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2日下午门诊时接诊了一个年轻的患者,一落座情绪就非常激动,他说:“上海的医生水平太差了,我几次都快死了,心脏这里好难受,心跳好快,气都接不上来,他们居然说我没有心脏病,把我踢到你们这里来,我脑子又没病。”听到这里我心中已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确实没有心脏病,但如何让他明白呢?又如何让他接受自己患的是一种心理上的疾病呢?我告诉他:1、到这里来就诊不代表脑子有病2、心脏难受不一定就是心脏病3、我能理解他的痛苦,从精神上说比心脏病病人更痛苦4、这里有很多与他类似的患者,经过治疗后都已康复5、能否信任我?如果愿意可以慢慢地把病情经过告诉我,包括最近的工作、情感、人际关系等等。说完我就请他到诊室外思考,等我把其他患者接诊完毕后最后一个给他看,这样时间比较充裕些。2个小时后他又重新走进了诊室,虽然对治疗和诊断仍没有信心,但情绪完全平静下来。他告诉我,他是一家德国公司的白领,今年27岁,已工作3年,月薪过万,3个月前按揭买了房子,并即将结婚。但公司在2个月前又来了一个新同事,有德国留学经历,可以与德国老板直接交流,此后他就常常感到自己的工作有风险,担心哪天接到老板的辞退通知书,晚上睡眠极差,脑子里整天胡思乱想,情绪变得急躁,工作时注意力不能集中,春节休息在家也不能放松,并常感到心慌胸闷、呼吸不畅,近2周更加严重,有几次呼吸困难、马上就要死了,但叫救护车到医院急诊,做了很多检查,但医生告诉他没有病,刚才就是一个老医生建议他到我院心理科来就诊,所以他当时很生气。我问他是否与其他医生说过类似经历,他说:“没有,我没有说,医生也没有问,每次都是几分钟问什么地方不舒服,然后就开单子做检查,动态心电图、心超、运动试验都做过几次了,除了心跳速度比平时快,其它都正常”,我请他做了HAMA、HAMD、MMPI等量表测试,结果是中重度焦虑情绪,性格敏感、好胜心强、做事仔细谨慎。我告诉他,所患的不是器质性心脏病,而是一种心理疾病---“焦虑症”,是与外界压力、个性相关的疾病,是可以治疗的。我把个人网站的网址给了他,希望他晚上上去看看,有很多和他一样、甚至比他严重的患者都已康复,希望他能确信自己真的不是心脏病,能配合医生进行正规的治疗。我给他2天的时间思考,如果愿意请在周三上午来复诊,最好有未婚妻陪同,因为家人的心理支持对治疗很重要。果然周三上午8点患者已在未婚妻的陪同下来复诊了,在网上看了有很多和他患类似症状的人,他确信自己真的不是心脏病了,也不是什么疑难杂症,未婚妻也完全支持他治疗。近一段时间由于患者情绪易激惹、三天两头到医院急诊,全家人都很担心,又不知如何帮助他,这个春节过得一点都不愉快,现在看到希望了。在经过一月多的抗焦虑药物治疗,并结合了4次心理治疗,目前患者已基本康复,现仍小剂量服药巩固治疗中。
一:案例去年五月我接诊一病人,女性,52岁,因自杀二次未遂被家人送来我院门诊,入诊室时患者情绪非常烦躁,易激惹,对家人送她来心身科就诊非常反感,面色憔悴、灰暗,衣着随便,明显坐立不安,安抚其情绪后与她交谈,对为何二次自杀?她的回答是“失眠”,近三个月的失眠使她极度痛苦,以致要结束生命。在我接诊的病人中不乏有消极意念及行为的病人,但因“失眠”而自杀的病人是比较少见的,这其中是否有其他隐情呢?追问病史:患者平时性格内向、做事严谨、兴趣爱好少,退休二年,但刚退休时并未离开岗位,被单位反聘继续工作,2008年一月开始正式离岗在家。经济状况优异,丈夫经商月收入丰,但工作忙应酬多,儿子大学毕业后新婚一年,与父母分开居住,家务由保姆承担。离岗后大多数时间独自在家,常常几天找不到人说话,渐渐出现失眠症状,以入睡困难为主,睡前多思多虑,几十年前的往事浮想联翩,无法自控,同时性格变得偏激、爱挑剔,对什么都不满意,常常为一些小事发脾气,使家人感到不知如何与其相处,儿子媳妇也找借口不敢回家,原来爱看的电视连续剧也无法注意力集中。自己在药房买些安眠药无效,以致晚上失眠越来越严重,有时连续几晚通宵不眠,精神上极度痛苦,以致选择自杀来解脱自己。二:病情分析该患者表面上看是“失眠”引起的自杀,但其真正的原因是一种情绪反应,由于原有生活环境被改变,又不能适应新的环境所致的一种焦虑情绪反应,而失眠只不过是其中之一的症状,单纯改善失眠是不能真正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三:治疗1、心理疏导:给予患者耐心的解释,告诉她为何会失眠?为何性格大变?理解她的精神痛苦,并对她的现状表示同情。同时也给她适当的保证,告诉她有很多与她相似的病人,改善焦虑情绪后睡眠即可得到好转。患者当时即表示非常感激,并对治疗有信心。2、药物治疗:予抗焦虑及改善睡眠的药物治疗,嘱其二周复诊,并将手机号码给她方便她随时与我联系,让她放心服药,增加其治疗依从性。3、家庭治疗:患者退休后未找到合适的生活方式,孤独、寂寞、空虚使其心理发生偏移,而丈夫儿子的亲情可以帮助她度过这一困难时期。与其丈夫儿子沟通,同意每周至少二次全家一起吃饭,平时尽可能对患者多些关心与沟通。4、适应新环境:指导患者享受生活,建立新的社会人际关系。建议她每天游泳一小时;参加社区的腰鼓队;到老年大学学一门乐器等。四:治疗效果刚服药二天时有些恶心、口干,但经解释及在家人的关心下坚持下来,一周后药物反应消失,二周后来复诊时情绪已明显改善,每晚可以睡6小时左右,病人及家属均对治疗效果满意,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以后患者每月按时复诊,六个月后停药。总结:失眠是一种常见症状,尤其在老年人中多见,但有些情绪障碍也同时伴有失眠症状,如焦虑抑郁情绪等,单纯改善睡眠是无效的,所以详细了解病史,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家庭治疗等同时进行,并尽可能帮助其解决一些环境适应、婚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否则治疗效果不佳,并可能出现患者自杀等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