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缓解症状 一旦建立安全的治疗关系,病情的严重性通常就会缓解或消失。2、内省力“现代阶段”,“内省”这个术语是指:在治疗中,治疗师冷静的、客观的、敏锐的洞察患者的个人史,现实的理解其动机与环境。“后现代时期”,该术语则指患者与治疗师主观上一起合作,建立良好的关系,共同创造描绘出符合患者的背景和将来的蓝图——是对当前事实的描述而非对历史的追忆。3、自主感: 内在的自由感也许是一个人最珍贵的心理状态之一。努力尊重、维护、增强患者的个人自由被摆在了心理治疗的首要位置。4、认同感: 人们需要在主观体验上感到被理解、被映照、被接纳、被认可。在缺失适度支持的环境中,人们经常需要借助治疗师的帮助来体验并说出自己是谁,相信什么,感受如何,以及想要什么。这时,努力发展强大的协调的自我感,可能是治疗的当务之急。5、自尊心: 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提高患者自尊心的方法之一就是治疗师愿意被患者看成一个有瑕疵的人。但尽管治疗师会犯错误或能力有限,但仍有能力帮助患者。看到一个权威承认自己的瑕缺却仍然保持着自尊,这对患者而言是全新的体验,这使他更有可能面对自己的不完美而坦然自若。6、认识并处理情绪: 患者希望通过心理治疗得到改善的是对情感的敏感性。治疗师应力图使患者了解他们自己的感受,并且清楚为什么会这样感受。最后要使患者能自如的运用利己利人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情绪。治疗师总是竭力区分智力与情感内省,并凭经验知道用语言表达情感体验是理解并掌控问题的必经之路。7、自我力量及自我协调性 强大的自我意味着不否认或歪曲严酷的现实,而是考虑种种困难并寻求解决的办法。自我力量的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现实检验、现实适应和现实感受。一个有强大自我力量的人既不因过度或非理性的愧疚而崩溃,也不因鲁莽或感情用事而受困。8、爱、工作及成熟的依赖 心理治疗实质上是“贯穿爱的治疗”。一旦心理治疗进展顺利,患者会发现自己不仅能更加包容内心复杂的精神世界和内心真正的自我,而且能包容复杂的外部世界和他人的缺点。他们设身处地、连贯恒定的看待朋友、亲属及熟人。较少凭个人的好恶对他们感到失望。一个成功的心理治疗可使患者最终回归工作环境。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并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取代无助的哀恸。治疗中的哀伤过程是以“完全否认”到理性的接受了不可改变的事实。9、愉悦及平和 大智大慧的思想,人要学会知足常乐 人们将自尊心建立在对整个社会的贡献上,并为了获得更富庶、更恒久的愉悦而放弃即刻的满足。一个成功的心理治疗能为患者指明方向,使患者相信快乐可望而可及。患者的这种态度最终可利于治疗。对于没有性体验的人来说,性高潮是不可思议的;而对于没有做过母亲的人来说,分娩的阵痛和激动亦是无法比喻的;情同此理,对于贪恋眼前一时的享乐与得意的人来说,真正的平和简直会令其难以置信。
我原来是一名内科医生,后来研究生期间攻读了应用心理学专业,再后来,到了北方最大的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做了精神科医生(至少执业注册更改为了精神科医生)。在最初的时候,我总是在做自己认为一个医生应该做的事情,总是在很自然的查体、问诊、考虑药物的使用、与患者沟通、与患者家人沟通。从来没有认为我在某个时候,在与某个人之间进行所谓内科医生的工作、精神科医生的工作、心理师的工作,可是后来我就发现很多人把我当成“心理科医生”,而他们自称为自己是“精神科医生”,我曾经向他们询问过判断“心理的”和“精神的”标准是什么,他们一时语塞,不知该怎么回答我,后来在我追问下,他们说,可能是这样理解吧,“精神的”主要是药物治疗,对于精神药理学比较精通,对于精神科症状学的学习比较到位,而“心理的”主要是心理治疗,对于临床心理学比较精通,对于人格特点的学习比较到位。听到这儿,轮到我无语了,难道在一个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在面对一个个复杂的个体,我们精神科医生需要把自己划分到哪个派别吗?这是一个多么可笑而可怕地划分。难道一个“精神的”只知道使用药物,熟知药物疗效和副作用,而无视一个个体的复杂性和潜能吗?难道一个“心理的”只知道与患者共情,熟知人格结构和发展变化,而无视个体可能已经存在的大脑器质性或功能性的改变吗?难道一个精神科医生不应该成为这两者功能的载体吗?如果我们要找到精神科医生的“执业分裂”状态的原因可能就要追究到我国精神科医生的培养模式了。