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肝恶性肿瘤基本是常见恶性肿瘤,是起源于肝细胞的富血供恶性肿瘤,90%血供来自肝动脉。由于起病隐匿,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进展迅速,确诊时大多数患者已经达到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治疗困难,预后很差,如果仅采取支持对症治疗,自然生存时间很短,严重地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采用的在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股动脉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在影像设备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治疗一方面阻断肿瘤血供,可以“饿死”肿瘤细胞,同时在肿瘤局部聚集高浓度的化疗药物,可以对肿瘤细胞发挥最大限度的杀伤作用,被公认为肝癌/肝恶性肿瘤非手术治疗最常用方法。它是非开腹手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其疗效已得到肯定。
肝血管瘤(HepaticHemangioma)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严格来讲其实是一种肝内的血管畸形,男女都可发病。根据其含纤维组织多少,可分为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因此俗称肝血管瘤。目前发病率为0.4%~20%,多好发于女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40~60岁是发病高峰。因多数没有症状而在体检时才被发现。临床根据肿瘤直径大小将肝血管瘤分为3级:小血管瘤(直径<5.0cm)、大血管瘤(直径为5.0-9.9cm)和巨大血管瘤(直径≥10.0cm)。根据肿瘤数目多少可表现为单发、多发和弥漫生长,以单发常见。根据肿瘤含纤维组织多少,可分为海绵状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以及毛细血管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肝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其原理是通过股动脉穿刺,将纤细的导管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精准送达供应肝血管瘤的动脉。随后,注入栓塞材料,阻断血管瘤的血液供应。失去充足血供的血管瘤,就像断了水源的“池塘”,逐渐萎缩变小,从而解除对肝脏及周围组织的压迫和潜在血管瘤破裂风险。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具有以下优势:1、创伤小: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与传统的外科开放手术相比,介入治疗仅需一个针眼就解决肝血管瘤问题,创伤小、恢复快。2、恢复快:由于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短。3、风险低:介入治疗技术成熟,风险非常低。4、适用范围广:对于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或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介入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案。5、成本相对较低:介入治疗相比传统手术,成本更低。6、对肝功能影响小:随着微导管等介入材料的发展,肝功能有时基本上不会受到损害,或只有一点点损伤,几天就恢复了。7、住院天数短:术后3到5天,很快就能出院。8、疗效确切:介入栓塞治疗能有效地使患者供血动脉末梢小分支闭塞,血管瘤纤维化,终止肿瘤生长,促使瘤体缩小,临床症状改善,达到治疗目的。9、可重复操作:对于需要多次治疗的患者,介入治疗提供了可重复操作的可能性。10、紧急止血或辅助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在肝血管瘤破裂时,介入治疗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可紧急止血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这些优势使得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在临床上被广泛接受,并成为治疗肝血管瘤的最主要方法之一。
