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准日期与基本信息-核准日期:2024年4月24日-通用名称:玛伐凯泰胶囊-商品名称:迈凡妥(CAMZYOS)-英文名称:MavacamtenCapsules-汉语拼音:MafakaitaiJiaonang 成份与性状-活性成分:玛伐凯泰-化学名称:6-[[(1S)-1-苯乙基]氨基]-3-丙-2-基-1H-嘧啶-2,4-二酮-分子式:C15H19N3O2-分子量:273.33-辅料包括凝胶二氧化硅,甘露醇等-性状:内容物为白色至类白色粉末 适应症-适用于治疗NYHA心功能分级II-III级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CM)成人患者 规格-2.5mg、5mg、10mg、15mg 用法用量推荐起始剂量-起始剂量:成人患者的推荐起始剂量为2.5mg,口服,每日一次。-服用方式:胶囊应整粒吞服,可以随餐或不随餐服用。治疗监测在治疗期间,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HCM症状、超声心动图评估的Valsalva动作激发的左心室流出道(LVOT)压差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剂量调整剂量调整:根据监测结果,谨慎进行剂量调整,以达到适当的目标ValsalvaLVOT压差,同时保持LVEF≥50%并避免心力衰竭症状。每日一次给药稳态-药物水平和治疗效果稳态:每日一次给药需要数周才能达到药物水平和治疗效果稳态。-代谢的遗传变异和药物相互作用:代谢的遗传变异和药物相互作用可引起大的暴露量差异。个体化维持剂量-每12周评估:一旦达到个体化维持剂量,应每12周对患者进行一次相关评估。治疗起始前的检查-LVEF评估:在起始治疗前,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LVEF。对于LVEF<55%的患者,不得起始本品治疗。治疗起始和剂量上调-起始治疗:应在治疗起始后4周和8周对患者进行评估。 -第4周访视:如果ValsalvaLVOT压差<20mmHg,患者应暂停治疗。如果ValsalvaLVOT压差≥20mmHg且LVEF仍≥50%,则维持2.5mg每日一次。 -第8周访视:对于第4周暂停2.5mg治疗的患者,应继续暂停给药至第12周(如果LVEF≥50%且第8周时未见安全性问题,可考虑重新开始2.5mg治疗)。对于接受2.5mg剂量治疗的患者,如果LVEF仍≥50%,则维持2.5mg每日一次。维持治疗-第12周访视:在起始治疗后12周评估患者的应答情况,包括基于超声心动图评估LVOT压差和LVEF。 -剂量上调:对于LVEF≥55%且ValsalvaLVOT压差≥30mmHg的患者,可上调一个剂量水平(例如,从2.5mg上调至5mg)。每次剂量上调后4周均需进行随访访视。 -维持当前剂量:如果患者的LVEF在50%至55%之间(不考虑ValsalvaLVOT压差),或患者的LVEF>55%且ValsalvaLVOT压差<30mmHg,则患者应维持其当前剂量。中断和重新启动治疗-LVEF<50%:如果在任何一次访视时患者的LVEF<50%,则应中断治疗4周,直至恢复至LVEF≥50%。有关本品中断、重新启动或终止的方案,遵循中断流程。漏服或延迟给药-补服:如果漏服,应尽快补服,下一次计划剂量应在次日的常规时间服用。不应在同一天进行两次给药。 警告与注意事项-心力衰竭风险:可降低LVEF,导致心力衰竭-LVEF监测:治疗前和治疗期间需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禁忌:LVEF<55%的患者不建议使用-药物相互作用:与某些细胞色素P450抑制剂或诱导剂合并用药可能增加心力衰竭风险 禁忌-禁止与中效至强效CYP2C19抑制剂或强效CYP3A4抑制剂合并使用-禁止与中效至强效CYP2C19诱导剂或中效至强效CYP3A4诱导剂合并使用 【不良反应】:-心力衰竭-头晕:玛伐凯泰组27%vs.安慰剂组18%-晕厥:玛伐凯泰组6%vs.安慰剂组2%-室内传导障碍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期:基于动物试验数据,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哺乳期:尚不清楚是否存在于乳汁中,建议权衡母乳喂养的获益与风险 儿童用药与老年用药-尚未确定儿科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老年患者(≥65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药代动力学与年轻患者相似 药物相互作用-玛伐凯泰主要经CYP2C19和CYP3A4酶代谢,与这些酶相互作用的药物可能影响其暴露量 药物过量-人体用药过量经验有限,过量可能导致心搏停止。接受25mg剂量水平治疗的8例受试者中有3例出现LVEF降低20%或以上。 