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结肠部位的一种癌症。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国人健康。结肠癌的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早期结肠癌(0~Ⅰ期)是指原发肿瘤仅局限于黏膜内或黏膜下层,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90%。Ⅱ~Ⅲ期即局部进展期结肠癌患者,经治疗后5年生存率为50%~78%。IV期即晚期转移性结肠癌,5年生存率通常不到50%。因此,结肠癌的早发现、早治疗十分重要。这要求人们生活中要尽量规避结肠癌的高危因素(如改善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增加膳食纤维及维生素的摄入等)、做好结肠癌筛查、重视结肠癌早期症状。其中,结肠癌的症状与疾病的进程和发病部位等有关,可能在早期无明显症状或无特异性症状,但出现下列5种表现应该警惕:一、早期症状结肠癌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以下症状的出现应引起高度重视:1.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出现,以及大便变细、变形或带有凹槽等。2.便血:粪便中可能带有鲜红色或暗红色的血液,血量可多可少。3.腹痛:多为隐痛或胀痛,部位常不固定。4.腹部肿块:部分患者可在腹部触摸到肿块,质地较硬,活动度差。5.其他症状:如呕吐、贫血等。二、筛查方法为了及早发现结肠癌,建议定期进行以下筛查:1.粪便潜血试验:通过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红细胞来判断是否有消化道出血的情况。2.结肠镜检查:将带有微型摄像头的纤维软管从肛门插入直肠和结肠,拍摄内部图像并采集组织样本来评估结肠健康状况。3.CT结肠造影:一种无创性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以显示结肠壁增厚、肿块等异常情况。4.钡剂灌肠:通过口服或注射白色造影剂,然后使用X射线观察其在肠道中的流动情况。5.基因检测:通过血液或组织标本对特定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帮助识别结肠癌风险增加的人群。
大肠癌可防可治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发布的《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显示,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数在全部恶性肿瘤中位居第3位;死亡率居第5位。大肠癌是国际上公认的可以通过人群筛查的手段来早期发现从而降低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之一。如能早期诊断,可提高大肠癌患者生存率,早期大肠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90%。大肠癌高风险人群有哪些?大便潜血阳性;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以往有肠道腺瘤史;本人有癌症史;有大便习惯改变;符合以下任意2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有报警症状者(排便习惯改变、便血、黑便、不明原因贫血、体重减轻等)。大肠癌筛查该怎么做? 注:FIT为免疫化学法粪便潜血试验大肠癌筛查的适用人群:普通人群一般建议50岁以上就要开始进行大肠癌的筛查,最简单的筛查可以选取大便隐血试验,如果阳性则建议进一步行肠镜检查;有肠道息肉、肠道疾病史的患者,建议肠镜检查;对于有家族史,一级亲属得过大肠癌者,开始首次肠镜筛查的年龄可放宽到40岁;对于有遗传明确的遗传疾病史的患者,如家族遗传性的肠癌,需要更早就要开始进行第1次的肠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