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热是主题。热盛即可成为火热之邪。中医将由外而感受的病因分为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外感六淫。火与热同类,均属于阳邪,有“火为热之极,热为火之渐”之说。火与热在临床表现上基本一致,唯在程度上有差别。火与热常并称,统称“火热之邪”,是常见的病邪。一、火热之邪的致病特点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热,出现热象火热常见的热象有:热----发热,恶热,喜冷;赤---面赤,目赤,舌红;黄稠---分泌物和排泄物,如痰黄、流黄稠涕、白带黄稠、大便溏稀有黄色分泌物;燥----口渴,咽干,大便干燥;肿----牙龈肿痛、目赤肿痛;溃烂----口舌糜烂。2易扰心神火热之邪易影响心神。轻者,心神不宁而心烦、失眠;重者,狂躁不安,或神昏、谵语。3易伤津耗气火热之邪最易消耗人体津液(水液),出现口干、口渴、喜冷饮、大便干、小便短赤。气随津泄,津亏气耗,可以出现体倦乏力、少气懒言等气虚表现。4易生风动血《黄帝内经·素问》说:诸热瞀瘛,皆属于火。生风,是指火热之邪侵犯人体,筋脉失养失润,热极生风,出现肢体抽搐的情况。临床可见高热神昏、四肢抽搐、两目上视、角弓反张等。动血,指火热入于血脉,轻则加速血行而心率快,甚则可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引起各种出血证。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妇女月经过多等。5易致疮疡《黄帝内经·灵枢·痈疽》: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名曰痈。火热之邪入于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痈疽疖肿疮疡。可以在体表,如皮炎、疮疡。也可以在体内,如肺炎、咽炎、胃炎、肠炎等等。二、火热内生火热也可以内生,又称“内火”或“内热”,产生内火的主要原因有饮食不节、情志过激、身体阴阳失衡。1饮食不节多由偏食肥甘厚味,喜好辛香燥辣,以致伤阴助阳,火热中生。长期食用热性食物和酒,都会造成内火中生。2七情失制情志抑郁,压力过大,气郁化火,或恼怒过度,肝火内盛,以致内热,称情志之火。精神情志的刺激,影响了机体阴阳、气血和脏腑的生理平衡,造成气机郁结,气郁日久化热化火。除出现热象外,还可见精神抑郁、烦躁易怒、心烦失眠。3身体阴阳失衡常见阴虚火旺,此属虚火。热病后期,伤及肾阴;或久病虚劳,阴虚不复。或先天禀薄,肾水素亏,均可致阴虚内热、水亏火旺。表现为形体虚弱、头昏耳鸣、少寐健忘、腰痠腿软等等阴虚之象。还可见虚火上炎的火热表现,如牙痛、咽痛、口干唇燥、骨蒸潮热、颧红、烦躁易怒、失眠等等。此外,尚有因于误治,食入过量辛热香燥中药,导致阴阳失衡而火热内生者。三、如何清除火热之邪1食物凡是寒凉的蔬菜瓜果都有清热的作用。如西瓜、冬瓜、生菜、西洋菜、马齿苋、苦瓜、绿豆、薏苡仁、赤小豆、葛根、梨等等。这些虽然作用较弱,但都可以作为平时清热之品。2中药 按功效分为(有些中药功效有重叠):清热泻火 生石膏、知母、栀子、天花粉、芦根、夏枯草、黄连、黄芩、黄柏、莲子心、淡竹叶、苦参、决明子、秦皮、桑叶。广东草药:火炭母、地胆头、山芝麻、塘葛菜、三桠苦、岗梅。清热凉血水牛角、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广东草药:狗肝菜。清热解毒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白头翁、鱼腥草、白花蛇舌草、虎杖、穿心莲、青黛、黄连、黄芩、黄柏、玄参、苦参、牛蒡子、菊花。广东草药:了哥望、救必应、九节茶(草珊瑚、肿节风)、崩大碗、人苋、一点红、辣蓼、金花草、马齿苋、毛冬青。清热解暑青蒿、莲叶、西瓜皮、水翁花、金丝草。清虚热 地骨皮、青蒿、银柴胡、知母、黄柏、旱莲草。清湿热 木棉花、鸡蛋花、土茯苓、茵陈、田基黄、溪黄草、鸡骨草。清热润燥沙参、百合、天花粉、芦根。清热化痰浙贝母、前胡、瓜蒌皮、竹茹、天花粉、芦根、桑叶。平时保健可以按火热的程度、症状,选择其中的中药煲水喝,每次5—7味即可。症状明显者,要去医院中医科看病。
