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摔伤导致髌骨内侧撕脱骨折,行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形成髌骨半脱位,CT影像可以看到内侧撕脱骨块。屈膝时可以看到髌骨移向外侧,伸直时复位,诊断为髌骨习惯性脱位。关节镜下探查可以看到髌骨软骨严重磨损,滑车沟与髌骨不匹配。经微创切口完成髌骨内侧支持带重建,外侧支持带部分松解,取出陈旧撕脱骨块。关节镜下可看到滑车沟和髌骨下表面恢复匹配关系,屈伸膝时髌骨不再外移,期待患者顺利康复!
肩峰撞击指的是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如肌腱、滑囊)在肩关节活动的时候与肩峰发生了摩擦,造成局部的炎症、疼痛等一些列肩部常见的问题。这种损伤在年轻运动员和老年人中较为频繁发生。原因:肩关节的解剖结构使得肩峰下的肌腱和滑囊容易受到压迫。当肩关节活动过度,或者肩部的肌肉力量失衡时,肩峰会对软组织造成挤压,从而引发肩峰撞击。常见的诱因包括:1重复的肩关节活动:投掷运动:如棒球、橄榄球、网球等运动要求肩膀进行大幅度的外展和旋转,容易导致肩关节的超负荷使用,进而使肩峰与肩袖肌腱发生摩擦。游泳:特别是蝶泳和自由泳时,肩膀需要频繁进行肩关节的外展和内旋,导致肩部肌腱和滑囊反复受到压力。2肩部肌肉的不平衡或者弱化:肩部的肌肉群对于肩关节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肩部肌肉,尤其是肩袖肌群(包括冈上肌、冈下肌、肩二头肌和小圆肌),负责稳定肩关节并控制运动轨迹。当这些肌肉力量失衡或某些肌群弱化时,肩部的运动控制能力下降,导致关节不稳定,增加撞击的风险。 3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肩膀周围的软组织(如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逐渐退化或变得僵硬,这使得肩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减弱,肩峰撞击的风险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在老年人中,肩袖肌腱容易受到退行性改变(如肌腱钙化、纤维化等),使得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受限,肩峰与软组织的摩擦增大。4肩关节的解剖结构:肩峰的形态:不同个体的肩峰形态差异可能导致撞击的风险有所不同。例如,钩状肩峰(即肩峰前端向下弯曲)的人群,相比于平滑肩峰的人群,更容易发生肩峰撞击综合症,因为钩状肩峰更容易在肩部活动时与肩袖肌腱发生摩擦。症状:1肩部疼痛:疼痛通常位于肩膀前部、上臂,有时也可能放射至肩胛骨或颈部。特别是在进行肩部活动时,如抬起手臂、头顶举物或进行过肩运动(如游泳、投掷)时,疼痛加剧。患者常描述疼痛为持续性钝痛或间歇性刺痛,可能在夜间特别明显,尤其是当患者躺在受影响的肩膀上时,疼痛可能会变得更加剧烈。疼痛在进行肩关节外展(如将手臂抬起到侧面或头顶)、肩部内旋(如后背伸手)、推举动作时常常加重,尤其是在重复的肩部运动后,疼痛可能会变得更为显著。 2活动受限:随着肩部疼痛和不适的增加,患者往往发现自己无法像以前那样轻松地进行肩部活动,尤其是那些需要抬高手臂的动作(如穿衣、梳头、洗头等)。这使得许多日常活动变得困难。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肩关节可能会表现出僵硬感,患者会感觉到肩部的活动受限,尤其是当尝试进行高举或外旋动作时。 3肌肉无力:肌肉萎缩:如果患者长时间避免使用受影响的肩部,肌肉无力和萎缩的情况会进一步加剧。这不仅影响到肩部的正常功能,还可能导致肩关节的不稳定,增加进一步损伤的风险。肩部不稳定:肌肉的无力和萎缩可能导致肩关节的稳定性下降,这意味着肩关节更容易发生脱位或受伤,进一步加重症状4肩部压痛与触痛肩部局部压痛:在肩部的肩峰区域,患者可能会感到明显的压痛。