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下裂相关知识:1.Q:什么是尿道下裂? 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因前尿道发育不全,导致尿道口达不到正常位置的阴茎畸形,多数伴有阴茎下弯。2.Q:尿道下裂是什么样子的? 有三个典型的特点:1)尿道开口于阴茎头到会阴部腹侧的任意一异常位置,排尿时尿线不能向前;2)阴茎向下弯;3)包皮堆积于阴茎头背侧;阴茎总体表现为弯腰驼背样。3.Q:尿道下裂什么时候治疗?怎么治疗?尿道下裂是因为阴茎发育异常所致的先天性畸形,只能通过手术矫形。手术时机应在患儿学龄前完成;以三岁左右最佳;此时患儿无明确记忆,术后对患儿社会心理影响最小。目前手术方式有300余种;我科开展的尿道下裂手术方式以目前国内外最常用、有效的Duckett、Only、Duplay等术式为主。4.Q:尿道下裂术后效果怎么样?尿道下裂的矫正手术难度高,常需要多次手术才能完全矫正;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尿道瘘、尿道狭窄、尿道扩张等。但经过多次手术后绝大多数患儿均可达到临床治愈。目前国际治愈标准为:1)阴茎下弯完全矫正2)尿道口位于阴茎头正位3)可直立排尿,成年后可正常性生活。5.Q:尿道下裂一定要治疗吗?尿道下裂虽然对生命没有危险但却关乎患儿一生的生存质量。因此,早期、规范进行矫形手术是必要的。虽然尿道下裂的手术并发症较多,手术风险相对大,常需要多次手术矫正。但是,对于患儿终身的生活质量而言,早期的多次手术治疗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漏斗胸的概念漏斗胸是以胸骨剑突为中心的前胸壁凹陷。其范围包括胸骨下段下陷,其两侧肋软骨向后弯曲,使整个下陷区形状若一漏斗而得名。是胸壁畸形中最常见的畸形,占所有胸壁畸形的90%以上。发病率一般为1-4‰。漏斗胸的致病原因漏斗胸的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先天性发育异常,有学者认为是肋软骨过度生长所致,过长的肋软骨向后弯曲,引起胸壁凹陷形成漏斗胸。向内凹陷的胸骨对胸腔重要器官产生挤压,造成胸腔器官生长受限(心、肺)和呼吸短促,通常在出生时表现较轻,随着生长,在青少年期时常表现得非常明显,也有胸部手术后继发的漏斗胸。漏斗胸的危害1、生理方面的影响:(1)压迫心脏,使心脏搏动受限;(2)肺功能受到损害,易患呼吸道感染。2、心理方面的影响:(1)自尊心受到伤害;(2)严重者形成心理孤僻症。漏斗胸的治疗漏斗胸的矫治已经有100年的历史,经历了切骨、截骨加内固定、翻转法及不截骨的外固定等阶段。病人出院后的注意点下述指导可帮助病人恢复正常活动并减少矫形钢板移位:1. 经常进行正常行走;2. 每天早晚2次深呼吸运动;3. 在家前4周不要弯腰、扭腰或翻滚;4. 术后第一个月内病人必须做到背部挺直;5. 手术后二个月内不要搬重物;6. 手术后三个月内不要进行对抗性运动(如足球、篮球运动)。由于植入物需在病人体内保持1年半以上,需注意以下几点:1. 不要进行胸部和上腹部的MRI检查;2. 如需进行心脏除颤,将电极板置于前后位置进行心脏电击;3. 避免胸部直接碰撞。何时取出植入体内的钢板?病人要进行常规复诊,当胸壁有足够力量支撑胸骨时可取出植入物,一般植入物在体内需保持至少1年半。
治疗矮小症 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大 中 小大 中 小城市孩子矮小症发病率近年来有增多趋势,过半患儿父母曾陷入“孩子晚长、不缺营养、家族遗传”的认识误区只有及时了解病因,赶在骨骺闭合前进行治疗,才有可能帮助孩子长高在童话故事中,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幸福地生活在大森林中,它们非但不遭歧视,反而成了亲切可爱的代名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身材矮小带来的问题却是连篇累牍。“矮小症患者身心发育受到很大影响。与正常儿童相比,虽然他们的智商正常,但在心理上具有内向、情绪不稳定的个性特征;行为上存在交往不良和社交退缩现象。调查显示,90%以上的矮小症患儿都有自卑、抑郁等心理障碍,有的孩子甚至因为身材过于矮小而不愿上学。此外,身材的缺陷也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升学、就业及婚姻,据临床观察,城市孩子矮小症发病近年来有增多趋势,而且绝大部分家长对它知之甚少,过半患儿父母曾陷入“孩子晚长、不缺营养、家族遗传”的认识误区,因此而贻误了治疗时机。