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失语症好莱坞影星布鲁斯·威利因患失语症宣布息影,让这个疾病引起人们的失语症是指大脑言语功能区、补充区及其联系纤维的局部损伤,导致出现口语和(或)书面语的理解、表达过程的信号处理障碍,表现为获得性言语功能减退甚至丧失的一类言语障碍。失语症是脑损害所致的语言交流能力障碍,即后天获得性的对各种语言符号的表达及认识能力的受损或丧失。患者在意识清晰、无精神障碍及严重智能障碍的前提下,无视觉及听觉损伤,亦无口、咽、喉等发音器官肌肉瘫痪及共济运动障碍,却听不懂别人或自己的谈话,说不出要表达的意思,不理解也写不出病前会读、会写的句子。失语不只影响以听觉信号为基础的说听语言,也影响以视觉运动符号为基础的符号语言,还可累及语言的更多方面,如句法、词汇、构词法,构词法是把音素合并成词素,是把个别语音合并成一个词的有意义的最小单位。常见病因脑血管病:各种急、慢性脑血管病,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等疾病是失语症常见病因。脑外伤:一些意外事故,如车祸、高空坠落、剧烈撞击等都可能引起相应的区域的脑组织损伤,从而引起不同的失语症临床表现。脑肿瘤:大多数脑肿瘤引起的失语症在早期表现为暂时性发作,很可能伴随局部运动性癫痫症状。感染:耳源性疾病引起的额叶脑脓肿可引起持续性失语,脑炎、脑膜炎可导致暂时性失语。一些躯体感染性疾病(如肺炎等)也可以引起暂时性失语。其他因素:一些中枢神经变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和皮克病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失语症。血管性痴呆病灶累及语言中枢可出现失语症状。改善语言功能:1.Schuell刺激疗法:以对损害的语言符号系统应用强控制下的听觉刺激为基础,最大限度地促进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再建和恢复。以下是Schuell刺激疗法的原则:①利用强的听觉刺激:是刺激疗法的基础,因为听觉模式在语言过程中居于首位,而且听觉模式的障碍在失语症中也很突出。②适当的语言刺激:采用的刺激必须能输入大脑,因此,要根据失语症的类型和程度,选用适当的控制下的刺激,难度上要使患者感到有一定难度但尚能完成为宜。③多途径的语言刺激:多途径输入,如给予听刺激的同时给予视,触嗅等刺激(如实物)可以相互促进效果。④反复利用感觉刺激:一次刺激得不到正确反应时,反复刺激可能可以提高其反应性。⑤刺激应引出反应:此项刺激应引出一个反应,这是评价刺激是否恰当的唯一方法,它能提供重要的反馈而使治疗师能调整下一步的刺激。⑥正确反应要强化以及矫正刺激:当患者对刺激反应正确时,要鼓励和肯定(正强化)。得不到正确反应的原因多是刺激方式不当或不充分,要修正刺激。2.阻断去除法:20世纪60年代在简单再学习机制假设上提出,是将未受阻断的较好的语言形式中的语言材料作为前刺激,引出另一语言形式中有语义关联的语言材料的正反应,而使阻断去除。3.功能重组法:功能重组法的观点是损伤干扰了功能系统,恢复是通过对功能系统残存成分的重新组织或再加上新的成分,从而产生出一个适合操作的新的功能系统。4.旋律语调治疗:此法是利用左大脑半球代偿来弥补受损的言语功能。5.程序操作法:此法是Lapointe提出的,它是运用操作条件反射原理,把认知刺激法和操作条件反射法有机地组合起来的。02改善日常生活交流能力:1.交流效果促进法:(PACE)在训练中利用接近实用交流的对话结构及信息,在治疗师与患者之间双向交互传递,使患者尽量调动自己的残存能力,以获得实用化的交流技能。在训练中通常遵循交换新的未知信息、自由选择交往手段、平等分组会话责任、合理的良性反馈等原则。操作方法:将一叠图片正面向下放于桌面上,治疗师与患者轮流摸取,不让对方看到自己手中图片的内容,然后用各种表达方式(如呼名、迂回语、手势语、指物、绘画等)将信息传递给对方,接收者通过重复确认、猜测、反复质问等方式进行适当反馈。2.功能性交流治疗(FCT):此方法是在传统刺激方法基础上,应用语言学原理发展而来的。3.小组治疗:根据治疗的不同目的,可以设计以心理调整为目的的小组治疗、以社会交往为目的和以语言治疗为目的的小组治疗。
偏瘫是大脑损伤引起的以一侧上、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症状或一组体征,主要表现为一侧上、下肢的肢体瘫痪,可伴有半身感觉障碍、失语、失认、失用,以及视野缺损等症状。任何导致大脑损伤的原因都可以引起偏瘫,比如脑血管病、颅脑外伤、脑血管畸形、脑肿瘤、脑内感染、脑变性病等,其中脑血管病是引起偏瘫最常见的原因。什么是物理因子治疗物理因子疗法,简称为理疗,是PT物理治疗的一个重要分支(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合称为物理治疗)。因此并不是单纯的贴贴电极片那么简单,其中大有学问。物理因子疗法和运动疗法是具有同等医学地位和医疗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医学中,物理因子疗法主要是应用天然或人工物理因子的物理能,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等生理调节机制作用于人体,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物理因子包括天然的(如阳光、空气、海水等)和人工(电、光、声、磁、冷、热、水等)两大类。物理因子治疗在偏瘫中的应用01电疗低频脉冲电疗法应用频率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治疗的方法称低频脉冲电疗法。作用:神经兴奋;即时镇痛;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经皮神经电刺激、功能性电刺激、神经肌肉电刺激。)