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筛查是否感染乙型肝炎(HBV)?我国是乙肝的中高流行区,孕产妇中HBsAg阳性率约为6.3%。早孕期筛查乙肝病毒感染指标是阻断母婴传播的首个环节。若孕妇HBsAg阴性,通常表明无HBV感染;若孕妇HBsAg阳性,表明存在HBV感染,需详细询问病史及家族史,并按管理流程评估HBV感染相关情况。由于乙肝存在家庭聚集性,建议其家庭成员筛查乙肝。HBV的传播途径是什么?乙型肝炎病毒经母婴、血液(包括皮肤和黏膜微小创伤)和性接触传播。在我国以母婴传播为主,占新发感染的40%~50%。成人主要经血液和性接触传播。HBV也可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传播。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共同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HBV。HBV的实验室检查报告该如何解读?HBsAg阳性孕妇需检测HBeAg、抗-HBe、HBV-DNA水平、肝功能生物化学指标和上腹部超声检查,以判断是否出现肝炎活动及进行纤维化分期,需特别关注是否存在肝硬化。1.HBV血清学检测:传统HBV血清学标志物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血清HBsAg阳性表示HBV感染,既往俗称大三阳或是小三阳。HBe抗原或抗体的阳/阴性,可用于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后的分期。抗-HBs为保护性抗体,见于乙肝康复期及接种乙肝疫苗者;抗-HBc总抗体主要是抗-HBcIgG,代表感染过HBV。2.HBV-DNA定量:主要用于评估HBV感染者病毒复制水平,是抗病毒治疗适应证选择及疗效判断的重要指标,有助于检出低病毒载量者,以便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3.血清生物化学检测(1)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2)总胆红素:与胆红素生成、摄取、代谢和排泄有关,升高的主要原因包括肝细胞损伤、肝内外胆管阻塞、胆红素代谢异常和溶血。(3)血清白蛋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肝硬化和肝衰竭患者可有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4)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反映肝脏凝血因子合成功能,对判断疾病进展及预后有重要价值。(5)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正常人血清中γ-GT主要来自肝脏,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胆管炎并肝内外胆汁淤积时可显著升高。如果HBsAg阳性,孕期该如何进一步筛查?建议进一步筛查HBV-DNA:1.若HBV-DNA阳性:(1)ALT显著异常,≥5倍正常值上限,排除其他相关因素,建议替诺福韦酯(TDF)抗病毒治疗。(2)ALT为1~5倍正常值上限,且总胆红素(TBil)<2倍正常值上限时,可随访。如至妊娠24周,ALT仍为1~5倍正常值上限,经患者知情同意后,进行TDF抗病毒治疗。(3)ALT正常,无肝硬化表现,可暂不治疗。在随访期间,如果出现ALT持续升高则需进行处理,期间监测肝脏损伤的严重程度。2.若HBV-DNA阴性:表明患者可能处于非活动期,建议于妊娠24周复查HBV-DNA,若仍低于检测下限,则无需干预。妊娠期可以抗乙肝病毒治疗吗?对于高HBV载量的孕妇,应在妊娠晚期进行抗病毒治疗,阻断HBV母婴传播。1.若孕妇HBV-DNA≥2×105IU/ml,可于妊娠28周给予替诺福韦酯进行抗病毒治疗。分娩前应复查HBV-DNA,以了解抗病毒治疗效果及HBV母婴传播的风险。2.若孕妇HBV-DNA<2×105IU/ml,发生HBV母婴传播的风险低,一般对其新生儿给予乙肝疫苗+HBIG免疫即可预防,不需要抗病毒治疗。3.对于超过妊娠28周首次就诊的孕妇,若HBV-DNA≥2×105IU/ml,仍建议尽早给予抗病毒治疗。乙肝病毒阳性的孕妇能顺产吗?荟萃分析的结果表明,分娩方式与HBV母婴传播风险没有确切关系,剖宫产并未降低HBV母婴传播的发生率。因此,应根据产科指征决定分娩方式。分娩后何时停用抗乙肝病毒药物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1.以阻断HBV母婴传播为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孕妇,分娩后检测HBsAg和(或)HBeAg水平显著下降,提示抗病毒治疗效果良好,可继续抗病毒治疗。如果HBsAg和(或)HBeAg水平下降不明显,说明治疗无效或者耐药,应立即停药,转肝炎专科进一步就诊。2.以治疗乙肝为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孕妇,产后不能停药,应长期抗病毒治疗。乙肝病毒阳性的产妇可以哺乳吗?1.母亲未服用抗病毒药物的新生儿,在接受规范的联合免疫后可以进行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并未增加HBV母婴传播的发生率。如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出现乙肝活动,若接受TDF治疗,可母乳喂养。2.以阻断HBV母婴传播为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孕妇,分娩后停药,婴儿接受联合免疫之后,可母乳喂养。3.以治疗乙肝为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药物TDF的孕妇,分娩后应继续用药,因TDF在乳汁中的药物含量很少,婴儿可以接受母乳喂养。分娩后多久随访?产后4~6周时复查肝生化指标及HBV-DNA,如肝生化指标正常,则每3个月复查1次,直至产后6个月;若发现是乙肝活动期,建议抗病毒治疗。