一直以来,精神科医生的培养本身就是“分裂”,而不是“连续整合”的。精神科医生的医学培养阶段几乎完全是生物模式的灌输,在课程中只能发现存在理论讲授的心理学的知识,没有任何的心理学实践和应用课程,而在国外,要想成为一名精神科医生,在这之前,必须要选修足够学分的心理学课程,并且要完成规定时间数量的案例督导和自我体验的。所以在他们成为一名精神科医生之前,已经打上了与人进行专业心理交流的印记。而我们只是在不断的通过重复记忆的方式在脑海里烙下症状学、药理学的条目。已完成刻板、没有生气的考试,以后面对患者,同样也是以这种刻板的、没有热情的态度对待一个症状组合体。而不是以一种理解的、共情的态度来对待一个复杂的、有自己思想、有自己追求的人。 所以,我认为一个好的精神科医生应该是一个整合的状态,对精神药理学的掌握与对人格问题的洞察对于精神科医生能否更有效、有力的从事临床工作都至关重要!
在我看来“生物决定论”的胜利对于精神医学的明天将是另一个“深坑”。因此,我们应该为弗洛伊德的学说辩护。尽管他的学说有缺陷,但他是用精神的路径来探究精神疾病。哲学化(精神化),去医学化(本质是去生物学化)恰恰是他的高明之处。《精神病学史——从收容院到百忧解》,[美]爱德华·肖特著,韩健平、胡颖翀、李亚平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一版,47.00元读完爱德华·肖特的新著《精神病学史——从收容院到百忧解》,心中一阵惶惑。这不是一部四平八稳的医学史著作,照Kirkus Reviews的评论,“这是一部独持己见,充满逸闻趣事的历史”,恰恰因为它别有“性格”,而应该受到读者“格外”的关注,或许,你并非赞同作者的观点或结论。我就不甚赞同他把弗洛伊德学说彻底扔进垃圾桶的作派。这部近600页篇幅,有130页注释的医学专科史著作很显然不是写给普罗大众阅读的,虽然通篇在讲故事。故事的背后展示了近代精神医学“击鼓传花”的发展路径,早年精神医学的“风暴中心”在法国,后来转移到了德国,最后移师美国,无疑,法国大革命倡导的“平等、自由、博爱”等理念也惠及了精神病人,是法国精神病医师皮内尔首先为疯人砸碎镣铐,随后开始用治疗的姿态(组建治疗性收容院)取代幽禁(疯人院),德国精神医学的崛起与犹太族群不无关系,肖特惊奇地发现:欧洲的精神医生大多有犹太血统,精神分析更是“一枚犹太人团结的徽章”,因此,德国精神医学高地的丧失就是因为***对大多数犹太医师的残酷迫害,美国为犹太医师的善待使得它成为精神分析学派的福地,至1940年代,精神分析开始占领美国最重要的精神病学职位和大学的院校。该书还讲述精神医学如何在生物学趋向与精神分析取向之间“荡秋千”,19世纪末,脑解剖学进展和大脑沟回的功能定位,催生了第一次生物精神病学的诞生,随后是长达70年的精神分析时代,随着电休克、胰岛素昏迷疗法、电生理诊断与干预的进展,脑叶切除术的冒险,脑化学介质的提纯与分析、精神疾病遗传与基因证据的获得,以及精神药物学的长足进步带来了生物精神病学的春天,到1970年代,生物精神病学重返主流地位。精神分析被逐出正殿,成为被审判的对象。尽管肖特一再宣称“精神医学一直在两种精神疾病的理解之间做困难的选择,一种观点强调神经科学,热衷于大脑解剖、大脑化学和药物治疗的探索,希望在大脑皮层的生物学视野中找到精神痛苦的根由;另一种观点则强调患者生活的社会与心理、行为方面,将他们的精神症状归因于社会适应问题和心理压抑,归因于无意识层面,或灵魂开阖的某种神秘的驱动机制”。但肖特很显然不准备“和稀泥”,做“骑墙派”,而是旗帜鲜明地支持生物主义的精神病学,批评、清算浪漫主义(心理学,唯灵论)的精神病学。尤其反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在他的笔下,弗洛伊德是近现代精神医学的罪人。将精神医学引向“去医学化”,“玄(哲)学化”的歧途,一个简单的真理就是“让细胞说话,让弗洛伊德闭嘴”,“一片药片胜过几小时无谓的谈话”,心理分析不过是自欺欺人,未来的精神医学应该彻底清算、抛弃浪漫主义和玄学,回到生物学的正确航道上来。肖特(Shorter)无疑也是一位“射手”(shot),而且,他的“射手”思维、“战士”姿态带有普遍性,前不久,山东人民出版社推出了《弗洛伊德批判》一书,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案例(安娜、狼人等)和理论彻底颠覆,而且还指称弗洛伊德涉嫌学术造假,编织谎言,欺世盗名。相形之下,肖特还显得“费厄泼赖”(Fair Play)。其实,对弗洛伊德的批评与背叛并不陌生,精神分析学派内部就常常有人“揭竿而起”,弗洛伊德的弟子几乎后来都与他分道扬镳了,荣格如此,阿德勒也如此。但无论如何,弗洛伊德的学说依然是20世纪最显赫的思想成果,他作为科学时代的解梦师,为我们消解科学主义的“板结”,开启了智慧的门径。因为弗洛伊德学说的存在,我们才对“精神疾病应该如何界定?”