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HPV可谓是“常客”,也有很多姐妹很担心,万一不小心感染了怎么办?会不会引起宫颈癌?今天就来为姐妹们解答日常生活中关于HPV感染、性生活传播、宫颈癌发生等常见疑惑。1、HPV不止通过性传播首先!性生活是HPV主要的传播方式,同性或异性性行为中的皮肤黏膜接触都算,包括宫颈、口腔、喉咙、肛门等,可能会引起尖锐湿疣、上皮内病变,甚至癌变!但是!HPV并非只能通过性生活传播。某些特殊类型的HPV,还可以通过感染部位的皮肤与皮肤密切接触传播,有浸渍或创伤部位时易被感染,主要是皮肤疣。至于!接触公共物品被感染,要满足病毒载量足够多、身体免疫力低下、皮肤有破损等条件,虽然有可能,但总体概率是比较低的。除此之外,还有母婴传播。所以,我们通常建议性生活时全程带避孕套,外出最好带一次性马桶垫,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洗手,不共用洗浴用品、剃须刀、刮毛刀等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减少HPV的传播,也可以减少其它细菌、病毒感染。对于皮肤疣,抓挠会引起皮肤破损可能引起病毒传播,尽量不要与家人共用浴巾、搓澡巾等。2、感染HPV与私生活的关系有点复杂 阴道性交和肛交都是HPV感染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很多患者因此困扰,认为HPV感染定然是男方或女方私生活不检点,甚至导致家庭矛盾。其实,HPV就藏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在性生活活跃的人群中,HPV感染比较普遍!HPV感染≠私生活不检点!一项针对女大学生的研究报道,这些女性在拥有首个男性性伴侣后1年累积HPV感染率为29%,3年后增加至近50%。而且,我们前面也提到,HPV也可能通过性生活之外的途径传播。但是!反过来,私生活“太复杂”,感染风险倍增!文献报道,女性宫颈阴道HPV感染风险与其男性伴侣数量直接相关,也与其男性伴侣的女性伴侣数量直接相关。例如,针对旧金山年轻女性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每月增加一名新性伴侣,感染风险增加10.1倍。3、少部分HPV感染才会得宫颈癌原因有三!①80%女性一生中都感染过HPV,但绝大多数都能在1年内靠自身抵抗力清除病毒。②HPV的类型众多,只有“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才会引发相关的宫颈、阴道、外阴等部位的病变。很多低危型HPV感染并没有症状,或者表现为皮肤疣、尖锐湿疣。③从HPV感染要经历一系列病变才会发展成癌,而且病变通常可以通过宫颈癌的筛查(HPV检测+宫颈的液基细胞学检查)等发现异常,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阴道镜检查、LEEP术等明确诊断或治疗,及时把癌症扼杀于癌前病变阶段。仅有少部分持续高危型HPV感染的患者,没有定期筛查,或者在感染期间没有定期随访,没能在癌前病变阶段阻断病变的进展,则可能发展到宫颈癌。4、性生活不是发生宫颈癌的必要条件宫颈癌绝大多数都和HPV相关,但是还有一些特殊的病理类型,如胃型腺癌等,和性生活、HPV感染并不相关,主要是遗传因素导致。这里再次强调定期做宫颈筛查的重要性!另外,即便没有完整的性生活,但“蹭蹭不进去”等边缘性性行为也有一定的风险。5、男性感染HPV概率较高其实男性感染HPV的概率较高,男性的阴茎、阴囊、肛管、肛周、口腔黏膜等都有可能感染HPV,但大多都没有症状。低危型的HPV感染可能导致这些部位出现尖锐湿疣,高危型的HPV也有可能致癌,特别是在男性同性恋患者中,可能导致肛管、肛周、阴茎出现HPV相关的癌前病变或癌。阴茎癌在全球少见,但在非洲、南美洲和亚洲的部分地区,阴茎癌在男性癌症中占比高达10%。更重要的一点是,男性感染HPV会传染给女性,女性也会传染给男性!所以再次强调全程佩戴安全套的必要性,你好她也好!
