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获得性色素性疾病,发病机制不明。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进行诊断。白癜风典型临床表现为皮肤无症状的白色斑片,有着规则清晰的边缘,周围绕以正常皮肤或色素沉着皮肤。罕见情况下白斑有炎症边缘伴瘙痒。粘膜及毛囊也可被累及,患者毛发呈白色。白癜风患者在粘膜、眼、内耳迷路膜均有系统性黑素细胞破坏。已有白癜风与眼光学缺陷,听力丧失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联系报道。听力丧失是最常见的伴随症状,在白癜风患者中占4%-20%。实际上,尽管没有特异性检测可确认白癜风,但是一些器官特异性抗体的评估有帮助,特别是抗甲状腺和肾上腺的抗体。一些实验室检查,如Wood灯、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以及皮肤组织病理等一些不能确定的皮损很有帮助。1. Wood灯又称滤波紫外线灯,是通过含氢化镍的滤片而获得320-400nm长波紫外线。在Wood灯下,由于黑素可吸收紫外线,黑素增加则折光弱,显暗色,而黑素减少则折光强,显浅色。Wood灯下白癜风的皮损外观为亮白色荧光,与周围正常皮肤形成鲜明对比,界限清楚相对清楚。因此,可以借助Wood灯来确认白癜风皮损的存在。同时,在自然光下观察皮损,然后与Woods灯下的白斑进行比较,用于判断患者皮损进展期还是稳定期。进展期:Woods灯下面积>自然光下面积,稳定期:Woods灯下面积≤自然光下面积。最后,Wood灯也可用来判断疾病疗效,尤其当复色初期在自然光线下表现并不明显时。2.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其成像机理是基于不同组织结构中细胞的折射率不同,其中以黑素的折射率为最高,故含有黑素多的细胞可实时呈现出明亮轮廓,通常会在真皮乳头上部或周围聚集分别形成特征性的“帽状”或“花环状”结构。由于该检测方法对于角质细胞内的色素的观察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故可以为白癜风的诊断提供组织学参考依据。白癜风皮损处的棘细胞层下部和基底层中,黑素环密度及亮度呈不同程度减少或消失,而多数皮损周边处的黑素环呈现明亮的圆形 或椭圆形的环,构成典型的“真皮乳头色素环”样结构。通过对白癜风色素变化过程的实施动态监测,可为白癜风的诊断和疗效提供判定依据。3.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白癜风的特征性病理表现在表真皮连接处黑素细胞完全缺失。但是在白斑边缘仍有残留的黑素细胞和少量黑素颗粒,剩余皮损处则没有黑素细胞和黑素小体,有时在活动皮损的边缘有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需要强调的是,在临床实践诊断白癜风时,应需要鉴别一些常见的获得性色素减退性疾病,如化学性白斑病和炎症后色减斑、花斑癣、白色糠疹,硬化性萎缩性苔藓、麻风、品他、硬斑病和结节病。此外,还需除外一些先天性疾病,包括结节性硬化症、斑驳病、无色素痣、Vogt原田小柳综合征、Waardenburg's综合征和Ziprkowski–Margolis综合征。
临床工作中发现,不少就诊者对性病的认知比较模糊,甚至存在误区,为了使大家对性病有个正确认识,促进早期诊治,本期就对性病做个简介。1.性病是一组疾病性病,全称是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指主要通过性接触、类似性行为及间接接触传播的一组疾病,包括常见的梅毒、淋病、生殖道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念珠菌病、阴道毛滴虫病、阴虱和乙型肝炎等。因此,性病不是单单一个病。2.性病不仅仅通过性接触传播某些性病,如淋病、滴虫病和真菌感染等,偶尔在特定情况下可以通过毛巾、浴盆、衣服等用品传播。