗称关节炎、长骨刺、骨质增生、关节积水等。人的膝关节和自行车一样,用久了就会坏掉,所以这种毛病叫退变,所有的人老了都会得这个毛病,只是轻重程度上的个体差异,所以最近微信里疯传的一个帖子说,要想保护膝关节,少吃多游泳。而罗圈腿的学名叫膝内翻,膝内翻不仅仅是难看,最重要的是由于关节力线偏移,导致关节两侧受力不均衡,所以,和正常人相比,罗圈腿患者更容易早得关节炎,惠阿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胫骨高位截骨是一种非常适合治疗伴有膝内翻的退变性骨关节炎的手术,该术式的应用非常成熟,效果明显,不仅能极大改善膝内翻的外观,最重要的是能改变膝关节的力线,使关节内的力学分布达到一个新的平衡,达到根治疼痛保护关节的目的。说白了,这种手术是保留自己的关节,不用换人工的异物关节,因此,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上海六院康庆林大夫近年来主攻下肢畸形矫正专业,取得丰盛的经验。 在和惠阿姨以及其家人经过详细的沟通后,惠阿姨接受了HTO手术,一周下地,一个多月就完全恢复了行走。三个月回访,惠阿姨对这个手术赞不绝口,不仅根治了疼痛,而最让她暖心是,她从此拥有了一双笔直的双腿!图1手术前外观和X片图2手术后外观和X片,罗圈腿变为笔直的腿图3膝关节的功能
现在很多病人包括家属看病,最直接的途径就是上度娘,一百度什么都有了,不用去医院,互联网就帮助你获得了一切,真是好啊。不过,我给你要泼一下冷水,你可知道,魏则西就是样死的。小孩四肢骨头长了个包,到医院拍片,拿到报告一看,哎哟,“软骨瘤”,回家马上百度,一下子跳出来几十页,什么软骨瘤、骨软骨瘤、内生软骨瘤、外生软骨瘤、骨软骨瘤、多发性骨软骨瘤、单发性骨软骨瘤、Ollier病、多发性遗传性外生软骨瘤、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五花八门、包罗万象,看得病人无所适从、头晕目眩、眼花缭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医学名词和其他事物一样,有时有多个名字,有时不同的名字同一个意思,而同一个名字(俗称)不同的含义,所以,只有专业的医生才能真正理解,从而给出正确的诊疗方案,让病人少走弯路,不会丢财丢命。如何理解这些问题呢?康庆林大夫多年来致力于“软骨瘤”之类疾病的矫形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心得,愿与病人和家属们分享。在本文发表之前,我想再次强调:“软骨瘤”虽然有个“瘤”字,但是和通常我们理解的“肿瘤”是不同的,这类肿瘤极少恶变,更不会传染,也不会侵犯软组织,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使骨骼变形,也就是出现畸形,当多余的骨头切除即“切瘤”后,再把畸形的骨头弄直,就算是治好了,瘤子可能仍然存留,但是,这个瘤子本身并不需要治疗。所以,这是一个骨科里的矫形外科问题,应该看矫形专科医生,而非骨肿瘤医生,有关这个问题我在早先的文章中已经提到过。另外一个需要特别提及的是:这类骨瘤,长在骨内的叫内生软骨瘤,一般不会遗传。长在骨外的,当然就是外生软骨瘤,不过,真正的学名叫做骨软骨瘤,我也在先前的文章中解释过,如果多发的,那么多数都是遗传的。当然,如果双方父母都没有,这就属于基因突变,从此之后,病人有可能从此传给后代。这不是我强调的重点,我想说的是,无论内生还是外生,都是生来具有的,也就是小时候既有,那么,儿童时期的治疗原则把控非常要紧,不可盲目投医,更不可盲目治疗。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肿瘤会有变化,什么变化,此处只说一个,比如内生软骨瘤,我们的治疗原则就是儿童时期,矫正畸形,防止畸形加重,如何矫正,各种方法,微创的,支具的,等等,核心的目的是矫形,而非治疗肿瘤本身。而一旦成人,这种肿瘤的生长就会停止,骨骼基本定型,畸形不会再加重。换句话说,儿童时期的内生软骨瘤会导致骨骼畸形,这种畸形到成人后就会停止,畸形就不在加重,就是固定了。至于儿童时期和成人之后如何矫正,那是另外一个问题。说到这里,很多病友可能云里雾里,康医生到底要说什么?不要着急,我下面有很多链接,只有你把我所有的链接都看了,反复多次,就知道我要表达的意思了。判断一个医生,对软骨瘤治疗到底是不是在行,我只是给你说,如果,有医生对多发性内生软骨瘤病要进行剐瘤植骨,那么,这个医生对内生软骨瘤的治疗一定不是很在行。以下是我发表的有关此类疾病的文章链接,欢迎阅读:1多发性骨软骨瘤合并桡骨头脱位的处理策略—典型病例: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5782855076.htm2有关“软骨瘤”如何区分内生还是外生?: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6123282243.htm3多发性外生骨软骨瘤切除后为什么会复发?