①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ES):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肌肉,以恢复其运动功能的方法,也称电体操疗法,也称低频脉冲电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特点: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失水和电解质紊乱,延缓病肌的萎缩、痉挛的发生及抑制肌肉的纤维化、硬化。刺激失神经支配肌肉,可保持肌肉性能与质量,有利于运动功能的恢复。刺激运动神经可引起较大的募集活动,激活较多肌纤维,肌肉发生收缩,增强肌力。刺激中枢性瘫痪的肌肉时,肌肉的收缩可向中枢输入皮肤感觉、运动觉、本体感觉的信息冲动,促进中枢运动时控制功能的恢复和正常运动模式的重建。刺激平滑肌可提高平滑肌的张力。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在偏瘫应用时,主要是预防瘫痪肢体的肌肉萎缩,进行患肢的电体操。②功能性电刺激(FES):以低频电流,按照预先设定的刺激程序刺激多组肌肉,诱发肌肉运动或模拟正常自主运动诱发肌肉产生功能性活动(抓握、行走、吞咽)。FES还能激活肌肉的神经纤维,有效地提高被刺激肌肉的张力,并通过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整,促进大脑相应区域活动功能重建。功能性电刺激在偏瘫患者的应用:肢体瘫痪、尿失禁、吞咽障碍、上肢前伸、刺激引起伸腕、防治肩关节半脱位。③痉挛肌电刺激疗法:将两组频率与波宽相同而出现的时间有先后的脉冲电流分别刺激痉挛肌及其拮抗肌,使两者交替收缩,也称痉挛肌及其拮抗肌交替电刺激疗法频率:0.66~1HZ,波宽:0.2~0.5ms。痉挛机电刺激疗法的临床应用:刺激痉挛肌时,张力感觉器兴奋,反射性抑制痉挛肌本身。刺激拮抗肌时,通过交互抑制,使痉挛肌松弛,同时使拮抗肌肌张力增加,使四肢伸肌与屈肌肌张力平衡,运动功能协调,促使中枢性瘫痪的恢复。中频电疗法应用2000HZ以上的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中频电疗法。中频电的特点和临床应用:人体组织作用较深电流双向无电解,电极下无酸碱产物,对皮肤刺激小,对神经肌肉组织有兴奋作用,随着频率的增高,需要综合多个刺激的连续作用,并要求足够强度的刺激,才能引起依次收缩。镇痛作用明显:对周围感觉神经粗纤维的非痛性刺激可产生镇痛效应,其机制以闸门控制学说、皮质干扰、内源性吗啡样物质释放、改善血循环等有关。改善血循环:中频电能提高膜的通透性,扩大细胞、组织间隙,使开放的毛细血管增多,局部血循环改善,增强营养和代谢,达到消炎、消肿、松解粘连、软化组织的作用。主要用于偏瘫后引起的肩关节损伤、肩痛症、肩-手综合征、便秘等。经颅直流电刺激是指将从阳极流向阴极的恒定单向电流应用于整个头皮,该电流可通过调节细胞跨膜电位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从而改变大脑皮层神经元兴奋性的一种非侵入性神经调节脑刺激技术。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提示tDCS治疗可有效改善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肌肉力量、认知功能、吞咽困难(A级证据),且tDCS联合机器人治疗能改善患者的下肢功能(A级证据),tDCS刺激左侧额下回改善名词命名能力(A级证据)。02超声波治疗:是指频率在20kHz(千赫兹)以上,不能引起正常人听觉反应的机械振动波,一般常用频率为800~1000kHz。超声波作用于人体组织会产生机械作用、热作用和空化作用,使得人体局部组织血流加速,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壁蠕动增加。新陈代谢旺盛,细胞膜通透性加强,组织中氢离子浓度减低,酶活性增强,组织再生修复能力加强。肌肉放松,肌张力下降,使得疼痛减轻或缓解。主要用于偏瘫后引起的肩关节损伤、肩痛症、肩-手综合征所致的疼痛、肿胀等。03经颅磁刺激技术(TMS):基本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与电磁转换原理,由储能电容向刺激线圈快速放电,利用线圈内的瞬变电流产生的强磁场穿透颅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的感应电流可引发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进而发生功能和行为改变来达到治疗的目的。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后的临床治疗,如偏瘫肢体活动功能障碍、言语吞咽功能障碍、偏侧忽视、偏身感觉障碍和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等临床康复及科研研究。根据相关研究实验论证,经颅磁刺激技术能够治疗能改善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和步态稳定性。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提升患者步速、步频、步幅及步态对称性参数,提升了步态中步行能力及协调性相关性指标,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了偏瘫步态。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高-低频交互rTMS对HSP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04热疗蜡疗:蜡疗的温热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肌张力,使皮肤保持弹性和柔软,对疤痕、肌腱挛缩也有软化、松解的作用,从而缓解由非中枢神经系统因素导致的肌张力增高。