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手臂发麻几乎动不了!大多数我们都以为这是因为自己不正确的睡姿导致的手麻不只是因为压到了它有可能是某种疾病的预示一起来看看吧哪些病会导致手麻呢?1、腕管综合征腕管是腕关节处的管状狭小通道,正中神经和手指的屈肌腱走行在腕管中。当反复慢性劳损导致腱周组织增厚,挤占了腕管空间,就会造成正中神经被压迫而产生症状。本病好发于从事搬运、托举、扭拧、捏拿等工作的人群中。患者挠侧3个半手指麻木或刺痛,夜间加剧,寐而痛醒,温度高时疼痛加重,活动或甩手后可减轻;寒冷季节患指发凉、发绀、手指活动不灵敏,拇指外展肌力差;病情严重者患侧大小鱼际肌肉萎缩。2、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可引起手麻。颈神经根是从颈椎相应节段椎骨上方的椎间孔发出的,共有8对神经根。这些神经根除颈1~3神经根分布到后枕部、颈肩部外,其余各节均分布到上肢。所以,颈4~8神经根受到刺激都会出现上肢症状。颈椎病引起的手麻还可能伴随手部疼痛、颈肩部肌肉酸痛、上肢放射性疼痛、活动障碍等症状。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常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常表现为手套袜套样症状。如果双侧对称性手指发麻,可能是由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有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坚持治疗,控制饮食。4、血脂过高长期高血脂,易引起血管壁硬化,加上血脂过高,血液粘稠,血流变慢,细胞缺血缺氧,导致麻木。5、脑部因素,警防中风当脑部出问题如中风,大脑所支配区域会出现麻木、无力等症状。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的中年人来说,如果经常出现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肢体麻木、舌头发胀等症状,且患者平时又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动脉硬化等疾病时,应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风的发生。6、孕妇和更年期妇女部分孕妇会感到单侧或双侧手部阵发性疼痛、麻木、有针刺感或烧灼样感觉,疼痛麻木主要累及拇指、食指、中指及小指的侧方,通常无其他严重后果。更年期妇女有时候会有手麻的现象,随着更年期结束,症状会随之消失。7、姿势不对,血管受到压迫当我们坐久或坐的姿势不好,会引起下肢麻木,当手放的姿势不对时亦会麻,一松懈,有如千万只蚂蚁在爬。因为当血管受到压迫时,血管供应肢体部分缺血,引起麻木,等一下解除了压迫,血液流过去,则感觉象有许多蚂蚁在爬。睡觉手麻怎么办?1调整睡姿:睡觉偶尔手麻不需要太担心,应该是压到手臂导致血流不通畅而导致,可以在晚上多按摩手臂,或是调整为一个较为舒服的睡姿;2换个枕头试试:可以挑选一个高度适合的枕头,枕头需要平,让颈部枕在枕头上,让血液流畅;3对于明确病因的手麻,如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糖尿病、中风等,需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4手麻严重的情况下需及时就医。
在开始今天的科普之前,我们先来个无奖竞答:请问,下面哪一项检查没有辐射?A.X射线 B.核磁共振C.CT D.PET-CT正确答案是:核磁共振你有没有答对呢?是不是有点出乎意料,听起来很可怕的“核磁”,竟然没有辐射。其实对于各种检查,X 光、CT、B 超、核磁……,大家多多少少有些恐惧,好像只要是拍片就是吃辐射啊,只要是辐射就是伤害身体啊,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一、辐射真的那么可怕吗?其实,辐射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医院的常规检查中,B超、核磁共振(MRI),是非电离辐射检查手段,没有辐射。