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萎缩胆囊等胆囊无功能的。2合并糖尿病的。3瓷化胆囊。4直径大于>2.5cm的胆囊结石。5充满型胆囊结石。单发的结石直径不超过20mm,不累计胆囊管且胆囊功能良好的患者如意向强烈要求可考虑保胆取石手术。 反复发作的胆囊结石应该在静止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胆囊息肉都需要手术治疗吗胆囊息肉不都需要手术治疗。如果息肉小于10毫米,胆囊功能正常、体积小且无恶变可能,定期观察就行。像我有个朋友就是这种情况,医生就没让手术。但要是息肉直径超10毫米,或者在胆囊颈部,不管有无症状都得手术。还有息肉合并急慢性胆囊炎,有明显不适症状的也要手术。另外,若已证实息肉是恶性的,不管大小都得手术。年龄大或者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可能会选择非手术治疗。总之,是否手术得看具体情况而定。
胆囊结石的成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式一、胆囊结石的成因胆囊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主要包括:1.胆汁成分异常:胆固醇过饱和:胆汁中胆固醇过多,易形成胆固醇结石。胆色素过多:胆红素过多可形成胆色素结石。2.胆汁淤积:-胆囊排空障碍: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胆汁滞留,易形成结石。3.感染:-胆道感染:细菌感染可导致胆色素结石。4.其他因素:-年龄:40岁以上人群风险增加。-性别:女性,尤其是多次妊娠者,风险较高。-肥胖:肥胖者胆固醇代谢异常,风险增加。-饮食: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增加风险。-遗传:家族史也是重要因素。二、胆囊结石的临床表现胆囊结石的症状因结石大小、位置及是否引发并发症而异:1.无症状:-多数患者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2.典型症状:-胆绞痛:右上腹或上腹部剧烈疼痛,常放射至右肩或背部,多在饱餐或进食油腻后发生。-恶心、呕吐:常伴随胆绞痛。3.并发症相关症状:-急性胆囊炎:右上腹持续疼痛,伴发热、恶心、呕吐。-胆总管结石:黄疸、发热、腹痛。-胰腺炎:上腹剧痛,放射至背部,伴恶心、呕吐。三、胆囊结石的治疗方式治疗方式根据症状和并发症情况选择:1.观察等待:-适用情况:无症状且无并发症风险的患者。-措施:定期复查,监测结石变化。2.药物治疗:-适用情况:不适合手术或结石较小的患者。-药物:如熊去氧胆酸,帮助溶解胆固醇结石。-缺点:疗程长,停药后可能复发。3.手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适用情况:有症状或并发症风险的患者。-优点:创伤小,恢复快。-开腹胆囊切除术:-适用情况:腹腔镜手术不适合或复杂病例。-缺点:创伤较大,恢复较慢。4.其他治疗:-经皮胆囊造瘘术:-适用情况急性胆囊炎且手术风险高的患者。-措施:通过皮肤引流胆囊。腹腔镜下胆囊切开取石术。(保胆取石术)5.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建议:低脂饮食,控制体重,避免暴饮暴食。-作用:减少胆囊负担,预防结石形成。总结胆囊结石的成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很多患者体检发现胆囊息肉,担心是不是需要手术,下面说一下什么样的胆囊息肉需要手术处理?1有症状的胆囊息肉。疼痛,引发胆囊炎。但要注意是否是胆囊息肉引起的。2单发,基地宽,血流丰富的,直径大于1cm的息肉。3合并胆囊结石的4胆囊颈部得息肉,梗阻胆管的。5胆囊腺肌症广泛型的对于无症状的。每3-6月定期复查B超即可。怀疑恶变可能的。行增强CT,MRI明确后手术即可。
1胆石症危险因素有哪些?胆石症常见危险因素总结为5F,Female(女性)Forty40岁Fertile多产Fat肥胖Family家族史。具体来讲主要因素3个方面1)环境因素:长期高脂高蛋白饮食。高热量饮食。不进早餐都可促进胆石形成。2)自身因素: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导致发生率升高。3)遗传因素:胆石症是多基因遗传病被大家认可,研究发现有家族史的发生率可大50%.2胆结石分类?一般分为3种类型1)胆固醇结石,以胆固醇为主,占80%以上.多成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淡黄色,质硬。常常单发或者多发,往往在胆囊内,X线常不显影,2)胆色素结石,是未结合胆红素和不同数量的有机物和少量钙盐组成,呈泥沙状或块状,棕黄色或者棕黑色。质软而脆。大小不一。3)混合结石.约占胆结石1/3左右,由胆固醇,胆红素,钙盐混合组成。多数在胆囊内。淡黄色。棕黄色。如含钙盐较多x线可显影。3胆囊结石临床表现?常出现症状为右上腹绞痛。往往与进食油腻食物有关,胆囊结石的症状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和部位,以及有无梗阻和炎症,50%的胆囊结石患者终身无症状,较大的结石可引起右上腹不适疼痛。。较小的结石常于进食后或者夜间平卧后,结石阻塞胆囊管而引起胆绞痛和胆囊炎。4诊断彩超是诊断胆囊结石的首选。诊断准确率可达95%.5治疗胆囊切除,首选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