分泌物脓黄、止不住的瘙痒、久治不愈......提起宫颈炎,好多女性都避之不急宫颈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宫颈炎通常由感染引起,一般及时治疗,往往可以治愈。慢性宫颈炎指在治疗或排除急性宫颈炎的常见感染性病因后,异常体征仍持续存在至少3个月,一般是非感染因素引起,可能存在久治不愈的情况。宫颈炎的四大表现急性宫颈炎或者慢性宫颈炎急性发作期,常有4大表现:1、阴道分泌物增多、黄脓性白带2、月经间期或性交后阴道出血3、尿痛、尿频、性交痛4、外阴阴道刺激症状,比如瘙痒和灼热但是这些症状也不是宫颈炎特有,其他妇科疾病也可能发出这样的“信号”,关键在于出现症状时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还有很大一部分慢性宫颈炎症状不那么典型,有的是脓性白带,有的是白带增多,有的是接触性出血。医生在做妇科检查时,可能会发现宫颈管有脓性渗出物,棉签轻轻触碰宫颈口时很容易引起出血,宫颈柱状上皮外翻部位可有水肿。这些行为更容易导致宫颈炎女性的宫颈强大到可以抵御感染、孕育新生命,但它也很“脆弱”,经常要面临诸多“威胁”。比如,沙眼衣原体、淋球菌最容易导致急性宫颈炎,另外细菌性阴道病、A组链球菌、结核也会导致急性宫颈炎。而子宫托、卫生棉条、乳胶制品、阴道洗液、杀精剂等物理或化学刺激等,则可能导致慢性宫颈炎。因此我们要摒弃以下的不良行为,减少感染的机会,保护好自己的宫颈:1、不注意外阴卫生女性生殖道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它容易受到外界微生物的感染,所以如果不注意保持外阴卫生,且总喜欢穿紧身裤、化纤内裤,私处得不到呵护,也是给病原体感染的机会,增加罹患炎症的风险。2、喜欢零距离 性生活和女性生殖道感染关系密切,性生活的卫生至关重要,但有些姐妹尽管事前事后都懂得清洗,但就是喜欢或者被迫喜欢“零距离的感觉”,不佩戴安全套。然而,全程使用避孕套,可以非常有效地预防性行为当中的生殖道感染,只要使用时没有过敏或者其他不适,建议还是保持一点“距离”吧,哪怕是001呢?3、多次人流频繁的宫腔操作对于子宫来说是不小的创伤,每一次人流操作都会对内膜、宫颈造成“打击”,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4、宫腔手术前后不遵循医嘱在放环取环、刮宫、宫腔镜等宫腔手术前后,对于性生活时间要求、术后护理,都会有详细医嘱,目的是为了保证手术效果、帮助子宫恢复,如果此时不遵医嘱,比如术后盆浴、性生活,无疑是给本就“受伤”的宫颈再度“施压”,极易造成感染。宫颈炎怎么治疗?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特别是有性传播疾病高危因素(如年龄<25岁、有新的性伴侣、性伴侣同时有其他性伴侣、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等),不必等到病原体检测的报告出来,可以先进行经验性治疗。对明确病原体的感染,就要采用针对性治疗。小编要提醒的是,如果明确是衣原体感染、淋病、阴道滴虫病,性伴侣也要接受评估或治疗,由于再感染率高,双方都应该在初始治疗后3个月复查。为避免再感染,患者及其性伴侣也应停止性行为,直到完成抗生素治疗且症状消退。如果宫颈炎可能与异物刺激相关,那么去除或避免接触相关异物常可缓解炎症。对于症状轻中度且无脓性分泌物的患者,在开始抗生素治疗之前,应先去除异物,并评估症状是否缓解。对于合并重度脓性阴道炎的患者,应去除异物同时进行抗生素治疗,如口服阿莫西林,或者阴道用甲硝唑或克林霉素等。对于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慢性宫颈炎,其实也是医生们比较“忧愁”的,目前也没有标准疗法。可是尝试激光、冷冻、电灼等物理疗法,可减少其他方法无效且病因不明的持续性黏液脓性分泌物。最后想提醒大家的是,在宫颈活检或细胞学检查时,大家经常会看见“慢性宫颈炎”这一诊断。一般而言,如果没有症状,无需抗生素治疗,和宫颈癌也没有关系,不要恐慌哦~
很多医生会给一些外阴皮肤发白的患者做出“外阴白斑”的诊断。事实上,1987年国际外阴病研究协会(ISSVD)已将这种疾病正式命名为外阴硬化性苔藓。外阴硬化性苔藓主要影响青春期前和围绝经期或绝经后女性的外阴和肛门生殖器区域。10%的患者可能完全没有症状。大多数患者可有明显的瘙痒,如果有皲裂或糜烂,则可能出现疼痛。性交困难和性功能障碍很常见。女孩青春期前发病可能由于肛周皮肤裂开而导致便秘,或排便时疼痛,还可能出现泌尿道相关症状。硬化性苔藓的最早的病变是乳白色的斑点和斑块,很难与白癜风和炎症后色素减退区分。但是,仔细检查皮肤表面会发现轻微的皱纹(“卷烟纸”或“玻璃纸”样起皱)。我们不久前有碰到一例外院就诊的患者,长期外阴瘙痒,妇科医生检查时发现外阴皮肤色素减退,当即做出了“外阴白癜风”的诊断,并建议患者到皮肤科就诊。事实上,根据患者瘙痒的症状,以及皮肤纹理的改变,我们是可以很容易的将外阴硬化性苔藓与白癜风区分开来的。随着疾病的进展,变白的组织变得越来越厚,发生苔藓样改变。阴唇可能在中线粘连,部分封闭前庭。小阴唇逐渐缩小,可能完全消失。阴蒂包皮可能会肿胀和结疤,这通常会导致阴蒂部分或完全包埋。外阴可以是扁平的,阴蒂轮廓和小阴唇可能有缺失。阴道口可以收缩,边缘变得坚固且不活动。还有的患者会出现继发性改变,包括紫癜和皲裂。除儿童外,可考虑进行活检以确诊。