而X线、CT、PET-CT,则会产生电离辐射。二、我们每天都在接受辐射先不要谈辐射色变。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接受电离辐射。这是来自宇宙射线和自然界天然放射性核素发出的射线。每人每年接受的剂量约为2.4 mSv,称为本底辐射。世界上某些地方地表放射性物质含量较高(比如铀/钍矿床以及伴生放射性稀土矿床地区附近),就成了高本底地区。如我国广东省阳江地区(6.0 mSv),又如巴西瓜拉帕里(5.5 mSv)等。大量调查表明,本底辐射水平对健康没有影响。X线和CT的辐射剂量到底有多少呢?三、辐射究竟对人有多大伤害?射线对人体的影响分为确定影响和随机影响。确定影响是指:人体接受辐射剂量达到一定值后,肯定会得某些疾病,如脱发、白血病和不孕症等。如患白内障的阈剂量为5000 mGy,如果低于这个剂量值就不会因为辐射而患白内障。随机影响是指:辐射损伤(疾病)发生的概率与剂量大小有关,但严重程度与剂量大小无关,并且不存在阈剂量。至于癌症,目前还没有明确研究证实辐射剂量和癌症的关系。四、比起医疗检查有一种辐射或许更值得你注意常规X片的辐射剂量相当低,可以认为完全安全。CT检查承受的辐射剂量较高。但是,和其他治疗、检查手段一样,做 CT检查,也是权衡利弊后做出的选择,注意拍片次数即可。总体来说,本底辐射水平以下的放射检查大多是非常微量的辐射,只要不过度检查,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相反,很多人需要真正关注的是另一种辐射的来源——吸烟。香烟中含有一种放射性物质叫钋210,可释放α射线,如果每天吸30支烟,每年的辐射大约为13 mSv。相当于做了6.5次头颅CT检查,或拍了650张胸片!五、有一种CT辐射剂量可以低到胸片水平受益于科技的发展,如今有一种CT检查也可以达到非常小的辐射剂量了,它就是双源CT。
三伏天一不小心就会中暑,教您正确识别中暑及急救方法,希望能帮到您哦
一年一度的体检季来了,打开体检报告时的紧张程度,堪比查高考成绩。“甲状腺结节”“肝囊肿”……这些疾病会癌变吗?一张小小的体检报告单,常常给大家带来很多“危机感”。其实很多疾病根本不需要治疗,只是名字听起来吓人。非要治?那就是瞎花钱!1、甲状腺结节,95%都是良性甲状腺结节是体检报告上的常客。很多人体检一查出有“甲状腺结节”就非常紧张,认为要马上治疗,非常担心变成“甲状腺癌”!事实上,1厘米以下的“甲状腺结节”完全不必担心,也不需做进一步检查。95%的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更不会变成“甲状腺癌”。 据甲状腺外科专家绍,就算是甲状腺癌,大多数也是很“温柔”的,生长很缓慢,可以几年、十年潜伏在人体内,也相对稳定、听话。甚至部分低危险组的患者,可以长期观察而不需手术。2、宫颈糜烂,只是名字吓人要怪就怪这个医学词语太吓人,“糜烂”一词给人很不好的联想,还容易和宫颈癌联系在一起。其实,这只是医学史上一个命名的大失误。如今“宫颈糜烂”这个名称已经被正式取消,改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在女性的一生中,随着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两种上皮覆盖区域会发生动态变化。据专家介绍,“宫颈糜烂”大部分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需要结合宫颈细胞学结果来进一步判断,如果细胞学和HPV检查结果没有异常,就无需特殊处理了。3、子宫肌瘤,5cm以下一般相安无事据统计,30岁以上的女性约20%有子宫肌瘤,即每五个女性中就有一个中招。“子宫肌瘤”这个词实在太容易让人联想到癌症了!其实,此“瘤”非彼“瘤”,子宫肌瘤的瘤多数是良性的。据妇科专家绍,如果近绝经期、肌瘤较小、没有症状,已经妊娠且肌瘤没有发生红色变性等情况,可以观察等待,每3~6个月复查一次即可。但是子宫肌瘤患者准备妊娠时,若肌瘤直径≥ 4 cm,最好及时手术切除。4、肝脏钙化灶,一般无需治疗肝内钙化灶在肝病患者中检出率较高,可能与先天发育、钙磷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也可能是肝脏创伤愈合过程中组织纤维化,形成瘢痕,钙盐沉积形成。