绞股蓝主要分布在陕西平利、甘肃康县、湖南张家界、湖北神农架、云南、广西等省。由当地茶农手工甄选,选用绞股蓝嫩叶和嫩芽炮制而成。一、药理研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绞股蓝含有绞股蓝皂苷、糖类、黄酮类、氨基酸、蛋白质、脂肪、无机元素、纤维素和维生素。绞股蓝所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所分离得到84种皂苷,与人参相同的多达6种。除了4种与人参皂苷同物异名外,还有许多绞股蓝皂苷产生的次生苷、苷元和次级苷元与人参皂苷的水解产物相同。1血脂 可以抑制高脂动物血清中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升高,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对脂质代谢失调有明显的改善和调节作用。有保护血管内壁细胞,阻止脂质在血管壁沉积,抗动脉硬化的作用。2 心血管 绞股蓝能明显的降低血粘稠度,抗血栓形成,防止微血栓形成并增加心肌细胞对缺氧的耐受力,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绞股蓝提取物对实验性心肌梗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心肌缺血及缺血再灌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绞股蓝的调节脂质代谢及抗氧化作用均有益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临床试验亦证明了绞股蓝治疗冠心病的良好效果。3抗肿瘤 绞股蓝有明显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对肝癌、肺癌、食道癌、子宫癌、腹水癌、皮肤癌等二十多种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4降血糖 绞股蓝及其复方制剂有一定的降血糖、改善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表明可以通过改变葡萄糖代谢酶活性而明显降低血液中葡萄糖的水平,能明显减小胰岛素抵抗参数,增加肝糖原浓度。5 抗衰老 绞股蓝皂苷有保护不成熟的皮层细胞抗谷氨酸盐氧化的能力,阻止谷氨酸盐导致的细胞凋亡等多重作用来保护皮层细胞,使谷氨酸盐导致的细胞凋亡减少。绞股蓝能延长细胞繁殖传代的代数,抑制脂褐质(导致人体衰老的物质)的形成。6睡眠 绞股蓝能调节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反应的平衡,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具有镇静、催眠、抗紧张、解疲劳、增强记忆力的功效。7免疫力 绞股蓝能够提高巨噬能力,明显增加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体内白介素的分泌,增加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并能诱发产生干扰素的作用,对免疫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二、药性及用法性味 味微苦,微甘,性微凉。归经:归肺脾肾经。用法用量 泡茶饮,绞股蓝3克,用沸水冲泡10分钟。也可煎服,15克。注意 极个别人服药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头晕、眼花、耳鸣等症状,可以停用,静养。绝大多数人饮用无不良反应。适用者 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心脑血管疾病、体弱免疫力低、长期处于疲劳状态绞股蓝—“三高”者的保健茶,老年保健每天一杯绞股蓝茶,方便有效的保健方法。
人参属大补元气之品,元气是人体气之根本,统摄五脏六腑之气,是最重要的生命动能。对年老体弱、工作劳累者,人参是最好的日常补品。一、人参的种类和功效人参按补益功效的大小依次为:野山参、林下参、高丽参、红参、生晒参、西洋参,从大热大补到温性缓补。野山参 价格昂贵,性温热,补益作用最好。常常用来炖煮服用,或者隔水蒸。可以单独煮,也可以炖瘦肉、鸡等等。剂量因人而异,每日1~3克即可。可以数日1次。人工栽种到山林里的林下参与野山参类同,只是功效稍逊,也是佳品,服用方法同上。野山参、林下参补益力量大,适合特别虚弱者。两者性热,容易上火,阴虚火旺、虚寒不明显、高血压者不宜选用。高丽参 或称朝鲜参。一般指经加工蒸制而成的高丽红参。