而梅毒、艾滋病、乙型肝炎可通过血源性传播。孕妇可通过胎盘、产道及母乳使新生儿获得梅毒、淋病等。3.疾病的确诊需要动态体检、检测在感染致病微生物后,微生物进入机体到引起临床症状需要一段时间。每种性病有潜伏期不同,比如淋病潜伏期2-5天;生殖器疱疹3-5天,生殖道衣原体感染1-3周;一期梅毒2-4周;尖锐湿疣2周-8月,因此,评价机体有无患上某几个性病需要动态、全面检测。进了医院就要确诊有无性病的观念是错误的。4.怀疑性病要到正规医疗机构科学诊治性病的病变不仅仅局限在泌尿生殖道,而且可以通过血液、淋巴系统侵犯全身各重要脏器,一方面,性病的诊治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实验室检测;另一方面,性病的误诊、不规范治疗不仅继续传染他人,而且对自身健康危害严重,如淋病、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生殖器疱疹可致不孕、流产及死产;梅毒可引起心脑血管病变;宫颈高危型HPV感染可致宫颈癌。街头小巷看广告不规范诊治是对自己及家庭的不负责任。本文系赵玉磊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尖锐湿疣,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是目前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美国性传活跃人群中尖锐湿疣的患病率约为!%,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复发性,给该类患者带来了显著的精神负担。目前研究发现,大约有40余种HPV可感染人生殖道,临床上90%的生殖器疣由低危型HPV如HPV6,11所致。高危型HPV如HPV 16,18引起70%的宫颈癌。在免疫正常个体,HPV常于2年内痊愈。由于微小的不可见的皮肤损伤都可导致皮肤基底层细胞暴露于HPV,因此一部分患者可由于无意识的自身接种导致皮损复发,难以根除。生殖器疣治疗目标是去除肉眼可见的疣体;但通常难于判断HPV有无清除干净。由于目前没有理想的针对HPV的杀病毒药物,导致可用于生殖器疣的治疗呈现多样性:物理破坏;细胞毒药物;免疫治疗。物理破坏包括常用的冷冻、激光、外科切除。细胞毒药物则包括高浓度三氯醋酸、鬼臼毒素。免疫治疗包括干扰素、咪喹莫特和异维甲酸。2010年美国FDA性病治疗指南强调,应针对生殖器疣患者不同病情,采用科学、规律、序贯追踪的个体化治疗方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是近年来采用的基于光敏剂和光细胞毒性原理的一种无创性治疗。治疗原理包括 :HPV感染的皮肤细胞增生活跃,外源性的ALA在疣体涂抹后被HPV感染的细胞摄入,在细胞内转化为原卟啉IX等强光敏剂,经特定波长和能量的光照后产生活性氧和自由基。从而破坏生长疯长的HPV感染组织,而周围正常组织由于吸收量少,故发生反应也较小。用光动力治疗生殖器疣,疗效确切,多数患者较少复发。文献报道,经过1到4次治疗,宫颈和外生殖器疣的总体有效率为98.2%,HPV清除率为83.9%。另外它也是目前市场上唯一可以作用于潜伏感染和亚临床感染的治疗手段。近年来有研究显示,经过光动力治疗后,生殖器疣的疣体内显现了有利于机体清除HPV的免疫细胞(CD4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浸润,从而有助于解释光动力治疗的独特的长期缓解、较少复发的优越性。光动力治疗治疗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光照时的刺痛感,以及宫颈尖锐湿疣治疗后的阴道分泌物增加。尽管在孕妇患者群体未获得官方治疗许可,似乎是安全的。
