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与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常发生于老年人群的骨折类型,通常是跌倒后出现。在过去医学技术与水平尚不发达的时候,这两种类型的骨折通常被称为“临终骨折”、“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根据文献报道,发生骨折后1年内患者死亡率高达50%-70%。听起来是不是有些可怕?你可能会问,骨折又不会要命,总归会长好的,为什么结局会这么令人痛心。其实导致死亡的通常不是骨折本身,而是因为骨折带来的并发症。老人骨折后无法再站起,只能卧床休息才能缓解疼痛,而骨折愈合通常需要3-6个月时间。用进废退,长期卧床缺乏活动会导致骨质快速流失,影响骨折愈合;同时会导致褥疮、坠积性肺炎、消化不良、泌尿系感染,尤其是容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其中每一项对于本就体弱的老人来说都可能是致命的。不要着急,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大大改善了这两种骨折的预后情况。常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的髋关节置换术,以及常用于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PFNA手术等手术治疗方式的出现,可以有效重建髋关节功能,提供骨折稳定,可使老年患者术后段短时间即可下床活动,避免了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能有效改善预后。这些手术方式从出现发展至今,已经是非常成熟同时也广泛应用的治疗方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在2022年12月份给一位101岁老龄的股骨颈骨折老人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老人即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当然老人毕竟多合并一些基础疾病,应到当地正规综合性医院骨科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才能将围术期风险降到最低。“临终骨折”并不可怕,对它有充足的认识和了解,才能获得最好的结果!
这是我们临床上碰到的一位患者,双下肢无力伴踩棉花感1年,颈椎MRI提示颈5-6节段椎间盘突出,脊髓压迫,变性信号异常。考虑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颈椎病中最严重的类型,是由于颈椎退行性病变如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后纵韧带钙化等病变,直接压迫脊髓或压迫供应脊髓的血管,导致脊髓功能障碍,并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四肢感觉、运动以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只有彻底解除脊髓神经压迫,才会有神经恢复的条件和可能。但神经损伤一旦出现,一般很难恢复,压迫时间越长,压迫程度越厉害,治疗获手术的效果越差。可以说如图中这么严重的病情,简直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定时炸弹避免颈部剧烈活动、急刹车、跌倒外伤等,否则极有可能发生神经功能损害加重、大小便失禁甚至瘫痪可能!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脊髓型颈椎病#脊柱退行性变#医学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