据肝脏外科专家介绍,肝脏钙化灶既不会自行消退,也很少继续发展,一般没有症状,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所以无需治疗。但有的钙化灶靠近肝内胆管,超声检查时容易和肝内胆管结石混淆,就需要进一步进行CT或MRCP鉴别。5、骨刺,是人体的自我保护大多数人常常会把它和“骨裂”联系到一起,担心是不是“骨裂”导致的细小“骨刺”?其实大家完全被“骨刺”的名字欺骗了。骨刺就是骨质增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骨刺会长在各种地方,比如颈椎/腰椎/膝关节等处。如果只是体检发现的骨刺,生活中并无不适症状,不痛不难受,就不用紧张。但如果因为骨刺,引起了骨性关节炎,那就需要进一步治疗。6、乳腺增生,正常的生理现象一个体检下来,10个女性8个有“乳腺增生”问题。“乳腺增生会不会癌变成乳腺癌?”、“吃点什么药才能治好增生”?这些问题的答案很多时候都是:不用治疗。据乳腺外科专家介绍,乳腺增生并不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也不会导致乳腺癌。乳腺增生常见于20多岁并且没有生育过的女性以及处于更年期前后的女性。这两个时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的变化,乳房会有疼痛,有时会摸到一些包块,有时乳房会变大等,这些其实都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只要每天保持良好心态,少吃含激素较高的食品,坚持适量运动就能有效缓解乳腺增生。7、盆腔积液,3厘米以下不用治“盆腔积液”听起来非常可怕,其实人体的盆腔、腹腔并不全是实心的组织,腹膜、大网膜、肠管等都会分泌一些液体,这些液体通常起到润滑和保护盆腹腔器官和组织的作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专家介绍,几乎每个女性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积液,一般女性都在3厘米以下。3厘米以下可以视为正常范围,如果没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状,是不需要治疗的。如果是排卵期、月经期或者月经刚结束的时候,积液可能会略有增多,但如果没有其他任何异常,即使稍微多于 3cm 也不必大惊小怪。8、单纯性肝囊肿,小于5厘米不用治很多人体检查出了“肝囊肿”,就以为得了肝癌一样绝望,其实大可不必。肝囊肿大多是先天性的,即“娘胎里带的”,并且生长非常非常缓慢,多数人更是无明显症状。如果不是体检时偶然发现,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不会发现。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胆外科专家介绍,体检查出肝囊肿,大多不用担心。绝大部分肝囊肿是不需要药物或手术治疗的,只需要定期随诊观察。仅有一小部分人需要手术,其中包括:囊肿直径>8.0cm并有临床症状;囊肿合并出血、感染;囊肿无法与肝胆管腺瘤鉴别;多囊肝病导致门脉高压及功能损害者。9、心脏早博,没症状不用治疗心脏在正常跳动时,如果提前出现一些跳动,就像是演奏舞曲节奏乱了点,这种情况被称为“心脏早搏”。很多人认为查出“心脏早搏”往往会和心脏病联系起来,其实,心脏早搏本身不是病,多是心脏其他问题的伴随症状。据成心血管内科专家介绍,早搏一般是良性的,大多数的早搏不会引发心脏病, 偶尔出现心慌或者心脏“咯噔一下”,不用太过紧张。但如果经常有类似不适,还是尽快去医院的心内科咨询下医生比较好。我们总结,体检出以上疾病,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处理,做好每年的健康体检,监测身体变化就可以了。
