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做乳腺良性肿瘤手术的日子,今天小组医生都忙,我当即挽起袖子做乳腺纤维腺瘤手术。记得王阳明说:“工作即修行”,今天就在工作中修行,手术中寻求快乐。病人躺在手术台上,紧张😰焦虑还有一丝羞涩,我轻声问:“不要紧张,就打麻药时候有点刺痛,知道肿块在什么地方吗?”,把手暖和一些,对照彩超检查和病人所指扪到肿块,判断肿块大小、质地、活动范围、和周围组织粘连情况,然后设计最适合的切口,乳晕环形切口或沿皮纹小切口,用记号笔🖍划线。常规消毒铺巾,抽吸利多卡因后沿着划线皮下缓缓打进,接着逐渐深入组织把麻药渗透到手术区域每个层次。然后轻轻按摩帮助麻药扩散。确认麻药有效后执手术刀利落的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没有大的出血点不用处理,直接用中号止血钳钝性分离组织,摸到肿块后用左手食指固定着,右手执钳沿着肿块深入游离,掌握好力度,一次接着再一次深入些,包膜完整的肿块只需要两三分钟就可以取出来,有粘连的则需要动用剪刀锐性剥离但也是五分钟内可以切除,术前的判断很重要,顺利取出完整的肿块也让我有些满足和几分快乐。这个时候是伤口产生凝血机制关键时刻,需要干纱布塞入手术腔内加压一两分钟,一个小动作会明显减少术后出血的几率,好啦,手术不是快结束了,真正费时才开始,缝合需要三层,乳腺组织,皮下及皮肤层,乳腺组织层间断封合关闭残腔减少血肿形成而不能让乳腺变形,皮下组织内翻褥式缝合减轻皮肤张力降低瘢痕增生,皮肤层可吸收线连续皮内缝合需要进针整齐深浅一致,再用皮肤粘胶后当即伤口都看不清楚,最开心就是病人坐起来惊讶😦看不见切口,那种满足感油然而生。棉卷带包扎后再辅以低弹力绷带,放心也让病人舒心,减轻术后疼痛感。连续四台手术用了一个半小时💪。今天我沉浸在手术中,身心都愉悦😄。(附三张肿块标本照片)1、花生米样肿块2、有粘连的肿块3、分叶的肿块「稻盛和夫认为,在工作中修行,是锻炼灵魂、提高心性、培养人格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我们用心去工作,就是用工作来磨练我们的心,提升我们灵魂的层次,光明我们的良知。
一级预防生活篇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癌症三级预防的概念,目的是把肿瘤预防与控制纳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及工作议事日程中,真正使全世界的癌症患病和死亡人数减少1/ 3 以上。今天我们主要讲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采取措施一级预防的措施来远离乳腺癌。 一级预防亦称Ⅰ级预防或病因预防: 乳腺癌的一级预防是针对病因的预防。目前科学对乳腺癌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研究已发现和乳腺癌发生有关或对乳腺癌发生有促进作用的多种因素,包括雌激素因素、膳食因素、遗传因素、腺良性疾病因素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了解自己的体质并采取正确的生活方式来远离乳腺癌。 下面我们重点谈谈排在第一的雌激素因素的影响: 可能我们很多女士会说我没有服用激素药物啊,不就没事吗? 今天我们不谈药物、保健品这些众所周知的事儿,首先说说肥胖和乳腺癌发病的关系: (肥胖虽算不上什么疾病,但它却与许多真正的疾病存在密切的联系,例如乳腺癌。目前研究认为,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的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且与动物性脂肪的摄入量有关)。在以高脂肪食物为主的一些国家中的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较以底脂肪为主的国家的妇女高5~10倍。因为肥胖者体内脂肪堆积,可刺激内分泌系统,使雌激素或催乳素含量增高,肥胖者平时往往摄入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以致血浆中含有高水平的雌激素和催乳素。