对体内外多种物质保持一定的敏感性(sensibility),是人体免疫系统职责所在,我们的机体每天会面临微生物、异物(食物/药物/粉尘/尘螨)、肿瘤细胞等外来因素的挑战,但它们通常被机体免疫系统悄悄消灭了,所以完善的免疫功能使我们机体免于传染病、肿瘤的困扰。 过敏(hypersensitivity),也即过度(hyper-)敏感(sensitivity),在人群中非常普遍。由于体内外物质的多样性,我们的免疫系统不能充分区分哪些对机体有害有益,偶尔会对一些外来物或变异物,发生了强烈的免疫反应,导致临床出现了皮疹、瘙痒、打喷嚏、腹泻、哮喘等诸多不适。因此,每个人一生之中或多或少都会发生过敏现象。好在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由于我们自身强大的免疫识别机制、免疫调节机制,使这些异常的过敏反应不至于太持久、对身体造成的损伤也很小。 特应性皮炎,又称“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过敏素质有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特应性皮炎这一名称源于西方现代医学,在这里,特应性(atopic)指的就是患者具有该病的遗传易感性,也即该类患者人体免疫系统有基因层面的某些缺陷,导致与常人相比,机体免疫系统容易对体内外(本来该耐受的)多种因素产生了异常的免疫应答,对接触到的、食入的、吸入的或者体内的多种物质产生高水平的免疫反应,在临床上表现为皮肤瘙痒、皮肤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等多种皮肤损害,同时常伴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再通俗点讲,特应性皮炎患者免疫系统处于易激惹状态,同一个家庭中多个成员起居、饮食、所接触的物质大致类似,只有特应性皮炎患者由于自身的免疫缺陷导致疾病的发生。 随着气候、环境的改变、都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在社会高经济阶层的发病率似乎更高,早在30年前就有有国外学者提出该病的卫生假说:幼年时期过于注重卫生,似乎对特应性皮炎的发生有诱导作用。 特应性皮炎患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常在夜间受热或者洗涤后加重。皮肤较常人干燥,特别在寒冷季节,四肢首先出现鳞屑,反复的有意识或者无意识搔抓,导致皮肤变厚,呈皮革样,加重瘙痒,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实验室检查常可看到血中IgE水平升高、嗜酸粒细胞升高、对数种过敏原呈阳性。病情可持续数年数十年,严重时,可形成周身红斑脱屑,又称红皮病,需要住院治疗,以缓解病情。 由于特应性皮炎的发生与患者过敏素质(体质)有关,因此,目前缺乏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需要长期、全方位综合防治。由于该类患者普遍存在皮肤干燥失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从而对环境中多种刺激物质及微生物高度易感,因此经常、规律使用润肤保湿剂成为国内外首先推荐的治疗方法;对于局限的红斑、丘疹性损害依皮损部位可以选用中、弱效的皮质类固醇激素药膏外涂,对于顽固的皮革样皮损,需要强效超强效激素短期内外涂;经济条件比较好的话也可外用他克莫司等非激素类抗炎药;对于皮损较为广泛的患者,可采用UVB等光疗;当然,对于严重的红皮病型患者,需要住院系统用甲氨喋呤、环孢素等免疫制剂治疗。 对于患者的日常护理,需要注意的是,家里少放花草、少养宠物,保持室内通风采光,消除室螨;平时穿棉制内衣;沐浴时尽量不用洗涤用品;避免酒、海鲜、牛羊肉、笋、腌制品、洋葱等刺激饮食;适当喝酸奶,调整肠道菌群。
未治疗的二期梅毒患者在经历全身包括神经系统、内脏、骨骼等多器官多部位的螺旋体扩散增殖后2-8周内大量螺旋体被杀灭,皮损消退,进入无症状的潜伏期。但感染后最初4年内,特别是第1年内,25%患者可再次出现螺旋体血症或临床皮损。 早期梅毒患者确诊后经正规驱梅治疗,大部分能达到临床治愈和血清治愈的效果。但有部分患者的RPR降到某个滴度(一般≤1:8)时不再下降,维持在低滴度3个月以上,甚至终生阳性,称为血清固定。
