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工作近20年来,感受到许多患者到医院就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包括自己的疾病应该到哪个科室就诊、怎样找到合适的医生、如何减少排队等待时间等等。事情很多,我想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尽微薄之力,给大家提供些我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借助“好大夫”这个平台发表,希望能帮助到一部分患者,也希望能有助于医患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今天,我介绍一下如何到医院看病。说起到医院看病,似乎很容易,有不舒服或者检查出问题,到医院挂个号就能看病了,很简单。但其实还是有很多学问的。1、首先,大家到医院,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看哪个科室?疾病有万千种,而具体的一个医生不可能啥病都能看。对于初次就诊的患者,如果你不知道该看哪个科室,最简单的方法是到医院的挂号的地方,或者门诊大厅,找“预检”的服务人员。一般大点的医院,会在挂号大厅或门诊大厅,设置“预检”服务台,服务人员一般是在门诊工作多年的护士,90%的疾病,她们能告诉你该看哪个科室; 少数情况下,预检的服务人员也确定不了你该看哪个科室,或者你到了医生那里,医生告诉你应该看别的科室。你或许有些不满,白跑了,白排队了。这时请你理解,少数情况下我们做医生的,一开始也不知道您的问题该看哪个科室。比如,腰痛这个常见的问题,可能的原因有多种: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引起的,泌尿外科看;腰椎的问题,骨科看;妇科炎症引起的,归妇科;等等。但您初次就诊,还无法确定哪个原因,预检的工作人员一般会根据您的描述,首先让您去负责“最可能导致腰痛疾病”的科室就诊,这里面就会有误差。医护人员只能尽可能减少这种误差,但实在无法避免。 这里还要说一下,预检工作其实对业务要求还是很高的,对多种常见疾病都要有了解,内科、外科、妇科等。作为医院的窗口部门,责任不小。2、到了具体科室,您难免要排队等一些时间。在您等待医生接诊的时间里,您也需做些准备,才能跟医生很好配合,尽快解决您的问题。首先,医生需要了解您的病情。在等待医生接诊时,您可以把您的情况稍微回忆一下:您的不舒服有多长时间了?这种不舒服是持续存在还是偶尔出现?日常生活中,哪些情况会加重这种不舒服,抑或减轻这种不适?您有何特殊生活习惯?有没有诸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是否长期服用药物?以前有没有类似不舒服发生?以前是否遇到过药物过敏、或对哪类食物过敏?您把思路理清楚了,可以帮助医生做出尽量准确的病情判断,也减少了就诊时间。其次,如果您以前做过检查、化验,也请您就诊前都带好,如果能把这些检查、化验按照时间的顺序整理好,对您自己向医生说明问题更是帮助很大。第三,如果您长期服用药物,最好把您服用的药物写在一张纸条上,写明药物名称、怎样服用,服用多长时间了。如果您不会写或不愿意写那些奇怪拗口的药物名字,带上药盒给医生看看也是很好的方法。3、医生接诊后,如果病情比较简单,根据您提供的情况、以前的检查、化验可以明确病情,医生会给您处理意见。如果给您药物治疗,您一定要问清开了几种药,到药房取药时可以核对一下,以免差错。药物的服用方法,药房在发药时一般会用一个小条贴在药盒上,写明一天服用几次,每次几粒或几片。如果您没有发现指导您服用方法的小条,您可以向就诊的医生或药房窗口人员询问,避免服用错误。如果医生接诊后,告诉您要进一步检查、化验,您则需要向医生问清检查、化验的地点,您何时能拿到检查结果,何时再找医生进一步看结果、复诊。这些问题,您也可以到门诊大厅服务台、甚至预检的地方询问,一般会得到需要的信息。我们在医院里工作,经常在门诊遇到拿着各种化验单、检查单询问到哪里做的患者。我们医院还发生过,因为一个穿白大衣的工作人员不知道患者该去哪里检查而遭到患者殴打的极端事件。发生这样的事情,可能我们医院工作人员态度问题,也可能他的确不知道情况。医院里,特别是大医院,穿白大衣的人不一定对医院情况都了解,医院里有见习医生、实习医生、进修医生,即使是在医院工作多年的医生,有时候对他业务范围以外的检查、化验也不是很了解。为避免这种不幸事件,也为了您就诊顺利,您最合适的方法是向您的接诊医生、门诊大厅服务台人员询问这些问题,而不是见到个穿白大衣的人就问,也省得惹您不痛快,对大家都好。
肾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每20个人中,就有一个可能会患肾结石。在肾结石诸多治疗方式的选择上,需要权衡各种治疗方法的利弊才能找到一种最适合的治疗方法。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正被日益兴起的微创技术所替代。微创手术的特点,创伤小,恢复快,针对性更强。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输尿管软镜以及后腹腔镜手术。上述这些治疗方法都是可以选择的,但是根据结石在肾脏内的具体位置,应该选择最微创和最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治疗方式。 对于直径≤20mm或表面积≤300mm2的结石,ESWL由于其无创、低并发症、无需麻醉的优点而成为治疗这一类型肾结石的标准治疗方法;而对于体积较大的结石,ESWL多次反复治疗虽然也能够成功碎石,但采用PCNL能更快更有效的碎石。
