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kic intraocular lenses,PIOL)是在角膜和正常晶状体之间植入一个人工晶状体,来改善屈光度,从而矫正近视。“可植入性Collamer晶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es ICL)[1]是一种植入后房内固定于睫状沟的PIOL,为单片式后拱型设计,保持植入晶状体和自身晶状体之间有一定的空隙,以前称为可植入性接触镜(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为了和角膜接触镜区分,考虑到其制作材料为Collamer的含有紫外线发色团的亲水性猪胶原和羟乙基聚合物,故改称为“可植入性Collamer晶状体”。ICL由于具有手术切口小,矫治范围大,又具有潜在的可逆性,对角膜内皮损伤较小,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国外已经广泛开展,国内的手术量也在逐年上升,本文就2008年7月~2010年2月在我院眼科行ICL手术的患者48例91眼进行随访观察,评价其矫治近视的临床疗效。一、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非随机临床队列研究,选取2008年7月——2010年2月在我科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植入性Collamer屈光晶状体手术(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es,ICL)患者48例91只眼。其中男18例,女30例,年龄范围19~43岁,平均27.8±7.4岁。患者年龄构成:30岁以下31例,30~40岁之间14例,40岁以上3例;术前球镜-5.0DS~-23.0DS,平均-12.38DS;角膜厚度459~621m,平均523m;最佳矫正视力:0.2~1.2。所有患者满足以下条件:角膜横径≥11mm,前房深度 ≥2.8mm,眼压正常(10~21mmHg),房角开放,角膜内皮细胞计数〉2200 cells/mm2.,晶状体透明,无眼部活动性炎症及其它眼病。ICL由专用软件计算出来,其屈光度由验光度数,角膜曲率,前房深度,角膜厚度决定。ICL的长度由角膜横径(白到白距离)决定,通常ICL的长度要略大于角膜横径,以保证ICL有一定的拱高(vault),即ICL后表面和晶状体前囊的距离。2 手术方法:术前2周完成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周边虹膜切除的位置为双眼虹膜根部10:30和1:30位置各打两个孔,要求虹膜周切孔一定要打透并且孔的直径不能太小,最好在1mm左右。术前充分散大瞳孔,表面麻醉下作宽3.2mm的颞侧透明角膜切口,前房注入黏弹剂,使用特制的推注器将ICL植入后房内,调整晶状体位置居中,将黏弹剂冲洗干净,瞳孔自然回复,一般不使用缩瞳剂。术后滴激素加抗生素眼水1周。3 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术后1w、1m、3m、6m和12m随访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对比敏感度,波前像差,屈光度数、中央前房深度、ICL与透明晶状体的间隙及角膜内皮计数,并观察眼压和晶状体情况。4 检查仪器和方法:采用美国vector-vision 公司CSV-1000对比敏感度仪检测自然光和眩光状态下的对比敏感度。Oculus公司Pentacam HR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测量角膜厚度、前房深度和以及ICL与透明晶状体的间隙。ALLEGRO Analyzer(wavelight,erlangen, Germany)进行像差检查,所有检查均由同一检查者进行,重复进行三次。5统计学分析方法:所有的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二、结果1、病人随访率,1m时94.5%(86/91),3m时89%(81/91),6m时84.6%(77/91),12m时71.4%(65/91)。平均随访时间9.54±4.12m。2、视力:术前BCVA,0.5以上占90%,0.8以上占70%,1.0以上占46%,1.2以上占2%。术后1周UCVA 0.5以上占90%,0.8以上占76%,1.0以上占64%,1.2以上占24%(图1)。58只眼(64%)术后UCVA达到1.0及以上, 69只眼(75.9%)术后BSCVA较术前提高1行及以上(见图2)。预期矫正屈光度和手术实际矫正屈光度的关系,采用配对t检验,t=-1.55,p=0.128,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术后12个月时屈光度与预期矫正屈光度相差±1.0以内为93.4%,±0.5D以内为78.6%(图3)。图1 术前BCVA和术后UCVA的患者比例图2: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提高行数的比例图3:预期矫正屈光度和实际矫正屈光度的关系曲线3、对比敏感度的比较 手术前后对比敏感度和眩光对比敏感度采用配对t检验。除6cd(p=0.339)频率,3cd(p=0.001)、12cd(p=0.009)、18cd(p=0.004)手术前和手术后对比敏感度及眩光对比敏感度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手术后对比敏感度和眩光对比敏感度均较术前显著提高,特别是高频部分(12-18cd)。