“精神疾病的历史应该如何书写?”有了别样的答案。不然的话,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就完全没有了区别,精神疾病的历史与传染病的历史也完全并轨运行了。在我看来“生物决定论”的胜利对于精神医学的明天将是另一个“深坑”。因此,我们应该为弗洛伊德的学说辩护。尽管他的学说有缺陷,但他是用精神的路径来探究精神疾病。哲学化(精神化),去医学化(本质是去生物学化)恰恰是他的高明之处。毫无疑问,现代医学正在陷入科学主义的泥沼,功能主义,实用主义盛行,根据这个逻辑,我们应该“杀公鸡”,“存母鸡”,理由很充分,公鸡只打鸣,不下蛋,打鸣也罢,从来不遵守标准化,声调、频率、波长都随意为之(典型的自由主义兼风头主义)。母鸡才有效益,天天下蛋,经过饲料管理(如同受控实验),还能做到大小、色泽均匀。肖特的《精神病学史》就是一部“杀公鸡”的历史读本。也是因为肖特翔实的资料,鲜活的叙述,流畅的翻译会强化读者“杀公鸡”的义愤。一旦蔓延开来,酿成运动,将不仅是“公鸡”的不幸,也终将是“母鸡”的不幸。“刀下留鸡”!
私下聊天滔滔不绝,一旦当众发言却脸红心跳、结结巴巴,这是很多人曾遭遇的尴尬。近日,《生命时报》联合新浪网健康频道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854名参与者中,超过五成人在“大庭广众下发言”时“每次都非常紧张害怕”,41.3%的人表示“在某些场合紧张”,仅有0.7%的人“从来没有紧张过”。在回答“为什么会紧张害怕”时,27.1%的人“从小就这样,说不出原因”,“怕自己说错话,很丢脸”的占25.3%,“一见那么多人,不由自主就紧张了”的有23.0%,觉得“自己心理素质太差了”的有20.7%。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医生西英俊向《生命时报》记者介绍,实际上,在我们身边约有10%的人正受着“社交恐惧症”的困扰,然而这种疾病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社交恐惧症是指对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存在持久的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患者对自己在众人面前的表现要求过高,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容易紧张、害怕、焦虑,还会表现出口干、出汗、呼吸急促、心跳加速、手脚冰凉等症状。参与者选择自我表现时,自觉逻辑混乱的有61.6%,低头,不敢正视听众的占26.1%,手心出汗的有21.4%,说话结巴的有20.9%。在调查中,95.9%的人都希望有个好口才。西英俊认为,要坦然的接受自己,不要刻意要求自己完成目前无法的目标,也许通过这种自我情绪认知上的调整,紧张、焦虑的程度会减轻,这将更有助于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
恐怕一说到人格障碍,人们都会感到既陌生又恐惧,有人甚至把它和“神经病”划等号。其实,人格障碍没那么可怕,是一类十分常见的心理障碍。 我们常见的人格障碍可以分为8种,即偏执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以及强迫型人格障碍。 其中,在人际交往中,边缘型人格障碍是存在最广泛的一类心理障碍。这些人交朋友的规则很简单,就是“非好即坏”。小张就是其中得代表,起初,她认为同寝室的小李只有优点,没有缺点。于是和小李成为了好朋友,并且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很依赖她。但是,某天小张突然发现了小李竟然也有缺点,就开始疏远小李。像这样的事情又发生了几次,大家都觉得,小张对人总是忽冷忽热,很难保持良好的关系。 像小张这样的人,很可能存在边缘型人格障碍,他们的人际关系很不稳定、缺乏安全感,情绪的波动性很大,要么认为自己的朋友完美无缺,要么在发现别人的缺点后,就远离他们。 从心理学上分析,这是因为他们从小受到抚养人,尤其是母亲的忽视,导致了他们把被忽视的原因归咎于自身。幼年时,他们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自己是坏孩子,所以得不到妈妈的喜爱;而那些受到宠爱的兄弟姐妹或小朋友,都是好孩子。这就造成在他们的观念里,没有中间状态,人除了好就是坏,事除了黑就是白,不给自己和他人留回旋的余地。我们可以看到,在潜意识中,他们对于现实社会得复杂性无所适从,总希望能保持自己内心单纯的世界观。一旦发现有中间状态,他们会采取疏远和回避的态度。 如果发现朋友有这类问题,建议家人要先带他们去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同时,母亲要无条件地多关爱孩子,让他们体会到没有被忽视。