有朋友要给孩子接种9价HPV疫苗咨询到我,我的意见是能不打就不要打。作为一个情商和智商都比较堪忧的人,我这个人很多时候说话总是很不中听。你打HPV疫苗的目的是什么?首先接种HPV疫苗不能完全预防和治疗HPV病毒,因为目前无法证明HPV疫苗对已感染疫苗所含HPV类型病毒的人群有预防疾病的效果。其次,接种HPV疫苗不能取代常规宫颈癌筛查,更不能取代预防HPV感染和性传播疾病的其他措施。说白了那对于个体,接种这玩意除了花钱增加了GDP承担了短期长期的不良风险还有什么用?用个非医学的理想型老百姓最朴素的观点看,一百多种HPV,你凭什么认只包含九种的疫苗就能达到预防一百多种的病毒?好使不好使都两说,就算是好使,又能好使多久?能管几年?那些砖家那些指南说的就一定都对吗?打完不管用还造成一堆不良反应的人还少吗?打了疫苗一样得预防HPV感染和性传播疾病,那还打个屁啊!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急症,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等特点,大量的呕血黑便如果不及时有效治疗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所以,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当内镜检查未能明确出血原因时,介入治疗可以帮助确定出血源并直接给予止血治疗。所以,当内科治疗无效:对于已经尝试内科保守治疗但无效的消化道出血患者,介入治疗可以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在吉大一院王大伟主任、李佳睿主任、中国医科大一院邵海波主任以及我们科孙主任的倡导之下,我们科以后也要开展远桡动脉穿刺了。作为主刀术者,我个人觉得穿刺难度尚可,技术本身没问题。顾虑就是有些需要反复多次介入治疗的患者,可能股动脉更合适。相较于股动脉入路,远桡动脉入路存在如下优势:①无需卧床,术后压迫时间短,仅需4小时即可。②出血并发症较少,血栓风险低。③在动脉灌注治疗期间,患者的手能够保持休息位,舒适度较高,便于管路管理。患者的心理压力小,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远桡动脉的不足之处在于:①管腔直径更细,约为桡动脉内径的80%。②动脉走行迂曲,穿刺失败率偏高。
患者女,92岁,高龄,多种疾病并存。省内异地患者,入院前三天在省内最权威三甲医院检查后明确下肢多发动脉狭窄及肢体远端多节段动脉闭塞,省内血管外科权威顶级专家给予指导诊疗方案,家里也遵医嘱执行,但入院前5小时突发下肢疼痛,不能耐受。周末节假日下午15点20左右入院,白班医生下完一级护理及部分相关检查后未行任何治疗交到夜班的我手里。夜班期间应用两种改善微循环针剂、口服抗凝、抗动脉硬化,患者自行5种口服止疼药(国产4种,进口1种)及入院后常规给予医保DRG不会罚钱酮铬酸肌注止疼未明显改善疼痛症状,这位高龄患者凌晨疼痛不能耐受终于崩溃了。半夜给主任喊过来做手术准备加上术前术后各种病例书写签字医嘱,感觉回到了二十年前刚读研究生的时候。鹏叔人到中老年,作为主刀术者,术中根据造影情况给予球囊扩张并留置溶栓导管,今天翻科室工作群看到主任说患者恢复良好,感觉到很欣慰。突然有了20年前第一次给一个晚期食管癌不能正常进食水患者下食管支架的往昔。一辈子都忘不了,那个老大爷;“孩子,叔不求别的,你让叔能吃个鸡腿喝几口酒就行。”我做到了。有个小插曲,课题的时候我是想做食道支架或者下肢支架的,但是我的导师帮我选的大咯血介入治疗,老师是对的。急性动脉血栓,顾名思义啊,肯定都是急性发作的,是指来源于心脏或动脉壁脱落的血栓或粥样斑块等栓子随血流向远端动脉流动,卡在口径比栓子小的动脉并堵塞管腔,导致肢体、器官和组织的缺血和坏死。痛!疼痛!剧烈的难以忍受的疼痛!栓塞部位会出现突发而剧烈的疼痛。(当天凌晨11点58分这个92岁高龄但头脑意识十分清晰的老太太直接跟我说:“求求你了大夫,你给我打点药让我去死吧!这辈子我活够了,我不怪你,让我死我也算享福了!”)急性下肢动脉血栓闭塞后对身体有什么严重危害?动脉血栓闭塞靶器官或肢体供血动脉后会迅速阻断栓塞靶器官,尤其是远端肢体的动脉血供,造成肢体缺血,短时间内引起肌肉、神经、皮肤等不可逆的坏死,随后大量的坏死组织产生的毒素播散到全身,引起全身酸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大脑意识的改变,最终威胁生命。