还有其它加工方法的太极参、白参。高丽红参,补益力量也比较大,功效逊于野山参,服用方法也可以炖、蒸,每次3克左右。适合体弱年老虚寒者。因其性热,容易上火者不选此参。高丽白参、太极参,补益效果也不错,没有那么燥热,适合易上火的热性体质。红参 是国内种植的人参,经加工蒸制后变成红褐色,增加了温热之性,性燥热。补益效果远逊于野山参、高丽参,热的程度也不及野山参、高丽参。是日常补气常用人参,适合缓补。可以炖煮,也可以切片泡服。每次3克左右。生晒参 是国内种植的未经加工蒸制而直接晒干的人参。补益作用与红参相近,性略热,但没有红参那么燥热。也是日常缓补佳品。可以炖煮,也可以切片泡服。每次3克左右。特别适合体虚而寒象不明显者。西洋参 或称花旗参,原产自加拿大、美国,国内长白山等地也有大量种植。补益作用远不如上面几种人参。西洋参最大特点是性略温而不燥热,带润性,特别适合体质偏热偏燥者,是夏季常用的补气佳品。可以炖煮,也可以切片泡服。每次3克左右。二、选择哪种人参适合自己按体质大致可以分为:特别虚寒而阳气虚亏者、气虚而略畏寒者、气虚乏力而易上火者。1年老、体质特别虚弱,畏寒,寒象明显者,可选野山参、林下参、高丽参,也可以选择红参、生晒参。2 年老、体弱,或者工作劳累、乏力、疲倦,略觉畏寒,不易上火者。可以选择红参、生晒参。每次3克,每周2~3次,炖煮,或者切片泡水嚼服。也可试试高丽参,但是可能会上火。3 年老、体弱、劳累、乏力,易上火者,或者天气炎热时,适合吃西洋参,性平略温,绝不是凉药。每次3克,每周2~3次,炖煮,或者切片泡水嚼服。其它人参可能吃了可能会上火。补益总原则 日常保健宜缓补,细水长流才能逐渐将身体补上去,每次用量不宜过大,3克左右即可,用量多少可以自己摸索而定。特殊情况时宜峻补,短期大量服用,野山参不可超过5克,高丽参、红参、生晒参、西洋参不宜超过10克。夏季宜用西洋参,畏寒者可用生晒参。冬季所有人参都可以服用,体质热者冬季也可以服用西洋参。人参与五灵脂、藜芦不可同时服用。萝卜会解消人参的补益作用,不可同食。最差的人参补益作用也比党参、黄芪强,如果实在承受不了人参的补益,只好服用党参、黄芪之类弱补之品了。
暑乃夏季之主气,为火热之气所化。暑气太过,因暑致病称为感受暑邪。暑盛则人体会发生一些变化,出现一些不适的反应。暑邪主要发生在夏至之后立秋以前,《黄帝内经·热论》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邪致病,有伤暑和中暑之别。起病缓,病情轻者为伤暑;发病急,病情重者为中暑。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为盛夏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故暑邪为阳邪。暑邪伤人多表现为一系列阳热症状,如烦热、面赤等。2 暑性升散,伤津耗气扰神 升,即升发、向上。暑为阳邪,其性升发,故易上扰心神,或侵犯头目,出现心胸烦闷不宁、头昏、目眩、面赤等症状。散,指暑热之邪侵犯人体,可致多汗,汗出过多,不仅伤津而且耗气,临床除见口渴喜饮、尿涩短少等津伤症状外,还可见气短、乏力,甚则气津耗伤太过而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针对暑热,可以吃消暑的食物。如西瓜,能解暑清热、生津止渴。中医认为西瓜是暑天的白虎汤,解暑之佳品。其它如冬瓜、生菜、马齿苋等等,具有寒凉性质的食物都可以经常吃。如果已经感受了暑邪,轻者可以吃些清凉的中药,如淡竹叶、菊花、金银花、芦根、桑叶、灯心草等等,煲水喝。如果暑热之象明显,应该加用更寒凉一些的中药,如知母、玄参、天花粉、生石膏等等。3 暑多夹湿 暑季气候炎热,且常多雨而潮湿,故暑邪致病多夹湿邪为患。临床表现除烦热、口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全身不适、四肢困倦、胸闷恶心、大便溏泄不爽、舌苔厚等湿滞症状。广东地区暑多夹湿,解暑祛湿是常用的方法。食物中绿豆是很好清热祛湿之品。冬瓜、西瓜也能清热祛湿。中药清热祛湿比较好的是木棉花、鸡蛋花、土茯苓、薏苡仁,煲水服用,简单有效。上面说的是暑热,暑天受寒是近几年常见的现象。空调的普及,吹凉了,因寒感冒也是暑天应该注意是事。