案例:克莱尔的生活经常混乱而不稳定。她把头发剪得短短的而且很不整齐。她说,不顺心时,就会狠命地剪自己的头发,这样可以帮她填补空虚。后来我发现,她经常弄伤自己。后来,她因出现了自杀倾向而被送进精神病院。 有研究显示,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大约占普通人群的1%—3%,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它起病于成年早期,突出的表现是:明显的情绪不稳定,极其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冲动及自毁、自杀行为,自我认知混乱,同时,患者有时会产生暂时的、与心理应激有关的偏执观念或者严重的分离性症状。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边缘型人格障碍是遗传因素与家庭、社会环境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精神分析学派尤其重视幼年期母子关系问题所导致的心理发展不良。如果母亲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不能正确理解孩子的行为和言语所表达的意义并作出适当的反应,不能为其提供稳定的、充满爱的环境,那么孩子就不能逐渐发展出内部的自我监控和自我价值感。成年后就没有稳定的自我感,他会不断寻找外部的保护,成为“深在的情感饥渴者”和“手拿脐带走进生活的人”。 此外,更多的研究发现,边缘型人格障碍是早年创伤的后果,如幼年丧失双亲、人身虐待等,在女性患者中尤其如此。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一旦确立,便应该给予积极的处理,其基本的治疗原则是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心理治疗主要有分析性治疗、团体治疗、家庭治疗、辨证行为治疗及社会回归治疗等。其中辨证行为治疗主要是帮助他们学会应对引起各种不良反应的心理应激。患者每周聚会,学习怎样识别导致不良情绪的因素,并对自己的情绪加以调节。在患者表现出较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睡眠障碍、冲动行为及类精神病性症状时,适当的药物治疗也是必要的。另有研究显示,心理社会关心和重新恢复就业对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重新发挥社会角色的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强迫症已经被列为严重影响都市人生活的四大精神疾患之一。就是一些看似习惯性的想法和行为,就足以折磨得人们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甚至被周围人看作“怪人”。尤其是以下这四种最为常见的强迫观念和行为,更让都市人“闹心”。晚睡强迫 多半有心事 “越夜越兴奋。对于早睡觉这件事情我实在是无能为力。长夜漫漫,无心睡眠。我以为只有我睡不着觉,没想到你也睡不着。世界睡了,这个小组还神魂颠倒地醒着。”这是网络上一个知名“晚睡强迫症”小组的宣言。这个群体的人,不会工作到深夜,也不会歌舞升平彻夜泡吧,但就是——如果让他们早早躺到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同样,他们也不属于失眠的群体,因为一旦倒在床上,他们一样能呼呼睡到天亮。“其实我也没什么事,就是到了晚上不想睡。总是到11点就洗漱完毕,非要上上网、看看电影、看看书,熬到两三点困得眼皮打架,才能踏实睡觉。”从事媒体工作的张小姐给自己和这个群体的定义就是“晚睡强迫”。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心理师西英俊说,对于让人无奈的“一到晚上就睡不着”,我们要先区分其行为是否属于病态。一些精神疾病,比如抑郁或患有其他情感障碍的人,往往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但这毕竟属于少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晚睡是一个反复强化的心理过程,多半是由于压力过大引起的,尽管他们可能并不自知。这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强迫症”,但可以说具有一些强迫“倾向”。