所以我们提醒,只有及时了解病因,赶在骨骺闭合前进行治疗,才有可能帮助孩子长高。发病:近年来有增多趋势什么是矮小症?目前临床上用标准差法和身高百分位法来判断身材矮小,即儿童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同民族正常儿童身高标准的第3百分位或两个标准差,就可诊断为矮小症。由于孩子的生长期是一个连续活动,不同的矮小人群有不同的生长方式,所以只有从小就重视孩子生长,了解其每个阶段横比、纵比的身高情况,才能尽可能察觉孩子是不是出现生长迟缓问题。矮小症的发病近年来有增多趋势,这可能与孩子自身生长激素缺乏、性早熟或父母喂养方式等有关。矮小症严重影响国民的身体素质,如何促进身材矮小者长高,不但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误区:一半家长认为个矮与遗传有关我们医院曾经对不少矮小症儿童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发现,五成患儿家长对于孩子身高低于同龄人的状况,在认识上容易走入“孩子晚长、不缺营养、家族遗传”等三大误区,从而错过了矮小症的最佳诊断治疗时机,给孩子留下终身遗憾。调查显示,至少一半左右的患儿家长认为,孩子身高与家族遗传有关,父母个子都不高,孩子的身高不高也很正常,治疗与否结果都一样;四分之一的家长认为孩子身高低于同龄儿童是发育较晚,属于晚长,致使部分孩子临近青春期才到医院治疗,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四分之一的家长认为每天给孩子保证充足的营养,孩子身高低于同龄人也没办法,从没想过、也不知道去找医生治疗。八成以上的家长对儿童矮小所带来的危害缺乏必要的认识。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孩子长得慢也是病,他们要么把孩子的身高交给时间,要么花大量的钱给孩子补充营养、使用增高器械,而这些盲目的措施往往耽误治疗,甚至适得其反。治疗:找出病因是关键矮小症是其实是可以治疗的,关键就是要找出病因。“矮小症部分是由于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另一部分是非疾病因素引起的。器质性疾病主要包括内分泌异常、骨骼病变或其他疾病等,其中以生长激素缺乏最多,其次是性早熟导致的,还有部分是由于宫内发育迟缓或染色体异常等引起的。非疾病引起的矮小症包括家族性矮小、体质性矮小、生理性青春发育延迟等。”把握治疗时机非常关键,如能赶在骨骺闭合前治疗,孩子有望达到正常身高。但如果已经错过治疗时机,这些孩子将终生与矮小为伴。医生能否在诊疗中把握住技巧也十分重要,首先应对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和骨龄测定,利用骨龄推断,明确了解其身体生长发育状态;其次还要进行必要的内分泌功能检测,个别患儿还需进行遗传学分析和影像学检查。提醒:年龄越小,生长空间越大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两次生长高峰——婴儿期和青春前期。整个过程受多种因素调控,个体最终身高受遗传、出生身高、营养、激素、环境、疾病等的影响。在众多因素中,生长激素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较常见的矮小症之一——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是由于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导致的生长速度下降,又称为垂体性侏儒症。朱顺叶强调,如果确诊为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需要进行生长激素替代治疗,而且要本着早期、及时、足量、长期的原则。研究表明,孩子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生长的潜力及空间越大,对治疗的反应越敏感,生长效果越好;而且孩子的年龄越小,体重越轻,用药的剂量越小,所花的费用也越小。因此,切不可等到发育后期如15~18岁时再治疗,此时骨骺接近或者完全闭合,生长潜力很小或几乎没有,已不再可能达到理想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