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意见35推荐对所有GDM产妇进行关于产后血糖筛查、健康生活方式、避孕、再次妊娠等内容的健康教育,坚持长期随访(B级)推荐意见36GDM产妇初次随访于产后4~12周进行,行75gOGTT。结果正常者,推荐此后每1~3年进行血糖检测(B级)推荐意见37产后随访时发现有糖尿病前期的妇女,应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和(或)服用二甲双胍,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A级)推荐意见38GDM孕妇分娩后应立即提供常规新生儿护理,并注意新生儿有无低血糖症状(A级)推荐意见39定期监测新生儿血糖,首次血糖监测应在第1次喂养后30min(出生后2h内),随后每2~3小时监测喂奶前血糖,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监测频率(B级)推荐意见40新生儿低血糖临床处理阈值为<2.6mmol/L(B级)推荐意见41推荐青春期开始后或10岁后,伴有T2DM危险因素,尤其是BMI≥同年龄、同性别第85百分位的儿童及青少年,应接受T2DM针对性筛查(A级)推荐意见42高血糖症状+符合以下4项之一+胰岛自身抗体阴性,可诊断儿童及青少年T2DM:(1)FPG≥7.0mmol/L。(2)OGTT2h血糖≥11.1mmol/L。(3)随机血浆葡萄糖≥11.1mmol/L。(4)HbA1c≥6.5%(A级)推荐意见43儿童及青少年T2DM在诊断的同时要注意是否存在伴发病或并发症,包括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眼底病变等,以及睡眠呼吸障碍、血脂异常和肝脏脂肪变性等(A级)。女性青春期应注意是否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B级)推荐意见44推荐尽早评估儿童及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风险因素,包括生长发育状况、营养状况、运动状况、家庭环境、社会文化等(A级)推荐意见45儿童及青少年应根据年龄使用合适的超重和肥胖筛查指标,定期进行生长发育监测与评估(B级)推荐意见46推荐儿童出生后前6个月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行母乳结合辅食的混合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B级)推荐意见47推荐儿童满6月龄时添加辅食,辅食种类丰富,摄入量适中,提倡回应式喂养(B级)推荐意见48强调儿童及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膳食多样性,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全谷物、鱼禽、蛋类、瘦肉及奶制品,限制低营养、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避免摄入含糖饮料(B级)推荐意见49建议儿童及青少年规律进餐,适当加餐,吃好早餐;尽量在家就餐,减少在外就餐;保持良好的就餐氛围,专注进餐(C级)推荐意见50推荐儿童及青少年根据自身生长发育特点,进行足量的、形式多样的身体活动(A级)推荐意见51建议2岁及以上的儿童在电子产品相关的屏幕接触时间与增加体力活动量之间取得平衡,减少久坐行为,限制每天视屏时间不超过2h(A级)此为本人学习笔记,如有雷同、理解错误之处,请大家予以指正,谢谢!