临床药理-药效学:降低LVOT压差,减少LVEF降低-药代动力学:在1mg至15mg剂量范围内,暴露量增加与剂量成比例-吸收:口服生物利用度至少为85%,达峰时间为1小时-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7%-98%-消除:终末t1/2随CYP2C19代谢状态不同而改变。在CYP2C19正常代谢者中,玛伐凯泰终末半衰期为6-9天,在CYP2C19慢代谢者中延长至23天。-代谢:主要代谢途径为CYP2C19(74%)、CYP3A4(18%)和CYP2C9(8%)-排泄:粪便和尿液中的回收率分别为剂量的7%(1%原形)和85%(3%原形)-特殊人群:重度肾功能不全和肾衰竭:对于重度(eGFR:15-30mL/min/1.73m²)肾功能不全和肾衰竭(eGFR:<15mL/min/1.73m²,包括透析患者)的患者,玛伐凯泰的影响尚不清楚。重度肝功能损害:对于重度(Child-PughC级)肝功能损害的患者,玛伐凯泰的影响尚不清楚。 贮藏与包装-密封,不超过30℃保存-聚氯乙烯/聚三氟氯乙烯固体药用复合硬片及药用铝箔包装;14粒/板,2板/盒有效期与执行标准-有效期:24个月-执行标准:JX20240024 批准文号与上市许可持有人-批准文号包括2.5mg、5mg、10mg、15mg的不同规格-上市许可持有人为Bristol-MyersSquibbAustraliaPtyLtd 生产企业与包装厂-生产企业为PatheonInc.-包装厂为AndersonBreconIncT/APCIPharmaServices 境内联系机构-百时美施贵宝(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予以删除。
心脏乱跳不舒服的情况很多见,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房颤能导致血液在心脏内形成血栓,增加脑中风的风险。经皮左心耳封堵的微创介入手术就是专门帮助房颤患者避免中风的手段。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一技术的神秘面纱。一、左心耳解剖与血栓形成左心耳是位于心脏左侧的一个类似耳朵样的囊状结构,内部凹凸不平。正常情况下,左心耳收集流入心脏的血液。而房颤时,心房搏动频率在350-600次/分,节律紊乱、快速无序,心房和左心耳中血液流动变慢、淤积,极易形成血栓。据统计,90%以上的房颤相关血栓来自左心耳,因此左心耳就成为房颤患者的“血栓工厂”。一旦这种血栓脱落,就会造成全身动脉的堵塞,包括下肢动脉堵塞、肾动脉堵塞等,最常见的是血栓随血液流至大脑,堵塞脑血管,引发“脑梗”、“脑中风”。房颤患者的中风风险是普通人群的3-5倍,因此,对房颤患者而言,中风的预防至关重要。二、为什么要做左心耳封堵?对于高危人群,传统上主要采用抗凝治疗降低房颤患者的血栓形成及中风风险。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传统的抗凝药华法林和新型的口服抗凝药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抗凝药能使得血液稀释,降低血栓形成风险,使房颤患者脑中风的风险下降64%。然而,抗凝治疗有风险,抗凝药物针对的是全身的血液系统,它可能会导致包括皮肤、鼻腔、眼睛、胃肠道、颅脑在内的出血事件。尤其是对于高龄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出血发生率更大。为了解决抗凝治疗的局限性,左心耳封堵术应运而生:针对房颤血栓形成的源头---左心耳,将特制的封堵器覆盖心耳腔,形成一道物理屏障,实现左心耳的有效封闭,阻止血流进入心耳,从根本上消除血栓形成的土壤。相比抗凝药物,左心耳封堵术不仅能降低中风风险,而且只针对血栓形成的罪魁祸首“左心耳”,不会对人体其他系统造成影响,术后无需长期抗凝用药,降低了长期的出血风险,减少就医次数,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三、怎么做左心耳封堵? 左心耳封堵术是经股静脉介入操作的微创手术,只需穿刺血管,无需开胸、创伤小。其主要手术操作流程如下:1)术前准备:全面评估患者随访适合手术。2)麻醉:全麻为主,部分患者可在轻度镇静局麻下进⾏。3)血管穿刺:一般选择右侧大腿根部股静脉,穿刺后置入血管鞘。4)左心耳造影:在左心耳内注入造影剂,清晰显示左心耳的形态、大小和深度。5)封堵器选择:通过超声、造影等,测量左心耳口部大小,选择合适的封堵器。6)封堵器植入:在实时影像(如超声、造影)引导下,送封堵器至左心耳口部后展开、释放。7)撤出导管鞘管,结束手术。整个手术过程,快的时候可在半小时到1小时内完成。四、左心耳封堵术的风险和并发症左心耳封堵术是介入手术,相对安全,尤其是与外科开胸行左心耳切除相比,风险大幅下降,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主要包括:(1)穿刺部位血管损伤;(2)封堵器移位、脱落或血栓形成等;(3)心包穿孔。