图4:中等光照条件下的对比敏感度log值图5:中等光照条件下眩光的对比敏感度log值4、波前像差手术前后像差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手术后眼球的总像差zernik均方根RMS、球差和彗差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波前像差的比较组别 总像差(EMS) 球差(S) 彗差(c)手术前 0.9541 0.0238 0.3715手术后 0.6096 -0.0749 0.2675t值 2.530 2.529 2.496P值 0.014* 0.016* 0.016* Paired Samples Test*p〈0.055、ICL与透明晶状体间隙(vault)的随访观察Petencam三维眼前节分析及诊断系统是通过Scheimpflug 成像技术对眼前节进行分析和扫描,可以测量角膜厚度、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及ICL与透明晶状体的间隙(vault)。手术前ACD平均3.17±0.27mm,手术后1个月ACD平均2.90±0.32mm,较术前减少8.52%。术后在随访期间(P=0.562),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ICL术后6个月vault平均452±216.38m,最大1080m,最小130m,在随访期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843)。(表2)表2 ICL与晶状体的距离(vault)(术后6个月)Vault(m) 眼数 比例150以下 3 3.9%150~300 18 25.4%300~500 30 42.3%500~700 20 28.2%700以上 6 8.5%6、角膜内皮的随访观察,手术前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ndothelial cell density ,ECD):2862±514(cell/mm2),手术后1周平均ECD:2792±492(cell/mm2),P=0.582,手术前后没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平均ECD:2783±490(cell/mm2),在随访期间观察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7、手术并发症:手术全部成功,没有一例因为手术中出现瞳孔阻滞或者白内障等并发症终止手术或将ICL取出。手术后有2眼(2.1%)前房较术前明显变浅(降低31 %);有13眼(14.3%)1周随访时有一过性眼压升高。讨论:许多研究已经表明ICL植入手术矫正近视有效,并且具有矫正效果稳定、可逆性、操作简单等优点[1]。本研究中,手术均成功,没有一例因为手术中出现瞳孔阻滞或者白内障的原因终止手术或将ICL取出。并且所有手术病人术后视力得到改善,患者满意。我们进行手术的91只眼中,手术后64%UCVA达到1.0 以上,BSVA均达到和超过手术前,较术前上升1行及以上比例为76.9%。对于超高度近视(-15.0D以上)的病人,手术后BSVA远远超过了术前,超过术前两行的达到96%(54/56),这和手术充分矫正屈光度同时消除框架眼镜对物像的缩小作用有关[2]。我们屈光度矫正情况进行观察,最后一次随访时间,与预期矫正屈光度相差±1.0以内为93.4%,±0.5D以内为78.6%。ICL的矫治范围是-20.0D屈光度,在我们的研究中9眼(9.9%)最佳矫正球镜超过-20.0D同时合并柱镜超过-2.0D,在手术设计时,只能选用欠矫设计,但是这部分患者术后UCVA均达到及超过术前BCVA(见图3)。同时手术实际矫正的屈光度基本达到手术预期,并且病人随访观察期间屈光度度数稳定,达到并优于国外学者的报道[3]。视觉质量也是ICL手术后大家关心的问题。准分子激光手术后病人的视觉质量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主要表现在对比敏感度和眩光对比敏感度较术前下降,尤其对于高度近视的病人[6]。很多报道证实ICL术后的视觉质量优于准分子激光手术[4]。Akihito等对ICL手术前后对比敏感度进行比较,发现高频区域的对比敏感度在ICL术后显著上升 [7]。在我们的研究中,手术后对比敏感度曲线水平上升基本接近正常人的范围。同时眩光敏感度也较术前明显提高,这是由于进行ICL手术病人大多数是超高度近视,需要的光区相对较小,同时手术没有改变角膜的光学平面和没有准分子激光手术后组织的炎症和增殖作用有关。影响手术后视觉质量的另一个因素是高阶像差,我们的结果中代表高阶像差的RMS值手术后明显减小(p