治疗方面,推荐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作为外阴硬化性苔藓的一线治疗,经过3个月的诱导缓解阶段后,建议长期维持治疗。二线治疗药物,如0.1%他克莫司乳膏(protopic)和1%吡美莫司(elidel)等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因长期使用有诱发淋巴网状内皮细胞肿瘤和外阴癌的风险,所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建议连续使用不超过2年。我们中心目前开展的点阵激光以其安全、有效、微创的优势,也可作为外阴硬化性苔藓的治疗手段。以往曾广泛应用的局部外用黄体酮、丙酸睾丸酮、雌激素,口服维甲酸或光敏剂治疗等,因缺乏临床获益的证据,已不推荐常规使用。在生活方式上,患者应避免局部机械损伤。例如不穿紧身衣、不用硬质车座等。尿液能够诱导和加剧病情,需尽量避免皮肤接触尿液,排尿后拭干、排尿前后或游泳前后使用保湿霜保护皮肤。外阴硬化性苔藓如果不能得到规范的诊治,可能导致严重的外阴萎缩、疤痕形成,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外阴癌的风险。因此,对于这一外阴常见皮肤疾病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早的发现问题,并规范的管理,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预后。
场景:医生:你的宫颈癌筛查报告异常,需要做个阴道镜,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情况。患者:医生啊,我体检刚做过阴道镜的,给你看。(拿出一张阴超报告单)医生:这个不是阴道镜哦,这个叫阴超,全称是经阴道B超,虽然听起来有点像,但是,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检查哦。阴超,全称“经阴道B超”,是B超探头伸入阴道,以检查子宫、卵巢及周围组织的情况,可以帮助发现子宫内膜、肌层、卵巢和部分输卵管的病变,在妇产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阴超可以帮助诊断的疾病和应用包括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子宫内膜病变、剖宫产切口憩室、宫颈肿块、卵巢肿块、输卵管的肿块、卵泡和内膜监测、早孕期的检查等。阴道镜则是通过不同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通常为5-40倍,常用10-16倍放大),观察外阴、阴道、宫颈的情况,检查过程中还要用到3-5%的醋酸和卢戈氏碘液来帮助阴道镜医生发现病变、了解病变的级别。阴道镜检查的指征包括:1、筛查异常: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阳性且不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连续2次(至少间隔6个月)细胞学结果ASC-US;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非典型腺细胞(AGC);原位腺癌(AIS);癌;无临床可疑病史或体征的细胞学阴性,且HR-HPV阳性持续1年者;细胞学阴性同时HPV16或18型阳性者;2、体征可疑:肉眼可见的子宫颈溃疡、包块(肿物)或赘生物;肉眼可疑或其他检查可疑癌;3、病史可疑:不明原因的下生殖道出血;宫内乙烯雌酚暴露史;患者性伴侣生殖器官确诊湿疣或上皮内瘤变或癌;子宫颈或阴道上皮内病变治疗后随访;外阴或阴道壁存在HPV相关疾病。一份标准的阴道镜报告通常具备5个要素:1、阴道镜检查的指征。2、阴道镜下所见,即描述转化区、上皮、血管、病灶、阴道、外阴等的镜下情况。3、阴道镜诊断。4、阴道镜的处理,包括是否取活检、活检的部位、取了多少组织等。5、有针对性的后续处理意见。阴道镜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宫颈、阴道、外阴的癌前病、恶性肿瘤和其它病变,评估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对可疑的病灶部位取活检,或做宫颈管搔刮,以明确诊断,为精准的治疗宫颈、阴道、外阴的病变提供充分的保障。
女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除了孕期和哺乳期,“大姨妈”将伴随她长达30多年,带来的不仅是那几天的不方便,有很多时候带给她们的可能是难以言喻的痛苦,甚至是“痛不欲生”的感觉。如何拯救“大姨妈”带来的痛?是忍着,还是去药店买盒止痛药吃?或是去看看妇科,问问医生有没有其它好办法? 先说说“大姨妈”来时为什么会痛?绝大多数的女孩子,在月经期会有小腹痉挛性疼痛伴有小腹坠胀感和腰部酸痛,是由于经期盆腔组织充血、未生育女性宫颈管较狭窄经血外流不畅的关系;另外,月经期子宫内膜产生一些可引起子宫收缩的物质比如前列腺素,有些人前列腺素产生的较多,就容易引起痛经。