胃息肉是突出于胃黏膜表面的良性隆起性病变,表面常较光滑。多是由胃黏膜异常增生而来,较小时常无明显症状,一般都是在胃镜检查、胃肠钡餐造影或其他原因手术时偶然发现。通俗的说,就好比皮肤上长出的瘊子,可以是一个独行侠占山为王,也可以是梁山108将,甚至是群魔乱舞。它们有的天良未泯,有的丧尽天良。它个头大小不一,小的如小米粒,中的像绿豆,大的如花生米,甚至像核桃。如果长了数不清的大小不等的息肉,那就是胃息肉病,这大多是出身不好,与基因有关。那么胃息肉究竟是怎么产生的?有没有可能癌变?需要怎么治疗和预防?一、为什么会长胃息肉?息肉通常分为2种,一种叫腺瘤性息肉,另一种叫增生性息肉。目前,对胃息肉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初步研究提示:1.增生性息肉或炎性息肉通常是由于胃内感染和损伤引起的适应性反应,如幽门螺杆菌(H. p)感染,在中国感染率达57%~75%,H. p阳性的增生性息肉患者在成功根除H. p感染后,其中约40%的患者息肉完全消退;2. 而腺瘤性息肉和H. p感染关系不明确,它的发生多与基因突变有关,可能是由于外界或环境因素改变而导致多个基因改变造成的。3.家族性息肉有家族史或遗传可能。4.药物疾病原因:某些药物长期刺激胃粘膜而发生息肉;也有报道称质子泵抑制剂长期服用也会刺激产生;此外,胃食管返流症等疾病也会引起息肉发生。二、胃息肉会癌变吗?癌变几率有多大?胃息肉发生癌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息肉的大小、类型、形态、数目、部位、上皮间变程度、年龄以及地区和种族等:① 息肉的大小:呈正相关,即息肉越大,癌变率越高。直径小于1.0厘米的有蒂息肉癌变率 小于1%;直径在1-2厘米者癌变率通常为10%;直径大于2厘米的癌变率通常为50%。② 息肉的组织学类型:腺瘤性息肉癌变率高,其中管状腺瘤的癌变率为1-5%,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约为10-60%,而混合性息肉癌变率则介于两者之间。也有人将息肉的表面发生重度不典型增生称之为"原位癌",这时异常细胞仅局限于上皮的表面而未侵犯到腺体的基底膜。③ 息肉的形态:有蒂息肉癌变率较低而无蒂息肉癌变率高。息肉表面光整者癌变率小于5%,呈乳头状者约近35%,呈菜花状或分叶状者约为50%。无蒂息肉如表面不光整且呈中凹花坛状易癌变。④ 息肉的部位:胃息肉的多发部位是胃窦约占65%,其次为胃体部约占20%。此外,一般认为多发性息肉的癌变率高于单发者;年龄越大息肉发生机会越多癌变率越高;腺瘤存在的时间越长,癌变的危险性越大。⑤ 多发性息肉的恶变率比单个息肉高。⑥ 增生性息肉一般不会癌变:增生性息肉也叫炎性息肉或再生性息肉,属于胃腺体增生延长,排列比较紊乱,腺体之间有较大的空隙,有的中间夹有未成熟的细胞,绝大多数无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只有0.4%左右。所以,胃镜一经发现,应必须取活检,做活检的目的就是通过病理证实息肉是腺瘤性息肉还是增生性息肉,如果是腺瘤性息肉,原则上需要切除治疗,以绝后患;如果是增生性息肉,依据病因,采取相应措施。三、胃息肉有症状吗?胃息肉患者多伴有胃酸缺乏或胃酸低下,因此常出现上腹部轻微疼痛与不适,恶心、厌食、消化不良、体重下降及腹泻等症状。息肉表面如有糜烂、溃疡,可发生间歇性或持续性出血。本病早期或无并发症时多无症状。出现症状时常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不适,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粪潜血试验阳性或黑便,呕血少见。位于幽门部的带蒂息肉,可脱入幽门管或十二指肠,而出现幽门梗阻的表现。息肉生长于贲门附近时可有吞咽困难。四、哪些胃息肉需要治疗? 业内一般的共识是:有H. P感染的增生性息肉,需要根除H. P;有研究表明,大约40%的感染者除菌后息肉会缩小或消除。腺瘤性息肉原则上需要切除治疗(首选内镜治疗)。这种息肉癌变率较高,一经发现,主张及时治疗。一些增生性息肉,如果较大、糜烂明显甚至伴出血、病理有异形增生等,也要及时治疗。家族性息肉,积极治疗也非常必要。总之,胃息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不要过于紧张。还有一些有胃息肉的患者,同时有慢性炎症,这些病人常常息肉摘除了,仍然有临床症状,所以还要注意治疗炎症。五、胃息肉都有哪些治疗方法?A、内镜治疗经内镜切除是胃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内镜治疗息肉方法简便,损伤小,费用低,多数为1次性治疗,少数需分次切除。通过内镜定期随访,还可发现息肉复发,并给予及时治疗以防止癌变。