刊登在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1年第1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植入性屈光性晶状体(植入式接触镜,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是一种放置在眼球后房内虹膜后面晶状体之前固定在睫状沟的屈光性晶状体,它的设计是向前方拱起有一定的高度从而避免接触到晶状体前囊。已经有很多文献报道ICL矫正近视的可预测性、有效性、安全性及稳定性[1-5],同时也一些ICL手术后短期和长期潜在并发症的报道,如晶状体前囊白内障,虹膜色素脱失,周边前房变浅和瞳孔阻滞性青光眼。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和ICL与自然晶状体的距离有关。ICL后表面和晶状体前囊表面的距离称为晶状体的拱高(vault),vault是用来评价ICL植入后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ICL手术后6个月的拱高进行测量,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进一步为ICL的安全性提供依据。一、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42例(77只眼),男15例,女27例,年龄19~43岁,其中30岁以下28例,30~40岁之间的12例,40岁以上2例。患者术前球镜-5.0D~-23.0DS,平均-12.38DS.角膜厚度范围459~621m,平均523m,最佳矫正视力:0.2~1.2。所有患者满足以下条件:角膜横径≥10.8mm,前房深度 ≥2.8mm,眼压正常(10~21mmHg),角膜内皮细胞计数〉2200 cells/mm2.,晶状体透明,无眼部活动性炎症及其它眼病。晶状体采用美国STAAR公司生产的第四代晶状体,ICL由专用的软件计算出来,ICL的屈光度由验光度数,角膜曲率,前房深度,角膜厚度决定。ICL的长度由角膜横径来决定(即3点到9点白到白的距离,W to W),通常ICL的长度要略大于角膜横径,以保证ICL有一定的拱高(vault),即ICL中央后表面和晶状体前囊表面的距离。2 、手术方法:术前3天前完成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周边虹膜切除的位置为虹膜10:30点和1:30点位置双眼各打两个孔,要求虹膜周切孔一定要打透并且孔的直径不能太小,最好在1mm左右。ICL植入术前充分散大瞳孔,表面麻醉下作宽3.2mm的颞侧透明角膜切口,前房注入黏弹剂,使用美国STAAR公司特制的推注器将ICL植入后房内,调整晶状体位置居中,将黏弹剂冲洗干净。术后滴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水点眼1周。3、 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均术后6月检查屈光度数、中央前房深度、ICL与透明晶状体的间隙。4 、检查仪器和方法: Oculus公司的Pentacam HR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进行前房深度及ICL与透明晶状体间隙的检查。白到白距离在显微镜下用卡尺进行测量,检查均由同一检查者进行。5、统计学分析方法:所有的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二、结果1、患者一般情况 表1:患者一般信息 参数 Mean SD [min,max]年龄(y) 28.6 7.9 [18, 49]球镜(D) -12.91 4.08 [-5,-23]柱镜(D) -1.12 1.05 [0,-4]晶状体长度(mm) 11.88 0.34 [11.5,12.5]晶状体度数(D) -16.68 3.85 [-7.50,-23.00]白到白距离(mm) 11.59 0.35 [10.80, 12.20]前房深度(cm) 3.19 0.27 [2.80,3.83]2、术6个月晶状体间隙和前房深度Petencam三维眼前节分析及诊断系统是通过Scheimpflug 成像技术对眼前节进行分析和扫描,可以测量前房深度(ACD)及ICL与透明晶状体的间隙(vault)。手术后病人随访率6m时84.6%(77/91),平均随访时间9.54±4.12月。通过手术后6m对vault和ACD的进行随访观察。手术后6个月时前房深度平均(2.87±0.28)mm。术后6个月vault平均(452±216.38)m,最大1080m,最小130m,表2:ICL与晶状体的距离(vault)(术后6个月)Vault(m) 眼数 比例150以下 3 3.9%150~300 18 25.4%300~500 30 42.3%500~700 20 28.2%700以上 6 8.5%2、Vault的多元回归分析见表3Pearson相关分析,与vault有相关的依次是白到白的距离(r=0.405,p=0.000),ICL的长度(r=0.465,p=0.000),前房深度(r=0.390,p=0.000)。多元回归方程:vault=0.040×ICL长度-0.231×W to W+0.138×ACD-2.113;vault与白到白和ACD关系分别见图1和图2。白到白距离越大,前房越深,选择的ICL长度越大,植入ICL后vault越大。表3:vault的多元回归分析变量 回归系数(B) 标准化B P值ICL长度 0.040 0.698 0.000W to W -0.231 -0.393 0.011ACD 0.138 -0.205 0.048常数 -2.113Adjusted R2 0.294三、讨论ICL手术后的一个严重并发症是前囊下白内障的发生,对于术后白内障的发生机制,一般认为和手术过程中的损伤、ICL和晶状体的接触、晶状体术后房水循环的破坏以及手术后眼内的非特异性炎症等有关[3]。所以ICL在眼内的拱高(vault)是决定ICL位置的关键因素。vault太小ICL容易和晶状体接触进而导致白内障的发生,而vault太大可以引起前房变浅、虹膜色素的脱失进而导致青光眼和角膜内皮损伤的可能[6]。