推荐意见1 妊娠前和妊娠早期规律运动可明显降低孕妇GDM发生风险;规律运动可改善GDM孕妇的糖代谢,减少母儿不良结局(A级) 推荐意见2 无运动禁忌证的GDM孕妇,每周至少5d每天进行30min,或每周至少累积150min的中等强度运动(C级) 推荐意见3 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或两者结合均是妊娠期可接受的运动形式(C级) 推荐意见4 妊娠期使用胰岛素治疗者,运动时要做好低血糖的防范(C级) 推荐意见5 根据分娩方式(阴道分娩或剖腹产)以及有无并发症,GDM产妇可以在产后适时恢复运动(C级) 推荐意见6 GDM孕妇在制定营养方案前应进行全面的评估,推荐由专业营养师提供个体化的营养方案(B级) 推荐意见7 GDM孕妇根据孕前BMI、理想体重、GWG情况、孕周等决定每日总能量摄入,以妊娠早期不低于1600kcal/d(1kcal=4.184kJ),妊娠中晚期1800~2200kcal/d为宜;孕前肥胖者应适当减少能量摄入,但妊娠早期不低于1600kcal/d,妊娠中晚期适当增加(C级) 推荐意见8 推荐GDM孕妇每日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不低于175g,摄入量占总能量的50%~60%;蛋白质不低于70g,摄入量占总能量的15%~20%;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的25%~30%,饱和脂肪酸不超过总能量摄入的7%(A级);限制反式脂肪酸的摄入(B级);推荐每日摄入25~30g膳食纤维(B级) 推荐意见9 建议GDM孕妇每天的餐次安排为3次正餐和2~3次加餐,早、中、晚三餐的能量应分别控制在每日摄入总能量的10%~15%、30%、30%,每次加餐的能量占5%~10%(C级)推荐意见10 推荐GDM孕妇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根据妊娠期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有计划地增加铁、叶酸、钙、维生素D、碘、肠道微生态制剂等的摄入(A级) 推荐意见11 GDM孕妇应根据孕前BMI制定妊娠期的体重管理目标(C级) 推荐意见12 GDM孕妇经生活方式干预后血糖不达标,或调整饮食后出现饥饿性酮症、增加能量摄入血糖又超过妊娠期血糖控制目标者,应及时加用药物治疗。胰岛素是治疗GDM的首选药物(A级) 推荐意见13 妊娠期可以使用的胰岛素剂型包括人胰岛素及人胰岛素类似物(B级)推荐意见14 根据孕期血糖监测的结果制定胰岛素治疗方案(B级) 推荐意见15 胰岛素使用及调整的原则:根据血糖监测的结果,选择个体化的胰岛素治疗方案。依据血糖控制目标,结合孕妇体重,按照每2~4U胰岛素降低1.0mmol/L血糖的原则进行调整,避免低血糖的发生(C级) 推荐意见16 A2型GDM孕妇因胰岛素抵抗等原因,在增加胰岛素剂量但降糖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可以加用其他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以减少胰岛素抵抗(C级) 推荐意见17 手术前后、产程中、产后非正常饮食期间停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改用静脉滴注胰岛素,避免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B级) 推荐意见18 手术前、产程中或手术中应每1~2小时监测血糖水平,根据血糖水平调整静脉滴注的胰岛素剂量(C级)推荐意见19 妊娠期应用胰岛素的产妇剖宫产术后禁食或未能恢复正常饮食期间,予静脉输液,胰岛素与葡萄糖比例为1∶6~1∶4,同时监测血糖水平及尿酮体,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是否应用或调整胰岛素的用量(C级) 推荐意见20 妊娠期应用胰岛素的产妇产后恢复正常饮食,应暂停使用胰岛素,及时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水平决定是否使用胰岛素。血糖明显升高者,应皮下注射胰岛素(C级)推荐意见21 GDM孕妇因主客观原因无法使用胰岛素,在排除禁忌证后,经知情同意可使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A级) 推荐意见22 妊娠期应用二甲双胍的有效性和对母儿的近期安全性与胰岛素相似(A级)。二甲双胍对子代的长期作用尚不明确(B级) 推荐意见23 推荐所有GDM孕妇使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SMBG(B级) 推荐意见24 建议A1型GDM孕妇每周至少监测1次全天血糖,包括空腹和三餐后血糖(C级) 推荐意见25 建议A型GDM孕妇每周至少监测2~3次全天血糖,包括空腹和三餐前后血糖(C级) 推荐意见26 推荐睡前胰岛素应用初期、可疑夜间低血糖发作、增加睡前胰岛素剂量但FPG仍控制不佳的情况下加测夜间血糖(C级)推荐意见27 推荐GDM孕妇的妊娠期血糖控制目标为FPG及餐前血糖<5.3mmol/L、餐后1h血糖<7.8mmol/L或餐后2h血糖<6.7mmol/L,避免夜间血糖<3.3mmol/L(B级) 推荐意见28 GDM孕妇应根据治疗方案、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使用CGM(C级) 推荐意见29 CGM不能代替SMBG以实现最佳的餐前和餐后血糖控制目标(C级)推荐意见30 GDM孕妇需警惕低血糖的发生,监测随机血糖不得低于3.3mmol/L或传感器血糖不得低于3.5mmol/L(C级) 推荐意见31 推荐HbA1c用于GDM的首次评估,A2型GDM孕妇至少每2个月检测1次(C级) 推荐意见32 妊娠期无低血糖风险者HbA1c水平控制在6%以内为最佳,若有低血糖倾向,HbA1c的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至7%以内(B级)推荐意见33 建议GDM产妇分娩后24h监测FPG和餐后2h血糖,如果FPG>7.0mmol/L,连续餐后2h血糖>11.0mmol/L,建议转至糖尿病专科门诊。A1型GDM产妇若血糖在正常范围内,产后24h可停止血糖监测;A2型GDM产妇可在产后初次随访前继续血糖监测(C级) 推荐意见34 推荐GDM产妇进行母乳喂养(A级)此为本人学习笔记,如有雷同、理解错误之处,请大家予以指正,谢谢!