如何预防新生儿感染?不论母亲HBsAg阳性与否,均应注射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每剂次10μg。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2h内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的时间?乙肝疫苗全程需接种3剂,按照0、1、6个月的程序接种,对于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乙肝疫苗接种儿童,应及时进行补种,第1剂与第2剂间隔时间应≥28天,第2剂与第3剂间隔应≥60天。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禁忌症有哪些?危重症新生儿,如超低体质量儿(<1000g)、严重出生缺陷、重度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应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常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DVT与PE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是同种疾病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血栓病是高发病之一。临床上将血栓产生、血栓梗塞这两种病变过程引起的疾病称为血栓病。抗凝血药物是临床上针对血栓的治疗主要药物:根据作用机制,抗凝药主要分为凝血酶直接抑制剂、凝血酶间接抑制剂、维生素K拮抗剂及Xa因子抑制剂:(1)凝血酶直接抑制剂:达比加群酯、比伐卢定、阿加曲班、重组水蛭素(来匹卢定)等;(2)凝血酶间接抑制剂:肝素、低分子肝素等;(3)维生素K拮抗剂(VKA):华法林等;(4)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艾多沙班、磺达肝癸钠等。本文将重点探讨普通肝素(UFH),是从猪肠粘膜或牛肺中提取精制的一种硫酸氨基葡聚糖。普通肝素是一种混合物,分子量范围为3000-30000KD,平均分子量约为15000KD。药代动力学:肝素静脉滴注起效迅速,皮下注射的生物利用度仅用30%;肝素可被网状内皮细胞系统清除和降解,少量肝素经肾脏排泄。血浆半衰期短(1-5h),呈剂量依赖。适应症:可用于血栓形成或者栓塞性疾病(心肌梗死、血栓性静脉炎、肺栓塞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也用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导管术、微血管手术等操作中及某些血液标本或器械的抗凝处理。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剂量个体差异较大,使用时必须监测凝血功能,一般静脉持续给药。起始剂量为80~100U/kg静脉注射,之后以10~20U/(kg·h)静脉泵入,以后每4~6小时根据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再作调整,使其延长至正常对照值的1.5~2.5倍。普通肝素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hepatic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常于应用肝素5天后出现,在使用的第3~10天复查血小板计数,如血小板计数较应用前下降大于30%~50%,或应用肝素5天后血小板计数进行性降至(8~10)×109 /L以下,应高度怀疑,此时可行相关抗体的实验室检测进行确诊,HIT诊断一旦成立,应立即停用,改为非肝素抗凝剂(如阿加曲班、利伐沙班等)治疗。针对肺栓塞(PE):首选静脉给药,先给予2000~5000U或按80U/kg静注,继之以18U/kg•h持续静脉泵入。在开始治疗后的最初的24h内每4~6小时监测APTT,根据APTT调整剂量,使APTT在24h之内达到并维持于正常值的1.5~2.5倍。达到稳定治疗水平后,改为APTT监测1次/d。UFH也可采用皮下注射方式给药。一般先予静注负荷量2000~5000U,然后按250U/kg皮下注射,1次/12h。调节注射剂量使APTT在注射后的6~8h达到治疗水平。UFH可能会引起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对于HIT高风险患者,建议在应用UFH的第4~14天内(或直至停用UFH),至少每隔2~3d行血小板计数检测。如果血小板计数下降>基础值的50%,和(或)出现动静脉血栓的征象,应停用UFH,并改用非肝素类抗凝药。对于高度可疑或确诊的HIT患者,不推荐应用VKA,除非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通常至少达150x109/L)。对于出现HIT伴血栓形成的患者,推荐应用非肝素类抗凝药,如阿加曲班和比伐卢定。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议应用阿加曲班。病情稳定后(如血小板计数恢复至150x109/L以上)时,可转为华法林或利伐沙班。
