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前患者7年前因垂体瘤行显微镜经鼻手术治疗,术后未定期复查。一月前因双眼视力明显下降行垂体MR复查提示肿瘤复发,瘤体巨大,包绕双侧海绵窦,视交叉明显受压上台。治疗中术前评估后决定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腔-蝶窦垂体病损切除术,术程顺利,肿瘤完整切除,无脑脊液鼻漏!治疗后治疗后1年患者术后双眼视力恢复,复查垂体MR提示肿瘤完全切除,颈内动脉旁及海绵窦各间隙未见明显肿瘤残留,垂体功能保留完好,术后5天出院,回归正常生活!
垂体瘤是颅内较为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按肿瘤是否分泌激素分为无功能型和功能型两种。生长激素型垂体瘤是功能型垂体瘤占比较多的类型之一,患者生长激素持续异常升高。根据患者骨骺端有无闭合的年龄分界,临床表现可分为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巨人症好发于青少年,而肢端肥大症好发于成年后,主要表现为面容改变(额骨、颧骨几下颌骨突出,口唇肥厚,面色暗黄),手脚肥大,全身紧绷感,严重者可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危及生命。临床观察研究发现,与正常人群相比,生长激素垂体瘤患者病史自然发展,患者中位生存寿命可缩短近20年!因此,生长激素型垂体瘤患者亟需更多的关注和更好的治疗手段。目前生长激素型垂体瘤治疗选择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常见的药物治疗包括:多巴胺d2受体激动剂,如溴隐亭;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奥曲肽;生长激素受体拮抗剂,如培维索孟等。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药物治疗方式是肌肉注射醋酸奥曲肽微球,每月一次,但费用较高。通常药物治疗难以根治。手术治疗生长激素型垂体瘤要求较高,追求肿瘤全切,术后生化完全缓解,否则肿瘤残留手术效果将大打折扣。手术方式包括开颅/经鼻-蝶手术和放射手术(伽玛刀)治疗。经鼻-蝶手术目前分为显微镜经鼻和神经内镜两种术式。随着神经内镜器械设备的进步及更新换代,以及其抵近观察、角度灵活多变及精准微创的独特优势,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越来越占据主流,垂体瘤复发率较显微镜明显降低!2023年广东省人民医院郭文龙教授团队垂体瘤手术共一百余例,绝大部分为经鼻内镜手术,手术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本文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郭文龙教授团队2023年19例生长激素型垂体瘤手术效果,并总结经验。19例病人中女性11例,男性10例,性别分布总体无明显差别;年龄分布在26-64岁,中位年龄为51岁;15例为首发,4例为复发;19例病人均行经鼻-蝶内镜手术,肿瘤全切、术后生化完全缓解者16例,总体完全缓解率为84.2%,与国内北京天坛、上海华山等主流中心持平!无一例明显脑脊液鼻漏!
治疗前 患者2021年2月剖宫产后有哺乳,但无月经,考虑哺乳原因,未予进一步诊治。至2022年6月,仍未来月经,遂当地就医检查发现泌乳素升高,予“溴隐亭1片”治疗后,泌乳素降至正常,月经恢复正常。3个月前患者自行停药,复查泌乳素升至170ng/ml(正常值<23.3),生长激素5mg/ml(正常值<3.6),再次出现闭经,伴溢乳,遂到我院门诊进一步诊治,行垂体MR提示“鞍区占位性病变,考虑垂体大腺瘤可能性大”。综合评估考虑混合型垂体瘤可能性大。 治疗中 结合患者垂体MR影像学特征,选择微创手术方式切除肿瘤:神经内镜下经鼻腔-蝶窦垂体病损切除术。 治疗后 治疗后3月 患者术后复查垂体MR提示肿瘤全切,复查泌乳素、生长激素均下降至正常,术后1月月经即恢复正常!
治疗前患者三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眼视物模糊,双颞侧视野缺损,左侧为重,无明显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抽搐,无意识障碍,体检检查发现鞍区占位,大小28mm×21mm,结合激素结果,考虑为无功能型垂体瘤,未予处理及治疗。患者2月前视物模糊较前加重,复查发现垂体瘤较前增大,大小31mm×27mm×36mm。治疗中入院后完善术前相关检查,排出手术禁忌症后,于2024-01-08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腔垂体病损切除术,术程顺利,肿瘤基本切除,术中稍有脑脊液漏,予行脑脊液鼻漏修补。治疗后治疗后7天患者双眼视力、视野较前明显好转,术后5天坐起身,7天拔出鼻腔纱条,复查磁共振水成像,未见明显脑脊液鼻漏,术后10天康复出院。
治疗前 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双眼视力下降、颞侧视野偏盲,右侧为重,3年来进行性加重。 治疗中 入院后完善垂体MR及激素相关检查,诊断为巨大侵袭性无功能型垂体腺瘤,排除手术禁忌症后于2023-05-22行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腔—蝶窦垂体病损切除术,术中发现肿瘤质地韧,血供丰富,予仔细分离,耗时5小时肿瘤全切,无明显脑脊液鼻漏。 治疗后 治疗后7天 术后视力、视野较前明显改善,复查MR+MRCP提示肿瘤无明显残留,无明显脑脊液漏,术后一周康复出院!