便秘是指大便不通畅,大便或者干结,或者粘滞,很难解出来。可以几天一次,也可以一天几次,每次大便解不干净,肛门坠胀。一般应该检查结肠镜,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可能有结肠炎,或者同时有结肠息肉,极少数可能会有肿瘤。大多数便秘者肠镜检查没有异常,属于功能性的肠蠕动缓慢。治疗应该分食疗和药物。食疗:饮食应该清淡,不吃辛辣燥热的食物,多喝开水,多吃粗纤维的食物,如各种青菜、萝卜、地瓜、玉米、马蹄、杂粮等等。可以经常喝蜂蜜水。炒菜的油也可以通便,所以不要回避。保健品:各种通便茶、肠润茶,都有泻药成分。能通便,短期使用是可以的,但是不宜长期使用,会有依赖性。西药:最简单的是果导片、大黄苏打片等等,便宜,有效。但是不宜长期服用,以免形成依赖性。中成药:常用的有麻仁软胶囊、麻仁胶囊、麻仁丸、大黄通便胶囊、六味能消胶囊、牛黄解毒片、一清胶囊等等。麻仁类的服用时间可以长一些,属于通便加润肠调理的药,老年人可以长期服用。也适合年轻人服用。六味能消胶囊、牛黄解毒片、一清胶囊、大黄通便胶囊都能清热、消炎、通便,多用于有热像、有肠炎的便秘。也都是常用中成药。中药:总的原则是调理肠胃,慢慢让其自己排便,尽量不要用泻药(如大黄、番泻叶等等)。最好先服用中成药,如果效果不好再煲中药。按中医辨证便秘分几类:1燥热型患者有明显热像,如:痤疮、口干、咽痛、大便干结、烦热。大便干结可导致肛门出血。可以服用中成药:六味能消胶囊、牛黄解毒片、一清胶囊,清热泻火通便。这种类型多为年轻人,体质壮实。常用处方功效:清热通便。生地黄10~20克、决明子10~20、元参15、枳实10、秦皮10、紫草10、苏子20、牡丹皮10。上火明显者,还可以加清热药,如:连翘10、蒲公英20、黄柏10。有出血加槐花20、白芨10。2虚弱型患者乏力、胃口欠佳、气虚而无力推动肠蠕动,大便不通但不一定干燥,体质虚弱。多见于老年人,也有一些年轻瘦弱的女性也是这种类型。这种患者不宜用寒凉的中药,太散,久服会伤身体。应该补益与通便同时用。中成药可以用麻仁软胶囊、麻仁胶囊、麻仁丸等等。常用处方功效:补益通便火麻仁10~20、桑椹子10~20、柏子仁15、郁李仁10~20、苏子10、党参10、白术30、厚朴10。如有肾虚或者年纪大可以加:肉苁蓉10~20、锁阳10,老年人虚寒者可以长期服用这个处方。气虚者还可以经常服用西洋参,补气而不燥热。虚寒者可以用生晒参,补气,比西洋参略热些。虚寒较甚者,可以用红参、高丽参,更热一些,宜从少量服起。3湿热型大便软,粘滞不畅,每日数次或者数日一次,总感觉排便不尽。除大便的性状外,这种患者还应该有其它湿热之像,如:舌苔厚,身体困重,胃欠佳。应该清湿热加上通便药。中成药可以用六味能消胶囊、一清胶囊。常用处方功效:祛湿通便。秦皮10、白头翁10、土茯苓20、佩兰10、生地黄15、决明子15、莱菔子20、厚朴10。另外广东药材鸡蛋花20、木棉花20,可以清湿热。上述几种类型,如果服用以上处方仍不能顺畅排便,可以同时服用中成药,或者短期加服果导片(每日2~4片)、或大黄苏打片,或者加服几天番泻叶(每日3~5克泡服)。大便通畅即停用西药和番泻叶,继续服用中药。长期打算便秘治疗时间较长,涉及到改变体质,所以要长期打算。开始时可以一种或者数种药物同时服用,如中药、中成药、或者西药同时服用。大便通畅后即开始减少用药。可以先减掉西药,然后逐渐减掉中药,用中成药替带中药。最后将中成药减少用量,逐渐到完全不服中西药。这过程中始终配合上面说的食疗。调理肠道菌群服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或者胶囊也可以帮助排便。
肠易激综合症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遗传、胃肠激素、胃肠反射、情绪等等方面有关。临床以腹泻或便秘、腹痛为特点,属难治的疾病。中药对其有较好的作用,疗效的好坏在于选择什么样的治法和方药。例如,止泻药有多种,但性味功效差异很大,治疗腹泻并不是随意堆砌止泻药。应选出最恰当的药物使用,应对同类药再作进一步的划分。下面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几种治法和药物的分类。1理气法肠易激综合症常常表现出肝气郁结、脏腑气机不畅、升降失常、气滞不通的现象,理气法对其有较好的疗效。治疗各证型的肠易激综合症均可使用理气药。理气药可细分为:1.1疏肝理气,这是最主要的治法。药物有郁金、香附、元胡、川楝、姜黄等。肝郁不疏、肝木克土在肠易激综合症患者中很常见,处方中加入这类药可调整脏腑平衡,缓解紧张情绪,使疗效提高。1.2健脾理气,药物有木香、陈皮、佛手、砂仁等。这些药能行气消滞、健脾开胃,是处方中常用的药。1.3理气止痛。有这种功效的药较多,前两类药中有一些也有这方面作用。常用药有木香、台乌药、香附、佛手、川楝、元胡、姜黄。每一个理气药都有多种功能,在临证时应选最适合病人的药物。另外,理气药有寒热之分,选药时也应注意。