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5793221185.htm4多发性内生软骨瘤(Ollier病)的治疗—典型病例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5212803199.htm5关于多发性骨软骨瘤治疗中的几个认识误区-很有必要更正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4841532011.htm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康庆林大夫个人网站https://orthokang.haodf.com/未经许可,严禁转载鄙视并严厉打击不劳而获全盘照抄的蛀虫!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是一种源自胚胎的胫骨发育不良性综合征,典型的胫骨假关节包括以下几个特征:患肢短缩纤细、小腿中下段向前外侧突出,踝关节背屈外翻、足弓高;X片显示胫骨中下段骨不连、局部假关节形成,远近端骨段纤细、锥形变、髓腔封闭、实变。多数患者合并有躯干部的咖啡色斑,严重者甚至合并有体表颗粒样结节,是为神经纤维瘤。需要指出的是,超过90%的患儿出生时并未形成假关节,只是外观有前凸畸形,如果拍片就会发现,胫骨除了前凸,尚有髓腔封闭、局部囊泡样改变、髓内错构样增生等不同程度的问题。所以,假关节这个称呼,也有学者认为不妥,以讹传讹,难以改变。基于最初的X片,有很多分型,最常见的是四分法:弯曲型、囊肿型、硬化型和假关节型,其实,这些分型都是静止的,而疾病的类型是变化中的,比如,囊肿型和硬化型是指假关节未骨折之前的状态,一旦骨折即永难愈合,成为假关节型。而且不管什么样的分型,其实都无法真实反映治疗的难度。因为假关节只要没有形成,换句话说,如果胫骨局部发育不良但连续性存在,那么,他们的预后就是好的。此处不再赘言。近20年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康庆林团队,一直致力于儿童先天性四肢发育不良性疾病的诊治和研究,治疗了大批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病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创新应用了局部植骨方法和植骨理念,修正了既往文献中针对此病的治疗缺陷和误区,并提出了新的分型观点,深受同行推崇。现将康庆林教授近年来在好大夫网站的发表的相关文章罗列链接,以备患友们查证:1儿童先天胫骨假关节治疗—正确的思路非常重要(附典型病例)...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2701587867.htm2 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保守治疗的长期随访-1例典型病例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2696666228.htm3 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治疗—成功经验介绍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1531070428.htm4什么是先天性胫骨弯曲症-典型病例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1421071648.htm5关注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治疗-附典型病例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1420981789.htm6 儿童骨不连的处理需要注意的技术问题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112650.htm7 采用单边支架即时矫正并延长治疗严重的小腿畸形—典型病例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558104669.htm8Ilizarov技术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独占鳌头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134430.htm