问题一:如何选择米索前列醇的给药方式?【推荐】对于子宫颈不成熟者,将小剂量米索前列醇放置于阴道后穹隆,促进子宫颈软化(推荐和证据级别:1A)。问题二:米索前列醇每次使用的剂量以及给药频率是多少?【推荐】(1)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的单次推荐剂量为25μg,使用米索前列醇者应按规范严密监测宫缩和胎心率,一旦出现宫缩过频,应立即进行阴道检查,并取出残留的药物,对于经产妇放置前应慎重评估(推荐和证据级别:1A)。(2)米索前列醇再次阴道放置的间隔时间为4~6h,再次放置米索前列醇前应充分评估,重新评价子宫颈成熟度,若已诱发有效宫缩或子宫颈Bishop评分≥6分,不再放置。同时需了解原放置的药物是否溶化、吸收,如未溶化和吸收者则不宜再放(推荐和证据级别:1A)。问题三:子宫颈球囊应该选择单囊球囊还是双囊球囊?【推荐】单囊球囊和双囊球囊均为有效且安全的促子宫颈成熟方法,可根据当地医疗条件及孕妇的经济情况进行选择(推荐和证据级别:1A)。问题四:子宫颈球囊是否可用于瘢痕子宫孕妇妊娠晚期促子宫颈成熟?【推荐】子宫颈球囊放置可用于瘢痕子宫孕妇妊娠晚期促子宫颈成熟(推荐和证据级别:1B)。问题五:使用单囊球囊时注水量应为多少适宜?【推荐】单囊球囊的注水量为60ml(推荐和证据级别:1A)。问题六:放置子宫颈球囊后是否需要外力牵拉单囊球囊?【推荐】不推荐牵拉子宫颈球囊(推荐和证据级别:1A)。问题七:子宫颈球囊放置后应多久取出?【推荐】(1)放置子宫颈球囊12h后取出,最长放置时间不超过24h(证据及推荐等级:1B)。(2)取出球囊后1h内应重新评估子宫颈条件,若子宫颈已经成熟,应行人工破膜术引产(推荐和证据级别:1B)。问题八:子宫颈球囊是否可与米索前列醇或缩宫素联合使用?【推荐】子宫颈球囊联合米索前列醇使用,或子宫颈球囊联合缩宫素静脉滴注促子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尚不明确,故均不作具体推荐(推荐和证据级别:2B)。问题九:对于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应如何引产?【推荐】对于足月胎膜早破2h未临产且无明显规律宫缩者,告知孕妇利弊,入院后推荐使用小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尽早引产(推荐和证据级别:1A)。问题十:妊娠≥28周胎死宫内的瘢痕子宫孕妇,是否可以使用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术?【推荐】妊娠≥28周胎死宫内的瘢痕子宫孕妇,可以考虑使用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术(推荐和证据级别:2B)。问题十一:妊娠晚期活胎瘢痕子宫孕妇的引产方式有哪些?【推荐】(1)妊娠晚期活胎瘢痕子宫孕妇可使用缩宫素、子宫颈球囊引产(推荐和证据级别:1B)。(2)不推荐前列腺素制剂用于妊娠晚期活胎瘢痕子宫孕妇的引产(推荐和证据级别:1B)。问题十二:如何定义“引产失败”?