2清热解毒法这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常用治法,对肠易激综合症属热证的病人适用。常用中药有:白头翁、秦皮、黄连、黄柏、黄芩、连翘、荆芥、白花蛇舌草、葛根、马齿苋、穿心莲等等。每剂药可选1~3种,不宜太多,用量也不宜过大。白头翁、秦皮、黄连大剂量使用会出现毒副作用,应该注意。3止泻法主要针对以腹泻为主的肠易激综合症。能直接止泻的中药很多,应辨明证型,不可混用。按药性可细分为:3.1清热解毒止泻,药物如葛根、马齿苋。用于热毒泄泻患者。3.2健脾止泻,药物有淮山、莲子、芡实、薏苡仁。适用于有明显脾虚之象的患者。3.3涩肠止泻,药物有五味子、诃子、乌梅、金樱子、赤石脂、五倍子、石榴皮。多为酸味药,各种证型的腹泻均可使用。根据腹泻次数,每剂药可选1~3味。3.4温中止泻,药物有肉豆蔻、补骨脂。主要用于虚寒型腹泻,不可用于热象明显者。这些治则和药物在临床上须正确选用,运用错误会影响止泻效果。4通便法主要用于以便秘为主的肠易激综合症。通便的目的可分峻下和缓下。如燥屎内结数日,腹满腹实较甚者可在短期内使用峻下,泻下积滞。但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便秘多用缓下,以调理脏腑为主。通便药可细分为:4.1清热通便,药物有大黄、芒硝、番泻叶、紫草、生地,用于燥、热明显者。缓下每次可选1~2味,剂量不宜过大。便秘甚而热象重需峻下者可用大黄5~10克后下,或加芒硝、番泻叶;较缓者大黄可用5~8克而不后下。生地、紫草属清热润下药,泻下作用较弱,可酌情使用。4.2润肠通便,药物有火麻仁、郁李仁、桃仁、杏仁、草决明。这些药物较平和,可用于各证型的便秘。4.3温肾通便,药物有肉苁蓉、锁阳。用于脾肾阳虚的便秘患者,亦可用于寒实型便秘。这类药物性温热,不宜用于热象明显者。4.4下气通便,药物有莱菔子、苏子、枳实。这类药使用范围较广,可配入各种处方中使用。5补益法该病病程中常可见有虚损之象,以脾虚最多见。补益法中亦以补脾胃为主。常用药物有党参、黄芪、白术、茯苓,这几种药对大便的软硬有一定影响,腹泻或便秘者需配伍使用。另外,补气、补血、补肾之阴阳也常用于治疗该病,相应的药物已为人们熟悉,不再赘述。6升提法主要用于气虚下陷、久泻不止者。常用药物有黄芪、升麻、柴胡。大便干结者不宜使用。7抗过敏法抗过敏是西医的词汇,该法对肠易激综合症有特殊的作用。肠易激综合症患者有些与过敏有关,加入一些有抗过敏作用的中药,可改变过敏体质,促进症状的消除。常用药物有乌梅、五味子、诃子,再加上黄芪、防风、白术、荆芥为抗过敏方。抗过敏药多为酸收之品,大便干燥者如需使用应配以通便药同用。以上是肠易激综合症的常用治法,临床立法处方时究竟用哪种治法应视病情而定。最常用的治法组合有:(1)腹泻者:疏肝理气+清热解毒+止泻+止痛+抗过敏,可酌加补益,酌加升提,酌加止血。(2)便秘者:疏肝理气+清热解毒+通便+止痛+抗过敏,酌加止血,酌加补益。发表于:临床荟萃杂志.2003,18(10):587
萎缩性胃炎是需要经过胃镜、病理检查确定的疾病,常同时有萎缩、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从我们接诊的病人看,该病症状表现多种多样,并无明显特点。一些病人有疼痛,有些则仅见轻微不适,并无疼痛。其它症状如嗳气、腹胀、胃口差、泛酸等等,也是因人而异,各不相同。萎缩性胃炎是需要高度重视的疾病,因为该病转变为胃癌的可能性比其它胃病大得多。无论症状轻重,都需要制定一个长远的治疗方案。我们的治疗原则是:中药为主,长短结合。1长期治疗。选择专门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中成药,长期服用。我们首选胃复春片(杭州胡庆余堂药厂),这个药我们用了十几年了,效果好。缺点是片剂,一次服4粒,服后胃里有点不适。胃复春药性偏热,服用后有点上火,但是都不要紧。其它中成药:胃脘舒颗粒、贞芪扶正胶囊也有比较好的效果。其它还有一些专门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中成药,我们没有用过,没有体会,不便评价。选择一、二种中成药,无论有无症状,长期服用,不要停用,直到胃镜复查见不到萎缩。2短期调理。有明显症状者,我们加用中药煎服,这对身体的调理、加速治愈是有好处的。教科书上多认为萎缩性胃炎属胃阴虚,我们看过的病人阴虚者并不多见。脾胃湿热、湿浊、肝胃不和、肝火犯胃、脾气虚等等中医证型都不少见。开中药煎服需要视每个病人具体辨证结果,也就是说需要看病人,这样开出的药才会准确。开中药煎服的目的是调理整体状态和消除症状。中医十分重视整体的状态,整个身体失调了,就会在局部出问题。