随着左心耳封堵技术及封堵器本身的不断优化,其手术成功率可达98%以上,并发症发生率已经从早期的8%-9%降低到2%-3%,在成熟的大医院发生率更低,目前甚至部分县级医院也已经开始开展左心耳封堵术。五、那些人适合做左心耳封堵?左心耳封堵术适用于中风风险高的房颤患者合并以下情况时:(1)出血风险高的患者。(2)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治疗基础上仍发生脑中风者。(3)抗凝药物禁忌或不耐受:如既往有过严重出血史、抗凝药物过敏者。(4)患者意愿:部分患者因担心长期服药的副作用、生活质量受影响或依从性差不愿意长期坚持抗凝治疗的,可选择左心耳封堵术。事实上,我国房颤患者中93%以上的患者中风风险较高,需要使用抗凝药物。而使用抗凝药物的房颤患者一生中都有可能遇到出血或者需要紧急外科手术的时候,继续抗凝药物可能会加重出血,而停用抗凝药物则可能使得中风或血栓风险增高,届时则面临两难境地。而左心耳封堵则是一次封堵,可以终生不用再使用抗凝药物。六、左心耳封堵术后需要注意什么?(1)短期抗凝:术后通常需要短期(如45天-3月)口服抗凝药物,促进自身内皮细胞覆盖封堵器。(2)定期复查和随访:术后45天-3月、1年进行影像学检查(见图1),通过CT或者食道超声观察左心耳封堵情况和封堵器内皮化情况。图1:左心耳封堵术前术后情况。虚线圈即为左心耳。B图可见,封堵后即刻左心耳腔封堵完全。D图可见,封堵术后三月,左心耳封堵器内皮化良好,无血液进入左心耳。七、左心耳封堵后可以正常生活么?左心耳封堵术后的患者无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出血风险大幅度降低。封堵器本身不影响患者行CT、超声等医学检查。而且封堵器是磁共振兼容的,即使病人术后第二天需要做磁共振检查,也完全没问题。一次植入,终生有效封堵,不像起搏器一样需要“定期更换”。当然,生活中更是“百无禁忌”,可以正常生活、运动,无需刻意远离手机、电磁炉等电磁设备,机场安检亦无需特殊准备。 总之,左心耳封堵术为房颤患者提供了一种无需长期抗凝治疗的新的中风预防手段。通过封堵左心耳,可以有效降低中风风险,减少大出血事件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高危患者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栓壁垒”。
临床上,感觉心慌不适的人很多,这多是由心跳不正常所引起,也就是心内科医生所谓的“心律失常”。房颤是一种最为常见且严重的心律失常,其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致死致残,已成为中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消融手术,作为当前房颤主要的治疗手段,今天就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房颤消融的那些事。 1房颤是什么心脏由心房和心室组成,生理情况下,心脏可以根据人体的生理需求,规则有序的跳动以满足人体的需要,心脏的平均心率一般为每分钟60-100次。房颤,全称为“心房颤动”,顾名思义就是指来自于心房的颤动,此时的心房搏动快速、混乱无序,其搏动频率在350-600次/分。因为心房和心室之间传导的递减作用,房颤时快速无序的搏动从心房传导至心室后也导致了心室的快速、不规则搏动,心室率往往在100-200次/分,这种心室的不正常的搏动也就导致了病人的心悸不适的症状。2如何诊断房颤在医院内,一份简单的十二导联心电图即可确诊是否为房颤。另外,包括动态心电图、智能可穿戴心电设备(手表、心电贴等)采集的持续≥30秒的单导联心电图也可以确诊房颤。其他检查包括甲状腺功能、心脏彩超、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左心房CTA则用来评估房颤的病因、危害及心脏的整体状况的。3房颤的分类 根据房颤发作的持续时间,可以分为:· 阵发性房颤:持续时间在7天及以内;· 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在7天以上,但在1年以内;· 持久性房颤:持续时间在1年以上;· 永久性房颤:一般持续时间在10-20年以上,转复并维持正常心跳可能性很小。4房颤的危害 房颤会导致病人心悸、乏力、胸闷胸痛和活动耐力下降,部分患者可有头晕、晕倒、焦虑及发作时尿量增加等,但也有至少25%的患者会没有明显的不适主诉。无论病人是否有症状,房颤都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后果。与无房颤者相比,房颤病人死亡风险增加1.5-3.5倍、脑卒中及动脉栓塞的发生率增加3-5倍(20%-30%的缺血性脑梗是因房颤引起的)、痴呆发病率增加1.5倍、20%-30%的房颤患者会合并心衰、大于60%的房颤病人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等。