【推荐】(1)对于子宫颈条件欠佳进行促子宫颈成熟的孕妇,在母儿状况允许的情况下,促子宫颈成熟时间不计入引产时间内(推荐和证据级别:GPS)。(2)如果孕妇在破膜后(包括人工破膜及胎膜早破)应用缩宫素静脉滴注诱发有效宫缩(10min内>3次且宫缩时伴有疼痛)18h后仍未临产,可以考虑判定为“引产失败”,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推荐和证据级别:1A)。(3)如果促子宫颈成熟3d后,孕妇的子宫颈状态仍不能达到成熟(Bishop评分≥6分),应综合评估母儿情况,如果母儿情况允许继续等待,可在加强监护的情况下,继续促子宫颈成熟;如果孕妇或胎儿情况不适于继续等待,应尽快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如果孕妇此时无阴道试产意愿,可适当放宽剖宫产术指征(推荐和证据级别:GPS)。问题十三:可疑巨大儿是否可以作为独立的引产指征?【推荐】在充分评估母儿情况、认真核对孕周及估计胎儿体重后,可将可疑巨大儿作为独立引产指征。但为了减少提前引产造成胎儿不成熟所带来的新生儿并发症风险,本指南推荐,如果因可疑巨大儿需行引产,应考虑妊娠39周后进行(推荐和证据级别:1B)。此为本人学习笔记,如有雷同、理解错误之处,请大家予以指正,谢谢!
推荐意见1:葡萄胎是良性滋养细胞疾病,分为完全性葡萄胎(completehydatidiformmole,CHM)和部分性葡萄胎(partialhydatidiformmole,PHM)两大类。CHM的染色体核型90%为孤雄来源的二倍体,PHM的染色体核型90%为双亲来源三倍体,多余的父源基因是导致滋养细胞增生并形成葡萄胎的主要原因。 推荐意见2:葡萄胎可依据临床表现、体征、超声和血清β-hCG水平进行临床诊断,病理是诊断“金标准”。多数葡萄胎在妊娠早期即被终止,临床上葡萄胎的症状、体征、超声特征越来越不典型,容易误诊为其他妊娠相关疾病。因此强调,任何宫腔清除物需常规送病理检查和p57免疫组化染色。有条件者或临床需要鉴别诊断时,建议行STR检测做出精准诊断。 推荐意见3:葡萄胎一经诊断,应及时完善术前准备,在超声监视下行清宫术。组织学诊断是葡萄胎诊断金标准,所有宫腔清除物必须送组织病理学检查。术后规范随访和监测hCG,及时发现恶变。随访期间应采用可靠方法避孕,避孕方法首选避孕套或口服避孕药。 推荐意见4:严格掌握葡萄胎二次清宫、子宫切除和预防性化疗指征。如葡萄胎患者子宫大于12孕周,有出血风险,或第1次清宫术后超声提示有残留者可行二次清宫术。子宫切除只能减少局部浸润危险,不能预防子宫外转移的发生,因此并不作为常规推荐。预防性化疗目前不常规推荐。对于随访困难及有恶变高危因素患者可考虑采用甲氨蝶呤或放线菌素-D单药化疗,血hCG水平正常后不需要巩固化疗。 推荐意见5:双胎之一葡萄胎(CHMCF)建议根据孕周、血β-hCG水平、产科并发症、患者和家属生育意愿,由妇科、产科、遗传与生殖多学科讨论,评估继续妊娠产科并发症和进展为GTN的风险,做出个体化处理决策。对于家族重复性葡萄胎(FRM)患者,建议WES或NGS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此为本人学习笔记,如有雷同、理解错误之处,请大家予以指正,谢谢!