Vault是由ICL设计的自然弧度、ICL的长度和睫状沟的长度决定的。白到白距离大,睫状沟和虹膜之间的间隙就大,虹膜对ICL的压力就会减轻,这样vault的间隙就会大[7]。所以研究vault的相关因素对于合理选择ICL的大小非常重要。对于ICL长度的选择方案我们采取白到白距离和前房深度相结合的方法:当ACD为2.8~3.0mm之间时,ICL长度采取≤白到白加0.5mm; ACD为3.0~3.4mm之间时,ICL长度≥白到白距离加0.5mm,ACD≥3.4mm时,ICL长度≥白到白加1mm。在我们的研究中,采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发现vault与ICL的长度、白到白距离和前房深度显著相关, 白到白距离越大,前房越深,选择的ICL长度越长, Vault就越大。这个结果和我们最初对晶状体的选择方案是一致的,我们结果提示对于白到白距离较大和前房较深的病人选择较长ICL长度,可以维持合适的vault。对于vault的具体测量方法,传统上通过裂隙灯比较vault和角膜的厚度来粗略估算vault的大小,一些学者推荐vault的最小距离不能低于10%的角膜厚度(CCT),理想的vault为30%CCT以上[8]。Elies等 [9]对vault的大小进行了分级,分为0-4级,0级vault为0,1级﹤100m,2级~3级为200~450m之间并且ICL中央拱起周边没有和晶状体接触,4级为500m以上。但这种对于vault的分级缺乏一定合理性,由于不同个体的角膜厚度并不相同,一般角膜厚度从450m~600m不等,这样估算出来vault的数值并不准确。已经有报道使用UBM和OCT对vault进行客观的测量[10],来对vault的大小进行更精确的观察,并推荐250~750m做为理想的vault。Gonvers等[6]报道vault〉90m就可以防止ICL术后白内障的发生,同时vault〉150mICL就不会和晶状体接触。我们研究中使用Petencam眼前节测量及分析系统对ICL和晶状体的距离vault进行了测量, vault平均值是452m,约为1CCT,其中最小130m,最大1080m,并且vault在300m~700m之间的病人占70.5%(见表2),没有观察到ICL和晶状体接触和vault太大(﹥1.35mm)的病例。同时在一年的随访观察中,vault的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由于我们的病例观察时间短,对于vault随着年龄增长的变化还需要长期的观察结果。Lackner[11]等对ICL病人做了3年的随访观察,发现术后晶状体混浊的发生和手术操作损伤以及年龄相关,50岁以上的病人发生晶状体混浊的风险比较大,而和ICL与晶状体的距离vault无关。同时STAAR公司生产的第四代晶状体对拱高进行改进后,它的设计是ICL内在足够的拱高来避免接触到晶状体前囊,因此白内障发生率也较以前大大降低[12]。在我们研究中,所有病例在随访观察期限内没有晶状体混浊出现。手术的熟练和技巧对于手术的成败非常关键,手术中做到尽可能不接触晶状体。 Lege等报道49例ICL手术的病人,手术后随着年龄的增加vault有减小的趋势[13],分析原因晶状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厚度增加有关,晶状体中央厚度增加使得晶状体向前更加凸出,这将导致ICL与晶状体前囊的距离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小。Kazutaka[14]等也对vault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vault与白到白距离和年龄相关,白到白距离越大,vault越大,病人年龄越大,vault越小,他们对vault的测量是采用裂隙灯照相进行测量,并且是在瞳孔散大的条件下,瞳孔散大后vault会偏大,这和瞳孔散大后ICL前面没有虹膜的压迫有关,Vanessa [15]和国内王宁利等[16]研究发现药物缩瞳和调节状态下对vault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在自然光照射下瞳孔缩小使得ICL和晶状体的距离减小。我们的研究中,Petencam眼前节测量及分析系统在自然的状况下对vault进行测量,这样可以去除瞳孔因素对vault影响,更接近正常状态的vault。同时我们的研究中vault和病人年龄没有相关性,这也和我们观察病人的年龄偏低以及观察时间短有关,我们30岁以下病人占65%, 40岁以上仅3例,所以对于年龄对于vault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我们的研究中vault和ICL的度数没有相关,虽然根据STARR公司数据,ICL的设计随着屈光度的增加,其高度和厚度会增加,ICL的度数在-3.00—23.00D屈光度之间,其总高度的范围在1.19-2.09mm,最小与最大度数高度差别仅0.9mm,这个高度差别对于vault大小几乎没有影响。有一些学者指出测量的白到白距离并不能反映出真实的睫状沟水平直径[17],建议用超声生物(UBM)测量睫状沟的沟到沟距离对于决定ICL的vault更合适;Kim等[10]采用单一变量的逐步回归方法进行分析UBM测量睫状沟的水平直径和白到白的距离呈显著关联,Je Hyun对vault的相关因素也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vault和白到白距离相关,而和睫状沟的直径不相关,这意味着对于白到白距离偏大和前房较深的病人,vault相对较大[18]。