因此,一旦检查出有房颤,无论有无症状,都应该积极对待、规范治疗。5那些人应该积极推荐做导管消融 导管消融是改善房颤患者症状的主要治疗措施,以下4类患者应考虑将导管消融作为一线治疗以改善症状。· 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尤其是相对年轻(70岁以内)、危险因素较少的病人,无需先尝试药物治疗,可以直接首选导管消融;· 有症状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如果服用过一种及以上治疗房颤的药物后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的话,应该行导管消融减少房颤发作;· 合并心衰(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的房颤患者,应该行导管消融改善预后;· 对于新诊断的1年以内房颤患者,无论有无症状,无论是阵发还是持续,均应积极进行导管消融以改善预后。6那些人不建议做导管消融· 超声或CT检查发现左心房/左心耳有血栓的患者,不能做导管消融。因为如果此时做手术,心脏内导管操作有可能导致血栓脱落从而引起脑卒中。· 存在抗凝药物禁忌或不耐受的患者,因为房颤消融前至少需要抗凝3周,消融后至少需要抗凝2-3月。· 左心房内径>55mm的患者行导管消融成功率低;· 永久性房颤,即使行导管消融,转复并维持正常心跳的可能性很小。 另外,如持续时间在5年以上的持久性房颤、高龄(如80岁以上)老人房颤、合并严重的二尖瓣狭窄或反流的房颤、合并严重肺源性心脏病的房颤及合并有淀粉样变等心肌病的房颤,往往因导管消融效果欠佳而需与医生充分沟通,结合病人自身的具体情况再慎重决定是否消融。7导管消融手术怎么做 房颤消融手术有外科的开胸或经腔镜消融术和内科的经血管介入导管射频消融术。因为内科介入只需穿刺血管,无需胸部开刀、创伤小、出血少、时间短、恢复快,目前为病人首选,本文讲的导管消融术也主要指此。其主要手术操作流程如下:1) 麻醉:局麻或全麻。心脏消融时可能会损伤心脏神经,故局麻时多数病人会有疼痛感。有条件时建议选择全麻无痛消融。2) 血管穿刺:医生在病人的大腿根部、锁骨下等处进行静脉穿刺后,置入血管鞘管,建立手术通路。3) 送入导管:医生通过血管鞘管将3-4根直径3-4mm左右的导管送入静脉,沿着血管将导管推送至心脏内部。4) 建立模型:医生在X光或超声波等影像技术辅助下使用导管建立三维心脏模型。5) 消融:根据不同的病情,在心脏特定的位置(肺静脉、上腔静脉、左右心房壁等)进行消融,消灭导致房颤的兴奋灶,切断房颤的来源或传导通路。6) 验证:通过药物、导管刺激等验证房颤手术成功与否。7) 撤出导管,包扎股静脉穿刺点,结束手术。8导管消融手术复发率高么 我国在1998年全年只有18人次行房颤消融手术,而到2022年,全年已有超过8万余人次进行了房颤消融手术。随着导管消融工具和器械的进步,随着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的出现和消融理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生掌握了消融手术,房颤消融成功率也越来越高,也有越来越多的患者认可并从消融术中获益。但不可否认的是,基于房颤疾病本身发病机制复杂的特点和患者自身状况,不少人颇为担心消融术后再次复发。 已有的临床研究表明,国内老年人(65岁到80岁)阵发性房颤患者消融后2年的成功率为85%,非阵发性房颤(包括持续性和持久性)消融后18个月的成功率为74.0%。美国2003年-2021年做房颤手术的患者,消融术后5、10、15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成功率分别为67.8%、56.3%、47.6%,持续性房颤的成功率分别为46.6%、35.6%、26.5%,持久性房颤的成功率分别为30.4%、18.0%、3.4%。因此,不像室上性心动过速做一次消融手术,终生再次复发几率极低。房颤病人早期消融则成功率较高,而房颤持续时间越长,成功率越低,部分患者需要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消融。部分房颤患者甚至得和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一样,长期服药控制。9消融手术前应该注意什么1) 尽量避免感冒、腹泻、发热等感染疾病;2) 至少服用3周的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艾多沙班、达比加群、华法林等。坚持用药一直到住院,其后听从医生医嘱,期间不能中断药物使用。3) 阵发性房颤患者术前2-4天停用影响心律的药物,比如普罗帕酮、美托洛尔等。4) 规律服用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药物,控制好血压血糖有利于围术期的手术安全。