推荐意见1:具有高度可疑IUA典型病史者,推荐首选经阴道三维超声初步诊断,宫腔镜检查是IUA诊断的金标准(2A类推荐)。 推荐意见2:推荐采用宫腔镜诊断治疗一体镜进行诊断-治疗,选择微型冷刀宫腔粘连分离术,不推荐巨型冷刀手术和首先探宫-扩宫再置入宫腔镜的方法;推荐使用KMS宫腔支架预防IUA(2B类推荐)。 推荐意见3: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使用雌激素治疗,不建议对IUA患者常规使用超大剂量雌激素治疗(2B类推荐)。 推荐意见4:根据名中医临床诊疗经验,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处方用药。可根据患者的诊疗需求进行辨证施治(2B类推荐)。 推荐意见5:使用宫腔支架者,推荐每月三维超声随访,评估术后子宫内膜恢复情况和支架位置及其与宫腔的匹配度。一般术后1~3个月经周期后复查宫腔镜(2B类推荐)。 推荐意见6:中、重度IUA患者,HA术后如果不能尽快自然受孕,推荐选择IVF-ET,可能有助于提高总体活产率(2A类推荐)。 推荐意见7:中重度IUA术后需加强孕期监测,防范和处理相应的产科并发症,推荐到有产科急救能力的医院分娩(2A类推荐)。上述内容为本人学习笔记,如有雷同、理解错误之处,请大家给予指正,谢谢!
1.推荐意见:子宫蜕膜息肉中以宫腔型蜕膜息肉更为常见,子宫颈型蜕膜息肉少见,发病可能与妊娠期高水平激素,尤其是孕激素刺激有关(推荐级别:2B类)。2.推荐意见:妊娠期子宫蜕膜息肉可引起不良妊娠结局,可导致出血、流产以及早产的风险增加,引起妊娠期生殖道感染,甚至绒毛膜羊膜炎以及胎儿宫内感染(推荐级别:2A类)。3.推荐意见:子宫蜕膜息肉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和分泌物增多,子宫颈可见息肉样赘生物,其数量、大小、形状、颜色等各异(推荐级别:2A类)。4.推荐意见:蜕膜息肉常需要结合有无应用大剂量孕激素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特异性的超声表现进行诊断,并且需要与引起妊娠期阴道流血、子宫赘生性肿物的疾病进行鉴别(证据级别:2A类)。5.推荐意见:根据患者有无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决定治疗方式,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采用期待治疗,对于阴道流血量多或息肉伴感染者可行手术治疗(证据级别:2B类)。首先,应尽可能明确息肉的来源,需要通过患者的病史、妇科检查、超声检查等手段,鉴别是子宫蜕膜息肉还是子宫颈内膜息肉。在明确诊断为子宫蜕膜息肉的情况下,除非患者出现阴道大量流血或继发严重感染,否则妊娠期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期待治疗,以减少妊娠胎儿丢失的可能。其次,研究表明子宫蜕膜息肉患者约占所有妊娠期发现子宫颈赘生物患者的41%~45%,然而相当一部分患者在获取明确病理学证据之前,难以完全明确诊断。但是,无论是蜕膜息肉抑或是子宫颈内膜息肉,妊娠期的临床处理通常是相似的,其治疗方式主要取决于患者的症状,可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分层管理。
1.妊娠前、妊娠期不推荐常规行叶酸代谢相关的基因检测以及血清或红细胞叶酸浓度检测(推荐和证据级别:GPS)。2.对有贫血高危因素者,可在首次产前检查时(妊娠12周内最佳)检测血清铁蛋白(serumferritin,SF)水平(推荐和证据级别:2C)。3.妊娠前低体重[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18.5kg/m2]妇女,推荐妊娠期体重增长(gestationalweightgain,GWG)范围11.0~16.0kg;妊娠前正常体重(BMI:18.5~<24.0kg/m2)妇女,推荐GWG范围8.0~14.0kg;妊娠前超重(BMI:24.0~<28.0kg/m2)妇女,推荐CWG范围7.0~11.0kg;妊娠前肥胖(BMI>28.0kg/m2)妇女,推荐GWG范围5.0~9.0kg(推荐和证据级别:2D)。4.妊娠前正常体重的双胎妊娠孕妇,推荐GWG范围16.7~24.3kg;妊娠前超重和肥胖的双胎妊娠孕妇,GWG应相应减少(推荐和证据级别:2D)。5.