尿频、尿急、排尿不畅等下尿路症状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切身感受,最为患者本人所重视。由于患者对排尿症状的耐受程度不同、主观认识存在差异,下尿路症状及其所致生活质量的下降是患者寻求治疗的主要原因。因此,下尿路症状以及生活质量的下降程度是治疗措施选择的重要依据。目前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法有等待观察、药物治疗、微创疗法和手术疗法四种。有症状的患者,可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评分、前列腺体积、残余尿、尿流率、血清PSA值及是否有前列腺增生的并发症,来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有症状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并不都要采用药物治疗或施行手术,因为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发生的原因复杂,是多因素造成的。在临床上,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病情并非都是逐步加重,有不少患者症状长期无变化,也不发生前列腺增生的并发症,有些患者症状会自然缓解,有的甚至完全消失。经过长时间的随访,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只有少数可能出现尿潴留、肾功能不全、膀胱结石等并发症。因此,对于大多数前列腺增生患者来说,等待观察可以是一种合适的处理方式,特别是患者生活质量尚未受到下尿路症状明显影响的时候。等待观察是一种非药物、非手术的治疗措施,包括患者教育、生活方式指导、随访等。等待观察适用于下尿路症状轻微(IPSS评分≤7,或症状已达中等程度以上(IPSS评分≥8),但生活质量尚未受到明显影响的患者。
前列腺增生症的症状是随着前列腺增生的发展而逐渐出现。早期因膀胱功能性代偿而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加重而出现各种症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和梗阻症状。膀胱刺激症状有尿急、尿频、夜尿和急迫性尿失禁等。逼尿肌不稳定是引起膀胱刺激症状的主要原因。梗阻症状有排尿踌躇、费力、排尿时间延长、尿线变细、尿流无力、间断性排尿、尿潴留及充盈性尿失禁等。1)尿频:前列腺增生早期最常见的症状是尿频,且逐渐加重,尤其是夜尿次数增多。引起尿频的原因早期是由于膀胱颈部充血刺激引起,后期是由于增生前列腺引起尿道梗阻,使膀胱内残余尿增多、膀胱的有效容量减少所致。此外梗阻诱发膀胱逼尿肌功能改变、膀胱顺应性降低和膀胱逼尿肌不稳定使尿频更明显。2)进行性排尿困难:主要表现为排尿起始缓慢、排尿断续、射程短、尿线细小、终末滴沥、排尿费力、分段排尿及排尿不尽等。 3)尿失禁:晚期前列腺增生症膀胱残余尿量不断增加。当膀胱内积存大量残余尿时,由于膀胱过度充盈膨胀,膀胱内压力增高至超过尿道阻力后尿液可随时自行溢出,称充盈性尿失禁。4)急性尿潴留:在排尿困难的基础上,如有受凉、饮酒、劳累等诱因而引起腺体及膀胱颈部充血水肿时,即可发生急性尿潴留。患者膀胱极度膨胀,下腹胀痛,尿意频繁但不能排出尿液,辗转不安、难以入眠。 5)血尿:前列腺增生组织表面常有静脉血管扩张充血,破裂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无痛性肉眼血尿。出血量不等,多为间歇性,偶有大量出血,血块充满膀胱,须紧急处理。前列腺增生导致的血尿应与膀胱内炎症、结石及肿瘤等原因导致的血尿进行鉴别。 6)肾功能不全症状:晚期由于长期尿路梗阻而导致两肾功能减退而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贫血等。 7)其他症状:由于长期排尿困难而导致腹压增高,可引起或加重痔疮、脱肛及疝等。
前列腺增生症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不但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会持续存在和逐步加重,还可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以下几种:1)急性尿潴留:大量尿液存留在膀胱内,患者有明显的尿意,但不能自行排出,非常痛苦。需急诊留置导尿管以排出膀胱内尿液;2)尿路感染:膀胱不能完全排空尿液,有残余尿。尿液是良好的细菌培养基,细菌容易生长,引发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者比不是前列腺增生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机会高得多。3)膀胱结石:因为膀胱里残余尿长期存在,尿中盐类结晶易沉积形成结石。膀胱内形成结石后,又容易滋生细菌导致尿路感染。两者相互促进,加重前列腺增生的症状和并发症。4)血尿:前列腺增生引发血尿的原因如前所述。尿路感染、膀胱结石都会促进血尿的发生。5)肾积水和肾功能损害:前列腺增生所致的尿路梗阻长期得不到纠正,膀胱逐步失去代偿功能,发生慢性尿潴留而进一步使上尿路梗阻、积水。肾积水持续存在影响肾脏功能,肾脏功能损害到严重的程度后便会发生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6)痔疮、疝气:因为前列腺增生导致排尿阻力增大,用力排尿时腹腔内的压力升高,长此以往,就会容易形成痔疮和疝气。7)由于长期尿路梗阻和尿频、排尿困难,造成患者严重心理负担及精神紧张,影响患者的休息和生活,加之前列腺增生大都发生于中老年人,这样就更易诱发患者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病等一系列疾病,进而危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名医与您谈疾病丛书》第一版出版后,《前列性疾病》一书一度得到市场热捧,成为畅销书。即将隆重再版上市了。感谢大家的支持!我将一如既往得尽心尽力为大家提供专业帮助。我也将陆续就书中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在网站上,跟大家做一个系列交流。