10消融手术后应该注意什么1) 消融术后需卧床6小时以利于静脉穿刺点的愈合。6小时后可以开始肢体活动,术后第二天可完全正常活动。术后1周一般可恢复上班工作等。2) 术后1-2周内需关注穿刺点有无渗血、血肿形成,穿刺肢体有无疼痛。3) 术后2-3月内需关注自己血压、心率波动情况,前3月内每月可行动态心电图检查。4) 术后至少服用2月的抗凝药物。5) 由于消融的心脏部位与食管、胃紧密相邻,房颤消融时的热能有可能会造成食管损伤、胃神经损伤,少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骨后不适、胃纳差等,这些损伤一般在术后4-6周后恢复。因此,房颤消融后6周内,饮食需以温食、易消化食物为主(如面条、小米粥、鸡蛋羹等),避免过硬、过烫、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鱼刺、鸡骨头等易损伤食道的食物。当然还需注意营养均衡,建议多吃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本文系“李小荣,李雄志.关于房颤消融手术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健康世界,2024,368:45-46”一文投稿文章。
请下载PDF查看原文
(1)术前检查发现左心房或左心耳内存在血栓或疑似血栓者。(2)左心耳解剖结构复杂不适合左心耳封堵者。(3)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0%者或未控制的严重心衰。(4)心包存在10mm以上心包积液,且原因未明者。(5)存在需要长期抗凝治疗的除房颤以外的其他疾病,如机械瓣换瓣术后等。(6)存在严重的心脏瓣膜病、心脏结构异常或严重的冠心病需要外科开刀处理的患者可在外科手术同时切掉或夹闭左心耳。(7)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无论是否伴有脑出血转化,神经内科暂时不建议启动抗凝治疗者。(8)预计生存期<1年。
在日常检查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个名为“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项目。那么,它究竟是什么?有何临床意义?又与我们的心血管健康有何关联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神秘面纱。一、什么是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冠状动脉是为心脏供血的血管,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者由于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吸烟等,冠状动脉可能会逐渐硬化并狭窄,这种过程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血管壁内会积累脂质、胆固醇和其他物质形成的斑块,这些斑块有时会发生钙化,即钙盐的沉积。冠状动脉钙化就是指冠状动脉内壁因各种原因出现钙盐沉积的现象。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ArteryCalciumScore,简称CACS),顾名思义,就是对这种钙化程度进行量化评估的一个指标。具体来说,它是通过特殊的医学影像技术(如CT)测量冠状动脉内钙化斑块的面积和密度,然后运用特定公式计算得出的一个数值。 二、冠脉CTA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比较临床医生对于怀疑患有心脏血管狭窄的患者,一般是进行冠脉CTA检查。冠脉CTA是在外周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对冠状动脉血管进行CT扫描,通过后期三维重建获得的冠状动脉血管评估冠状动脉变异、狭窄以及左心室形状和功能,因其检查过程快速、方便、准确度较高,故而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但是冠脉CTA检查也有一些劣势:(1)需要留置比较粗静脉穿刺针,可能会损伤静脉,导致出血和血肿;(2)冠脉CTA检查必须需要使用含碘造影剂,一小部分人可能会对造影剂产生过敏反应。(3)造影剂是大分子物质,可能会影响部分患者的肾功能,导致肾功能不全甚至急性肾衰竭。因此,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或者不耐受冠脉CTA检查的患者可以进行无创的检查: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其原理是根据CT扫描断层下冠状动脉钙化的体积大小以及密度大小进行评分,冠状动脉钙化密度越高,得分也越高,表明动脉粥样硬化越严重。