蜡疗能改善微循环,使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使组织水肿吸收、致痛介质排除,缓解因疼痛而产生的反射性肌紧张。痉挛使肌肉在肢体运动过程中对被动牵张的阻力增高,产生协调异常的特定运动模式,造成患者运动障碍、日常生活不便和护理困难等诸多问题。蜡疗能有效地抑制肌张力增高、缓解疼痛,是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和正常姿势反应的基础,对提升康复治疗的效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05水疗水中跑台:水中跑台是一款通过调节水位高低、水流速度、跑台坡度、履带方向及速度,安全且高效地恢复患者站立、蹲起、行走、跑、跳跃功能的康复及训练设备。水有特殊的理化性质。首先水有浮力,浮力会随着水位升高而提升,可以有效减轻膝关节压力。其次在前进的方向上,水流可以提供阻力。这是一个理想的减重抗阻训练环境。大量临床研究证明,水中步行训练可以改善肌力、肌耐力等肌肉功能,更能在水的物理特性(如浮力、粘滞性等)作用下提高步行步态和关节活动度,进而加快康复进程。本水中跑台的设计融入了资深水疗师基于临床实践的建议和实用理念,加入水中逆向涡流气泡、宽幅可调速电机、屏幕视觉反馈、吸盘式扶手、快速水循环消毒处理装置等实用功能,让各类患者拥有更加多样的康复手段和更好的训练效果。水中跑台的适应对象包括:脑血管意外后、烧伤、骨折、骨关节炎、肌肉疾病、脊柱功能障碍(脊柱侧弯)、脊髓损伤、脑性瘫痪及其它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06冲击波:冲击波是由于能量的突然释放而产生的一种高能量压力波,作用于机体后,通过力-化学信号转化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可促进组织细胞的再生与修复。在卒中后偏瘫患者中,肌肉伴有肌肉痉挛的患者有非常大的比重。冲击波还具有缓解疼痛的作用,可能通过降低疼痛防御反射,使肌张力下降。与肉毒碱不同,抗痉挛治疗的低能级冲击波不会损伤周围神经,即冲击波降低脑卒中后肌张力的作用是在不引起失神经支配的情况下产生的。有研究认为低强度放射状体外冲击波对缓解MAS为II~III级的偏瘫患者上肢痉挛有效,是一种新型、有效、安全、无痛的治疗。体外冲击波还可用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能减轻疼痛感,有利于脑卒中后肢体功能恢复,可以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痴呆是以获得性认知功能损伤为核心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额颞叶痴呆等,其中AD占60%~70%。2014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大样本多区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65岁的老年人痴呆患病率为5.14%,而2019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痴呆患病率增长至5.60%,提示近年来我国痴呆患病率呈现增长趋势。老年期痴呆是老年期常见的一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在老年人的疾病谱和死亡谱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老年期痴呆是由于慢性或进行性大脑结构的器质性损害引起的高级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组症候群,是患者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出现的持久的全面的智能减退,表现为记忆力、计算力、判断力、注意力、抽象思维能力、语言功能减退,情感和行为障碍,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丧失。老年期痴呆包括老年性痴呆(AD)、血管性痴呆(VD)及混合性痴呆等。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居家训练有助于帮助老年患者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日常生活的参与度,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照料者减轻负担。1、记忆锻炼记忆力损害是老年痴呆病人主要的临床表现,早期表现是近事记忆损害,中期表现是远事记忆损害,晚期是记忆力丧失,对于记忆力损害,除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外,还可进行记忆力训练,尽可能保持原有记忆力,延缓记忆力的进一步下降。①瞬时记忆训练:如念一串不按顺序的数字,从三位数起,每次增加一位数,念完后让患者重复;②空间性再现训练:观察几组物品,然后请他回忆才看过的东西,并按空间位置归位。③怀旧训练:通过带患者去到曾经长期居住的环境和与长期相处的朋友进行聊天交流帮助改善长期记忆,改善情绪和沟通能力;或者通过老照片,物品,歌曲回忆过去;2、运动功能的锻炼老年痴呆患者早期出现运动功能的轻度下降以及对社交的兴趣下降,生活自理程度下降。对轻症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如自己洗漱、穿衣、吃饭等,做些如扫地、擦桌子、整理床铺等力所能及的家务,以期生活能够自理。对中重度痴呆肢体瘫痪者,需置患肢于功能位置,进行肢体关节的被动活动,防止关节畸形和肌肉萎缩,保持肢体的正常功能。