由于前列腺癌缺乏特异的症状,因此难以早期发现,我国绝大多数诊断的前列腺癌已属于中晚期,失去根治手术的机会。 前列腺癌患者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前,大多数都会出现前列腺特异抗原(PSA,prostatic specific antigen)的升高。前列腺癌多发于老年男性,因此,对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定期进行PSA检查,可有助于早期发现前列腺癌。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制定的《前列腺癌诊疗指南》建议:50岁以上,有排尿症状的男性,应每年检查PSA。 对于任何的PSA异常,皆不可掉以轻心,都要进一步检查。对于出现可疑症状的老年男性,尽快到泌尿专科医生就诊,进行PSA和肛门指诊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前列腺癌常表现为前列腺质地坚硬的结节;前列腺的MR检查或经直肠超声检查,也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可疑的病变。 前列腺癌的确诊还要依赖前列腺癌的活检,对于任何怀疑前列腺癌的患者,及时进行系统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是早期确诊前列腺癌的重要一步,有些人甚至经过多次穿刺活检方可确诊。有患者担心前列腺穿刺活检可能导致感染、出血问题,或讳疾忌医而贻误诊断,是非常令人痛惜的。其实,目前前列腺穿刺活检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检查方法,虽然仍有一定的创伤性,但只要进行充分的穿刺前、后的准备和处理,安全性是很高的。 尤其需要说明的是,要确诊前列腺癌,必须经前列腺穿刺活检获得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确诊,这是绕不过去的确诊手段,是任何其他检查,包括磁共振、CT等所不能替代的。
(本文原为本人为专业杂志写的有关前列腺癌的述评,在此贴出,希望对读者了解前列腺癌有帮助。孙晓文)一、世界范围内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及中国目前的主要问题2008年,全球约有89.9万新发前列腺癌病例和25.8万前列腺癌死亡病例,分别位列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和死亡率的第六位[1]。随着世界人口总数的增长和老龄化趋势的加重,预计2030年时,前列腺癌的年新发病例数可达170万,因前列腺癌导致的死亡病例可达49.9万[1]。前列腺癌发病率的地区差异很大,北美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前列腺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亚洲地区是低发病率地区。2002年,中国前列腺癌的标化发病率为1.6/10万,远低于美国的124.8/10万[2]。虽然地区间前列腺癌发病率的差异较大,但是近30年来前列腺癌发病率在大多数国家都有明显的升高。国内部分发达地区的前列腺癌发病率也迅速升高,上海1997年~1999年的发病率较1985年~1987年增加了3.5倍,2000年的发病率更是达到了7.7/10万,超过膀胱肿瘤,位列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第一位[3]。虽然美国和中国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差异显著(78倍,2002年数据),但前列腺癌死亡率的差别要小得多(16倍,2002年数据)。肿瘤死亡率和发病率的比值是反映肿瘤致死性的指标。虽然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世界前列,但死亡率与发病率的比值低于中国等亚洲国家且仍在逐渐降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这是因为在美国,由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的广泛检测以及公众对前列腺癌认知度高,其前列腺癌患者中75%仅有PSA的升高就被明确诊断,91%的患者为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适合手术或放疗等可能根治前列腺癌的方法进行治疗,所以治疗效果较好,死亡率明显降低。90年代以来,美国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到90%以上。而国内大部分患者是以尿路梗阻或骨痛等前列腺癌较为晚期的症状出现后才就诊,就诊患者PSA中位数为46.1ng/ml[4]。由于大部分患者病变已为晚期,治疗效果不佳,长期预后较差。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对于提高前列腺癌治疗效果,减少因为前列腺癌导致的患者死亡十分重要。二、前列腺癌的筛查和早期发现肿瘤筛查是早期发现肿瘤的有效手段。对于前列腺癌,筛查是否能降低其导致的患者死亡?2009年发表于同一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两篇文章,报道了两项前列腺癌筛查对患者死亡率影响的大型研究的结果。在美国所进行的PLCO肿瘤筛查研究(Prostate, Lung, Colorectal, and Ovarian (PLCO) Cancer Screening Trial),共有10个中心的76693名男性参与。参与者被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每年接受一次PSA检测和肛门指诊检查,另外一组仅进行常规保健措施。