只有调整好整体状态,局部疾病才容易好。用煎服的中药消除症状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认为:长期治疗用药是每一个病人必须坚持的,不能停药。短期煲中药治疗可以断断续续的,根据症状轻重就诊。萎缩性胃炎是可以治愈的,关键是治疗方法和坚持。长期服用一种中成药,病人经济负担不会太重,可以坚持下去。这些年我们治愈的萎缩性胃炎患者,都是按这个治疗原则实施的。2011.5.1补充:最近又有一些病人好了,再次胃镜没有见到萎缩了。我们分析:65岁以上的患者效果不太好,只能说控制了病情,没有再发展下去,没有癌变。65岁以下患者则痊愈的比较多,特别是45岁以下的,完全好了。治疗原则就是按照上面的方法。2012.3.30补充:最近又有一些病人好了,再次胃镜而且取了5处活检均没有见到萎缩了。每个病人按中医辨证是不同的,服用开的中药就是为了调理整个身体,纠正湿热、肝火、阴虚等等失调,这对萎缩胃炎治愈是十分重要的。2012.7.2补充:胃复春服用后会有点不舒服,不要紧,要坚持治疗。不适可以用中药来调理。精神情绪非常重要,要有信心。2015.1.19补充:不断有病人痊愈,复查胃镜未见萎缩。坚持长期治疗,不要太担心,生活饮食都不能伤及肠胃。建议:千万不要心急,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要被其它事情干扰。不要忧心忡忡,也不要轻视。治疗后一次胃镜没有看到萎缩了,最好3个月再复查一次胃镜,因为我们见过有人2个月后又复发了。2017.6.17补充:心态非常重要,得了萎缩胃炎需要长期治疗,不能着急,不要过于担心,放下心来才治愈得快。
贲门失弛缓症是由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临床表现为咽下困难、食物反流和下端胸骨后不适或疼痛。X线钡餐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最为重要。内镜和细胞学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帮助不大,但可用于本病与食管贲门癌等病之间的鉴别诊断。西医治疗主张:1内科疗法,宜少食多餐、饮食细嚼,避免过冷过热和刺激性饮食。对精神神经紧张者可予以心理治疗。钙通道阻滞剂也具有一定作用。2食管扩张疗法。3外科手术疗法。我们认为,该病发生主要有两个原因:精神情绪失调,食管肌肉功能紊乱。在当今社会各种原因导致的精神情绪失调很常见,因此出现消化道疾病也很多。中医在这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中医治疗分几个原则:1疏肝解郁,安神。2降气消滞,缓急止痛。基本处方:郁金20克,川楝子10,白芍30,甘草10,苏子10,厚朴10,合欢皮20,远志10,酸枣仁10,元胡10,竹茹10,苏叶20,磁石30先煎。可以随证加减。中成药可以用逍遥丸,加理气之品如枳术宽中胶囊等等。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乙状结肠非特异性炎症,以腹泻、腹痛及粘液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病程长,反复发作,治疗难度大。运用中医疗法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归纳起来即:分期治疗、正确立法、合理选药。根据该病患者的病情,将其分为急性期、迁延期、缓解期。下面分述各期的治疗。一、急性期此期是症状最重的阶段,患者每日脓血便多次,重者达十余次。此时的治疗以止泻、止痛为主。疗效的好坏取决于治则是否正确、全面。应该同时选用以下几个治法。1清热解毒这是该病常用的治法。药物有:白头翁、秦皮、黄连、黄柏、葛根、白花蛇舌草、马齿苋等等。2止血常用药有:槐花、侧柏叶、茜草等等。3酸收止泻、抗过敏药物有:乌梅、五味子、石榴皮。这些是收涩止泻的佳品,并有抗过敏作用。4泻肝木、健脾土该病患者常见有肝木乘土之象,因此选用此法。药物有:柴胡、元胡、郁金、龙胆草等等。健脾理气药常用:陈皮、厚朴、枳壳、苏叶、佛手等等。5补益气血急性期慎用此法。有明显脾气虚之象者,可选用淮山、薏苡仁、莲子、芡实等补脾止泻药,脾虚甚者加黄芪、白术。上述治则在运用中孰轻孰重应视病情而定。急性期基本方:白头翁15克、秦皮15克、葛根20克、槐花10克、侧柏叶10克、乌梅10克、五味子10克、柴胡10克、枳壳10克、元胡10克,随证加减。典型病例:某,男,41岁,患溃疡性结肠炎五年。由其它医院留医后来我科就诊。