无高危因素妇女,建议至少从妊娠前3个月开始至妊娠满3个月,每日补充叶酸0.4~0.8mg(推荐和证据级别:2C);可选择含叶酸、维生素B12及铁的复合维生素补充剂(推荐和证据级别:1B)。6.既往存在NTD妊娠史的孕妇,建议至少从妊娠前1个月开始补充叶酸4mg/d(因国内剂型原因,可补充5mg/d),至妊娠满3个月(推荐和证据级别:2D)。7.对于叶酸缺乏相关的出生缺陷高风险人群,建议至少从妊娠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0.8-1mg/d,至妊娠满3个月(推荐和证据级别:GPS)。8.建议孕妇妊娠中、晚期可继续补充叶酸或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并持续整个妊娠期(推荐和证据级别:2B)。9.建议从妊娠中期开始每天至少补充钙剂600mg直至分娩(推荐和证据级别:1C);对于服用碳酸钙出现胃肠道不适的妇女,可选择有机钙来源的钙补充剂(推荐和证据级别:1B)。10.孕妇在日常适当户外活动获得充足日照的基础上,建议选择含维生素D的钙补充剂(推荐和证据级别:GPS)。11.建议妊娠期食用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等水产品),每周2~3次(推荐和证据级别:1A);对于日常饮食不能满足的孕妇,可考虑每天额外补充200mg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acid,DHA)直至哺乳期结束(推荐和证据级别:2D)。12.对于妊娠前超重(BMI为24.0~<28.0kg/m2)或肥胖(BMI>28.0kg/m2)妇女,建议至少从妊娠前3个月开始至整个妊娠期每日补充含叶酸0.8~1mg的复合维生素(推荐和证据级别:2C)。13.建议超重或肥胖的孕妇,妊娠期持续补充维生素D(400U/d)、铁和钙等多种微量营养素(推荐和证据级别:GPS)。14.建议双胎妊娠孕妇从妊娠早期开始每日补充叶酸0.8-1mg,直至整个妊娠期(推荐和证据等级:GPS);妊娠期每日补充维生素D1000U(推荐和证据等级:GPS)、钙1000-2000mg(推荐和证据等级:GPS)和铁30-60mg(推荐和证据等级:2D)。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可导致痛风、糖尿病、肾脏疾病、心血管病等多种严重并发症。通过生活方式干预,特别是合理膳食和科学运动等对高尿酸血症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和发展,针对成人高尿酸血症制定本指导原则。一、营养指导原则 (一) 健康膳食。坚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适量的膳食模式。做到食物多样、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例适当。可参“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帮助搭配不同种类食物。 (二) 控制能量摄入。通过吃动平衡,维持健康体重。每日膳食总能量以达到或保持健康体重为宜,注意肌肉量的维持。超重和肥胖人群应控制能量摄入,可根据减重目标,在现有能量摄入基础上每天减少500kcal左右的能量摄入。 (三) 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限制猪脑、带鱼、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摄入;高嘌呤植物性食物煮后弃汤可减少嘌呤量。 (四) 提倡较低血糖生成指数(GI)的谷类食物。每日全谷物食物占主食量的1/3~1/2,膳食纤维摄入量达到25g~30g。 (五) 适量摄入奶及乳制品,限制摄入果糖。鼓励每日摄入300mL奶或相当量的乳制品,并限制果糖的摄入,如含糖饮料、鲜榨果汁等。 (六) 保证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量。每日蔬菜摄入不少于500g,水果200g~350g。(七) 足量饮水。每日饮水建议2000mL~3000mL,或根据自身情况适量调整。优先选用白开水,也可饮用柠檬水。 (八) 不建议饮酒或含酒精成分的饮料。任何含酒精的食物都不利于高尿酸血症患者,特别应限制饮用啤酒。 (九) 高尿酸血症合并多种疾病患者,可采纳相对应疾病饮食指导原则。