可在日常进行散步、保健操、气功、简化太极拳等适当的体育锻炼。有研究表明,适当的有氧运动有益于改善认知功能,手指操和上肢活动操等运动有益于改善智力;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锻炼除了运动功能的提高外,还可以对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进行简化干预,便于患者更好地进行生活自理。①将活动分步骤;如煮开水时,1)往烧水壶中加入饮用水;2)插上烧水壶插座;3)打开煮水开关;避免步骤错乱而发生事故;②简化日常生活活动步骤:让痴呆患者在可以完成日常生活动时尽量减少繁琐的步骤,简化步骤,并将日常生活活动的活动分解,可以让痴呆患者更便利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系鞋带的鞋子换成魔术贴鞋子,简化穿鞋活动;③在日常生活活动所需物品上贴上标志物或者文字标签;如在洗澡的热水开关贴上红色标签,在电梯楼层贴上大字标签;4、语言锻炼老年痴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功能障碍,尤其对发音含糊口齿不清的老人,要有意锻炼他们的发音和说话能力,保持足够的耐心,利用一切护理、治疗机会,主动与患者交流。可借助单词或短语加视觉信号来进行训练,也可鼓励患者接受来自外界的各种刺激,如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有助于防止语言功能进一步衰退。简单耐心的交流方式有助于痴呆患者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感觉到自己的想法有被倾听,帮助沟通能力的改善;①给予认知障碍症患者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对方说话的内容。“慢慢来”“做得好”,肯定患者的行为,鼓励患者。“没事”或“不要紧”,使用让人平静的话语。②提供简单的选择,每次不超过两个选项。给予患者选择,也许能让他/她感到事情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③附和患者的看法,避免争论或试图说服。争论会让照顾者和患者感到挫败,并使情况变得更坏。照顾者可以利用患者的观点跟他对话,使患者感到更安全和放心。5、异常精神行为的应对措施痴呆患者除了出现认知功能障碍,随着病情的加重还会出现一些异常的精神行为。痴呆患者的行为症状非常普遍。其中某些行为可能会令患者感到困扰或使自己处于危险当中,让照顾者感到烦恼和沮丧。照顾认知障碍症患者的最大挑战之一,是预防和处理患者的不当行为。拒绝或抗拒照顾以不同的形式出现。认知障碍症患者有时躁动不安,会以躲开、离开、哭泣或大声叫喊、言语或身体攻击,如咒骂、咬、捉、推或威胁等,以抗拒日常活动中的帮助。①不勉强痴呆患者进行不愿意的事情,如洗澡,更换衣物等;可以通过去除患者不喜的因素,如环境过冷过热,衣物材质不够舒适等让患者慢慢接受个人卫生活动,并逐渐参与到自理活动中;②建立日常规律,在日常生活的某个特定时间进行特定的活动;如饭前洗手,固定午休时间,固定时间进食等;一开始可以由家属带领患者完成活动,让患者适应规律后协助患者完成自理活动并习惯自己去完成,逐渐减少辅助程度到患者完全自理;除了以上锻炼,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西兰花、菠菜、猕猴桃等,还需要加强看护,保障安全。痴呆患者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中度过。随着病情的演变,让患者参与活动并确保家居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患者的行为和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因此照顾者应该定期检查家中的每个房间或角落,以确保家居环境对患者来说是安全的。我们无法预测患者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某些事情尚未发生并不意味着它们在不久的将来不会发生。检查家居的安全性可以帮助照顾者排查可能导致危险情况的潜在问题。①清除家中杂物,因家居杂乱会对患者造成混淆和危险。应定期把报纸和杂志丢弃或送去回收,以保持患者行走的范围畅通无阻。移除小型或会移位的地毯(通常放在大门的入口处)。在硬木和瓷砖地板上使用不平滑的条带或防滑蜡,防止滑倒。②在浴缸/淋浴间安装扶手。扶手应与墙壁形成鲜明对比,让患者更容易看到扶手。③在淋浴间、浴缸和洗手盆中,使用单个混合冷热水的水龙头,以避免烫伤。将热水器的温度设置不高于45摄氏度,以免烫伤。④使用监控设备(如用于婴儿的设备),让你听到患者跌倒或有其他需要帮助的声音。浴室也应使用该设备。除了锻炼方案和必要的家居环境改造外,老年群体更需要的是家人的陪伴和关怀,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和关心,让他们感受到被关心,更有助于病情的缓解。