经过7年的随访,结果显示前列腺癌所导致的死亡率较低(筛查组为2.0/万,对照组为1.7/万),筛查组和对照组的前列腺癌特异性死亡率无明显差异[5]。在同一期杂志上,同时报道了在欧洲所进行的ERSPC(European Randomized Study of Screening for Prostate Cancer (ERSPC))研究的结果。该研究的目的,也是探讨基于PSA检测的前列腺癌筛查对患者死亡率的影响。这项研究包括了欧洲七个国家、年龄在55~69岁的162243名男性。参与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平均4年接受一次PSA检测,另外一组不进行PSA检测。随访9年后,研究结果显示,基于PSA检测的前列腺癌筛查,可以使前列腺癌特异性死亡率降低20%[6];随访至11年时,筛查组前列腺癌特异性死亡率的降低进一步明显,为21%[7]。为什么两项类似的研究,所得出的结果不一致?通过对两项研究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者发现,在PLCO研究中,本来不应该进行PSA检测的对照组中,有40%的研究参与者在研究进行的第一年中接受了PSA检测,研究进行到第六年时,对照组中接受PSA检测者的比例上升到52%。其次,在PLCO研究中,有指征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研究参与者中,仅有约半数真正接受了穿刺活检。另外,两项研究的参与者数量、随访时间、具体筛查措施、穿刺活检标准等的不同,也对研究的结果造成了影响。因为ERSPC研究方案的具体执行较为严格,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ERSPC研究的结果较PLCO的结果更为可信,即基于PSA检测的前列腺癌筛查可以降低前列腺癌导致的患者死亡。同时,正如ERSPC研究者所指出的,虽然基于PSA检测的前列腺癌筛查可以降低前列腺癌特异性死亡率,但这种降低的代价也十分明显:每减少1名前列腺癌患者的死亡,约有1410人需要接受前列腺癌筛查,48人需要接受前列腺癌的治疗。正因为代价巨大,且不同患者的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差异显著,筛查发现的临床隐匿性前列腺癌存在过度治疗的问题,因此对于是否应该在人群中推广基于PSA检测的前列腺癌筛查,学者间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共识。但应该强调的是,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特别是在目前我国临床发现的前列腺癌多为晚期,丧失了根治性治疗机会的情况下,仍是医务工作者,特别是从事泌尿外科专业的临床医生所要致力提高的重点工作之一。直肠指诊联合PSA检测是目前公认的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最佳的初筛方法。而PSA作为单一检测指标,与直肠指诊比较具有更高的前列腺癌阳性诊断预测率,同时可以提高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的诊断率和增加前列腺癌根治性治疗的机会。对于PSA检测的时机,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提出了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具体建议:对50岁以上有下尿路症状的男性进行常规PSA检测和直肠指诊检查,对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人群,应该从45岁开始定期检查、随访[8]。 三、降低前列腺癌的死亡率,关键是提高高危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降低前列腺癌所导致的患者死亡,无疑是前列腺癌治疗的主要目的之一。但是否所有的前列腺癌都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答案是否定的。不同患者前列腺癌的具体生物学行为复杂,有些前列腺癌发展缓慢,患者终生不受前列腺癌的影响,与前列腺癌“和平相处”。有些前列腺癌则恶性度高(高危前列腺癌),发展迅速,很快导致尿路梗阻、骨转移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关键是发现和区分出高危前列腺癌,对其采取积极的治疗和严密的随访。但怎样才能区分出高危前列腺癌呢?或者说,我们应该依据哪些具体标准判定患者的前列腺癌是否属于高危类型?截止目前,高危前列腺癌的定义尚无国际上统一的标准,但有不同的学者、学术组织根据PSA水平、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等标准,提出了大体相似又略有差异的关于高危前列腺癌的判定标准(表1)。学者或学术组织 定义D’Amico et al PSA≥20ng/ml或GS 8-10或临床分期≥T2cAmerican Urological Association PSA≥20ng/ml或GS 8-10或临床分期≥T2c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PSA≥20ng/ml或GS 8-10或临床分期≥T3或任意 以下指标中的两项:T2b/c,GS 7,PSA 10-20ng/ml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 PSA≥20ng/ml或活检GS 8-10或临床分期≥T3a发现高危前列腺癌后,怎样治疗才能获得好的治疗效果呢?目前前列腺癌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三大类:根治性手术、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经过长期研究和临床随访,学者们发现,针对高危前列腺癌,单纯一种治疗手段都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高危前列腺癌,通常采取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的手段。