人们在白天的生活和工作中,都处于活动状态,而睡眠则是静止状态。在社会的压力下,许多人“虽然活干完了,但脑子还在不停地转”——求学、就业、升职加薪、同事关系等——以至于在躺到床上时,突然发现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想。晚睡强迫正是内心诸多困惑无法排解的表现。 对于这些人,首先要学会循序渐进调整生活状态。把每天的工作生活仔细规划逐样完成,然后在睡前“清空”大脑,每周让自己的上床时间提前半个小时,同时仔细感受早睡带来的充沛精力。其次,增加与外界的交流,给压力一个宣泄的出口,不要让心结在夜晚蹦入脑海。再次,养成正确的自我认知,不要一直沉浸在压力之中,不要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最后,多多参加锻炼对于调整睡眠还是非常有好处的,也可以尝试规范自己的饮食等,让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走上正轨。 迟到强迫 学会打破常规 俄罗斯《真理报》做过一项调查,发现24%的人上班经常迟到,13%的人偶尔迟到。偶尔迟到无可厚非;但倘若迟到成了家常便饭,就可能是强迫了。 周先生是“迟到大王”。他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底线,会看着闹钟起床,如心中预设是7点半起床,即便到了7点29分,他也会眼睁睁看着闹钟走过那一分钟再起床,然后风急火燎地洗漱穿衣出门,再反复回去检查自己是否锁门了,煤气是否关了。迟到就在所难免了。 对此,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科主任屈英说,强迫症患者总会做一些重复的动作。如出门时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反复检查煤气有没有关好、反复检查写好的文件等。病人因这些动作而行动迟缓,效率低,如上学、上班迟到,不能如期完成某些任务等。比如案例中提及的“迟到大王”,就属于强迫范畴。这种人做事往往有很强的规律性,喜欢按部就班,一旦规律被打破,他们可能会觉得无法容忍。 对于这类人来说,首先要确定工作压力是否过于繁重,导致早上无法按时起床。如果属于这种情况,就最好给自己的工作“提提速”,以保证晚间有6—8个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其次,尝试发掘一些“早到”的好处。比如提前10 分钟到办公室,可以清理一下办公桌,给自己泡一杯咖啡,把一天需要做的事情理顺。最后,尝试改变所有跟“迟”有关的惯性,比如尽早完成手头的工作等,学会掌控自己的时间,久而久之就能改掉迟到的毛病了。信息强迫工作效率低张先生给自己的定义就是“信息狂”,对于任何不管有用没用的信息都非常热衷。他总是觉得手机在响;偶尔忘带手机,就会坐立不安,总感觉有重要的事情被错过了;在办公室,隔几分钟就看看QQ或者MSN是不是在线,生怕漏掉了重要留言……“回想自己在找工作的时候,收集了上百个单位的招聘信息,挨个发了邮件,几乎每过几分钟就要查一次邮件,生怕错过了重要的回信。”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深心理师刘宝锋指出,在现代社会,对于海量信息的强迫性收集确实越来越普遍。除了经常查看手机和邮件外,信息强迫还表现在每周总要买固定的报纸和杂志、固定逛书店并且每次购买的书目都较杂、上网浏览信息时总是忍不住点击网页链接、喜欢同时打开许多网页、喜欢把所有软件更新至最新版本、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网络资料等。这是因为,在竞争环境下,一个最新的信息可能就是一个升职加薪的机会,信息在职场中的利用价值越高,对上班族形成的压迫性也就越大。另外,大家在交流信息的同时也不断刺探着对方的现状,随之就会出现强迫自己收集更多信息并且将这些信息付诸实践来超越对方。具有“信息强迫”的人,往往也是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很高。具体到海量的信息上,他们往往要求自己收集的内容多而全,生怕错漏了任何所谓“有价值”的内容。此外,这些人往往变通性很差,对于信息的好坏没有分辨能力。这类人需要培养条理性,学会分配时间,把主要精力用在重要的工作上。此外,需要尝试去接受新的变化,比如离开手机一天,看看天是不是真的会塌下来。而面对海量的信息,要学会分辨哪些是对自己有用的,以后确实可能用到的存下来,如果知道自己也就看这么一次,就干脆把网页关掉。最后,学会给文件分类,把需要长期和阶段性保留的分开,定期清理,从而简化寻找信息的过程。减肥强迫别太追求完美小云已经有了七八年的减肥史了。“我因为曾经减得太猛,导致月经失调。