这一点和我们的结果是一致的,我们的结果中vault和白到白距离是关的,因为对于ICL的长度选择,在同样白到白的情况下,前房越深选择ICL的长度就越大,这样vault越大。我们的研究中只观察了手术后6个月vault的观察,对于ICL手术后的病人还应该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四、结论 Vault与白到白距离和前房深度相关,白到白较大和前房较深的病人,相对选择ICL的长度较大,得到的vault也越大。参考文献[1] The Implantable Contact Lens in Treatment of Myopia (ITM) Study Group.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l clinical trial of the implantable contact lens for moderate to high myopia[J]. Ophthalmology, 2003, 110(12):2335-2341. [2] Angel Pineda, Ferna’ndez, Jorge Jaramillo,etc. Phakic pos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 for high myopia[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4,30(11):2277–2283[3] Birgit Lackner, Stefan Pieh, Gerald .Schmidinger Outcome after Treatment of Ametropia with Implantable Contact Lenses.;[J] Ophthalmology,2003;110(11):2153-2161[4] Donald Sanders, John A. Vukich, Comparison of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 (ICL) and 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 for Low Myopia[J]. Cornea, 2006 ,25(10):1139-46. [5] Akihito Igarashi, Kazutaka Kamiya, Kimiya Shimizu. Visual Performance after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 Implantation and Wavefront-Guide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for High Myopia[J]. Am J of Ophthalmology,2009 ,148(1): 164–170.[6] Gonvers M, Bornet C, Othenin-Girard P. Implantable contact lens for moderate to high myopia: relationship of vaulting to cataract formation[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3 ,29(5):918-924.[7] Kazutaka Kamiya, Kimiya Shimizu. Changes in vaulting and the effect on refraction after phakic pos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9,35(9):1582-1585[8] Chun YS, Park IK, Lee HI, et al. Iris and trabecular meshwork pigment changes after posterior chamber phakic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J ]. Cataract Refract Surg, 2006,32(9): 1452-1458[9] Jose F. Alfonso, Carlos Lisa. Objective vs Subjective Vault Measurement After Myopic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 Implantation[J]. Am J of Ophthalmol,2009, 147(6):978-983.[10]. Kim KH, Shin HH, Kim HM, Song JS. Correlation between ciliary sulcus diameter measured by 35 MHz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and other ocular measurements[J]. Cataract Refract Surg, 2008 ,34(4):632-637.