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 者:李某某 ,男性,30岁,主 诉:因“车祸致右上肢畸形、疼痛、功能障碍12小时”入院诊 断:1、左侧臂丛损伤; 2、左肱骨干骨折 处 理:在全麻下行左肱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臂丛探查修复术神经修复模式:C3转位修复C5远端;利用C7桥接C5近端与C6远端;C4合并膈神经修复C8、T1臂丛示意图探查切口术中见全臂丛撕脱臂丛修复后
足跟组成足底内外纵弓后臂,站立时承担全身重力50%,是人们负重行走重要的功能器官。跟骨是最大的跗骨,主要由松质骨构成,通过关节面与韧带与骰骨、舟骨、距骨相连,周围软组织少,骨折时常合并软组织损伤,致病菌容易突破防御屏障,直接袭击骨松质,造成难治性跟骨骨髓炎。跟骨骨髓炎:由于创伤等原因导致跟骨微生物感染,继发骨质破坏的炎症反应过程。随着抗生素的进展与应用,骨髓炎的预后已大大改善,但仍然是骨科医生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治疗跟骨骨髓炎的难点:1、抗生素与炎性细胞、血液营养物质不能到达缺血区域,全身抗菌等治疗价值有限。2、周围软组织少,病灶清除后造成空腔难以填补,而病变软组织包裹死骨,如不清除,骨隔离不能打破,细菌栖息地不能剖除。3、病灶清除改善不了血液循环。4、足跟是一功能单位,局部组织的清除势必造成足功能的丧失。治疗跟骨骨髓炎的关键:1、彻底清除变性软组织与死骨,打通骨隔离,保留有生机的骨组织支架。2、通过健康、血循环良好的组织移植,经旁路改善足跟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3、通过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一期修复,重建足跟骨与软组织缺损,骨与软组织同治。4、根据足跟各部功能要求,恢复足结构完整;在治愈跟骨骨髓炎的同时同步实施功能重建。典型病例一典型病例二 典型病例三 典型病例四 典型病例五
背阔肌皮瓣部位隐蔽,血运丰富,切取范围大,肌瓣可填塞无腔,修复肌肉缺损,抗感染能力强,是修复四肢大面积组织缺损合并感染或骨外露刨面的理想皮瓣。
肢体延长技术是60年代初期,由苏联伊利扎洛夫医师独创的骨科治疗方法,这一方法被称为20世纪骨科三大里程碑技术之一,骨延长的慢性生物牵拉原理也被公认是骨外科最伟大的发现。 肢体延长技术主要可以解决患肢(骨)短缩,患者因外伤或手术治疗失败后造成的肢体短缩或先天性肢体短缩,或由骨疾病造成发育障碍短缩,还有一部分因职业关系或希望肢体增高的正常人。如果有O型腿畸形,在矫形的同时做延长也是很好的适应症。肢体延长技术是通过将骨截断,并以每天1毫米的速度使骨分离延长,这种慢性牵拉刺激首先促进断骨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进一步向多形态间充质细胞转化,最后再生出骨细胞和新生骨组织,在骨组织得到延长同时,其他组织(神经、血管等)也同时获得延长,这也是复合组织的再生过程。 我科从事该技术的研究工作多年,取得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处于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病例1:指骨延长术病例2:胫骨延长术 患者 男 23岁,因“右小腿外伤术后感染不愈2年余” 入院。诊断:1、右胫骨骨折术后感染并皮肤软组织缺损,2、右胫骨骨不连。处理:07-10-29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骨迁移+外固定架固定术。术前,该肢体较健侧肢体短缩约2cm术前X线片,骨质破坏并缺损。术中去除死骨,肢体明显短缩,采用特制外固定架行胫骨延长术。随访效果满意,1年后胫骨缺损处已完全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