所以对某些对这两种激素特别敏感的妇女而言,他们可能是一种致癌因素。 据2014年《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篇流行病学研究指出,较高的体重指数(BMI)与包括绝经后乳腺癌在内的10种常见癌症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绝经后乳腺癌风险增加5%。 而另一项最新的研究,来自威尔康奈尔医学院和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健康体重指数(BMI)的女性或处于患乳腺癌的风险之中,因为其乳腺组织中扩大的脂肪细胞能够诱发乳腺组织产生炎性过程,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ancer Prevention Research上。本文研究增加了我们对易感人群的认知,同时我们还发现很大一部分人群所面临的疾病风险。有些正常体重指数的女性或许机体脂肪量会增加,表现为脂肪细胞的扩张,这就会促使组织产生炎症。扩张生病或者死亡的脂肪细胞就会释放特殊物质进入到脂肪组织和血液中,帮助招募机体巨噬细胞来诱发炎症发生,巨噬细胞就会将即将死亡的脂肪细胞包裹进来,引发炎症反应;当巨噬细胞“吃掉”死亡生病的脂肪细胞并对其进行清理后,这些炎性过程似乎就可能会引发癌症。研究者发现,乳腺炎症和机体芳香酶水平的升高直接相关,而芳香酶能够帮助制造雌激素,雌激素则会促进某些激素敏感性的乳腺肿瘤不断生长。 不单是肥胖会带来雌激素的增加,我们更不可忽视的是环境雌激素带来的影响,因为这才是最难防止的。环境雌激素具有不易降解、残留期长、亲脂性、易挥发等特点,可通过食物链的放大作用和生物富集于体内。环境雌激素几乎无处不在,要彻底杜绝它不太可能。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很多地方,如塑料制品、洗洁精、杀虫剂、污染的水产品等等,我们以后会专门详细写环境雌激素。 是不是所有人都对雌激素影响程度一样呢?当然不是,有的人体质敏感需要特别注意,所以现在乳腺专科门诊有开展“乳腺肿瘤雌激素风险敏感”的测定,医生和你就更深入了解你的体质,共同制定调整生活习惯及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工作生活环境,高敏感高风险的也可以服用雌激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进行一定程度的化学预防。
现在对于通乳明显有两方迥然不同的意见。铺天盖地的通乳广告,打着“传统手法”“高级通乳师”口号每次40分钟600~800元,让已经在乳腺外科工作20年的小编汗颜?(做一台乳腺癌手术医护六人,手术时间3~4小时手术费不到2000元还是交给医院的)。寒窗十数年终被称医师,不如培训两周即可称通乳师。话说远了,发点牢骚。还是看看通乳师这边怎么看待哺乳期乳房的,他们的观点比较机械就是乳管就像下水道,无奶少奶要通,堵了就要通,通了就好,至于什么穴位经脉按摩什么古法小编暂时不发表看法。这里只是把双方观点理论摊开说。姑且叫“通乳方”。 好,现在小编带大家看看另外一方,当然是以医生为主的“挤压葡萄”理论一方,姑且称为“葡萄方”,虽然为了形象比喻,但小编还是认为作为专业医生这个比方还是有些草率了。 为了解双方,小编也是费了相当的力气,并结合二十多年临床经验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人类的乳房原本就是为哺育婴儿而设计的。乳房一直都在协助我们人类的进化。 乳房的解剖如此复杂,乳汁产生过程如此美妙,小编还是想用简单的言语和大家讲解一下。 我们直接了解乳腺的导管腺叶系统:乳腺由通过筋膜包被而彼此相互分隔的15-20个腺叶构成;每个腺叶由一个导管系统引流,经输乳窦开口于乳头,每个窦接受一个腺叶导管。每个腺叶内可有40个小叶(基本肉眼可见,这个可能是“葡萄方”的比喻理论基础)实际上,每个小叶包含10~100个腺泡才是乳汁的基本分泌单位。小编在多年手术中解剖标本时候没有见到葡萄?,可以看见扩张的乳腺导管,那是因为类似葡萄是更显微的结构,至少放大100倍来看,如下图: 大家可以想想葡萄缩小100~200倍放在棉花堆(乳房里充填脂肪和筋膜间质成分)里是什么样子呢,何况腺泡细胞也不是像葡萄一样中间都是肉汁。