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充足的光线:看书时的光线要明暗适宜,过暗的读书环境会因字体看不清楚而缩小读书距离,从而导致睫状肌紧张,调节过度,引起读书疲劳和近视进展;光线过强易在物体表面形成反光,影响视物的清晰度,并引起不适感。阴天及黄昏后要开启照明灯,照明方式应选择较明亮的室内环境内结合一个局部光源照明以减少桌面纸张的反光,局部光源应该位于左前上方,避免书写时头、手在纸面上形成阴影。(2)安全的距离:书与眼睛之间的距离为30cm是适中的看书距离,且桌椅的高度也应 与之相配,不宜过高或过低,课桌面应稍向读者倾斜。 看电视时应保持与电视画面对角线6~8倍距离,至少间隔2米以上。计算机操作距离尽量大于60cm。周围环境的光线要柔和,计算机荧光屏的亮度要适当,清晰度要好。(3)正确的姿势:提倡以端正良好的坐姿进行阅读,使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这 样可使颈部肌肉轻松,并保证适宜的读书距离。弯腰驼背的坐着、斜着躺着、或走路坐 车时看书都会增加调节集合的难度,极易产生疲劳。(4)适宜的时间:从事读书距离的工作连续时间不可太长,避免长期调节引起的疲劳。 一般儿童读书时间连续40~50分钟就应休息一会,避免长时间连续操作计算机或 看电视,多进行室外活动,接触大自然。不要玩游戏机不放手。另外,每天有要足够的 睡眠时间,小学生不少于10小时,中学生不少于9小时。(5)均衡的营养:营养摄取应均衡,不可偏食,应特别注意维生素B族的摄取。大自然为人类提供的肉类、蛋类、水果、蔬菜等各种自然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合理搭配这些食品的摄入就可以满足正常人体的营养所需。(6)健康的体魄:我们不仅要注意用眼保护,身体健康也与眼睛关系密切,有些孩子 就是在大病之后开始发生近视的。要多做户外运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在生病 期间更要特别注意眼睛的保护,尽量减少连续近距离用眼睛。(7)要学会做眼保健操。关键是按摩的部位要准确。眼保健操所选择的几个按摩点,都是参与眼睛运动、调节的相关神经的部位,其标志是所在位置基本都可以摸到小的骨骼凹陷,施加一定压力会产生酸痛,通过按摩,可以刺激神经达到放松疲劳的目的。
间歇性外斜视常常是恒定性外斜视的早期,对于这种斜视家长往往很迷茫,不知是否应该手术和应该何时手术,因为斜视时有时无,也怕现在手术了是不是就会出现有时内斜视的情况。其实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主要参考4个因素:间歇性发作的程度(包括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的时间),医生检查的斜视度,双眼单视功能是否健全及是否合并弱视。一些偶尔发生,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短暂,一经提醒就能控制正位,医生检查的斜视程度比较轻,双眼单视功能健全的患儿可以密切随访,暂时不予手术,否则就需要手术治疗。合并弱视的患儿应该先治疗弱视,否则手术后的眼位不易维持。
先天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与治疗是否及时有非常大的关系,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在出生早期进行手术,绝大部分可以获得治愈。病例:4月男婴,就诊时怕光,不喜睁眼,不会注视光亮。检查见双眼角膜高度扩张,混浊呈灰白色,眼压40mmHg以上。于全麻下施以小梁切开术。手术后两日检查,患儿可以注视灯光,测量眼压正常,角膜明显恢复清澈,基本回归正常大小。图i:术前眼球扩大角膜混浊,睁眼困难。不会追光。图2:术后两日注视良好,眼球缩小,角膜基本恢复清澈。
正常情况下两眼视轴在注视远方物体时应该保持平行,两眼运动应是协调、平衡的,能够通过双眼的融合机能维持眼位使其能够保持对同一目标的注视。当眼球位置或运动异常引起双眼视轴分离,不能注视同一目标时就称为斜视,如一只眼睛偏向鼻侧或颞侧,或一高一低。斜视的发病率在国外为2.7~7.2 %,国内报道为1~1.5 %。共同性内斜视是指由于非麻痹因素导致的一只眼的视轴偏斜向鼻侧的一类共同性斜视,是最常见的儿童斜视类型。由于共同性内斜视多发生在出生后早期,视功能发育尚不成熟,因此不仅影响美观,而且极易导致儿童单眼弱视和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不良,影响立体视觉的建立,对上学和成年后的择业、生活、组织家庭都会产生影响,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十分必要。进一步说,儿童斜视的治疗不是美容手术,而且对促进正常视觉发育、纠正弱视有治疗意义。