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肺癌不是绝症,只要来看再晚都不晚!相信我们,就有勇气去冒险,患者受益良多!规范管理2周期肿瘤病灶明显吸收,呼吸内科晚期肺癌的选择!
患者女,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口服激素及抗免疫药物,发热盗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在大多数年份,流感疫苗与流感流行毒株的匹配较好,具有良好的保护力。但也存在一定几率出现流感疫苗的毒株与流行毒株不匹配的情况,进而影响流感疫苗的保护效果。接种流感疫苗仅可预防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感染,流感感染的症状并不特异,其他病原体如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也可以引起类似流感的症状,接种流感疫苗无法预防除流感病毒以外其他病原体感染引起的此类症状。
·监测数据显示,本周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继续上升,A(H1N1)pdm09为主、A(H3N2)亚型流感病毒共同流行。南、北方省份流感样病例百分比略有上升。本周共报告108起流感暴发疫情,其中94起为A(H1N1)pdm09,6起为A(H3N2),4起为A型(亚型未显示),4起为流感混合感染。·2022年4月4日-2023年2月19日(以实验日期统计),A(H1N1pdm)亚型流感病毒1株(100.0%)为A/Victoria/2570/2019的类似株;A(H3N2)亚型流感病毒720株(78.3%)为A/Darwin/9/2021(鸡胚株)的类似株;593株(64.5%)为A/Darwin/6/2021(细胞株)的类似株;B(Victoria)系753株(92.5%)为B/Austria/1359417/2021的类似株。·2022年4月4日以来,耐药性监测显示,所有A(H3N2)亚型和B型流感毒株均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和聚合酶抑制剂敏感。
最是一年春好处千花万卉共芬芳 进入春季:绿树成荫,百花争艳,花粉季节随之而来过敏性疾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每年因为花粉过敏患者10%左右,每一位患者对过敏原的反应不同会引起不一样的临床症状。1. 什么是花粉过敏? 春季花粉传播主要为“风媒”和“虫媒”两种形式,春季花粉过敏的“元凶”不是颜色鲜艳的观赏花:如油菜花、桃花、梨花的花粉,称之为:虫媒花粉;主要靠蝴蝶或者蜜蜂传播,花颗粒较大,花粉量不多,不易四处播散,通常不会引起过敏! 反之:如杨树、柳树、梧桐树等,花型较小,花粉含量高,其质量较轻,容易随风飘散到很远,是引起春季花粉过敏的主要过敏原!含有多糖物质被人体吸入后出现抗原抗体变态反应,引起一系列的过敏现象!2. 春季花粉过敏可引起身体哪些不适? 多数患者出现身体局部过敏现象:如:眼睛发痒红肿、眼结膜充血,流泪的症状;过敏性鼻炎:鼻塞、流涕、打喷嚏;发作性胸闷气喘、咳嗽咳痰、胸闷气急等哮喘样症状。还有一部分患者出现皮肤红肿、瘙痒以及皮疹等症状。3. 花粉过敏患者如何度过花粉过敏季节? 对于既往有花粉过敏史,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以及荨麻疹患者,更应当心春季花粉过敏的发生!建议:1、远离过敏原,减少户外活动(尤其避开植物茂密)的地方,必要时船长袖衣物,减少过敏原的接触的时间与量。2. 尽量佩戴口罩及护目镜,3. 外出后及时洗脸、冲洗鼻腔、更换衣物,减少身体上的花粉颗粒。4. 对于既往有过敏性鼻炎及过敏性哮喘的患者,在医师的指导下规范吸入糖皮质激素,从而减轻过敏症状。5. 一旦出现全身皮疹、发热、休克以及呼吸困难等危及生命危险的过敏现象,及时就医,以免错过救治最佳时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RTI)简称上感,是由各种病毒和/或细菌引起的主要侵犯鼻、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以病毒多见,占70%~80%,细菌感染占20%~30%,细菌可直接引起感染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常常有流涕鼻塞,眼部不适症状;病毒感染为最常见病因,治疗原则以休息、多饮水、对症处理等措施为主,无需积极抗病毒治疗和使用抗菌药物. 一).对症治疗有解热镇痛药:有头痛、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者,可酌情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二).病因治疗 1.抗病毒药物治疗:一般无需积极抗病毒治疗。 2.抗菌药物治疗:单纯病毒感染无需使用抗菌药物,有白细胞计数升高、咽部脓苔、咳黄痰等细菌感染证据时,可酌情使用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极少需要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型,人流感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甲型和乙型流感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易引起大流行。流感与感冒有什么区别呢通常说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主要由致病力较弱的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传染性低,常常表现为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也可出现低热,通常几天时间即可自愈。流感与普通感冒相比,传染性强,症状也更严重,感染流感病毒后通常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较轻,而高热、头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较重,且发病后可出现肺炎、心肌炎、中耳炎等并发症。二流感有哪些症状?流感潜伏期一般1-7天,多为2-4天。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为主,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三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四感染流感怎么办?当出现发热、咳嗽、头痛、乏力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切忌自行用药。如果被诊断为流感,应当尽早隔离治疗,流感样症状较重者,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五日常如何预防流感?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保持居室环境清洁,通风良好。3.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01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是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进入食管导致咳嗽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临床特点】 1.反复咳嗽,夜间平卧后加重。2.合并慢性咽喉炎,常伴有反酸、嗳气、胸骨后烧灼感,进食酸性、油腻食物后咳嗽加重。3.确诊需要胃镜、24小时食管pH多通道阻抗监测4.抗反流治疗有效。【治疗】1、调整生活方式:体重超重者减肥,戒烟,戒酒,高枕卧位,避免过饱和睡前进食,避免进食酸性、辛辣、油腻食物。2、抑制胃酸:为标准治疗方法,如奥美拉唑或兰索拉唑,每天2次,每次1片(餐前半小时),疗程至少8周。3、促进胃肠动力:在抑制胃酸的基础上加用促进胃肠动力药4、难治性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可加用巴氯芬。但可能引起嗜睡、困倦。02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由于鼻部疾病引起的分泌物倒流鼻后、咽喉等部位,刺激咳嗽感受器,导致咳嗽。基础疾病以鼻炎、鼻窦炎、鼻息肉为主。【临床特点】1.发作性或持续性咳嗽,主要为干咳,以白天为主,入睡后较少。2.常伴有鼻塞、流涕、喷嚏、鼻后滴流感、咽后黏液附着感。3.可见鼻黏膜肥厚、充血,口咽部黏膜鹅卵石样改变,咽后壁黏液分泌物。4.鼻窦CT示鼻窦黏膜增厚,鼻窦内液平。5.抗组胺药物治疗咳嗽可缓解。【治疗】1、非变应性鼻炎:首选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苯海拉明,有嗜睡等不良反应。2、变应性鼻炎:首先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和第二代抗组胺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扎鲁司特)有效。3、症状较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变应原治疗可能有效,但起效时间较长。4、合并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者,推荐先口服激素,后局部鼻吸入激素。03感染后咳嗽(PIC)多为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及细菌感染后,占慢性咳嗽病因的10%-15%。【临床特点】1.反复咳嗽,前期伴有发热、头痛、流涕、喷嚏等症状。2.血清病毒或支原体、衣原体抗体阳性,2个月之内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3.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诱导痰嗜酸粒细胞正常。4.感染后咳嗽病程多自限,部分可持续3个月以上。【治疗】1、一般口服止咳药物对症处理即可。2、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有效。3、孟鲁司特无效,不建议口服。4、吸入糖皮质激素效果不确切,不建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