一般情况下,痛经持续时间不长、程度不剧烈,不会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如果疼痛程度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需要服药减轻疼痛的话,就属于不正常的病理状态了,需要去医院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控制疼痛。据我国一份抽样调查结果来看,痛经发生率约为人群中的三分之一,其中十分之一的人痛经严重。 痛经又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指没有盆腔器官病变的情况下发生的痛经,一般开始于月经初潮后不久,多发生于未婚、未孕的年轻女孩子;继发性痛经是由于存在盆腔器官的病变而引起的痛经,比如宫颈狭窄、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肌腺症等,需要进行妇科相关检查才能确定原因。原发性痛经一般对生育没有影响,有的继发性痛经就可能对生育有不良影响,主要是产生继发性痛经的一些原因如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可能对生育有影响。 知道痛经的不同情况,我们就要注意区分,如果痛经属于原发性,且程度不严重不影响生活,结婚或生育后痛经减轻或消失,可以不做特殊检查和处理;痛时可用热水袋或暖宝宝敷在小肚子上,或者喝些生姜红糖水等可缓解痛经,忌食生冷和酸辣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的食品为好;如痛得比较厉害,可以用些止痛药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如果痛经为继发性,比如刚来月经的时候痛经不严重或不痛经,以后反而出现痛经或痛经越来越严重,就不要只是靠止痛药度日,一定要记得去医院做一下妇科检查,看看是不是有盆腔器官的病变,早发现早治疗,免得以后越来越严重,不仅可能对生育有影响,也对自己的身体带来不良后果,甚至需要手术治疗。现代社会很多女性晚婚晚育,在有性生活之前一般单位不提供妇科体检项目,自己和家人也认为没有性生活不会有妇科病,即使痛经严重也不去看妇科医生,对经直肠超声有时也很排斥,孰不知子宫内膜异位症很多也发生在年轻女孩子身上,所以有了继发性痛经一定要记住去医院做一下盆腔超声看看是否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症,如确实存在的话早治疗对控制病情是很重要的哦。
随着HPV疫苗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目前注射过HPV疫苗的人数逐渐增多。广大妇女朋友们对HPV疫苗的了解也日渐增强,很多人都有了注射HPV疫苗的意识。同时,对于已经注射HPV疫苗的女性朋友,一个相关的问题也浮出水面——是否还需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呢? 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HPV,它的英文全称是human papillomavirus,中文名叫人乳头瘤病毒。我们知道HPV有超过200多种亚型,根据其致癌性,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其中包括超过20种高危型,如16、18、52、56、58型等,以及不致癌的低危型,如6和11型等。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能导致宫颈癌或者癌前病变,而低危型HPV感染则可能导致尖锐湿疣等性传播疾病。 那么HPV疫苗覆盖哪些HPV亚型呢?目前市面上的HPV疫苗主要有3种,其中包括由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2价疫苗(Cervarix),2007年在全球上市,2016年在我国上市,针对HPV 16和18两种亚型;由默沙东公司生产的4价疫苗(Gardasil-4),2006年在全球上市,2017年在我国上市,针对HPV 16和18两种高危亚型以及HPV 6和11两种低危亚型;以及由默沙东公司生产的9价疫苗(Gardasil-9),2014年在全球上市,2018年在我国上市,可预防高危的16、18、31、33、45、52和58型,以及低危的6和11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HPV疫苗仅覆盖了全球范围内比较高发的几种HPV亚型,但是并没有覆盖所有的HPV亚型。而且,由于疫苗的亚型特异性,它们对其他HPV亚型的感染几乎没有保护作用。因此,即使注射了HPV疫苗,且疫苗顺利起效,而保护效力持续的时间足够长,也只能预防疫苗所覆盖的少数HPV亚型,而对其它的高危亚型并不能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所以,无论注射了哪种HPV疫苗,都仍有可能感染HPV并导致宫颈癌或者癌前病变。另外,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疫苗并不能治疗已有的HPV感染。况且,还有少数的宫颈癌或癌前病变可能与HPV感染无关,但这些病变还是可以通过筛查发现并及时治疗。 由此可见,即使注射了HPV疫苗,宫颈癌筛查对于宫颈癌的防治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