每日脓血便8~10次,腹痛,发热,中度贫血,体质极差,搀扶行走。处方:上述基本方加荆芥10克、石榴皮10克、薏苡仁30克、白花蛇舌草20克,每日1剂。同时加服黄连素、土霉素。连服20日后,病情明显好转,大便每日3~4次,仍有粘液,偶有脓血,腹痛减轻,体力转好,已能工作。由急性期转为迁延期。二、迁延期此期患者每日大便2~4次,有粘液,偶有脓血及腹痛。多数人见脾虚之象。治疗应减少清热解毒药的味数及剂量,继续用酸收、疏肝、止血药。根据病情可逐渐增加补气药。基本方:白头翁10克、秦皮10克、葛根15克、乌梅15克、五味子10克、槐花10克、柴胡10克、枳壳10克、淮山30克、薏苡仁30克、白术15克、黄芪15克。出血多加侧柏叶,如无出血可去槐花加丹皮。粘液多加荆芥,贫血可加枸杞、首乌。气虚明显者加党参、茯苓。仍以上一病例为例。该患者转为迁延期后,大便情况时好时差,偶有粘液、脓血,每日2~3次。体质虽有好转,但仍有气血虚之象。治疗用基本方加枸杞、党参,每日1剂,连服20天。中间病情有小的反复,随证加减治疗。药后病人体力明显转好,每日大便1~2次,无脓血,偶有少量粘液。病情转入缓解期。三、缓解期此期病人基本无症状,或偶然因饮食不当而大便次数增多,体力一般。多数病人已放弃治疗。此时的治疗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能否痊愈。如停止治疗,疾病常在短期内复发,使前功尽弃。此时的治则以调补脾胃为主,佐以酸收、解毒、疏肝、理气。基本方:党参15克、黄芪15克、白术15克、淮山30克、薏苡仁30克、补骨脂10克、乌梅10克、五味子10克、秦皮10克、柴胡10克、元胡10克、丹皮10克。该方能增强体质,改善胃肠功能,提高抗病邪的能力,改变过敏体质。患者可采取间断服药的方法,开始可2~3天服1剂,连服1个月。如药后基本无症状发作,可3~5天服1剂,再服3个月,以求根治病患。前面所举的病例按这种治法服药,半年后该病治愈,随访一年半未见发作。溃疡性结肠炎是难治的疾病。笔者认为治愈率低的原因有几点:①急性期控制不当。该期应中西药并用,力争在短时期内控制症状。②治法不全面。单纯用清热解毒药消除炎症是远远不够的,应考虑到五脏的生克关系,同时用抗过敏、凉血止血、健脾理气等等。③治疗稍有成效即停止用药,导致近期内复发。只有分期治疗、长期用药才可能根治该病。④只着眼消除症状,未去设法改变病人肝郁脾虚、易过敏等病态体质,忽略了病人整体体质上的病变。这种治疗的中、远期疗效是很差的。中医中药在这方面有优势,在迁延、缓解期应着重于整体治疗。发表于:中国实用新医学杂志.2006,3(11):76
中医认为肿瘤的成因有多种,正气虚损、脏腑失调、外邪侵袭等等,最终形成痰、瘀、毒,由这三者凝聚而成肿瘤。中医治疗的重点也是针对这三者。古今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可归纳为补益和攻邪两法。后者又可细分为活血化瘀、解毒、散结、清热、化痰等等方法。这些治法常常互相兼容,同时出现在处方中。临床运用这些治法应该注意辨证,运用错误,会给病人造成危害。现根据我们的临床体会,谈谈这些治法的使用。1 补益法根据中药功效可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关于补药对肿瘤的作用,已有不少临床和实验研究的报道。如补气药,多数临床和实验报道认为补气药(如人参、黄芪)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少数报道认为补气药对肿瘤无作用。我们对补气名方四君子汤做过动物实验。模型动物为荷瘤小鼠(SRS-82),喂服四君子汤组抑瘤率为15.69%,瘤重比空白对照组明显减轻,说明该方在体内可以直接抑制肿瘤生长。但与以攻邪为主的处方比较,攻邪方的抑瘤(抑瘤率达到28.45%)作用要明显强于四君子汤。同一实验的细胞凋亡项目,四君子汤组没有见到典型的凋亡改变,攻邪方组出现了明显的凋亡特征标志。体外血清药理学实验中,含四君子汤的血清对培养的肿瘤细胞虽然没有促进生长作用,但也没有明显的抑制、杀伤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效果,这说明补气药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作用较差。其它文献报道表明,补益药在体内实验中对荷瘤动物的免疫功能、生存时间等都有积极的作用,说明补益药是通过间接作用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由此可见,施用补益药的目的应该是补益身体,提高免疫力,而不是靠其直接抑杀肿瘤。