如出现不一致,可根据不同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合理筛选。 二、运动指导原则 (一)坚持有规律的运动。保持充足身体活动,减少久坐时间。 (二)以有氧运动为主。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提倡结合多种形式的抗阻训练并辅以柔韧性训练。(三)避免剧烈运动。有氧运动时,心率不应超过70%的储备心率,抗阻运动也应避免或慎重选择高强度运动。 (四)急性痛风发作后循序渐进地恢复正常活动。可采用游泳、瑜伽等运动形式。合并多种疾病的运动原则。对于高尿酸血症合并多种疾病的患者,在确保所有病情都稳定的前提下,根据病情选择最低强度的运动方案。 (五)高尿酸血症患者运动注意事项 1. 注意运动强度。高尿酸血症合并肾病患者应进行低中强度运动(30%~59%的储备心率)。 2.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维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此文仅为本人学习笔记,如有侵权,雷同等,请联系笔者删除!谢谢!文章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
临床问题1母婴传播所致的慢性HBV感染的诊断标准是什么?推荐意见1:慢性HBV感染孕妇所生婴儿,若7-12月龄时静脉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或HBVDNA阳性,可诊断发生母婴传播所致的慢性HBV感染(1B);新生儿静脉血HBsAg和/或HBVDNA阳性不作为母婴传播的标准(1B)。临床问题2预防HBV母婴传播的措施有哪些?推荐意见2.1:慢性HBV感染孕妇所生新生儿出生后12h内尽早接种1针重组乙型肝炎疫苗【10ug酵母疫苗或20ug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疫苗】,并在1月龄和6月龄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疫苗(1A);低体质量儿或早产儿,若生命体征稳定则在出生12h内尽早接种第1针乙型肝炎疫苗,满1月龄后,再按“0-1-6月”程序接种3针乙型肝炎疫苗;若生命体征不稳定,应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接种第1针乙型肝炎疫苗(1A)。推荐意见2.2:慢性HBV感染孕妇所生新生儿出生后12h内,在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不同的部位尽早注射1剂1001UHBIG(1A)。推荐意见2.3:未达到慢性HBV感染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的孕妇,孕期HBVDNA≥2x105IU/mL,建议口服抗病毒药物以阻断母婴传播(1A);孕中晚期HBVDNA为1x104-2x105IU/mL的孕妇,建议与孕妇充分沟通后决定是否口服抗病毒药物(1B);HBVDNA定量检测不可及的地区,HBeAg阳性可作为孕期抗病毒治疗阻断母婴传播的替代指标,但仍建议孕妇进行HBVDNA检测(2B)。推荐意见2.4:推荐孕24~28周HBVDNA≥2x105IU/mL的孕妇启动抗病毒治疗以阻断母婴传播(1B);孕28周以后首诊发现HBVDNA≥2x105IU/mL的孕妇,建议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以阻断母婴传播(1B)。推荐意见2.5:推荐孕期口服TDF(1A)或TAF(1B)阻断母婴传播。临床问题3抗病毒治疗期间发生妊娠的慢性HBV感染孕妇如何管理?推荐意见3:抗病毒治疗期间妊娠者,若口服TDF,建议继续TDF治疗(1B);若口服TAF,可与孕妇沟通后继续TAF治疗(2B);若口服恩替卡韦(entecavir,ETV),建议更换为TDF治疗;存在骨质疏松、肾损伤或其高危因素的孕妇选择TAF治疗(2B)。临床问题4慢性HBV感染孕妇,孕期肝生化指标异常如何管理?推荐意见4:慢性HBV感染孕妇出现肝生化指标异常,排除其他因素后,建议启动TDF或TAF治疗(1B)。临床问题5孕期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感染孕妇,产后如何管理?推荐意见5:孕前或孕期符合慢性HBV感染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的孕妇,产后继续抗病毒治疗并进行随访监测(1B)。