“美不美,看大腿”近年来,人们对脸部五官整形的要求已经疲惫了,更多的人把目光投放到下肢,因为,腿不仅仅是行走的器官,更重要的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诞生和发展,双腿承担的重担已经远远超过了体重,一双健美的双腿能给人们带来了运动快乐、身材颀长、饱满的自信、身心的健康。此外,与面部美容不同的地方是,对畸形的腿部进行矫正和美容,还能尽早预防关节炎的发生。这在我先前的文章中已经叙述过了。平时工作较忙,而网友们对美的追求又坚持不懈,因而,我每天都要回答无数遍同样的问题,费神费力,为了使大家能有方便地阅读到我的每一篇相关文章,特在这里总结了一个链接。再次重申,如果你们在哪里看到了类似的章节,都是不良网站剽窃我的文章,这里是原创。1采用环形支架逐渐矫正双膝内翻(O型腿)—典型病例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816764221.htm2采用单边组合支架即时矫正O型腿的疗效—典型病例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736465932.htm3矫正O型腿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普及科学发展观十分必要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700124754.htm4什么是下肢美容矫形?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407488271.htm5 O型腿矫正的高级问题——真假O腿的治疗方法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412974631.htm6如何拍摄标准的下肢外观照片—介绍一种简单的方法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538441619.htm7成人严重畸形的O型腿、X型腿矫正时要甄别低磷性佝偻病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571055359.htm8矫正膝内翻—内固定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700624416.htm9 X型腿和O型腿的矫正,是一次性矫正好,还是逐渐矫正好?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142086.htm10 X型腿和O型腿的矫正,到底选择内固定好,还是外固定好?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142079.htm11每天绑腿、正O仪、小针刀等等能治好O型腿吗?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570246123.htm12 O型腿X腿矫正需要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与病友们交流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76191233.htm13 X型腿和O型腿如何治疗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142040.html14 O型腿和X腿矫正手术有什么并发症、后遗症和风险???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964898615.htm
儿童低磷佝偻病是目前门诊最常见的儿童骨代谢性疾病,由于与生具有的肾小管功能缺陷,患儿血磷水平严重低于正常,最终导致生长发育期,骨代谢与重建过程中用由于缺乏磷的参与,导致骨质软化和畸形,给患者造成终身残疾。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医生,对低磷佝偻病的治疗都非常关注,唯恐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鉴于上海六院矫形专家康庆林大夫多年来的奔走呼号,和不遗余力的科普宣传,现在多数家长都知道,儿童时期的低磷佝偻病,应该着重内科治疗,即主要是补充磷酸盐合剂和活性维生素D(罗盖全),一旦确诊,至少要服用到18岁完全发育为止。这两种药物都是常见药,特别是后者,医院都能买到,麻烦的是磷酸盐合剂,因为容易变质,一般都是专科医生配制的,没有药厂专门生产。不管怎么说,配药不是难事。内科治疗,补磷吃活性维生素D绝对是治疗此类佝偻病的金标准,我这里就不再提及了。我要说的是,对发育中的儿童,除了吃药和内科治疗,真的就不需要外科干预了吗?如果你上百度搜索“低磷佝偻病”类似的词,映入眼帘的是铺天盖地的内科治疗和喋喋不休的发病原因,真正有关外科干预的话,很少有人提及,儿童吃药可以把已经弯曲变形的腿吃成直的吗?实践证明,仅仅应用内科治疗,儿童低磷佝偻病是不可能把弯曲的腿变直的,吃药的目的是:1 增加骨的强度,防止已经变形的腿继续加重;2 同时,在生长发育中,畸形有望变轻,孩子也许能高一点;3 其余那就是,包括保护肾脏和牙齿等。对已经出现的畸形,要想矫正,唯有手术。一说手术,很多家长和年龄大的孩子都是排斥的,谁乐意在腿上挨刀啊,对吧。但是,天不遂人愿,想让腿好看,那就只能挨刀了。另外一个排斥的原因是,很多孩子做了手术,但是效果并不好,甚至完全复发,使家长对手术的效果产生了疑虑,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宁愿在发育后再手术。那么,怎么手术呢?何时手术呢?如何保证矫正的效果呢?这些问题必须解决,否则,我这篇文章就白写了。