儿童内斜视需要与内眦赘皮、Kappa角、眼睑畸形、眼间距异常相鉴别,其中内眦赘皮为最常见的假性内斜视。斜视的治疗越早越好,只有在视觉发育期及早治疗,才能避免弱视和使已发生的弱视及早治愈。屈光矫正对共同性内斜视十分重要,有相当一部分共同性内斜视的形成与没有及时矫正远视有关。屈光矫正的基础是正规散瞳验光,12岁以下儿童建议使用阿托品散瞳,以达到充分消除调节的目的。对远视的矫正,早期要戴足矫眼镜,维持戴镜3个月以上,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根据眼位改善情况调整眼镜度数或进行手术治疗。手术适应症为非调节性内斜视。对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只能矫正严格戴镜后的剩余斜视度。调节性内斜视不适合手术治疗。手术时机:1.有弱视的患儿应首先治疗弱视,争取视力达到或接近正常,两眼视力平衡。2.有远视性屈光不正的患者须严格戴镜3个月以上,使调节完全放松,斜视度稳定后再手术。3.具备上述条件的儿童应及早手术矫正,有利于视功能的全面形成和身体发育。不应因惧怕麻醉等问题贻误手术时机。手术需在全麻或局麻下进行。有经验的手术医生根据术前检查的斜视程度,可以很好的设计手术量,不需要在术中调整,因此常规手术可以在全麻下进行,即消除了疼痛,又消除了局麻患者可以看到部分手术过程而带来的恐惧,使手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一些复杂性手术、多次手术的病例,由于对手术效果的预测性下降,对能够合作的患者可以在局麻下实施手术,以便在术中调整手术量。但要明确术中调整是有局限性的,由于疼痛、紧张等因素干扰,术中眼位可以有很大误差,缺乏可靠性。斜视手术因为只在眼球表面操作,不破坏眼球的完整性,也不在眼睑皮肤做切口,所以如果患者在术中保持很好的稳定性,手术的安全性较高。共同性斜视的特点是两眼分别注视时的斜视度相同,手术设计是依据斜视的检查结果,可以选择在任一眼实施,或在双眼实施,不一定是做在外显斜视的眼睛上。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1.屈光矫正不正规,戴镜不严格。2.检查的准确性欠佳:如患者年龄小,检查欠合作;斜视度变化大,可能检查时没有全部表现等。3.患者的眼外肌及支配神经较正常变异较大。4.再手术患者的眼外肌位置、机能已发生变化,不能符合常规手术设计量。5.两眼视力悬殊,缺乏双眼单视功能。本文系庞琳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麻痹性斜视涵盖了多种先天性及后天性斜视,发生在出生早期的由先天因素导致的麻痹性斜视并常常伴有异常头位,对儿童的危害更大,如果不能及早矫正,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影响儿童的体格发育,并易导致单眼弱视和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不良,影响立体视觉的建立,对上学和成年后的择业、生活、组织家庭都会产生影响,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十分必要。常见原因有:1.外伤。2.炎症或中毒导致周围性神经炎、脑及脑膜炎、鼻炎、眶蜂窝织炎等。3.脑血管疾病。4.眶内、视神经或颅内肿瘤。5.全身性疾病。麻痹性斜视主要表现为:1. 向前方注视或向特定方向注视时出现眼位偏斜。2. 眼球运动受限,依据麻痹程度的不同,表现单眼或双眼向某一方向转动能力减弱或不能。3. 代偿头位:为避免向麻痹肌运动方向注视出现复视干扰,常常采取持续歪头、转头等不良姿势。4.视物成双是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主要症状之一,轻者只有视物模糊,重症甚至出现眩晕、恶心、呕吐,能够采取代偿头位的复视可以减轻或消除。麻痹性斜视的治疗:1. 在正常头位或轻度代偿头位即可保持正位视的患者不必手术治疗。2. 部分轻度斜视也可采用配戴三棱镜的方法获得双眼单视。3. 斜视程度明显、不能采取代偿头位注视、或代偿头位明显的患者,只能通过手术矫正斜视或改善头位。4. 后天性眼肌麻痹应先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待病情稳定半年左右,如果斜视不能消除,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先天性麻痹宜及早手术。5. 病情未稳定,又复视明显影响正常生活者,可以采用单眼遮盖或配戴三棱镜方法克服复视干扰。