1、高频电凝切除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组织凝固、坏死而达到切除息肉的目的。2、微波灼除法:利用微波可使极性分子振动产生热效应的原理,而使组织凝固气化进行息肉灼除,且有止血作用,适用于直径小于2cm的无蒂息肉,对较小息肉可1次性灼除,较大者则需多次治疗。该法操作简单、安全、成本低、易于开展。3、激光法:将激光器产生的高能量激光,经内镜活检孔导入的光导纤维照射病变部位,通过光能转变的热能,使其组织蛋白凝固、变性破坏而达到治疗目的。多用于宽蒂或无蒂息肉的治疗。较大息肉可分期多次治疗。另外亦可用激光治疗,其特点为对病灶周围组织损伤小,穿透深度浅。激光对准病灶后应迅速进行照射,以免胃蠕动损伤周围组织。4、尼龙丝及橡皮圈结扎法:通过结扎息肉根部,使其缺血坏死,达到治疗目的。5、氩离子凝固术:氩气可通过离子化传导由钨丝电极产生的高频电能,使组织发生凝固效应,近年来应用于内镜治疗,收到较好的疗效。主要适用于广基无蒂,直径小于1.5cm者。6、冷冻法:将致冷气体经特制导管通过内镜活检孔直接喷洒在息肉表面,或用特制的冷冻杆对病灶进行接触冷冻,使组织坏死脱落。因此法对单个较大息肉难以1次性治愈,故目前少用。7、射频法:射频为一种200~750kHz的电磁波,进入病变组织后,局部产热使其水分蒸发、干燥而坏死达到治疗目的。8、酒精注射法:内镜下用无水酒精围绕息肉基底部一圈作点式注射,每点0.5ml,见白色丘状隆起为度。一般只用于广基息肉的治疗。B、抗Hp治疗近年有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增生性息肉的发生密切相关,Hp阳性的增生性息肉患者在成功根除Hp感染后,其中约40%病例息肉完全消退。因此,对于增生性息肉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时应行Hp检测,若阳性则应行根除Hp治疗,然后根据息肉的消退情况再作相应的处理。C、手术治疗手术适应证为:大于2cm的无蒂或广基型息肉。息肉进行性增大者。病检为腺瘤性息肉伴异型增生、可疑癌变和癌变者。如未侵润到粘膜下层,尽量内镜下治疗。多发的、家族性息肉,因数量众多,首选内镜下分次治疗。D、胃息肉中医治疗当前暂无有确切效疗法报道,中医药可以针对有症状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以消除症状,甚或抑制其生长,但不能消除或缩小息肉。基本可以说,凡是称纯中药清除息肉的宣传都是耍流氓。六、如何预防胃息肉?1、注意饮食:在饮食上要有规律,不能饱一顿饥一顿,也不能暴饮暴食,最好就是要少食多餐;对于食物不要吃一些生冷酸辣的食物,不要食用过热、粗糙的食物,不要偏食挑食,要保证身体营养的需求。2、戒烟限酒不熬夜:据有关统计显示嗜烟酒者胃息肉的发病率要高于正常人,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喝浓茶也不要经常喝咖啡等。3、防感染:胃息肉发生证实与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有关。及时检测并根除Hp至关重要。4、研究表明,大蒜、绿茶、新鲜蔬菜能抑制胃息肉的生长。5、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可预防腺瘤性息肉癌变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环氧和酶介导的前列腺素合成与抑制致癌物激活而发挥作用的。6、定期胃镜检查。七、胃息肉的预后怎么样?1. 胃息肉一般多为良性,无症状者甚至勿需治疗。增生息肉为非肿瘤性息肉,因为不会发生恶性病变,经内科对症处理,效果较好。为安全起见,很多医生也会建议在方便的时候切除,以绝后患。2.腺瘤性息肉癌变率可达30%~58.3%,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即建议切除治疗。3. 即使及时切除了息肉,还会有复发的可能,也要定期胃镜复查。具体复查频度,要看病理性质及其他因素,由你的治疗医生做出决定。