步态不稳是一个涉及多种可能原因的医学症状,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肌肉骨骼问题、视觉问题等有关。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步态不稳的原因和相关信息: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步态不稳。帕金森病患者可能表现为步行启动困难,行走时双上肢僵硬而缺乏伴随运动,躯干前倾,髋膝关节轻度屈曲,踝关节于迈步时无跖屈,拖步,步幅缩短。小脑萎缩:可能导致平衡和协调功能受损,从而引起步态不稳。小脑萎缩导致的步态不稳通常表现为行走时向一侧倾斜、协调性差、容易摔倒等。肌肉骨骼问题:肌肉无力、关节问题等肌肉骨骼疾病也可能导致步态不稳。视觉问题:视力问题可能导致对空间和深度的感知异常,从而引起步态不稳。步态不稳可能是多种健康问题的症状,患者的行走姿态缺乏平衡性和协调性,可能是跌跌撞撞、左右摇晃或是步幅大小不一致,甚至可能无法按照直线前行。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神经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肌肉问题等,伴有不同基础疾病的患者,具体行走方式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可能存在巨大差异。步态不稳的特点1、行走缺乏平衡性:患者在行走时难以保持平衡,表现为左右摇晃或跌跌撞撞,易摔倒。2、行走缺乏协调性:患者行走时动作不协调,表现为两步之间距离大小不一,左右偏移距离不同,难以直线行走。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旨在通过一系列训练和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行走能力。步态分析:治疗师通过观察患者行走过程中的各个关节动作来判断步态是否正常,从而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力量训练、平衡训练、步态练习或使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一)力量训练:增强躯干和下肢肌肉的力量,以支持身体的重量和维持平衡,包括桥式练习、深蹲、抬腿和跳跃等动作。(二)平衡训练: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防止摔倒,监护下进行如闭眼站立、单脚站立和站在不稳定平台上等。(三)步态训练:通过模拟日常生活中的步行情况(如快走、慢走、上下楼梯等)来提高步行的稳定性。(四)使用辅助工具:如拐杖、踝足矫形器(AFO)等,帮助患者保持平衡并减轻身体负担。(五)物理治疗:包括功能性电刺激(FES)等,通过刺激肌肉来重建患者的运动能力;或是因肌肉关节疼痛导致的疼痛步态,可进行相应的理疗(包括中频电刺激、超声波、蜡疗等)改善疼痛,从而改善步态。(六)药物治疗:如肌松药、营养神经药物等,用于改善肌肉紧张或神经损伤引起的步态不稳。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应根据个人体力和身体状况适度调整训练内容,避免过度训练引发伤害。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训练,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如果在训练过程中感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寻求医生的帮助。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步态不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要的是,患者应持续进行康复训练,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训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帕金森患者的饮食和治疗有一样的重要性,健康的饮食不但能使患者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同样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因此大家要对帕金森的饮食多加关注,为了能更好的做好患者的饮食,大家要了帕金森的饮食规则,那么帕金森病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帮助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均衡营养: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多样化食物,包括蔬菜、水果、全谷类、豆类、坚果和种子等。高纤维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全麦面包、糙米、蔬菜、水果和豆类,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控制蛋白质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可能会影响帕金森病药物的吸收和疗效,建议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摄取蛋白质,并尽量在晚餐时摄入。适量奶类和豆类:奶类含丰富的钙质,有助于骨骼健康。但为了避免影响药物效果,建议晚上摄入奶制品。多吃谷类和蔬菜瓜果:通常每天吃300~500克的谷类食物,以及足够的蔬菜和水果,以获取维生素和矿物质。限制高脂肪和高糖食物:高脂肪和高糖食物可能加重症状,影响药效,应限制摄入充足水分:每天喝足够的水,约6-8杯,有助于防止便秘和尿路感染。服药与进食的时间安排:通常服用左旋多巴药物半小时后才进餐,以便药物能更好地吸收。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道,加重消化不良症状。.注意药物与饮食的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与食物相互作用,影响其吸收或药效。服用药物时,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咨询医生。