根据我多年来矫正此类疾病的经验,现在与病友分享:第一,低磷的孩子如果想矫正畸形,除了正规吃药,只能手术矫正。第二,矫正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钉8字钢板,微创手术,缓慢矫正,可以说,这个手术效果不确定,因为低磷的孩子长不高,畸形的位置也不是仅仅位于关节,所以,有的孩子效果不好,有的孩子尚可。另一个就是截骨矫正,就是大手术,把骨头敲断,然后外支架固定,吃药维持,长好就好了,也可以再更换为髓内针固定。第三,吃药是矫正的基础,并不矛盾,只有正规吃药,才能取得手术后的满意疗效。在过去的10年里,我们的经验表明,对发育中的儿童手术,只要方法得当,医患配合,完全可以取得完美的结果,畸形不会复发,增添儿童的自信心,提高了体育活动能力,预防了关节炎的发生。这也正是儿童矫正相比成人后矫正的优势所在。典型病例:女孩,10岁时来诊(2013年1月),膝内翻并双小腿内旋,走路呈鸭步,X片显示典型低磷改变。采用双股骨、双胫骨即时矫正外固定,同时小腿去旋转,截骨愈合后,采用弹性钉维持,并坚持内科治疗。6年后随访,畸形无复发,外观和功能好。图1 低磷,双膝内翻,双足内旋,X片示杯口样改变图2 随访6年,手术后畸形无复发 弹性钉在位,外观和功能好本文系康庆林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已经对多发性外生骨软骨瘤(multiple hereditary exostosis, MHE)的整体治疗理念和原则进行了阐述,参见链接: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4841532011.htm。 这篇文章因为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得到很多病友和家长的共鸣。很多病友来信垂询相关并发症的解决方法,其中较多提到了多发性骨软骨瘤发生在前臂时,往往会造成比较严重的畸形和功能障碍。突出表现在:前臂短,向桡侧(大拇指一侧)和背侧弯曲,形成弓状凸起,外观丑陋;前臂旋转受限,握力下降;特别是随着年龄发育,很多病友会发生一种非常棘手的并发症,即桡骨头脱位,轻者仅仅是局部凸起,严重者会脱至肘关节上方,不仅影响外观,还容易引起局部皮肤破溃,桡骨头外露,致残风险巨大。 这种现象在儿童骨科称做骨干续连症(diaphyealaclasis),其实是前臂的两根骨头交错生长,对合关系不正常所致。根据康庆林大夫多年来治疗多发性骨软骨瘤的经验发现,此类肿瘤多侵犯儿童尺骨的远端骨骺,其长度变化停滞,而桡骨远端骨骺多不受影响,这就会导致两根并排的骨干出现问题,即桡骨要变长,而尺骨长度保持不变,桡骨的上下两端都受到尺侧(包括尺骨和周围的软组织)牵拉和限制,长而久之,即形成凸向桡侧的畸形,类似弓弦状改变。当这种变化持续存在时,最终使尺骨和桡骨两者远近端之间的关节发生脱位,即肱桡关节和下尺桡关节的脱位,肱桡关节脱位就是俗称的桡骨头脱位。下尺桡脱位的处理比较简单,当尺骨延长后,桡骨和尺骨的远端一样长,就能自然复位。而桡骨头脱位的处理就比较麻烦,因为肱桡关节(就是肘关节的一部分)之间和上尺桡关节之间共同构成了特有的旋转稳定结构,一旦形成陈旧性脱位,即使尺桡骨长度恢复一致,也很难恢复正常的对合关系,因为儿童的骨骼在发育中,形状会发生渐变。由此看来,尺骨远端的骨软骨瘤不单单是一个良性肿瘤的问题,实际上会严重影响到患者前臂的发育和外观,如果处理不当,后果很严重,值得相关专业医生和患儿家长深思。家长肯定会问,应该怎么治疗?或者说,为什么去了不同的医院看了不同的医生,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是可以预见的结果。如果见了骨肿瘤医生,会说切掉瘤子,其他不处理;见了成人骨科医生,会说继续观察吧,无法处理;见了儿童骨科医生又说,可以切瘤子,也可以延长尺骨,但是今后功能无法保证。因此,病人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是好。多发性外生性骨软骨瘤发生率虽然比较高,但是毕竟属于少见病,而治疗的因素又涉及多个学科,比如骨肿瘤、儿童骨科、手外科、矫形外科等,因此,任何专业面比较单一的医生处理此类疾病,由于处理经验和数量有限,难免会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因此,说法五彩缤纷,不足为奇。这种前臂的骨干续连症伴发的肱桡关节就是桡骨头脱位,到底应该如何处理呢?因为脱位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逐渐形成的,有无预防措施呢?尺骨远端的瘤子应该切还是不切?我想这也是病友和家长最关心的的核心问题。在前面的文字中,我已经大致普及了前臂解剖和结构的基本知识,这是理解我在后续的章节中解说治疗方法的基础。而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中我也提到了切瘤子的几个原则,大家可以参考开头给出的链接。尺骨远端的瘤子切不切基于以下几点:即是否影响外观和功能(旋转)?是否快速增大有恶变倾向?是否延长后与桡骨远端的尺侧不匹配?如果是,则切除,如果不是,则切除不是必须的,当然在延长尺骨时,对细而尖的尺骨远端修整一下也未尝不可。