乳腺导管是由导管上皮细胞、基底膜、乳腺间质、毛细血管网和肌上皮细胞组成,很娇嫩最怕受伤。当按摩揉捏乳腺组织的时候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是导管,用力不当就是局部组织肿胀导管上皮基底膜水肿甚至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就是小编在临床上看到的越通越堵越疼,在有炎症情况下更是明显,水肿加重炎症扩散。但也不是如“葡萄方”腺泡一捏就破,因为在充填脂肪筋膜间质的软组织里面腺泡如不可见微尘,不可能着力,挤压受伤的是导管。 那大家想知道乳汁少是不是不通造成的呢?乳汁分泌就是乳房最神奇的地方,小编看了很久也只能体会其中一二。乳汁分泌过程就是复杂的神经体液反馈负反馈调节机制,现代生物技术完全不能复制。由于太复杂,小编也只能尽量简单描述。催乳素是乳汁分泌的最主要刺激因素(注意不是催乳师)对乳腺组织有多种作用,起主导地位。在活动性泌乳期间,腺泡细胞的上半部分脱落或被排出,形状由柱狀变成矮的立方状。乳汁分泌是通过管腔细胞【血乳屏障】的主动转运过程,一种顶浆分泌和局部分泌结合的形式。催乳素通过刺激乳糖合成酶和核RNA聚合酶来激起乳糖和蛋白质合成。脂肪球被膜结构包裹,膜结构来自脱落的腺泡细胞。脂肪和蛋白质通过顶浆分泌,乳糖通过局部分泌,无机离子通过主动转运和弥散随乳汁分泌。催产素刺激肌上皮细胞收缩而排出乳汁。整个过程井井有条,环环相扣,小编忍不住写下来,当然催乳素的反馈负反馈机制也是让人入迷。不能再写了,否则观众都跑光了。提出一点,哺乳状态确立,乳汁就被规律性地从乳房排出,乳汁分泌可以持续存在。乳汁滞留48小时后,乳汁合成速度会迅速下降,提示我们什么呢?以后再说。这一段太专业大家可以飘过。 好,小编啰嗦半天想说什么呢?我们来看看通乳的目的,首先无奶少奶,前面说啦,催乳素和催产素才是最大因素,用机械性的方法可以吗?当然催乳素和催产素产生是多种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和内分泌情绪也有密切关系,在产后两小时内是个关键反馈时刻,这个时候让baby吸奶可以刺激产生大量的催乳素和催产素,为以后乳汁产量奠定基础哦。前期及时投资后期才有收益哦。baby的吸吮是催乳素最佳反馈动力。通乳的作用其实和baby吸奶差不多,刺激乳头乳晕产生反馈机制。也有认为乳房按摩刺激毛细血管网加强循环,小编认为作用微小。 那堵奶总可以了吧?前面实际上已经说了,按摩揉捏乳房如果用力不当受伤的总是乳腺导管,“通乳方”总是把乳腺导管想象成下水道堵塞,使劲通,机械性的不当用力会让生物活性的导管肿胀,间质水肿,上皮细胞被拉伸变薄,可能当时挤压出部分看似缓解,接下来呢更肿胀,恶性循环哦。有炎症的时候就更不能揉捏了,扩散是避免不了。小编在门诊经常遇见这类病患,关于哺乳期炎症治疗留到以后和大家分享。 读到这里,似乎“葡萄方”观点已经全面占据上风,其实作为专业的建议我们应该从科学的解剖生理、丰富临床经验对大众一个解释,葡萄的比方未免肤浅难以服众。另外这里小编没有对正规中医的针灸按摩及中药发表评论,因为这已经超出小编的知识范围,所以已经请我们医院中医针灸科美女代老师编写下一篇,敬请期待。 那么小编有什么很好的建议吗? 1、baby的吸吮乳头乳晕是最有效助于乳汁分泌的方式,做到及时定时就可以刺激脑垂体产生更多的催乳素。 2、一定要通乳按摩,请专业的医护人员或中医针灸理疗老师。 3、好的通乳按摩过程或效果不可能让产妇疼得更厉害,一旦按摩出现疼痛,可能您的乳房导管已经受伤,需要停下来。 4、乳汁分泌很多,不愿意贮藏冰箱的,不要强力排出,因为既对乳房一个损伤的操作,同时对脑垂体发出错误信号继续加速分泌催乳素。乳汁在妈妈的乳房里不会变质,前面有提到如果48小时没有排出合成速度就自然降低啦,没有被排出的乳汁48小时后会分解吸收。 5、哺乳期间出现乳房积乳肿块大都不是炎性的,没有红肿热痛,不要紧张。放松平躺,拿一个玻璃奶瓶装上45度热水在上面慢慢加压滚动,力度是不感觉很痛为止,时机为在哺乳前最好。 6、乳房肿块伴有红肿热痛,考虑炎症,就坚决不能按摩了,这时机械按摩会造成炎症扩散,水肿加重,需要专科医生就诊哦。 7、哺乳期间乳头乳晕护理,喂养知识都是应该好好了解学习的,这个小编就不在这里写了。 