个体化饮食:由于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不同,饮食调整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遵循这些饮食原则,帕金森病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定期咨询营养师或医生,以确保饮食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上述就是对帕金森的饮食规则所做的介绍,相信能给大家带来需要的帮助。合理的饮食对患者的病情虽然有很大的好处,但是仅仅依靠饮食是不能达到康复的目的的,因此大家需要配合科学的治疗。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syndrome,SHS)是一侧或双侧肩痛伴有手部肿胀、疼痛、硬、出汗及皮肤颜色改变等症状的疾病。患者常出现肩关节及手部肿痛、活动受限或伴有皮色改变,其早期常表现为患手出现肿胀,产生明显的运动受限,手指变粗,皮纹消失,皮肤呈粉红色或紫红色,关节活动受限表现为手被动旋后,腕背伸受限,手指间关节处于伸展位屈曲时受限,被动活动时可引起疼痛。除疼痛外,此病还往往合并痛觉过敏,血管舒缩功能异常,排汗功能异常以及肢体营养异常。病因脑卒中患者早期弛缓性瘫痪:上肢不能自主运动,处于不良肢位,如掌屈位,腕关节被迫屈曲,长时间作用使上肢静脉及淋巴回流受阻,导致上肢水肿。时间越久,发生率越高。肩关节活动受限:任何原因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都有可能导致肩手综合征的发生。例如错误的运动模式,不适当的被动活动导致;肩关节受损后活动受限;肌肉痉挛和萎缩、肌力降低;肩关节半脱位等。偏瘫侧感觉障碍:患者存在感觉障碍时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增高。意外损伤:肩关节受损,活动范围与稳定性降低;腕关节损伤,可能会造成腕关节的屈伸出现问题而妨碍静脉循环。临床分期临床表现按照病情演变分为三期I 期急性期: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常伴指、腕关节的疼痛;手指大多保持轻度屈曲位,且屈曲的可动范围受限;前臂被动旋后腕背屈、掌指关节屈曲、手指横向外展、手指伸展及屈曲困难,强行屈伸关节伴有疼痛。手部肿胀、皮肤潮红、皮肤温度增高等血管运动性改变;腕关节活动尤其是屈曲时疼痛加重,X线片多可见肩手部骨骼局灶性脱钙。II 期营养障碍期:肩手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症状持续或减轻,手及上肢皮肤菲薄、皮肤温度降低;手部小肌肉明显萎缩,手掌筋膜肥厚。III 期肩手部疼痛减轻或消失,手部血管运动性改变消失,而肌肉萎缩明显,形成挛缩畸形;X线片可见患肢广泛骨质疏松。但不典型的形式也可只表现为其中的某一期或受累的肢体远端或近端的某一部分。诊断肩手综合征的诊断需结合患者的既往病史、临床症状和临床检查情况综合判断:神经系统疾病导致上肢瘫痪肌,如脑卒中偏瘫;单侧肩手痛,皮肤潮红,皮温上升;手指屈曲可动范围受限;局部无外伤、感染及周围血管病。肩手综合征应以恢复肩手部的活动、减轻肩手部的疼痛为治疗原则,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治疗方式为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是目前肩手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手段。被动活动:肩关节的疼痛会导致肩关节的主动运动减少,长期制动导致肩关节挛缩;在治疗过程中,应在仰卧位或坐位下进行肩关节被动活动训练,注意在患者无痛范围内进行,不引起患者的疼痛和抵抗;手和手指的被动活动也应该非常轻揉,不应引起疼痛。在手水肿时,治疗量要适当控制。向心性按摩:对患者患侧的手每日进行向心性按摩。首先对患者患侧的手,逐个手指从指尖到掌指关节进行按摩,等每个手指都按摩好后,再从掌指关节向腕关节按摩,需要长期坚持,在进行患肢按摩时手法要轻,特别是关节突起处,避免损伤。向心压缩性缠扎法:用一根直径2毫米左右的线绳(毛线、棉线均可),由手指尖向手指根缠绕,先从拇指开始,然后再到其他手指。缠绕开始时,在手指甲处做一个活扣的小环,然后快速有力地缠绕至根部不能再缠为止。手指全部缠完后,立即将指甲部位的活扣绳坏处迅速拉开,松解全部缠绕的线绳。每个手指做完后,用同样的方法缠绕手掌和上肢。此法易操作,可使血液循环迅速得到改善,减轻水肿。冰水浸泡法:按冰、水2:1比例混合好,将患肢放入冰水中约30s,反复数次。冷刺激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水肿。偏瘫患者常伴有感觉障碍,为防止冻伤,建议家属的手与患者的手同时浸泡或患者双手同时浸泡,当正常手不能耐受时即离开水槽。石蜡疗法:将熔点为50°C~60°C的医用石蜡自然冷却至40°C~45°C时直接敷于患侧肩和手处,并进行包裹保温,运用石蜡疗法的温热和冷却后收缩机械作用,缓解痉挛,加强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促进水肿和炎症浸润的吸收。微波辐射治疗:利用微波的热效应使肩部血管扩张,促进肩关节血液循环,达到活血化瘀的作用,从而减轻肩关节炎症水肿,降低肌张力。Bobath疗法:可以通过此法进行患侧肢体的主、被动运动,可刺激本体感受器引起反射冲动,起到舒筋活络、行气活血之效。包括Bobath握手训练、Bobath撑手训练、Bobath球操或推滚筒以及肩肘腕指关节的早期活动等。良姿位摆放:卧位:疾病早期开始保护肩关节,避免异常模式。坐位:抬高患侧上肢、避免肩胛骨疼痛,手背部水肿。行走:正确佩戴肩托,避免肩关节脱位。