临床实践中血清固定发生率较高,患者容易出现情绪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近年来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血清固定的发生与梅毒病期、类型、治疗的早晚、治疗时的基线滴度等有关。有研究表明,血清固定的发生与治疗所用药物、剂量、给予方法、开始治疗早晚也有关系。有学者强调梅毒治疗不规范可导致血药浓度无法达到和维持有效杀菌浓度和时间,致使病原体不能彻底清除,导致组织中螺旋体残留,从而引起血清固定。 另外,血清固定的治疗问题也长期困扰着临床医生和患者。
梅毒患者的性伴侣必须接受检查。对性伴侣的治疗基于其临床表现和血清学结果。若血清学阴性,仍属高危人群,则按早期梅毒治疗。与一期/二期或者早期潜伏梅毒患者在90天内有性接触者,即便血清学阴性,也应做假定性梅毒治疗。若接触在90天以前,而随访不确定,也应做假定性梅毒治疗。若传染者血清滴度超过1:32,可认为患有早期梅毒,其伴侣应接受治疗。
甲异常可能是皮肤或者全身疾病的重要线索。甲凹点见于银屑病或者斑秃。银屑病甲可出现甲横沟、甲板碎裂或者光滑的白甲。甲床上可见裂隙状出血。约5%的扁平苔藓患者有甲改变。甲纵嵴或者甲分裂最常见,也可出现甲变薄、甲分离和甲半月呈红色。严重时甲床受炎症破坏,有纤维组织替代,翼状胬肉形成,甲皱近端与甲床近端部分融合。毛囊角化病患者的甲可显示甲下角化过度、易脆、开裂、呈红白交叉条纹,游离端有三角形缺损。钩甲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时间不修甲导致甲呈爪状或者羊角状。
首先要了解一下关于毛发生长的一些常识吧。我们的头皮上生长着大约10万根毛发。每天洗头、梳发、不自觉地捋发、户外风吹等原因可以使毛发脱落约70~100根。头发位于头皮中的根部膨大部分我们称毛囊,每个毛囊不间断地历经生长期、退行期、休止期三个阶段。正常情况下85%毛囊处于3~8年的生长期,15%处于3~4月的休止期。由于退行期很短暂,只有2~3星期,所以每天所脱落的70~100根毛发中大多为休止期毛发,发径较细。由于各个毛囊生长和脱落并不同步,所以每天的毛发脱落除在洗发盆或者浴室地板上看到部分毛发外,一般很难察觉。如果别人或者自己注意到自己的头发在不断变薄、变稀,那就要注意啦。当然毛发变稀的原因不一定都为毛发脱落引起的,某些毛发疾病可以导致毛发断裂,外观上看毛发也可变稀少。
寻常疣 (Verruca v ulgaris;common warts)为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所以不疼不痒的,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导致有数个皮损生长,中间的几个发生融合。因为疣是一种良性增生物,下面供应它们生长的血管非常丰富,所以它们会变多,在免疫力低的患者,它们生长也迅速。在临床上经常看到化疗后的患者或者长期吃抗排斥反应药物的移植患者,身体感染疣的话疣体数目非常多。再来说说鸡眼(corns)吧,鸡眼是由单位面积长期摩擦产生的外观看似鸡的眼睛的角化物,一般发生于足趾间骨头摩擦处,或者足趾与鞋子摩擦处。因其生化本质和指甲、毛发类似,所以质地很硬,容易压迫局部神经,产生疼痛。因患者自觉疼痛,所以较早去医院就诊,皮损一般只有1到2 个。从以上所述,大家应该明白鸡眼和蹠疣的区别所在,如发病原因、疼痛与否、数目、发生部位等。下面说说治疗。蹠疣为病毒感染,众所周知,目前我们对病毒感染是没有绝对有效的药物的,因此,要从根本上杀灭病毒并不可能,一旦足部有了蹠疣,一般只能采用物理治疗,比如冷冻、激光、微波,外科手术等。祖国医学中部分中药也可使用。对患者的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根据病情行冷冻、激光、微波等治疗。以后,要穿透气性好的鞋子袜子,保持足部干燥卫生,使病毒无法再次感染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