8、最后一点是关乎妈妈们乳房美观的,哺乳期乳房膨胀皮肤皮下组织变薄,维持外形挺拔的悬韧带也被拉伸,这个时候暴力的按摩揉捏会使皮肤弹力纤维断裂,悬韧带失去张力,后果就是小编经常在门诊看到的年轻妈妈乳房下垂明显,乳房皮肤衰老,这个很难逆转。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哺乳期多次强力通乳,不注意护养乳房,不带托起的内衣造成。这个小编在门诊拍下好多照片,单看照片就像四五十岁以后的乳房,真令人遗憾。 哎呀,说起来就没有完,感觉还有很多没有讲出来,以后再来分享一些小贴士吧。
病人在患病以及康复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了解一些有关乳腺癌的信息和知识,但是对这些未知领域的认识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如果有关这些未知领域的信息和知识是不正确的,往往会带领病人走入很多的认识误区,就会对其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误区一、谈癌色变■认为乳腺癌是不治之症,患病后心灰意冷。■担心复发,担心身体其它地方又生肿瘤,整日疑神疑鬼,三天两头上医院。■忌讳别人提起与自己疾病有关的事,对随访信一概不回。 乳腺癌其实是治愈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平均大约有6成的治愈把握; 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城市有65%的治愈率;在不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也有56%的治愈率。误区二、轻视内分泌治疗■不坚持用药,断断续续服药。■嫌内分泌治疗时间5年太长,开始2-3年重视,后面几年不重视。■担心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而不肯坚持用药。■嫌某些内分泌治疗药物昂贵,但另一方面却花更多的钱去买疗效不肯定的抗癌保健品。误区三、夸大内分泌治疗副作用■认为三苯氧胺造成子宫内膜癌而拒绝用药。■将化、放疗后以及更年期的不适都归结于服用三苯氧胺等药物的副反应,因而停药。■因为内分泌治疗的其它副作用而拒绝用药。 内分泌治疗是干扰雌激素对乳腺癌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可以减少局部复发和对侧乳腺癌发生的机会。误区四、过渡依赖非常规治疗■对中医药“情有独钟”,拒绝西医药治疗。■常规治疗稍有反应就半途而废,而对所谓“可提高免疫力”的非常规治疗药物一心一意,持之以恒。■常规治疗用便宜的,但变卖家产去买昂贵的抗癌保健品。 目前,除了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以及分子靶向治疗(例如Herceptin)以外所有声称对乳腺癌有效的措施都是乳腺癌的非常规治疗误区五、饮食乱禁忌■得了乳腺癌就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比如海鲜、鸡、鸡蛋、牛奶等等。■不仅自己在饮食上乱禁忌,还自以为好心地告诫其他病友。■认为乳腺癌是由饮食因素造成的,因此过去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一概不吃。 目前为止尚没有证据证明某一类食品与乳腺癌的复发或转移有关, 因此所谓的禁忌是不科学的说法误区六、害怕夫妻同房■认为乳腺癌会传染,除了不同房,还不同吃,甚至不同住。■认为乳腺癌是体内激素过多而造成的,性欲会诱发癌复发的,所以别说夫妻生活,就连碰都不敢碰的。■认为失去了一个乳房,丈夫看到了会讨厌、嫌弃我。 目前认为性生活对患者康复不仅无害,而且有利。年轻患者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生儿育女误区七、不愿定期复查■认为手术做了,化疗也结束了,病就好了,没有必要复查。■认为手术后3年是一关,3年内复查得勤快一些,以后就无所谓。■认为乳腺癌复发后看不好,所以索性不去复查。误区八、回避社会活动■认为得了乳腺癌是因为身体抵抗力低下,再加上化疗和放疗对身体的影响,所以我放弃工作,提前退休在家休息。■害怕与人交流时会谈到伤心的事情。■没有一侧乳房,走在街上被人看见很不方便,所以就很少参加社交活动。■怕别人把自己当残疾人看。 广大乳腺癌患者应当拿起科学的武器来战胜疾病和不健康的心态,争取早日由病人的角色回到社会、家庭的角色中去。