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检查是一种快速、无痛、简单,且辐射剂量很低的检查,患者需要平躺在CT机的扫描台上即可。三、分级与临床意义: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是心脏疾病风险评估的重要工具之一,尤其在无症状人群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冠状动脉钙化积分通常从0到数千不等。简单来说,积分值越高,代表冠状动脉内钙化的程度越严重,冠心病就可能越严重。以下是对积分值的分级及其代表的临床意义:1级:0分表明无钙化斑块,冠心病的可能性小于5%。2级:1-10分表明斑块极小,冠心病的可能性很小。3级:11-100分,表明有轻度的斑块,可能有极轻微的冠状动脉狭窄。4级:101-400分,表明有中度的斑块,冠心病的危险性高,可能有中度的非阻塞性病变,5年心血管病发生可能性大于10%。5级:钙化积分大于400分以上,表明广泛的斑块,冠心病的危险性极高,极大可能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狭窄>50%。 四、关注与应对了解了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意义后,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1.定期体检:尤其是中老年人及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家族史等冠心病风险因素者,应定期进行包括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内的心血管健康检查。2.积极干预:对于已检出钙化积分较高的人,应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限酒,保持规律运动,均衡饮食,减轻体重,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血小板、降脂、降压等药物。3.定期随访:根据医生建议定期复查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观察其变化趋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是一个重要的心血管健康指标,它无声地揭示了我们冠状动脉的健康状况,帮助我们预警潜在的心血管风险,指导生活方式调整及医疗干预,从而守护我们的心脏健康。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并正确理解这一指标,但它只是心脏健康评估的一部分,应该与临床症状、既往疾病史、其他风险因素、生活方式和整体健康状况一起考虑,在专业的心内科医师指导下干预和用药。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患者发生脑梗塞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4-5倍。因此,对于房颤患者而言,预防脑梗等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显得十分重要。临床上,预防脑梗等血栓栓塞事件有两种主要策略。第一、使用包括华法林、利伐沙班、艾多沙班、阿哌沙班、达比加群等在内的药物进行规范抗凝。第二、就是干预左心耳(主要是左心耳封堵),因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90%以上的血栓来自左心耳。第一种方法因为要长期口服抗凝药物,随着年龄的增加,会导致全身脏器出血概率升高,包括皮肤出血、胃出血、脑出血等。而一旦遇到需要紧急外科手术时,也面临着较大的出血风险。而第二种方法左心耳封堵则是一次封堵,可以终生不用再使用抗凝药物,不仅大幅度降低脑梗的风险,而且不用担心全身的出血风险,受益终生。那么,很多患者可能会问,做了左心耳封堵,还能再做磁共振检查么?我们以左心耳封堵器代表产品---波科公司的WATCHMANFLX™为例来说明。WATCHMANFLX™左心耳封堵器是一种自膨式镍钛诺(镍钛合金)结构,这种材料具有超弹性和记忆功能,通常被认为是磁共振(MRI)兼容的。WATCHMANFLX™左心耳封堵器封堵器植入后,可安全地在静磁场为3.0T或1.5T条件下立即进行磁共振(MRI)检查,封堵器不会在此环境中发生位移。 参考文献1. PotparaT,GrygierM,HaeuslerKG,etal.PracticalGuideonLeftAtrialAppendageClosurefortheNon-implantingPhysician.AnInternationalConsensusPaper.Europace,2024.2. WATCHMANFLX™左心耳封堵器说明书,编制/修订日期2022-05-07.