老年性痴呆,即通常所说的“阿尔茨海默病”,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大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害老年人健康的重大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普及人们对老年性痴呆的认识,有助于早期发现该病的征兆及早期就医,对延緩病情进展、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一、老年性痴呆的早期症状这些症状常常被患者家属及亲朋好友所忽略,甚至将这些症状误认为是年纪增大、正常老化的现象。早期老年性痴呆的主要症状有以下几点:1、记忆力下降、转瞬即忘:常常忘事,且事后也想不起来,反复问同一个问题,忘记已经告知过的答案;2、调不达意:语言表达混乱,词语使用不恰当;3、时间和地点判斷不清:不记得当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可能会在家附近迷路,不知道怎样回家;4、抽象思维能力丧失:常常忘记如何组织数字,忘记自己设置的存款密码,记不清存款数;5、随意乱放物品:常会将物品放在不恰当的地方,如将手表放在饼干盒里,或将废品,如烂纸、饮料瓶等垃圾当成宝贝收藏起来;6、喜怒无常:可以在几分钟内从平常状态变为泪流满面、情不自禁或拍案而起、怒发冲冠。7、丧失主动性:变得比原来懒情,不愿参与活动,甚至是原来喜欢的活动也不愿参与,对人也不热情;上述以记忆力下降通常是最早、最严重、最核心的症状。二、老年性痴呆的诊断方法1、神经心理评估:神经心理评估可以评定患者是否存在认知功能减退,明确认知损害的领域和严重程度。2、血生化检查:有助于发现可治疗的认知障碍的病因,如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甲状腺功能低下、梅毒感染、HV感染;3、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颃内病灶,如肿瘤、硬膜下血肿、脑积水、脑血管变等,颅脑海马平扫可明确海马萎缩程度,有助于老年性痴呆的诊断;4、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可进一步排除是否为梅毒感染引起的痴呆;通过检测脑脊液中的β淀粉样蛋白、酸化tau蛋白等特异性蛋白,可以对痴呆进行病因学诊斷,并能帮助对未进入痴呆期、尚处于临床前阶段、无痴呆表现的老年性痴呆患者实现早期诊断。三、阿尔兹海默病的治疗目前老年性痴呆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来改善患者的症状,药物治疗虽然不能逆转患者的认知功能,但可以减緩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速度,使早期老年性痴呆患者的预期寿命延长3-5年。1、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该类药物主要通过增强酶的活性及改善脑组织代谢,或改变老年性痴呆的病理过程,加强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代谢以恢复大脑功能及信息传递、改善血流供应及脑细胞对氧和葡萄糖等的利用,从而减少致病因子对脑的损害。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卡巴拉汀等;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脑代谢激活剂吡拉西坦、奥拉西坦等;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尼莫地平等。2、控制精神行为症状的药物:老年性痴呆患者常见的精神行为症状包括抑郁、焦虑、情感淡漠、情感高涨或脱抑制。用于改善精神行为症状的药物主要包括抗抑郁药、苯二氮卓类药物、心境稳定剂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控制精神行为症状的药物使用原则为:1.低剂量开始;2.缓慢增量;3.尽量使用最小有效剂量;4.治疗个体化;5.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四、老年性痴呆的治疗误区01得了老年性痴呆反正是治不好的,不要那么麻烦了。正确看法是:虽然目前老年性痴呆尚无治愈的方法,但是,患者经过综合治疗会延缓疾病的进展,特别是对早中期的患者,甚至可以通过治疗恢复部分功能。即使是晚期的患者,也可以通过综合管理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延缓疾病进展。因此,发现老人有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应该尽早就诊,规范治疗,以免耽误病情。02听信广告或他人,认为老年性痴呆可以痊愈。正确看法是:老年性痴呆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治愈的方法,治疗的目的是改善和提高躯体功能,控制症状的加重,使病人生活质量提高。某些疾病的症状可能和老年性痴呆相似,如抑郁症可以表现为记忆改变,治疗抑郁后记忆症状可以恢复,应此,不要轻信他人所言。03在医院记忆障碍门诊确诊拿到次处方后,不再到医院随访,自行服药或者停药。正确看法是: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患者会经历轻、中、重度的发展,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调整治疗药物的剂量和种类,因此应该定期随访,我们建议患者首次就诊后第1月、3月、6月、12月随访,一年以后每6个月随访一次,当病情变化时,随时就诊。建议患者家属保存好患者的检查结果和病历本,并尽量找熟悉病情的医生固定接诊。不恰当的服药可能会导致副作用,同样不合适的停药也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04患者接受了药物治疗,家属认为患者应该变得“聪明”些,从而对其“记性”表现不满意,责备多。正确看法是:我们知道老年性痴呆治疗的目的是延缓病情进展,因此家属对患者不能期待值过高;同时,绝大多数老年性痴呆患者具有一定自知力,需要得到理解和尊重。作为家属,应该包容、关心和爱护患者,一如既往地陪伴,当他/她做对时给予鼓励,做错时不要责备,并配合患者的速度,一起聊天、做家务、做小游戏。上述信息仅仅是科普知识,无法替代专业的医护人员。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有这方面问题,请咨询记忆障碍门诊、神经科、老年精神科或精神科的医生或其他专业医护人员。