多项研究发现,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比单独应用放疗或内分泌治疗,患者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和总生存率都有提高[9,10]既往对于高危前列腺癌,多数学者认为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不佳。因为这些患者手术后,切缘阳性、盆腔淋巴结转移、复发转移的可能性较高,且手术难度较大,所以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仅作为“可选择”的治疗方式之一,在高危前列腺癌患者治疗中应用不广泛。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以根治性手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为主的综合治疗获得的治疗效果并不比放疗差。目前尚未有随机对照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比较放疗与根治性手术治疗高危前列腺癌的效果差异。但设计严谨的前瞻性病例研究发现,对于高危前列腺癌,以根治性手术为初次治疗手段的患者与初次治疗采用放疗者比较,肿瘤远处转移和死亡率都较低,尽管差异的绝对数值并不大[11,12]。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可有效治疗高危前列腺癌。在手术经验丰富的治疗中心,此种手术的并发症并不明显增多。施行根治手术时,需要同时进行扩大的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严密随访。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时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果盆腔淋巴结有转移,是否继续完成根治术?针对这个问题,尽管没有高级别的询证医学证据作为答案依据,传统观点认为存在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根治性手术对患者的长期生存无益,因此不主张继续施行根治术。但近来也有研究数据表明,针对这类患者,继续完成根治手术者,其远期生存可能有益。Engel等回顾性分析一组盆腔淋巴结存在肿瘤转移患者的资料,发现继续完成了根治手术的患者5年和10年的总生存率可达84%和64%;因为发现盆腔淋巴结存在转移而放弃手术者,其5年和10年总生存率降低到60%和28%[13]。 四、小结在世界范围内,中国仍是前列腺癌发病率相对较低的地区,但发病率的绝对数值呈现快速升高的趋势。采用基于PSA检测的方法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是临床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措施。发现前列腺癌后,进一步区分出高危前列腺癌,针对不同的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综合应用根治手术、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等治疗手段,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根治手术作为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应该更广泛地应用于高危前列腺癌患者,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高危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
今天看门诊,照例忙了一天。 一位大学的教授,4年前就发现PSA升高,但一直没有重视,直到1个月前,PSA上升到了42,才到上海的一个三级医院进行了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了前列腺癌。但此时磁共振显示,前列腺癌已经突破了前列腺包膜。骨扫描没有发现转移。老教授很着急,希望我给他手术治疗,但他的情况已经是属于局部进展期的高危前列腺癌,手术效果不是很理想了,建议他首选考虑内分泌联合放疗。 这样的患者门诊经常遇到,不重视PSA的升高,或惧怕前列腺穿刺活检而耽误了病情。其实,前列腺穿刺活检没有那么可怕,我们每年前列腺穿刺活检200例以上,准备充分,也只有1~2例有发烧现象。所以还是发现PSA升高及时按照规范进行进一步活检,否则延误了治疗时机真是可惜。
前列腺大不一定是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是一个病理学名词,以前列腺间质及上皮细胞增生为其特征。组织学的前列腺增生可以只表现为显微镜下的增生而不导致前列腺体积的改变。某些前列腺的其他疾病,例如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因前列腺管及其周围间质组织充血、水肿,前列腺小管和腺泡膨胀,临床上直肠指诊或B超检查可发现前列腺肿胀增大,但这种前列腺体积的增大并非是前列腺间质及上皮细胞增生导致,所以不是前列腺增生。另外,因为个体差异的原因,就如每个人高矮、胖瘦不同一样,男性前列腺的大小也存在差异。不能机械地看待前列腺的大小,一定要结合年龄、是否对身体造成影响、是否存在其他疾病等多方面综合的对待前列腺大小的问题,不能简单地认为前列腺体积大就是前列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