[11]. Birgit Lackner, Stefan Pieh, Gerald Schmidinger. Long-term results of implantation of phakic pos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es[J].Cataract Refract ,2004,9(30 ):2269-2275[12] Dubbelman M, Van der ,Heijde GL,et,al. Changes i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human crystalline lens with age and accommodation[J]. Vision Res, 2003, 43(22):2363-2375.[13] Lege BA, Haigis W, Neuhann TF, et,al. Age-related behavior of posterior chamber lenses in myopic phakic eyes during accommodation measured by anterior segment partial coherence interferometry[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6,32: 999-1006.[14]Kazutaka Kamiya, Kimiya Shimizu, Mari Komatsu, Factors Affecting Vaulting After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 Implantation[J]. Refractive Surgery, 2009 ,25(3): 259-264[15].Vanessa Petternel, Christina-Maria Kopp. Effect of Accommodation and Pupil Size on the Movement of a Posterior Chamber Lens in the Phakic Eye[J].Iren Ophthalmology, 2004 ,111(2):325-331[16] 董吉吉,王宁利,付晶,等.调节状态下眼内接触镜在眼内位移的临床观察 [J]. 中华眼科, 2009,8(45):708-711[17]. Oh J Shin HH, Kim JH, Kim HM,et,al. Direct measurement of the ciliary sulcus diameter by 35-megahertz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J]. Ophthalmology,2007, 114(9): 1685-1688.[18] Je Hyun Seo, Mee Kum Kim, Won Ryang Wee,et,al. Effects of White-to-White Diameter and Anterior Chamber Depth on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 Vault and Visual Outcome[J]. Journal of Refractive Surgery,2009 ,25(8):730-738
患者:近视650/800,散光180没做过相关手术不想做准分子激光手术,想了解下晶体植入手术。北京301医院眼科黄一飞:你的近视情况可以做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我们的手术范围-5.00——-20.00度,也可以做带散光的,效果都不错。
我是近视,而且还有散光,我需要做两次手术吗 不需要。准分子激光发展到今天,从技术上可同时一次手术矫正近视、远视以及散光。平时戴隐形眼镜会影响手术结果吗? 配戴隐形眼镜是会对角膜形状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对准确数据测量有很大影响。但停戴一段时间后,角膜形状会自然恢复正常,因此,为保证手术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要求检查前停戴1-2周,而戴用硬性隐形眼镜者,要摘掉至少3周。激光手术后需要住院吗 激光手术后当天就可回家,没有必要住院。但是,术后数小时内会有流泪、异物感,宜闭眼休息。激光治疗需要多长时间 真正手术时间很短,两眼大约10分钟,我院所拥有的鹰视酷眼蓝调高速扫描准分子激光系统,600度近视只需要12秒。但是,确认能否手术以及手术准备工作却要花一周甚至更多时间。手术后有任何痛苦吗?激光治疗后是否一切恢复正常? 多数手术后仅有轻微不适感觉,假如需要,可向医生要一片轻型止痛片或镇静药片。术后头几个小时,您的眼睛可能会有类似异物进入的感觉,这种感觉很快就会过去。激光手术矫正的只是视力(屈光度数),原有的近视基质然未变。因此,患者术后仍会比正常人易于发生由近视引起的眼底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如不及时治疗,也是可能有失明的危险,但这种情况与手术本身并无明确关系。因此,术后一定要按照医生要求及时复查。激光手术需要开刀吗?痛不痛? LASIK手术在角膜上进行,用显微板层成形系统掀开一个角膜瓣,在瓣下角膜基质层上用准分子激光根据近视、散光度数进行精确切削。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动刀手术。角膜上无血管,表面有丰富的神经末梢,通过表面麻醉剂滴眼能完全麻醉角膜表面的神经末梢,激光治疗时没有一点知觉,更没有一点痛感。而且手术时间很短,仅仅几十秒就结束。