理解这个原则的前提是,病友和家长必须搞清楚,骨软骨瘤虽然是“肿瘤”,但其骨质一般和正常的骨质区别不大,这个瘤也是骨头,除非有恶变,不需要像治疗恶性肿瘤那样激进,此瘤非彼瘤也。预防桡骨头脱位的最好措施就是,对明确诊断为尺骨远端骨软骨瘤的患儿定期复查拍片,一般周期以半年为宜,对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更应特别关注,因为肢体长度将有快速的变化。长得越快,脱位的速度越快,就这么简单。如果发现桡骨头有脱位迹象,就要尽早手术干预,方法就是延长尺骨和矫正畸形,当然不是说的这么简单。否则,一旦发生桡骨头脱位,治疗的难度就大大增加。无论怎么预防和观察,总有一部分患儿会发生脱位,治疗将非常棘手,康庆林大夫多年来从事儿童四肢畸形与矫正,对骨干续连症的治疗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对此类患者,需要通过复杂的前臂尺桡骨延长和矫正步骤,方可使桡骨头回归相对正常的位置,手术次数多,治疗过程繁琐,需要良好的医患配合,病人和亲属的理解和支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儿童而言,预防脱位的尺骨延长术和矫正有时可能不止一次,只有听从医生建议,方能取得满意疗效。事实证明,尽管桡骨头脱位治疗难度大,但仍有希望获得满意的疗效。最后,对同行们提出一点忠告:对畸形严重的前臂,绝非单纯延长尺骨这么简单,需要对尺桡骨同步延长,同时矫正尺骨近端,通过多次手术调节,才可能使桡骨头复位,因此,环形支架是治疗的首选,而不宜采用单边支架。附一例典型病例:图1 14岁女性,左前臂MHE合并桡骨头脱位,术前外观和X片图2采用环形Ilizarov支架缓慢矫正畸形,并牵拉桡骨头复位,过程复杂,治疗周期约9个月图3最终的肘关节功能和外观,并有X片显示,桡骨头大致复位,但不影响功能,前臂外形好,长度也恢复,效果满意
炎热的夏季已经过去,凉爽的秋风迎来了开学季。门诊儿童骨科病人明显减少了,但是,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复。随着我在儿童足踝疾病方面经验的积累,在过去的暑假中,有太多的家长来找我给孩子看平足症,平足原来有这么多需要医生的关注。平足症,也叫扁平足,俗称“平板脚“,简称:平足,英文叫做:flatfoot。是指站立时,足纵弓塌陷、前足外展、足跟外翻伴有相应的症状的足部疾病。既然是疾病,那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不适之症,诸如:外观难看,走路外八字,不能跑快,长途跋涉时容易疲劳,体育成绩不佳,无法弹跳和跨越等,严重者最终导致严重的足多发关节炎,并出现疼痛。除此之外,平足症的患者因为长期走路姿势不佳,还会导致下肢髋膝和腰椎多个部位的不适和过早退变。如此看来,平足症绝不是一个可以被忽视的危害。儿童一般3岁后,在行走时逐步形成完整的足弓,如果3岁后以后孩子站立走路,仍然表现为足外翻,足弓塌陷,足部被动活动柔韧过度,就要到医院来检查。确定是否扁平足,其实很简单,脱鞋一站就知道了。家长喜欢问:这是怎么得的,就是病因,真的不好回答,多数情况下,这属于遗传,父母一方有这个毛病,孩子容易得。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明原因,就是无缘无故。既然,平足这个毛病有这么多的危害,再去追究怎么得的这个毛病其实就不是主要的,因为,已经既成事实无法改变了,放眼向前看,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如何治疗这个毛病。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关心儿童平足,其实就是爱国。所以,这个问题必须认真对待。家长来看病,常见的心理就是,既要治好病,又要不受罪,或者不花钱,想法当然是好的,但是现实很骨感。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足弓垫,就是在脚心的位置,根据脚大小买一个垫在下面就好了,可以网上买,也可以定制,一般医院里面的药械部都有。足弓垫的好处是,满足了家长的心理,不痛不痒花钱也不多,容易获得。但是,我必须讲真话。采用足弓垫治疗平足症,治标不治本,就是只能改善症状,而无法真正的改变或者恢复足弓,这个很多有心的家长也得出同样的结论,所以,我不得不说:平足症的孩子,在早期可以通过垫足弓垫改善症状,随着年龄和体重增加,如果出现明显的症状,建议尽早手术。手术都有什么方法:1距下关节制动器;2跟骨截骨植骨延长;3跟骨后部截骨内移;4胫后肌止点前移(同时切除副舟骨);跟腱延长术;关节融合术如何选择手术方法?一般来说,轻度的,可复性的平足,年龄6~12岁者,通常单纯距下关节制动就可以了,就是往脚后跟里面塞个小塞子,微创手术,我们做了很多。当然,有的患者做了这个手术,仍然不够,就是无法完全矫正畸形,那就要附加手术,通常首先做胫后肌止点前移手术,这个手术稍大一点,口子4-5公分。如果觉得跟腱紧,可以同时松解跟腱。什么时候采用截骨手术,听起来够瘆人的?