特别是在肩峰的前部,按压时可能会引发疼痛感。肩关节活动时的触痛:在进行肩关节的活动时(如抬臂、转动肩部),患者可能会在肩部某些特定部位感到压痛或触痛。这通常提示肩峰撞击综合症的存在。5夜间疼痛许多肩峰撞击患者会经历夜间疼痛,尤其是在躺下睡觉时。这是因为在平躺时,肩峰的前部容易压迫肩袖肌腱和滑囊,导致疼痛加重。夜间疼痛可能会干扰睡眠,影响患者的休息和恢复。6肩部的响声或卡住感在肩部运动时,患者有时会感觉到肩关节有卡住或咔嗒声的现象。这通常是由于肩峰与肩袖肌腱或滑囊发生摩擦或受压所导致的。诊断与检查影像学检查:X光检查肩峰形态检查:X光可以用来观察肩峰的形态,有时发现钩状肩峰(肩峰前端弯曲或钩状)是导致肩峰撞击的原因之一。肩峰的形态异常会增加软组织受压的风险。关节间隙狭窄:X光还可以观察到肩关节间隙是否正常,若关节间隙缩小,可能提示关节退变或软骨损伤。钙化:X光可用于检查肩袖肌腱是否存在钙化变性,钙化可以作为慢性损伤或炎症的标志。MRI或超声检查肩袖肌腱的损伤:MRI能够非常清晰地显示肩袖肌腱的状态,包括是否存在撕裂(部分撕裂或完全撕裂)。滑囊炎症:MRI可以评估肩峰下滑囊是否存在炎症(滑囊炎)。当肩峰撞击导致滑囊受到压迫时,滑囊可能发生肿胀和炎症,MRI能够准确显示滑囊的大小、形态及炎症变化。 软组织的其他损伤:MRI不仅能够显示肌腱和滑囊的损伤,还能对韧带、关节囊等肩部结构的损伤提供详细信息,帮助全面评估肩关节的健康状况。 功能性测试:一些特定的肩部动作测试可以帮助评估是否存在撞击现象。Neer测试:患者坐或站立,医生将患者的上臂伸直并向上抬起,同时将肱骨内旋(旋转内侧)。如果患者感到肩部前部的疼痛,可能是肩峰撞击的表现。Hawkins测试:患者坐或站立,医生将患者的肩关节外展(大约90度),然后将肘部弯曲90度,再将前臂内旋(肱骨旋转向内)。如果在这个动作过程中患者感到疼痛,说明可能存在肩峰撞击。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 休息与改变运动方式:避免高强度、重复的肩部活动,减少肩部负担。 物理治疗:通过特定的康复训练来强化肩部肌肉,改善肩关节的稳定性,减轻撞击。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缓解疼痛与炎症。手术治疗:如果非手术治疗无效且症状持续或加重,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肩峰成形术或肩袖修复术。预防:1保持正确的姿势:正确的姿势对肩部健康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长时间保持不良的姿势会导致肩部肌肉的失衡,增加肩峰撞击的风险。例如:坐姿与站姿:长时间坐着工作时,保持正确的坐姿非常重要。保持脊椎自然弯曲,肩膀不要过度前倾或耸起,尽量让肩膀放松,避免肩膀前伸。坐姿时应确保腰椎有适当支撑,双脚平放在地面上,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期站起来活动,改变姿势。2规律的肩部锻炼:肩部的强壮肌肉能够为肩关节提供稳定性,从而减少撞击的风险。锻炼肩部的肩袖肌群(包括冈上肌、冈下肌、肩小圆肌和肩内外旋肌),能够有效增强肩部的稳定性和灵活性,避免肩部不稳定和过度磨损。 例如:增强肩袖肌肉的力量:进行一些针对肩袖肌肉的力量训练,如外旋训练(使用哑铃或弹力带进行外旋训练)、肩部拉伸和俯卧撑变体(如靠墙俯卧撑)。这些训练能够帮助稳定肩关节并防止肩峰撞击。加强肩部的上肢力量:通过杠铃或哑铃推举、卧推等训练,增强肩部及其周围肌肉的力量,帮助支撑肩关节。 增加肩部灵活性:通过肩部伸展、瑜伽和动态拉伸等活动,保持肩关节的灵活性,避免过度僵硬,减少肩部受伤的机会。 3避免过度运动:肩峰撞击的发生往往与重复性运动和过度使用肩关节密切相关。特别是从事某些高强度或重复性动作的运动员和职业人士,更容易发生肩峰撞击。因此,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过度运动非常重要。例如:避免重复性肩部活动:如游泳、投掷、举重等运动时,肩部的频繁过度使用可能加剧撞击风险。