激光手术后视力会反弹吗 当您的术后视力稳定以后(大约一周后就比较好了,而真正稳定一般在3-6个月之间,因人而异),手术的效果将是持久的,几乎没有回退。但由于就业求学需要,少数病人在屈光状态还没有稳定的情况下去手术,以后近视可能会有所发展。所以我们控制手术年龄在18周岁以上;而且手术后也一定要坚持健康用眼。我预期能获得什么样的结果?激光治疗近视效果如何? 迄今国内外治疗的效果令人满意,绝大部分患者一劳永逸地摘除了沉重的近视眼镜。治疗后的裸眼视力一般都能达到治疗前的戴镜矫正视力。有国内专家撰写《Lasik手术的社会医学和心理学分析》指出,LASIK术后98.82%的人自觉手术非常满意或满意。据对四万多例近视、远视患者的跟踪研究,LASIK手术效果确切,不少患者还通过LASIK手术都获得了1.0以上的视力。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人视力稍差,但一般都可以达到摘掉眼镜的目的。激光治疗视力是否会回退 激光治疗近视效果是持久而稳定的。对于1000度以上的近视患者,术后基本上也不易回退。因为对深度近视患者的手术,一般按照近视度数略微加大矫正力度。由于事先正确估计,即便一两年中出现回退,也正好达到矫正要求。 个别患者出现回退和再戴眼镜,是由于本身体质、眼球状况和术后保养不当所致。需强调的是,术后要注意保护视力和坚持健康用眼。手术后从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工作LASIK术后即刻可睁眼,几小时恢复视力,次日即可上学、上班。 但是,LASEK,PRK,epi-LASIK需要休息4天左右,才可以上班做一些简单的文字工作。手术后一周上班比较合适。视力达到比较好的状态有时需要1个月左右。LASIK手术效果是永久性的吗手术获得全效需要几个月时间,过了这一时间段,您的眼睛将会稳定并且效果是永久性的。然而,在年老出现年龄相关性视力障碍(老花眼)时,或许会发生一些改变。年轻者由于眼睛的光学系统尚末完全稳定或许也会经历视力变化。总体上讲,LASIK手术的效果是永久并且稳定的。术后健康用眼也尤其重要。假如手术中我不经意转动了眼球或头,将会有什么后果 我院所拥有的鹰视酷眼蓝调高速扫描准分子激光系统是新一代准分子激光视力矫正系统,可根据每个眼球的屈光误差分布特性对角膜进行不同深度分布的扫描切削,形成最佳矫正视力。手术床设备有头固定托架,可防止头部移动。同时,设备拥有红外制导高速跟踪:而红外制导高速跟踪技术,不仅跟踪速度高于病人的眼球移动速度,而且还高于激光照射的速度,保证了激光与眼球始终保持一致,从而保证了切削的准确性。手术对于夜间视力有负面影响吗 在LASIK术后可能会出现夜间眩光、夜间视力下降等弊端。国外资料表明,LASIK术后夜间驾驶困难的患者竟高达30%!事实证明,仅仅只是手术安全,仅仅只是裸眼视力的提高,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屈光不正患者的视觉要求。 90年代中期,Liang等专家开始了对人眼像差的测量和研究,结果发现LASIK术后人眼总体像差比术前增加了5倍以上。这是导致LASIK术后眩光和视觉质量下降等现象的罪魁祸首,而术中激光偏中心切削、角膜切削面不平滑,切削面太小、切削太深,切削斜率太大等等因素是引起术后像差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削除术后眩光,视觉质量下降等并发症就必须改善和纠正导致术后像差增加的上述因素。 传统的PRK、LASIK等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中,由于设备技术的限制,要避免激光偏中心切削,改善角膜切削面的光滑程度等等,靠医生人为的努力,根本不可能办到。怎样才能预防和消除可能与LASIK手术相伴而来的这些并发症呢?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不同领域不同科技成果之间的互相促进,致使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飞点扫描、眼球跟踪和波前像差等尖端技术相继研究成功,眩光和视觉质量下降等并发症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解决。这三大技术成为新一代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特征,拥有这三项新的尖端性能的L新一代准分子激光视力矫正系统鹰视高速扫描准分子激光系统受到眼科医生前所未有的青睐
◎准确性高 精密计算机及雷射仪器控制矫正度数,一般误差约在±50度以内。 ◎安全性高 仅在角膜前部间质手术,无角膜外皮及内皮细胞伤害,术后角膜无结疤组织遗留,角膜混浊的机率小。 ◎稳定性高 术后角膜间质愈合快速,术后度数变动轻微,稳定性良好。 ◎手术时间短 仅需眼部点药局部麻醉,角膜瓣切开手术过程,约需10秒/单眼;雷射矫正度数约需30秒/单眼(依矫正度数之程度而异),术后视力即刻改善并可返家。 ◎舒适性高 术后无角膜上皮细胞缺损及角膜炎等疼痛及畏光之不适症状。 享受尖端科技的成果 VISX准分子雷射结合了最精良的计算机程序,能够依个别患者准确地控制雷射矫正视力。矫正范围更涵盖近视、散光及远视。多年来,全球已有数百万人,因接受准分子雷射矫正术而获得清晰的视力。 ◎手术效果 施行LASIK手术之结果令手术医师非常兴奋,因为不仅术后度数在±50度以内者可达到98%,而且几乎根除了PRK术后所产生的角膜混浊及夜间眩光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