低分子肝素(LMWH)是多年来使用率较高的非口服抗凝药物,具有难以替代的临床地位。本文将重点探讨低分子肝素,包括低分子量肝素钠/钙、依诺肝素、那屈肝素、达肝素等,是普通肝素裂解后的硫酸氨基葡聚糖片断。平均分子量范围3000-8000KD。肝素钙较肝素钠抗凝血因子Ⅱa作用略强,抗凝血因子Ⅹa作用较弱,总体上来说临床疗效无差异。肝素钙在皮下注射时的局部刺激较肝素钠轻。药代动力学: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时,吸收均匀,生物利用度≥90%。低分子肝素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发生蓄积,导致出血;因此肾功能不全患者依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低分子肝素的血浆半衰期较长,约为3-5小时。适应症:预防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特别是预防骨科或普外科手术后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已形成的深静脉血栓;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治疗;在血液透析中预防透析器血凝块形成。近年来其被广泛用于预防自然流产和复发性流产的干预治疗。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低分子肝素出血不良反应少,HIT发生率低于普通肝素,使用时大多数患者无需监测。临床按体重给药,每次100U/kg,每12小时1次,皮下注射,肾功能不全者慎用。针对肺栓塞(PE):LMWH必须根据体质量给药。不同种类的LMWH的剂量不同,1~2次/d,皮下注射。我国用于PE治疗的LMWH种类见下表。大多数病例按体质量给药是有效的,但对过度肥胖者或孕妇宜监测血浆抗Xa因子活性并据之调整剂量。抗Xa因子活性在注射LMWH后4h达高峰,在下次注射之前降至最低。2次/d应用的控制目标范围为0.6~1.0U/ml。应用LMWH的疗程>7d时,应注意监测血小板计数。LMWH由肾脏清除,对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若应用则需减量并监测血浆抗Xa因子活性。对严重肾功能衰竭者(肌酐清除率<30ml/min),建议应用静脉UFH。对于大剂量应用UFH但APTT仍不能达标者,推荐测定抗Xa因子水平以指导剂量调整。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DOACs,directoralanticoagulants),是指这类药物并非依赖赖于其他蛋白,而是直接抑制某一靶点产生抗凝凝作用,目前的DOACs主要包括直接Xa因子抑制剂与直接IIa因子抑制剂。直接Xa因子抑制剂的代表药物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依度沙班等。直接接凝血酶抑制剂的代表药物是达比加群酯。本文重点探讨选择性Ⅹ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该靶点药物主要适应症在治疗静脉血栓形成、房颤等。药代动力学:如果选用利伐沙班或阿哌沙班,在使用初期需给予负荷剂量(利伐沙班15mg,2次/d3周;阿哌沙班10mg,2次/d1周);如果选择达比加群或者依度沙班,应先给予胃肠外抗凝药物5~14d。由于目前国内尚缺乏DOACs特异性性拮抗剂,因此患者一旦发生出血事件,应立即停药,可考虑给予凝血酶原复合物、新鲜冰冻血浆等。已批准适应症:1.用于择期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患,以预防静脉血栓形成。2.用于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肺栓塞(PE),亦可用于降低初始治疗6个月后DVT和(或)PE的复发风险。3.用于降低具有一种或多种风险因素(如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年龄≥75岁、糖尿病、有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卒中和体循环栓塞的风险。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在国内,利伐沙班已经被批准用于DVT的预防和治疗,该药的33%通过肾脏代谢,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正常使用。单药治疗急性DVT与其标准治疗(低分子肝素与华法林合用)疗效相当,推荐用法:前三周15mg,一天二次,维持剂量为20mg,一天一次。针对肺栓塞(PE):详见下表~~
有关于孕期常见的内科问题,可扫描二维码免费观看
一.流感的分型甲、乙、丙、丁四型•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人外,在动物中广泛存在,如禽类、猪、马、海豹以及鲸鱼和水貂等。•乙型流感病毒在人体内循环并引起季节性流行,最近数据显示海豹也可被感染。•丙型流感病毒可感染人类和猪,但感染后症状轻微•丁型流感病毒主要影响牛,是否导致人发病并不清楚。二.流感的传播和易感人群(一)传染源•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6天,儿童、免疫功能受损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二)传播途径•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的流感病毒感染。(四)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1.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2.年龄≥65岁的老年人;•3.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4.肥胖者[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大于30,BMI=体重(kg)/身高(m)2];•5.妊娠期及围产期妇女。三.流感的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常见于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并发症:•肺炎•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害•肌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脓毒性休克
直播时间:2024年09月18日15:08主讲人:仓艳琴副主任医师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