对肿瘤患者什么情况下该用补药,该用多大剂量,尚有不同看法。我们认为,补益药是应该用的,但必须掌握恰当的时间和剂量,必须通过中医辨证。肿瘤患者如果呈现热毒、湿热等等实热证时,不宜使用补益药,特别是温热的补气壮阳药。如果患者已经出现虚象,可酌情选用补气药或补阴药。有些肿瘤切除后的患者,已无任何症状,作为平日的保健品,可以使用补益药,但用量不宜过大,切不可过急过猛。最好少用鹿茸、高丽参等过于燥热的药,以比较平润的药如灵芝、冬虫夏草、西洋参等为宜。补益药虽然是治疗肿瘤常用的药,但不可滥用,只能作为辅助药。2攻邪法攻邪法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是彻底根除肿瘤或防止肿瘤复发的根本大法。肿瘤是发生在一种不正常的机能状态之下,机能活动失常,积聚日久而成痰、瘀、毒,最终形成肿瘤。肿瘤即使经手术切除,这种状态并没有纠正,产生肿瘤的基础没有根除。因此,无论手术切除与否,无论是否正在进行化疗,都必须用中药纠正机能失调,消除产生肿瘤的根基,这是中医治疗的主要任务。中医的攻邪法能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 攻邪法包括很多种,最主要有活血法、散结法、解毒法。这几种方法在使用时也应注意适应症,不可滥用。下面分别谈谈这几种治法。2.1 活血法。“瘀”既然是肿瘤的主要成因,应该用活血化瘀法祛其瘀滞。临床可见到的抗肿瘤中药处方多数都使用了活血药。临床和动物实验报道了不少活血药有抑制肿瘤的作用,如莪术、丹参、红花、桃仁等等。但也有学者指出,活血化瘀药可能会加速肿瘤的转移。这一点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据此,在临床处方中应慎重使用活血药,不宜过量。如要使用,最好选用莪术这样的抑制肿瘤功效较强的中药。2.2 解毒法。解毒中药可按毒性分为两类。毒性较大的中药以毒攻毒,对肿瘤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常用的有蜈蚣、水蛭、全蝎、斑蝥、土鳖虫、黄药子等等。使用剂量报道不一。这类中药用于治疗肿瘤可以将剂量适当加大,但不可过量。这些药最终要靠肝脏解毒,因此对肝脏肿瘤患者用量宜轻,使用中应注意肝功能有否受损。有小毒或无毒的中药也有很好的解毒功效,常用的有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穿心莲、黄连、连翘、夏枯草等等。这些中药临床上使用安全,最为常用,一般用量可成倍加大,常被用至30克以上。对一些已有虚象的患者在酌加补药的同时,仍可大剂量使用。2.3 散结法。这种治法主要目的是消除肿块和根除产生肿瘤的基础。这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治则。常用的散结中药有浙贝母、法半夏、胆南星、天花粉、瓜蒌、莱菔子、元参、夏枯草、连翘等等。这类中药用量也应加大,除法半夏、胆南星、天花粉有小毒外,其它药物都可用至30克以上。 解毒和散结法是治疗肿瘤必用的大法,该法中很多药物的抗肿瘤作用已被药理实验证实。我们用解毒、散结药组成的散结抗瘤方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体内、体外动物实验证明,对荷瘤小鼠(SRS-82)肿瘤和培养的肿瘤细胞,该方能明显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体内、体外均有显著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能下调抑制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在抗肿瘤疗效上优于补气类药物。3 组方建议 在临床组方时,以上各法都可按比例选用,处方可按以下原则配伍。(1)无论肿瘤是否已切除,是否正在放疗、化疗,病人只要尚无虚象,处方中各类中药的比例可按:活血药1份,解毒药5份,散结药4份,暂不用补益药。(2)患者初见虚象,可按:补益药1份,活血药1份,解毒药4份,散结药4份。(3)虚象明显者可用:补益药4份,解毒药3份,散结药3份。(4)极度虚弱的患者,补益药可加至6份,解毒、散结药各2份。发表于: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4,9(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