如果错过了最佳的微创手术时期,孩子已经发育了,12岁以后,脚都穿大人的鞋码了,就算是脚不着地,足弓也没有,那就要动骨头了,截骨,各种截骨。当然,为了减少创伤,也可以合并距下制动手术和跟腱延长术。如果一直没有正规治疗,都成人了,关节炎了,不光是脚难看的问题了,这种情况就只能做关节融合了,当然脚脖子还是可以动的,不要担心,融合的是脚里面的小关节。肯定,我这篇文章里面有很多的专业词,很多人看不懂,其实,不要担心,没必要,你听医生的话就可以了。附一个典型病例:男,13岁时来诊,双脚平足很明显,走路累跑不快,体育成绩差,查双足扁平,负重时足前部外展、内侧纵弓塌陷,舟骨突出,足跟外翻。采用双侧距下螺钉制动,半年后随访,左脚恢复好,右脚效果不理想,遂采用胫后肌止点前移,并跟骨前部延长,又一年后随访,双足足弓恢复,自述功能好,体育活动不受限。图1 手术前外观和X片,显示,负重位时足弓塌陷,双足跟骨外翻图2 显示,手术后,双足足弓恢复(负重时),跟骨外翻已经纠正,右足行截骨延长,左足距下制动器本文系康庆林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马德隆畸形(Madelung deformity) 是一种罕见的前臂畸形,该病多为家族遗传性疾病,通常双侧发病(两侧有时轻重不同),女多于男,一般在6-13岁时显现症状。具体表现为:前臂短而弯曲,并向背侧隆起,下尺桡关节脱位,尺骨头高于腕背,不仅外观丑陋,生活不便,最重要的是,随着年龄增长,患肢旋转和侧方偏转活动受限,并有腕关节疼痛。该病至1878年被正式命名以来,尽管对该病的病理和症状甚或病因学研究逐渐深入,但是,一个多世纪以来,对该病的治疗手段却十分有限,通常采用的方法多为截骨、融合等,这些治疗手段都存在明显的缺陷,突出表现为:第一,畸形矫正不完全、残留畸形,患者对外观很难满意;第二,固定手段单一,多为内固定并截骨,有作者甚或采用关节置换等,效果不持久,也无法提供更好的效仿和参考;第三,无法延长前臂,特别是,当双侧前臂不等长的情况下,常规手段更显苍白无力,患者和家长抱憾终身。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是亚洲最大的骨科创伤和疾病治疗中心,也是中国断肢再植的发祥地,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卓有建树的中青年骨干专家团队,其中,肢体延长与矫形外科团队由康庆林教授领衔,近年来在四肢罕少见病和儿童畸形矫正领域辛勤耕耘、屡建新功。特别是,针对马德隆畸形这一世纪难题,发展了新的治疗技术和策略,为此类患者治疗传送了福音。典型病例:女性,16岁,发现右前臂马德隆畸形5年,随年龄增长逐渐突出和明显,近年来影响前臂和腕关节活动,并有双前臂不等长,要求矫形右前臂外观并使双前臂等长。采用康庆林团队发展的新技术,在6个月内延长患肢3.5公分,并完全矫正右侧前臂和腕关节畸形。图1 矫正前后双前臂对比:左为手术前,显示右前臂尺偏畸形并明显短于左侧,右为矫正后,显示双前臂等长,腕关节无尺偏图2 左侧为手术前,腕关节X片呈现典型的马德隆畸形,即桡骨远端尺偏,腕骨呈V形,下尺桡脱位,右侧为矫正后最终的X片图3 从左至右依次为:右腕背侧术前尺偏;右腕术后背侧畸形矫正;右腕掌侧观尺偏;右腕掌侧观尺偏矫正
桡拐手(先天性桡骨缺如)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先天性上肢畸形,也称桡侧棒球手,英文称为:radial clubhand。这种毛病不仅外观差丑陋,而且治疗非常棘手,既然少见,那么可以借鉴的治疗经验就比较少,更为恼火的是,此类畸形不仅仅是外观上异常,患者还常常合并有局部肌肉、肌腱、神经、血管甚或合并内脏和其他的缺陷和发育不良,因此,给修复和重建缺损带来极大的困惑。桡拐手因为前臂只有一根骨头,即尺骨,而无法和腕骨形成正常的关节,因此,手就向缺少支撑的一侧偏斜,因而得名桡拐手,很多患儿还缺少拇指,更加使患者功能雪上加霜。文献报告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归纳起来,就是两类,一个是把手腕融合,就是把尺骨和腕骨做成一根,俗称死关节,外观就会变直,但关节活动就不可能了,患者术后常感不适应;另一个就是即矫正畸形又保留关节,想法是好的,但是很难实现,或者外观改善不满意,因为尺骨的远端本身没有关节窝,无法和腕骨配对形成特有的关节,加之,多同时伴有局部肌肉发育不良,因为即使重建了也不稳定。这就使桡拐手在一个多世纪里的治疗其实并无实质进展,然而,鱼和熊掌真的不能兼得吗?上海六院骨科康庆林大夫团队近年来在桡拐手和上肢先天畸形的矫正方面独树一帜,采用了自主创新的新术式治疗儿童桡拐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这种方法既可以矫正桡拐手的畸形,又能保证关节的活动度,真正达到了双赢的效果。此术式的相关准备事项将在后续的文章中详细介绍,一般来说,3岁以上儿童即可实施,在手术前一年,应该手法按摩使局部软组织松弛,然后辅以定制支具防止软组织回弹和挛缩,当然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也很重要。患儿,男,3岁,左侧桡拐手,典型病例:图1 术前外观,明显桡偏畸形,拇指缺如图2 术前X片,桡骨和拇指骨骼缺失,尺骨畸形图3 矫正结束,前臂桡偏畸形完全就诊,二期食指拇化图4 在背侧辅以外支架临时固定