急性下肢动脉血栓闭塞下肢动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大约有80%-90%的下肢动脉栓塞的栓子来源于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原因是房颤,随着动脉硬化患者发病率的增高,由冠心病导致的动脉栓塞比例在逐渐上升。(该老年女患,心房纤颤,心率最高196,血氧一度82)这类心房纤颤真的是很恐怖,这些年鹏叔处理过的肾梗死、肠系膜动脉缺血坏死下肢动脉闭塞很多都因此而起。又想起了导师王大伟先生曾经问过我们那届四个研究生一个问题,让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房颤的患者容易脑梗死。老师就是老师,一辈子都敬佩的人。)题尾题外话,那个夜班一宿未睡,身体真心承受不了。羡慕我们美女主任,身体是真好,白天黑夜咋干人家身体都能挺的住。也羡慕这个老年女患,儿女是真孝顺,舒兰外地,有事也真是全家都上,家风让人钦佩,百善孝为先,这样的家庭值得让人尊重。
有好朋友因周围朋友有乳腺Ca后今天行体检发现乳腺结节有些许的抑郁了,其实做完乳腺彩超发现的乳腺结节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类乳腺增生性疾病,该病的形成因素较复杂,纤维腺瘤、纤维囊性增生、乳腺癌等均可能导致乳腺局部结节组织形成。乳腺结节的发病率现在越来越高,大部分实性的乳腺结节主要是超声检查发现的低回声病灶,良性比较多,但也有一部分是乳腺癌,总的来说不到10%,对于大多数女生还是很安全的。那么,重点来了,引起乳腺结节的原因主要是什么?乳腺结节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多数学者普遍认为引起乳房结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内分泌失调:由于内分泌失调,患者的雌激素水平降低,可能导致乳房腺体受到影响,引起乳腺结节。2、乳腺增生症:乳腺增生症是指乳腺正常发育和退化过程失常导致的乳腺结构紊乱,也可能引起乳腺结节。3、乳腺炎:乳腺炎是指伴或不伴细菌感染的乳腺组织炎症,通常与乳汁淤积、细菌入侵等有关,也可能引起相关症状。除以上相对常见的原因外,还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的,例如乳腺纤维腺瘤、乳腺脂肪瘤、饮食习惯和情绪管理。发现乳腺结节怎么办?首先不要过分焦虑,乳腺结节分级随时不绝对,但是实际非常重要,对于大多数人群,报告上可能出现最多的是BI-RADS分级,那么BI-RADS分级又是什么?如何判断是否有恶性可能?BI-RADS是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的缩写,BI-RADS分级标准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的各种影像学检查。BI-RADS分级法将乳腺病变分为0~6级,一般来说,级别越高,恶性的可能性越大。3级及以下的诊断,大家可以舒缓心情,不要过度解读,定期复查就可以了。具体分级大家可以参考下图:以上内容部分精华引自: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年版)
首先,腰间盘退行性改变是腰椎间盘膨出和突出的基本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腰椎纤维环和髓核含水量逐渐减少,椎间盘变薄,结构松弛,弹性降低,积累损伤是椎间盘变性的原因,膨出是椎体纤维环有部分破裂,而表层完整,髓核在压力的作用下向椎管四周均匀膨胀。腰椎盘突出多数是在劳动或体育活动腰部遭受扭闪和撞击、抬重物用力过猛、过度劳累等受伤而引起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口脱出,刺激或压迫脊髓神经根而产生腰臀腿疼痛。椎间盘的膨出是指髓核并未突破纤维环,但使纤维环向外膨隆,膨出的部位导致对周围神经纤维和脊神经根产生了压迫,但部分可能尚未引起局部炎症,所以部分腰椎膨出的患者没有临床症状。但是,当膨出的部分压迫脊髓硬膜囊的时候,这部分患者可能就会出现相应神经水平面的临床症状。而椎间盘突出是髓核已经突破了部分纤维环,向外压迫神经根,所以,腰椎间盘突出是腰椎间盘膨出的进一步发展,也可以理解成腰椎间盘膨出是最轻的腰椎间盘突出。那我们应该怎么避免腰椎间盘膨出或者突出的发生风险呢?1.改正站姿坐姿:不良的站或坐姿势会造成椎间盘受力不均匀,进而导致腰椎间盘退变的发生,建议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站或坐姿,胸部挺起,腰部要平直,不要久站或久坐,不要将同一姿势保持很久。2.提重物不要直接弯腰:提重物时,人们不可避免的弯腰,但为了预防腰椎间盘突出,尽量的不要弯腰拿物体,可以蹲下拿到物体后再缓慢的起身,避免损伤腰部,这主要是因为腰4-腰5及腰5-骶1椎间盘比较容易活动,并且承受的压力也最大,最容易受到损伤。
