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只带检查报告单就给医生看。因为报告的文字有局限性,不能明确看到病灶周围的情况。如果连结节的具体情况都不知道,肯定回答不了病人问的吃什么药有用,怎么治疗才有效。2、检查肺结节要做1mm的薄层CT,这样才能看到结节的更多信息。3、复查肺结节建议在同一家医院做,减少误差,也便于对比结节的变化。4、看片子一般有电子版图像最好,这样的话会更清晰、更全面、更准确。5、不是越贵的检查越好,小结节不用做增强CT,普通的薄层CT就够用。6、首次发现结节不要恐慌和焦虑,因为恶性的几率也没有那么大。7、大家一定要在真正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处理或医疗建议。
会诊并通过影像在手术前精准诊断的胸部少见病例https://www.xyeyy.com/655/658/668/content_64115.html
所谓的肺结节,就是做胸部CT检查时发现的肺部里密度增高的结节。肺结节不是某种固定疾病的诊断,而是一个影像学上的定义。主要是指影像学表现为直径≤3厘米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肺部阴影。为何身边越来越多的人都查出了肺结节呢?是大家的健康水平集体下降了吗?其实,不是肺部有结节的人越来越多了,而是随着这些年高分辨率CT的普及,以及大家对于体检的重视、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时就发现了肺结节。尤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人为了排查新冠肺炎做了胸部CT检查,意外发现了肺部结节。有些人拿到体检报告时,担心这是肺癌前兆,心态都“崩了”!仿佛已经看见了自己呼吸困难的样子,连后事怎么交代都想好了。停停停!在还没有搞清楚这个病是什么原因的时候,可不能自乱阵脚。其实肺结节也有良性、恶性之分。先来一组数据,给大家吃个“定心丸”:有研究指出,我国正常人群体检肺结节检出率为20%~40%。肺结节不等于肺癌,90%的肺结节是良性的。虽然肺结节的病理原因尚不清晰,但很大一部分跟我们的年龄增长、衰老有关系,是一个正常现象。大概90%以上都不需要处理,真正恶性的比例还是很低。不用过度焦虑,但也别大意。在临床上,70%的肺癌在确诊时就已经到了中晚期,中晚期肺癌已经过了最佳治疗期,失去手术治疗机会,肺癌预后极差,我国肺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16.1%。所以防止肺癌悲剧的根本方法就是早发现早治疗,把肺癌恶魔扼杀在摇篮里。因此,发现肺结节后,第一时间带上详细的影像资料及病史到医院就诊,接受进一步检查或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复查。不是所有的健康故事都要很悲伤,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主动一点把握“故事的走向”。肺结节也是,只要早发现、早干预,就一切都好说!刚才我们说到了,当发现肺结节之后,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做更详细的检查,包括肿瘤标志物等。低剂量CT检查发现的肺结节,经过PET-CT筛查考虑是肺癌的,80%都是早期肺癌。而早期肺癌的根治率也很高,一般不需要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等后续治疗。如果肺结节能确诊是良性,一般是不需要手术的,只有恶性才考虑手术,如果是感染性结节以抗感染治疗为主。重点来了:对于6毫米以下的结节,可以不用常规随访;对于8毫米以上的实性结节和6毫米以上的磨玻璃结节,建议定期随访观察。在初次检查时发现1cm以上结节,且评估为高危结节,肺癌可能性大时,可考虑及时外科切除。肺结节在随访过程中,大小明显增大了(一般最大经较第一次发现增大2毫米)或磨玻璃结节密度较前明显增加了,也需要及时就诊外科评估外科手术指征。最后,我想说的是:想要从根源上减少晚期肺癌的发病率,就需要对肺结节做好管理,养成定期检查的习惯。特别是40岁以上的,有肺癌家族史或吸烟的人群,建议每年都做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千万不要怕麻烦,这是保护自己身体健康最低成本的办法。如果你或者身边的家人朋友,在体检时发现了肺结节,不要慌,根据医生的建议去做检查、定期随访或者手术,一点都不耽误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