现在媒体发达,很多病友可以通过各种搜索引擎去探究各种自己想知道的感兴趣的问题,比如看病,每当我坐诊时,时常会遇到学问很大的病友,对某个疾病的认知比我还专业,真是让我汗颜,甚至错愕我们的角色是否应该对换。但是,如果细究下去,就会发现很多病人其实一知半解,所获知的“知识”分崩离析,既不系统也不连贯,甚或完全是错误的,所以,如果看病找某些搜索引擎,保不准会死。 书归正传,本文主要想探讨“软骨瘤”的几个概念,包括内生还是外生、多发还是单发以及良性还是恶性等。现在有很多病友群,包括QQ或者微信群或者其他的群,大家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彼此安慰,增强对某些疾病的了解和认识,防止看病走弯路,这当然是好事。但是,病友毕竟不是医生,如第一段所述,如果对所谓的软骨瘤了解不专业,就可能误入歧途,徒增烦恼,甚至投错医。 其实,在骨肿瘤的概念里面,“软骨瘤”是一个很泛泛的概念,如果更专业一点应该叫:软骨性肿瘤,这个大概念可以分成两大类:即良性和恶性,如何区分恶性?所有的恶性软骨性肿瘤,都有个“肉”字,即什么什么肉瘤,比如“间叶软骨肉瘤”,这就表示是恶性肿瘤,大家不要害怕,这也不是我今天要讨论的焦点。因为,更多的患者属于良性,良性的软骨性肿瘤有4种,最常见的是前两种,这才是我们关注的问题所在。第一种就是“骨软骨瘤”,第二种是真正的“软骨瘤”,看到这里,大家肯定就有点晕了。 骨软骨瘤,大家注意,这个“软”字前面还有一个“骨”字,不是后面啊,说明什么,说明这个骨瘤的成分,既有骨头也有软骨,软骨是覆盖在骨头表面的,形成一个软骨帽,其下方为骨质,与正常骨质无异,这种瘤子多是长在长骨的两头,叫做生长板的位置,具体参见我的前一个链接: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5793221185.htm。这类肿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预后良好。显然,这种肿瘤是“外生的”,所以,有时候,会写成:外生性骨软骨瘤,其实不需用写“外生性”三个字,就凭“骨软骨瘤”四个字,就限定了,它一定是外生的,这样说,我想很多家长或者病友就容易理解了,至于怎么治疗,参看我的文章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4841532011.htm。 另外,有关骨软骨瘤的一个概念就是,单发或者多发,一个就是单发,三个以上就是多发,多发的一般专业上叫:“骨软骨瘤病”,看到了吧,多个“病”字,这是医学上的命名,不用钻牛角尖。单发的不用管,嫌烦可以切掉,一般无大碍。多发的一般都是家族遗传,如果上溯三代都没有,你这就属于基因突变,今后从此就可能传代。多发另一个烦恼就是,会造成明显的畸形(参见图3),所以,需要对症治疗,需要提醒的是:发育中的儿童和成人治疗原则有所不同,也请参见我的两篇文章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4668324120.htm;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5782855076.htm。不要见瘤就切,这太浅薄,也是对孩子和自己的不负责。 好了,有关“外生的”就说到此。 该说“内生”的软骨瘤了,这也是上文中提到的真正的“软骨瘤”,它又分为好几个亚类,说多了大家理解不了,也没必要去死记硬背,因为常见的就是内生软骨瘤和多发性内生软骨瘤,后者又称为:Ollier病(见图2),有时合并皮肤血管瘤。这里有两点需要强调,一个是“内生”,另一是“多发”,这是相对于单发而言。因为,此类肿瘤其组织成分主要为软骨或类软骨样改变,就是显微镜下看,不是凭嘴说,瘤细胞和周围的间质都是呈现软骨样的特征,当然我们医学上有特殊的判断技术,病友就不用去打听了,所以,属于真正的“软骨瘤”,注意啊,这个软字前可是没有“骨”字。 这类肿瘤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一般都生在骨头的里面,骨头有轮廓,它在轮廓里面发展壮大,侵蚀破坏骨轮廓,所以,属于典型的内生,且不含骨质,所以,医学上叫它”内生软骨瘤“,如果多发了,就诊断多个”病“,叫做多发性内生软骨瘤病!不知道,广大病友看明白没有?这种肿瘤,单发的,一般都是在手上的掌指骨(见图1),多发的,也可以发生在四肢长骨,也可以在手足。当然,有个别类型的软骨瘤也可以长在骨干的外面,比如骨膜软骨瘤,这个不属于本文的讨论范围。 需要强调的是,搞清楚概念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更精准的治疗,而不是天天来玩文字游戏。多发还是单发,内生还是外生,本质不同,诊断不同,最重要的是,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也不同,因人而异,因病而已,不可类推和套用。 很多群都冠名“软骨瘤”,殊不知,可能你们原来都不是同一个病,仅仅是因为都有“软骨”两字,而稀里糊涂进了同一个群,如果再有病友好为人师,那就更是雾里看花。 本文所提及的“软骨瘤”是良性肿瘤,病友应该去看矫形骨科医生,而不是骨肿瘤医生,因为,肿瘤本身不可怕,继发的畸形才是治疗的核心。参见: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5212803199.htm 希望本文能为苦苦求医的病友们提供一点微薄的帮助。参看以下图片:图1 中指近节指骨基底部内生软骨瘤,单发型图2 双下肢多发内生软骨瘤病(Ollier病),伴有短缩和外翻畸形图3 左胫腓骨多发骨软骨瘤病,可见胫腓骨远近端均有肿瘤浸润和外生,伴有关节畸形