患者男,74岁,在心内科应用包括利尿剂在内的3种降压药后收缩压仍无法控制到190mmHg以下。入院肌酐193.3umol/L、尿素16.65mmol/L。CTA提示左肾萎缩无动脉显性,右肾动脉狭窄超过95%。临床上肾动脉狭窄引发高血压患者肾衰的患者很多,但是能拖到一侧肾脏完全萎缩坏死,一侧肾动脉狭窄超过95%委实少见。该患继续内科保守治疗血压控制差、肾功持续衰竭,怎么办?→_→微创介入球囊扩张成型+肾动脉支架植入: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在高血压人群中患病率约为1%~3%。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PTRA)和肾动脉支架植入术(RenalStenting)目前已广泛肾动脉狭窄的治疗。→_→肾动脉狭窄导致高血压的机理:肾动脉狭窄引起高血压的机理是:肾动脉狭窄,造成肾脏组织缺血,血流灌注不足时分泌肾素增加,从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_→肾动脉介入治疗过程: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局麻后穿刺股动脉并置入血管鞘。于患者的第1腰椎处放置猪尾导管行腹主动脉造影明确患者的肾动脉开口以及狭窄的情况。然后通过Cobra导管,进而选择肾动脉造影,从而使狭窄的程度、狭窄的部位、长度以及狭窄段两端正常RA的管腔直径得以明确。利用专用导丝和导管将选好的球囊和支架送到发生病变的位置,球囊扩张后准确释放支架。→_→介入治疗适应证为:①心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肺水肿或急性冠脉综合征)伴重度高血压。②顽固性高血压(至少使用包括利尿剂在内的3种降压药最大耐受剂量不能控制血压或无法耐受降压药物)。③慢性肾脏病伴缺血性肾病,肾小球滤过率(eGFR)<45ml/min或无法解释的全肾缺血(双侧重度肾动脉狭窄或孤立肾伴单侧重度肾动脉狭窄)。其中目前推荐的肾血运重建术的唯一的I类标准只有复发性肺水肿。
患者为我科管床医生收治的一名本院家属,高龄且经济条件受限,只有磐石某私人医院近期彩超,无入院后术前影像学检查,缺少自己擅长的CT或者核磁检查,所以今日行彩超引导穿刺前没有明确周围解剖关系。肾盂源性囊肿和单纯肾囊肿对肾脏的影响不同,虽然治疗过程很顺利,但留下诊断遗憾。理论上肾盂源性囊肿增强CT排泄期扫描囊腔后壁可见对比剂密度影,延迟1到两小时扫描,囊腔内充盈造影剂,理论上冠状位重组肯定可见管状影与肾盂相连。然而因为患者经济条件受限这些检查通通皆无。总结整理资料如下,大家共同学习:肾盂源性囊肿也称为肾盂肾盏囊肿或肾盂肾盏憩室,是位于髓质与肾盂肾盏相通的先天性囊肿。囊肿内壁覆盖有尿路上皮,有尿液分泌,处理起来相对麻烦,并且由于解剖关系靠近肾盂,因此可以压迫肾盂、肾盏引起肾积水,所以手术出血风险高,术后漏尿感染风险高;而且肾盂囊肿可能与临近肾盂相通,因此硬化处理又必须慎之又慎,以防囊内硬化剂漏渗至正常肾盂内造成肾盂不可逆损伤。肾盂源性囊肿根据解剖部位分两型:1型表现为囊肿体积娇小,位于肾脏两极。常见于上极,肾盏背后的上方,与肾盏相通。2型表现为囊肿体积较大,位于肾脏中部,直接与肾盂或肾大盏相通。多数学者认为,肾盂源性囊肿是先天性疾病,系在胚胎发育早期输尿管芽发生多次分支,形成原始肾小盏,此后逐渐萎缩合并,如原始肾小盏在此过程中脱漏则形成囊性扩张,儿童与成人的发生率接近也说明为先天性。该病临床表现如下,囊肿单个发生,以右肾多见、双肾发生者少见,直径为0.5到5.0厘米。1型较典型多成椭圆形于小盏有一定的距离,颈部如因故闭塞、侵蚀,便可激发感染形成脓肿或导致慢性肾盂肾炎。2型一般较大,肾盂肾盏或被压迫变形、移位或不显眼,患者可出现肾区疼痛、血尿反复泌尿性感染,并发感染时血尿会显著加重。有学者认为肾盂源性囊肿是介入治疗的禁区,因为硬化风险高,容易造成患者肾损害。但是从个人临床经验看,掌握好穿刺部位和硬化剂量,肾盂源性囊肿抽吸硬化属于安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