保持运动的多样性,避免长时间重复某一动作。如果是职业性运动员或从事需要重复动作的工作者,应定期休息,避免肩部过度疲劳。适当休息与恢复: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或长时间肩部使用后,务必安排适当的休息和恢复。给肩部肌肉充分的恢复时间,以防止过度疲劳和受伤。4伸展与热身:肩部热身:在进行肩部训练前,可以通过肩部绕环、肩膀抬升、肩部拉伸等简单的活动热身。活动范围要从轻微的肩部旋转开始,逐渐增加运动幅度和强度肩部伸展:每次运动后,都要进行肩部的伸展,以保持肩部肌肉的柔韧性。伸展时应缓慢进行,避免快速用力拉伸。常见的肩部伸展动作包括肩部后拉伸、肩胛骨向后拉伸等。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老年人中常见的慢性关节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的软骨退行性变化和骨质增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软骨逐渐磨损、退化,关节周围的骨质也会发生变化,导致患者出现膝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病情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日常生活的基本活动,如行走、上下楼梯等。危害:轻度的骨关节炎使患者可能仅在剧烈运动或长时间活动后感到膝盖轻微的疼痛和不适。此时,关节软骨的磨损较少,疼痛通常会在休息后缓解。随着病情进展,软骨磨损加重,关节间隙逐渐变窄,患者的疼痛感开始明显增加,并且活动时关节会发出摩擦声。疼痛和僵硬的频率和强度都会有所增加。在日常活动中,例如上下楼梯就会感觉到疼痛在重度阶段,膝关节软骨已严重磨损甚至消失,关节间的骨头直接摩擦,导致剧烈的疼痛和明显的关节变形。此时,患者的行动能力大大受限,膝关节的功能几乎丧失,患者往往需要轮椅和拐杖辅助行走。康复锻炼科学的康复锻炼是缓解膝关节骨关节炎症状、减轻病情进展的有效方式之一。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减轻关节负担,提高关节的稳定性,缓解疼痛,改善关节的活动能力。具体措施直腿抬高直腿抬高可以加强股四头肌(大腿前侧的肌肉),对膝关节有支撑作用1平躺在地面上或床上,一条腿弯曲,脚掌平放在地面,另一条腿伸直。2将伸直的腿慢慢抬高至与弯曲腿的膝盖同一高度,保持腿部伸直。3稍作停留,然后缓慢放下。4每条腿重复10-15次,做3组。臀桥臀桥主要锻炼臀部肌肉和腿筋,有助于稳定髋关节和膝关节。1平躺在地上,双膝弯曲,脚掌平放在地面,双手放在身体两侧。2通过脚后跟发力,将臀部向上抬高,使身体呈一直线,从肩膀到膝盖。3保持姿势几秒钟,然后慢慢放下臀部回到地面。4重复10-15次,做3组。坐姿腿伸展这个动作有助于加强大腿前侧的肌肉。1坐在椅子上,背部挺直,双脚平放在地上,双腿自然弯曲。2将其中一条腿慢慢抬起,伸直膝盖,脚尖朝上。3稍作停留,然后慢慢放下。4每条腿重复10-15次,做3组侧卧抬腿侧卧抬腿可以锻炼臀部外侧的肌肉,帮助稳定膝关节。1侧卧在地上或床上,双腿伸直,双手放在身体前方保持平衡。2上侧的腿慢慢抬起到45度左右,保持膝盖伸直,脚尖朝前。3保持几秒钟,然后慢慢放下。4每条腿重复10-15次,做3组靠墙静蹲靠墙静蹲是一种低冲击的腿部力量训练,能够锻炼股四头肌,减轻膝关节压力。1背靠墙站立,双脚与肩同宽,距离墙面约半米。2慢慢弯曲膝盖,身体滑向地面,直到膝盖接近90度角,像坐在一把“无形的椅子”上一样3保持这个姿势10-30秒,然后站起来。4重复5-10次。脚跟抬高这个动作能够增强小腿肌肉,对膝关节的稳定性有帮助。1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可以扶住椅背或墙壁保持平衡。2慢慢抬高脚跟,使身体重心转移到脚趾上。3保持几秒钟,然后缓慢放下脚跟回到地面。4重复10-15次,做3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