现在不敢再采用什么激进的方法,但我也不敢多吃,每天计算大概吃了多少热量,到了上限就打住,然后必须多做运动消耗掉。 这段时间心情非常焦躁,我每天都十分关注吃了什么,会不会增肥。比如说,我想吃一样东西,但一想热量高,就算了,换别的。好像每天就关注减肥这一件事。我也知道自己不算太胖,就是骨架很大,但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希望自己再瘦一点。”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心理师西英俊说,许多女孩对于自己身材过于苛刻的要求,其实也属于一种强迫倾向。这种人往往对自己的外貌、身材都过于重视。这其实是一种对自我不认同的表现。这种人往往会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自己定性,并且过度追求完美。此外,这类人在其他行为上也容易受到暗示,情绪也经常时好时坏。从社会角度来说,现代文化对于“苗条”的肯定和赞许,媒体的过多宣传,容易对年轻的女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无论如何,也许你身材不完美,但同样要学会发现其他积极的方面,高尚的品德、平易近人的性格、博学多才和儒雅都可以成为你的闪光点。此外,对学校和家庭来说,加强教育尤为重要。让孩子从小明白“自尊”的定义,学会创造自我知觉和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极端地追求减肥,并出现了进食障碍,就要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了。
中国人常讲“悲秋”,意思是到了秋天,情绪就容易低落。其实,入冬对人们的心理也会产生相类似的影响。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就备受冬季抑郁之苦。他把自己的抑郁称为“黑狗”,而每到冬天,这只“黑狗”便会更加张狂,让丘吉尔痛不欲生。 其实,不仅是丘吉尔,如今也有很多人在冬天会情绪压抑、心情郁闷。美国国家心理健康协会指出,每到寒冬,抑郁患者人数明显增加,甚至要比平时多出大约10%。季节对人精神健康的影响已经引起了业界专家的高度关注。有专家称因季节变换而引发的精神问题为“季节性精神紊乱”。 美国国家心理健康协会表示,冬季抑郁的最典型表现包括睡眠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持续的情绪低落,失去活动的兴趣。美国家庭医生研究院的研究还发现,冬季抑郁的人偏爱高糖和高淀粉的食物,体重明显增加,容易疲劳、易怒,精神难以集中。一般来说,这些症状从秋冬之交初露端倪,在次年的1月份和2月份时症状最明显,直至入春后才会缓解。 目前,研究者已经找到了引发冬季抑郁的根源。入冬后,北半球绝大多数的国家都会变得夜长昼短。而人在黑暗中待得时间越长,与睡眠有关的体内激素水平就越高。因此导致的不精神状态多了,则很容易造成情绪沮丧。 同时,研究者还做了一项试验,他们让生活在高纬度的欧洲人接受光照治疗,结果发现,这些接受光照治疗的人,相关激素水平下降了,因季节引发的抑郁情绪也明显改善了。对此,专家解释说,光线可以刺激视网膜,并由视网膜将这个刺激信息传递给神经系统,进而传递到大脑中对光线敏感的部分,该部分就可以调节身体节奏和保持精神健康。 对于正经历严寒的人们,预防冬季抑郁的好办法就是追着太阳走。比如,在北欧一些国家,很多人会利用冬季休假,去阳光充足的地方。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充分利用晴天,多晒晒太阳则更实用。如果持续阴天,不妨把室内光线适当调亮点,尤其是晚上,不要总在昏暗的光线下待着。另外,要加强室外活动,每天到户外走走。在日常生活中,多闭目养神,让身心松弛下来。在饮食方面,多吃鱼类、谷物和绿色蔬菜等。 (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心理师 西英俊)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患者:老是脱衣服,跟傻子一样,什么都不知道,说什么不听。胡言乱语。也是时好时坏。时间不确定。,吃过一段时间药,没什么作用。 她需要怎么样的治疗呢?打针,吃药,还是做手术呢?治疗需要多长时间?我们上医院应该给她看什么科?现在应该为她做些什么呢?北京安定医院心理咨询科西英俊:朱艳娟您好,看到你所描述的家属的情况,我很同情她的处境,同时也很理解目前你所感到的困惑,甚至是痛苦。我能够看出来你很着急,希望尽快尽好的让她恢复健康,作为医生,我们的愿望和你是一致的。