手术后治疗:1. 术后1~2周避免眼睛进水引发感染。遵医嘱局部点抗菌素眼药预防感染。2. 术后1~2周避免患儿过度揉眼。3. 远视患者术后要坚持戴镜,直至散瞳验光结果显示远视性屈光不正基本消除。远视镜度数要适时重新调整。4. 双眼单视功能不好的患者可进行适当的功能训练,以增强对术后正位视的控制。 5. 术后眼位未达正位或又出现斜视时,可以通过调整眼镜屈光度、同视机训练、集合训练、压贴三棱镜或再手术的方法治疗。 术后随访:1. 手术后1~2周初次复查,以后酌情在术后1、3、6、12月复诊并坚持长期每年复诊1~2次。2. 每3~6月需要调整眼镜屈光度。3. 需要复诊内容:视力,眼位,双眼单视功能,屈光变化,是否有角膜上皮剥脱、肌肉滑脱、眼前节缺血等征象。
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常见的眼病。出生后第一年发生的晶体部分或全部混浊,称为先天性天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可以是家族性的或是散发的;可以单眼或者双眼发病;可以伴发其它眼部异常。此外,多种遗传病或系统性疾病也可伴发先天性白内障。白内障是全世界造成视力残废发病率最高的疾病,3000~4500万盲人中45%为白内障所致,先天性白内障发生率在我国为0.05%。 由于先天性白内障在早期即可以发生剥夺性弱视,因此其治疗不同于一般成人白内障。对造成瞳孔区遮挡的白内障,经视功能评估具备基本视觉能力的病例应该及早手术摘除白内障。为防止术后再发生后发障,还应该同期做晶体后囊切开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程度相当的双眼白内障两眼手术间隔不宜太长,避免形成单眼弱视。确定有严重的眼底、视神经发育异常;主、客观检查不能确定有光机能;合并严重小眼球;合并眼内活动性疾病等情况时不宜手术。对白内障儿童,手术只是治疗的第一步,后期随访及康复治疗非常关键。首先术后需要及时验光配镜,矫正术后屈光不正,否则手术没有任何效果。验光要每半年~一年进行一次,及时调整眼镜度,以适应眼球发育带来的屈光变化。对单眼白内障儿童或双眼白内障术后两眼视力相差悬殊的病例,还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遮盖等弱视治疗,并酌情进行精细视觉训练。非婴幼儿期患儿可根据病情许可同期或Ⅱ期植入人工晶体。 在矫正屈光不正和治疗弱视同时,还要长期监测青光眼、角膜病变、视网膜脱离等可能的并发症。建议手术近期1~2周复诊一次,以后3~6月定期复诊达数年。 术后视功能的恢复与白内障种类、性质、单侧还是双侧白内障、手术时间、及有无其他眼部异常有关,关键在于手术时机,如果出生既有的白内障,2月以后才手术,就可能继发终身眼球震颤,即使做了白内障摘除术也难恢复视力残疾。
白内障患者沙龙,当面与家长做一次免费交流,讲讲儿童白内障的一些事。 主办: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小儿眼科专业委员会 协办:北京嘉树儿童医院 日期:2017年9月23日(周六)上午(9:00-12:00)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双井街道社会动员中心 报名电话:010-67797099(2017年9月20日前,每天9:00-19:00) 集合地点:北京嘉树儿童医院门口(当日8:30)或直接到会场 北京嘉树儿童医院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23号院北街 会场双井街道社会动员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16号
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多为遗传所致,是由于提上睑肌发育薄弱、残缺或其支配神经及神经核先天发育不全,导致上眼睑部分或完全性下垂。上睑下垂可以单眼发病或双眼发病,依据病情程度不同分为轻、中、重度。中、重度上睑下垂遮挡瞳孔时会影响儿童视觉发育而形成剥夺性弱视,必须及早手术矫正。双眼轻、中度上睑下垂未造成弱视的,则可适当延迟手术时间,使提上睑肌有充分发育的机会。根据上睑下垂程度,确定不同的手术方式,有提上睑肌缩短术和额肌悬吊术。术后常见问题是眼睑内、外翻和手术效果回退。护理主要是预防暴露性角膜炎。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庞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小儿眼科在西城区厂桥路口。看我院首页有交通信息。可以电话010-114预约挂号,非节假日也可在我门诊时间当日早一点到医院直接挂小儿眼科庞琳大夫号。点击这里查看我的门诊时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交通乘 车 路 线 :乘609路、13路、42路、701路、55路、68路、612路、623路公共汽车,107路、111路、118路电车厂桥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