背景吞咽障碍患者常因进食困难,摄入的热量和营养素不足,而致营养不良或不同程度的脱水,以及吞咽障碍饮食会因食物质地、软硬度不同对患者治疗效果有很大差异。 所以选择适宜食物,将其进行适当加工,使患者易于进食和消化,经口途径获得必须的营养素,是促使疾病康复的重要措施!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对于吞咽障碍患者来说食物的安全尤为重要,更应该受到我们的重视!“食物改进可降低误吸风险,提高吞咽安全性[1]”流质食团从口腔流入咽部的速度非常快,以至于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在流体食团到达喉和气道入口处时,来不及关闭气道,可能造成误吸。利用食物改进的方法增加食物稠度,减缓液体流动速度,使患者有更多的反应时间关闭气道,达到安全吞咽,减少误吸。“食物改进可降低食物残留风险,提高吞咽有效性[1]”固体食物或稠度很高的液体,可能需要更强的舌部推进力,以驱动物质通过口咽,有些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舌力量或咽部肌肉力量减退,会感到吞咽后有食物残留在咽部凹槽后。可利用食物改进的方法改变固体食物性状,使口咽部减少食物残留,达到有效吞咽。餐具选择 餐具的选择方面我们应该尽量使用汤匙面表浅,前面头窄。碗口较大方便端拿,这样的汤匙容量最安全也是最容易进食的!食物选择因为水的离散度较大,对于有吞咽障碍的患者来说我们不建议直接饮水。液体食物:稠液体、能从勺中缓慢流下的液体。如:奶昔、过滤过的乳酪汤、果茶等。固体食物:吞咽难度从易到难分为几个递进的形态;泥状食物:如酸乳酪、果泥、土豆泥、菜泥、稠牛奶、布丁等。绞碎的食物:如粥、碎肉、炒蛋、鱼片、软布丁等需要咀嚼的。软食:如软饼干、水果罐头、三明治、软的炖过的食物、煮鸡蛋等需要更多地咀嚼力的。正常饮食:所有允许的食物。食物质地避免进食纤维过多的食物如芹菜,莴苣等,以避免因咀嚼不充分发生误吸!避免进食富含水分的水果如菠萝,葡萄,西瓜等,以避免因汁液控制不佳发生误吸!避免进食容易掉渣的酥脆的食物,如薯片、曲包皮、干脆饼等,以避免残渣的误吸!食物性状可以适当使用增稠剂(推荐使用奥特顺咽,一种专业医用的、用来调校饮料或固体食物的质状浓度的产品)。它不仅可以用来快速增稠日常食物中的水、中药、水果汁、牛奶等,还能有效防止误吸,而且补水率远远高于淀粉,简单易操作。对液体温度无要求,对唾液淀粉酶稳定。可长时间放置不改变食物的味道!当然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对食物进行一定的机械处理或者学习熬广东粥、简易烂饭的制作调配等!
二、配比比例:如何利用“奥特顺咽增稠剂”调配出国际吞咽障碍食物标准呢?配比结果如下:0级浓度:相当于100ml水中加入<0.5g奥特顺咽或不加1级浓度:相当于100ml水中加入约1g奥特顺咽(五分之一勺)2级浓度:相当于100ml水中加入约2g奥特顺咽(比半勺少一点点)3级浓度:相当于100ml水中加入约3g~4g奥特顺咽(大半勺)4级浓度:相当于100ml水中加入约5g或更多奥特顺咽(1平勺)注:奥特顺咽增稠剂中有标配的勺子,1平勺为5g。按照上述结果以此类推:0级浓度:相当于200ml水中加入<1g奥特顺咽或不加1级浓度:相当于200ml水中加入约2g奥特顺咽(比半勺少一点点)2级浓度:相当于200ml水中加入约4g奥特顺咽(大半勺)3级浓度:相当于200ml水中加入约6g~8g奥特顺咽(1勺半)4级浓度:相当于200ml水中加入约10g或更多奥特顺咽(2平勺)三、适用人群:上述级别与洼田饮水试验的关系:3级浓度:适合洼田饮水试验结果为3级和4级的患者。2级浓度:适合洼田饮水试验结果为2级的患者。参考文献:Mingsong Su, Gangying Zheng,Yanqiu Chen,et al.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IDDSI framework for texture recommendation for dysphagia patients.2017, doi: 10.1111/jtxs.12306.(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调配步骤:第三步静置约30秒后,调配就完成啦!而且质地很均匀哦!
一、调配步骤:第二步快速加水!速度要快!不要一点一点的加,也不需要一边加一边搅拌,加完水之后再搅拌即可,搅拌之后静置约30秒。
一、调配步骤:第一步取一只干燥的空杯子,倒入适量增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