但是,从你现在所描述的她的情况来看,我个人认为目前能够帮助她的最好的行为就是马上到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明确诊断,当然也不能排除是否是神经系统病变或者躯体疾病所导致的精神异常(这也许要到综合性医院进行诊治)。我相信,只要一个负责任的医生经过细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精神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一定会给出一个明确的诊断,那么治疗与康复就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祝你和你的家人尽快走出疾病的困扰,走上健康之路!患者:她是精神病吗?还是忧郁症?还是癫痫病呢? 属于那一种类型的病呢?大夫,麻烦您简单讲一下她的病情。谢谢。 这种患者治疗需要多长时间呢? 是靠药物,还是心里医生? 还是自己的意志力?北京安定医院心理咨询科西英俊:作为医生,回答患者和患者家属的问题一定是严谨的!你问我的这几个问题。我很真诚地告诉你,我不能给你明确的答案。原因在于其一,你所描述的患者的情况太简单。这些表现都不足以诊断她为精神病、抑郁症和癫痫。其二,医生必须要亲眼看到患者的精神面貌和行为表现才能给以全面的评估。单纯通过患者家属对患者的病情介绍就下一个诊断,甚至给予所谓的治疗,是医生的失职!所以,在上一个回复里,我已经很明确的表达了我的观点,那就是尽快到医院就诊。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希望你能带着患者到北京安定医院来看一下。相信我们医院的医生能够给你提供好的医疗服务。
十一黄金周到了,很多人都选择旅游度过假期。但当被问及旅游将会有什么收获时,许多人可能只会回答说是喜欢或是换一个好心情。其实,旅游的好处不只是简单得这么几点。它不仅仅扩大我们的眼界、陶冶我们的情操。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增强了我们的自信。 旅游过程大概包括两种成分,一种是“环境旅游成分”,也就是旅游者以对旅游环境的关注为主,例如饱览名胜古迹;而另一种是“活动旅游成分”,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更偏重于对活动本身的关注。例如,探险活动。当然,在每一次旅游中,人们往往会同时体验到这两种旅游成分所带来的自信心的提高。 首先,“环境旅游成分”主要是通过满足人们认知以及审美的心理需求来提升旅游者的自信。旅游者在游览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过程中,要与不同文化习俗、宗教信仰以及其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美化了心灵。当他在与别人谈论自己独特的经历和美好的体验,而别人又会适时的给予他和他这段旅游经历以积极的关注和正性的评价时,旅游者自然而然就会体验到自信的增强。这就像,当老师问起哪些同学去过北京天安门时,那些举手的孩子内心总是充满了无比的自豪。 其次,“活动旅游成分”主要是通过满足人们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来提升旅游者的自信。在旅游的整个过程中,人们事先需要根据过去的经验和当前的情况对旅途的路线、支出、后果等做出推测和判断。然后,再独立自主、灵活变通的随时解决在旅游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的成功解决使得人们产生了一种成就的欣喜和超越之感,对自我有了更多的接纳和肯定,自信心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如果用马斯洛的“高峰体验”来概括自我实现感。那么,经常旅游的人会感受到一种返归自然或与自然合一的欢乐情绪,能够最充分的发挥自我的潜能,表现出最佳的主动精神和创造力。而这些体验将渗透到人们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 除上述两种旅游的成分给人们带来自信的提高以外,我们不能忽视因为旅游而产生和改善的各种人际情感带给人们的心情愉悦以及自信心的提高。例如,当夫妻俩整日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对方时,旅游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使得他们能够更加直接、充分的表达相互之间的温情和关爱。能够更加体验到自己在对方心中的重要性。从而提升了作为一个丈夫和妻子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