导管消融术是一种重要的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手段。房颤消融手术有外科的开胸或经腔镜消融术和内科的经血管介入导管射频消融术。因为内科介入只需穿刺血管,无需胸部开刀、创伤小、出血少、时间短、恢复快,目前为病人首选,其主要手术操作流程如下: 1)麻醉:局麻或全麻。心脏消融时可能会损伤心脏神经,故局麻时多数病人会有疼痛感。有条件时建议选择全麻无痛消融。2)血管穿刺:消毒后医生在病人的大腿根部、锁骨下等处进行静脉穿刺后,置入血管鞘管,建立手术通路。3)送入导管:医生通过血管鞘管将3-4根直径3-4mm左右的导管送入静脉,沿着血管将导管推送至心脏内部。4)建立心脏模型:医生在X光或超声波等影像技术辅助下使用导管建立实时三维心脏模型。5)标测定位:医生使用导管上的电极来记录心脏内部的电信号,查找导致心房颤动的异常兴奋灶来源。6)消融:根据不同的病情,在心脏特定的位置(肺静脉、上腔静脉、左右心房壁等)进行消融(医生使用导管上的射频能量、冷冻技术、脉冲电场技术),消灭导致房颤的兴奋灶,切断房颤的来源或传导通路。7)验证消融效果:通过药物、导管刺激等验证房颤手术成功与否。8)拔出导管,纱布包扎股静脉穿刺点,结束手术。
1. 超声或CT检查发现心脏有血栓的患者,不能做导管消融。因为如果此时做手术,心脏内导管操作有可能导致血栓脱落从而引起脑卒中。2. 存在抗凝药物禁忌或不耐受的患者,因为房颤消融前至少需要抗凝3周,消融后至少需要抗凝2-3月。3. 左心房内径>55mm的患者行导管消融成功率低;4. 永久性房颤,即使行导管消融,转复并维持正常心跳的可能性很小。5. 整体身体状况差,合并有肝肾功能不全者,或肿瘤正在治疗者,建议以药物保守治疗房颤为主。 另外,如持续时间在5年以上的持久性房颤、高龄(如80岁以上)老人房颤、合并严重的二尖瓣狭窄或反流的房颤、合并严重肺源性心脏病的房颤及合并有淀粉样变等心肌病的房颤,往往因导管消融效果欠佳而需与医生充分沟通,结合病人自身的具体情况再慎重决定是否消融。
目前公认的房颤发病机制包括触发机制和维持机制。肺静脉是最常见的触发灶,因此肺静脉隔离是房颤消融的基石。但是,肺静脉隔离后的术式,每家中心的策略和方法都不一样。因此房颤在不同的中心,复发率也差别很大!每位房颤患者的维持基质就像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想用一种策略解决所有房颤,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每一个房颤,无论是持续性房颤还是阵发性房颤,都需要私人订制,都需要个体化、安全性高、疗效好的策略。杨兵教授团队阵发性房颤消融策略:1.确保高质量肺静脉隔离,异丙肾+ATP+观察时间。2.术前、术中对非肺静脉触发灶、合并心律失常进行积极诱发、诊断和处理。3.根据基质标测结果,私人订制消融策略,最大程度降低复发率。今天我们通过1例去年11月的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消融,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中心的私人订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