在乳腺科的门诊经常有乳腺增生和乳腺癌的病人问:“医生,我是不是不能吃豆制品,不能喝豆浆?”每次门诊都会被问到这个问题,好,今天我们就正式科学的回答这个问题。01豆制品里有什么让广大妇女同胞们紧张呢?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是什么呢?它是一种植物雌激素,它与雌激素的结构和分子量相似,它能与雌激素受体选择性地的结合,它在女性体内对雌激素有双向调节作用。大豆异黄酮在植物界分布很窄,主要膳食来源为大豆。其生物学作用为:1.抗动脉粥样硬化和降血压2.雌激素样作用:大豆异黄酮作为植物雌激素样作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当体内雌激素水平低时,它起到补充雌激素的作用,雌激素只有与受体结合才能有作用;而当体内雌激素水平高时,因大豆异黄酮与受体结合,阻止了雌激素的过量作用。3.提高免疫作用。4.抗肿瘤作用:大豆异黄酮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特别是与激素相关的肿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据卫生部医政司《乳腺癌治疗规范》专家组成员和美国NCCN临床肿瘤指引乳腺癌(中文版)专家组成员介绍,植物激素(即异黄酮)具有与雌激素相似的分子结构,可以和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结合,产生与雌激素类似的作用。但大豆中的异黄酮通过反式作用优先结合雌激素受体β(ERβ),而不是雌激素受体α(ERα),导致雌激素受体结构改变,产生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作用(SERMs),从而发挥治疗及预防乳腺癌的作用。由此可知:进食豆制品不但不会引发乳腺癌,还可预防和治疗乳腺癌。2009年,《美国临床营养学》上一篇针对七万多名中国女性的研究发现,从青春期就开始摄入较多豆制品的人,绝经前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摄入较少的人降低约40%。2012年,该杂志又发表了一篇中美合作的调查,研究者对9514位中美乳腺癌患者进行了平均7.4年的跟踪调查,发现那些摄入豆制品最多的患者,乳腺癌死亡风险及复发风险比摄入量最低的人降低32%。这否定了我国坊间流传的豆制品可增加体内雌激素水平,增加女性乳癌风险的说法。既然大豆异黄酮对妇女健康,对防乳腺癌有这么多益处,为什么还说乳腺癌慎吃豆制品呢?这是因有人认为乳腺癌是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并且绝经后的妇女用激素替代疗法,则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冠心病、静脉血栓栓塞等疾病的发病率。而大豆异黄酮虽然结构上与雌激素相似,但在体内作用是不同的。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验、细胞的体外实验等,其结果都是应该鼓励妇女要吃富含大豆异黄酮的豆制品,认为只有益处,而无害处。但是现在有很多蛋白粉是大豆浓缩制造的,其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就可能超标,我们需要谨慎对待。综上所述,豆制品对于广大妇女同胞是安全的,豆制品也是蛋白质价廉物美的来源,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应摄入大豆制品50克~100克。(50 g干豆大概相当于200 g豆腐或800 ml豆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