老年痴呆是由大脑器质性疾病或代谢性病变而导致的智力的进行性衰退。目前,65岁以上老人痴呆的患病率为5%~10%,而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语言功能受损,无法继续维持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疾病晚期可能出现判断力、认知力完全丧失,可伴有精神、行为异常等。由于该病起病缓慢、症状不典型,所以早期很难被发现。晚期患者个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给家庭造成极大的照料及经济负担。痴呆的十大危险信号:(1)记忆障碍:记忆障碍,特别是近事记忆。做事情丢三落四,不记得东西放哪里,常以为丢了或被偷了,有的患者忘记关水龙头或煤气,造成安全隐患。患者对记忆力下降毫无烦恼,没有求医的愿望。(2)时间和地点识别能力障碍:患者对周围环境丧失了判别能力,如不知道年、月、日,不知季节变化,不知身在何处,有时甚至找不到回家的路。(3)语言沟通能力障碍:患者常常忘记简单的词语,说的话或写的句子让人无法理解,听不懂家人的话,常常答非所问,发展到晚期患者说话减少,常常静坐。(4)解决问题及判断能力障碍:患者过去很容易回答的问题现在却难以回答。判断力日渐减退,烈日下穿着棉袄,寒冬时却穿薄衣。(5)执行能力障碍:处理熟悉的事情出现困难,如不知道穿衣服的次序、做饭菜的步骤,跟不上他人交谈的思路,常把东西乱放在不适当的地方,将熨斗放进洗衣机。(6)图像和空间障碍:失去空间立体感,患者照镜子时对镜中的自己很迷惑,不能认识。(7)生活自理能力障碍:使用电话、做饭、家务活动、外出购物、管理财务等都会出现障碍,患者做事情倾向于简单重复,有时候会突然忘记为什么要做手头正在做的事。轻度患者可以自理,中度患者需要他人的协助完成,重度患者完全失去自理能力,甚至会长期卧床。(8)失去做事的主动性:患者终日消磨时日,对以前的爱好也没有兴趣;社交障碍,对于和他人打交道缺乏兴趣,拒绝群体活动。(9)情绪及行为变化:患者会没有明确原因地沮丧、烦恼、恐惧或急躁,到晚期时,不爱理人,不关心家人及外界事物。有的患者可出现反常精神与行为出现幻觉,出现“徘徊症”--不少患者整天不停漫步,或跟随照料人员,或晚间要求外出等,反复搬移物品,反复收拾衣物,有些患者收集垃圾或废物,有些患者表现活动减少、呆坐。(10)饮食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饮食减少、体重减轻。失眠很常见,部分患者白天睡觉,晚上吵闹,有的患者夜晚四处游走。 庞大的患者数量目前中国有老年痴呆患者600万人之多,占世界总病例数的四分之一,而且每年平均有30万以上的新发病例。我国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已随着年龄的升高呈显著增长趋势:75岁以上达8.26%;80岁以上高达11.4%;老年痴呆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60岁以上妇女患老年痴呆,通常是相匹配男性的2到3倍。危险因素老年期痴呆的高危因素包括:(1)高血压和糖尿病;(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3)高脂血症;(4)家族痴呆遗传史;(5)缺乏运动;(6)缺乏社交;(7)过度饮酒;(8)吸烟;(9)睡眠障碍等。饮食营养管理1、地中海饮食:有较多最新的国内外研究数据表明,地中海饮食与降低AD的发病率有关,可减缓病情恶化,减少死亡风险。地中海饮食以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鱼类等食物为主,特别强调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的摄入。具体饮食结构如下:①以种类丰富的植物食品为基础,包括大量水果、蔬菜、五谷杂粮、豆类、坚果等;②对食物的加工尽量简单,并选用当地、应季的新鲜蔬果作为食材,避免微量元素和抗氧化成分的损失;③烹饪时用橄榄油等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代替动物油(含饱和脂肪酸)以及各种人造黄油;④适量吃一些奶酪、酸奶类的乳制品,最好选用低脂或者脱脂的;⑤多食用鱼类(含ω-3脂肪酸)或者禽类食品(含优质蛋白);少食用红肉,尽量选用瘦肉;⑥少吃甜品、甜食、蜂蜜、糕点类食品。2、健脑饮食法:有国外研究数据显示,严格遵守健脑饮食法可有效减少AD的发病率(达53%)。健脑饮食法包括:绿叶蔬菜及其他蔬菜,坚果,浆果(蓝莓最佳,其次草莓、蔓越莓等),豆类,全谷物,鱼类,家禽类(鸡肉、鸭肉、火鸡肉等),橄榄油(烹调或凉拌)。3、维生素:增加维生素的摄入,维生素A和维生素E为天然抗氧化、抗衰老的保护剂,B族维生素参与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是多种重要的酶类的辅酶,有研究指出维生素B6、B12、叶酸等可预防AD。痴呆患者的病情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加重,在饮食和营养搭配方面,坚持科学合理、少量多餐、全面均衡的策略,会降低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结合运动和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