孕期不符合抗病毒治疗适应证且以阻断母婴传播为目的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的孕妇,产后即刻~产后3个月停药不增加肝生化指标异常的风险,停药者应密切监测肝生化学和HBVDNA定量等指标(1B);若此类孕妇抗病毒治疗期间HBVDNA和HBeAg水平下降明显,预期继续抗病毒治疗效果良好,产后可继续抗病毒治疗(1B)。临床问题6慢性HBV感染母亲产后可否母乳喂养?推荐意见6:慢性HBV感染孕妇所生婴儿在接受联合免疫后,可以母乳喂养(1B);产后继续TDF或TAF治疗者,可以母乳喂养(2C)。临床问题7慢性HBV感染孕妇所生婴儿接受联合免疫后评估免疫效果的时机?推荐意见7:慢性HBV感染孕妇所生婴儿在完成全程免疫接种后1~2月,检测抗-HBs水平评估免疫效果(1B)。临床问题8慢性HBV感染孕妇所生婴儿是否需要增强免疫?推荐意见8:慢性HBV感染孕妇所生阻断成功的婴儿仍存在HBV感染风险,建议动态监测抗-HBs水平,根据结果决定是否加强免疫(1B)。临床问题9慢性HBV感染是否增加不孕症妇女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后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是否增加HBV母婴传播风险?推荐意见9:慢性HBV感染不影响不孕症妇女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后的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等(2B);不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以及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的风险(2B);辅助生殖技术助孕不增加不孕症妇女HBV母婴传播的风险(2C)。临床问题10慢性HBV感染孕妇行有创检查的母婴传播风险如何?推荐意见10:慢性HBV感染孕妇有羊膜腔穿刺产前诊断指征时,可行羊膜腔穿刺术(1B)。对于HBVDNA1x107IU/mL或HBeAg阳性的孕妇,羊膜腔穿刺术会增加胎儿发生宫内感染的风险(1B);若产科情况允许延迟穿刺,可在羊膜腔穿刺术前窗口期启动抗病毒治疗(2C)。
宫颈长短的问题,大家都很关注。现在我们再来复习一下《早产临床防治指南》2024版中有关宫颈长短的具体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对有早产或晚期流产史的孕妇,妊娠16-24周使用标准方法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颈长度(cervicallength,CL),CL≤25mm可诊断为子宫颈缩短。对于无早产高危因素者,妊娠中期行腹部超声检查胎儿结构时可初步观察子宫颈形态和长度,对可疑异常者进一步经阴道超声测量CL。对有早产或晚期流产史者,推荐妊娠16周开始阴道用微粒化孕酮200mg/d,或阴道用孕酮凝胶90mg/d,至妊娠36周。对于无早产史,但妊娠24周前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子宫颈缩短(CL≤25mm)者,推荐阴道用微粒化孕酮200mg/d,或阴道用孕酮凝胶90mg/d,至妊娠36周。对晚期流产或早产史≥3次者,妊娠早期(颈部透明层厚度检查后)可行预防性子宫颈环扎术。妊娠中期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子宫颈缩短的孕妇,阴道用孕酮后子宫颈仍然持续缩短者,或妊娠中期CL≤10mm者,推荐行子宫颈环扎术。对于无痛性子宫颈扩张、羊膜囊暴露于子宫颈外口、妊娠<28周的孕妇,初步排除子宫颈环扎术禁忌症后,建议考虑行紧急子宫颈环扎术。妊娠中期子宫颈缩短是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特别是对于有早产或晚期流产的孕妇,要定期产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治疗。祝大家好孕!上述内容为本人学习笔记,如有雷同、理解错误之处,请大家给予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