特别提醒:假如你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网站看到了和这篇文章相类似,或者雷同,或者完全相同的文章,我可以正式宣布,那就是,那些卑鄙的网站或个人抄袭剽窃我的,这里是原文。上海六院康庆林。这篇文章第一次发表于2008年的7月,后来为了防人剽窃,重新粘贴,所以,发表日期似乎改动,特此说明。康庆林 第四脚趾短小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疾病,我说的忽略主要是指医生,因为这个疾病实在是太小了,我们的医生可能实在太忙,没有功夫去关心这个病。但是,这个病对患者来说,可能是非常重要,有时可能会导致患者痛不欲生,我绝不是危言耸听,仔细听听患者的心声就知道了。(参见连接http://www.handsurgery.cn/bbs/thread-3402-1-1.html)爱美是人的天性,对年轻女性来说,更为重要,夏天来了,穿一双性感时髦的露趾凉鞋对一个女孩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诱惑,如果这个女孩的第四个脚趾短小畸形,长在其他脚趾的后面,你想,这个女孩还能穿这种凉鞋吗?不仅如此,凡是能在公共场合显露脚趾的机会,如浴室、游泳管、各种亲水的活动她们可能都会选择逃避,为什么,就是因为自己的第四个脚趾和别人不一样,看看,这个小小的毛病带给患者的痛苦还真不小。许多患者到处上网、就医来打听,希望得到就医的机会,可是她们得到的答复,往往不外两种,一个是不需要治疗,另一种就是把哪个短小的脚趾截掉,这样的答复她们肯定不满意。因为,她们的要求是,和别的女孩的脚趾一样就可以了。看来,这种问题还真的需要关注。所谓的脚趾短小,其实并非如此,患者的脚趾并不短,真正短小的是脚趾后面的一段骨头,医学上专业词叫跖(zhi)骨,所以这种病的专业术语叫做:先天性第四跖骨短小症(congenital brachymetatarsia)。患者出生时足趾正常,一般在7,8岁时,第四跖骨的骨骺过早闭合,停止生长,而其他脚趾正常发育,这样到成年后,形成了第四足趾短小畸形。许多患者说跟穿鞋挤压有关、也有人说外伤所致,其实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遗传是我们能看到到主要病因,尽管这个致病的基因一直没有被成功克隆,老外文献也说和遗传关系不大,但我们在临床上看到的母女两代畸形的非常普遍。一般女多于男,单侧多于双侧,左右似乎差别不大。不仅第四跖骨容易受累,其他的单一跖骨短小,也不少见,如第一跖骨短小症等,但第四跖骨短小者居多。说道这里,我们要切入正题,这种病能治吗,患者最关心了。现在通行的治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一次性切开足背,把短小的跖骨锯断后拉长,然后在局部放一块骨头,这样可以延长脚趾,方法和思路都不错,但实际上非常不好。原因有三,一是足背开口,会遗留瘢痕,足趾长了又有伤疤,这和患者的要求不相符。二是直接一次拉长脚趾实际非常难,因为短小的脚趾埋在周围的组织里10几年了,拉不动,或者达不到满意的长度。三是要植骨,哪个骨块要从腰上取,患者又挨一刀,很难接受。那么如何让足背没有疤,又能让足趾变长呢,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应用外固定支架结合截骨,进行延长,这样足背的瘢痕很小,拉长的长度能让患者满意。缺点也有,那就是治疗的时间较长,约三个月,患者的那只脚不要下地。不过,一旦坚持下来,其效果真是好。康庆林教授已经成功完成了接近200例的脚趾延长手术,在国内首屈一指。所以这种方法最适合那些想治、爱美、有时间、持之以恒、听医生话的学生女孩,办公室白领可能难以脱身,因为好不容易升好的职位可不能轻易放弃嗷。当然,光看我这篇文章,似乎很多病友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不要紧,更多的问题,欢迎登录: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orthokang_37839.htm相信,看完所有的五篇文章,并反复阅读5遍以上,那么,你就真正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作者郑重声明,谢绝一切转载和鹦鹉学舌。严禁转载,谢绝引用鄙视并严厉打击不劳而获全盘照抄的蛀虫!本文系康庆林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